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苏州 >> 太仓市 >> 浮桥镇 >> 绿化村

绿化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绿化村谷歌卫星地图)


绿化村简介

  绿化村简介
  绿化村位于浮桥镇西北,通港路、协星路贯穿东西、南北,由原绿化村和先锋村合并而成,东临九曲社区,西临老闸社区,北临璜泾镇,南临戚浦塘,水陆交通极为便利。
  绿化村区域面积8.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66亩,辖区内共33个村民小组,农户572户,总人口2548人,其中党员207人。村内座落有十五家企业,村级资产总额1667万元,2013年村级可支配收入763万。
  近年来,绿化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成立了太仓市强绿农场专业合作社、太仓市惠绿农机专业合作社、太仓市轩旺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太仓市盛绿花木专业合作社,带动人民增收,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21520元/年,并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环境整治试点村”、“太仓市十佳合作农场”等荣誉称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585103 215000 -- 查看 绿化村谷歌卫星地图

绿化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绿化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茜泾社区

  茜泾社区:位于富民路。  

时思社区

  时思社区简介   时思社区地处浮桥镇北部,2012年12月由原来的鹿新村与时思社区合并为现在的时思社区(属于涉农社区)。社区东邻浪港村,西与时思村相邻,南到浪港河,北至老荡茜河,老浮璜公路穿村而过。   社区面积约8.1平方公里,下辖46个居(村)民组,住户1100多户,耕地面积3100亩,户籍人口4000多人(非农业人口占58%),流动人口约3000多人。社区党委下设7个支部,党员共213人。辖区内坐落有110多个企事业单位。   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绿色社区”。   

九曲社区

  九曲社区简介       九曲社区成立于2000年,当时为有效管理九曲集镇老居民和原金浪镇辖区内的城镇户口居民而成立。成立初期管理范围仅限九曲集镇,2005年,在九曲集镇的西侧建立拆迁居民集中居住区——红星新村。2012年11月,经上级政府批转,原九曲社区、新仓村、红星村合并为九曲社区,现九曲社区辖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738亩,社区东至陆公村、南临方桥村、西与绿化村毗邻,北与时思村为邻。   目前社区共有80个居民小组,在册居民1696户,户籍人口5734人。红星新村西区规划建设800余户,已建设完工450余户。届时九曲社区的居民数量(加外来人员11800人)将超过17000人。九曲社区居委会办公地位于红星小区东侧,是九曲集镇的标志性建筑。它是功能齐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场所,总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全社区净资产约2500万元,年可支配收入964万元。   

牌楼社区

  牌楼社区简介   我们牌楼涉农社区是在2012年12月由原来的牌楼村、杨林村、牌楼社区二个村一个社区合并而成的。辖区范围东至新港花苑社区,南至丁泾村、浏河镇万安村,西与沙溪镇新建村毗邻,北与新邵村相连。沪浮璜公路、新港公路、协星公路、-公路纵横贯穿,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现有涉农村民小组18个(其中原牌楼村15个,338户,1290人;原杨林村3个,72户,273人)。原牌楼社区共27个居民小组(其中老居委542户,1002人;集中居住的新建小区1560户,单体1484户,联体别墅76户,5621人)。牌楼社区共计2776个自然户,常住人口9102人,区域面积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77亩,合作农场4158亩。   牌楼社区党委下设支部10个,有党小组长22人,现有党员401 人。开展党员“群众路线”、“争先创优”、“扶贫帮困”等活动,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   社区服务功能完善,新建社区服务中心2960平方米,服务中心有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等,服务好社区居民。辖区内配有幼儿园、小学、医院、农贸市场、超市等便民服务网点。   

老闸社区

  老闸社区简介   老闸社区于2012年12月与老闸村合并,全称太仓市浮桥镇老闸社区居民委员会,东靠浮桥镇绿化村,西接沙溪镇涂松村、凡山村,北与璜泾镇广新村相接,南与浮桥镇三市村相邻,石头塘纵惯南北,通港路横贯东西,戚浦塘、浪江河南北为界,水陆交通发达。合并后社区面积5.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4183.97亩,现有41个居民小组,1049户农户,总人口为4570人,社区党员182名,设5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社区资产700多万元,社区集体可支配收入100多万元,辖区有各类企业52家,全年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5亿元,上交国家税收5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0。   老闸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健全、班子团结、工作协调。在党建工作中,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充分发挥0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带领社区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社区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放在首位,全方位推进社区建设,努力把老闸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文明和谐社区,争创全镇之先。   

建红社区

  建红社区简介   浮桥镇建红社区在太仓港区大开发的环境下形成,始建于2001年4月。建红社区位于浮桥镇西首,东临镇区,西靠户浮璜省级公路,南与新邵村相邻,北至戚浦塘,南环路东西贯穿,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2009年8月,建红社区与荷池村区域合并之后,成为浮桥镇首个涉农社区,2011年荷池花园动迁小区归建红社区管理,目前辖区面积2500多亩,其中居住面积1200多亩,耕地面积1200多亩;社区内有8个村民小组,202户村民;10个居民小组,安置单体住宅575户,联体住宅159户,多层住宅525户,总人口5500多人,其中外来暂住人口800多人,人均收入19460元。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建红社区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太仓市勤廉文化建设示范点、综合治理、规范化社区调委会、健康卫生社区、远程教育示范点及江苏省和谐社区的创建工作,获得了江苏省省级党案室、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社区、苏州市民主法制社区、太仓市“五好”基层妇女组织、太仓市社区活力奖、征兵先进集体、苏州市 “绿色社区”、“充分就业社区”、太仓市“民主法制示范社区”、“社会治安安全社区”、“社区活力奖”等荣誉   建红社区行政区域合并之后,在上级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 指引下,建红社区以不懈的努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保证了社区各项事业健康科学发展。   

马北社区

  马北社区:位于飞马路888号。  

浮桥社区

  浮桥社区:位于中兴路西侧。  

六尺社区

  六尺社区:位于和平南路128号。  

和平花园社区

  和平花园社区:位于和平花园14幢201室。  

新城花园社区

  新城花园社区:位于南环路南北侧,东临浮桥镇区,西靠338省道。有新城花园和康居花园两个小区,区域面积0.5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7.75万平米,五层公寓房116幢、3270套,联体公寓房75幢、279套,居民2099户,共计11000余人。  

浮南社区

  浮南社区简介   浮南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12年12月,由原来的浮南村,明珠花园、望江花园、海韵花园合并而成,是一个新型的涉农社区。既有原来浮南村纯农业的13个生产队,又有明珠、望江、海韵三个农民安置小区。辖区东至和平路,南至杨林塘,西至沪浮横,北至七浦塘。随着农民安置工作的陆续进展,最终常住户可达3000多户,常住人口可达10000人以上。社区现有工作人员9名,下设居民小组33个,生产队13个。   社区居委会位于明珠花园南门口,距离338省道300米,交通便利。社区设有1个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目前社区下辖明珠花园、望江花园、海韵花园3个小区。社区整体环境优美,整洁有序。社区拥有一站式服务大厅,会议室、阅览室、医务室、警务室、综合办公室等功能服务室。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还有800平米的物业用房和社区工作站,还将逐步扩大完善老年活动室、早教中心、文体活动室、广场健身舞等一系列活动场所,以便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   社区居委会按照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服务居民,为小区居民提供文化生活、社区教育、计划生育、治安防范、社会保障等服务性工作,大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向着环境优美、人际和谐、治安稳定、居民安居乐业的文明社区而努力。   

时思村

  时思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时思村位于浮桥镇北部,东靠时思街道,南与红星村接壤,西与璜泾镇永乐村毗邻,北至荡茜河为界。沪太公路纵贯南北,时沪路横贯东西,时九路穿村而过,交通较为便利。2004年5月由原来的时思、新亚、永新三个村合并而成的,村委会驻地在原新亚村。村域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3910亩,粮食面积3390亩,林木果园面积250亩,水域面积380亩;下辖41个村民小组,690个自然户,农村人口2219人,外来务工人员1895人,全村党员178名,设6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先后获得“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太仓市社会治安安全村”、“太仓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列入太仓市第四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生产发展情况:全村劳动力1230人,其中从事一产人员220人,从事二、三产人员1010人,就业率达100%。全村种植粮食面积3390亩,经济作物250亩,其中,土地规模经营6户,规模经营面积350亩;村级集体拥有经营性总资产220万元。土地股份合作社1个,入股土地面积1018亩,入股农户115户,全村农户土地流转总计2250亩;农机专业合作社1个,入社农户8户。   三、生产宽裕情况:2012年村级可支配收入4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050元。全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布达100%和100%。   四、加强组织建设,实行民主管理:我们始终坚持例会制和村务公开,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坚持每月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坚持“1月10日”和“7月10日”两个民主决策日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和共同管理,村务公开率100%。   

三市村

  三 市 村 简 介      浮桥镇三市村位于太仓市浮桥镇西则,西与沙溪,南与岳王相邻,北以戚浦塘为界。经1999年、2004年两次区域调整由原柳园村、红跃村、渔业村、红峰村和三市村合并而成。三市村村域面积6.7平方公里,现有可耕地总面积5300亩,其中粮田面积4440亩、开挖渔池养殖水面660亩、林地面积(桑田)200亩。区域内划分40个村民小组,农户总数826户,全村在册户籍人口2760人,外来常住人口638人。二0一三年三市村村级收入39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21155元。   村党委、村委会、村社区服务中心组织健全,班子团结,工作协调。在村民自治工作中,以“村民自治章程”为主体的各项制度健全,贯穿村民自治全过程的“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群众得到实惠。近年来,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生态村、苏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太仓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丁泾村

  丁泾村简介   丁泾村位于太仓市中部,浮桥镇西南,北靠新港公路,东抵338省道,南与浏河镇连接,西和沙溪镇交界,苏昆太高速公路纵横丁泾村东西3.5公里。全村区域面积6.7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达5280亩,下辖47个村民小组,811户,常住人口有2950多人。   全村总计党员206名,分属4个支部。2011年村集体资产842万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320万元。农副业主要以稻、麦、蔬菜、土地流转及水产养殖为主,2011年农民年均纯收入16845元。   丁泾村先后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市五好党支部”、“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农业生态村”、“镇为民办实事先进村”等称号。   2004年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和决策下,丁泾村由原先的四个村合并为现在的丁泾村,并给丁泾村配备了一个坚强团结、群众拥护的好班子,运行数年来,充分发挥了村党委班子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村委会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村内各组织网路健全,职能明确,运转协调,另外,通过支部先进性教育、电化教育,不断提高了党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了0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村民走共同致富之路。全村村级水泥道路硬化率100%,每个组都有水泥路连接,全村100%农户用上自来水,95%以上农户安装了数字有线电视,全村现有河道、道路有专人进行保洁,保证村庄整洁的长效治理。   村委会依托太仓市现代农业园区在丁泾村的优势,已有1245亩土地流转经营,每亩租金1000元。同时村成立了绿苗土地股份合作社,依托苏昆太高速公路绿化带配套,已有380亩土地流转,每亩土地租金400元,因此通过土地流转租赁收入,农民打工收入,达200万元,老百姓正真体会到土地流转的经济实惠。党群、干群得到了改善,社会和谐稳定。   

七丫村

  七丫村简介   浮桥镇七丫村紧邻镇区,南靠杨林塘,北至七浦塘,东至长江,西与浮南社区交接,村内玖龙路、南环路贯穿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辖区内共有14个村民组,294户农户,户籍人口1586人,现有耕地面积4500余亩。村党组织,村委会班子健全、团结,工作协调,下设3个支部、8个党小组,党员108人。   村两委会在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开展创建平安村工作,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书记担任领导小组长,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组建村级联防队,建立村综合治理网络,坚持各项例会制度,分析和排查存在的各类问题和矛盾,群防群治,加强村民的法制教育。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社区服务中心组织健全,班子团结,工作协调。在村民自治工作中,以“村民自治章程”为主体的各项制度健全,贯穿村民自治全过程的“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群众得到实惠。   近年来,先后荣获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安全示范村、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生态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先进基层党组织、苏州市先锋村等荣誉称号。   

浮桥村

  浮桥村简介   浮桥村位于浮桥镇北,东至长江边,南至七浦塘,西至九曲广星,北至浪港湖。该村地处太仓港港口开发前沿,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村区域面积6.5平方公里。随着港区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目前村区域面积为1.5平方公里。   该村新中国成立初为浮桥乡,隶浮桥区。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成立浮桥生产大队。1983年8月,改村。2006年8月,浮桥村、鸦江村、陆浜村、浮北村、光明村五村合并为浮桥村。2012年11月,随着浮桥镇区划调整,陆公村和浮桥村合并,办公地点设在浮桥村。陆公村在2006年8月调整后,由原来的立新村、陆公村、三星村、江海村、童桥村合并而成。   该村的工作重点主要突出在拆迁安置一块,目前只剩老镇区6个村民小组及2个小区。农户总数775户,户籍人口2490人,外来人口950人。到2013年底,村集体总收入879万元,村可支配收入659万元,人均纯收入21200元。   该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社区服务中心组织健全,班子团结,工作协调。目前已建造标准厂房2500多平方米。近年来,先后荣获“浮桥镇先进党组织”、“太仓市计划生育协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浪港村

  浪港村简介   太仓市浮桥镇浪港村座落于浮桥镇北,由原来的浪港、万众、鹿鸣、东升、庵弄五个老村合并为现在的浪港村,全村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浪港村东枕母亲河长江,南临浪港河,西至时思村、鹿新村,北靠璜泾荡茜村。滨江大道贯穿浪港村南北,市政公路河、浪港河、鹿鸣泾为“两纵一横”,水路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   全村辖区内共有40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3725人,共有农户672户,其中农业人口2891人,外来人口834多人。经2006年8月及2012年12月区域调整后,根据上级要求成立了0浮桥镇浪村委员会,下设六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党员171人。全村集体固定资产达695多万元,村年平均可支配收入300万元。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加之当前“三农”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选定了缩小城乡差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为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说,目前日益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领域不断拓宽,保障内涵不断丰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使农民养老、医疗、教育、拆迁、转移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根本性的制度保障,分享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多实惠。   浪港村先后获得的荣誉:2013年度由太仓市委、太仓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十佳合作农场”,2013年度一星农民专业合作社。   

新邵村

  新邵村简介    新邵村位于浮桥镇西南,东靠浮南村,南临杨林河,西与沙溪镇协星路为界,北接富桥工业区茜泾河。沪浮璜公路、-公路、协星公路南北贯穿全村,交通便利。新邵村由赵桥、夹宅、新生、邵桥四个老村落合并而成,村域面积10.4平方公里,下设48个村民小组,总农户数825户,在册人口2932人(经2013年港区项目动迁撤组,现为42个村民小组,651户农户)。耕地总面积5420亩,其中粮田面积3879亩、渔池养殖水面1326亩、林地面积215亩。2012年村级可支配收入3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00元。先后荣获“苏州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苏州市创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先进村”、“苏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生态村”、“村庄整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近年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村、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大被列为“苏州市兴农富民工程新三年对接项目”--中华绒鳌蟹水产规模养殖的力度。在目前中华绒鳌蟹养殖基地规模2500亩的基础上,发展500亩成蟹养殖基地,扩大养殖规模;加快推进新邵林果设施基地农业建设,大棚葡萄等果蔬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亩,花卉苗木面积200亩;依托港城生态农业园,加快建设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   二是加快强村富民步伐。大力发展村级物业建设,壮大村级经济实力。积极推进新邵村物业小区的规划建设,近两年已完成小区内5040平方米的钢结构标准厂房二栋;富桥工业区二期标准厂房2800平方米二栋;三期332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楼房一栋;加快推进农民“五大合作”组织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先后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农经劳务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   三是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以建设生态自然型村庄为目标,全面推行疏浚、清理整治村级中小河道;积极改扩建农村危桥和道路,抓好村庄整治,建设庭院美化、绿化,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到实处。   

先锋村

  先锋村:位于浪锋线。  

马北村

  马北村概况   马北村位于太仓市浮桥镇东侧,是太仓港港区的中心地段,南与浏河交接,东靠长江。马北村由江红、马桥、马北三村合并而成。村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59亩,总人口2264人,劳动力1467人,566户居农户,17个行政村民小组和9个居民小组。   村区域内,中化大道、飞马路横跨全村。东西有“新塘河”, 南北有朝阳河,隋唐河。具体还分布于多条河流 ,墅沟河等。   全村现有党员148名,下设马北社区、江红、马桥、沪太、悦泰5个支部,村委工作人员9名。分管各项工作。   

新仓村

  新仓村:位于红星村以南2公里处。  

方桥村

  方桥村简介   方桥村是在1999年10月和2004年5月由原来的方桥、新浦、红光、大众四个村组建而成的。区域面积6平方公里,区域范围东靠沿江公路,南与沙溪太星村接壤,西靠浮桥镇三市村,北依戚浦塘。协星公路、双浮公路东西南北向贯穿全村,距浮桥镇政府约3.5公里,交通便利。方桥村下辖34个村民小组,515个自然户,农村人口2223人,耕地面积4387亩,水域面积380余亩。2012年在-路以南、双浮路以北、东临民营小区、西靠三家市范围内的1000亩农田进行基本农田改造。方桥村拥有集体总资产760万元,净资产433万元,2012年村级经济总收入5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270元。   近年来方桥村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三级档案室”、“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苏州市先进村”、“太仓市农村环境建设先进单位”、“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我们始终坚持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这个中心,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基层民主和政治建设,大力提高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时俱进,社会事业蓬勃兴旺,人民生活富裕安康,人民法治意识逐步加强,三个文明同步发展。   

庵弄村

  庵弄村:位于滨江大道北侧。  

绿化村

  绿化村简介   绿化村位于浮桥镇西北,通港路、协星路贯穿东西、南北,由原绿化村和先锋村合并而成,东临九曲社区,西临老闸社区,北临璜泾镇,南临戚浦塘,水陆交通极为便利。   绿化村区域面积8.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66亩,辖区内共33个村民小组,农户572户,总人口2548人,其中党员207人。村内座落有十五家企业,村级资产总额1667万元,2013年村级可支配收入763万。   近年来,绿化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成立了太仓市强绿农场专业合作社、太仓市惠绿农机专业合作社、太仓市轩旺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太仓市盛绿花木专业合作社,带动人民增收,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21520元/年,并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环境整治试点村”、“太仓市十佳合作农场”等荣誉称号。   

茜泾村

  茜泾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茜泾村位于浮桥镇浏家港管理区,东与港区开发区相邻,南与浏河闸北村交界,西至沪浮潢公路,北以新港路为界。浏浮公路从南至北横贯而过,规划修建的高速公路延伸段由西向东横穿茜泾村,交通便利。茜泾村是由原茜星村、茜东村、中燕村以及原三里、火箭、寿安六村合并而成的,现有6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21户,全村户籍人口4758人,外来务工人员7000多人。全村耕地总面积6137亩,良田面积5155亩,围塘养殖水面583亩,林地面积85亩。先后获得“江苏省生态村”、“太仓市社会治安安全村”、“太仓市文明村”、“太仓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列入太仓市第四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生产发展情况:全村劳动力2455人,其中从事一产人员577人,从事二、三产人员1878人,就业率达到100%。土地规模经营55户,规模经营面积2400亩;村级集体拥有经营性资产900万元,村级集体拥有经营性用房15300平方米;村区域内企业85家;201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50万元。土地股份合作社1个,入股土地面积970亩,入股农户181户,2012年股金分配总额60万元。   三、生产宽裕情况: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7950元,现有集中居住小区1个,入住小区的户数为108户;现有自然村落6个,涉及农户1410户。   四、村容整洁与乡风文明情况:自来水入户率达100%;计划生育率100%;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垃圾回收率100%;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社会安定和谐。   五、加强组织建设,实行民主管理:我们始终坚持例会制和村务公开,成立监督小组,坚持“1月10日”和“7月10日”两个民主决策日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和共同管理。村务公开率100%.   

鹿新村

  鹿新村:位于时思社区东北侧。  

老闸村

  老闸村:位于通港东路南侧。  

和平村

  和平村:位于南环路北侧。  

陆公村

  陆公村:位于银港路北侧。村内有云山塔等古迹。  

牌楼村

  牌楼村:位于浮桥镇以南5公里处。  

三里村

  三里村:位于浮浏线西侧。  

红星村

  红星村:位于时思社区以南2公里处。  


绿化村特产大全




绿化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