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南通 >> 通州区 >> 十总镇 >> 新雁村

新雁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新雁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雁村简介

  新雁村:由原新河西、中雁等2村合并而来,人口4148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612107 226000 -- 查看 新雁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雁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新雁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张沙村

  张沙村位于骑岸镇的东南门,东邻十总镇,南邻西亭镇。全村总人口4862人,53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6500亩。2008年2月区划调整由原张沙村和建设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党员211人,其中建国前老党员   5人,张沙村下设三个支部分别是张沙党支部,建设党支部,工业党支   部。   张沙村合并后,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在村级班子的共同努力下,08年年人均收入达到10800元。近年来,张沙村多次荣获骑岸镇先进党支部,市综治先进集体,市环境整治先进集体,市集体经济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我们张沙村党总支、村委会一班人,团结一致,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强化服务,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文明村与和谐稳定的社会为主要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富民强村。全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为创建通州市文明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柏树墩村

  通州市十总镇柏树墩村位于通州市北部,十总镇南端,与五甲镇相邻。是2008年3月,由原来的柏树墩村与施家店合并成立新柏树墩村。   全村耕地面积5667亩,建筑面积902亩,绿化面积1231亩,人口4660人,绝大多数农户从事种植业。全村正式党员146名,预备党员1名,男性党员名,女性党员名。年龄在55岁以下63人,占53.8%,最大年龄79岁,最小23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3人,占36.8%,小学及以下文化54人,占46.2%,年收入3万以上21人,占18%,1万以下68人,占58%。其中担任村(居)干部农村党员54名。2008年全年流出党员15名,主要流向上海、南京等地,流入党员1名,后备党员干部3名。  

双墩村

  双墩村是十总镇所属的一个工业大村,南接工业园区,北有摇望港,西有金十竖河,东有爱儿竖河,通掘公路横穿双墩村而过,交通相当便捷。全村现有村民小组39户,人口3218人,农户1321家,耕地3720亩,党总支部共有党员122名。   近年来,党总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积极强化社会发展的使命意识,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实现双墩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全村现有超规模企业4家,中小型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已经基本形成电子、电器、服装、玩具、机械钢缆三大支柱产业。双墩村正以满腔热情接待来访客商,营造良好招商引资环境,提高招商水平,已经形成大规模招商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双墩村欢迎广大客商前来投资,我们将为你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欢迎国内外朋友,前来投资兴业,共创美好的未来,有良好的政策支持,我们的合作,一定会愉快,事业一定会成功。  

骑岸社区

沧南社区

  沧南居位于历史古镇骑岸镇西两公里。西与石江公路,北与骑石公路相邻。全居有人口3986人,总耕地4764亩,辖29个村民小组,1440户,劳动力1640人。全居现有各类企业58家,个体工商户388家。近年来沧南居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三个文明建设一齐抓,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支部从创建“五好文明户”和“小康户”为基础,在连续多年创建了通州区文明村的基础上,不断自加压力再上新台阶,本居先后被南通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村”。全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建设、河道疏浚、改厕工作、计划生育等工作的实施名列全镇前列。通过全居上下的共同努力,2008年底全居已全面实现“小康村”的各项指标。   

五总社区

  五总居位于通州市骑岸镇北部,北与如东毗邻,金马公路、五平公路、遥望港穿境而过,由五总村和塌河边村合并而来。古镇五总街位于整个居的南北中心位置,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居共有60个自然小组,总人口5600多人,总耕地面积8000多亩,全居党员202人。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丁顺霞书记带领居一班人奋力拼搏,五总居的各项工作成绩一直名列全镇前茅。尤其是2008年行政村(居)合并以来,居干部一班人,排问题,找根源,议措施,制订和完善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对居干部实行包干负责制。用服务的理念来做好工作,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的困难,真是“班子”一硬万事兴。   居先后被评为通州市“文明村”、“计划生育先进村”、“工业销售亿元村”、“通州市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2008年居农村经济总收入125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80元。   

渡海亭村

  骑岸镇渡海亭村位于通州北部,与如东县毗邻,交通便捷,土地肥沃,气候宜人。   全村面积8398亩,辖57个村民小组,1620户居民,人口4756人。栽桑养蚕是渡海亭村的特色产业,现已成为国家级优质桑蚕茧生产基地。全村桑园面积2300亩,年收蚕茧收入500多万元,是南通市通州区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此渡海南归,抗击倭寇,后人为纪念他修建“渡海亭”,渡海亭村因此而得名。

上雁村

  骑岸镇上雁村位于老通掘公路的东侧,北临遥望港,水陆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与如东县接壤。全村有6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20人,耕地7460亩,地理位置独特,物产丰富,人力资源充裕,民风淳朴。   上雁村干部以“民不富裕,食不甘味,村不强盛,寝难安枕”为座右铭,努力发展“三产”。村成立了汇绿养殖经济合作社、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草绳生产专业合作社,有千羽鸡场52个,百头猪场5个,私营企业16家,汇绿蛋品有限公司不仅是上海的绿色产品基地,而且是江苏省乡镇带领农民致富的农科教示范基地。2008年三产总值达1508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9380元。   上雁村以葡萄、瓜蔬立体种植,草绳生产,生猪、河蟹   养殖,禽蛋生产等为多种经营项目带领农民致富,同时致力发展民营企业,新增转移劳动力1300多人,为富余劳动力就业开辟了发家致富的途径。   上雁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疏浚河道4000   多米,新建水泥路8.4公里,村投资18万元新做砂石路10公里,2009年又备土17公里,再造水泥道路。同时加大农田保护和土地复垦工作,2007-2008年复垦土地122亩。从而改变了农民的居住环境,使村容村貌变得更加整洁优美。   上雁村不仅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上雁村顾富保四代传人的百年民俗文化珍品—龙凤锄头箫,被南通市博物苑收藏,南通市歌舞团还以顾福保为原型,创作演出了民间歌舞《锄箫女》,屡获殊荣。龙凤锄头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于家坝村

  通州市十总镇于家坝村位于通州市北部,北与新雁村接壤,西与骑岸镇相邻。2008年3月,由原来的于家坝村与顾灶村合并成立新于家坝村。全村耕地面积6372亩,建筑面积902亩,绿化面积1231亩,人口4920人,绝大多数农户从事种植业。   于家坝村的特色农业是桑蚕养殖,村内组建了残疾人桑蚕养殖合作社,为残疾人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桑蚕养殖合作社规模日益扩大。村里有兰花种植户,生鸡养殖户和生猪养殖户,并有不少村民自己创业,开办了一些小企业,于家坝村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于家坝村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扩大桑蚕养殖这个特色农业的规模,并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全村正式党员149名,预备党员6名;男性党员129名,女性党员20名;年龄在55岁以下49人,占32.9%,最大年龄90岁,最小23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5人,占30.2%,小学及以下文化44人,占29.5%;年收入3万以上21人,占14.0%,1万以下72人,占48.3%;其中担任村干部党员22名。后备党员干部3名;2008年全年流出党员15名,主要流向上海、南京、苏州等地;流入党员1名。  

骑北村

  骑北村位于千年古镇骑岸镇北首,骑石公路、骑北公路横贯东西,老通掘公路纵穿南北,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村总人口3266人,下设34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02亩,42家民营企业集中在骑石公路两侧,展示了骑北村民营经济的崭新面貌和勃勃生机。2008年工农业总产值8.1亿元,人均纯收入10688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双亿元村”,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市文明村。   骑北村广大干群在村党总支书记张步林同志的带领下,发挥骑北村区位优势,真心做好服务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工业经济再攀新高,文明创建不断深化,真正建成不含水份、群众认可的小康新农村,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骑北村而努力奋斗。   电话:0513-86274250   

志新村

  志新村:由原志新、张家坝等2村合并而来,人口5345人。  

岸西村

  岸西村位于骑岸镇古老的范公堤畔。宋朝宰相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己任,捍海筑堤,造福人民,人们称它为范公堤。骑岸镇是跨在范公堤上的集镇,旧称“跨岸镇”,-饰后称骑岸镇,因为岸西村是在范公堤岸的西侧,所以取名岸西村。   岸西村在2001年区划调整时,由原岸西、余田、圩荡三个村合并而成,总人口3424人,耕地面积7668亩,设有35个村民小组。   岸西村以种植粮、棉、油、豆为主,同时大力发展特种立体种植、养殖业、葡萄西瓜种植,蟹、虾、鱼混养。生猪饲养、粉丝加工是农民致富的特种项目,也是岸西村的特产。村致力发展民营企业,创办了玩具制造、床上用品加工,机械配件生产等8家企业,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再就业。   岸西村是革命老区之一,刘永芳、刘永芬二位革命烈士事迹感动后人,为纪念烈士,建有“忠义亭”,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岸西村是江苏省自治模范村、江苏省法制模范村、南通市综合治理先进村、通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通州市文明村、关心下一代先进村。  

季庄村

  季庄村位于骑岸镇西北部,东靠金掘公路,西临石江公路,骑石公路横穿全村。全村占地5.4平方公里,由原来的沧北村和季家庄村合并而成,辖30个村民小组,人口3068人,耕地面积3400亩。   季庄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现有各类大中小型企业30多家,如南通市知名企业南通精华模具塑料有限公司,带动全村富于劳动就业,流转了大量劳动力。   近几年来,季庄村积极施行“一村一品”战略,在小青椒上做起了大文章。村建有青椒专业合作社,由卞祥书记担任社长,先有椒天进千亩,并带动辐射周边乡镇。如今季庄村出品的青椒已有了自己的品牌“奇越”商标,同事季庄村也被列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每年每亩为老百姓带来纯收入6000多元,季庄的农民也因此率先达小康水平。   季庄村全体党员干部在卞祥书记的带领下,紧密团结,互帮互助,奋发图强,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季庄村也因此先后被评为南通市民主法制村、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先进村、三星级为农服务先行村、通州市党建示范村、村民自治模范村等等荣誉称号。   奋进中的季庄人,戒骄戒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季庄的辉煌而奋斗着。   

育民村

  骑岸镇育民村位于老通掘公路西侧,西与石港镇相接,全村共有41个村民小组,1560户,3900多人,是省、南通市文明村,南通基层党建工作先进村,通州村民自治模范村,2006年被列为通州市十佳小康建设先行村。是国家土地整理示范村,2009年被列为江苏省村庄整治试点村。   育民村党总支,村委会千方百计抓收入,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全村通过土地流转、企业上交等方式,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0多万元。近三年来,全村先后建立150平方米社区社区服务中心,办了全市一流的医疗服务站,全村新建电灌车口6座,新建机耕桥11座,全村五保老人集中居住,吃住由村全包,村里每年年终对70岁以上老人进行慰问,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村民每年给与适当补助。   在丁祝良书记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全新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东场村

  骑岸镇东场村,北依遥望港,西邻石港镇,五平公路经村而过,水陆运输便捷。东场村是国家级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耕地连片,水系配套,道路贯通村集中居住点,2008年人均纯收入9580元。   东场村是国家农业部认证江苏省农林厅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村成立了农产品生产专业合作社,“奇越”牌绿色产品畅销上海、南通等大中城市。村专业生产合作社不仅指导会员种植无公害农产品,而且组织销售。全村300多名专业合作社会员,种植大棚蔬菜瓜果1000亩,现再规划发展钢结构大棚300亩,连片种植。东场村在巩固壮大农产品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同时,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禽蛋生产、鲑鱼养殖、草绳加工等多种经营项目,生猪年出栏1000多头,养殖蛋鸡20万羽,养殖鲑鱼80亩,年产可达16吨,120多户农民在农闲时从事草绳生产,138户制作纱筒管,每户年收入万元以上,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鼓起了钱袋子。   东场村利用五平公路通过东场村的优越条件,致力发展民营企业。有-服装、建隆铸造材料、通胜塑料、五总砖瓦厂等企业15家。建筑业是东场村的强项,有12个工程队在外施工。民营企业的发展,带动了村里830多名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致富。   东场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己造水泥道路8.5公里,今年规划实施13.5公里。河道环境整治15公里,河道疏浚3000米。  

十总社区

  十总社区:由原十总社区、十总店村合并而来,人口4591人。  

二窎社区

  二窎社区:由原二窎社区、窎南村、窎北村合并而来,人口5508人。  

新雁村

  新雁村:由原新河西、中雁等2村合并而来,人口4148人。  

迎阳村

  迎阳村:由原迎阳、落盐等2村合并而来,人口4718人。  

爱民村

  爱民村位于骑岸镇北,通掘公路东侧,总人口2926人,耕地4100亩,设有39个村民小组,交通便捷,农民居住条件优越。    爱民村与张沙村、柏树墩村、双墩村、骑岸社区、沧南社区、五总社区、渡海亭村、上雁村、于家坝村、骑北村、志新村、岸西村、季庄村、育民村、东场村、十总社区、二窎社区、新雁村、迎阳村相邻。  


新雁村特产大全




新雁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