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苏州 >> 张家港市 >> 凤凰镇 >> 双塘村

双塘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双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塘村简介

  张家港市凤凰镇双塘村位于凤凰山东侧,沿江公路东西横跨,204国道南北穿梭而过,东侧是港口工业区,西侧凤凰山风景区和民营开发区,南侧张家港塘环抱,北侧是凤恬公路沿江高速入口,水陆交通极为便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现双塘村由原来的双塘、小山、新桥、吴湖4个村委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达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19人,外来人口3592人;现有耕地1794亩,下设41个村民小组,农户1508户。村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双塘村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农村现代建设示范村”、“张家港示范村”、“张家港市双文明单位”。
  2004年3月成立村党总支委员会,2006年9月由党支部提升为党委村,下设12个党支部(4个社区支部、6个企业支部、2个企业联合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05人。村部配设了高标准的党员活动场地,党员活动开展正常,党员精神状态良好。通过0员先进性教育,围绕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广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实践着“-”重要思想,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新时期0员应具有的品质和先进性,把一个普通党员的光和热铺撒向社会,奉献在岗位。
  近年来,村党委始终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时刻牢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打造“三力凤凰,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积极参与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活动。 坚持以创建文明村为目标,以育人为本,管理为基础,服务为宗旨,逐步完善村公共事业体系,促进村人居、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将构筑和谐双塘作为我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头,积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村建造了老年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室,还开设了文体活动中心、图书室,既让村民更方便更实惠,做到小病不出村,服务上水平,又丰富了村民业余生活,引导他们走上积极向上活泼健康之路;积极做好农保人员、超龄人员纳入“城镇养老保险”的政策宣传工作,切实解决村民养老的后顾之忧,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双塘村全体党员干部决心不负各级组织和群众的期望,抓机遇、迎挑战、兴产业、立支柱,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做优、做尖优势产业,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现双塘村有大小企业60多家,并逐步形成以治金机械为主的工业产业。2013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9.5亿元,完成入库税金2860万元,技改投入4650万元,实现村级可用资金7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997元。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双塘村将真心诚意为人民服务,实实在在为百姓办实事,为加快村级经济建设再奋斗,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再作贡献。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582105 215000 -- 查看 双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塘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双塘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港口社区

  港口社区:位于港口府前街。  

凤凰社区

  凤凰社区:位于凤凰镇以南4公里处。  

清水社区

  清水社区地处张家港市东南端,与常熟市接壤,老204国道贯穿南北,北靠沿江高速公路,水陆交通便捷,总面积6.6平方公里,社区下辖5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735人,耕地面积为4147亩。社区工业企业70多家,涉及五金、机械、纺织等行业。2013我村完成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0000万元,同比增长39%,预入库税金1863万元,同比增长7.7%,技改投入3328万元,同比增长10% .新增私营企业5家,新增注册资金390万元,村级可用资金450万元。2013年度我村我村工业开票销售超千万元的企业7家,其中超3千万元的企业有3家。我村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盘活存量土地,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从而使村级经济不断发展。近年来,社区先后获“江苏省卫生村”“张家港文明村”“张家港市文明社区”“苏州市先锋村”等荣誉。  

西张社区

  西张社区:位于西张张市路。  

支山社区

  支山社区简介   凤凰镇支山村位于张家港市凤凰镇西南部,北靠韩国工业园,南临张家港塘,苏虞张公路南北贯穿,凤恬路、凤码路东西经过,水陆交通便捷。   社区现有4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08户,总人口4050人,流动人口约1800多人,现有可耕地面积3521亩,以种植水蜜桃为主,水蜜桃产业已成为我村特色产业,2009年3月千亩水蜜桃基地列为苏州市现代农业水蜜桃示范园;2009年被张家港市授予“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先锋村、文明社区”等荣誉。   全村集体总资产为1177万元,总负债为778万元,净资产为399万元,拥有标准型厂房2.5万平方米,共有工业企业48家,以铝型材、轻纺、医药为主, 水运物流码头正在不断发展,现有水运码头2座,村级可用财力280万元。   支山社区是集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者,区内有张家港市级文物千年红豆树、百年银杏树。民风淳朴、人文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强化创新发展举措,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凸显文明社区建设。  

凤凰村

  凤凰村简介   凤凰村是由原凤凰村、小市村、小庄村三村合并而成,总面积5.4平方公里,总户数1254户,总人口3868人,36个村民小组,党员225人,人均耕地面积1.01亩,东临双塘村,南与杨家桥村隔河相望,西与支山村交界,北连金谷村。凤凰村地理环境十分优越,交通便利,北枕凤恬路和高速公路,南靠张家港塘,东接204国道,西临苏虞张一级公路,主干道凤南路贯穿其间。   凤凰村党总支、村委以-理论、“-”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推进全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和谐凤凰为总抓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充分利用基础优势,区位优势,抢抓凤凰旅游业发展契机,挖掘发展的潜力。全村共有50多家民营企业,涉及建材、五金、化工、纺织等行业。随着凤凰山旅游风景区的不断开发建设,凤凰村地处凤凰山风景区的区位优势明显凸现。为衔接凤凰山旅游开发,正在凤凰山南侧规划建设一个集种养殖于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基地。2011年我村关停企业一家,拆迁企业七家,新改建标准型厂房2100平米,2011年1—9月份累计完成开票销售1.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70%,预计全年完成2.4亿元,同比增长54.9%;入库税收801万元,同比增长26.3%;完成工业技改投入1810万元,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凤凰村先后荣获江苏省生态村、张家港市文明社区、张家港市文明村等称号。  

安庆村

  安庆村地处张家港市凤凰镇西,栏杆集镇区,2004年3月由安庆、栏杆、安庄三村合并成新的安庆村,占地面积4.206平方公里,现有可耕地面积2364.5亩,37个村民小组,农户总数1320户,常住人口4178人,劳动力2438人。安庆村党委下设19个党支部,党员总数203名,2006年被评为市级先锋村,2008年被评为苏州市级先锋村,08、09、10、11年度荣获张家港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安庆村水陆交通极为便捷,境内贯穿沿江高速、锡张高速公路、西塘公路、二干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民风淳朴,投资环境优越,全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近几年来,安庆村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现有各类企业63家,已形成钢铁、薄板深加工、机械业、塑料业、服饰业、帽业、工艺品、彩印业为主,八大产业。村集体资产1200万元,村非公有制企业资产10亿,2007年全村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20.34亿元,入库税金4234万元,村级财力达426万元,2007年进入张家港市“文明村”行列和凤凰镇村级经济发展排头兵。   2007年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崛起(保留村庄整治),被苏州市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总投入资金280万元,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涉及农户105户,村民300多人,已成为环境优化、净化、洁化、美化的村民居住区,又是村民群众休闲观光、锻炼身体、文艺活动功能场所。为此,巩固提高示范点,在2009、2010年第二批新农村建设28套联体房建成,再现新亮点,使示范点更加美丽,更加亮丽。   2011年全村实现开票销售收入34.6亿元,入库税金1亿元,村可用财力500万元,技改投入1.5亿元。预计2012年销售收入50亿元,村可用财力达580万,技改投入2亿元,争当经济发展强村,努力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为富民强村而努力奋斗。  

魏庄村

  魏庄村简介    魏庄村位于凤凰西,距镇区约4公里。西邻江阴赤岸村,南与支山村交界,北靠沿江高速公路。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00亩左右,现有34个村民小组,955户人家,常住人口3228人,外来人口1210人,并村后先后被评为“十佳卫生村”“省级生态村”,苏州市“先锋村”。    近年来,魏庄村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村级可用财力有较大增幅,全村现有各类企业40多家,拥有标准型厂房26000多平方米,我们魏庄村产业机构主要以纺织、塑料、金属制品、机械制造、精纺等为主,2012年开票销售收入3.76亿多元,利税3690多万元,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21889元。全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9%,213公交车开通到村,道路绿化面积1.8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0%。    我村水陆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民风淳朴,投资环境优越,全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我们相信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党总支、村委会全体成员勤奋努力下我们会把魏庄村建设的更加和谐、美好。   

西参村

  西参村位于凤凰镇西,南至沿江高速公路,北至华妙河,东与双龙村连接,西与安庆村为邻。苏虞张一级公路、锡张高速公路贯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   西参村区域面积3.4平方公里,下辖32个村民小组,21个自然宅基,838户农户,常住人口2769人,外来人员3580人,耕地面积1480亩。   西参村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截止到2013年,全村有各类企业60家,实现工业销售收入7.775亿元,村级可用财力559万元。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健康发展的同时,西参村对村级建设进行合理规划,使村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逐年提高。全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达到了全覆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河道管理、卫生保洁、综合治理等工作常抓不懈,为村民提供了一个祥和、安定、文明、洁美的生活居住环境。   西参村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卫生村、生态村、苏州市先锋村、苏州市和谐社区,连年被评为张家港市文明村和文明社区、信访工作优秀村等荣誉,多次被凤凰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村经济平稳发展,社区和谐稳定。  

双龙村

  双龙村地处凤凰镇镇郊结合部,占地面积8.6平方公里,下辖双龙、鸷塘、石龙、袁市四个社区,共有58个村民小组,现有总户数2220户,村民总人口6955人,外来暂住人口约13000人。全村可用耕地面积500亩,2004年4月成立凤凰镇第一个党委村,现有在册党员316名,下设20个党支部,其中企业支部8个,村行政支部1个,社区支部4个,非公企业联合支部7个。   2011年全村全年完成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8.03亿,入库税金4800万元,村级可用财力1102.45万元,完成技改投入133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554元。   双龙村曾获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先进单位、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单位、江苏省文明村、卫生村、江苏省千家最佳经济效益单位、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加快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苏州市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示范点、张家港市文明村标兵等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张家港市文明村、文明社区、卫生村。2010年荣获苏州市村级经济百强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2年6月,荣获2010-2012年张家港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金谷村

  金谷村位于凤凰镇东南部,紧靠镇区,东临G204,南靠国家4A级凤凰山旅游景区,S38、内河航道新西河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1999年11月和2004年3月先后与原凤星村、五联村合并成为新的金谷村。全村区域面积6.5平方公里,有4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5060人,流入人口5100人。2006年9月,成立于2002年8月的镇动迁安置小区“金谷社区”划为村管辖区域,形成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新格局,小区现有动迁居民1283户,3851人。2006年以后,我村逐渐涉及到动迁,特别是2010年9月凤凰新城、两路一湖工程建设项目,涉及10个村民小组、300多户农户的整体动迁,村社区结构正变迁整合。全村有大中小微企业90家,2013年完成工业开票销售收入9.45亿元,可用财力720万元。2012年10月,金谷村组织设置升格为党委。历年来,金谷村获得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民主法治村、江苏省绿色社区、苏州市加强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苏州市先锋村、苏州市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金谷村有闻名的弄里芹菜、苏太猪、凤凰水蜜桃等特色农副产品。【弄里芹菜】相传宋朝名将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带兵驻守庆安,被金兵围困,军中缺粮,梁红玉率部遍寻野菜,至朱家弄一带见有大片野芹,味清香,采食充饥。此后,人们把野芹移植家种,世代栽种,精心培育,延续至今,芹菜水生,白头长嫩,称为“玉芹”。在上海曹家渡、苏州南门等市场上享有盛名,因多产自朱家弄,故称“弄里芹菜”。【苏太猪】 张家港市苏太猪扩繁场始建于1998年,2000年经江苏省农林厅批准挂牌为“江苏省苏太猪扩繁场”,是张家港市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苏州市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苏省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和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该场占地60亩,饲养苏太猪种猪250头,年生产商品猪5000头。2002年注册“康太”牌猪肉商标,“康太”牌猪肉肉色鲜红、肥瘦适度、美味可口,低胆固醇,深受消费者喜爱。【凤凰水蜜桃】2008年,我村响应凤凰镇农民增收号召,整合凤凰打出苏州名牌第一桃的契机,开始规划发展乡土特色水蜜桃种植。凤凰水蜜桃具有果大、肉嫩、鲜甜、多汁、果皮易剥,可溶性固形物达15%以上,可溶性糖达8.64%等特点,老少皆爱。2009年9月,我村建立了水蜜桃专业合作社,扩大经纪人队伍,继后配套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在,300亩水蜜桃正进入盛产期,促进增收致富。   2012年3月,我们按照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的整治标准,高点定位,投入1000多万元,对朱家弄村庄进行精心打造,先后实施了立面出新10万平米,疏浚河道4条,清淤4000平方米,新建生态驳岸500米,新增绿化2800平米,种植各类树木600余棵。新建道路6000平米,摊铺沥青路面15000平米。新增垃圾收集点2处,停车场2处约1600平米。二类水冲式公共厕所1座,新铺设污水管网5700余米。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座,日处理生活污水35吨。新增竹篱笆2500米,新装路灯20盏。整治过程中,我们保留了村庄原有的江南水乡特色风貌,于10月份顺利通过省三星级康居乡村的验收。同时,创建了11个一星整洁村庄。   2013年6月,我村被确定为苏州市美丽镇村示范点之一。我们在朱家弄村庄整治基础上,巩固整治成果,与凤凰湖景区建设相适应,进一步科学规划,做好朱家弄村庄的风景线带和景点布置建设,辐射临近的陆家高头村庄整治,提档升级,扩大朱家弄区域的美丽村庄建设,已验收成功。  

杏市村

  杏市村地处张家港市凤凰镇最东端,村域面积2.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18亩,现有村民小组16个,总户数527户,常住人口1666人,流动人口362人。村党总支下辖3个党支部,党员71名。   我村是张家港市农田重点保护村,环境清新,东临金村古镇,西邻恬庄古镇,南邻清水村,北临新能源产业园区,靠近新204国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近年来村级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现有工业企业23家,产品结构主要以五金机械、塑料、各类针纺织品等为主。现有集体资产1957万元,标准厂房12000平方米。2013年,我村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53亿元,实现利税500万元,村级可用资金达233万元。2014年预计开票销售1.6亿元,可用财力达242万元。近年来,我村先后获得江苏省生态村、张家港市文明社区、张家港市文明村、张家港市十佳卫生村等称号。  

双塘村

  张家港市凤凰镇双塘村位于凤凰山东侧,沿江公路东西横跨,204国道南北穿梭而过,东侧是港口工业区,西侧凤凰山风景区和民营开发区,南侧张家港塘环抱,北侧是凤恬公路沿江高速入口,水陆交通极为便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现双塘村由原来的双塘、小山、新桥、吴湖4个村委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达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19人,外来人口3592人;现有耕地1794亩,下设41个村民小组,农户1508户。村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双塘村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农村现代建设示范村”、“张家港示范村”、“张家港市双文明单位”。   2004年3月成立村党总支委员会,2006年9月由党支部提升为党委村,下设12个党支部(4个社区支部、6个企业支部、2个企业联合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05人。村部配设了高标准的党员活动场地,党员活动开展正常,党员精神状态良好。通过0员先进性教育,围绕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广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实践着“-”重要思想,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新时期0员应具有的品质和先进性,把一个普通党员的光和热铺撒向社会,奉献在岗位。   近年来,村党委始终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时刻牢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打造“三力凤凰,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积极参与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活动。 坚持以创建文明村为目标,以育人为本,管理为基础,服务为宗旨,逐步完善村公共事业体系,促进村人居、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将构筑和谐双塘作为我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头,积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村建造了老年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室,还开设了文体活动中心、图书室,既让村民更方便更实惠,做到小病不出村,服务上水平,又丰富了村民业余生活,引导他们走上积极向上活泼健康之路;积极做好农保人员、超龄人员纳入“城镇养老保险”的政策宣传工作,切实解决村民养老的后顾之忧,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双塘村全体党员干部决心不负各级组织和群众的期望,抓机遇、迎挑战、兴产业、立支柱,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做优、做尖优势产业,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现双塘村有大小企业60多家,并逐步形成以治金机械为主的工业产业。2013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9.5亿元,完成入库税金2860万元,技改投入4650万元,实现村级可用资金7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997元。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双塘村将真心诚意为人民服务,实实在在为百姓办实事,为加快村级经济建设再奋斗,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再作贡献。  

杨家桥村

  凤凰镇杨家桥村由原杨家桥村、曹庄村、马路村三村合并而成,全村下辖43个村民小组。区域面积5.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6亩,户数1192户,人口3864人,其中党员173人。    我村位于张家港市凤凰镇南,北靠张家港塘,南接程墩西路,东临204国道,西近苏虞张一级公路,水陆交通极为便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民风淳朴,投资环境优越,我村从凤南路为中心,东有飞翔化工园,西有电镀工业园,近年来村级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全村现有各企业30多家,产品结构主要以各类化工、电镀产品、五金机械、电动车、服装针织、塑料等为主。    2011年我村实现开票销售2.5亿元,同比增长25%,技改投入3000万元,同比增长30%,入库税金800万元,同比增长10%,可用财力230万元,同比增长10%。2011年我村被上级评为张家港市文明社区、文明村,计生条线和民兵条线被评为市先进集体,爱国卫生条线被评为镇先进集体,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村以“-”重要思想为主导,不断加强班子政治思想建设,加强党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心,以促进和谐发展为核心,争创三个文明建设双丰收。  

夏市村

  夏市村地处我市与江阴、常熟三市交界处,全村总面积达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30亩。我村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工业支部、夏市社区支部 、茅庵社区支部。党员总数91人,有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56人。   由于苏虞张一级公路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我村交通闭塞的落后状况,我村得以迎来快速发展的良机,村领导立即抓住这一机遇,想方设法筑巢引凤,千方百计招商引资,村级经济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到目前为止,全村已有民营企32家,村级上规模集体企业2家,各家企业运转正常,发展前景广阔。   在抓好工业经济的同时,村领导在多种经营上也大做文章,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水产养殖,苗木、果树等种植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市兴鸿房产公司租用我村120亩土地办起了大型苗木基地,不仅为村里增加了经济收益,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线,同时还提供了几十个村民的就业机会。   对照高标准、高要求,我们深感任重道远,我们支部和村民一班人,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依靠全体村民、群策群力,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努力发扬张家港精神,与时俱进,超越自我、争创一流、富民强村,为构建和谐夏市社区作出不懈的努力。  

程墩村

  程墩村简介   程墩村位于张家港市凤凰镇东南部,全村区域总面积5.2平方公里,东、南两侧分别被两大内陆水系张家港塘和走马塘所环抱,并以此为界与常熟市隔河相望,西临苏虞张一级公路入口3公里,北距沿江高速公路入口2公里,204国道贯穿南北全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程墩村现下辖程墩、新庄、东南三个社区,有38个村民自然小组和2个新型集中居住小区,村民户数1208户,常驻户籍人数3628人。村级党组织建制为党委,下设1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38人。   “经济基础雄厚、社会事业繁荣、人居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和谐”是程墩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写照。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程墩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时俱进、拼搏争先,业绩斐然,先后获得了张家港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张家港市文明村、苏州市先锋村、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全国生态村等50多项集体荣誉。   程墩村现有集体总资产6568万元,建有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两大农民合作社,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0元。程墩村工业发展起步早、基础好,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发展稳健,目前拥有村级民营企业60多家,形成了焊丝、箱柜、化纤、带钢、货架、涂装、电子、服装等一些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规模产业,2013年全村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2.39亿元,村级可用财力达到850万元,程墩村村级工业经济发展走在了凤凰镇乃至张家港市的前列。在致力于抓好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程墩村重视农业基础产业多种经营工作,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050亩,其中:水稻、小麦种植基地700亩,苗木种植基地200亩,大棚蔬菜、草莓、水蜜桃、葡萄种植基地120亩,鱼蟹养殖基地30亩,通过发展多种种养业,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和提高种养收益。   社会服务体系健全,人居环境靓丽优美---构建了程墩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画卷。程墩村以“为民、惠民”为发展准则,各类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建设配套完善,建有一站式服务大厅、爱心超市、医疗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警务站、老年书场、书画室、农家书屋、休闲公园、篮球场、健身路径活动场所等,并拥有一支享誉周边县市的农民老年业余艺术团,拥有一批党员护绿队、环保志愿者、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治安维稳志愿者、便民利民志愿者等队伍,敬老爱老、扶贫帮困、村民福利保障等各项关爱民生优良传统制度与长效活动在全市各乡镇行政村中成为先进典范,健全的服务体系为全村人民提供了一个幸福和谐稳定的环境。程墩村人居环境优美、村庄整洁卫生,全村绿化覆盖率45.25%,2个村庄达到了“二星级”康居乡村标准,其它村庄均达到了“一星级”康居乡村标准,全村呈现“全年常绿、四季有花、林路一体、洁美卫生”的新风貌。  

高庄村

  高庄村位于张家港市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东接204国道,西枕苏虞张一级公路,程墩西路贯穿全境,南与常熟、江阴两市毗邻。全村占地面积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82亩,总户数1530户,总人口4728人,下辖3个社区56个村民小组。   全村现有工业企业32家,形成了五金、电器、化工、纺织、豆类制品等主导产品,为进一步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实施拆老建新工程,规划拆除破旧厂房2000平米建造标准型厂房6000平米,项目达产后可增加村级财力近50万元;同时积极实施农副产业经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副业,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全村流转土地4610亩,实行规模经营,扩大了浅水养殖、水蜜桃、葡萄、草莓、西瓜等种养殖面积,优化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村民的收入。2009年10月我们高庄村规划土地126.87亩,成立了以村为经营主体的高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总资产100万元,种植产品大棚油桃。2010年2月,江苏飞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我们高庄村联姻,筹建了苏州高庄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入股土地一千余亩。   2011年我们高庄村共启动农业复垦、飞翔河道两个项目拆迁,涉拆农户141户,为解决拆过程中的过渡难问题,村先期出资75万元建造房屋17间用于解决老年及患有特殊病的农户过渡安置问题,随着城乡一体进程的步伐加快,村设想继续投入资金再建造适量安置房,为切实解决一部分拆迁户的过渡问题。   在环境建设方面舍得投入,水泥路基本贯通各组,垃圾箱(房)配套设施基本到位,改水改厕、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均接近100%,已初步形成环境优美、村民生活安定、和谐的局面。  

恬庄村

  恬庄村位于张家港市凤凰镇东北部,北与塘桥镇扬子江国际纺织工业园接壤,东与杏市村相连,南与双塘村、清水村交界,西邻三丈浦河,因“恬庄古镇”而得名。恬庄村先后历经了两次行政区划调整,现有村域面积5.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12人,外来人口5000多人,境内204国道贯穿南北,距沿江高速凤凰出口仅1公里,陆路交通便捷,商贸发达,三产繁荣,同时也是凤凰镇4A级旅游景区的游线东首。近年来,恬庄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同时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村民群众积极参与村各项事业建设活动。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先锋村”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获评“张家港市文明村”、“文明社区”,陆家宕还获得了“省级三星康居乡村”、“苏州市绿化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恬庄村高标准建设了恬庄花苑、太平小区两个集居住、休闲于一体的“花园式”农民现代住宅区。恬庄村城乡一体化建设扎实有效推进,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恬庄村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先后创办培育工业企业50多家,并逐步形成了以针织服饰、化工、塑料包装、机械、毛纺、电子为主的工业产业格局。2013全村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达12.15亿元,入库税金3800万元,技改投入4800万元。现村级可用资金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341元。现有耕地面积2676亩,村民小组40个,农户1502户。村农业生产还是以传统的稻麦种植为主,所有土地经流转由种田大户承包种植,同时经过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对大户的技术培养,现有葡萄30亩,大棚西瓜310亩,大棚草莓50亩,凤凰水蜜桃150亩,苗圃绿化120亩。    2010年7月,恬庄村利用“制度+科技”的手段,试点开发运行了“网上村委会”综合监管平台,建立起市、镇、村三级立体监管体系。同时,开展勤廉测评工作,扎实落实整改措施,提升民主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实现村级经济文化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恬庄古镇位于凤凰镇河阳山东一公里,旧时人文商业发达,街道河塘纵横、寺堂观祠众多,在江南水乡小镇中独具特色。 相传唐宋兴盛之极的河阳古镇宋末元初突遭兵戮,数千间房屋毁于战火。河阳山东麓约二公里外有一条小溪奚浦塘弯弯曲曲流过,小溪两岸被幸存的镇民看中,举族迁徒定居,于是有了恬庄古镇。    清代乾隆中期,古镇进入了鼎盛时期。恬庄古镇人文荟萃,状元、榜眼、进士、举人等数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清代顺治年间状元孙承恩、咸丰年间榜眼杨泗孙、嘉庆年间进士杨希铨、道光年间举人杨沂孙,清代名士杨元丰以及他皆功成名就的四个儿子等等。乾隆帝师蒋廷锡等许多名载史册的名人雅士亦给恬庄留下了丰厚的财富。现留存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榜眼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氏孝坊”和“杨氏南宅”等古建筑,就是一大财富。为了使这些珍贵的古建筑留传后世、永续利用,2006年12月,我市人民政府投资500万元对这三处古建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全面进行修复,并于2007年8月竣工验收;修复后的三处古建筑占地面积为558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10平方米。    榜眼府:榜眼府是清代初期孝子杨岱所建,到了咸丰时期,杨岱曾孙杨泗孙考中榜眼,后退居乡里,门前立有四根旗杆,因此当地人又称“旗杆里”。该建筑绵延百年,数次修建改建,有清代前期仿明建筑的风格,也有清代中后期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制规格很高,是清代典型的官邸建筑。1998年,该建筑被公布为张家港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2月,我市对这一古建筑进行修复,2007年8月竣工验收。修复后的榜眼府建筑面积为1356平方米,共有门厅、轿厅、正厅、内堂四进,内一门额-有“外言不入,内言不出”字样,这是当时治家行政的格言。2009年5月,修复榜眼府第五进后花园。目前,榜眼府是恬庄古街上最大最古老的建筑。    杨氏孝坊:建于清嘉庆十一年,硬山式建筑,坐西朝东,为清政府表彰孝子杨岱而建,是典型的清代官式建筑。杨氏孝坊在解放前后至今,曾先后做过油坊、私塾、乡政府、棉织厂、电器开关厂、民居等。由于杨氏孝坊建造已近二百年,破损年重,为保护历史遗存,1998年经市政府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至2007年,市政府对其进行修复,2007年8月修复后,杨氏孝坊建筑面积962平方米,为四进厅屋。孝坊第一进,室内曾有石牌楼一座,上有嘉庆皇帝的《圣旨》两字的镂空石刻一块,今保存完好。二进正厅中墙内嵌有《谨表孝行杨君家传》石刻三块、《杨氏读书田记》石刻三块、《布政司执贴》石刻一块。三进为祭祀之用,四进为供奉牌位之用。杨氏孝坊的修复为研究当时建筑、历史及宗祠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信息,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杨氏南宅:位于恬庄古街南侧,为清代名士杨岱(元峰)所建,典型的清代仿明建筑。由原留存的遗迹推测,该建筑共分四进:门厅、仪厅、大厅和后厅。这样的古建筑在我市已不多见,为研究当时当地建筑、历史及人文等提供了重要信息。为了充分发挥这一古建筑的价值,2006年12月,我市人民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于2007年8月竣工验收;现杨氏南宅为二层小楼,有侧厢、设内外天井。修复后的杨氏南宅,建筑面积约为200多平方米,以独立的院落、精巧的雕刻,展示了南方小家碧玉典型居室之小巧玲珑。  


双塘村特产大全




双塘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