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苏州 >> 常熟市 >> 莫城街道 >> 东青村

东青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东青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青村简介

  东青村是由东湖、青州两个村于1999年10月合并而成,位于虞山镇莫城东南部。东与沙家浜镇张泾村接壤,南和辛庄镇新南村交界,西靠苏常公路,北临昆承湖,锡太公路贯穿全村东西而过。土地肥沃、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利。村总人口2400人,面积3.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0亩,年总产粮食1084吨,国内生产总值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利税总额873万元。
  现有企业12家,个体工商户130多户,近期镇骨干企业市长江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锡太公路南侧拔地而起。村级支道路已硬化,新建老年活动室两处,新建卫生保健服务所一座。2001年被虞山镇评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2005年评为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办公电话:52491328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581003 215000 -- 查看 东青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青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东青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莫城社区

  莫城社区:东临昆承湖、南至西南公路、西至莫城中学市西路、北至莫干路。总面积1.16平方公里,莫城中心河、莫门塘河、辛安塘河穿越莫城镇区。辖区有平桥别墅、学前南、学前北、放羊圩、恩潭路、荷花路、东街、西街、大江新村和金天地物业等十个居住区。总住户1521户,人口2734人。  

琴南社区

  琴南社区:东至新莲路,西至周塘河,南至常兴路,北至招商西路、招商东路。管辖户数2151户,人口1417人。社区办公地址商城西路128号。  

山湖社区

  山湖社区:东至横泾塘,西至(南段)新莲路、(北段)周塘河,南至招商西路、招商东路和商城东路,北至莲灯浜。管辖户数793户,人口1432人。社区办公地址刘家坝工商新村3幢。  

三星村

  三星村位于虞山镇莫城管理区西南,西临元和塘和辛庄镇杨园相邻,南与辛庄镇金荡村相接,东南分别与东始村、长瑞村毗连,北接三和村。系原池巷、徐巷、凌桥三村经二轮行政村资源整合而成。全村土地面积6.7平方公里,总人口6569人,其中外来人口2100人。下辖46个生产小组。2012年工业稳步发展。经济发包收入 269 万元,人均收入22277元。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现代化农业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荣誉。   三星村区位优势独特,水陆交通便利,锡太一级公路自西向东穿村而过,全长2.3公里,西临二级航道元和塘,沿河总长约4公里,依托良好的水陆交通优势,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虞山工业园锡太工业集中区已通过规划论证,是各界客商投资兴业的福地,特别适宜于仓储、物流。最近几年,常熟市天力包装有限公司、常熟昆城联合化工厂、苏州三雄纸业有限公司、苏州力唯商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纳奥福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常熟恒丰混凝土有限公司、常熟立志小学等企业单位分别落户三星村,使全村工业经济产值突飞猛进。除了工业,三星村的农业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三星村共有种田大户15户,承包土地4200亩,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   近几年,随着村级经济财力的不断增长以及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三星村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以及环境面貌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进步。随着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进一步推进,全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目前全村共有低保户33户,低保边缘户3户,都通过村委会向民政办申请了每月生活补助,每次逢年过节,三星村村委会也都会前去慰问;每到中秋节、重阳节,村委会都会向全村老年人发放月饼等慰问品;对于育龄妇女、老人、残疾人的定期体检工作,三星村做到积极配合,全面组织。秉着全心全意为全村村民提供更大便利的宗旨,三星村新建了警务站,占地220平方米,每天都有联防队员值班,确保和维护了全村治安;新建了卫生服务站,占地400平方米,配有病床等基本治疗用具,有4名乡村医生,做到让村民小病不出村;新建改建了三星村三处老年活动室,共占地200多平方米,统一配备棋牌、电视等活动用品,每处活动室由一名专人负责,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在上级部门的督导下,三星村近年来致力于全村环境卫生整治,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目前,全村配备有公厕46只,垃圾桶380个,近两年新建绿化150亩,全面覆盖各个自然村落;新种植树木3600多颗,成活率达到80%,改善了全村绿化环境;全村配有保洁人员36人,做到每天清洁地面、公厕,维护全村卫生环境。   在未来几年内,2013年三星村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一是现代农业示范区,投资1400万元,对3000亩土地先期实施现代农业工程建设,规划整合成一个千亩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切实提高种植质量,促进种植集约化、现代化、效益化,以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二是特色农业种植区,在锡太路沿线建造特色农业种植区,种植藕、马蹄、莳菇等,种植面积300亩。三是张西荡生态养殖基地,在张西荡建造生态养殖基地及休闲垂钓中心,主要经营水产养殖和家禽养殖。为农民增收,为村经济创收。   电话:52452938   

言里村

  虞山镇言里村:位于常熟服装城南入口、昆承湖穿湖大堤西入口、莫城市镇区域、苏常公路穿越全村,1999年有原言里、坭桥两村合并为言里村,全村设村民小组25个,总人口3347人,总面积3.2平方公里,村区域内有常熟理工学院东湖校区、市农副产品交易城。村下属企业有:江苏恒发重型机械有限公司、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翔鹰人造板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众和彩印包装、服装辅料有限公司、九重天衣架有限公司等70多家企业。村级资产总额达3000多万元,拥有标准厂房22000多平方米。商用房2000多平方米。   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95亿元,利税总额5377万元,2007年实现村级可用资金收入330万元,同比增长12.3%,农民人均收入为11500元。   近年来村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了农民集居地建设,建成了言里新村、蔡家浜新村、恩潭新村和丝泾桥新村,共计新宅300多户,并对全村道路全面硬化,下水道网络完善,卫生设施配套到位,全村自来水入户率、改厕率均达百分之百。做到天篮、水清、地绿、环境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   多年来我村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先进村、常熟市安全文明村、常熟市文明村、常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常熟市村民自治模范村等称号。   

三瑭村

  虞山镇三瑭村地处常熟市南入口,东濒昆承湖,西与尚湖风景区相连,北与招商城相邻,市南三环路穿村而过。   三瑭村于1999年11月由原南浜、长浜、斜桥三村合并而成,因三个村紧靠元和塘莫城塘和斜桥塘,故取村名为三瑭村,现在行政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管辖35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1114户,2012年底常住人口3848人,外地暂住人口约3万人。    因原莫城镇工业园区北区就在村域内,外来入园企业以及原三瑭的工业经济较发达,故现有工业企业已达到100多家,形成了多种行业的格局,其中仍以原三瑭村的机械制造为主,骨干企业有:市春来制药机械总厂有限公司、振荣铁业有限公司、平方五金机械有限公司、海鑫船舶机械有限公司,顺达缝制设备有限公司等。2012年底我村国内生产总值159718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19468万元,其中工业利税总额4467万元,人均收入22328元。    办公电话:52451342   

湖鹤村

  常熟市虞山镇湖鹤村, 2004年由原来莫城管理区的湖村和高泾村二村合并,全村辖区面积2.3平方公里。共有25个自然村,村民总户数719户,常住人口2375人,现有党员83名。    近几年来,村委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在村级经济、民生、党建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全村共建3个别墅区,417户农户居住,已建2个休闲广场;创建了常熟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学习型党组织、绿色社区、健康村等;打造了计生示范园、廉政文化一条街、民主法治文化园等特色文化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民主法治村”、常熟市“文明村”等荣誉。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湖鹤村人民将继续解放思想,把科学发展精神转化为发展热情,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突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湖鹤。    办公电话:52452908  

东始村

  东始村北和市镇接壤,东傍204国道,南邻锡太一级公路,村境东西长2.7公里,南北宽1.8公里,总面积4.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2700人,东始历史悠久,南宋建炎年间,龙图学士邹浩之子南渡进居东始,建庄园,名东始庄。东始古代是高官厚爵集居的地方。东始有一石桥名吉家桥,建于元代,至今有700多年。桥边一古银杏树已有1000多年历史,至今仍叶枝繁茂。   自解放以来,东始村第一、二、三产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粮良生产一直在全镇名列前茅,有莫城的“乌克兰”之称。工业企业有二十多家,主要以精细化工、五金、喷涂、防水卷材为主,年工业产值5000万元。在东始老街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十多只商铺,每天早晨,东始街人来人往,交易活跃。吸引了大多数外村人来东始街赶集,热闹非凡。   自2002年以来,东始村党总支本着以人为本,实践“-”重要思想为工作指南,加快加大实事工程,投资100万元对区村结合部进行美化、亮化。投资150多万元,对东始各个村庄的主干道进行硬化。全村建三格式化粪池,并配套公厕,实行卫生长效管理。2006年建设了东始新村,目前有50多户已入住,形成了一道新农村的亮丽风景线。   多年来,东始村一直受到表彰。1999年被评为农业先进村,2000年被评为村民自治模范村。2001年被评为有线电视和电话村。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2003--2005年被评为先进党组织,2006年、2007年被评为市计育与人口先进集体。一个稳定、团结、各项事业蓬勃向上的新东始正迅速崛起。2004年,虞山镇规划的工业园南区座落在我村。村党总支部以此为第一轮发展的机遇,正带领村民向更高目标奋进。   办公电话:52452995  

东青村

  东青村是由东湖、青州两个村于1999年10月合并而成,位于虞山镇莫城东南部。东与沙家浜镇张泾村接壤,南和辛庄镇新南村交界,西靠苏常公路,北临昆承湖,锡太公路贯穿全村东西而过。土地肥沃、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利。村总人口2400人,面积3.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0亩,年总产粮食1084吨,国内生产总值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利税总额873万元。   现有企业12家,个体工商户130多户,近期镇骨干企业市长江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锡太公路南侧拔地而起。村级支道路已硬化,新建老年活动室两处,新建卫生保健服务所一座。2001年被虞山镇评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2005年评为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办公电话:52491328  

长瑞村

  本村地处虞山镇南大门,和辛庄镇交界,紧靠苏常公路和锡太公路,辛安塘依东岸流淌,北连湖鹤村,西为三星村。    本村由原碓坊、戴浜两个村于1999年10月份合并而成,取名长瑞村。2012年底,全村共有604户,2035人,耕地面积1574亩。2012年可用财力达283万元,人均收入22547元。本村以纺织、服装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全村大小企业9家,总产值超三亿元,原金星化工土地经过重新整合,年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常熟市大家好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面积达千亩,主要养殖虾、蟹、鳖、加州鲈鱼等。其他家庭副业以制衣业为主,最大的私人服装企业苏州远东苹果服饰有限公司厂房面积约1.5万平方,职工有300多人,年生产服装50多万件,产值超七千多万元。    并村以来,本村先后荣获了“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生态村”、省级“绿化示范村”、“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初步实现了文明、和谐、富民、强村协调发展。   

安定村

  安定村位于管理区最北端,东靠昆承湖,西至莫门塘,与三瑭村接壤,南邻言里村。全村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1.2公里,总面积1.73平方公里,有18个自然村。新中国成立后,农民渴望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1959年取名安定大队,“安定”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安定村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腹受苏常路、沪宜路交汇,背靠张家港、元和塘航道,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安定靠近招商城,南接农副产品交易城,是苏常公路咽喉通道。近年来镇村两级联合开发房地产业,商品经济发展迅猛,第三产业已占主导地位。由于紧靠招商城,房屋租赁业十分红火,每年有近3万外地人员在这里临时落户、打工、经商。   安定有16个主要企业,骨干企业为江苏盛业拉链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建于1992年,经十多年励精图治,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专业拉链制造商之一。公司引进和研发国际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铸就了YSS品牌,已成为众多国内、国际品牌的定点配套供应商。公司全面导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不断汲纳人才,创新技术,并实施品牌战略,在国际73个国家已申请注册。公司占地10000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3600多万元,职工380多人,主要生产各种款式服装拉链,年产能力5900多万条,年产值6600多万元。   2007年安定村统计人口有2616人,农民人均年收入13100元,国内生产总值50648万元,工农业总产值35935万元,利税总额1277万元。  

燕巷村

  燕巷村地处常熟招商城南,东邻S227省道,北靠南三环,贯村而过的莫干路东接昆承湖景区状元堤,交通便捷,区位独特。全村占地2.3平方公里,共有15个自然村落及三个新村,在册人口2102人,外来人口5000人左右,2012年实现村级财力11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40元。先后获得省卫生村、省生态村、省文明村、苏州市先锋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国家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燕巷村坚持高起点科学规划、高标准合理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拥有108套联体别墅、78套公寓房、8000平方米小区综合用房的燕巷一期新村顺利交付入住,部分村民脱离了传统居住方式的自然村落,搬入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居住小区。2009年10月启动了燕巷二期新村建设,经过二年多时间的精心施工,燕巷二期新村在2012年7月已交付使用。房型有别墅、公寓房和小高层,小区内的小桥、流水、喷泉,道路、路灯、绿化一并到位,线路入地、污水入网、天然气到户,配套设施更趋完善,新村环境更为优美,特别是“小高层”设计理念,推动了村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低层向高层、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和变革。燕巷一期、二期新村投入使用后,燕巷村60%以上农户可入住到新村。    近年来,燕巷村始终把发展村级经济放在第一位,开发现有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发展特色项目。确立“筑巢引凤”理念,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房东经济。江苏阿仕顿服饰公司、江苏百瑞贸易公司总部先后入驻我村,分别租赁办公、仓储、住宿等综合性商业用房,总部经济的引入,改变了村二产经济为主的传统格局,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良性发展。    燕巷村注重强化软实力载体,为新农村建设“强筋壮骨”。始终把加强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深入实施“先锋工程”,提升新农村政治力和领导力,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解决问题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有效发挥堡垒作用。从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就业、医疗、环保和安全入手,创新和完善村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救助制度。发放全年老年农民养老金250万元左右;鼓励村民积极参加合作医疗,对参保人员年补贴10万元左右,使村民病有所医;发放村民口粮全年补助款50万元左右,一系列惠民措施,让村民更好地享受到发展成果,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真切变化。致力于推进政治民主化,逐步建立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我村成立“法治文化俱乐部”,通过法治文化与小区文化相结合,举办“法制书场”、建立“法治文化苑”、发行《燕巷法韵》法制简报等系列活动。依托村文体活动中心、评弹书场等文化阵地,燕巷村开展一系列明创建和群众性文体活动,在弘扬传统美德、培育乡风文明的同时,增强村民主动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联系电话 52454037   

青莲村

  青莲村:位于新莲路100号。  

和甸村

  和甸村位于莫城市镇西,距市镇2.5公里,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1.1公里,总面积1.4平方公里,东邻燕巷,西靠周塘河、南接甸庄,北依洋塘河,全村现有农户273户,总人口1094人。其中耕地面积780亩。   工业经济以文化用品和染料、纺织为主,职工700多人。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6430万元(外贸出口2251万元),利税4721万元。我村的龙头企业有:常熟市金虞山染料有限公司、博马织造有限公司,其中金虞山染料为市五十强企业。   农业以稻麦两熟制为主,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建有标准化丰产方600多亩,水利设施配套完善。   和甸村由上海同济大学城规院编制建设总体规划,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以老村改造为重点,结合新村建设,按照“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活环境。几年来,全村用于现代化建设资金累计2700多万元。我村一九九五年被市列为农村现代化先行村,1996年被定为苏州市农村现代化示范村,1997年被评为省卫生村,1997年被江苏省政府命名为模范村民委员会,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自然生态村,2006年被评为苏州市“先锋村”等荣誉。   在福利事业上,独生子女父母全部买好养老保险,农户有线电视费有村负担。对男满60岁,女满55岁,村里每月发放养老金250元。参加农村保险村里补贴50%,社保参保率达到100%。  

湖泾村

  湖泾村:位于招商城商业开发区的南大门,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有11个自然组,总户数438户,人口521人。东西紧邻横泾塘、元和塘,沪宜公路穿村而过,长途客运汽车站坐落其中。  

新建村

  新建村:位于新建大厦,招商南路北侧。  

三和村

  虞山镇三和村由原甸庄村、三村村、殷庄村合并成为的三和村,共有25个村民小组,723户农业户,人口2640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642亩,其中水产养殖面积85亩。2012年全村共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900万元,工业总产值7900万元,工业销售7600万元,利税总额38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2400元。   三和村全年村级经济收入135万元,公益事业投入每年都超过50万元,村内道路基本实现硬化,有线电视、自来水网络覆盖全村,自2012年三和村成立了农地股份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劳务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为三和村村级经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村企挂钩、村村结对、校村共建等活动对发展村级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三和村私营工业经济、个体经济并驾齐进;文具用品、机械制造、服装为主的工业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三和村人民将以开放、进取、稳健、诚信的姿态,招诸路英豪,纳八方贤才,进村落户,共创辉煌。    办公电话:52492504  


东青村特产大全




东青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