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苏州 >> 常熟市 >> 琴川街道 >> 衡山社区

衡山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衡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衡山社区简介

  衡山社区:东至泰山北路(南段)、漕泾河(中段)、衡山路(北段),西至耿泾塘,南至闽江东路,北至长江路(东段)、淮河路(中段)、黄河路(西段)。由信一广场、明珠新村、锦洪苑、常馨苑、御兴园、兴裕园等居民区组成,管辖户数2328户,居住人口7000人。社区办公地址衡山路111号御兴园内。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581005 215000 -- 查看 衡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衡山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衡山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漕泾社区

  漕泾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管理区之西部,与耿泾塘相连,现有327户1246人。1957年属兴隆乡金星第三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与耿泾、九里二个村同属第二大队,1961年为13大队,1981年更名为漕泾大队,1983年改名为漕泾村,因境内有漕泾河而得名。2000年7月随兴隆镇并入虞山镇,2003年2月划归虹桥区管理。该村地势低洼,是区域内地形最低的行政村之一,建国前十年九涝,百姓大部分靠到城里做小生意、纱布厂做工及捕捞为生。沦陷期间的九荷乡抗日自卫队就诞生于此。村办工业先后办有机械厂、四达铜加工厂、纸箱厂、特种金属材料厂、汽修厂、蜜饯厂。随着市新城区的扩大延伸,漕泾村以枫林路、衡山路、湘江东路、珠江路为主要交通骨架,重点是发展房地产事业。新加坡花园、衡山花园别墅群、漕泾一区至六区的公寓房都建于该村范围内,市管道液化气站、珠江路集贸市场、实验小学分校在该村范围内相继投用。全村原有696亩耕地,到1997年底已全部被征用。2004年5月撤村建居。2007年12月成立常熟市虞山镇虹桥街道漕泾社区经济合作社。2012年8月,成立常熟市虞山镇漕泾社区股份合作社。漕泾社区加大经济发展力度,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在2012年底可用财力达218万,人均收入达20250元。   漕泾社区先后获得过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绿色社区等省、市级荣誉称号。漕泾社区将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努力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逐步将在社区建成管理有序、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新型现代化文明社区。   

湖苑社区

  湖苑社区:位于新世纪大道西侧,南面胜湖路,西面陶山路,北是新颜东路,整个社区占地面积0.75平方公里,有四个住宅区(湖苑三区、四区、五区、新颜东路),居民1760户,人口5808人。  

漕湖社区

  漕湖社区:位于湖苑新村。  

阜湖社区

  阜湖社区:位于城市之光12幢。  

洪泾里社区

  洪泾里社区:南至新颜路,北至青墩塘路,东至琴湖路,西临张家港河,面积1.0平方公里,住户2277户,人口8800多人。  

绿源社区

  绿源社区:成立于1986年。北起梅塘河、南至阜湖路蓝天家园、东临张家港河、西止海虞南路。占地面积0.9平方公里,居民楼211幢,总户数2241户,人数6895人。  

百盛社区

  百盛社区:东至金山路,西至香山南路,南至白茆塘,北至富春江路。由百盛花园、弘阳尊邸等居民区组成,管辖户数2740户,居住人口5000人。社区办公地址富兴路百盛花园北区南入口。  

迎春社区

  迎春社区:由原迎春、东仓、阜湖苑、陈家市、塔基等5社区合并而成。东起湖滨桥、西至阜安湾护城河、南以十字路为界与招商城相连、北至阜湖路,辖区面积0.55平方公里,居民2530户,人口8076人。  

富阳社区

  富阳社区: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东至香山南路,西至新世纪大道,南至白茆塘,北至富春江路。由富鑫苑、派公馆、琴湖家园等居民区组成,管辖户数5989户,居住人口6000人,居民小组24个。社区办公地址富鑫苑22幢。  

颜北社区

  颜北社区:位于颜港新村二区11幢。  

杨荡社区

  杨荡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管理区之中东部,有565户,人口2126人,东连大虹桥村,南临梅塘,西接九里村,北与景龙村相邻。1957年是兴隆乡金星第十高级社,1958年定为第5大队,1961年改为8大队,1981年更名为杨荡大队,1983年改名为杨荡村,因村里有杨家墩、荡里二个自然宅基而取名。2000年7月随兴隆镇一起并入虞山镇,2003年2月划归虹桥区管理。2004年5月撤村建居。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勤劳善良的杨荡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杨荡社区的经济以及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飞快的发展。2012年度实现总收入388万元,其中发包收人291万元,投资收人11万元,经营收人19万元,其他收入18万元,人均收人21658元,全村可用财力339万元。   近几年来先后获得2005年度市2006年度镇2009年度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度镇大环境整治与爱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度镇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度镇新农村新家庭示范村、2011年度镇农经工作先进集体和2011年度镇环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度省级档案工作一星级标准等荣誉称号。   

琴湖社区

  琴湖街道琴湖社区居委会是2004年6月常熟市首批撤村建居转型而成的社区。地处虞山镇古城区东郊、商贾云集的繁华区域。东临新世纪大道,南连琴湖风景区,西倚洪泾里社区,北濒青墩塘河。现有面积约0.5平方公里。社区有常熟市建设局、市疾控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所、江苏琴湖集团、中外合资华厦房地产有限公司、大润发常熟店、江苏五星电器常熟店、琴湖宾馆、鑫旺府大酒店、精品歌舞厅等38个单位:居民小组5个:总户数690户,常住人口2500人。社区党组织为社区党委,下设8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07名。    几年来,琴湖社区在各级领导亲切关怀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创建新型的人文社区为工作方针,紧紧抓住"安居乐业"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通过狠抓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环境和社区治安工作,牢牢抓住教育群众、提高群众和服务群众的主线,在载体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形成琴湖社区特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琴湖社区先后连续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文明村等光荣称号。现在,正在全力以赴为打造全国文明示范社区阔步前进。       办公地点:青墩塘路18号    办公电话:52723038    负责人:杨生生、费增荣    管区民警:马家成   

庞浜社区

  庞浜社区居委会地处虞山镇东郊204国道东入口,北临青墩路、青墩塘河,南临富春江路,东临三环东路,西与虞山镇荷花村接壤,村内金山路、富康路、富泰路、香榭路纵横贯穿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捷。于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省级卫生村。自去年以来,金山苑、锦绣苑在我村境内拔地而起,整个村庄人居环境优美,绿化率占30%以上。居委会现辖区总面积1850亩,在册人口1385人,常住人口约3500人,总户数452户,其中有塘岸小区新村52户,庞浜新村150户。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6985元。近年来,由于近城优势,全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断提高,村级可用财力也在村党总支、村委一班人的领导下,逐年逞上升趋势。到目前为止,村里共投资建设标准厂房1300平方米,三产房4500平方米,集贸市场10223平方米,今年,随着村里投资建办的金山路集贸市场的开业,既增加了村级的经济收入,又解决了该村区域内入住居民的菜篮子问题,协助政府办了一项实事。   办公电话:52837150 传真:52832212   

荷花社区

   荷花社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虞山镇,社区北起青墩塘路,南至富泰路,东临庞浜村,西止漕湖社区,全村原总面积0.6平方公里,总人口1300人左右。目前,新世纪大道、香山南路、金山路从南北向贯穿该村。新颜东路、青墩塘路、富康路东西向贯穿该社区,交通十分便利。   目前,全社区建有厂房12000平方米左右,综合办公楼二幢,面积为5000平方米,已全部出租给各地厂商,并且正在计划建造一幢5000平方,附带3000平方附房的综合办公楼,以确保村级经济收入在200万以上并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改善村民福利待遇。近年来,随着村级经济的壮大,各项事业也开展的十分顺利,先后获得了省级卫生村、文明村、村民生活模范村等称号,同时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根据要求下设了卫生室、老人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警务室,相继建设了社区联防队、村保洁员、治安志愿者等多支队伍;同时以文明市民学校为载体,先后成立了妇代会、计生协会、科普协会、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老人协会、妇女之家等,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并定期出黑板报,更换宣传画廊资料。   目前,该社区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地理优势,加快三产的发展,不断增长集体经济,并加快各项基础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村民富裕、社会风气良好的文明新社区。   

花溪社区

  常熟市虞山镇琴湘街道花溪社区居民委员会始建于二OO四年六月八日,是常熟市首批撤村建居转型而成的.社区地处常熟市东南侧,属城乡结合部,东至肖泾港(渠中村)、南至戈庄村、西至招商城、北至白茆塘,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捷。社区有常熟市起重机械厂、花溪橡胶有限公司,常熟市力车厂、常熟市虞东工矿专用设备厂、常热市东风船厂、藕渠彩印厂等企业,十三个村民小组(其中五个小组已撤队转户),总户数460户,常住人口1680人,居委党组织现有党员65名。    几年来花溪社区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创建新型的人文社区为工作方针,紧紧抓住安居乐业等群众关心的问题,通过狠抓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环境和杜区治安工作,以服务居民为主线,在载体方法上不断创新,取得了—定的成效,形成了花溪社区的特色,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办公电话:52755694、52753142 传真:52755694    负责人:陆金元、何卫东    办公地址:常熟市划船浜路6号  

环湖社区

  常熟市虞山镇琴湖街道环湖社区居民委员会始建于2004年6月8号。是常熟市首批撤村建居转型而成的社区,地处常热市市区东南侧,西依常熟市招商城、南靠常熟市南三环路昆湖畔。区位优越、水陆交通便捷。社区有常45名。    几年来,环湖社区在上级领导亲切关怀下,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创建新型的人文社区为工作方针,紧紧抓住“安层乐业”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通过狠抓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环境和社区治安工作,以服务居民的主线,在载体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形成环湖社区特色,取得了一定成效。环湖社区先后破评为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文明村等光荣称号。    办公地址:花溪路100号    负责人:姚卫红、王利明 办公电话:52753143、52236282 传真:52747797  

青龙社区

  青龙社区地处常熟城区东郊,紧靠藕渠市镇北侧,东接梦兰村,南临白茆塘,西与湖圩村为界,北与庞浜、新厍社区相邻。境内自然村有西厍、前厍、张家宅基、杨家浜和青龙新村等。占地面积1.17 平方公里,总户数为372户,总人口为1340人。    改革开放以来,青龙社区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迈开步伐,大力建设新农村,有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村级经济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800万元,村级总资产达7100万元,可支配收入350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14340元,60岁以上老人享受每月100元生活补助。经济与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2007年还被评为“苏州市环保绿色社区”。    办公电话:52837141 传真:52836151   

枫泾社区

  枫泾社区:位于枫泾河畔。始建于1988年8月,辖区面积0.47平方公里,居民2503户,人口6002人,居民小组14个。  

世茂社区

  世茂社区:于2009年9月成立,位于珠江东路,东临香山北路,南靠昭文路,北依长江路,西临泰山路,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由世茂创梦世纪、创想世纪、世纪尚城和创富商业区等地块组成,共有住宅楼64幢,居民3502户,6000人。  

衡泰社区

  衡泰社区:东至新世纪大道,西至漕泾河、衡山路,南至长江路、淮河路,北至黄河路。由衡泰花园、山河苑、新加坡花园北区等居民区组成,管辖户数2511户,居住人口7500人。社区办公地址衡山路158号衡泰花园内。  

花溪苑社区

  花溪苑社区:东接昆承路,南邻环湖村、戈庄村,西至琴湖路,北至划船浜路,占地0.72平方公里。辖区包括花溪苑一区、二区、三区三个小区,以及花溪新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和原花溪村长娄里、荡墩、塘角、清塘四个小区,共有2800户居民,约8000多人。  

中南南苑社区

  中南南苑社区:位于新世纪大道西侧。  

虞枫社区

  虞枫社区:成立于2015年6月,辖区范围东至殷家宅基路,南至长江路、西至东三环路、北至通港路,由虞枫家园、金润家园、金茂四季花园、名流世纪庄园4个居民区组成,占地面积0.54平方公里。共有住宅楼178幢,总户数2861户。  

泰山社区

  泰山社区:东至泰山北路,西至海虞北路,南至黄河路,北至北三环路。由衡丰家园、海上一品花园、名都苑等居民区组成,管辖户数2849户,居住人口8500人。社区办公地址勤丰路102号。  

润欣社区

  润欣社区:位于润欣花园A160幢三楼。  

藕渠社区

  藕渠社区:成立于2003年2月,位于琴川街道东部,东至藕渠中学,南接三环路-,西临新世纪大道,北至藕渠小学。辖区面积0.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417户,人口1207人,下设6个居民小组。  

金山社区

  金山社区:于2010年2月建成,社区在金山苑二区47幢二楼办公。辖区东至三环路,西至金山路,南至富春江西路,北至富泰路。辖金山苑一、二、三区和富康苑及恒基曼城区域,总户数2566户。  

锦丰社区

  锦丰社区:东至东三环路,西至泰山北路,南至黄河路,北至北三环路。由世茂玉珑花园、琴川嘉安花园、锦虹家园和锦湖花园等居民区组成,管辖户数2979户,居住人口9000人。社区办公地址勤丰路60号锦虹家园综合楼。  

锦荷社区

  锦荷社区:成立于2007年1月,位于常熟昆承居住区,东起金山路、西临新世纪大道、南起富康路、北止富阳路,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由锦荷佳苑一、二区、明日星洲、香山苑、锦绣苑、东区铂宫、琴湖城市广场等七个小区组成。辖区总户数4982户,人口14700多人,设57个居民小组。  

虞东社区

  虞东社区:位于海虞北路以东,南起湘江路,北至黄河路,东临耿泾塘,面积0.6平方公里,主要由五星四区、五星七区、中信小区、陈家巷、顾家上、海虞苑等6个小区组成,有2420户居民,人口8000多人。  

虞园社区

  虞园社区:东枕耿泾塘,南靠常浒河,西沿海虞北路,北依湘江东路。2003年由原虞园、电厂、海枫等三社区合并成而来。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内有虞园新村一区、二区、海枫公寓、花园公寓、香格丽花园、枫林公寓、腰娄等七个小区;共有居民3230户,人口8536人。  

兴隆社区

  兴隆社区:位于长江路东侧。  

衡山社区

  衡山社区:东至泰山北路(南段)、漕泾河(中段)、衡山路(北段),西至耿泾塘,南至闽江东路,北至长江路(东段)、淮河路(中段)、黄河路(西段)。由信一广场、明珠新村、锦洪苑、常馨苑、御兴园、兴裕园等居民区组成,管辖户数2328户,居住人口7000人。社区办公地址衡山路111号御兴园内。  

昭文社区

  昭文社区:北起珠江路,南至昭文路,东起漕泾河,西至耿泾塘。辖区面积0.66平方公里。现有有六个住宅小区,常住居民3372户,人口10272人。  

胜湖社区

  胜湖社区:位于陶山路58号,湖苑二区。  

珠江社区

  珠江社区:位于闽江东路95-1号。  

新厍村

  新厍村位于常熟市虞山镇东面,北与古里新桥村毗邻,东与古里湖东村接壤,西南靠梦兰村,西北与青龙村为邻,全村区域面积1.7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310户,1432人,建有新厍苑一区、二区、三区三个村民集中居住区和瞿家桥、朱家坝二个自然村。该地处204国道青墩塘路常熟市三环路交界处,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捷,区域内有:常熟市国际汽配城和常熟市汽车市场、常熟市僖涞乐国际家居生活广场。  

泰安村

  泰安村位于虹桥管理区之西南部,距九里集镇1公里,西靠城区、北倚常浒河,东与石墩相连,南邻青墩塘。1957年为兴隆乡下塘第二高级社。1961年公社化称第四大队。1981年改名为泰安大队,1983年改名为泰安村。本村区域内交通比较便捷,世纪大道,泰山路在村境内贯通。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全村共需搬迁的自然宅基有13个,需搬迁农户481户,人口1883人。至2012年底,全村共搬迁农户369户,其中:搬迁至金山苑148户,龙腾居住区66户,东环苑居住区155户。老村留有112户。   近年来,村两委坚持“稳增长、调结构、重统筹、惠民生”的工作主线,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第一抓手,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创新实践中突破难题,逐渐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强基固本之路。2012年,全村村级可支配收入达5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701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苏州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戈庄村

  我村位于虞山镇南部,东接渠中村,西与招商城隔河相望,北与花溪村相邻,新世纪大道、南三环路穿村而过,南三环立交桥矗立我村。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村内有谭介村、湖全圩、庙浜斗、戈庄村、许介浜、毛介浜、毛圩等自然村落,大荡面座落中央。经整治,大荡面河水清澈,驳岸婉蜒,沿河草木垂柳环抱整个自然村庄,风光秀丽。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018人,总户数374户,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梦兰村

  在名城常熟,昔日“沙家浜”军民英勇斗顽敌的故事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如今,在阿庆嫂的故乡,由当代阿庆嫂钱月宝领导的梦兰村,又因进入首批中国十佳小康村行列而闻名全国。  

大虹桥村

  虞山镇大虹桥村是江苏省文明村、苏州市、常熟市农村现代化示范村,位于虹桥管理区境内,东与海虞镇接壤,西靠杨荡村,南与古里镇隔河相望,北靠景龙村,村域面积1.63平方公里。我村1999年4月经上级批准,由虹桥村、花桥村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虹桥村1958年公社化时属公社6大队,1961年从6大队划出建9大队,1981年更名虹桥大队,1983年改大队为村。花桥村1958年时属5大队,1961年从5大队分出单独建立12大队,1981年改花桥大队,1983年改花桥村,2000年7月撤兴隆镇,全境并入虞山镇,大虹桥村为虞山镇大虹桥村,常浒公路,长江路、通港路从我村境内穿过,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 1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005人,共有农户567户,现有耕地面积561.22 亩,以种植三麦、油菜、水稻为主。现有标准厂房1.5万多平方米,有40多家企业进驻发展,2012年村级可支配财力 26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2050元。  

新造村

  虞山镇新造村位于虹桥管理区境内,位于管理区北面,与海虞、谢桥两镇交界。2000年7月随兴隆镇并入虞山镇。全村总面积120公顷,有12个村民小组,户数508户,总人口1858人,党员数59人。    新造村辖区内有大大小小的企业40多家,有几家比较上规模的企业如“苏州市成威粉末有限公司”、“常熟市振财毛纺厂”、“超霸枫林机械有限公司”、“友诚制衣有限公司”等等。为了不断壮大我们村的经济实力,近几年我们村想方设法增加收入,2012年租金达到了250多万元,村级可用财力达到300多万元。    新造村先后获得常熟市、苏州市和江苏省“文明村”、“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常熟市村庄整洁行动先进集体”等各种荣誉称号。面对荣誉村领导班子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千方百计为村民办实事好事。为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在近几年中投大资对村里的桥梁进行了改造,对道路进行了修缮和拓宽,绿化、美化了自己的家园,先后完成了道路的硬化、绿化、农户的改厕、改水等实事工程。    今后,我村将继续加大经济建设力度,为实现全村三业产值持续增长村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两个率先,为进一步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景龙村

  景龙村位于管理区东北部,距九里集镇3公里。东与大虹桥村相连,南接杨荡村,西与新造村交界,北和海虞镇隔南泾塘相望,通港路在该村经过。2002年由原景程村和龙潭村合并而成。2000年7月随兴隆镇并入虞山镇,2003年2月划归虹桥区管理。景程村,1957年为兴隆乡金星十三高级社,1961年为10大队,1981年更名为景程村,因境内有南景巷及程家宅基而取名;1997年市通润集团龙腾钢制家俱办公用品厂在该村征地建厂投资。农业以种植水稻、三麦、油菜为主。村办工业有布厂、木厂、沙发厂、化工厂。龙潭村,1957年为兴隆乡金星十二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与景程村同属第六大队,1961年由10大队分出成立16大队,1981年改名为龙潭大队,1983年为龙潭村,因境内有龙潭河而得名。农业以种植水稻、三麦、油菜为主。村办工业有布厂、服装厂、竹器厂、环保设备、印刷厂。清代乾隆年间,四品知州卢英曾是该处人士。至2012年底,该村共821户,25个村民小组, 3170人,耕地624.65亩,其中13个已撤队。2012年,村生产总值达28496万元,工业总产值23178万元,全村人均收入23176元,村里年财政收入也突破了442万元。近年来,景龙村先后获“苏州市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等各种荣誉称号;并分别在2005、2007以及2010年获得“常熟市基层先进党组织”的称号。   

东环村

  虞山镇东环村位于虞山镇东部虹桥管理区境内,在2000年2月28日,根据原兴隆镇党委政府统一部署由原来的陆樟村、徐湾村2个村资源整合后成立的,村区域北至常浒河,南至建材市场,西至文化片区,东至护城河,总占地1.8平方公里,东三环路纵贯南北,虞东路横跨东西,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东环村共分南北两片20个村民小组,现有本地住户565户,户籍人口2158人,外地租住户1550户,流动人口2480人。    东环村区域南端建设有常熟市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北端建设有常龙混凝土有限公司,现有标准厂房2.5万多平方米,有60多家企业进驻发展,2012年村级财力58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2000元。2008年市政府规划批准建设东环居民集中居住区,拆迁安置建设民宅330户。在近几年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村获得了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石墩村

  石墩村位于管理区之中南部,北与九里村隔常浒河梅塘相望,南邻琴湖管理区,西靠泰安村,东接东环村。境内有"石墩山",故取其名。1957年为兴隆乡金星第五大队,1958年公社化时与泰安村同称三大队,1961年改为第五大队,1981年改名为石墩大队,1983年改为石墩村。2000年7月随兴隆镇并入虞山镇,2003年2月划归虹桥区管理。1966年春,石墩村在开挖地下渠道时,在4、10、15三个生产队附近地下挖掘出一些陶瓷器品,有黑皮陶罐、黑陶小豆,原始青瓷直口碗、石斧、石、陶纺轮以及结网用的骨器等,经省、市文物考古部门考证,属良渚文化的遗址及遗物,距今约4250年至5300年。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的"牧马城"也座落在该村之北,临近梅塘。农业生产以水稻、三麦、油菜为主,产量较高。村办工业有竹器厂、布厂、制线厂、碾米厂等。石墩村民间竹器生产较为发达,60年代至80年代专业生产小型竹器家具、生活竹器产品,远销上海等地。石墩村沈家宕村民小组成年人历来祖传都会挖井。1999年以来,江苏省常熟中学、常熟市中学、昆承中学、中江假日酒店、常熟市展览中心、体育中心、江南文化艺术中心、常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相继在村内落成。2000年4月,被苏州市评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2007年10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成立。2010年被常熟市评为村级投入先进村。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农户562户,人口2322人,耕地385亩。  

九里村

  九里村地处常熟的新城区,东与杨荡村接壤;南靠老梅塘与泰安,石墩村隔河相望;西与常熟新城区毗连;北与本镇泯泾村相邻。村内大道纵横,新世纪大道,珠江路,长江路,昭文路,黄河路穿村而过,水陆交通便捷。九里村现有居民553户,村民小组14个,总人口1999人,其中391户动迁安置区域为景龙二区、景龙三区、泯泾二、三、五区、九鑫苑、金山苑,现有环路内九里徐家宅基、前沼沼泾、后沼沼泾、小泾4个生产队。2012年村级集体租赁收入440多万元,村级可用财力39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7000多元。    随着村级经济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有序推进。党的-以来,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 “苏州市精神文明村”、“苏州市现代化建设示范村”、“苏州市安全文明村”,并在全市首批创建成为常熟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泰慈村

  虞山镇泰慈村一九九九年四月由原兴隆龚坝村、耿泾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下辖1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95户,在册人口2344人,地理位置位于虞山镇东部,新城区中心地域,东与九里村接壤,南与漕泾社区相连,西隔耿泾塘与海虞北路相望,北靠三环路204国道与泯泾村相邻。村境内新世纪大道、黄河路、衡山路、泰山路纵横贯通,交通便捷。   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延伸发展,至2003年全村土地全部征用,民宅大量拆迁,2012年7月末统计已拆迁安置民宅358户,除首批拆迁安置71户在泰慈新村,其他223户入住龙腾集中居住区,19户入住九鑫苑公寓。   村级经济来源主要靠租金收入,驻村企业有常兴精密模具(常熟)有限公司、常熟市金文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苏州百郡爵服饰有限公司等,为壮大村级经济财力自2004年开始,首先在方浜工业园区投入1400万元购买了标准厂房11300万平方米;紧接着又在大义广达电脑投入900万元,建造职工住宅用房6400平方米。09年又投入600万元,在泰山路东侧地块建造4400平方的社区综合用房,2011年已由常客隆公司承租使用,年租金88万元。又投入1200万购买了世贸实验小学对面近10亩的国有出让土地,该地块的社区综合用房工程已于2012年10月开工,设计建筑面积达10280平方米,2013年底该工程可竣工,完工后全年租金可增180万元,村全年租金收入可达633万元,为村级可用财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通过村两委会的共同努力,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苏州市先锋村”,“苏州市文明村”、“常熟市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泯泾村

  泯泾村位于虞山镇虹桥管理区北侧,东依杨荡村接壤,南靠润欣花园与九里村,西与常熟老街隔河相望,北与新造村相邻。村域面积1.9平方公里,水陆交通便捷,204国道、黄河路、通港路、新世纪大道、泰山路在境内通过。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812户,人口2966人。    泯泾村辖区内共有企业20多家,其中规模型以上企业有“常熟市振华酒业有限公司”、“常熟市友诚内衣配件有限公司”、“苏州市凯华建筑有限公司”、“江苏德业建筑配套有限公司”等。2012年村级可用财力359万元,总收入为566万元,村级资产总额3700万元,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21315元。    泯泾村乡风文明和睦,村内的龙腾农民集中居住区,分杨荡园、泯泾园、景龙园三园,入住农户1500多户,其中泯泾村村民入住350多户。居住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道路平整,区内有集贸市场、红枫小学、虹桥文体中心、休闲园地等配套设施。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村民自治模范村、常熟市巾帼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A级党员服务中心等多项荣誉称号。  

福圩村

  常熟市虞山镇福圩村位于常熟市区东北,距市区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海虞北路连接市区,谢王路穿越村中心,相连海虞镇,沿江高速跨境而过,境内常熟北互通出入口设在村部中心处,望虞河接贯南北。 现在的福圩村是2003年4月23日由原来的福圩村、丁薛村二村整合而成的。村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区域总面积2.63平方公里,共有23个村民小组,718户人家,总人口2380人。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支部,其中5个非公经济党支部,党员总数89人。几年来村里利用原来的优势和地理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为止,全村有工业企业22家,村办污水处理厂一家。2012年,全村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112548万元,工业总产值11亿元,销售收入9.4亿元,利税8160万元,技改投入5000万元,村级可用财力7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0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了“苏州市先锋村”、“江苏省卫生村”,全国市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苏州市先进村”、“苏州市村庄环境整治先进集体”、“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民主政治示范村”、“虞山镇工业经济先进村”、“安全生产先进村”、“综合治理先进村”、“ 城市化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渠中村

  渠中村成立于1999年,由前港、路桥、太平三村合并而成。新成立的渠中村位于虞山镇东南,与东南开发区和虞山工业园相邻,南三环路贯穿全村区域。村区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村常住人口3587人,由33个村民小组组成,外来人员暂住8500多人。2008年全村实现三业总值5.74亿元,实现利税48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100元。  

浦浜村

  虞山镇浦浜村位于虞山镇南,东临市建材市场,西接石墩村,南靠青墩塘,北连东环村,面积1.2平方公里。204国道穿越村内东侧2公里,村公路1.7公里连接204国道和新世纪大道,交通便利。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设在中村里。1950年属古苏区陆浦乡,1956年属古苏区陆浦乡胜利二社,1957年并入兴隆乡,为兴隆乡金星第七高级社,1958年与陆樟村同为兴隆人民公社4大队,1961年改为6大队(一部分划出成立14大队),1981年改名为浦浜大队,1983年改名为浦浜村,因境内有浦浜河而得名。2000年7月并入虞山镇。建国前血吸虫病流行特别严重,一半以上人口患有血吸虫病,是有名的“大肚子”村,百姓生活贫困,建国后通过连年灭螺,1971年彻底消灭钉螺。境内地势较低,“十年中有九年涝”,1964年建浦浜排涝站后,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旱涝保收。全村以种植三麦、水稻、油菜为主。境内有百段河,1974年围垦造田120亩,1980年夏季暴风雨中决口,后进行渔业生产。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村民利用稻草编织草包、草绳,由手工业发展到机械生产,直至80年代中期才逐步减少。村级经济比较薄弱,一度是市、镇两级扶贫村,近几年通过努力,村级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快速增长,先后被评为市“文明村”等称号。2007年底,我村有11个村民小组,264户,在册人口1017名。   


衡山社区特产大全




衡山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