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苏州 >> 张家港市 >> 塘桥镇 >> 欧桥村

欧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欧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欧桥村简介

  欧桥村位于张家港市塘桥镇东,与常熟市海虞镇毗邻,北连南丰镇永联村,中心区域有338省道及妙丰公路从中穿行。2004年3月,由西阳、立新并入为新欧桥村,全村占地面积5.93平方公里,全村有57个村民小组,1629户村民,5725人口,4377亩耕地。成立土地专业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引进了一个高效农业钢筋大棚蔬菜40余亩的示范区。建立4个农村党支部,4个非公制企业党支部,党员207人,建设了以欧桥小区为集中居民区的三个村民居住点。欧桥村早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是全国致富明星村,名扬大江南北,80年代末,由于个体针织业得到快速发展,村级工业经济总量和社会事业发展与本市先进村相比发展显得缓慢。自从并镇并村以来,欧桥村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以再现排头兵的雄风,提速加快富民强村步伐,经济和社会事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010年,全村工业开票销售额6.5887亿元,利税6335万元,三产增加值完成6155万,技改投入完成4520万元,新办民营企业5家,注册民资220万元,其中外地民资150万元,村级财力640万元,全村现有34家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针织纺织、机械等产业,有4000多名“新市民”融入欧桥,从事工业生产。全村个体企业有30多户,家庭作坊达90多户,共有进口电脑横机350台,有省字号企业2家,即江苏欧桥精纺有限公司和江苏瑞群服饰有限公司,全村人均收入16374元,荣获“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村”、“苏州市先锋村”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582101 215000 -- 查看 欧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欧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欧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鹿苑社区

  鹿苑社区:东邻苏通大桥,南沿沿江高速,西接S19锡张高速、苏虞张公路和江阴大桥,北濒长江,204国道直贯南北,338省道横跨东西。  

妙桥社区

  妙桥社区:位于永进路118号。  

镇中社区

  镇中社区:位于北京路107号。  

胡同社区

  胡同社区:位于胡同路。  

刘村村

  刘村社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绿化面积3800平方米,办公服务用房面积1200多平方米,总投入220万元。同时,完善了社区警务室、社区阅览室、社区图书室、残疾人康复室、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劳动和社会保障站、社区宣传栏、社区公示栏、社区居民学校、社区室外活动场等基础设施。    刘村现有人口4422人,其中外来人口918人;耕地面积2800亩,村民小组30个;现有党员136名,下设3个党支部;2010年工业销售近1.5亿元,目前有企业37家,产品主要是化工、冶金、机械、防火材料、耐火材料等,主要企业有恒宇科技、新宇钢化、天一铜门、金鑫建材、耐火材料等,其中恒宇科技2009年开始建厂,占地面积53亩,工程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超亿元。   连续多年获得张家港市文明村、文明社区荣誉称号。  

金村村

  金村是历史文化古村,位于塘桥镇东南部。全村总面积为10.2平方公里,有6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098户,常住人口7256人。获得过省卫生村、省生态村、张家港市文明村、文明社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金村自古民风淳朴,崇尚诗书礼义,史称耕读之家,晋代开始有村落,唐代称太平乡永昌里,宋时称潘圻村,明代称慈乌村,清代雍正年间始称金村。民国元年,金村创办慈妙乡第二国民学校。旧时,金村有“暗泾归鸦”、“西泾垂钓”、“曲桥流水”、“古园乔木”、“破寺晚钟”、“荷塘渔唱”、“南浦归帆”、‘徐塘泛月”等八景之说,金村花园、王家花园堪称苏南园林典范。如今,古村旧时街貌依然清晰,留有一批旧时建筑,保存《金村小志》、《金氏家乘》、《暗泾文抄》、《暗泾杂录》等历史文献。金村人才辈出,自明清至今,出过一批进士、举人、朝廷-、太学生、黄浦军校生、海内外教授级人士等方面人才。明代文学大家钱牧斋、两朝帝师翁同和、篆刻家赵石农、共和国少将周文在等名流,都在金村留下生活踪迹。   金村工业历史较早。旧时,金村土纺土织业极其盛行,针纺织为传统工业产业。全村现有工业企业70多家,年工业销售收入达4亿元,形成了纺织、服饰、帽业、金属、建材等产业门类,工艺编织帽及各类工艺针织品,畅销国际市场。旧时,金村盛产红莲糯,清代列为“御米”。全村现有8000多亩耕地,开辟金村生态农产品种植园,“金村”牌稻麦,获得“无公害绿色产品”证书,崛起了百亩水蜜桃基地、西瓜大棚种植、野鸡养殖场、千头养猪场等农副基地,组建了社区股份合作社。   金村古村已列入苏州文化古村行列,构建成永昌商贸区、佛教名胜区、沿线工业区、生态农业区、老街保护区等“组团”。正在规划建设妙丰公路、金村小区、金村花园。永昌寺为齐梁古刹、“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成为一方香火旺盛的佛教场所。仿古建筑永昌街,形成繁荣的三产一条街。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为传统的金村庙会,纪念的是金村明代抗倭名将金七,金村庙会已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村村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全村人民,同创和谐社区,共建文化古村,全力打造产业特色型、村落文化型、环境生态型、集镇商业型、人居集中型、社会和谐型的新农村,古村宏伟蓝图已展现在人们面前。  

牛桥村

  牛桥村(社区)位于张家港市塘桥镇东北部,辖区面积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00多亩,下辖45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493户、本籍户口4445人,有党员204名,有新市民300多,有村域企业50多家,今年全村工业销售收入1.5亿元,村级可用财力25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   该村地势偏僻,原本村级经济薄弱,新农村面貌较差。近年来,该村把建设创业、人居环境建设,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关健脚子,构建了牛桥工业小区、牛桥社区服务中心、牛桥集中居住区三个新型社区组团,获得过省生态社区、民主法制示范社区、苏州市两个率先先锋村以及市文明社区等称号。   着力打造人居新典范。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描绘要求,我村全力打造新型社区为主导的新农村新人居、新典范,一个环境雅致、既有田园风光,又有都市格调的牛桥小区、社区一体化蓝图,崛起在古老的马嘶乡土上,共规划占地面积11万平方,入住100户多,总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配套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超市、饭店等服务项目,实现了“规划、道路、排污、绿化、路灯、清洁、环保”七个到位,社区绿化覆盖率达40%,成片绿化面积达20多亩。几年来,全村共投入2000余万元,实行拆迁安置小区、社区美化、卫生改厕、河道疏浚、建设菜场、污水处理、社区服务中心等人居工程。   构筑社区服务新天地。三年来,我村投资400多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设有人民调解、治安警务、综合学校、宣传教育、体育健身、社区文化、“新市民”登记等服务职能,配套有可容纳200人、软椅座位的多功能市民学校,配套远程教育先进设施,开辟社区农家书屋,配套老年活动中心、健身球场等阵地。   延伸农村社区型新环境。我村不断拓展社区型人居环境,向社区周围推进村庄改造,使新老村庄共接文明社区轨道。二年来,投入200多万元,实施老村庄环村绿化、污水管道、老房整修、道路重修一系列改造工程,涉及5个村民组、158户农户,铺设污水管道6.5公里,300户社区居民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提升了生态社区品位。目前,正在构建约600亩土地的生态农业区,引进特色型花卉、果蔬等项目,发展高效观光农业,全面改善社区生态环境。   多层面开展便民服务。社区成立服务小组与志愿者队伍,服务范围从环境保洁、水电维修、下水道清淤发展到以社会救助、综治帮教、劳动就业、医疗保健、法律咨询等服务体系,设有党员服务站、农机服务、计生服务、社会保障、环境卫生、民政优抚、居家养老、法律援助等服务。社区投入50余万元,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力度,全面推行警务服务,成立15人组成的社区巡逻队及义务联防队,打造安居乐业、温馨宁静的社区家园。   重特色开展医疗服务。我村离集镇较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社区建设了建筑面积达600多平方米、富有园林建筑特色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站,村民称为社区医院,设有20张病床,环境设施在村级可称一流。有村老中医袁柄忠坐诊,并与镇内外名医挂钩为村民服务,还配备了中药房,方便了村民看病配药,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目标,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全市有一定影响。   强帮扶实施民生服务。围绕民生大计,社区建立“一帮一”、“一联一”、“一带一”制度,社区干部与弱势家庭、种养大户结为常年帮扶对子。三年来,投入20多万元用于临时救急。社区居民参加合作医疗、养老保险达100%,劳动就业率达98%。社区有一支老年志愿者,常年参与大环境整治、绿化美化等文明创建活动。  

韩山村

  韩山村位于塘桥镇镇区东部,辖区面积4.5平方公里,新204国道贯穿辖区南北,有常住人口4438人,新市民4600多人。2012年,全村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4.2亿元,工业利税额 1亿元,年村级经营性收入达1254万元,居民人均收入24000元。先后获得过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生态村、卫生村、省农村集体规范化管理合格村、省康居示范村、省文明社区、绿色社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苏州市文明村、先锋村、张家港文明村标兵、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十佳示范村、市十佳村党组织等荣誉。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建行、省委书记-、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民政部、全国爱卫会等各级领导前来视察指导。   韩山村从2002年起,通过-众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一副农村新型社区的蓝图,一个优美的生态人居环境展现在人们面前。集中住宅区一期、二期工程相继完工,三期小高层正在建设。目前韩山老年公寓预计今年十月一日正式营运,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加快发展,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社区服务中心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设有教育培训、求助服务、文体活动、医疗卫生、治安警务、图书阅览、老年活动、健身广场等服务功能,辖区内集贸市场、餐饮、粮油、修理、百货、旅馆等三产服务业设施齐全。我们从以人为本出发,坚持民思我想、民忧我解、民求我应、民需我做、民难我帮,切实为群众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韩山村正在努力构建民富、村美、风正、人和的和谐环境,争当苏州市乃至全省农村社区排头兵,为我市加快“两个率先”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争光添彩。  

青龙村

  青龙村位于张家港市塘桥镇郊结合部,由原青龙村、上相村、黄桥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约4.3平方公里,下辖27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村民总户数1907户,常住人口13503人,其中本地人口5256人,外来人口8247人。现为党委建制,下辖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64人。辖区内有华芳金田、普坤集团、青龙小学等企事业单位。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17091元。   青龙村坚持“强工兴村”,突出抓好以招商选资为主的工业经济,累计建办各类工业企业50多家,其中超千万企业10家,台资企业1家,韩资企业1家。2010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 3.8 亿元,利税总额2494万元,三产增加值6139万元,技改投入3900万元,建办民营企业8家,注册民资420万元,其中外地民资53万元。村级可用财力达510万元。   近年来,青龙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资450万元的社区服务中心于2005年建成,中心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设有社区管理中心、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活动中心、救助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警务站、健身广场、寿星俱乐部等功能室。是居民办事、教育、健身、娱乐、医疗和康复为一体的活动载体。同时,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高标准规划新建了青龙住宅小区,小区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目前共有住户688户。2007年,青龙村被评为“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周巷村

  周巷村位于全国文明镇塘桥镇南侧,属镇郊结合部,由原周巷村、李王村、金巷村、禄荡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 6.7 平方公里,总户数 2718 户,常住人口9687人(其中四片区共8487人,居委1200人)下设 69个村民小组和6个居民小组,下辖22个党支部,党员总数436人,辖内有民政福利制条厂、新沪毛纺有限公司、俊锋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民扬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两百余家。2013年全村完成产品销售21.94亿元,比去年增加9.6%,利税总额1.33亿元,比去年增加3.5%,村级可用财力1100万元,比去年增长了8.78%。农民人均收入27420元。   周巷村不断完善强化硬件基础设施,形成了集现代化新农村住宅区、社区服务区、休闲娱乐区和工业集中区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农村。总投资300万元建好一个高标准的周巷社区,社区服务中心共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社区内设有社区管理中心、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党员服务站、求助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医疗卫生中心、治安警务中心、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中心、社区书场等服务性设施,同时还设有露天广场、室外健身活动广场,喷泉、彩灯配套,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区服务配套,开设家政、医疗、水电维修、法律咨询、计生服务、环境整治、党员服务、民事调整、政策宣传、农技指导等多项便民服务。    近年来,周巷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获得了“全国敬老模范村”、“江苏省文明村” 、“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 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苏州市先锋村” 、“苏州市文明村”等诸多荣誉。  

蒋家村

  蒋家村位于塘桥镇东北部。东邻常熟市海虞镇福山村、欧桥村;南邻妙桥社区居委会;西邻牛桥村;北与南丰镇永联村隔河相望。2000年6月,由原来的仇家村与蒋家村合并,成立新的蒋家村;2004年3月,由原来的跃进村、沙田村与蒋家村合并,成立现在的蒋家村。现全村占地总面积为5.6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村民小组42个,农户总户数1356户,常住人口4380人,其中党员总人数为136人,外来暂住人口1500多人。全村耕地总面积为4780亩。村内现有雅农、怡情两个农业生态园和一个千亩农业示范方。   自从合并行政村以来,交通发展迅速,2005年张扬公路东延和妙丰公路在我村境内交汇,村内主干道硬化到户率已达100%,次干道硬化也达到了90%以上。随着道路的修建,村内民营企业发展迅速,现有工业企业23家,其中台资企业1家(张家港弘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涉及五金、铸件、纺织、针织等行业。去年实现工业产品开票销售超2.3亿元,农副三产业3000万元,利税1500万元。   2005年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和支持下,在妙丰公路旁新建了仇家小区,小区现有72户,村民300多人,现正创建三星级示范小区。我村去年农民人均收入为18835元,今年目标在此基础上增加20%,村级可用财力也有望突破200万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达到了100%,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我村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级生态自然村,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张家港市文明社区等。  

横泾村

  横泾村位于塘桥镇东南方,204国道东侧,妙丰公路西侧,在素有“针织之乡”的妙桥的中心位置、集镇区域。于2004年3月由原来的横泾村、洞泾村、吹鼓村、雪家村四村合并而成。目前为党总支建制,下辖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35名。全村区域面积8.9平方公里,辖6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6520人,流动人口12500人。2010年实现工业销售6.5亿元,创利税4617万元,完成工业技改投入9202万元,村级可用资金达22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640元。2010年度新建办企业23家,注册资本3011万元,其中外地民资481万元。目前村属地企业超过80家,以轻纺企业为主,主要生产外贸羊毛衫、帽子、内衣等,作为生产高档羊毛衫和帽子的前道设备——日本岛精和德国stall全自动电脑编织机已发展到几千台。横泾村的日常工作在得到了镇党委、政府和村民群众的肯定下,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卫生村、“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村,苏州市先进村、苏州市“实践‘-’、实现‘两个率先’”先锋村、张家港市文明村、张家港市文明社区、张家港市“十佳”卫生村及江苏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滩里村

  塘桥镇滩里村位于塘桥镇北,张家港市区东大门;地处唐代鉴真大师第六次成功东渡日本启航地,古黄泗浦入海口。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全村辖区面积7.8平方公里。2000年后先后由滩里、范巷、鹿北、南林四村整合。如今,拥有55个村民小组,5585人口。村党委下设13个党支部,255名党员。拥有128家个私民营企业,并以轻纺织染为主导产业,其中大洋纺织、利奇塑料、佳利针织、兴隆毛染、东渡染整、大成等公司为我村的骨干排头兵企业,去年,大洋纺织有限公司为年销售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镇纳税大户企业。2010年,全村实现年销售产值7.087亿元,利税4133万元,利润2018万元,村年可支配财力710万元。   2000年以来,滩里村着力发扬张家港精神“两个文明”建设,工农业,三产齐头并进。特别是自通过学习实践“-”;永葆0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活动以来,滩里村得到了给力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0年来,年年分别被评为镇、市的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社区、文明村。其中在2006年荣获苏州市新农村建设标兵村称号,最近又荣获苏州市村级经济百强村称号。   由于滩里村地处张杨公路、锡张公路、老204国道等大交通地域,具有十分便捷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吸引力。村内建有市十大民心工程之一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市恒东热电厂等节能减排,环保企业,为全市、为社会作出了一定的支持和贡献。   相传。月光之夜,一渔民内急出舱,但见:月照滩涂,沙滩耀光,煞是神奇。当夜:仙者托梦,荒无沙滩,如意神地。好梦醒来,心领神会,情有独钟。不日:举家登陆,半渔半农,辛劳耕作,苦尽甘来,心想事成,五谷丰登,鱼肥舱满,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消息传开:众人跟进,繁衍生息。斗转星移,年复一年,滩里成村,由此贯名。   年轮转悠,大唐盛世,海口码头,人兴商旺。鉴真六渡,择此启航,终成夙愿。由此:黄泗浦入海口码头,年轻的滩里村落,本名不见经传,后声名远扬。  

巨桥村

  巨桥村位于张家港市塘桥镇北部,村和社区二块牌子同时使用,辖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下辖4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561户,本地人口4927人,外来人口6500余人。一九九三年成立党委村,现下辖1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91人。   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我们巨桥村坚持走以发展经济为基础,社会事业和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之路,目前共有各类工业企业100余家,2010年1-12月份,完成工业开票销售9.6亿元,技改投入2000多万元,利税完成7979万元。同时,社区设施整体推进,为适应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居民转移,切实加大了对群众服务及精神文化需求方向的投入,其中社区服务中心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8000平方米,设有社区管理中心、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活动中心、求助服务中心及卫生服务站、警务站、健身广场、文化历史展示墙、书场等。   近年来,我们巨桥村已基本建成了老有所保、少有所学、弱有所助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建立了巨桥惠民基金会,加大了帮扶力度。在此同时,以提高村居党员和群众综合素质为主要的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蓬勃开展,村居建有老年拳剑队、柔力球队等群众性文体团体,并有书法、花卉等特色家庭。   1992年以来,我们巨桥村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先锋村、苏州市和谐社区、苏州市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先进社区、张家港市文明村、张家港市文明社区、张家港市文明社区标兵、张家港市星级和谐社区、张家港市双十佳卫生村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荣毅仁、-等先后来村视察。-走进农户家里,与村民促膝交谈,-挥毫题词“中国巨桥”等,还有外国友人来我村参观,“美国友谊之力”组团来村到农户家里作客,并直接进行两国民间交流。   多年来,“发展是硬道理”在我们巨桥已成为共识。我们巨桥人就是这样,自强不息,自加压力,与时俱进,为把巨桥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  

花园村

  花园村位于张家港市塘桥镇与鹿苑办事处交界处,老204国道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约5.3平方公里。下辖42个村民小组,现有居民1439户,常住人口10230人,其中本地人口4567人,外来人口5663人,2008年成立村级党委,下辖1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20人,2011年村民人均收入18613元。    花园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协调发展之路。目前共有各类工业企业80多家,销售超亿元企业1家,超5000万企业5家。2011年实现开票销售收入 6.7亿元、利税总额4562 万元、技改投入8600 万元,村级财力收入超过了500万元。江苏科瑞医疗器械公司投资2.8个亿,2012年6月份竣工投产,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亿元。同时我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建设为契机,我村新建了高标准花园社区服务中心,并将社会保险、水电管理、老年维权、体育文化等各项功能融入到社区的各项职能中,先后通过张家港市社区文化建设“八个一”、体育建设“四个一”验收,逐渐使社区服务中心成为居民办公和娱乐的主要阵地。随着张家港市东城区的规划推进建设,全力打造镇级小区——花园新村,用三年时间力争打造成为东城区居住亮点。   2011年,花园村再次获得了“张家港市文明村”、“张家港市文明社区”、“塘桥镇绩效比拼优胜奖”“塘桥镇村级财力增幅奖”、“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何桥村

  何桥村位于市东城区和镇新城区的建设区域,苏虞张一级公路、杨塘公路及锡张高速公路均在村辖区内通过,交通十分便捷。2004年4月由原来的何桥村、十字港村和南塘村合并成现在的新何桥村,全村行政区域面积6.9平方公里,辖71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6533人,流动人口4300人。目前全村拥有耕地总面积3663亩,拥有标准型厂房总面积15870㎡,村集体总资产1918.17万元,总负债1402.25万元,净资产514.45万元。2010年村级可用财力345万元,预计2011年可实现可用财力385万元。自合并后,全村着力于新农村建设,整治绿化了观音堂保留村庄、何家宕保留村庄,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认可。2011年上半年又通过了省级生态示范村的考核。  

欧桥村

  欧桥村位于张家港市塘桥镇东,与常熟市海虞镇毗邻,北连南丰镇永联村,中心区域有338省道及妙丰公路从中穿行。2004年3月,由西阳、立新并入为新欧桥村,全村占地面积5.93平方公里,全村有57个村民小组,1629户村民,5725人口,4377亩耕地。成立土地专业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引进了一个高效农业钢筋大棚蔬菜40余亩的示范区。建立4个农村党支部,4个非公制企业党支部,党员207人,建设了以欧桥小区为集中居民区的三个村民居住点。欧桥村早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是全国致富明星村,名扬大江南北,80年代末,由于个体针织业得到快速发展,村级工业经济总量和社会事业发展与本市先进村相比发展显得缓慢。自从并镇并村以来,欧桥村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以再现排头兵的雄风,提速加快富民强村步伐,经济和社会事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010年,全村工业开票销售额6.5887亿元,利税6335万元,三产增加值完成6155万,技改投入完成4520万元,新办民营企业5家,注册民资220万元,其中外地民资150万元,村级财力640万元,全村现有34家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针织纺织、机械等产业,有4000多名“新市民”融入欧桥,从事工业生产。全村个体企业有30多户,家庭作坊达90多户,共有进口电脑横机350台,有省字号企业2家,即江苏欧桥精纺有限公司和江苏瑞群服饰有限公司,全村人均收入16374元,荣获“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村”、“苏州市先锋村”等。  

顾家村

  张家港市塘桥镇顾家村位于塘桥镇区东2公里,南与华妙塘为界,北止沿铁塘,东邻妙桥居委,西和韩山村相邻。该村于2004年3月由原顾家村、原陈庄村两村合并而成,共有村民小组33个,总户数1135户,总人口3750人,外来常住人口1500人,区域面积4.46平方公里。该村为党总支村,下辖顾家、陈庄、久棉有限公司、村联合四个党支部,目前全村共有党员118名,全村现有工业企业36家。2013年全村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2.3亿元,入库利税收入2000万元,村级可用财力310万元。   近年来,该村通过自加压力,加快发展,深化创建,先后荣获“江苏省省级卫生村”、“苏州市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先进村”、“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苏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张家港市五优先进村”等以上荣誉称号。并获得塘桥镇招商引资、农业、司法、村务公开、社保先进集体。  


欧桥村特产大全




欧桥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