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社区位于张家港市乐余镇东部,是原红联村、红明村二村合并而成,总占地面积5.24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620户,常住人口(本地人口)4242人,暂住人口(外来人口)约380人。
全村农业生产还是以传统的稻麦种植为主,大部分土地经流转由种田大户承包种植。在工业上,全村现有大小企业15家,其中转制企业4家;生产类别:化工厂一家,食品厂一家,配套件生产三家,其他全部是加工型企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582104 | 215000 | -- | 查看 红联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庆丰社区 |
庆丰社区位于乐余镇东南部,港丰公路、双丰路串村而过,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东临五干河,南临泗兴港。于2004年3月由原庆丰村和建丰村二村合并而成。总面积3.85平方公里,辖2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52户,总人口3091人,可用耕地面积3000亩。村党总支部下设2个企业支部和2个农村支部。党员100名。村级经济较为薄弱。通过近几年来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帮扶单位的大力扶持和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村级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不断发展。 一、工业方面 我村所辖工业企业20多家,2010年完成销售2.06亿元,利税2071万元。利润1100万元。全村形成以机械加工制造,塑料制品,纺织纺纱为主的产业结构,规模经济已初见成效。 二、农业方面 今年我村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已种植了2000亩无公害绿色水稻,田间渠道、水沟等配套设施已全面到位,藕、法国冬青、竹柳等高效植物种植面积已达到100亩,水产100亩,全村田块成片,河道成网,居住成点,绿树成荫,村中有林、林在村中,村在林中,全年多次接受上级领导参观检查,并得到一致好评和肯定。 三、社会治安方面 我村全年确保无一起刑事案件发生,村里专门配备了民事调解员和治安联防队,做到村民发生苗头性矛盾和社会不安定因素能及时处理,全年无集体-,邻里和睦,村兴民稳。 四、大环境整治方面 村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村主任领导亲自抓,分管人员具体管,并配备了专兼职卫生管理员,确保全村道路、河桥卫生整洁,为村民创造一个洁美、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五、实事工程方面 在村级经济较为负重的情况下,村党总支、村委会十分注重实事工程建设。2010年投入12万元建垃圾收集房24只,拆坝建桥4座。2010年在改造社区办公大楼的基础上,新建了社区服务大厅、篮球场、展示室、健身室、农家书屋及休闲健身广场。同年完成了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社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养老保险、城镇保险参与率不断提高,参保人数占应保人数的95%,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2290人,占应保人数的98%以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全村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庆丰村以把村属企业发展壮大,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富民增收为目标,全力发展村级经济,使庆丰村真正走上富民强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乐余社区 |
乐余社区:位于乐余镇政府所在地。 |
兆丰社区 |
兆丰社区:位于乐余镇东南5公里处。 |
红联社区 |
红联社区位于张家港市乐余镇东部,是原红联村、红明村二村合并而成,总占地面积5.24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620户,常住人口(本地人口)4242人,暂住人口(外来人口)约380人。 全村农业生产还是以传统的稻麦种植为主,大部分土地经流转由种田大户承包种植。在工业上,全村现有大小企业15家,其中转制企业4家;生产类别:化工厂一家,食品厂一家,配套件生产三家,其他全部是加工型企业。 |
闸西社区 |
闸西社区位于张家港市乐余镇北部,是原闸西村、朝山村、胜利村三村合并而成,总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595户,常住人口(本地人口)3069人,暂住人口(外来人口)约120人。根据苏州市全面建设“五位一体”的村(社区)级综治办的要求,综治办的建立,有效地整合了综治力量,形成了大综治、大防控、大调解机制,使社区的综合治理工作更加扎实,防范网络更加健全,平安创建的根基更加牢固。 |
东沙社区 |
东沙社区:位于东沙街。 |
庙港村 |
庙港村位于乐余镇南部,距乐余镇约4公里,东临乐余村,南与南丰镇东港村相接,西靠锦丰镇西港村,北面连永乐村。全村区域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515亩,有农户850户,总人口2350人。设有18个村民小组,配有18个村民小组长。该村原属常熟县南丰区。解放初期为扶桑乡、美丽村。永安、新民、新乐村,1957年为乐余乡第四、第七高级社。1959年1月属东沙洲人民公社乐余工区二大队,同年4月为乐余人民公社九、十大队。1962年1月划归沙洲县。1980年地名普查时,九大队以庙港而取名为庙港大队、十大队以境内蒋家港而取名蒋港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分别改称为乐余乡庙港村、蒋港村。1999年7月蒋港村并入庙港村。 目前有村属企业18家,2011年预计可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5亿元,村级可用财力在70万元左右。几年来自来水,广播电视实现户户通,乡村道路全部黑色化。 |
东沙村 |
东沙村简介 东沙村位于南丰镇永联村东面,七干河以东,地理位置优越,由原东沙村、东常村、东福村于2003年三村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8亩,全村人口2307人,农户数786户,22个村民小组,落户于村的企业有3家,东昌化工有限公司、铭泰炉料有限公司、永方化工有限公司三家企业2012年销售收入7266万元,2012年村级可用财力104万元,村民小组组长人数11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数78人。全村自2003年以来已拆迁782户,余4户未拆。现安置未结束的农户计75户,现分布乐余区域有快乐新村183人、公园新村小学新村376人、乐江新村560人、乐江花苑293人;兆丰区域有联丰西区89人、联丰中区269人、联丰北区179人、同丰新村166人、东沙区域有121人、零星56人、未拆15人。 |
东风村 |
东风村成立于2013年6月,由原来的东风村和东沙村合并组成;东风村现辖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总户数1721户,总人口4804人,现有党员143名。 东风村利用两村合并的契机,不断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在原东沙村村部,添加硬件设施,增设图书阅览室、乒乓室、老年活动室等功能室,购买文体设施、设备,提供场地,鼓励村民参加文体活动,并成立“风之韵”文体团队、老年人协会、青年志愿者等队伍,进一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感受东风新气象。 新的东风村服务大厅,设有社会保障、计生服务、便民服务、社会救助、法律援助、信访接待、民事调解、党员服务等服务项目,每项都配有责任人,并在原东沙村村部增设便民服务站,服务附近已拆迁安置的村民,切实做到村民办事一条龙,小事大事不出村。 “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社会稳定、民丰淳朴”是东风村村民的共同愿望,我们将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村民文化素质和村文明程度为目标,努力营造一个村民居住放心、环境优美舒心、文化生活开心、邻里和睦欢心、服务方便称心的和谐新东风。 |
登全村 |
登全村位于乐余镇最北端,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东起四干河西至朝山港与锦丰镇登瀛村接壤,南与闸西村相邻,距乐余镇大约7公里,辖区总面积2.1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676户农户,2163人,党员50人,耕地总面积1702亩。 登全村党总支、村委以-理论、“-”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推进全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沿着“保增长,促发展,保民生,促稳定”的思路真抓实干,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近年来硬化村主干道10000平方米硬化率100%,拆坝建桥43座,排涝站1座,垃圾收集房15只。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100%,数字电视入率100%。2010年村财政收入92万元,其中土地出租占36.7%,厂房出租占63.3%。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300万元,利税240万元,技改投入262万元。 |
双桥村 |
双桥村位于乐余镇区北部,常通港以北,距镇区约2.5公里。东临红星村,南至常通港,西与三干河为界,北与闸西村接壤,村名袭双桥集镇名。 历史由来 双桥村名称的来历与桥有关,因朝东港上东、西面各有一座而得名,双桥村的历史久远,可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当时是南通县管辖时期,在常通港以北一带最早形成的行政村。境内生生庄、大生庄、中圩围建于清光绪30年(1904年),合盛圩围建于光绪34年(1908年),五人合围取名“合盛”。清宣统元年(1909年)围施小圩。民国元年(1912年)围园和圩,翌年围小园和圩,再二年围乾申圩,现1、15村民小组地处生生庄,2、4、5、16村民小组地处合省圩,6、7、8、9、10村民小组地处本和庄,3组为济生头圩,18组为施小圩,11、12组地处园和庄,13组为乾申圩,14组为小乾申圩,17组为小园和圩,8组为大生庄,9组为中圩。全境属刘海沙延伸沙滩积涨而成,围圩最多。 解放前属南通县刘海沙区双桥乡,解放后土改时归属常熟县双桥乡范围,高级社时为乐余乡十七公社。1958年曾为东沙洲公社乐余工区七大队。1962年属沙洲县乐余公社。1959年至1983年人民公社时期-队。1984年至1986年为沙洲县乐余乡双桥村。1987年至2002年为张家港市乐余镇双桥村。 双桥镇历史由来 双桥镇位于镇区北2公里。清宣统元年(1909年),豪绅施延相、何忠良在南通县刘海沙东端沙滩围圩垦值时,围垦民工迫切需要生活用品,始建西街、北街,出租给商人开设小店,因有2条木桥,名双桥镇。后顾云千续建东街和城隍庙1座。该集镇是乐余辖区内历史上最先建成的一个农村小镇。解放前属南通县管辖。 传说中的“牌位镇”就是建于清末宣统年间的双桥镇,初期移居这里的商户,家家都有祖传的牌位(一块长方形木板,树立在木砖上,木板上写有先祖的名字,作受祭之用),里人戏称“牌位镇”。后因镇上有两条木桥,正式定名双桥镇。 小集镇建成初期至抗日战争前,正直刘海沙以东恤菁沙形成,因围垦圩塘渐多,移民渐增,为双桥镇鼎盛时期。镇上有杂店铺、茶食铺、肉铺、药店、粮行、米行、布店及季节性花行等店铺30余家,人来人往,集市繁忙。镇西市梢有关帝庙一座,和尚数十人,香火不断。东市梢有城隍庙1座,庙祝数人。民国34年(1945年)农历6月22日夜,该镇遭抢劫,大小店铺被一抢而光,12人被绑票,是时,人心慌乱,店家亦因资金不足,不敢开张,生意萧条。民国37年(1948年),双桥镇过朝东港以北百余米建有南通县私立崇实中学1所。 解放后,双桥镇划属常熟县管辖。1950年2月,为常熟县常阴区双桥乡人民政府驻地。1962年,隶属沙洲县。镇区面积0.12平方公里。街道长150余米,宽3米,碎石路面,店面房砖墙板门,小瓦屋顶。镇上设有合作商店、双桥供销站兼棉花收购及个体摊贩数家。二十世纪80年代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该镇因南有乐余镇,北有殷茅镇,西有三兴西界港镇,以致周围的购买力被分流,且交通不便,集市渐淡。1985年,镇区面积未增,人口172人。镇东西两座庙已于60年代末改为住房。 镇上现有5家零星小店和20家住户,人口80余人。双桥镇西桥和东桥先后于2001年底和2002年初改建成水泥桥,解放初期的木桥及之后改建的砖拱桥均已不复存在。 如今的双桥 2004年双桥村、团结村、济生村三村合并,合并后的村任然命名为双桥村。如今的双桥村总面积达到了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00亩,下辖41各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753户,总人口近5247人。村党总支委员会下设三个支部,党员人数有136人。全村拥有私民营企业41家,近几年来双桥村上下齐心协力,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 |
东兴村 |
东兴村位于乐余镇北部长江边,东起五干河,南与朝东港为界,西临四干河,北濒长江,东西长1670米,南北长3700米,占地面积5.2平方公里,辖29个村民小组,1585户4303人,拥有耕地面积4232亩。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在册党员130人。境内水陆交通便利,二0四国道横贯全村。 东兴村在解放前属南通县刘海沙区裕兴乡,解放后土改时属常熟县常阴区东兴乡范围。境内文兴南三圩、中三圩、北三圩围建于民国6年(1917年),文兴南四圩、北四圩围建于民国9年(1920年), 年围文兴北五圩,后围文兴北六圩。合作社时为乐余乡二十四社。1958年曾为东沙洲公社乐余工区9大队。1962年属沙洲县乐余公社。、1959年至1983年人民公社时期为二十三大队。1984年至1986年为沙洲县乐余乡东兴村。1987年至2004年3月为张家港市乐余镇东兴村。2004年4月与文兴村合并,村名沿用东兴村名。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全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村积极对外招商引资,2008年又新增企业2家。同年我村实现工业销售完成6100万元、利税55万元、技改300万元,可用财力138万元。目前全村拥有各类企业19家,村集体所有标准型厂房3800平方米。村集体企业东兴有机福利化工厂,在强化管理后,成效明显,税收逐年提高,有效地增加了村级可用资金,使全村全年财政收入达到135万元。近三年中,投入260万元修筑道路6万多平方米,拆坝建桥、涵洞建设12只,现村级道路基本黑色化,河道畅通无阻。 我村共有企业11家,是以机械、化工、塑料为主体的村级企业,其中张家港市东兴福利有机化工厂属集体企业,目前已全部运转;在农业方面,我村已成立东兴蔬菜专业合作社,新建35亩蔬菜大棚,高标准建成1200亩镇级丰产方,主要以水稻、三麦、油菜为主,以点带面。 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村里新建了村社区和村卫生室,增添了休闲娱乐、体育锻炼设施。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
齐心村 |
齐心村简介 齐心村位于乐余镇北部,沿江公路贯穿其中,于2004年3月由原来的齐心村、鼎兴村、光文村和种子场四村合并而成。全村辖区面积7.2平方公里,设42个村民小组,农户1932户,常住人口5536名。村党总支部下设三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25名。共有村属企业18家,2011年全村完成工业销售收入7500万元,利税315万元,全年实现可用财力153万元。 齐心村经济基础较差,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市、镇两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上下狠抓机遇、自加压力、团结拼搏,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我村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创新机制,脚踏实地、克难求进、遵循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全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向前发展。 |
永利村 |
永利村简介 永利村位于乐余镇西部,204国道与锦乐路纵横交错,三干河贯穿南北,水陆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2100余亩,有村民小组21个,农户992户,总人口3010人,村党委下设五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1人。永利村是由原永安村、原永利村两村于2003年6月合并而成。 前进中的永利村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环境面貌日新月异,2010年底,实现工业销售2.49亿元,利税2400万元,村级可用财力306万元。永利村着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千亩果园基地,种植桃树、梨树等品种,并成立了以村集体为主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至2013年底,村级可用财力将突破700万元,并提出至十二五期末村级可用财力达2000万元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永利村努力发展村级经济同时,将发展成果及时的惠及于民。全村村组道路全部硬化,并建立新农村示范点一个,全村绿地面积近100亩,社区服务中心设施齐全,包括社区广场、一站式服务大厅和永利社区健康苑,健康苑内设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书画室、医疗服务中中心、乒乓室等。通过全村上下共同努力,永利村已经获得江苏省文明村、生态村、村庄建设示范村、苏州市先锋村、文明村、张家港市文明村标兵、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
乐西村 |
乐西村位于乐余镇北郊,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共有828户,总人口2262人,党员65人,村两委在编人员5人,乡村医生2人。现有基本农田1506亩。2009年底共有私营企业28家,其中土地或房屋租赁企业18家。 村级经济不断取得长足地发展。2008年,我们乐西村26家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1.34亿元,利税715万元,技改投入280万元,实现村级财政收入48.61万元,但随着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经济与社会矛盾。为此,2009年2月12日,乐余镇党委对乐西村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新班子成员积极开拓进取,针对历史问题制订方案,采取一调租赁费用,二收陈欠帐款,三处重点问题,四解社会矛盾的原则,首先对村内企业土地房屋面积进行重新丈量,由于进驻村内企业时间各不相同,企业租赁费收取等等不一,虽然镇政府已下达过规范文件,但一直都未作调整,村新班子成员与各企业负责人坦诚相见,以公平公开的原则,按统一标准对租赁费进行了调整,并重新签订了由镇经服中心提供的标准格式租赁合同,使村财政收入得到增长。其次对陈欠帐款进行一一梳理,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劝交,特别对村出售的商品房购房欠款业主,由于房产证一直未能办理,欠款拖欠至今,村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与有关部门一起协调办理了房产证,通过真诚相待,为民办事,共清收了26万元多元的陈欠款,房产证问题也得了解决。第三对重点问题即原老村部房屋和土地转让后,受让方由于村委一直未能为其办理土地使用证,使得受让方还结欠34万元转让款。通过新班子成员与有关部门10多次的交涉,终于为受让方办理了土地使用证,受让方得到了土地证,村委也清收了陈欠转让款,双方获得了双赢。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村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7亿,利税941万元。技改投入350万元,新增私营企业2家,实现村级财政收入65.3万元。 农业和农村环境得到进一步提高。两年来我村完成村庄绿化1300米;河道绿化1200米,种植了香樟、桂花、女贞、杜英等各类苗木1230棵;规模经营达507亩,农业示范方170亩,新添置一台水稻直播机,机械化覆盖率达85%。 社会事业量力而行。我们始终坚持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我村已完成世代服务室的创建并通过验收;垃圾收集房23座;拆坝建桥4座;修建道路2000米;对2个村民小组的自来水管网进行了改造;积极推进社保工作,2009年完成农转城任务96%,目前,已参加城保885人,农保183人,参加合作1192人同时对下岗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进行及时登记,并与社保所及企业联系,使他们能及时就业;每年应参加的农村合作医疗对象的参加率都在99%以上。 困难家庭的社会救助服务得到更加完善。根据困难家庭情况分类施救,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2008年全村共有低保29户,2009年为27户,低边2户。2户危房帮建及16户残疾人享受了重残补助,10多户贫困家庭的学生受到了资助。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通过认真学习-理论”、“-”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设立了党员中心户2户。 安全生产与社会稳定及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近两年来全村企业基本没有发生一起责任事故。针对原有的社会矛盾,新班子成员按照四解社会矛盾制订的原则,抽丝剥茧,查找问题症结,解决了商品房纠纷,对有精神疾病的老-户吴振芬经常性派专人看护监控,特别对朱育其因外地人租房纠纷对原村委人员不满而不断写信-的情况,村新班子成员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也实是求是地根据当事人现有状况,与当事人不断沟通,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得到了当事人的理解,租房纠纷得到解决,矛盾也随之化解。全村各类大的纠纷、矛盾基本上得到妥善解决。2009年我村被评为市级文明社区,苏州市“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先进村,张家港市“二清一管”卫生先进村及人口与计划生育协调发展模范村。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执行财务双代管制度。严格按照财务审批制度,对村组两级财务实行一支笔签字审批报账,对村级财务坚持公开制度,增加了财务管理透明度、清晰度。同时,对村重大事项,通过召开村两成员会议和党员大会,进行民主决策,民主决定,并予以公开,真正做到与群众沟通,接受群众监督。 |
永乐村 |
永乐村概况 永乐村系乐余镇境内成陆较早的行政村之一,最早的自然村德丰圩建成于清同治9年(1870年),距今137年。村内乐丰庄,解放前称“讨饭乐丰庄”,解放后,农民逐步走上富裕路。2003年6月,原乐丰庄与原永乐村合并,建立新的永乐村,位于乐余镇西南大门,204国道贯穿村区域,该村区域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下辖18个村民小组,672户,2167人,于2004年4月成立永乐、乐丰、华龙、华宇四个支部,于2006年成立华盛、泰和、飞宇三个支部,目前共有1个总支7个支部,共有党员数102名,耕地面积1497亩,人均0.7亩,基本农田保护区1358亩。全村有私民营企业45家,2010年村级工业企业销售可达21000万元,2011年预计可达22000万元,三产增加值3600万元,2010年村级可用资金163.5万元,2010村级可用资金预计达1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可达14000元,农户电话安装率95﹪,饮用自来水率100﹪,有线电视安装率98﹪,道路黑色硬化率100﹪,农村绿化面积达到36﹪,村民物质文化生活正在向小康过渡。 近年来,永乐村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践行“-”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济建设蓬勃向上,每年各项经济指标均以25﹪的速度递增;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生机勃勃的工业小区(工业南区、中区、北区、新区),令人神往的文化绿洲,滋润心田的诚信服务,亮丽悦人的人居环境,已成为村加快“两个率先”的集中体现和生动诠释;为党旗增辉,为百姓谋利,更是村两委认定的新民、利民、为民目标。 成绩,记载着村奋斗的足迹,未来,永乐村将努力汇聚团结、务实、创新的力量,为居民创造更美丽、更文明、更和谐的乐园,昂首放歌更加灿烂的明天,从而来建设江南美好的水乡家园。 永乐村系乐余镇境内成陆较早的行政村之一,最早的自然村德丰圩建成于清同治9年(1870年),距今137年。村内乐丰庄,解放前称“讨饭乐丰庄”,解放后,农民逐步走上富裕路。2003年6月,原乐丰庄与原永乐村合并,建立新的永乐村,位于乐余镇西南大门,204国道贯穿村区域,该村区域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下辖18个村民小组,672户,2167人,于2004年4月成立永乐、乐丰、华龙、华宇四个支部,于2006年成立华盛、泰和、飞宇三个支部,目前共有1个总支7个支部,共有党员数102名,耕地面积1497亩,人均0.7亩,基本农田保护区1358亩。全村有私民营企业45家,2010年村级工业企业销售可达21000万元,2011年预计可达22000万元,三产增加值3600万元,2010年村级可用资金163.5万元,2010村级可用资金预计达1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可达14000元,农户电话安装率95﹪,饮用自来水率100﹪,有线电视安装率98﹪,道路黑色硬化率100﹪,农村绿化面积达到36﹪,村民物质文化生活正在向小康过渡。 近年来,永乐村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践行“-”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济建设蓬勃向上,每年各项经济指标均以25﹪的速度递增;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生机勃勃的工业小区(工业南区、中区、北区、新区),令人神往的文化绿洲,滋润心田的诚信服务,亮丽悦人的人居环境,已成为村加快“两个率先”的集中体现和生动诠释;为党旗增辉,为百姓谋利,更是村两委认定的新民、利民、为民目标。 成绩,记载着村奋斗的足迹,未来,永乐村将努力汇聚团结、务实、创新的力量,为居民创造更美丽、更文明、更和谐的乐园,昂首放歌更加灿烂的明天,从而来建设江南美好的水乡家园。 |
东联村 |
东联村位于南丰镇最东侧,紧临长江边,永泰路横穿而过。在长江边新建了永泰、宏泰、盛泰三个码头,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我村辖区面积近2.2平方公里,17个居民小组,农户数667户,在人口2053人,外来人口128人,现有耕地面积2470余亩。有党员67人,下设3个党支部,2012年村财政收入159.74万元,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1300元,共有企业5家,村级集体经济销售6000万元。 东联村所处圩塘,原名为联合头圩,该圩于1968年,由沙洲县人民政府组织兆丰、南丰、乐余、三兴四个公社联合围垦而成,故名为东联村,圩围成后,由锦丰、大新、德积三个公社安排坍江户迁入,成立原东联村。2001年8月,邻近的东滨村并入,即成现在的东联村。 2012年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我村对受环境影响较大的组实施由近及远进行拆迁,目前已拆除6个居民小组202户,占总户数的30%。 近几年来东联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发展农村的新路子,把发展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的第一要务来抓。东联村最早在1984年开始建办企业,2006年至2008年在我村资金和资源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了加快村级经济的发展,实现富民强村的目标,我村一班人攻坚克难,多方筹措资金,新建了3050M2标准型厂房,奠定了筑巢引凤基础。在此期间相继新办了五家企业,分别是江东球磨有限公司、金利油脂有限公司、枫华投资有限公司、张家港市乐余永泰栏杆模具厂,苏州磊鑫炉料有限公司,其中两家企业现已成为东联村的龙头企业,是我村经济来源的主力军。在所有企业步入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年底全村销售可突破8000万元,到2013年底村级可用财力有望突破200万元。 村级可用财力提高了,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有了经济保障。村里的道路硬化率达100%、绿化率达38%,环卫设施得到了加强,同时组建了一支专职环卫队伍,使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除此村集体已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施齐全,居民看病有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村对老年人的福利和困难群众的照顾加大了力度,全村农业机械维修和设施建设费用统一由村支付,让居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实惠。 通过东联村干群的不懈努力,2012年相继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市计生系统先进集体、镇先进基层党组织、镇治安建设先进单位、镇环境卫生先进村、镇农村和农业工作先进单位、镇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目前,村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在党的-精神鼓舞下,正满怀豪情地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
向群村 |
向群村由原常乐村和向群村合并而成,新204国道南北穿境而过。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可耕地面积2204亩。下辖1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55户,总人口2740人,外来人员340人。村党总支下辖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9名。村低保低边40户。先后获得“市先进文明村,市文明社区、省级生态村,市环境卫生先进村,农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全村共有工业企业18家,2011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4亿元,利税740万元,村级可用财力80万元。销售超千万企业2家,即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属镇重点骨干企业,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2011年新建标准型厂房4000平方米,其中已竣工2500平方米产,在建1500平方米,预计到2012年底全村将新建成标准型厂房5500平方米。2011年引进市昕烨日化喷雾器公司进驻村标准型厂房,进一步提升村级工业经济实力。 农业经济主要以苗木生产为主,近年来村苗木生产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总面积540亩,苗木的品种以各类名贵花木,如香橼,雪松,桂花,红枫为主。通过种植苗木,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在实事工程方面,投入数几十万元完成了全村的自来水管网改造,同时还新建垃圾房35个,拆坝建桥6座,新建涵洞2座,极大的改善了全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 在拆迁安置方面,村已经对三个小组安置374人,需拆迁152户,其中已经完成拆迁82户,目前村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拆迁安置工作。 |
红星村 |
红星村位于乐余镇东北部,东邻红联村,南靠北中心河,西与向群村毗邻,北与齐心村接壤,由原红星、红发、红谊、红卫四村合并而成,面积4平方公里,拥有耕地4454亩,下辖28个村民小组,农户1354户,总人口3580人,村党总支下设8个支部,党员180名,村民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得名,村委会驻义成二圩。 |
红闸村 |
红闸村简介 红闸村位于长江之滨,南靠红联村;北靠长江;东靠江苏省粮食基地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沿江公路东西贯穿;红闸村是在2004年由红闸村和红旗村合并而成,辖区21个村民小组,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225亩,有1010户人家,总人口2840人,农村劳动力1430人;党总支下设四个支部(红闸支部、红旗支部、老年支部、企业支部),全村党员共有96名。 |
扶海村 |
扶海村于2003年6月由原扶海村和东庆村合并而成,属市级经济一般村。区域面积3280亩,可耕地面积为2560亩。辖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42户,总人口3550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20名。现有村定编干部5人,退两线干部3人。 工业经济方面,2011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5500万元,利税700万元,技改投入600万元,村级可用财力90万元。目前,村级经济主要增长点来源于工业集中区6050平方米标准型厂房和三得利公司所租用的车间(扶海村占17%的股份,股金10.2万元)的出租收入。金利来油脂公司3050平方米增加财力28.45万元,原东庆村部5000平方米标准型厂房准备在5月份动工 农业经济方面,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规模经营的深入,群众自发种植各类苗木、西瓜、蔬菜、河藕等各类经济作物。2011年规模经营土地流转面积685.05亩。2011年葡萄、樱桃101亩以集体控股,预估2012年葡萄 在2012年8月份有产出。 实事工程方面,近年来,先后投资138万元,新建社区办公楼、广场、健身场及卫生服务室。标准型厂房先后投资450万元,还投资55万元对全村道路进行硬化和维修,投资18万元新建公厕两座。到目前为止,拆坝35座,建桥50座,新增垃圾收集库房70只,收集箱26只。 |
常丰村 |
乐余镇常丰村在2004年3月16日由常丰村、同丰村两村合并而成,现有村名小组26个,其中十二、十三组已撤队转户,总户数为1339户,总人口为4263人,其中小城镇户口为2146人,现有可耕地面积1712亩。总支下设:常丰支部、同丰支部、企业支部三个支部,我村现有苗木基地、养鸡、养鸭、养猪等特色副业基地,同时建立了苗木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常荣农业生态园。 近几年来,我村村级工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现有企业35家,主要以塑机、饮机、五金、医用床及医用易耗件、玻璃制品、汽车配件等产品为主,2010年完成销售2.8亿元,利税 2240万元,2010年村财政收入完成281.62万元,其中江苏鸿宇机械,英德利空调风机、申港环保厂、格瑞科技为村主要企业,近几年运行情况比较好,销售占全村近一半。农业经济上我村打算结合政策流转土地200亩为集体建造,经营150亩钢管大棚,主要种植韭菜芽、西兰花等农产品,并种植部分花卉。 实事工程上继续完善好390户6个组新农村建设工程,加宽1-2个组道路。招商引资工作我村始终放在重要位置,目前工业集中区内所有空余厂房都已利用,重点围绕产出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有针对性招商。下一步针对妙丰路的建设,力争在六干河常丰段建造物流小码头。 |
联丰村 |
联丰村简介 联丰村位于兆丰镇南侧,西至五干河,东至六干河,南至泗兴港,北邻常丰村。港丰路、妙丰路纵横穿越村中心地带。于2003年7月由原来的振丰村和联丰村2村合并而成。合并后全村共有2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352户,人口3709人,党员120名。辖区面积4.4平房公里,耕地面积3015亩。2010年村级集体净资产130万元,村级财政收入60万元,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11500元。村目前有个体、私营企业8家。2011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4300万元,利税435万元。 近年来,村两委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充分认识到社会治安秩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全村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因而我们一直坚持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把安定团结放在首位,年初与村经济发展同计划、同布置、同落实。通过近年来的平安创建,我村基本上形成了以村“五位一体”综治办为依托的维稳工作有人抓,群防群治有成效的良好局面,从而达到了全村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近年来我村先后获得苏州市财务规范化示范单位、张家港市基层创安达标单位、江苏省卫生村、镇十佳卫生村、镇计生先进单位、张家港市文明社区、张家港市民主法治村等一系列荣誉。 |
东林村 |
东林村位于乐余镇东侧,紧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南丰镇,村内有主干道乐红路、港丰路、红旗路。全村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34个村民小组,农户数1323户,户籍人口4032人。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党员数136人,我们东林村是四村合并的大村,经济相对比较薄弱,但是在总支书记的带领下,班子成员凝成一股劲,各负其责,2010年村级财政收入达到90万元,落户于村的企业有15家,销售收入突破一亿元,实现利税500万元。尽管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近2年来村党总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为老百姓办实事,投资148万元完成道路硬化16公里,2011年又在市环保局的帮扶下,由环保局出资60万元修建了3公里长的水泥道路,另外村还对自来水改造投入了30.48万元,帮助-和困难老党员86户,同时对5家危房户进行了翻修改建。药材种植是我村的特色产业,我们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农户走出去参观药材市场,获取药材销售信息,以点带面开拓了群众的视野,新增菊花种植面积200余亩,品种由原来的单一化变成了多样化,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
乐余村 |
乐余村简介 乐余村位于乐余镇镇郊结合部,与南通市区隔江相望,204国道与乐红公路贯穿社区。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系1997年由乐余村、快乐村、扶桑村和扶海村部分合并而成。设一个党总支,下辖6个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3个,企业支部3个,党员总数179人。 目前,乐余村共有28个村民小组,农户1823户,总人口4875人,外来常住人口1245人。社区拥有可耕地面积980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562亩,经济作物面积350亩。 乐余村集体拥有总资产 1714万元、净资产1003万元,拥有标准厂房面积12191平米;所辖区域内拥有工业企业数36家,全部进入工业集中小区,2010年工业销售收入2.2亿;村级可用财力250万元;社区股份合作社量化资产总额329.85万元,其中量化个人股比例40%,享有股份人员数3081人。 乐余村现有集中居住的新型小区3个,自然村落28个,需通过改造保留的村落3个,涉及农户户数120户;就业率达95%;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计划生育比例100%;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9%;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100%;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100%;2010年村级人均收入16412元; 目前,201路、221路、302 路市级公交车已开通到村,给村民的交通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道路硬化到户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室内改厕入户率100%;全村绿化绿化覆盖率40%;全村村级河道47条,总计长度17公里,近三年内已全部完成疏浚清淤;全村无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事件发生。 近年来,乐余村累计获得全国计划生育先进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集体资产管理示范村、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民主法治村、苏州市远程教育示范点、张家港市文明村、张家港市文明社区标兵、张家港市五星级和谐社区、张家港市双十佳卫生村、张家港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各项工作也一直走在乐余镇前列,真正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管理民主、文化繁荣、环境整洁、村强民富的现代化和谐社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