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西市区五台子街道办事处位于市区的西南部,辖区面积0.9平方公里,东部与站前区毗邻,南之青花大街,北至渤海大街,西至平安路,下辖鸿大、建新、华安、创新四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内有居民17000户、人口44000人。
办事处通过实施党群连心工程,大力的推动三个文明建设,连续多年被辽宁省授予省级文明街道的殊荣,并且在发展街区经济方面,办事处通过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积极引进企业,截至于2007年末,办事处预计实现税收2100余万元,为西市区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五台子街道办事处坚持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志愿者服务为牵动,以求真务实为根本,积极的拓宽服务渠道,把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作为日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为民服务理念,加强机关动效能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尤其是在惠及民生的工作方面,如再就业工作,通过与各类企业协作,开办各类的普惠制培训班,对广大的居民开展了专业技能培训达300余人,仅2007年上半年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达700余人;低保工作中,办事处大力实施“阳光低保”,实现的两级集体审议、两级入户走访、两次集中公示和坚持日常入户检查的工作程序,引入了“阳光低保监督员”的工作机制,并且设立了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做到了公开、透明;计划生育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为宗旨,为构建和谐社区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在加强办事处各项工作软件建设的同时,办事处党工委也高度重视所辖社区的硬件投入,现在所辖的四个社区均已建成了面积达400平方米的高标准办公楼,配齐了现代化的办公用品。为改善居民的日常文体活动的环境,办事处还通过积极的争取,在社区办公楼附近及有条件的小区中,为居民安装了各类体育器械,并且在各社区都成立了合唱、腰鼓、威风锣鼓等文艺团队,社区居民的文体生活十分活跃,建新社区、华安社区分别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和省体育工作先进社区。
目前,办事处党工委领导干部群众以昂扬向上的锐气、开拓创新的精神正在向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方向大跨步的前进。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4.4万人 | .9平方公里 | 210803005 | 115000 | -- | 查看 五台子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胜利街道 |
西市区胜利街道办事处位于市区中部,东起新华路,西至平安路,南到新兴大街,北至辽河南岸,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区域内有居民12746户,32414人。辖辽河、立新、平安三个社区。 几年来,胜利街道办事处以发展为主题,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正确的发展战略为指导,总体上保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办事处围绕着区委提出的构建新型工业区和海河特色宜居区为目标,以壮大经济总量为主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质量,以招商引资上项目为核心,狠抓项目的落实工作,截至2007年底,办事处工业总产值实现20214.9万元,经济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办事处的招商引资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口、卫生、文化、体育全面发展,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优化;社区建设得到加强,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辽河社区的示范社区建设成效显著,平安社区步入创建省民族宗教示范社区的行列,立新社区达到了充分就业社区的标准。办事处深化党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社区,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辖区内已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人民富裕”的新型城区,为区域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进步做出了新的贡献。 |
清华街道 |
清华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万人,暂住人口3千多人。办事处设有党群办公室、民政办公室、计生办公室、综治及司法所、工会及武装部、劳动就业保障所等七个部门,下辖清华、永强、向阳三个社区。 在西市区委、区0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理论,努力践行“-”重要思想,以-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日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办事处制定《2007年三个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和《达标奖惩方案》,明确了项目责任制,把绩效和奖惩相挂钩,有力地带动了办事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辖区内千万元工业企业有:“万通管件厂”、“燕南石化”、“心羽散热器”等。其中骨干企业12家,工业企业8家。整体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初步形成了重工业、房地产、物流运输业构成的三足鼎立的格局。2006年税收总额完成1738.8万元,2007年税收2800万元,比2006年增幅161%。 近年来办事处党工委开展党建工作,以密切服务于经济工作的快速发展为目标,以深入实施“党群连心工程”为牵动,以构建和谐社区为出发点,以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为重点,以开展“志愿者服务”和建立党员服务中心为契机,以建设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执政为民、清政廉洁、团结高效的党工委班子和社区党委班子为主题,全面提升了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力。 为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实现文化兴街、环境美街、资源强街、服务办街、平安固街、制度治街、和谐建街的目标,办事处在新形势下,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开展省和谐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使和谐文明之花开遍内外。 新的一年意味着机遇、挑战。我们一定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处理好“发展、稳定、和谐”关系,不断为“超常规、跨越式建设河海新西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向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
滨海街道 |
滨海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4年3月8日,位于市区西南部,辖区总面积8142平方公里,居民11376户,32034人,下辖金牛山、万都、风光三个社区。 几年来在西市区区委、区0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支撑,以政治民主为保障,以开展活动为载体,本着“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的原则,以全新的工作态势,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勇于创造性,创建和谐、文明社区。党委班子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于办事处实际,全力谋求经济发展。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力求找准项目、抓住特色。经济建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 在实施党群连心工程中,开展“以相互关爱,服务社区 ”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唱想了党在我心中,我在群众中的主旋律。以服务群众为主旋律,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跨越。开展“五送”,即送温暖、送技能、送文化、送教育、送健康,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满足群众需要。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几年来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关注民生工程,切实为辖区内居民办实事解难事。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努力拓宽就业空间,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打造“阳光窗口”的服务品牌,树立窗口意识,规范行风建设。 搞好人性化扶贫,柔性化管理,体现公开,注重实效。改善软环境各项措施的落实。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项目、环境、和谐、稳定”为工作方针,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全面发展。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党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构建和谐西市、和谐滨海。 |
得胜街道 |
营口市西市区得胜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56年7月,位于市区西部,东以平安路为界,西至西炮台,北至新兴大街,南至渤海大街,呈长方形地域,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下辖发明、腾达、得胜、红运四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几年来,在办事处党工委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积极努力下,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飞速的进步。 办事处先后被中央十部委授予“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街道”,被市0授予“先进街道办事处”、“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文化厅授予“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被省综治委、司法厅授予“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先进单位”;被辽宁省委、省0授予“文明街道”等光荣称号。 党建工作连续9年被0西市区委授予“先进党委”;连续三次被0营口市委授予“先进党委”。 |
五台子街道 |
营口市西市区五台子街道办事处位于市区的西南部,辖区面积0.9平方公里,东部与站前区毗邻,南之青花大街,北至渤海大街,西至平安路,下辖鸿大、建新、华安、创新四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内有居民17000户、人口44000人。 办事处通过实施党群连心工程,大力的推动三个文明建设,连续多年被辽宁省授予省级文明街道的殊荣,并且在发展街区经济方面,办事处通过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积极引进企业,截至于2007年末,办事处预计实现税收2100余万元,为西市区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五台子街道办事处坚持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志愿者服务为牵动,以求真务实为根本,积极的拓宽服务渠道,把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作为日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为民服务理念,加强机关动效能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尤其是在惠及民生的工作方面,如再就业工作,通过与各类企业协作,开办各类的普惠制培训班,对广大的居民开展了专业技能培训达300余人,仅2007年上半年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达700余人;低保工作中,办事处大力实施“阳光低保”,实现的两级集体审议、两级入户走访、两次集中公示和坚持日常入户检查的工作程序,引入了“阳光低保监督员”的工作机制,并且设立了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做到了公开、透明;计划生育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为宗旨,为构建和谐社区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在加强办事处各项工作软件建设的同时,办事处党工委也高度重视所辖社区的硬件投入,现在所辖的四个社区均已建成了面积达400平方米的高标准办公楼,配齐了现代化的办公用品。为改善居民的日常文体活动的环境,办事处还通过积极的争取,在社区办公楼附近及有条件的小区中,为居民安装了各类体育器械,并且在各社区都成立了合唱、腰鼓、威风锣鼓等文艺团队,社区居民的文体生活十分活跃,建新社区、华安社区分别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和省体育工作先进社区。 目前,办事处党工委领导干部群众以昂扬向上的锐气、开拓创新的精神正在向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方向大跨步的前进。 |
渔市街道 |
渔市办事处位于营口市区西北部的辽河南岸,东起平安路,西至辽河入海口,南至新兴大街,面积约7平方公里,辖渡口、西环、西市场、西大庙四个社区,一个派出所,有居民18066户,人口40925人,有职业高中一所、中学一所、小学两所,是营口的老城区,营口市的发祥地。 这里积聚了浓郁的辽河文化。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北地区现存最大的妈祖庙-西大庙;有我地区仅存的湿地资源—永远角;有景色秀美的辽河风光。这里的过去曾是商贾云集之地,是历史上东北地区最大的国际通商口岸;现在已成为环渤海经济区,建设高水准的辽宁(营口)产业基地。 办事处现有各类生产经营性企业120多家,房地产企业5家,三星级餐饮娱乐场所一家,批发市场两家,种类商业网点1500家。2007年工业总产值2.4亿元,引进资金总额达8000万元。在“十一五”期末计划实现工业总产值5亿元,引进资金总额3亿元。 在区委、区0的正确领导下,办事处正朝着管理先进、设施完善、服务优良、和谐文明的目标快速发展,未来的渔市必将成为社会文明、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富庶、生活舒适的新城区。 |
河北街道 |
河北街道办事处位于辽河北岸,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东起秦家沟(营口市委对过),西至营口中小学教育基地(营口造船厂对面),南至辽河北岸,北与盘锦辽滨苇场接壤,东西长约5公里,呈凸字型。下辖一个社区,现有人口1709户,4012人。 河北渡口是通往营口市内的最重要交通枢纽,每天客流量达万人以上。有停泊5千吨级油轮的天然良港,通往全国的各个港口城市。8个个体渔业码头和180条个体渔船,丰富了辽河两岸人民的水产资源。 多年来,在区委、区0的正确领导下,办事处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果,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现有生产经营性企业86户,房地产企业4家,2007年工业总产值达1亿元人民币,引进资金总额达9080万元。创税收1110万元。 办事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到充分发挥,20世纪80年代辽河抢险救人,涌现出40多名见义勇为的英雄。近年来,河北街道办事处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大力实施党群连心工程,以党员服务中心为平台,开展志愿者服务,促进了社会和谐与发展,被市精神文明办授予市级“文明单位”。 办事处党工委为开发建设河北,提出“爱河北、建河北、发展河北”的总体思路,协调市、区有关部门,对河北的街巷及生态环境进行了改造,为河北居民解决了行路难、吃水难、过河难等一系列问题,建设了有史以来河北人民盼望的“北岸公园”。 河北犹如营口镶嵌在辽河北岸的一棵明珠,不久的将来,办事处将围绕河海新西市的总体部局,围绕辽河大桥的建设,围绕狭长5公里的黄金河岸,抓住机遇,大作文章,把河北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