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北村位于娄东街道北侧,东邻沿江高速路, 南至金桥路,西临兴业路, 北到杨林塘,辖恒通花园、凤凰小区、妙桥小区等小区;多条马路贯穿花北村东西南北,交通便捷。全村区域面积约5.2平方公里,587户,村民小组29个,总人口为2517人,村两委会班子成员4人,党员100人。目前村级资产超6000万元,村级经济收入5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200元。2007年成立了股份合作社,股数约7500股,村民变居民、居民变股民,每年发放股金120万元。花北村先后获“苏州市民主法治村、太仓市文明村、太仓市勤廉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来,随着开发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辖区内99%的农户已经拆迁,安置失地农民2495人。新区民营工业园、金仓湖、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等大批项目相继落户。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村民们安居乐业,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花北村的各项社会事业也在稳步发展。今后花北村将按照党的十八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太仓市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开发区管委会和娄东街道党工委的工作要求,紧紧团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求真务实、奋发努力、兢兢业业,为我市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贡献绵薄之力!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585400 | 215000 | -- | 查看 花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太东社区 |
太东社区地处太仓经济开发区南中心地区,前身为经济开发区太东村, 2005年3月太东撤村成立社区。社区辖区面积约为2.3平方公里,区域为:东到娄江路,西至东城河,南到朝阳路,北临致河塘,由原太东村和部分老居民小区合并而成。总户数有:4026户,其中世居农民有336户,有13个村民小组,目前分别动迁安置在4个农民小区内,另外有9个老居民小区,总共有13个居民小区;总户籍人口5320人,其中世居农民有1435人,另外有在册登记流动人员有4900人(常住人口:10220人)。集体总资产:5869万元;净资产为:4591万元。辖区内有企业34个。社区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29名。2006年社区成立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户数为:329户,2011年每股分红达到180元,户均股金收入1800多元,社区居民人均年收入24753元。 现在的336户农民,已经全部安置在四个环境优美的小区中,为了优化人居环境,社区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小区内的活动室、绿化,下水道、污水管网、路灯等设施完善。我们对其中的二个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的,二个小区实行敞开式管理,都有专人进行管理,严防私搭乱建,现在每个月都对小区进行检查已形成制度,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小区内道路全部安装了路灯,各小区门口还都有监控设施进行严格布控,目前小区治安良好。 |
洋沙社区 |
洋沙社区建于1996年12月,是村改社区,管辖范围东至娄江河、南至郑和路、西至柳园路、北至城北河。 社区面积3平方公里。区內有跨国公司、独资、合资、企事业单位38家。社区下设22个居民住宅小区,社区居民总人口13908人,4293户,流动人口6180人,45个居民小组,72个居民代表。拥有军属90户,60周岁以上老人751人,90岁以上老人25人,五保户2人,领证残疾人62人,低保户2户,孤儿1户,低保边缘3户,重残4户。 社区党委下设三个支部,159名党员。 2013年1月4日,洋沙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正式对外运行,面积100平方米,办理业务有: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民政事务、计生服务、老龄服务、法律服务、小区管理、信访接待等业务。服务大厅不仅简化了居民办事程序、缩短了居民办事时间,更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社区目前拥有集体总资产8681万元,净资产7565万元。拥有标准厂房24000平方米,拥有三产及职工公寓楼面积7400平方米。2013年社区总收入708万元,人均纯收入21880元。 近年来,社区先后获得江苏省绿色社区、江苏省档案工作二星级标准;苏州市商业“示范社区”;苏州市规范化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太仓市特色社区;太仓市十佳农村党建服务品牌;太仓市勤廉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荣誉。 |
朝阳社区 |
朝阳社区居委会建立于1998年3月,2006年5月撤去朝阳村委会建制,合并为朝阳社区居委会。居委位于城区南面,管辖范围:东起东仓路,南临新浏河,北靠城南河,西至原太仓布厂,社区占地总面1086087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36000平方米。小区数21个,辖区内有铭诚花苑、娄江雅园、锦园、捷达公寓、南丁园、岳阳南村、北村等,共有公寓楼房107幢,小别墅661幢,总户数1949户,总人口5090人,暂住人口3969人,居民小组长25人,社区内公共配套设施,露天健身地3处:滨河公园、水关园、南丁园。公共厕所三只,报刊亭一只,垃圾箱173只,保洁员16人,便民服务网点10个,文明院落11个,铭诚花苑、娄江雅园、锦园、新村公寓、国泰花园、玲珑园、南珠园、福乐园8个小区则采用封闭式的管理,设有门卫;南丁园、岳阳南村、岳阳北村、钟楼东园四个世居农民小区则采用开放式的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其中娄江雅园、锦园、福乐园、国泰花园、新村公寓等已经成立了业主委员会,1位专职户籍民警,2位专职协管员。 社区内有规模较大单位32家,如:大仓公司,高氏园林公司,海峰塑业,海警支队,香塘集团,慧鱼公司,水处理有限公司,东京时装公司等。我社区积极规划工业厂房出租,拥有7500平方米的厂房、朝阳大厦等物业。2012年收益在580万元左右。社区设有一个党总支,分三个支部,现有党员人数126人。近年来共获得苏州市安全小区,社区服务先进集体,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绿色社区、太仓市五好党支部、太仓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太仓市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先进单位、太仓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太仓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太仓市和谐示范社区、太仓市文明社区、集体经济上台阶先单位、苏州市村级经济发展百强村、太仓市“五好”基层妇女组织、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先锋社区等称号。 |
太胜社区 |
太胜社区位于太仓经济开发区东南端,与上海嘉定区隔河相望,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沿江高速连接上海的出入口。 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现有农户568户,全部迁入世福园、世福二园两个新型小区集中居住,小区实行封闭式物业管理,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社区另辖宝龙城市广场、东盛广场两个城市小区,共1435户居民。目前社区在册人口3220人,辖区总人口约7500人。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0名。区内基础设施完善、服务项目齐全,实行封闭式管理,居民享受保安、保洁等物业管理和服务,居民安全满意率达99.8%。社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达100%。 社区两大物业项目太胜工业园占地160亩,总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共有厂房23栋;新区世福菜场建筑面积7400平米,拥有商铺45间,摊位104个。 社区获得江苏省“民主法治社区”、“绿色社区”、苏州市“和谐示范社区”、“先锋社区”、“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
香花桥社区 |
太仓市娄东街道香花桥社区居民委员会于2008年1月正式成立,由原来的香花桥村委会、金星社区、凤联村、板桥居委会合并而成,管辖范围东临沿江高速、西至半泾河、南依郑和路、北到北京路。区域面积约11平方公里,居民总户数1786户(原世居农民1260户),人口8980人(世居农民5700人),居民代表153人,净资产9100万元,社区可支配收入1000万元。辖洋沙六村、凤莲一园、凤莲二园、凤莲三园、五州小区、长寿小区、长江小区、新洋桥公寓等居民小区。小区内环境优美、树木茂盛、凉亭兀立,道路清洁、社区秩序总体良好,是较舒适的现代新颖社区之一。 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0太仓市娄东街道香花桥社区委员会,共有党员261人,下设五个党支部。办公面积1700多平方,设有办公室、会议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卫生服务室、社保窗口及三个服务站,完善了各项工作及规章制度;按照“五位一体”模式,建立了社区警务室,调解室、青少年志愿者队伍;配备了电脑、电话、电视、多媒体等先进设备,居委会有特色,居民群众依法自治意识强,法制观念不断提升,真正形成了新社区的良好形象。 我们不断加强社区自治建设,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认真学习各方面知识,以适应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持四个民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为民服务优先,做到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居务公开制,一年不少于四次。通过居务公开让群众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密切干群关系,为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主自治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
华盛园社区 |
华盛园社区地处太仓经济开发区,东起半泾河,西临盐铁塘,南接郑和路,北至新港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辖区面积13.2平方公里。2008年由新兴社区与北郊社区合并,成立华盛园社区,2010年8月份区域调整,开发区明星村并入华盛园社区管理。现有住户1809户,人口8100人,92个居民小组,流动人口4500人,私房出租户820户,其他村(社区)动迁户452户入住华盛园小区。经过拆迁合并,华盛园社区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党员306人。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绿色社区”、“苏州市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先进单位”、“苏州市村级经济百强村”、“苏州市民主法治社区”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社区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有效地推动了社区经济的发展。先后成立华盛园社区股份合作社、华盛园富民合作社,建造标准厂房12栋31000平方米,三产物业用房5425平方米,年租金收入460万元。另投资6800万元参与新区资本运作,年收益达7%以上。2013年社区总资产15399万元,可支配收入1638万元,农民股份制分红316万元。 |
东郊社区 |
东郊社区居委会位于经济开发区,东至四通路。南至:小半泾河以东区域南至界河、小半径河以西区域至致和塘。西至:郑和中路以南区域至东仓南路、郑和中路以北区域西至大半泾河。北至:大半泾河以东区域北至洛阳路、大半泾河以西区域北至郑和中路。社区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总户数685户,户籍人口2843人,常住人口5836人。辖区内共建有10个小区,其中9个农民拆迁安置小区,1个商住楼小区。由社区聘请物业公司对小区实行封闭式和敞开式的长效管理,居民免费享受物业服务。小区内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环境清洁优美,是适宜人居的新城区之一。 社区组织机构健全,建有党委,共有党员79人,下设3个支部,分别是花园支部,东亭支部和常胜支部。有完善的工作制度,依法产生社区居民代表,社区议事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共有60个居民代表,每年的1月10日、7月10日召开民主决策会议,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并进行半年度工作考核。积极协助开发区开展各项工作,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引导居民履行公民义务。设施较完备,建有社区服务大厅、社区红十字服务站、社区调解室、老年活动室,阅览室、妇女儿童之家、文明市民学校、电教室、电脑、电话、电视、录像配备齐全。形成了社区服务模式。 随着开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社区抓住机遇,发展壮大社区经济,先后建造了物业大楼、综合大楼4500平方米、青岛路标准厂房7500平方米等。2007年10月社区成立股份合作社,每年实行红利分配。目前社区集体总资产达4125万元,社区年收益370万元。人均纯收入22000元。 |
滨河社区 |
滨河社区:位于东仓南路18-3号。 |
珠江社区 |
珠江社区位于太仓经济开发区东部,由原三港、洙桥两个村合并于今年7月成立,村区域面积8.8平方公里,现有农户644户, 32个村民小组,在册村民2527人, 其中党员228人,常住外来人口7800余人,辖区内涉及内外资企业工商户300余家。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服从服务于大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骄人业绩。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自被列为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依据市委提出的打造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目标,加快富民强村步伐,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累计投资近四千多万元,建有集商贸、学校、市场、住宿、休闲于一体的三港三产综合服务区,总占地75亩。建成了商业用房6000㎡、标准厂房25000㎡、三港外来民工子弟小学2400㎡、集贸市场2000㎡、集宿楼10000㎡等。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平台,大力发展设施高效农业,积极组织农户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整合现有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合作农场,土地流转面积占比96%,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占比90%。积极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在金蜜蜂果园合作社的基础上,进行了“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申报建设工作,着力打造集农业生产、科技应用、旅游参观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现拥有专业合作社8个,特色“林果基地”1个。2013年实现可支配收入873万元,人均纯收入23458元。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每年对新型合作医疗进行全额补贴,全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均为100%,,道路硬化到户率达100%、生活垃圾处理率100%、绿化覆盖率达42%、计划生育率达100%;集中居住率93%、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 、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社会安定和谐。 为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新区的整体规划,去年10月启动了剩余村民小组的评估动迁工作,截止目前,原两村仅剩61户农户尚未签约。农户的过渡费和安置费已经发放至动迁户手中。在做好相关动迁工作的同时,为解决动迁家庭中老人的居住问题,将原三港和洙桥村委会办公室腾空改造成老人宿舍,并筹措资金搬迁村委旁边的企业,对旧厂房进行宿舍改造,对原陆渡派出所和洙泾工业区内厂房改建38间临时过渡房,共腾空改造老人宿舍92间,并安排专人负责宿舍管理工作,为村民的顺利交房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社区将立足长远,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集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途径,新方式,紧紧围绕目标、抓住机遇、狠抓落实,在开发区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两委班子和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力争村各项工作实现新的飞跃。 |
陆渡社区 |
陆渡社区:位于花园街8号。 |
东城社区 |
东城社区:位于中市东路15号。 |
惠阳社区 |
惠阳社区:位于太仓经济开发区西部,成立于1996年10月,东起东城河,南至南城河,西以太平路为界,北至致河塘。辖区面积65万平方米,总户数3200户,人数9700人。小区数7个(惠阳、北京园、钟楼、香花、华新、千禧、华侨公寓)。 |
太平社区 |
太平社区:位于太平新村。 |
娄江社区 |
娄江社区:位于滨河路1-21号。 |
陆渡村 |
陆渡村位于开发区东部,南与上海市接壤,郑和路贯穿东西,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是打造太仓市东部城区的主要区域,村区域面积7.2平方公里。1999年起陆续由原陆东、陆西、向东及苗圃四村合并而成,辖区内有39个村民小组,常住户1025户,在册人口2112人,党员202人,常住人口4085人,流动人口1万多人。近年来,村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村”、“苏州市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苏州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苏州市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苏州市民主法治村”、“太仓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太仓市‘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太仓市‘五好’基层妇女组织”等荣誉称号。 |
横沥村 |
横沥村地处太仓市的东南部,隶属太仓市娄东街道,南与上海市接壤,西靠太仓城区。沿江高速公路贯穿南北,郑和路穿越东西,水陆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全村辖16个村民组,村域面积4平方公里,总户数359户,总人口1800人,区域面积4.3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667亩。区域内有企业74个,横沥村工业区厂房8幢、小学1个,外来人员集体宿舍及门面房10幢,拥有固定资产3943万元、外来人口3234人,全年可支配收入7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4521元。先后荣获“江苏省生态家园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连续三年荣获“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实践‘-’、实现‘两个率先’先锋村”,“苏州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太仓市村民自治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
红庙村 |
红庙村位于陆渡镇北,东邻浏河镇,飞沪北路纵贯东西两侧,南靠郑和路,西北面与新区接壤,339复线、江南路分别横贯村域南北两侧。2004年由原红庙、枫泾、渔业三村合并成立,区域面积4.1平方公里,现有村民小组22个。总农户数527户,总人口1830人,外来常住人口6000人。现有可耕地总面积2728亩,其中粮田面积2578亩、开挖渔池养殖水面150亩、林地面积70亩。2005年以来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卫生村、安全文明村、生态村、民主法治模范村、计划生育合格村等荣誉称号。现列入苏州市级新农村建设(集中居住型)示范村。 |
岳南村 |
岳南村位于娄东街道东北部,东至石头塘,南至小桥村及浏河镇张桥村,西至沈海高速公路,北至沙溪镇岳镇村。沪宜高速公路、岳新公路、岳鹿公路通贯全境。千步泾、石头塘、横沥河、湖川塘等众多河流纵横交错。村名以位于岳王集镇南而得名。村委会驻原兴隆村委会,距娄东街道办事处6千米。 岳南村由原岳王镇岳南村的10个村民小组,原岳王镇兴隆村的12个村民小组,原岳王镇光耀村的5个村民小组,原岳王镇双桥村的9个村民小组,共36个村民小组组建而成。目前,苏昆太高速公路东西横贯岳南村5公里,东有岳新公路,西有沙鹿公路。两条市级公路南北方向穿过岳南村,交通十分便捷。 2013年末,全村总面积5.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919亩,鱼塘530亩。下辖36个村民小组,居民624户,常住人口2839人,外来流动人口120人。全村集体资产总额2287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2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555元。驻有企业4家,企业营业收入470万元。 |
洙泾村 |
洙泾村位于太仓市经济开发区东部,东邻红庙村,南接横沥村,北以洙泾河为界与小桥村相邻,西以十八港为界与东郊社区相壤,沿江高速纵贯洙泾村南北,洙泾村距离浏太路500米左右,进出道路均已全部硬化,交通极为方便。2011年10月1日通过区域调整,陆渡镇划归新区管理。目前洙泾村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现有村民小组11个,村总户数236户,人口846人,外来常住人口2365人。村党支部共有50名党员,现有可耕地面积1355亩。根据区域调整从2011年10月起洙泾村由新区管理,并纳入东城区规划、城乡一体化建设动迁范围,至今已经完成动迁任务2/3左右。洙泾村在2010年以来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村级二星档案室、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011年度被评为苏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 近年来,洙泾村经济较为快速发展, 2013年底全村固定资产达1432万元,村级净资产1849.9万元。在新区党委、管委会的关心支持下,洙泾村下属的太仓市洙泾社区股份合作社,2013年承揽了原陆渡镇区域内一半以上的绿化养护管理,年收入125万元。洙泾工业小区租地面积106.6亩,年租赁收入60万元。洙泾村4栋标准厂房2820平方米,年租金33.5万元。2013年底村级可支配收入380万元。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对外承接绿化养护工程,提高现有厂房和洙泾工业园土地租金,力争在2014年可支配收入达410万元。 |
小桥村 |
小桥村位于开发区板桥管理区东侧,沿江高速公路贯穿南北,339省道贯穿东西,沙陆公路贯穿南北,交通十分便捷。南邻陆渡镇、北邻开发区岳南村、东邻浏河镇,气势雄伟的佛教名胜海天禅寺就坐落在小桥村境内。2007年12月小桥(东风)长泾(红旗)两村合并,全村共有村民小组61个,村党委委员5名、党员195名。 小桥村委会由5人组成。村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50亩(其中3000亩土地太仓市开发区征用了),农业人口4100人,总户数1095户,到目前为止已动迁1006户,还有89户未动迁。2013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433万元,人均纯收入19745元。村先后获得太仓市2008-2010年度文明村称号、太仓市2010年党员中心户称号、太仓市2012年度农村水利建设先进单位、太仓市2012年“五好”基层妇女组织、2013年太仓市第七届百村篮球比赛第四名、2013年太仓市第七届百村乒乓球比赛(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第四名、太仓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
花北村 |
花北村位于娄东街道北侧,东邻沿江高速路, 南至金桥路,西临兴业路, 北到杨林塘,辖恒通花园、凤凰小区、妙桥小区等小区;多条马路贯穿花北村东西南北,交通便捷。全村区域面积约5.2平方公里,587户,村民小组29个,总人口为2517人,村两委会班子成员4人,党员100人。目前村级资产超6000万元,村级经济收入5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200元。2007年成立了股份合作社,股数约7500股,村民变居民、居民变股民,每年发放股金120万元。花北村先后获“苏州市民主法治村、太仓市文明村、太仓市勤廉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来,随着开发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辖区内99%的农户已经拆迁,安置失地农民2495人。新区民营工业园、金仓湖、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等大批项目相继落户。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村民们安居乐业,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花北村的各项社会事业也在稳步发展。今后花北村将按照党的十八三中全会精神、-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太仓市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开发区管委会和娄东街道党工委的工作要求,紧紧团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求真务实、奋发努力、兢兢业业,为我市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贡献绵薄之力!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