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社区地处新城区,东起工农路,西至城山路,北起沿河路,南至绿城玉兰公寓,世纪大道贯穿东西。社区由新城小区和绿城玉兰公寓两个小区53幢居民楼及原有的六个居民小组组成,共有居民6000多人,并随着绿城玉兰公寓的交付使用在不断增加。辖区范围内设有幼儿园1家,医疗服务中心2家,银行3家,超市、餐饮等经营店34家,恒隆国际大厦在建工程主体已基本竣工。两个小区分别建于2006年和2008年,基础设施配套功能相对比较完善,布局合理。社区所有店面房没有占道经营的现象。社区一班人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在社区管理和居民服务方面严格按标准实施。在新城小区28号楼建有1200平方的居民活动中心,设有齐全的市民学校、电子阅览室、运动健身室、图书室、调解室、棋牌室;在玉兰公寓建有300多平方的办公服务阵地,在新城小区物业大厅设有200平米的为民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务。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和谐示范社区建设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打造文明温馨家园、创建和谐新城”的奋斗目标,坚持从社区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做起,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活动,确定了以社区为载体,以居民为主体,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活动的总体思路,详细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加强创建工作宣传,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在辖区内家喻户晓,开创了全民共建的新格局。通过社区干群的共同努力,社区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绿色社区”、“优秀管理示范社区”;南通市“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崇川区“十佳社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602008 | 226000 | -- | 查看 新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果园村社区 |
果园村社区:地处南通市区东侧,东靠海港引河,西与五一路交界,南与南川河为界,北与南川园路为界。下设10个居民小组和天一学士府小区。 |
新城社区 |
新城社区地处新城区,东起工农路,西至城山路,北起沿河路,南至绿城玉兰公寓,世纪大道贯穿东西。社区由新城小区和绿城玉兰公寓两个小区53幢居民楼及原有的六个居民小组组成,共有居民6000多人,并随着绿城玉兰公寓的交付使用在不断增加。辖区范围内设有幼儿园1家,医疗服务中心2家,银行3家,超市、餐饮等经营店34家,恒隆国际大厦在建工程主体已基本竣工。两个小区分别建于2006年和2008年,基础设施配套功能相对比较完善,布局合理。社区所有店面房没有占道经营的现象。社区一班人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在社区管理和居民服务方面严格按标准实施。在新城小区28号楼建有1200平方的居民活动中心,设有齐全的市民学校、电子阅览室、运动健身室、图书室、调解室、棋牌室;在玉兰公寓建有300多平方的办公服务阵地,在新城小区物业大厅设有200平米的为民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务。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和谐示范社区建设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打造文明温馨家园、创建和谐新城”的奋斗目标,坚持从社区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做起,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活动,确定了以社区为载体,以居民为主体,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活动的总体思路,详细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加强创建工作宣传,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在辖区内家喻户晓,开创了全民共建的新格局。通过社区干群的共同努力,社区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绿色社区”、“优秀管理示范社区”;南通市“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崇川区“十佳社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 |
春晖社区 |
春晖社区位于沿河路北侧,城山路西侧,南与崇川开发区毗邻,北与城南二村相接,这是个根据城市发展要求新建的社区,由原解放坝社区、春晖花园、金辉花园、城市嘉苑和太阳鑫城组成,全社区共有居民住户3810户,常住人口6300人,暂住人口1220人,辖区内共有较大型企业5家。 春晖花园于2005年兴建,2007年4月交付,共67幢住房,2259户,主要为商品房住宅小区,其中510户为拆迁安置房(原地拆迁安置和宝隆拆迁安置户),居民总人数为2910人,其中原解放坝村民660人,买房迁入的居民2010人,外来人口230人。 金辉花园为2006年兴建,2007年11月交付,共34幢,住户为1100户,基本为拆迁户居住,拆迁户来自狼山、任港、钟秀、文峰、虹桥5个街道内共12个村居,居民总人数为1680人,其中原解放坝村民218人,文峰街道之外的村民1142人,外来人口240人。 太阳鑫城为商办兼住宅楼,共有居民260人,城市嘉苑为一仍在建设中的高档住宅楼,目前部分已有居民入住,人数为200人左右。 目前,春晖社区在文峰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利用区域优势,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不畏艰难、积极进取,以国家文明城市的各项标准为要求不断开拓进取,在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桃红柳绿织锦绣,富民强居竟风流,春晖社区在“创建一流环境,构建和谐社区”的发展目标指引下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踏步前进! |
厂北社区 |
位于文峰塔下,南川河畔的文峰街道厂北社区,青年路文教二路横贯东西,工农路纵穿南北,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全社区共有11个村民小组,由于较早受到城市化进程的辐射,11个村民小组已经全部农改居。现有住户360户,常住人口1302人,外来流动人口近1500人。社区共有75名党员,党总支下设实业公司党支部、退休人员党支部、非公企业党支部。 目前我社区拥有企业12家, 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2亿元,入库税金770万元,村集体总收入360万元,净收入250 万元,人均年收入近万元。连续三年被评为崇川区综合实力“十强村”,综合发展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社区时刻不忘精神文明建设,95-96年被评为区文明单位;97年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98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市文明村、安全文明村;99年区城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2001年被评为市模范村民委员会、区城管工作先进集体;2002-2004年被评为南通市文明社区、区文明社区;2005年被评为崇川区十强村、爱国卫生活动先进集体;2006年被评为南通市民营经济发展明星村(居)、崇川区十强村、文明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先进集体;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南通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南通市科普文明社区、崇川区“巾帼文明岗”等,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南通市文明村、南通市民营经济发展明星村居、南通市村干部勤廉工程示范点、南通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区安全生产先进村居等。 社区实施以“清洁村庄、清洁河道、清洁家园”为重点的“三清工程”,是崇川区创卫的一个亮点之一,曾多次吸引兄弟市县、区、街领导多次来参观学习,是文峰街道唯一的一家创卫示范村,并率先通过了验收。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区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内部挖潜,外部拓展,带领广大干群,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为实现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的新社区而努力奋斗! |
凤凰社区 |
凤凰社区地处新城区,有世纪大道、通启路横穿东西,园林路纵贯南北。由原来的五步口社区和凤凰社区合并而成。原五步口社区共有12个居民小组,其中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等八个组已整体征地拆迁。原凤凰社区由凤凰莱茵苑(93幢)、天都花苑(26幢)、前景花苑(9幢)、新城东苑(5幢)四个小区构成。合并后总面积1.75平方公里,总户数3643户,常住人口16750人,外来暂住人口3000多人。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干部群众齐心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在经济建设方面,围绕转型促发展,通过招商引资,目前共有企业60多家,2009年工业产值3.5个亿,工业入库税收1600多万元,村组固定资产4600多万元(其中村级3500万元,组级1100多万元),村组收入680多万元(其中村级450万元,组级收入230万元)。在社会事业方面,加强暂住人口管理和民事调解,打造平安社区建设;加大投入,进行改水改电改路改厕,对小区进行绿化种植、堆放和张贴的全面整治等,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在为民办实事方面,关爱-,落实保障政策。在党建工作方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行居务公开,率先在全区成立双百双十项目党支部,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从而带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近几年来,凤凰社区先后荣获南通市文明社区、南通市绿色社区、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职工书屋等光荣称号,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
鲍家桥社区 |
崇川区文峰街道鲍家桥社区,位于南通新东区核心区域,东至海港引河、西至学田河,南邻果园村社区、北接三里墩社区,辖区面积1.46平方公里,市区青年东路贯穿东西,外环北路纵贯南北,区位优势明显,人文氛围浓郁。该社区辖有11个居民小组、1个安置小区,总人口规模近万。其中,常住农业人口1964人,非农居民近3000人,外来暂住人口4000多人,寄住人口600多人。社区党总支下设8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1人。辖区内驻有行政事业单位2家,中高等院校3所,企业53家,个体经营户136户。 鲍家桥拥有逾百年的建村史。清末光绪年间,通州城一位鲍姓员外在易家桥以东两里的孩儿港河上,捐资建造了一座木桥,鲍家桥由此得名,方圆两里区域始称鲍家桥。民国时期,鲍家桥地区为“保”级设置,隶属学田乡,称为八保;南通解放后,原学田乡与陆洪乡合并为八厂乡,鲍家桥隶属八厂乡,正式称村;文革时期,更名为八厂乡东升大队;改革开放后,恢复鲍家桥村名;2007年5月,该村撤村建居,设置鲍家桥社区。 改革开放以来,鲍家桥村由农田成片、沟渠成行的城郊农村,发展成为园区成片、街区繁荣、居民富裕、人居和谐的城市社区。80年代中后期,南通农校、南通职大、市委党校、体臣卫校等中高等院校相继征地入驻;90年代,外环东路与市区青年东路延伸段建成后,大学生公寓、教育新村于该村征地建设;本世纪初,市-、紫东花苑相继于本村征地建成;90年代以来,鲍家桥在本村集体土地上建设了4处工业园区,并相继有450亩土地被征用并作为待开发地块。 本世纪以来,鲍家桥社区始终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推进社区稳定、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等各项事业进程,逐步形成了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乡风文明、人居和谐、管理民主的社区建设居面。2008年,鲍家桥社区实现工业产值3.1亿元,利税1000多万元,三产营销额2.1亿元,村级收入700万元,村级集体固定资产6000多万元。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鲍家桥社区持续投入数百万元,在全社区范围内进行了改水、改厕、安装闭路电视以及社区道路、路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照全国卫生城市要求,进行了河道梳理、河坡改造、绿化种植和环境整治;对照全国文明城市要求,持续开展了系列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并初步建成了“一校、三站、五室”九位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此外,社区连续多年拿出300多万元用于居民分配,极大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鲍家桥社区多次荣膺“江苏省卫生村”、“市治安安全单位”、 “崇川区综合实力十强村”、“崇川区文明村”、“崇川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如今的鲍家桥社区,雄踞新东区核心区域,区位优势凸显,人文氛围浓郁。在南通城市化进程中,这里必将是一片朝气蓬勃的发展热土。 |
三里墩社区 |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文峰街道三里墩社区地处文化教育区域,外环东路、教育路纵横穿村而过,全社区9个居民小组(其中2个农改居),总人口1336人,暂住的流动市民4300多人,党员52人,现有耕地80多亩。 几年来,社区党总支、居委会一班人在上级党委、办事处的领导下,紧紧抓住机遇,发扬实干加巧干的精神,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现拥有服装、纺织、电子、机械、物流仓储等企业43家,其中90%以上为民营企业,现拥有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6403万元,工业销售收入45942万元,工业利润1672万元;三产营销额29564.12万元,三产增加值3337.37万元,三产利润1202.96万元。2006年我社区二、三产实际入库税收1749万元,完成了全年计划的106%。居民小组总收入万元,纯收入万元(其中村级纯收入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突破一万元。先后荣获1995-1999年崇川区文明单位、1997年崇川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1999年崇川区村民自治模范村、1999年“江苏省卫生村”、2000年崇川区安全文明村、2001年“南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南通市双建设示范村、2001—2002年“江苏省文明村”、“南通市文明村”、“崇川区文明村”、2002-2005年文峰街道村级纳税第一名、2002年——2005年崇川区综合经济实力十强村、2003—2006年崇川区文明村、南通市文明村、江苏省文明村、2003年崇川区党管武装先进单位、2003年度老龄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崇川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2005年崇川区巾帼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重点优抚对象结对帮扶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被评为“文峰街道综合经济实力三强村”、文峰街道村级纳税第一名。 |
中央商务区社区 |
中央商务区社区:成立于2013年12月,辖七星花园、中南世纪城等小区。位于新城区核心区域,东至园林路,西至工农路,南到啬园路,北到崇川路,面积约1.15平方公里,人口近7000人。素有“南鸟巢”之称的体育会展中心座落于此,中央公园、金石大酒店等位于辖区内。 |
厂南社区 |
文峰街道厂南社区位于新城区规划住宅区,洪江路穿区而过,下辖7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400多人,其中党员53人,社区干部6人,其中大专文化3人,本科2人,高中1人,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社区班子活力充足,凝聚力、战斗力强,在社区各个领域都能发挥好带头作用。社区外来人口150多人,目前拥有8家企业,辖区内正在兴建的“兆丰嘉园”新型居民住宅区,环境舒适而优美。 厂南社区前身厂南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原来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较差,社会矛盾多,治安情况较为复杂。近几年来,随着土地被开发征用,7个居民小组全部改居、改非,全社区干部居民改变观念,发扬“团结奉献、争创一流成绩;务实求真、更新厂南面貌”的厂南精神,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以经济发展促创建、保平安,以“五城同创”、创平安和谐社区促进经济的加速发展。 平安稳定的社区环境,促使了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厂南社区已经被评为区安全文明村,省、市、区文明村,省卫生村,区文明单位,目前正在不懈努力,积极投身南通市“五城同创”工作中,争创省、市文明单位。 |
城南社区 |
文峰街道城南社区居委会由原城南村社区和城南二村社区两个社区合并而成,地处南通市青年中路与城山路交汇处,虹桥路贯穿我居,辖区东至城山路,西至跃龙路,北跨虹桥路,南至文峰街道解放坝社区,交通便利,辖属面积3平方公里。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扩大,我社区与城市紧紧相连,形成了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特殊格局,到目前为止,全居无一亩土地,是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社区。社区分有9个居民小组,2个住宅小区,83幢楼幢,幼儿园一所。共有居民户3000多户,人口过万人,其中外来人口350人,社区党委下设五个支部,共有党员175人。社区范围广,占地面积约0.62平方公里。全社区现有9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558人,暂住人口450多人。 近几年来,社区党委、村居委会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充分利用邻郊旁城的优越地理位置,大胆尝试了乡村管理城市化先后引进了南通强圣涂层厂、南通鼎顺服装有限公司、南通东明时装公司、南通通茂氟塑料等私营企业,使全社区经济“三二并举,全面发展”。同时大胆尝试“借鸡生蛋”模式,采取飞地模式发展经济,并收购破产企业,使全居经济全面发展。连续五年进入崇川区农村综合经济实力“十强村”行列。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 1997-1998年被0江苏省省委授予“江苏省文明村”称号,2002-2003年被0南通市委、市政府授予“南通市文明社区”称号,2004-2005年被崇川区区委授予“综合发展先进村”称号,社区也在建(居)前被授予“江苏省卫生村”等称号。 目前,社区党委、村(居)委会正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为实现社区四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新社区而努力奋斗。 |
五一社区 |
五一社区:地处新城区行政中心北侧,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由五一新村、天都花苑、实验厂宿舍楼、医学院宿舍楼等4个小区组成,住宅楼45幢,划分为8个邻里,人口约6500人。 |
光明村社区 |
文峰街道光明村社区居委会地处市跃龙南路西侧,虹桥路贯穿我居,交通便利。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我社区与城市紧紧相连,形成了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特殊格局,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到目前为止,全居耕地面积不足30亩。全社区11个居民小组已有9个小组改居,全居现有住户226户,常住人口1265人,暂住人口2561人,党员36人。 近几年来,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充分利用邻效旁城的优越地理位置,大胆尝试了乡村管理城市化,历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引进了规模较大的南通步升针织、南通资升服饰、南通广玉兰贸易、南通兴盛彩印中心等40余家中小型企业。同时,跳出局限空间,在观音山积极配合文峰街道搞好工业园区建设,使全社区经济“三二并举,全面发展”。 社区经济的发展,为做好全居社会事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年来,通过大家的努力,先后获得省文明村、省卫生村、市文明村、市文明单位、安全文明村、计划生育先进集体以及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集体三等功等荣誉称号。我们将保持成绩,努力开拓创新,使社区的经济发展、居住环境、文明程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为我社区成为美丽、文明、健康、和谐的新型社区而努力奋斗。 |
红星社区 |
红星社区位于崇川区的西南角,属海港码头区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社区面积1.32平方公里,9个居民小组,685户,常住人口2560人,外来暂住人口2200多人。社区目前共有企业65家,2008年工业产值3.9个亿,工业税收1966万元,村组固定资产4637万元,村组收入682万元。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干部群齐心协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先后被上级各有关部门授予“江苏省卫生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文明城市先进集体”、“民主法治社区”、“文明村”、“经济总量增速第一名”、“资产投入增量前三名”、“安全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面对宏观经济形势不理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不利局面,我社区党总支、居委会一班人咬住经济目标不放松,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仅2009年前5个月,社区就新招6家企业,净增注册资本600万元,预计全年新增产值1.2亿元,利税60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全力推进双百双十重点项目进程,为社区经济和社会事业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做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我社区社会事业和党建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着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一方面不断加强社区的保洁工作,保证居容居貌的干净整洁,另一方面注重对居民的素质教育。开展平安社区建设活动,组织治安巡逻,加大对暂住人口的管理力度,重视民调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民调委会的优势,有效地解决居民矛盾纠纷。组织对军列属、特困户、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残疾人家庭等进行帮扶和节日慰问,合理利用相关政策,为社区的-争取最大化地权益和保障,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