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苏州 >> 相城区 >> 阳澄湖镇 >> 圣堂村

圣堂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圣堂村谷歌卫星地图)


圣堂村简介

  圣堂村位于水草肥美、物产富饶的阳澄湖畔,座落于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西侧。西邻镇区中心,南至苏州苏嘉航高速公路入口,北与十图村接壤。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便利,苏嘉杭高速,苏州绕城高速横贯南北,辖区总面积为5.7平方公里。全村下辖16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小组和2个商品房小区,现有在册农户1400户,人口4830人,全村共有党员170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凭党员14人。党总支、村委会班子合理,队伍稳健。党总支下属支部有圣堂分支部、河底分支部、早花分支部、陆家市镇分支部4个分支部。村民代表32人。
   圣堂村设立便民服务设施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党员服务站、社区健身室、阅览室、综合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个公交车站、社区保洁服务队、社区警务室。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507109 215000 -- 查看 圣堂村谷歌卫星地图

圣堂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圣堂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澄苑社区

  澄苑社区:成立于2012年8月,是拆迁安置社区,居民主要涉及车渡、消泾、北前、圣堂、十图、陆巷等六村。占地面积407亩,东起圣堂路,西至圣堂浜,南起凤阳路规划用地,北至原塘圩港。辖区内共建安置房39幢,含度假区代建房、澄苑一期、澄苑二期等,共4376套房屋。安置居民715户,共计2671人。  

湘苑社区

  湘苑社区:位于思贤路虹桥路交口。  

车渡村

  阳澄湖镇车渡村位于阳澄湖镇东北方向。东邻昆山市巴城镇,南靠阳澄湖水面,西接凤阳路,北邻阳澄湖青虾市场。苏州绕城高速公路及相石公路横贯我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道路交通较为便利,本村由原南消、车渡、小溇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现命名为阳澄湖镇车渡村,全村总面积5.66平方公里、总人口2871人,常驻人口2966人,外来人口420人,10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现有耕地面积3490亩。   全村工业经济稳步前进,至2013年底全村拥有村级私营企业71家,个体工商户36家,其中农产品类企业超过半数,剩余主要有服装、木器及塑胶企业,总计固定资产超千万元,年总产值超三千万元。   农、牧、渔生产呈逐年递升态势,在巩固村原有传统行业的基础上,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截止2013年全村养殖面积2500多亩,科技养殖示范户有20户。进一步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2012年新开挖虾蟹池塘560亩,通过竞标,13户专业养殖户获得养殖权。目前由于城乡一体化拆迁,剩余劳动力呈现向外辐射趋势。   随着村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村民建立良好人居环境意识日益加强。目前我村环境整治坚持长效管理,紧抓不懈,结合全镇环境整治力度,配备水、陆清洁工12名,新建垃圾箱四只,公共厕所三所,分发各家各户垃圾桶850只。种植花卉、树木超万枝,清理各种卫生死角。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0万元,人均收入达23,640元。   村级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全村道路已全部实行硬化。随着苏州市绕城高速公路、相石路的竣工通车,阳澄北湖服务区及阳澄北湖道口的巨大商业机遇。   自2011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城乡一体化拆迁。我村总共有732户农户,在拆迁工作中,至今有540户签拆,455户完成拆迁工作,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车渡村确立以塑造新风貌,培育新产业,探索新机制,创建好班子等“三新一好”的发展思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把车渡村建设成为产业特色明显,农民生活宽裕,生态环境优美,乡俗民风文明,社会事业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车渡村历年获奖:   2006年获得相城区“文明单位”称号。   2008年获得相城区计划生育协会“先进村(社区)”,在相城区“四城杯”竞赛活动获得先进集体奖。   2009年,在相城区“四城杯”竞赛活动集体先进奖。被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2010年,获得苏州市妇女工作示范村。   2011年,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并在2011年的“奋进杯”竞赛中获得先进集体奖。还获得了相城区四好妇代会。   2013年,获得相城区“妇女维权”先进集体。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消泾村

  消泾村地处阳澄湖北畔,东邻昆山巴城镇、北接常熟沙家浜镇、南依阳澄湖中湖、西至苏嘉杭高速公路,区域面积6.99平方公里。      农业面积:全村现有农业生产面积10190亩,其中:渔业生产面积9630亩,占94.51%。   人口情况:全村现有农户664户,户籍人口2504人,其中:劳动力1595人(从事养殖业1436人)。其中:男性1242人,女性1262人。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口1326人,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口1178人,其中:大专及本科以上人口565人,占总人口的22.56%。外来户籍人口429人。   历史文化:“消泾”自明末、清初建立集镇,其风俗人脉一直延续至今,目前镇上仍保留老街、古桥、旧居、老字号茶馆、百货店等明清古建筑。   “消泾”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目前还保留阳澄湖地区抗日斗争史迹陈列馆、抗日战斗英雄纪念碑等建筑,是京剧“沙家浜”及人物“阿庆嫂”的原型地,陈列馆和纪念碑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主要荣誉: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江苏省现代渔业示范村、江苏省“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江苏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苏州市践行科学发展观先锋村、苏州市农业农头企业、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苏州市计量合格认证单位、苏州市绿色食品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相城区“四城杯”现代农业发展先进集体、相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村级组织:   1、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00人。   党总支:书 记:孙晓峰 副书记:吴和平、谢金兰    委 员:瞿雯娥、王国清   2、村委会,下设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64户,户籍人口2504人。   村委会:主 任:吴和平 副主任:谢金兰、周依群    委 员:瞿雯娥、高锋  

北前村

  北前村地处阳澄湖镇东北部,距镇区约6公里,东南与消泾、车渡两村相邻,连通昆山,西与圣堂、十图两村接壤,北与常熟交界。全村总人口1860人,其中党员73名,地域面积5.24平方公里。村内交通便利,道路通畅,五分钟内就能上苏嘉杭高速和苏州绕城高速。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一产以蟹、虾、鱼等水产养殖为主。北前村工业起步较早,产品以手套、服装生产加工为主,是有名的手套村。目前,全村共有手套生产、加工企业(个体户)21家,服装生产加工企业(个体户)8家,外来务工人员达765人,全村工业销售达12000万元,国、地两税460万元。2013年全村总收入420万元,其中包括企业土地费、土地补偿款、向上争取资金(包括生态补偿以及向上争取等等)、澄宏投资利息收入、富民合作联社投资利息收入、广告牌土地租金、以及其他收入;总支出320万元,其中包括村干部工资、其他条线人员工资以及基础设施投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的需求,自2010年起全村实施拆迁工作以来,全村原有总户数519户,通过2年的拆迁工作,已经拆除户数232户,到目前为止已全部安置,现有户数287户,人口1115人。由此根据上级党委精神,我村按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导向,依托种、养殖业的发展,带动老百姓投资入股,发展生产,确保广大百姓失地不失业,失地仍有收益。我村百姓在农业产业园总入股308.57万元,富民合作社总入股56.28万元,全年合计入股分红83.13万元,就业基本没有减少,特别今年3月份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通过拆迁安置,深入百姓了解情况,排摸问题,把特别困难、棘手的问题,要通过群众座谈会的形式来解决好、关心好,为群众办实事,给群众以实惠,带领群众致富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陆巷村

  陆巷村地处常熟市沙家浜镇交界,是阳澄湖镇的北大门,又是陆巷人民生产与生活汇集交易的一个小镇,更是对外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被称为湘城陆巷服装城。区域面积为6.85平方公里,陆巷党总支部下设16个党支部,158名党员,村委会下设有16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和一个居民区,共1060户。其中农业955户,居民105户,总人口3902人。其中农民3580人,居民322人。实有耕地面积约4290亩,其中农户种植粮田约600亩,粮改池3690亩,年均承包费130万元。工业占地333亩,年均上交租赁费、配套费200万元。内塘河道养殖面积1300亩,年均承包费50万元。服装行业是我们的特色产业,私营企业60家,其中服装业占70%,个体生产童装400户,各类经营性门面店120家。外来务工人员近万人。  

圣堂村

  圣堂村位于水草肥美、物产富饶的阳澄湖畔,座落于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西侧。西邻镇区中心,南至苏州苏嘉航高速公路入口,北与十图村接壤。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便利,苏嘉杭高速,苏州绕城高速横贯南北,辖区总面积为5.7平方公里。全村下辖16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小组和2个商品房小区,现有在册农户1400户,人口4830人,全村共有党员170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凭党员14人。党总支、村委会班子合理,队伍稳健。党总支下属支部有圣堂分支部、河底分支部、早花分支部、陆家市镇分支部4个分支部。村民代表32人。    圣堂村设立便民服务设施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党员服务站、社区健身室、阅览室、综合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个公交车站、社区保洁服务队、社区警务室。   

十图村

  十图村地处阳澄湖镇中心,是由原王行村、原十图村以及原南塘村部分组于2003年4月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4.44平方公里,南至湘沺河、北至南塘河、西至济民塘、东至周店塘为界,现有自然村11个,并分为10个村民小组。苏嘉杭高速公路和绕城高速公路相交贯穿全村。十图村现有农户565户,户籍人口1958人,外来务工人员1707人。 十图村与澄苑社区、湘苑社区、车渡村、消泾村、北前村、陆巷村、圣堂村、岸山村、枪堂村、沈周村、戴娄村相邻。  

岸山村

  岸山村简介   岸山村位于水草肥美、物产富饶的阳澄湖畔,座落于阳澄湖工业产业园东侧。东邻陆巷村,南至苏州绕城高速公路,西与枪堂村接壤,北与常熟辛庄镇为界。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便利,苏嘉杭高速,苏州绕城高速横贯西南北,并有互通交汇相连,总面积为4.4平方公里。全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88户,人口2254人,全村共有党员114人,其中60岁以下党员66人,高中以上文凭党员44人。党总支有委员会书记:朱建平,副书记:吴晓宏、李剑忠,委员:马飞、毛莲花。党总支下属支部有第一分支部、第二分支部、第三分支部、第四分支部4个分支部。村民代表26人。土地租赁收入80万元,水面养殖租赁及其他上交1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834元。   全村现有注册工商企业32家,2013年度全村完成工业销售1.8亿元,上缴国地两税500万元、实现村级可支配收入600万元。   岸山村办公占地800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400平方米(2层),辅助用房400平方米。   岸山村设立便民服务设施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党员服务站、社区健身室、阅览室、综合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多个公交车站、社区保洁服务队、社区警务室。   岸山村奖惩情况:   2005年8月,被相城区人民政府授予“村民自治模范村”荣誉称号;   2006年4月,被相城区人民政府授予“相城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6年12月,被相城区人民政府授予“先进社区服务中心”荣誉称号;   2006年12月,被0苏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授予“苏州市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荣誉称号;   2006年12月,被苏州市司法局授予“2005年度至2006年度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7年1月,被苏州市委政法委、苏州市综治委授予“示范综治办”荣誉称号;   2007年3月,被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授予“2003年度至2006年度全区平安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8年11月,被苏州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苏州市司法局、苏州市民政局授予“民主法治村”荣誉称号;   2009年,被中国0苏州市相城区委员会、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授予“四城杯”竞赛活动集体先进奖;   2010年5月,被共青团苏州市相城区委员会授予“相城区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2011年2月,被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荣誉称号;   2011年5月,被0相城区阳澄湖镇委员会授予“阳澄湖镇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12年5月,被共青团相城区阳澄湖镇委员会授予“阳澄湖镇优秀团总支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5年2月,被阳澄湖镇政府授予“争先创优”竞赛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9年10月,被相城区人民政府授予“村民自治模范村”荣誉称号;   2012年1月,被0相城区委员会、相城区人民政府授予“奋进杯集体先进奖”荣誉称号;   2012年6月,北0相城区委员会授予“争先创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枪堂村

  枪堂村是相城区阳澄湖镇行政村之一,东接阳澄湖镇沈周村委会和岸山村委会,南接盛泽湖开发区,西临渭塘镇凤阳村,北接常熟市,苏州绕城、凤阳路串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枪堂村总面积为8.2平方公里,现有本村常住人口5328人,外来人口3215多人,村民委会下设18个村民小组,1576户农户,村党委下设14个分支部(其中10个非公经济支部)。全村现有注册工商企业85家,重点企业有华鑫纺织、金装丝绒、湘城羽绒、澄湖印染等。枪堂村设立的便民服务设施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党员服务站、社区健身室、阅览室、综合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站、84路公交车站、社区保洁服务队、社区农贸市场、社区五星警务室。   枪堂村两委的执政理念:   一是树立科学发展的工作理念。枪堂村两委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方法,注重摸清实情,了解干部、群众的真实想法,帮助村支两委理清要理清村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积极主动探索推动村级经济社会发展途径和方式。   二是树立和谐稳定的工作理念。农村处于经济社会的最底层,也是矛盾交织突显的主要地带。枪堂村两委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最终形成村两委干部定期、定点、定人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   三是树立公平正义的工作理念。随着法治社会进程的加快,枪堂村两委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在为民办事和解决问题中处处彰显公平和正义。   四是坚持公开透明的工作理念。枪堂村两委始终坚信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既是上级对村级组织的要求,也是普通党员和群众履行知情权、参与权对村支两委班子干部的要求。在工作中坚持群众参与、群众监督,事项公开、程序透明,既是对村干部的监督,也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手段。   

沈周村

  沈周村简介   沈周村(居)委会位于阳澄湖镇区西南部,环抱市镇、辖区面积达3.0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苏州绕城高速东西贯穿全村东西。现拥有23个村(居)民小组,1799户,现有人口4552人,外来务工暂住人口6000多人。近年来沈周村按照阳澄湖镇镇党委政府统一规划部署,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有保留自然村庄4个。全村现有干部8人,设有党总支1个,党员145名,下设4个分支部。2013年全村村级可支配收入374万元,村级集体总资产达到2188万元,全村人均收入19184元。   近年来,沈周党总支积极带领广大村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拼搏创业,经济社会呈现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辖区内以服装、五金产业为主的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和完善社会事业的发展,社区人人享受医疗保险,老人同时享受养老金,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事业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全方位服务,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总投资200多万元。内设有图书阅览室(提供图书及报刊杂志阅览服务)、健身室、棋牌室、村民议事室(为村民代表参与村民自治提供议事场所)、村务公开栏、科普画廊、社区治安警务站等设施。   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得到了根治,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特别今年结合村庄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得到有效治理,乱堆乱放得到全面清理,村容村貌得到普遍改善,环卫保洁机制基本建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各类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集约利用,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河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提高。推进乡村道路、给水排水、绿化环卫、清洁能源、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达村到户,村庄公共管理、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初具雏形。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村民更高的要求,沈周村“两委班子”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群众满意度为工作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为村民办实事谋利益,真正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报富民强村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才能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做贡献。  

戴娄村

  戴娄村简介   戴溇村位于阳澄湖镇西南部,东邻美丽的阳澄湖,南接盛泽湖度假区,西至盛泽湖度假区和枪堂村,北以凤阳路为界。湘太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贯穿全村,交通十分方便。戴溇村环抱市镇、辖区面积8.38平方公里。2003年4月并村,2003年4月由原陶家、戴溇、白渡、湘渔四个村合并而成,改称戴溇村,现设有16个村(居)民小组,全村在册户数1258户,人口共计4069人,外来务工暂住人口5200多人。全村工业企业租赁5户,民营企业落户6家,工业产值28800万元,工业净利润2590多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23000元,现有干部7人,设有党总支1个,党员142名,下设4个分支部。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村(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我村多次被评为“村民自治模范村”、“先进党组织”、“苏州市创建整治村”、“争先创优竞赛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圣堂村特产大全




圣堂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