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苏州 >> 昆山市 >> 周市镇 >> 斜塘村

斜塘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斜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斜塘村简介

  斜塘村情况简介
  昆山市周市镇斜塘村位于周市镇的东北,东面与太仓双方交界;南面与本镇东明村交界;西面与本镇市北村交界;北面与常熟交界。辖区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81亩, 有16个自然村落,35个村民小组,863户农户,本地人口3250人,外来人口1950多人,其中水稻面积698亩,水产养殖面积1073亩。
  自2001年8月行政区域调整,由斜塘村、城隍潭村和种植村三村合并以来,苏昆太高速公路和三级航道杨林塘穿境而过,万安路、青阳北路以及其它村级道路构成完善的交通体系。村党总支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村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践行“-”重要思想、以党的“-”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抓住发展机遇,在两个率先和强村富民各项工作上成绩显著,经济发展稳中求进。2010年村可支配收入200万元,人均收入19268元;2011年村可支配收入221.23万元,人均收入20428元;2012年村可支配收入296.85万元,人均收入23492元。
  为了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工作,我们将高举-理论和“-”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党的“-”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委、政府全年工作要求,以及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增强服务意识。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树立“三奋”精神,把追求优秀作为一种习惯,把阳光公正作为一种操守,把心换心作为一种本分。树立廉政风险理念,按照“廉洁、奉献”的要求践行自身的言行,以群众满意为我们的工作目标,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做好事,为斜塘村更好的明天注入新大的活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几年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斜塘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保障和各项福利事业不断完善,村文艺队和老年门球队常年活跃,农家书屋藏书丰富,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设施齐全,村民民风纯朴。闻名遐迩的七十二个城隍潭风光秀丽,水产丰富。古刹万安寺香烟缭绕,宏伟庄严。先后获得“昆山市双文明村”、“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苏州市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民主法治村”、江苏省民主管理示范村”、江苏省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 江苏省档案管理二级单位”等荣誉称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景象已在斜塘村展现。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583102 215000 -- 查看 斜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斜塘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斜塘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桂冠社区

  桂冠社区:位于长江北路春晖路交口,辖长江花园、嘉裕广场、望族商城、东辉铂领等。  

中乐社区

  中乐社区情况简介   中乐社区是新建的新型居民小区,辖区范围东起金鸡河,西至汉浦塘,南起新浦路,北至横长泾路,总区域面积为5.6平方公里。现常住本地人口为2835人,外来人口为16000人左右,总户数为877户,有居民小组37个及一个新型动迁住宅小区。其中,中乐小区占地面积357亩,居民楼幢数为605幢,小区内外来人口13000人,是一个安全、温馨的商住两用型社区。此外,社区聘请成立了物业管理机构,加强对小区的环境整治、治安保卫,设立了西南两个门卫,平时有保安昼夜值班巡逻。为了加强小区物业管理监督,在2008年成立了全市首家动迁小区业主委员会,加强对物业管理的监督,有效提升了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   社区自2004年撤村建居,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建立了警务室、老年活动中心,健身中心、社区医疗服务站等社区服务组织。社区内实行24小时的巡逻保安和规范的管理,为社区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便利、治安环境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社区曾先后被市有关部门评为双文明村和先锋村的荣誉称号。   建居后我社区经济总量逐年不断攀升。社区经济总量从2004的全年收入60万左右,到2010年200万元左右,预计2011年可超300万元。社区经济总量的来源是部分闲散土地租赁厂房及门面房租赁,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有效地保证了社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现社区居委会成员6人,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孙伟方,居委会副主任朱幸。本社区的居民大多来镇各村的动迁居民以及流动的外来人口,因此社区努力营造"家"文化的氛围,努力实现和谐社区的目标。社区制定了社区干部“首问责任制”和“六必访”等制度,形成了“以人为本”的阳光型服务理念,积极开展“爱心工程”,即对独居老人进行“爱心守望”;对困难家庭进行“爱心链接”;对失业人员进行“爱心推岗”。特别是社区以“党建带共建、共建促创建”的思路,积极开展区域外的共建,使共建资源不断扩大,参与率不断增加。   为居民提供更满意的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中乐社区一定会成为一个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五位一体”的和谐现代化综合型社区。   

白塘社区

  白塘社区概况   白塘社区位于昆山市政府北部开发区,东沿新镇东方路;南接昆太路;西靠汉浦塘;北邻新纬路,共计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是昆山的后花园,周市的南大门。社区由33个居民小组和动迁迁入的居民组成。常住户843户,居住人口3542人,出租户5480多户,外来人口28000左右。   白塘社区自2005年村改居以来,在镇、街道办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项配套设施已在加快实施。各项公益事业得到逐步完善。社区居委始终坚持以“-”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于“二个率先”,服务于社区,服务于居民的宗旨,不断拓宽社区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   白塘社区居委会下设公共卫生、社区保障、计划生育、人民调解、治安保卫5个工作委员会,并配有规范的老年协会、警务室、老年活动室、图书室、老年学校、计生学校、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等工作服务机构。   社区现有办公用房800平方米,分为新浦行政用房与金浦便民服务中心用房;公益用房1500平方米,分为新浦日间照料中心与金浦、渔业、横泾老年活动中心;室外广场1000平方米,分为金浦、新浦、横泾室外健身路径。   白塘社区居委会积极组织动员居民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塑造社区环境的新形象,促进社区环境的新形象,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进一步增强广大居民的自治意识,激发居民热爱自己家园的热情,同时为丰富“文明社区”的内涵而不断努力。白塘社区正以新的面貌和形象,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周市社区

  周市社区:位于周市镇政府所在地。  

阳光社区

  阳光社区:位于长江北路东侧,辖阳光世纪、宁静花园、祥和花园、昆太花园、美琦新村、铭流府邸等小区。  

康泾湾社区

  康泾湾社区:位于长江北路萧林中路交口,辖昆山花园等。  

陆杨社区

  陆杨社区:位于新杨西路1号,辖换新小区等。  

金威社区

  金威社区:位于长江北路,辖金塘园、江南明珠苑等。  

睦和社区

  睦和社区:位于澳宇花园会所,辖睦和花园、澳宇花园、凤凰城等。  

毛厍社区

  毛厍社区:含东辉缘、沛绿园、圣雅园、青春驿站、宝城名邸等小区。  

花都社区

  花都社区:辖花都艺墅,黄金海岸花园等小区。  

天伦社区

  天伦社区:辖光大花园、巴比伦花园、君临天下等小区。  

春晖社区

  春晖社区:辖自由都市、馨座佳园等小区。  

嘉禾社区

  嘉禾社区:辖嘉禾花园、云山诗意、时代茗苑、白领公寓等。  

鑫茂社区

  1鑫茂社区:辖鑫茂东苑小区。  

华城美地社区

  华城美地社区:辖华城美地、龙之天地、金塘珑沐湾等小区。  

长泾社区

  长泾社区:辖长江绿岛小区。  

新镇社区

  新镇社区:位于萧林东路。  

永共村

  永共村:辖永平家园、西南A区、西南B区等。  

斜塘村

  斜塘村情况简介   昆山市周市镇斜塘村位于周市镇的东北,东面与太仓双方交界;南面与本镇东明村交界;西面与本镇市北村交界;北面与常熟交界。辖区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81亩, 有16个自然村落,35个村民小组,863户农户,本地人口3250人,外来人口1950多人,其中水稻面积698亩,水产养殖面积1073亩。   自2001年8月行政区域调整,由斜塘村、城隍潭村和种植村三村合并以来,苏昆太高速公路和三级航道杨林塘穿境而过,万安路、青阳北路以及其它村级道路构成完善的交通体系。村党总支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村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践行“-”重要思想、以党的“-”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抓住发展机遇,在两个率先和强村富民各项工作上成绩显著,经济发展稳中求进。2010年村可支配收入200万元,人均收入19268元;2011年村可支配收入221.23万元,人均收入20428元;2012年村可支配收入296.85万元,人均收入23492元。   为了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工作,我们将高举-理论和“-”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党的“-”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委、政府全年工作要求,以及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增强服务意识。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树立“三奋”精神,把追求优秀作为一种习惯,把阳光公正作为一种操守,把心换心作为一种本分。树立廉政风险理念,按照“廉洁、奉献”的要求践行自身的言行,以群众满意为我们的工作目标,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做好事,为斜塘村更好的明天注入新大的活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几年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斜塘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保障和各项福利事业不断完善,村文艺队和老年门球队常年活跃,农家书屋藏书丰富,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设施齐全,村民民风纯朴。闻名遐迩的七十二个城隍潭风光秀丽,水产丰富。古刹万安寺香烟缭绕,宏伟庄严。先后获得“昆山市双文明村”、“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苏州市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民主法治村”、江苏省民主管理示范村”、江苏省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 江苏省档案管理二级单位”等荣誉称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景象已在斜塘村展现。   

横娄村

  周市镇横娄村地处周市镇西北方向,区域面积为2.25平方公里,东面与本镇陆桥村交界;南面与玉山镇新生村、新江村交界;西面与玉山镇唐龙村交界;北面与巴城镇联民村交界。   全村有宅户246户,常住人口836人,外来人口150人,共有12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庄,总占地面积2417亩,现有耕地面积753亩,养殖面积1633亩,预计200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5167元。全村党员人数40名。我村先后荣获了“省级卫生村”、 “全国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苏州市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新一届村委会班子,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整个班子66.7%。这次当选的村主任曾多年被评为优秀0员,还是农村“双带”能人,在村民中有很好的口碑。   周市镇横娄村公共服务中心的占地面积3328.6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193.2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36.08平方米。其中,中心占地面积1193.24平方米,建筑面积1336.08平方米,绿化面积829.15平方米,绿化率24.91%。   

超英村

  超英村简介   昆山市周市镇超英村位于周市镇北部,杨林塘北华扬路二侧,全村区域面积2.9平方公里,17个村民小组,330户农户(其中已动迁188户,其中杨林塘环境整治工程已评估70户正在理陪,未动迁72户),1189个村民,现有0党员46人,外来人口600人左右,原耕地总面积2984亩,到2010年底已征(使)用面积2499亩,现有耕地面积485亩。村级拥有固定资产334万元,2010年度全村经济总收入3790万元,其中村级经济总收入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957元。   05、06年,我村先后荣获了“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科普文明村”、“苏州市有线电视村”、03-05年度获“昆山市安置帮教先进集体”、“02-03年度苏州市文明村”、昆山市“第二次全国基层单位普查先进单位”、“昆山市双文明示范村”、“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苏州市先进村”;06年度获“周市镇基层先进党组织”,昆山市“民主法治示范村”;04-06年获“昆山市爱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07年度获周市镇“环保工作先进集体”、“爱国卫生先进集体”、“统计工作工作先进集体”;08年获昆山市精神文明建设特色村;09年获苏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苏州市生态村等荣誉称号。现有村二委干部5人,其中村书记兼村主任。   

市北村

  市北村位于昆山市东北部,东邻太仓,北与常熟蒋巷村毗邻。全村辖区面积5.35平方公里,31个村民小组, 827户农户,户籍人口2675人,劳动力1500人,外来人口6000多人,现有可耕地面积1928亩,已形成四个新型农民住宅小区,是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2004年5月3日,-总书记专程视察市北村党建和农村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他表扬“你们昆山干得好,全国都像昆山,小康社会就实现了!”2010年12月29日,省委罗志军书记来村调研创先争优工作时的叮嘱:“市北村在实现高水平小康社会后,还要在昆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积极探索,建成现代化新农村。”   自1997年以来,市北村抓住昆山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契机,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科学规划,提出实施“三个集中”,以一产稳村、二产兴村、三产强村的总思路,始终坚持“党建、发展、为民”为主线,大力实施“富民强村”,把群众放在心坎上,做人民的好公仆。率先推行“五道保障”、“八业富民”和“八项福利”,充分体现亲民、安民、惠民、富民。   市北村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全面实施老村改造,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进行村容村貌整治、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全面完成河道清淤、雨污水排放工程。2004年,投入500多万元,率先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即便民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社会保障、社会安全服务和党建服务于一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推进富民强村步伐,先后建成二条商业街,建好镇级农贸市场,实施村企对接、组建市政工程公司,全力实施“跳出市北、发展市北、壮大市北”发展战略,投入近亿元的市北大厦已顺利开工。2010年,村级资产达到2亿元,年可支配收入156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0228元。多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生态村、中国特色村、江苏省文明村、生态村、康居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市北村在市委管爱国书记的联系蹲点关爱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围绕抓党建、促发展、惠百姓、达小康,全面迈向现代化,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挂钩联系几户村民,每个党员每年为村民做一件好事,开展党员奉献薄、民情台账、党员是一面旗帜活动,充分发挥“双带”作用,各项工作创先争优,从而实现科学发展作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真正达到了村级发展好、村容村貌好、村风民风好、农民致富好、党建工作好,市北村将牢记-总书记的鞭策和省委罗志军书记的叮嘱,开拓创新,创先争优,全面落实镇党委政府通过的市北村2011年十大工作举措,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样板村而努力。   

东明村

  东明村由原(东明、长胜、渔业)三村合并而成,是镇政府的所在地,属于镇中村。东与太仓市交界,南与朱家湾、平庄村接壤,西与新瑭村为邻,北与市北、斜塘村相邻。宋家港路、黄浦江路、青阳路、迎周路、周新公路、迎宾路纵横贯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全村共有16个自然村庄,25个村民小组,818户,常住人口2820人,外来人口约10000人,辖区总面积3.8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683亩,养殖面积1090亩。东苑新村、西苑新村、海鹏新村、金山家园、渔业小区、爱心家园、昆山市体育生态园、周市中学坐落于村域内。   近年来,村党总支、村委在抓好村级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为民办实事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先后荣获了“昆山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全国敬老模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苏州市先进村”、“昆山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昆山先进基层党组织”、“昆山市实践‘-’、实现‘两个率先’先锋村”、“ 苏州市实践‘-’、实现‘两个率先’先锋村”、 “ 苏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东明村正朝着一个新的高度,大踏步前进,东明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新瑭村

  新瑭村位于周市镇西侧,区域面积为2.107平方公里。东与东明村为邻、南与永共村交界、西与玉山镇丁泾村相连、北与许家村接壤、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下辖新瑭新村、环娄村、柴家稍村、杨家潭村、南黄泥泾村、四佰亩村、新塘桥等七个自然村、设有18个村民小组。我村共有344户农户,户籍人口1220人,外来人员4500人左右。我村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创建工作:1、我村在98年度曾获昆山市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在2002年度获昆山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3、2010年获苏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平庄村

  周市镇平庄村于2001年由周市镇平庄、杨庄、庙泾三个强弱联合组成的新周市镇平庄村,地处周市镇政府南侧,所辖范围是东起金鸡湖路,西至汉浦塘,南抵横长泾路,北临迎宾路,占地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276亩,水面359亩,本村26个村民小组,551户农户,目前居住约14000多人,其中本村1926人,外来人口6500多人,全村党员88人,下设在职、老年、企业三个党支部。近几年来,平庄村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先锋村”为载体,以强核心、强服务、强管理、强实力为内容,以建立机制为保障,以富民强村为工作理念,围绕“组织得到加强、作用得到发挥、村民得到实惠”的工作目标,以加强村领导班子执政能力为重点,以创新工作机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为动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先后荣获了“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亿万农民健康教育’先进村”、“昆山市双文明村”、“昆山市村民自治模范村”、“昆山市农村环境整治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朱家湾村

  朱家湾村简介   朱家湾村位于周市镇政府东面,青阳路东侧,辖区内有四纵四横道路,南至横长泾路,北至长兴路、周新公路,东至官界河,西至市东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村由原朱家湾村、潘家、庙浜三个行政村合并组成,辖区面积4.5平方公里。现有15个自然村落,26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5615.21亩,已被征用5376.21亩。现实有耕地1239亩。主要分布为:水稻345亩、水产养殖750亩、蔬菜144亩,全村共有572户,人口1972人,总劳动力1124人。其中:第一产业75人,占比6.5%、第二产业733人,占比65.8%,第三产业306人,占比27.7%,劳动就业率91.3%,外来人口7800人左右。   村级经济:目前村级拥有总资产1400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050万元,内有打工楼4幢,面积4454平方米,年租金收入55万,店面房35间1260平方米、过渡平房80间,年租金收入81万元,农贸市场1400平方米,年租金26万元,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是商家投资的风水宝地。目前村辖区内现有工业企业24家,正在筹建企业12家,近几年该村形成了康庄路二侧民营投资区、黄浦江路两侧的外资工业企业群。   2007年总收入205万元,可支配净收入在120万左右2008年总收入225万元,可支配净收入150万元,2009年总收入275万元,可支配收入200.23万元。2010年村级经济总收入320万,可支配收入225万元。   2007年7月25日经市农办批准,成立“朱家湾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将集体的净资产得到净收益量化到1967股股民中。   几年来,富民合作社在上级政策的扶持下,富民合作社运转正常,到目前为止,入股股民198户,股金总额200.15万元,2007年股民得到分红85800元,2008年分红92100元,2009年分红93400元,2010年分红101400元。   生活情况:2007年人均纯收入11394元,2008年人均纯收入12456元,2009年人均纯收入14132元,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5517元,全村总自然村村落18个,已动迁拆除7个,现有11个村落。通过规划保留6个自然村落,涉及农户460户,全村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农村改厕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全村河道19条,长度27公里,3年来共疏通河道11条,清理长度19公里,2004年成立朱家湾村社区医院,面积180平米,医生3名,床位6个,设施齐全,社区服务中心内有老人活动室、阅览室、篮球场、健身房、棋牌室、影视室,投资资金12万元建造并投入使用,老,年人活动中心,和门球场一个。水泥道路通到每个自然村落、无计划外生育、对外来人员上门办理暂住证、加强法律宣传力度,几年来无刑事犯罪情况出现,今后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和三清长效管理。   民主管理:坚持一公开四民主制度,村级经济收支每季开展一次民主理财活动,上榜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村级5万元以上投入,必须召开村民代表听证会议,1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通过招投标形式,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增加透明度,实行阳光操作。   以上是朱家湾村概况,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东方村

  东方村位于周市镇东南,东面、北面与太仓市毗邻,南与昆山开发区仅一河之隔,西与新镇村接壤,“城北大道”、“昆太路”、“339省道”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2001年8月由东方、腰娄、杨文三个村合并组建而成。辖区总面积10.1平方公里,现有村民小组40个,划分为15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925户,总人口3143人,外来人口2500余人。   村辖区内共有民营企业家31家,村年总收入14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2800元。   在本村辖区内有蜚声中外的振东侨乡,侨乡始建于1912年,目前在海外的侨胞有30余人,振东侨乡内现有建筑30余幢,2006年市、镇二级出资对部分建筑进行修复,使侨乡面貌焕然一新。   

珠泾村

  珠泾村:辖珠泾花园、黄浦家园等。  

陆桥村

  陆桥村位于周市镇北部重点开发区制造业基地,北侧有高速公路,西邻石牌南北,224省道贯穿全村,交通便捷、人杰地灵、环境优美,是企业投资理想地区。所辖地域面积2.03平方公里。2010年,全村有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90人、有农户547户,其中党员80人,耕地面积366亩,渔塘面积282亩,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72万元,人均收入18272元。近年来,先后获得“苏州市民主法制示范村”“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拆迁工作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土地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小泾村

  小泾村位于昆山市周市镇西北,北与常熟交界,2001年由原小泾、潘泾二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76亩, 有9个自然村落,25个村民小组,361户农户,本地人口1410人,外来人口140多人,其中水稻面积148亩,水产养殖面积3328亩。   自2001年区域调整以来,党总支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村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践行“-”重要思想、以党的“-”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两个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抓住发展机遇,在两个率先和强村富民各项工作上成绩显著,新农村建设有序展开,和谐社会氛围逐步形成。2009年村可支配收入达116万元,人均收入14203元;2010年村可支配收入198.09万元,人均收入16333元。几年来,我村获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2009年南潘泾自然村、2010年仓桥自然村先后通过新农村达标验收。   为了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工作,我们将高举-理论和“-”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党的“-”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委、政府全年工作要求,以及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以群众满意为我们的工作目标,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做好事,为前进中的小泾村注入更大的活力,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2012年6月撤销超英村村委会,并入小泾村村民委员会。调整后的小泾村,东与市北村毗陵,西与路桥村接壤,南与许家村相邻,北与常熟市蒋巷村交界,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人口2584人。办公地点设在原小泾村村委会。   

许家村

  许家村:辖鑫茂花园小区。  许家村与平庄村、周市社区、陆桥村、白塘社区、中乐社区、新镇村、小泾村、朱家湾村、桂冠社区、新瑭村、东明村、市北村、超英村、横娄村、斜塘村、东方村、长泾社区、珠泾村、永共村、华城美地社区、鑫茂社区、嘉禾社区、春晖社区、新镇社区、花都社区、阳光社区、毛厍社区、睦和社区、金威社区、陆杨社区、康泾湾社区、天伦社区相邻。  

新镇村

  昆山市周市镇新镇村位于昆太路、娄江河畔,东与东方村毗邻、南与昆山开发区隔江相望、西与珠泾村相接、北与朱家湾村接壤,辖区有昆太路、新浦路、宋家港路、339省道、环北路、横长泾路贯穿全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使捷。 新镇村是由原新镇村、陈家村于2001后8月组建成立的,现新镇村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3个村民小组,新镇村有二个规划区:一、居民住宅:小区以村中心河东为居民住宅区内有(中木泾美墅、项路景苑、东方花园)三个动迁小区,二、民营配套区:以村中心河以西为周市镇民营企业配套区,辖区内有民营企业365家,工商户520户。辖区内有外来民工子女学校一所,目前民办珠江小学教职员工共有3500名。 目前村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占地15亩,其中老年活动中心150平方,社区服务中心350平方,文化长廊70平方,图书室25平方,室外篮球场250平方,乒乓室30平方,室外健身点5处共有1000平方,便民中心20平方,警务室120平方,党员之家320平方,各项活动设施一应俱全。为了满足村民日益提高的文化物质的需求52亩的市民广场正在规划中。村拥有2支业余团队:村中老年文艺队有12名,村老年门球队有8名成员,并多次荣获市、镇各项荣誉。 新镇村在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的同时,村级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新镇村的可支配收入为35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21000元。  


斜塘村特产大全




斜塘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