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苏州 >> 昆山市 >> 周庄镇 >> 云南村

云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云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云南村简介

  云南村简介
  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云南村,位于周庄镇东中部。云南村曾隶属锦溪,因村东北有湖名云镜荡(现明镜荡)而得名。从地图上看,全村陆地形如一块鱼形玉佩,天花荡、明镜荡两湖环拥,显得越发灵秀神奇,充满活力。云南村全村总面积1.64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1.03平方公里(1540亩);总人口2209人。村民散居杏花村、秀王浜、南岳田、荒田里、汤湾和店前等6个自然村,组成26个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驻荒田里,距古镇周庄5公里。
  云南村地处江南水网地区,土地肥沃,历史上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村;同时把利用粘土资源做坯烧制砖瓦作为副业。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云南村人 “立足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相继办起了粮食加工厂、农机修配厂。 1974年,办起了昆山市周庄人民公社云南印刷厂和秀南皮鞋加工厂,开创了以工补农的新形式。
  改革开放以后,云南村率先走上了农、工、副综合发展的道路。至2010年,进入云南工业开发区的民营企业达45家,总注册资金达1亿多元。全村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200家,社会总产值超过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320元。村民参加农保达98%,医保达99%。
  近年来,云南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村面貌得到了有效的改变。全村投入资金超过1000万元,完成了村主干道两侧绿化、亮化及路面的硬化、村级道路重建、农户改厕、改水、河道整治、改建桥梁等社会事业建设。数字电视入户率提高到90%。新建了公共服务中心。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挑战与机遇并存 ,群众的要求更高,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观,围绕“加大资产投入,推动多元发展;加快小区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加强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的总体思路,在“两个率先实现”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583107 215000 -- 查看 云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云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云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全功路社区

  全功路社区:位于梅花弄。  

贞丰里社区

  贞丰里社区:位于后港街11号。  

东浜村

  东浜村简介   东浜村位于周庄镇古镇区想邻,为古镇区东南面,呈不规则三角形。水陆交通方便,有全功路、新舟路直通该村。南湖、东垞港、北白荡等河流流境而过。我们村有四个自然村,共8个村民小组,828人,其中党员31人(由于我村近今年我镇的经济发展较快,外来民工大量涌入,每年登记在册租住约有450人,占全村人口的54%。)。面积约为200亩,自2004年我村已成为无地组,主要以“三产”为龙头、“二产”为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人均收入达22316元。我村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全功路、富贵路穿村而过,富贵园种植的各种树木和乔木犹如天然的空气净化器,使我村空气得到净化。   2005年以来,坚持以党的十六、七大精神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战略思想统揽全局,结合以巩固江苏省爱国卫生村、昆山市精神文明先进村、苏州市创建整治村、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苏州市先进村、江苏省生态村、昆山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成果,个个参与创建和整治活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优质服务、坚持廉政勤政、坚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逐步提-部村民整体素质,保持环境整洁优美、社会相对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造就一支心系村民和身负“保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崇高责任的一流农村现代化队伍,实现一流的管理和服务,创造一流的业绩。先后获得苏州市人民调解先进单位,昆山市人民调解、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征兵工作先进集体,周庄镇先进党支部等多项荣誉。  

南湖村

  南湖村概况    南湖村位于周庄镇东南端,与古镇区接壤,东濒东浜村,南与吴江市莘塔镇交界、西邻白蚬湖,北接本镇全旺村,全村宅基地面积约52000平方米,外荡养殖水面面积2902亩,无耕地。是周庄唯一以渔业生产为主的渔业村。全村有7个自然村落,分成5个村民小组,全村在册总户数357户,户籍人口1134人,分别居住在通秀里、梅堰浜、西市街、西湾街、寺前街、南湖新村、全功路拆迁小区七个住宅小区。主要以养殖、捕捞、旅游服务业为主。2012年村集体收入约265万元。   

高勇村

  高勇村地处周庄镇工业园区、锦周公路沿线,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在2001年8月,合并原王东村形成现在的高勇村。现有村民小组25个,总户数821户,总人口数2460人,外来人口数350人。现有可耕地面积646.66亩,2009年土地流转631.42亩,占总面积的97.65%,现由3户大农户经营。2006年荣获江苏省生态村称号,现列入苏州市城市社区型形态的示范村。   高勇村现有劳动力1456人,其中,从事一产的62人;从事二产的有793人;从事三产的有527人。就业率达99.5%。现有村级集体拥有经营性资产670万,净资产549.88万。拥有标准厂房7650平方米,拥有三产店面房644平方米。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一个,入股土地面积631.42亩。2009年土地股份分配总额40.7万元。2009年村级总收入198万元,可支配收入163万元,全村人均收入14800元。预计2010年底村级总收入250万元,可支配收入200万元,人均收入达16000元。   2009年建成的公共服务办公大楼,是集行政办公、便民信访服务、法律咨询、司法调解、警务治安、村民知识学习和技术培训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办公大楼。办公大楼总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文体活动设施446平方米,包括影视室200平方米,备有影像资料200盘(盒);排练厅60平方米;老年活动室150平方米,设备齐全;图书阅览室36平方米,订阅报刊35种,藏书1300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800平方米。室外文化广场面积800平方米,开展各类问题活动,我村有特色表演队伍2支。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全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我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率达100%,计划生育率达100%,无刑事犯罪发生。   下一步村重点投资改善村容和文化文明建设项目:1、兴隆桥向东延伸道路300米;2、道路两侧新建公厕2座;3、下水道改造800米;4、道路两边新增绿化2000平米。   

全旺村

  全旺村地处周庄镇北侧,紧靠古镇旅游区,全村由12个村民小组,336户农户组成,常住人口1223人,党员41人,全村共有全旺浜、云亭港、则洞港、前庙浜、后庙浜五个自然村。全村村域面积2.85平方公里,村其特殊的区位优势,村级经济扎实,两个文明建设始终走在全市、全镇各村前列。2001年9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到全旺村观摩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了他们肯定受到了各级领导赞扬,并为我省农村基层民主作出了典范。近年来,全旺村先后荣获“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 “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先进村基层党组织”、“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称号。全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100%村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年村级经济120万元,村主要收入来源以二产和三产服务业为主(商贸大楼房屋出租、三兴厂红利分配、云亭农贸市场租金、行政中心物业管理费)。农民人均收入16930元,全面实现全旺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龙凤村

  龙凤村概况   龙凤村位于周庄镇中心西北1公里,东濒上海商塔区,南接白蚬湖,西与吴江市同里镇滆湖相望,北靠同周公路。龙凤村是在2001年7月由原龙凤、蚬北、协义三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全村有13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667户居民,2751名户籍人口。龙凤村为江南鱼米之乡,全村面积1.92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495亩,土地肥沃,自古以来龙凤村村民以种植水稻、小麦和油菜为主要产业。农事之余则利用粘土资源把做坯烧制砖瓦作为副业收入。   龙凤村人一向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们响应国家“立足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号召,开发资源,勇于探索,在全镇率先创办集体企业,相继办起了龙凤皮鞋厂、蚬北皮鞋厂、协义皮鞋厂等一批与上海的联营企业,不但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壮大了集体经济,提高了村民的经济生活水平,成为全镇各村经济建设的榜样。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来,龙凤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走上了幸福、富裕的小康之路。缪剑民、姚建锋等村民相继创办了“昆山市凡人玩具有限公司”、“昆山市恒丰食品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其他村民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承包土地的,有个体经商的,有搞建筑工地的,还有从事种植、养殖行业的……。2005年,有40多位村民抓住机遇,在盐城购买了近100多辆出租车,从事出租车运输行业。据统计,每辆车的年净利润收入均有5万元左右。2010年,村的社会总产值超过了一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980元。村民参加农保率达98%,医保率达100%。   近年来,龙凤村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着力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了村主干道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以及村级道路重建;农户的改厕、改水;河道的清淤整治;桥梁的改建扩容等社会事业建设。数字电视入户率提高到95%,新建了公共服务中心等。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获得了省级卫生村、省级生态村、苏州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从2010年起,镇政府开始规划实施,将在龙凤村内建设一个“周庄新镇”,眼下“周庄文化体育中心”、“周庄人民医院”、“周庄幼儿园”、“周庄农贸中心”等项目已经相继动工兴建;周庄动迁小区“白蚬湖小区”正在进一步扩容。这个重大项目的兴建,将更为龙凤村的环境面貌增添光彩。作为村领导和村民,将以东道主的身份积极配合,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为家乡的建设与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面对新的形势与要求,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对群众新的希望与期盼,村党总支和村民委员会一班人,将更加认真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镇党委政府“建设新镇区的要求”,自加压力,担当责任,多做群众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加快村内自身建设,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农民的就业转型与增收工作,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龙凤村人杰地灵、精心打造着一个适宜人们居住和创业发展的环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努力打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双庙村

祁浜村

  周庄镇祁浜村,位于周庄镇的中西部,东临云南村,西靠吴江肖甸湖村,南与双庙村接壤,北与龙亭村隔湖相望,占地面积2.63平方公里,水陆交通便利,有老锦周公路、大桥北路延伸路、大学路直通该村,同周通路东西贯穿我村,目前规划的市镇重点工程龙云线也穿越我村腹地,中心河流境而过。   祁浜村先后获得了省级卫生村、生态村、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运动、苏州市先进村、苏州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苏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全村有五个自然村落,分别为祁庄、三珠浜、后村、寒贞、卯浜,其中以祁庄、卯浜二自然村为名,称祁浜村,共二十五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85人。   截止2011年,祁浜村拥有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64家,三产业个体工商户62家,全村社会总产值2760万元。祁浜村经济总收入17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16500元。目前集体经济主要来源是:鱼塘出租收入,厂房出租,财政转移支付。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较快,以印刷业,丝织业,绿化业为主,与云南村的民营小区组合成密切的产业链。   近几年来,我村在上级部门的部署,加大对祁浜村村镇建设力度,根据农村环境整治改造要求,分别对祁庄,三珠浜,寒贞自然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在市政府和镇政府的扶持下,在2010年建造了祁浜村公共服务中心。中心配有老年活动中心、党员活动中心、便民服务大厅等服务措施,统一行政服务、便民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社会安全服务、党建服务等八大功能。   祁浜村共有土地1336亩,目前基本都流转到土地合作社,统一发包给当地的12户大农户,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小麦、苗木。25户养殖,鱼塘面积392亩,养殖业以青虾、河蟹、南美白对虾、四大家鱼为主,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云南村

  云南村简介   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云南村,位于周庄镇东中部。云南村曾隶属锦溪,因村东北有湖名云镜荡(现明镜荡)而得名。从地图上看,全村陆地形如一块鱼形玉佩,天花荡、明镜荡两湖环拥,显得越发灵秀神奇,充满活力。云南村全村总面积1.64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1.03平方公里(1540亩);总人口2209人。村民散居杏花村、秀王浜、南岳田、荒田里、汤湾和店前等6个自然村,组成26个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驻荒田里,距古镇周庄5公里。   云南村地处江南水网地区,土地肥沃,历史上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村;同时把利用粘土资源做坯烧制砖瓦作为副业。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云南村人 “立足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相继办起了粮食加工厂、农机修配厂。 1974年,办起了昆山市周庄人民公社云南印刷厂和秀南皮鞋加工厂,开创了以工补农的新形式。   改革开放以后,云南村率先走上了农、工、副综合发展的道路。至2010年,进入云南工业开发区的民营企业达45家,总注册资金达1亿多元。全村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200家,社会总产值超过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320元。村民参加农保达98%,医保达99%。   近年来,云南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村面貌得到了有效的改变。全村投入资金超过1000万元,完成了村主干道两侧绿化、亮化及路面的硬化、村级道路重建、农户改厕、改水、河道整治、改建桥梁等社会事业建设。数字电视入户率提高到90%。新建了公共服务中心。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挑战与机遇并存 ,群众的要求更高,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观,围绕“加大资产投入,推动多元发展;加快小区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加强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的总体思路,在“两个率先实现”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龙亭村

  龙亭村在古镇区北7公里处。2001年撤销龙亭村、对金村、蟠龙村合并成新龙亭村。东靠明镜荡和云南村的店前村;南与祁浜村为界;西临肖田湖;北复兴及锦溪镇狭港村为界。村辖龙亭、蟠龙、金家荡、东对浜、西对浜5个自然村,有25个村民小组。2012年底有村民819户2418人,党员92人。境域面积为3.5平方公里.   龙亭村集体经济在189万元左右,近年来,龙亭村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生态村称号、“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运动”苏州市先进村称号、江苏省环境整治试点村等,在近四年时间里先后对龙亭村村内五个自然村进行了新农村环境整治,并取得一定成效。   龙亭村是个农保区同时也是一个经济薄弱村,全村25个村民小组共有口粮田和自留地1300多亩,鱼塘面积为1100多亩,目前集体经济主要来源是:1、鱼塘收入2、厂房出租(原创型基地厂房)3、财政转移支付。近两年来,我村在上级部门的部署,加大对龙亭村村镇建设力度,根据农村环境整治改造要求,分别对二个自然村(2009年蟠龙自然村,2010年龙亭自然村港南、2011年龙亭自然村港北、2012年对金自然村东浜、西浜、金家荡)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在市政府和镇政府的扶持下,在2010年建造了龙亭村公共服务中心。中心配有老年活动中心、党员活动中心、便民服务大厅等服务措施,统一行政服务、便民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社会安全服务、党建服务等八大功能。   为发展村级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我村成立了龙亭村农地专业合作社。2012年村级经济总收入18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0955元,;2013年,我村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实力,盘活资产,增加村级经济和农民收入,力争2013年村级收入达250万元,人均收入达24300元。   

复兴村

  复兴村地处周庄镇北端,大澄湖南岸。东与锦溪接壤,西、北面紧靠澄湖,村内河港交错,小桥流水,田野村舍,绿树环抱,环境优美。锦周老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由原来的复兴村、澄尚村、西泽村以及坟浜里、西泽港等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总面积4585亩,耕地面积2146亩,有24个村民小组,844户村民,2786口人。   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民企队伍逐渐扩大,民营经济更加发展。全村以印刷业和家具制造业为两大特色产业。目前,全村拥有营业执照的民营企业达150多家,已入驻本村民营小区企业49家。村里除了有营业执照的民营企业以外,还有100多家挂靠别人家的营业执照在从事家具生产和包装印刷等行业的企业。更有近百家如电脑制版、菲林输出、丝网印刷、模切带印、裱糊覆膜、上光优化、烫金凸印、不干胶分切以及器材、带子销售,纸张、油墨批发等等的配套项目。真正形成了家具、印刷专业的大环境、大气候,成了远近闻名的家具、印刷专业村,形成了家家有物业、人人有工作的良好局面。   2010年,全村民营企业的工业销售额达到6亿元,上交税收2000多万元,解决劳动就业728人;全村人均纯收达17630元。村民拥有自备汽车400多辆,成为远近闻名的 “百企村”。 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等光荣称号。   


云南村特产大全




云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