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泰农民新村规划建设于1998年,2002年投入使用,是由原沈湾村根据镇区规划,以及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的要求,多方筹资建成的具有现代、欧陆风格的花园式农民居住区。
新村建设占地116亩,总投资6500万元,由村民出资和村股份制企业——晟泰集团贴补协办,其中企业贴补3千多万元。晟泰集团是一家村级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纸板包装箱,2008年公司销售额为2.75亿元,实现利润2900万元。
区内建风格迥异的欧式公寓住宅楼32幢252套,并建有中心广场、人工河道和多功能会所,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容积率58%,绿化率63%。主要是本村及村办企业集团人员入住。
新村遵循既有现代气息,又体现小桥流水、亲水园林的江南水乡特色。古典欧式风格的公寓大楼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弧形路网,极具匠心的人文布景,透出舒适怡人的气息。人工河道盘曲如丝带缠绕其间,过河小桥与新村大门、中心会所在同一中轴线上,富有古典特色。区内闭路电视、电子安防、宽带网络等智能化系统配备齐全,每家每户都没有防盗窗,这是小区启用红外线防盗设备和全天候安保的结果。
区内还建有秸杆气化站和污水处理设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为一个生活环境园林化、居住条件星级化、配套设施现代化、信息管理智能化的生态型现代化农民居住区。
小区内的物业管理也很有特色,物业管理费按每平方米100元收取,然后把这些管理费作为股金入股晟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得到的股金分红用于整个小区的物业管理。期限为50年。
晟泰农民新村多功能会所配套有宴会厅、咖啡厅、图书室等。该会所面积有4400平方米,内设宽敞气派的宴会厅,可容纳50桌同时用餐,小区的村民每逢婚宴喜庆都可以无偿租用该大厅,大厅后面有图书室、戏台、咖啡厅。
晟泰新村的建造,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宗旨,使村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完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583105 | 215000 | -- | 查看 晟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淀辉社区 |
淀辉社区:位于淀山湖体育公园北侧。 |
杨湘社区 |
杨湘社区:位于香石南路。 |
石杨河社区 |
石杨河社区:位于淀山湖镇以北1公里处。 |
利民社区 |
利民社区:位于淀山湖公园路。 |
淀山湖社区 |
淀山湖社区:位于新乐路北侧。 |
金家庄村 |
金家庄村概况 金家庄村位于淀山湖镇西南角,地处淀山湖畔,四周环绕淀山湖,自然环境优美。我村在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级生态村。全村总面积0.4平方公里,总户数782户,常住人口2485人,外来人口500多人,村民小组34个,现有耕地种植面积1330亩,水产养殖面积2560亩,农民人均总收入16886元。 一、村级经济发展情况 金家庄村属经济薄弱村,贫困主要历史原因有:并村时负债过多,而且收入来源少于其他行政村;村级公益事业及农业服务费支出相比其他行政村要大(例农户倒马桶费,农用班头船费)。 2006年我村列入昆山市经济薄弱村行列,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为了早日为贫困村脱贫,先后扶助资金450万元,支持村级经济发展。村两委多次研究如何尽快脱贫,年末成立了富民合作社,吸收股民55户,股金96万元,用于建造标准厂房和邻里中心店面房。2007年邻里中心店面房建造完工1000平方米,2008年出租,年租金15万元;同年建造标准厂房3700平方米,2009年竣工结束,年租金40万元,两项工程共投入资金560万元。我村2009年村级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元。摘掉了脱贫村的帽子,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2009年底入股强村公司,为村级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2010年全村可支配收入达到120万元。2011年村级经济可支配收入预计140万元。包括:工业收入:40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22万元,投资(强村公司)收入:18万元,财政转移:17万元,征(使)用土地34万元,其他收入9万元。 二、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近年来,金家庄村随着环湖大道的筑通、绿化面积覆盖率增多,村内环境面貌又有了新的亮点。金家庄村的五位一体综治(警务站)办公室设施配套齐全,面积120平方米,办公室共6人上班,主要负责全村的综治安全情况、外来人口管理。我村还成立了由10人组建的群防群治队伍,这支队伍在村委会的带领下与警务站相连通,共同搞好金家庄村民主法治、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几年来金家庄村无重大案件发生、治安状况良好,为老百姓营造了一个安全、优美、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特色文化发展情况 金家庄村戏曲业余演出队成立于2002年3月,全队共有27人组成,团长一名,琴师5名,业余演员21名。每周二、四晚上排练,2010年累计排练116个夜晚。到目前为止,拥有排演室1间(50㎡),道具室1间(50㎡),活动戏台1只、音响设备等。村每年还将投入40000余元,购买服装、道具,演出使用车辆等。演出队成立以来,在广场文艺、戏曲周、送戏下乡、各村汇演、村民结婚等多项活动0演出二十余场次,其中包括有演出队自编自演反映新农村建设的表演唱,锡剧折子戏《双推磨》、《拔兰花》,大型锡剧《珍珠塔》、《玉蜻蜓》、《荒坟产子》,大型沪剧《大雷雨》、《庵堂相会》、《0官的私生子》等。先后获得苏州市优秀业余演出团队、昆山市精神文明新人新事奖、淀山湖戏曲周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和多个个人奖项。 四、动迁工作稳步进行 经镇党委、政府决定,今年4月份开始对我村原金湖、淀金片区实施分期拆迁,本次动迁涉及范围广,安置户数较多,我村专门成立了动迁领导班子,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前期做了大量宣传工作。金家庄村第一期拆迁户为314户,目前评估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原淀金村146户现正逐步选房签约,预计下半年将进行全面动迁工程。拆迁工作是今年的重点工作,我村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以及镇拆迁办的工作思路,努力做好群众思想工作,0完成金家庄村第一期拆迁工程。 |
双护村 |
双护村简介 双护村位于淀山湖镇东大门,与上海市青浦区交接,地处镇工业园区,村辖面积约2.2平方公里。2001年行政区域合并,原双桥、钱沙两个行政村合并组成双护村,全村共辖10个自然村(升罗潭、北榭麓、小石浦3个自然村已先后动迁),2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74户,常住人口1639人,外来人口近2万人,耕地面积952亩,其中种植面积为819亩,养殖面积133亩。双护村曾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民主法治村、昆山市精神文明建设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一、村级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通过村民自愿入股,政府扶持、拨款等形式,建造标准厂房4380平方米,建造钱晟佳园打工楼2930平方米,门面房200平方米。每年为村级经济增加收益30余万元。2010年4月,全镇11个行政村共同发起、注资组建“昆山淀山湖强村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双护村入股强村公司180万元,为村级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希望。2010年村级资金总收入158.5万元。2011年村级经济预计收入160.49万元。其中:1、发包及上交收入35.99万元,﹙1﹚房屋租金收入30.25万元,﹙2﹚土地租金收入5.71万元。2、投资收益(富民合作社、强村公司)28万元。3、财政补助收入12.5万元。4、其他收入76万元,﹙1﹚利息收入1万元,﹙2﹚征(使)用土地补偿65万元,﹙3﹚其他收入10万元。村可用财力158.99万元。 二、社会稳定工作情况 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综治办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措施落实到实处。结合我村外来人口多,村民出租房多的实际情况,村干部连同警务站联防队员实行包片责任制度,各自然村分别设有社会管理信息员,应付突发事件,村干部连同社会管理信息员每月进行矛盾纠纷排查,每天汇报信息,做到信息及时传递,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理。全村连续几年无越级-事件,无违法婚姻,无家庭暴力发生,计划生育率达100%。两委积极配合上级依法处理征地拆迁,辖区治安案件逐年下降,我村连续几年在综治考核中取得高分。 三、公共服务事业建设情况 2009年,由市、镇、村三级出资建设双护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总投资223.8万元,其中市镇拨款160万元,村投入63.8万元。2009年 11月竣工投入使用。新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内设办公大楼2层,多功能会议室,儿童活动室,排练厅,残疾人康复室,图书室、乒乓球活动室,电视室和老年棋牌室。同时,也翻新了南片老年活动室及社区服务站。自2007年以来,全村共改造、新建20座普通厕所,3座无公害厕所,修建3座垃圾中转站,改建危桥一座,完善村内道路13000平方米。2011年计划修建2座无公害厕所,1座垃圾中转站。 四、文体团队发展情况 双护村现有文化、体育活动团队3支。以农村老年人特色体育团体为主,一是老年人门球队,建立于2005年,全队队员10人,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他们积极参加村、镇,乃至市级的交流比赛,在全村上下形成良好的氛围;二是2008年成立的老年人球操队,在2010年度全镇比赛中获得第三名;三是2010年新建的太极拳队,在今年的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上参加了汇演。另外还有乒乓球爱好者、棋牌爱好者、戏曲爱好者均在形成良好的氛围,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组建一支文艺团队,在全村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民和村 |
民和村位于淀山湖镇西北,与千灯、锦溪交界,2001年9月由石墩、官里、塘泾、新兴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共有12个自然村,3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275人,外来人口6000多人,随着近几年拆迁力度的加大,有7个自然村相继拆除。累计建立了富民合作社、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和社区专业合作社。 全村现有渔塘1170亩,粮田面积697亩,2010年可支配收入163.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900元,全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全村自来水入户率100%,室内改厕入户率100%,已建成一个多功能的社区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了生活、学习、休闲、娱乐等全方位的服务;2006年以来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计划生育比例100%,刑事犯罪案件无发生。社区服务中心的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苏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集体、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运动”先进村、昆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五有五好”先进单位、昆山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昆山市村民自治模范村、昆山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昆山市双文明建设先进村、昆山市“五好”村党支部、昆山市学习型社区等荣誉称号。 |
安上村 |
安上村地处淀山湖镇东侧,距镇0.5公里,自2001年,原马安村与上洪村合并为安上村,东邻双护村,南与原永勤村相联,西靠镇区,北与原石浦镇陆家桥村接壤。全村面积4.1平方公里,现有耕田面积876亩。全村共有27个村民小组,499户,常住人口1902人。现有南浜、南浜新村、马安、马安新村、西厍、西庙泾、顾家厍7个自然村。目前全村涉及15个组,306户村民已进行拆迁安置。 毗邻上海青浦,东临机场路,北接北苑路,曙光路贯穿其中,便捷的交通,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为安上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2009年村级经济总收入250万元,人均收入15122元。 经过多年不断地努力与探索,我村曾先后获得“江苏省百佳生态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全国九亿农村健康教育行动——苏州市先进村”、“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苏州市民主法治村”、 “昆山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这些瞩目成绩,为我村继续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
度城村 |
度城行政村位于淀山湖镇西南部,东接永新村,北至兴复村,西南紧临淀山湖。2001年9月由复光、复月两个行政村合并组成。度城行政村下辖度城、南厍、西港、东村、南巷、西南巷6个自然村。全村现有人口1865人、农户546户、34个村民小组。度城行政村总面积约403.1公顷。村庄建设用地20.5公顷、公园绿地4.2公顷、防护绿地28.2公顷、农业用地270.3公顷、道路及河流79.9公顷。村级班子成员5名、党员62名,村级经济全年总收入在116万元左右。 度城村社区服务中心总占地面积1433平方米,总投资150万元。建设老年活动室2个共75平方米、广播室21平方米、老年电视剧场65平方米、乒乓室32.5平方米、棋牌室32.5平方米、会议室220平方米、残疾康复室35平方米、图书阅览室80平方米、戏曲排练厅100平方米。该工程于04年动工兴建,年底建造完工,05年进行扩建,现已全面投入适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是基层党组织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更是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重要载体。这是服务村民的第一站,也是架起村委会与村民沟通的无形桥梁。 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我村村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我村的社会和谐、推进我村的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
兴复村 |
兴复村概况 兴复村位于淀山湖镇西侧,属镇旅游度假区.东接永新村,北至民各村,南至度城村,西临淀山湖。2001年9月由复明、复利,复新三个行政村合并组成。兴复村下辖南枉泾、碛下塘、东洋村、西洋村等5个自然村。原复新已全部拆迁。全村现有人口1745人、农户510户、21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712.37亩。村级班子成员6名、条线5人、党员84名,村民组长19人、保洁队伍15人。村级经济全年总收入在160万元。 兴复村社区服务中心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180万元。建设医疗服务室300平米、老年活动室60平方米、广播室20平方米、老年电视剧场100平方米、乒乓室80平方米、棋牌室30平方米、市民学校220平方米、残疾康复室35平方米、图书阅览室40平方米、戏曲排练厅100平方米。该工程于2009年6月动工兴建,年底建造完工,现已全面投入使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是基层党组织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更是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重要载体。这是服务村民的第一站,也是架起村委会与村民沟通的无形桥梁。 |
杨湘泾村 |
杨湘泾村位于淀山湖镇中心,是一个镇中村,东临安上村,西靠民和村,南至永新村,北至镇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3.17平方公里,共有3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80户,户籍人口2155人。现有耕地面积1058.3亩,其中水面养殖381.71亩,水稻种植474.23亩,发包绿化种植104.78亩,其他作物97.58亩。累计建立了富民置业合作社和农地股份合作社。 近年来,杨湘泾村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富民强村为目标,充分发挥独有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抓住一切机遇全力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在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双丰收,现村级集体拥有经营性总资产2350万元,经营性净资产1652万元。2010年村级经济总收入3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6万元。先后获得江苏省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苏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昆山市双文明建设先进村、淀山湖镇基层建设先进单位、淀山湖镇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杨湘泾村“两委”干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亲民、安民、惠民、富民”为原则,把群众放在心坎上,努力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目前全村劳动就业率达93%,家庭拥有物业率达到90%,有线电视、自来水、电话、卫生改厕等覆盖率均为100%,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五保户”“因病致贫户”和特困户参加了最低生活保障。全村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村民安居乐业。 杨湘泾村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经过科学规划,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全面实施老村改造,先后投入800余万元,实施村容村貌整治、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全面完成河道清淤、雨污水排放等工程。2007年,投入165万余元建设集行政管理服务、日常便民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社会安全服务、党建活动服务等六大功能于一身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2009年利用村级积累资金投入360万元、淀山湖镇新杨村入股200万元筹建杨湘农贸市场,目前该市场已经投入运作,经营状况良好,进一步增加了村级经济和村民的收入。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杨湘泾村始终围绕“抓党建、促发展、惠百姓、达小康,全面迈向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挂钩联系村民,开展“知民情、解民忧、连民心”活动,并充分发挥“双带”作用,为实现科学发展作贡献,真正达到村级发展好、村容村貌好、村风民风好、农民致富好、党建工作好。今后,杨湘泾村将继续开拓创新、创先争优,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
红星村 |
红星村位于淀山湖东南侧,东临晟泰村,西靠永新村,南至青浦朱家角镇,北至镇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2001年9月由红亮、东梅、榭麓三个行政村合并成现在的红星村。全村总人口4035人,户籍人口1852人,外来人口2183人。现有耕地面积4069.9亩,其中水稻面积938.69亩;黄桃406亩;水产面积2725.21亩。现有自然村落10个,30个村民小组,570户村民,党员74名。红星村依托地理环境优势在辖区内租赁村土地及厂房的工业企业20家。我村在上级“富民强村”政策的贯彻下,先后组建了两家富民合作社,建造标准厂房4幢,10000平方米(已全部出租);建造打工楼2幢,6000平方米(出租率为75%);店面房600平方米(全部出租)。两家富民合作社总投资1270万元,入股总金额为1140.8万元,每年红利回报率为14%和11%,账面积累和折旧资金近100万元。2011年总收入384.4万元,2012年总收入542.32万元。 2007年、2009年、2010年镇政府分别对我村小泾、东杨界、榭麓三个自然村实施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涉及废塘废沟填土、驳岸和河滩改造、铺设污水管网、新建老年活动室、健身器材和文艺戏台建设、道路硬化、种植绿化、安装路灯、公厕和桥梁改造等工程。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经过多年地不断努力与探索,2001—2003年度“获昆山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2003年“江苏省卫生村”、2004年“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苏州市先进村”、2006—2008年度“苏州市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2008年“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2008年“昆山市绿化庭院、美化家园”绿色行动先行村、2009年“苏州市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先锋村”、2012年“昆山市十佳最美乡村”等称号。 |
晟泰村 |
晟泰农民新村规划建设于1998年,2002年投入使用,是由原沈湾村根据镇区规划,以及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的要求,多方筹资建成的具有现代、欧陆风格的花园式农民居住区。 新村建设占地116亩,总投资6500万元,由村民出资和村股份制企业——晟泰集团贴补协办,其中企业贴补3千多万元。晟泰集团是一家村级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纸板包装箱,2008年公司销售额为2.75亿元,实现利润2900万元。 区内建风格迥异的欧式公寓住宅楼32幢252套,并建有中心广场、人工河道和多功能会所,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容积率58%,绿化率63%。主要是本村及村办企业集团人员入住。 新村遵循既有现代气息,又体现小桥流水、亲水园林的江南水乡特色。古典欧式风格的公寓大楼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弧形路网,极具匠心的人文布景,透出舒适怡人的气息。人工河道盘曲如丝带缠绕其间,过河小桥与新村大门、中心会所在同一中轴线上,富有古典特色。区内闭路电视、电子安防、宽带网络等智能化系统配备齐全,每家每户都没有防盗窗,这是小区启用红外线防盗设备和全天候安保的结果。 区内还建有秸杆气化站和污水处理设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为一个生活环境园林化、居住条件星级化、配套设施现代化、信息管理智能化的生态型现代化农民居住区。 小区内的物业管理也很有特色,物业管理费按每平方米100元收取,然后把这些管理费作为股金入股晟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得到的股金分红用于整个小区的物业管理。期限为50年。 晟泰农民新村多功能会所配套有宴会厅、咖啡厅、图书室等。该会所面积有4400平方米,内设宽敞气派的宴会厅,可容纳50桌同时用餐,小区的村民每逢婚宴喜庆都可以无偿租用该大厅,大厅后面有图书室、戏台、咖啡厅。 晟泰新村的建造,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宗旨,使村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完善。 |
永新村 |
永新村位于淀山湖镇南部,2001年由永义、永安、永生、永益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共795户,常住人口4455人,其中户籍人口3047人,外来人口1408人(外来人主要是建筑工地民工)。2009年5月建立永新村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全村有39个村民小组,973户农户入股,入股面积5516.44亩,因开发建设需要征用土地561.6亩,主要是曙光路延伸、双永路拓宽、永利路延伸,现有耕地面积4954.84亩,其中:种植2633.29亩,养殖2331.55亩,是一个生态良好、田园风光秀丽迷人的典型江南水乡村,被评为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苏州市苏州市十佳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永新村抓住昆山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契机,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科学规划,提出实施“三个集中”,以一产稳村、二产兴村、三产强村的总思路,始终坚持“党建、发展、为民”为主线,大力实施“富民强村”,把群众放在心坎上,做人民的好公仆,充分体现亲民、安民、惠民、富民。 永新村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全面实施老村改造,先后投入1800余万元,进行村容村貌整治、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全面完成河道清淤、雨污水排放等工程。2008年,投入140余万元完善了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六大公共服务功能,即行政管理服务;日常便民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社会安全服务和党建活动服务于一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推进富民强村步伐,成立富民合作社,建造打工楼,参股组建了淀山湖强村发展有限公司。2010年,村级资产达1531万元,年可支配收入13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8286元。多年来先后荣获“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苏州市民主法治村”、“苏州市十佳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等光荣称号 永新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围绕抓党建、促发展、惠百姓、达小康,全面迈向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挂钩联系村民,开展党员是一面旗帜活动,充分发挥“双带”作用,各项工作创先争优,从而为实现科学发展作贡献。为创先争优当先锋,真正达到村级发展好、村容村貌好、村风民风好、农民致富好、党建工作好。永新村将继续开拓创新、创先争优,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