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苏州 >> 常熟市 >> 常福街道 >> 丁坝社区

丁坝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丁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丁坝社区简介

  虞山镇兴福街道丁坝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经济开发区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东侧,东至福山塘边,南至黄河路、三环路,西至金龙机械厂与联盟村为界,北邻谢桥管理区白龙港村,总面积0.8K㎡,社区共有365户,常住人口1558人,外来人口568人,下设12个居民小组。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55人。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党总支和居民委员会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狠抓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积极开展争创“绿色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等活动,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做好社区服务工作,新建丁坝新村居民住宅166幢,实现自来水入户率100%,完成农村居民的改水、改厕工程,新建公厕7座,每户1只垃圾桶,绿化面积119880㎡,覆盖率达到31%,实施道路硬化、南沙路整治、下水道铺设等工程,配备社区保洁人员18人,组建了社区治安防范志愿者队伍,新建公共卫生服务站、警备站和残疾人康复室等,努力为社区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社区党总支和居民委员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完善依法自治功能,加强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强化居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管理,进一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把社区建设成卫生整洁、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社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581007 215000 -- 查看 丁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丁坝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丁坝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谢桥社区

  谢桥社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共有20个居民小组,户口人数2254人,1023户。  

珠海社区

  珠海社区:东至南海路,西至珠海路,南至北三环路,北至联丰东路。管辖户数1985户,居住人口6000人。社区办公地址南海路7号8幢。  

丁坝社区

  虞山镇兴福街道丁坝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经济开发区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东侧,东至福山塘边,南至黄河路、三环路,西至金龙机械厂与联盟村为界,北邻谢桥管理区白龙港村,总面积0.8K㎡,社区共有365户,常住人口1558人,外来人口568人,下设12个居民小组。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55人。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党总支和居民委员会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狠抓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积极开展争创“绿色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等活动,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做好社区服务工作,新建丁坝新村居民住宅166幢,实现自来水入户率100%,完成农村居民的改水、改厕工程,新建公厕7座,每户1只垃圾桶,绿化面积119880㎡,覆盖率达到31%,实施道路硬化、南沙路整治、下水道铺设等工程,配备社区保洁人员18人,组建了社区治安防范志愿者队伍,新建公共卫生服务站、警备站和残疾人康复室等,努力为社区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社区党总支和居民委员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完善依法自治功能,加强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强化居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管理,进一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把社区建设成卫生整洁、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社区。   

绿地社区

  绿地社区:位于海虞北路124-1号。  

大义社区

  大义社区:位于市场路。  

景泰社区

  景泰社区:2015年7月21日成立,管辖面积1.4平方公里,东至南海路,西至白龙江,南至联丰东路,北至深圳路,由加宝花园、衡泰景苑、信一景天花园和星都家园等居民区组成,管辖居民3249户,约8100人。  

碧海社区

  碧海社区:位于碧海路南侧。  

新义社区

  新义社区:东至张家港河,西至五新路,南至四新河,北至阳光大道。由五新花园1、2、3区组成,管辖户数1916户,居住人口7000人。社区办公地址五新花园新村路118号。  

怡馨社区

  怡馨社区:东至南海路,西至珠海路,南至宁波路,北至苏州路。主要由怡馨佳苑等居民区组成,管辖户数1912户,居住人口5700人。社区办公地址苏州路7-1号怡馨佳苑27幢。  

游文社区

  游文社区:东至南海路,西至珠海路,南至深圳路,北至宁波路。由中南锦城、加宝花园等居民区组成,管辖户数2808户,居住人口8400人。社区办公地址深圳路36号中南锦城11幢104室。  

蜂蚁村

  蜂蚁村是蜂蚁与群蜂在2000年9月根据上级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合并。两村合并后有2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680亩。在2004年10月又同西毛桥合并,继续沿用蜂蚁村村名。三村合并后重新整合成21个自然村民小组,至2012年底,全村农户1156户,户籍人口3997,外来人口约6500,耕地面积3014亩,原西毛桥区域内1750多亩划归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区域总面积约5.58平方公里,目前全村企业19家,其中规模企业2家(蜂蚁化工和义新服装),合并后的蜂蚁村于2007年成立蜂蚁村党委,现有党员150名,下设6个党支部。并村以后,由于我村的村级集体收入低下,村级可用财力在百万多元,故我村为市级贫困村。为了改善村级财力相对落后的状况,为了改善村级财力相对落后的状况,我村狠抓党建、行政各方面工作,全面加强村容、村纪,提升村级财力。    2011年蜂蚁村成立村级小型农场,成立之初拥有农田130多亩,通过一年的经营发展,目前村农场经营土地面积近400多亩。今年夏天全部种植水稻,品种有南梗5055、南梗46等。并且派遣专人负责农场除草、施肥、除虫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蜂蚁村通过多渠道努力,采购进富硒米种子,种植了70多亩富硒米水稻,打响了常熟市富硒米种植的第一枪。在我村的精心经营下,今年农场种植的水稻长势良好,喜获丰收,产量达到1200斤/亩。    2012年上半年,蜂蚁村还成立蜂蚁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投入约50多万元资金,已购置洋马600收割机二台、久保田688收割机一台、沃得割麦机一台、中拖一台、旋耕机二台、秸秆还田机一台、洋马插秧机二台、撒肥机二台、秧盘8000只、植保机二台,机器总价值约100万元。蜂蚁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一方面加快了村级农场工作效率,解放了大量的人力,实现了农场机械化种植;另一方面为我村种田大户也提供了方便,种田大户们在农忙期间可以向蜂蚁农机专业合作社租借收割机等机器来进行农田工作。    近年来,我村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发展村级经济,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村综合实力得到了提高,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 “常熟市民主法制示范村”、“常熟市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虞山镇十佳村(社区)政法综治单位”、“虞山镇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等称号,面对荣誉,村两委会成员进一步统一认识,千方百计为村民办实事好事。为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投入巨资对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农村的“脏、乱、差”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新红村

  虞山镇新红村位于东望虞河,西福山塘,北海虞镇交界新肖桥村。1999年5月由原来的新光明、山亭两村合并形成为新红村。目前全村面积2.18平方公里,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10人,党员69人。全村可用耕地面积1900亩,水稻田1600亩,有三个种田大户承包种植。新红村水、电、通讯到户率、卫生户厕率、生活垃圾处理率、主干道路硬化率均达100%,并创建了亿万农民健康村、省级卫生村。2012年,新红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1506元。梨花邨生态园面积180亩,主要经营水果、眼镜鸡,是集餐饮、垂钓、休闲、采摘等一体的农业园。通过土地资源综合整治,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和土地效率,进一步提升了村级收入。辖区内企业14家,到2012年底我村的可用财力达298万元。    党总支重视党建阵地建设,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党员服务站、警务室等五位一体的综合用房,融教育、学习、宣传为一体。并配备了图书室、党员谈心室等基础设施和阵地。    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卫生保洁、民政优抚、关爱老年人等村民福利大大的提高,农桥改造、道路修缮等各项设施的建设不断加强。三年来,翻建和新建桥梁4座。投入200多万元进行新村路面硬化,新建了新虞路和陈桥小学路,老路拓宽硬化等。环境面貌不断优化改善。    我村将紧扣主题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富民强村为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镇、区下达全年目标任务,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开扣创新,为我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进。  

顶山村

  顶山村位于虞山北麓,因山得名,风景秀丽。紧靠204国道,东邻联盟村,西接合丰村,北频白龙江。地势高爽,交通便捷,并处于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腹地,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村内原有一条小街,名顶山街,是过去常熟到江边小镇黄泗浦路上的几条小街之一。街上有茶馆、酒店、豆腐坊等多家店铺,并有古庙翼龙庵一座,比较热闹。原来的顶山西瓜、顶山板栗也十分有名。古庙翼龙庵现存银杏树二株,并保留有明代遗迹华表柱、古井等历史文化遗存。    顶山村区域面积1.36平方公里,村委会所辖11个村民小组,常住户口388户,总人口1445人。流动人口达3000多人。原有耕地1300多亩,到2004年已全部征用为虞山工业园区建设用地。    近年来,我村抓住改革机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村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2003年投入1300多万元建办了虞山集贸市场,(紧靠虞山商业街、东山路商业街) 建办标准厂房10000多平方,目前有租赁企业23家,村级可用财力达250万元。2006年实现产值4291万元,销售3993万元,利税总额371万元。   随着村级经济的发展,为村内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根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原则,近年来,顶山村共投入资金420多万元硬化道路85830多平方米,配合水利站白龙江两岸驳岸投入20多万元,户厕配套率达97%,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绿化覆盖率达31%以上。今年将预计投入180万元建造村综合用房及标准厂房的改造、新农村建设、卫生村长效管理等各项工作,以此来提高农村的环境质量,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构建富裕文明的新农村。    经过多年努力,顶山村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健康教育苏州市先进村”、“常熟市敬老先进村”、“常熟市计划生育先进村”等荣誉称号。最后,希望社会各阶人士关心顶山、爱护顶山、考察顶山、投资顶山,让我们一起共“顶”一片蓝天,同创一片辉煌。  

明晶村

  明晶村位于“全国乡镇之星”—虞山镇北部,南与毛桥村相邻,西接虞山高新技术园,与苏州路、珠海路相通,北靠望虞河,204国道在境内横穿而过,到沿江高速车程只需5分钟,水陆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    现在的明晶村是2003年由原明晶、周墅桥、联民三村撤并组建而成。目前,明晶村辖区面积为4.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556亩,共有3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61人,正式党员149人,预备党员1人,其中建国前入党2名,50年代入党16名。村建有一个党委,下设分支部4个(行政支部、农村1支、农村2支、离退休支部),企业支部2家(东方圣罗兰、圣拉贝),联合支部3家(涵盖23个企业),2012年村级可用财力484万元,总收入61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2000元。明晶村在上级领导和村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先锋村”、“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村”、“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苏州市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先进村”、“苏州市民主法治村”、“常熟市先进村”、“常熟先进基层民兵营”、“常熟市AA级党员服务中心”、“常熟市安全生产示范单位”、“虞山镇工业经济先进村”等多项荣誉。    明晶村现有服装服饰、电子、建筑装潢等大小企业3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2012年实现全村工业总产值14.52亿元,工业销售13.04亿元,利税总额0.89亿元,近三年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入5000万元。农业方面以三麦、水稻、蔬菜、苗木、花草种植为主,产出稳定,农民收益良好,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已成为我村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明晶村还致力于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改水、液化气入户率和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全部达到100%,户厕配套率达97%,有线电视入户率和养老保险率都达99%以上。村与乐民保洁公司签订保洁合同,确保全村大环境长治久洁。村里每年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慰问金,并全额负担他们的大病风险统筹金,还为全村育龄妇女进行B超,提高了她们的健康意识。    明晶村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还注重抓精神文明建设。村党委积极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集中学习和交流,大大加强了党群队伍的凝聚力,营造出团结、和睦、共进的氛围。每年举办就业技能培训和健康讲座20多期。自从2007年建造村办公楼以来,先后建成了党员服务中心、支部活动室、谈心室、会议室等党建阵地,同时,建立了远程教育平台、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健身室、乒乓室、排练室等精神文明活动阵地,并积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如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猜灯谜、文艺专场演出等,丰富了全体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今后,我村将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发展村级经济,壮大村级财力,进一步加强村级管理,完善各项社会福利事业,把明晶村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明晶村的百姓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   

勤丰村

  虞山镇勤丰村地处常熟市城区北郊,隶属谢桥管理区。204国道穿村而过,海虞北路延伸段南北贯穿全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陆交通也十分便捷。全村6.1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村民小组45个,人口6058人,党员206人。近年来,村两委坚持“稳增长、调结构、重统筹、惠民生”的工作主线,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第一抓手,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创新实践中突破难题,逐渐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强基固本之路。2012年,全村工业总产值完成3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亿元,村级可支配收入达到28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975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民主法治村、苏州市文明村标兵、苏州市百强村、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翻身村

  虞山镇翻身村位于常熟望虞河西则,谢桥集镇西,距谢桥集镇1公里,距城区7公里。204国道改道线横穿我村,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现在的翻身村是2003年4月由原来丰收、翻身两村合并而成的。全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共有26个村民小组,603户人家,总人口2314人。村总支委员会下设二个党支部,其中一个非公党组织,党员总数57人,二委会成员6人。    翻身村现有耕地面积2054亩,盛产优质大米,具备绿色无公害生产。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在册建立春禾苗圃基地一个占地150亩,长期种植瓜果50亩,水面养殖6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农业产业多种经营全面发展。2011年工业产值1亿元,利税总额700万元,村级可用财力160多万元。境内工业企业有常熟市恒锋铸件厂、常熟市登喜露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常熟市森辉新型建材厂等大小企业10多家。    翻身村十分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为民着想积极改善村容村貌,近年来我村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硬化村级道路8.5万平方米,改建桥梁6座,全村道路硬化率100%,投入大环境整治、绿化等投入60多万元。全村共有2个农民集中居住区66户,投入基础设施及等150多万元。村里自来水入户率和改厕普及率均达100%,新建公厕3座。每年投入20多万元卫生保洁费,有保洁公司进行长效管理,对村民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现象,人畜粪便达到了无害化处理。    几年来翻身村大力加强农村两保工作,着力推进农村社会福利事业,使村民群众亨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按上级规定村实行贴补政策,使我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和最低生活保障率均达到了全覆盖,养老保险参保率、续保率、亨受率均达到96%以上,每年年终对四残人员、因病致贫、特困户进行慰问照顾处理做好帮困工作,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让全体村民共亨改革发展成果,共创和谐温馨家园。    如今的翻身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正以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迅速发展着,依托204国道贯通,丰收路接通四环路,地理位置越来越显现,发展后劲十足。  

永红村

  虞山镇永红村位于常熟市西北角,地理上相对较偏,北与张家港市、海虞镇交界,西与大义管理区接壤,出入交通以谢寺路为主。永红村距市区8公里,沿江高速公路横跨村内长3公里。永红村是于1999年由原来的红旗村、红星村、永丰村三村合并而成。全村辖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共有40个村民小组,790户人家,总人口3148人,党员81人。2012年,全村实现工业产值1900万元,利税4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059元,村级可用财力167万元。    永红村坚持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狠抓特色产业。农业上,以种植水稻为主,小麦、油菜为辅。区域内有一个80多亩的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种植的紫苏主要出口日本和销往国内沿海地区。村内还有一个新欣生态园,园内环境优美,集休闲、垂钓、餐饮、采摘于一体。工业上主要有经编、服装、针织等。紧紧抓住以永红经编行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个私经济。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到个私经编老板80多户。共有120台286经编机及15台KS经编机的经济基地。永红村紧抓机遇求发展,认真落实市委、镇政府的工作部署,狠抓落实,努力促进经济薄弱型向经济发展型转变。在上级政府的帮助和关怀下,加大了脱贫的步伐,在2006年村里筹集资金建造了标准厂房9600平方米。2012年根据镇文件“村级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精神,着手建造11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大大增加村级财力和可用财力,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2011年我村荣获农业先进集体、人民调解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劳动保障先进集体、征兵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相信在镇、管理区的领导下,永红村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老百姓会得到更加大的实惠。  

常福村

  虞山镇常福村位于谢桥管理区最北,东邻望虞河,及福山塘,南邻翻身村,西邻永红村,北邻海虞镇,沙福常公路南北贯穿我村。常福村划分为南、中、北三个片区,由1999年4月份由原来的三千泾、明星和陈家桥三村合并而成。我村辖区面积为2.6平方公里,共有2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659户人家,总人口为2394人,党员71人,现有村干部8人。耕地面积为1765亩。2009年我村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流转承包土地1344亩。    2010年我村与常熟市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实现村企挂钩。经过汽车内饰件厂罗董事长与常福村两委会成员的讨论研究, 2012年3月成立了常熟市常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3年,开始“铁皮石斛”中药材科技产业种植基地建设。“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一期工程占地45亩,预算投入450万元左右。6月中旬已完成温室大棚搭建13500平方米及雨水收集池、节水喷灌等设施的建设。7月12日开始种植,现已种植成品苗、驯化苗15万株,面积5300平方米。9月底完成13500平方米的全部种植。技术方面有苏州神元生物科技公司全程技术指导。销售方面也可有神元公司收购或帮助提供销售渠道。2年后到成熟期,预计净收入每年150万元左右。但该项目的投入非常大,恳请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相信在汽车内饰件厂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村能够拓宽村企共建之路,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迈进。  

合丰村

  合丰村位于常熟市北郊,北靠望虞河,东与谢桥管理区相连,西邻虞山林场,南面直接进入常熟市区,属虞山镇北大门。1999年6月,虞山镇调整行政区划,与原东方村合并成立现在的合丰村,现规划在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内,行政区域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87亩(大部分已被园区征用)。全村现有14个村民小组,521户,常住人口4478人,其中外来人口2560人。    2005年以来,在虞山镇党委和兴福管理区党工委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体党员干群的共同努力,我村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百佳生态村”、“苏州市先锋村”等多项荣誉;今年我村进行老村改造,成绩显著,被列入苏州市级“整治改造型示范村”。   近年来,我村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实施富民强村战略,发展生产。现在全村劳动力1055人,全村种粮面积39.87亩,从事一产有20人;从事二三产有1030人,就业率达99.5%。我村充分发挥毗邻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盘活存量资产。现在村级集体拥有经营性总资产1946万元、净资产1800万元。到目前为止,我村已建25800平方米标准厂房、10000平方米三产门面房已全部出租,共引进私企35家,其中集中在工业小区内有20家,使我村的各项经济指标明显上升。2006年,我村可用财力达488万元,同比增长22%;2007年,预计我村的可用财务可达500万元。为进一步提高集体资产运行质量和增值、保值,我村组建了合丰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本社量化资产总额1336.67万元。然而,我村首届社区股份经济改革只设集体股,所有股权均归本社集体,暂不设个人股,待条件成熟后,再将股本量化到社员。今年我村又积极筹资,二期工程1200平方米标准厂房,以及位于东山路、苏州路段10000平方米商业用房正处施工阶段,我村将力争项目早进驻,使我村的收益再提高。    在村级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村民生活宽裕了,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10150元,同比增长35%,2007年预计全村人均收入10960元;我村现有2个集中居住小区,其中有110户村民已经集中于居住小区;现有14个自然村落,需通过改造保留14个村落,涉及521户。全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明年将完成其余村组的老村改造,让村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同时,我村积极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使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交通便捷,9路公交车贯通全村。几年来,我村先后投入近1500万元,全面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目前,改水、改厕工程全面完成,全村村民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室内改厕入户率达91.2%;全村绿化面积117亩,绿化覆盖率达40%;道路硬化到户率达100%;全村5条总长1.4公里的村级河道,近年已全部疏浚完成;今年,新装饰的90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焕然一新,我村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医疗、保健、康复、健教和计生服务,卫生服务站内设有B超室、健教室和治疗室等,不断改善了对村民的服务条件。另外,我村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建设,完善群众文化设施,开设了村民的活动室,阅览室,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而且我村不断健全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建立警务室,不断加强外来人员管理,保持我村和谐稳定。2006年以来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计划生育比例100%。    几年来,我村主动实行村务公开,村力公开率达100%,村里的重大事情和重大决策,特别是群众最为关注、反映最为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及时利用村务公开栏和自办广播向全体村民公布,自觉接受他们的监督。   合丰村党总支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和村级班子建设,用“-”的思想武装自己,努力成为“-”在农村的忠实执行者,成为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成为农村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成为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维护者,动员全村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努力把合丰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方浜村

  虞山镇方浜村地处常熟市以北,地理位置优越,整个谢桥集镇包围其中,水陆交通方便,海虞北路连接市区,谢王路相连海虞镇,沿江高速公路跨境而过。境内设有城北互通道口,四环路横贯东西。现在的方浜村是于2003年4月23日由原方浜村、汤桥村、塘口村、巨轮村四村整合而成的。村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区域总面积6.0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428.99 亩。全村人口 6566人,共有64个村民小组,1863户人家。2012年全村实现工业总值12.13亿元,利税总额12亿元,村级总收入1918万元,同比增长25.03%。    共创美好方浜 2004年2月村里凭借独特区位条件规划建造方浜工业集中区,初步形成了包括电子、橡胶、机械、制冷、铸造、纺织、服装、轻工、集贸工业等在内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发展格局。2007年7月,忠欣路街区开工建设,2011年3月年银杏路改造开始,2011年5月集贸市场开启升级改造工程,三项工程形成一纵一横一中心,打造全新的商贸服务集镇,方便百姓,服务大众。    共建美丽家园 以村级财力为支撑,方浜村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共投资近3000万元积极改善村容村貌。便利交通,新建道路、新建改建桥梁、全村路面硬化率达100%;服务村民,村社区服务站、卫生室、警务站设施齐全,配套完善,自来水和液化气入户率达100%,3处开放式农民公园环境优美、健身路径一应俱全;美化环境,村庄绿化到位,集中居住区绿化率达100%,全村分片区配备保洁员对生活区垃圾日产日清,公厕专人负责管理。    共享发展硕果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一直是方浜村发展的目标,村级财力助推了社会福利保障的健全,有效的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未满16周岁儿童和年满60周岁的村民由村财务全额补贴购买医疗保险,其他人员则补贴25%,使全村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双双实现全覆盖。每年组织春季服务,老年人免费体检并建立回访制度;在节日期间对全村的老人挨家挨户探望,发放慰问金,对四残、特困户长期给予照顾,使全体村民共享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共享大家庭的温馨美好。    创新思路谋发展,脚踏实地创业绩,兢兢业业为村民。不懈的努力换来村民的笑颜,辛勤的工作得到上级的肯定。近年来,方浜村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文明村” 、“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以及“苏州市先锋村” “苏州市村级经济发展百强村”、“苏州市示范村”、“苏州市文明村等多项荣誉。   

毛桥村

  虞山镇毛桥村位于虞山镇北部,东临福山塘,西邻高新技术产业园,总占地面积6.02平方公里,下辖42个村民小组,村民1576户,总人口5420人,现有4个农民新村和1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村党委下设1个行政支部、2个农村支部、1个退休职工支部和32个非公企业独立党支部,9个非公企业联合支部,共有党员220人,其中正式党员220人,预备党员4人。   毛桥村始终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管理为抓手,集中精力抓建设,齐心协力谋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取得了新的成效。2012年度全村实现总收入2548万元,其中:发包收入883万元;其他收入454万元;投资收益636万元;财政补贴收入331万元。2012年我村人均收入23128元。    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3507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38519万元,利税10200万元,技改投入4328万元,国民生产总值181781万元。 毛桥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大投入用于公益事业,逐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村民的福利待遇,逐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近年来,毛桥村先后被评为 “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苏州市先锋村” 、“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苏州市民主法治村”、“苏州市健康村”、“苏州市安全生产先进村”、“苏州市劳动力充分转移先进村”、“苏州市级经济发展百强村”、“2009-2011年度苏州市文明村”、“常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常熟市十佳:村集体经济成长标兵”、“常熟市十佳:新村建设和老村改造先进村”、“常熟市科学发展先进村”、“常熟市集体经济先进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压路机村

  压路机村地处常熟市虞山镇的西侧,距市区15公里路,它紧靠204国道,南邻尚湖镇,西至江阴,北达张家港,204国道从东向西贯穿全村,地理优势明显,交通四通八达,自然生态环境良好。2004年10月是由压路机、新胜二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为8647.3亩,耕地面积为3018亩,共有49个村民小组,1036户家庭,全村共有居民3623人。村区域内有包括南洋涂饰、三汇漆业等厂在内的大小企业22家,2012年全村工业企业创造产值为2.4亿元,利税1200多万元,农民纯收入18636元。    压路机村村两委班子本着“团结拼搏,求实奋进”的工作态度,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大力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先后加快建设了2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加强了村工业和生活用水的污水管网改造,完善了村社会保障体制和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建立了一套长效的管理机制,目前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普遍提高,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得到了抑制。近年来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常熟市文明村”、“常熟市社会治安安全村”、“常熟市村民自治模范村”等荣誉称号。我们将一如既往、戒骄戒躁,为将我们村建设成“民富、村美、风气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联盟村

  联盟村地处虞山北路西北入口三峰,整个区域位于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村委设在联盟路1号,与兴福、顶山、丁坝、毛桥等村相邻,总面积为1.25平方公里。204国道、联丰路、虞山北路穿越村境,交通便捷。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2个小区,总共441户,总人口1506人,外来常住人口3000余人。2006年9月全村耕地面积都转为商业、工业、居民用地等,属无地头村。    联盟村经过多年的努力,先后荣获“江苏省百佳生态村”、“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先锋村”、“苏州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绿色社区”、“常熟市报党报村”、“常熟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十佳健康行动先进村”、“常熟市实践-、两个率先先进村”、“虞山镇工业经济先进村”、“虞山镇工业投资先进村”、“虞山镇先进基层党组织”、“虞山镇村庄整洁行动、安全生产、计生、公共卫生、合作医疗、老龄工作先进村”等荣誉。    联盟村共有劳动力603人,到目前为止,全部劳动力都成为第二、三产业的主力军,就业率达到99%。村级可用财力达到804万元,全村人均收入22430元。社区股份合作社量化资产总额为1865.95万元,2006年底转为集体股,2009年开始一部分转为村民股。近年来重点投资生产经营项目,地点在谢桥方浜工业园区,占地20亩,建造了17000平方标准厂房,总投资在1800万元,目前已全部出租。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及我村自然村落个数的特点,我村进行了重新规划整改,涉及农户户数为342户,集宿居住区98户,主要投资绿地、硬化、雨污分流。全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   我村一向注重推行“科学论证、市场运作、公开发包、严格监督”的农村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从垃圾箱清理,村道、村落的日常保洁,公共厕所清理到河道长效保洁,实现卫生工作全覆盖。全村道路硬化到户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100%,室内改厕入户率96%,绿化覆盖率40%,近三年内已疏竣清淤达20000多立方。    2007年我村通过了创建社区服务中心验收,总面积1950平方米,总投资60多万元。设有行政、党建、文体、治安警务、卫生、商贸服务中心和休闲活动场地。内有设施乒乓球、篮球、棋牌室、图书室、阅览室。室内外活动器件。    2008年以来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计划生育率达100%,无刑事犯罪率发生。2008年投资文化文明建设项目“六位一体工程”。    联盟村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小组,做到“一公开,四民主”,村务公开一年不少于四次,村民代表大会一年不少于两次,重大事务决策由村民代表共同讨论决定。    联盟村地处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西入口联丰路1号与兴福、顶山、丁坝等村相邻,204国道三环路、虞山北路穿过村境,交通便捷,全村有徐家角、严家田头、邵家村、六店街、袁家香塘、蔡巷等自然村。有7个村民小组;1个小区;404户;总人口1376人。村设党总支部1个,下设8个分支部,现有党员73名。近年来,在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幅射下,引进了华通电子、华一微电子、苏州博士邦尼服装有限公司、超越电子、惠枫印刷、铁琴铜门、家福淀粉等10多家私营企业,相继入驻,新增注册资本6000多万元。我村还在谢桥方浜工业园区新建标准厂房28000平方,第一期已引进日本三荣电器公司入园生产经营。2006年三业总产值11325万元;村级可用财力350.4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9672元。    经过多年的努力,联盟村荣获“江苏省百佳生态村”、“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苏州市精神文明村”、“苏州市绿色社区”、“常熟日报党报村”、“常熟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先进单位”、“虞山镇村民自治示范村”、“虞山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治安安全示范村”、“计生先进集体”等荣誉。   

五新村

  虞山镇五新村位于大义管理区境内,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49户,全村总人口1697人,现有耕地面积924亩,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在204国道边。2002年开始,我村已建成3个农民集中居住小区:俞巷家园、五新家园、裕新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道路平整,全村绿化覆盖面积达到35%,改善了全村村民的人居环境。   我村辖区内有大大小小的企业40多家,有几家比较上规模的企业如“常熟市苏源热电有限公司”、“常熟市威琪纺织机械厂 ”、“贝斯堡服饰有限公司”等。为了不断壮大我们村的经济实力,近几年我们村又建造了标准厂房5000多平方米。   近年来,我村获得了“江苏省卫生村”、“常熟市村民自治模范村”、“常熟市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村领导班子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千方百计为村民办实事好事。为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在近几年中加大投资力度,对村里的道路进行了修缮和拓宽改造。绿化、美化了自己的家园,先后完成了道路的硬化、绿化等实事工程,农户的改厕率达98%、改水率达100%。   我村实现了全村户户饮用自来水,98%的农户装上了数字电视和电话。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得到了抑制,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我们会更加的努力,建立一套长效的机制,将我们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东联村

  虞山镇东联村位于大义管理区境内,2004年10月由原东联、联谊二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2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19户,人口3929人,现有耕地面积3670亩,村域面积6.10平方公里。 2007年人均收入达11880万,村可用财力300万元。    近年来,我村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发展村级经济、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村综合实力得到提高,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荣誉称号,村两委会成员进一步统一认识,千方百计为村民办实事好事。为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投入资金对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农户的改厕、改水达到90%,农村的“脏、乱、差”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07年,我村在上级组织的关心支持下,完成约6700平方米广达集宿楼以及商业用房200平方米,实施了友谊小区集中居住区的建设,2008年将组织启动东联小区,为营造村强民富的新东联而努力。  

光明村

  虞山镇光明村位于大义管理区境内,2004年10月由民乐、光明二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80户,人口3154人,现有耕地面积2850亩,村域面积4.74平方公里,204国道在境内通过。2007年人均收入达11329元,村可用财力213万元。全村现有大小企业25家,年产值14675万元。    近年来,我村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大力发展村级经济,村综合实力得到提高,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虞山镇村民自治模范村”、“虞山镇先进基层党组织”、“虞山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村两委会成员进一步统一认识,千方百计为村民办实事好事。为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连续二年投入200多万元对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农村的“脏、乱、差”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2008年,我村在上级组织的关心支持下,将完成3000平方米社区配套及3000平方米工业用房建设,为营造村强民富的光明村而努力。  

小义村

  虞山镇小义村地处虞山北麓,望虞河畔,座落于高新技术产业园与大义集镇区之间,区内的虞山大桥、北区大桥和阳光大道成为连接常熟城区和204国道的重要通道,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四通八达。    小义村由原小义村、星东村、归城村三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6.18平方公里,总人口4814人。村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其中3个非公经济党支部(海狮制衣党支部、大义羽绒厂党支部和科达化工党支部),党员总数149人。    村两委牢牢抓住高新产业园开发的契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红旗路沿线建造商务用房6600平方米,租赁给新合作常客隆超市和好易购大卖场。2008年实施社区用房建设,在改善村办公条件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拓展村级商务用房收入。新建成的村办公用房面积8500平方米,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卫生服务室、村警务室、世代服务室、老年活动室、电子图书室等场所,方便了群众生活。    目前,小义居住小区基础设施配套,管线全部入地,雨污管线分流,污水进入处理厂集中处理。小区绿化有序推进,绿化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2011年底全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25%,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    小义村党委一班人始终本着“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认真贯彻落实-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先后加快了归城小区居民集中区建设,完善村社会保障体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了小区社会化管理长效机制,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近年来,村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常熟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一个“村强、民富、风气好”的新农村正在虞山福地悄然崛起!   

中泾村

  常熟市虞山镇中泾村位于虞山北麓,距市区12公里,现新204国道穿村而过,紧邻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东沿柏家小塘与谢桥红星村相邻,南与小义村相毗邻,西与常隆连接,北与张家港市妙桥镇、港口镇相望,全村总面积5.5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55.83亩,有53个村民小组,2012年末总人口为3634人,2012年末村级可用财力达472万元,村级财力总收入783万元。目前企业20家、商业服务业30多家。村建有健康活动中心,设有茶室、乒乓室、阅览室及公共体育场所。中泾村于2004年10月与寺基村两村合并,现中泾村有一宗教活动点,名为白雀寺,该寺历史悠久,原建于梁天监年间距今约1500年,相传有5048间,几经沧桑,文革中拆除,于1995年重建,千年古刹得以恢复。   我村坚持富民强村的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三个文明"建设,立足创新发展理念,按照苏州市创建充分就业村的创建标准和要求,以及苏州市健康村指标,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求真务实,艰苦创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提高,村民群众安居乐业。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家家通电话和有线电视,道路硬化率达到100%。近年来我村获得 “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计划生育先进集体”、“苏州市创建充分就业村”等荣誉称号。   

常隆村

  常熟市虞山镇常隆村地处虞山北麓,与张家港凤凰镇相邻,204国道穿村而过,紧邻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2004年由常隆村与万丰村资源整合组成新的常隆村。村辖区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307亩,有20个村民小组,农户860户,现有人口2879人。2012年全村工业总产值2.58亿元,利税2212万元,村级可用财力319万元,全村人均收入20853元。现落户常隆村的工业企业有23家,涉及五金机械、服装服饰、体育用品、休闲食品、针纺织品等。   村委会办公用房面积1500平方米,设有社区服务中心、党员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警务室、乒乓室、残疾人康复室等生活配套项目,室外有健身设施、篮球场等,为村民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服务和健康休闲场所,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业余生活,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常隆村积极发展社会公益事业,道路拓宽、硬化;危桥改造;为确保农田灌溉需求,暗渠改明渠;大环境整治;2011年常万路黑色沥青路面完工、道路两侧绿化;2012年9月1日,常隆村公交路线通车等等,为村民的出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常隆村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先锋村”“苏州市文明村”“常熟市文明村”“常熟市社会治安安全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小山村

  常熟市虞山镇小山村位于虞山北麓大义管理区境内,距市区6公里,204国道穿村而过,紧邻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由原小山和黎明两村合并而成,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2.66平方公里,有14个村民小组,966户,2757人,2012年村级可支配收入8。目前引进各类企业、商业服务业90多家。小山村从1994年开始高起点建设新村小区,先后建成新村一区、二区、三区,已有400多户进入小区。小区内绿化成荫,清波荡漾,并在新区内建有文体活动中心,设有棋牌室、公共播放室、电子阅览室、室外有篮球场、室外健身器材。近年来加大对道路进行了修缮和拓宽,绿化、美化了自己的家园,先后完成了卜李巷、朱家海、田都小区、欢墩苑道路的硬化、黄家、朱家、周家集中停车位建造、绿化、农户的改厕、改水等实事工程,全村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先锋村”、“苏州市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综合环境整治“六清六建”工作示范村”、“苏州市民主法制村”、“江苏省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丁坝社区特产大全




丁坝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