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南通 >> 如东市 >> 丰利镇 >> 环渔村

环渔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环渔村谷歌卫星地图)


环渔村简介

  丰利镇环渔村位于丰利镇东北角,是全镇的专业渔业村。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2817人,划分13个村民小组,现有定编人员6人,村内现有党员总数121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村民代表47人。
  村内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村内现有两大特色产业:一是紫菜育苗养殖加工业,本村现有紫菜加工企业34家,紫菜育苗面积42000平方米,外沙养殖21000亩,内沙养殖4600亩。二是淡水养殖业,本村淡水养殖面积达1100亩,其中省开发养殖项目漠斑牙鲆鱼养殖面积达320亩,村内设有外商独资企业一家,纯属劳动用户加工企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623108 226000 -- 查看 环渔村谷歌卫星地图

环渔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环渔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古丰社区

  丰利镇古丰社区居委会是一个环抱丰利镇的蔬菜专业村,地处如东县北片的中心位置,东南西北分别与兴东村、月河村、华严村、花园桥村毗邻。村部办公地点座落在丰利镇的繁华地段。古丰居水陆交通便捷,苴拼公路、马丰公路及马丰河、斜港河均从村内穿越。   全居区域面积37.09公顷,其中耕地250亩,六个村民小组,350户,837人,定编干部4人,党员46人。   本居以蔬菜种植为主,蔬菜大棚40张,种植面积80亩,常年上市的蔬菜品种有蕃茄、大头菜、青菜、青椒、黄瓜、芹菜等。   近年来,社居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小康红旗村党组织、奔小康先进村党组织、双建设示范村党组织和江苏省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等光荣称号;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致富先进村、小康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百佳先进党支部、五好村党支部等光荣称号。   

九和村

  九和村位居丰利镇东南,东与双灰山村以陆家港为界,南与马塘镇以南凌河为界,西与月河村以天堂河为界,北与龙口村接壤,总面积7300亩,其中净承包耕地面积6200亩,总人口4121人,其中本地人口4074人,外来人口47人。   九和村所属农业村,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开展无公害化大米的生产,与月河村联诀注册月河牌大米,畅通江、浙、沪等大中城市。2007年与本镇福乐麦芽有限公司对接,建成优质啤酒大麦基地,年可为公司提高优质啤酒大麦1500吨。自2001年以来本村依靠东海蔬菜公司初加工车间建在本村区域内的优势,发展农户种植无公害蔬菜,其效益可比传统种植业提高3-4倍。   

华严村

  丰利镇华严村位于丰利镇西首,南临古丰公路,与镇郊相聚集,与岔河镇接壤。全村区域面积为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36亩,共有2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1036户,农村人口总计3069人,农村劳动力人数1159人,已转移劳动力991人。  

光荣村

  光荣村位于丰利镇北端,省道221线北侧,东与环农、环渔两村相邻,西与洋口镇接壤,北面邻黄海,全村共十三个村民小组958户,总人口2648人,全村总耕地面积为7680亩,0党员有73名,村服务中心位于四组,原三兴小学,拥有两家规模养殖企业。   我村拥有淡水养殖面积近3000亩,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及扣蟹养殖为主,辅助成蟹及淡水鱼养殖,滩涂养殖以紫菜养殖为主,近500亩;农业种植,以粮棉为主,全村棉花种植面积达2000亩,全村劳动力转移达千人,多次被上级评为“五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环渔村

  丰利镇环渔村位于丰利镇东北角,是全镇的专业渔业村。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2817人,划分13个村民小组,现有定编人员6人,村内现有党员总数121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村民代表47人。   村内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村内现有两大特色产业:一是紫菜育苗养殖加工业,本村现有紫菜加工企业34家,紫菜育苗面积42000平方米,外沙养殖21000亩,内沙养殖4600亩。二是淡水养殖业,本村淡水养殖面积达1100亩,其中省开发养殖项目漠斑牙鲆鱼养殖面积达320亩,村内设有外商独资企业一家,纯属劳动用户加工企业。   

包场村

  包场村位于丰利镇东首,苏202线以南,东与苴镇镇交界,屏丰东路从南部穿境而过,方圆6.1平方公里,全村总耕地面积4562.5亩,10个村民小组,937个农户,总人口3084人,包场村村党员100名,其中:男90人,女10人,60岁以上党员50人,高中以上学历18人,定编村干6人。   包场村纵向主干道路四条,27条庄线道路全部实行了砂石路面,4条纵向渠道已有3条实行了硬质化,在镇党委的支持下,本村三种养殖板块已经形成,以一、二、三组种植商品棉科科棉3号为主,建成了商品棉示范方一个,通过了县农林局验收。四、五、六组以淡水生态养殖为主,养殖面积1740亩,通过了市海洋渔业局验收,为拓展市场村支部专题成立了南美白对虾是营销协会,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七、八、九、十组以畜禽养殖为主,年生猪出栏8000头以上,肉鸡上市量73000多羽。   

双灰山村

  双灰山村是由原陆港村、双灰山村于2001年合并而成的。位于丰利镇东南,南接掘港、马塘两镇,东邻苴镇,苴沿公路穿境而过,全村共有村域面积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5650亩,1018户农业人口3100人。全村共辖29个村民小组,定编村干部6名,村支部共有党员100名。   高效特色种养业成为全村的一个亮点;无公害优质稻米、优质商品猪、栽桑养蚕缫丝一条龙加工生产、百亩水产养殖成为全村支柱产业;劳动力的转移、出国劳务、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成为该村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全村人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正在向着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凹桥村

  如东县丰利镇凹桥村位于丰利镇西北部,岔洋河畔,洋兴公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全村总人口4500多人,现有4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5270亩,全村现有党员157名,个体私营企业35家,全民大创业工作先进村。凹桥村以食品加工,米粉、服装、针织、化工等为主,发展水产白对虾养殖1000多亩,育蟹苗40亩,养猪50-200头以上大户达70家,养鸡年养5000羽以上大户25家。   

张家园村

  丰利镇张家园村位于丰利镇东3.5公里,南接屏丰东路,北以长角河分界,接壤海防公路,东与包场村相邻,西有张九河,南北贯穿与环堤村相望。全村总耕地面积5382亩,农业人口近4OO0人,新张家园村是2006年3月由原来的张家园村、新园居委会5、6组和原钱庄村7—14组新合并而成。2O07年12月于屏丰东路北50米、迎宾路西侧总投入30万元建成新的公共服务中心,新服务中心内有党支部、村委会、活动室、会议室、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网点、乒乓球室桌、篮球场等,是全村的文体活动中心,总占地面积达40O0m2。2006年以来连续被评为综合考核优胜村,2O07年被县委评为“双学双创”先进单位。   张家园村是过去老乡镇集居地,有农民街横穿东西,是原环港镇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村交通便捷,优势明显,经济发展特色显明。一是个体工商业蓬勃发展,全村及农民街经营的个体工商户达125户,个人独资企业18家,公司制企业8家。二是发展规模养殖业,全村年上市生猪50头以上的大户达56户,年出栏2000羽的肉鸡养殖户23家。三是河蟹育苗养殖面积稳步发展,全村07年超百亩。四是紫菜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全村已有23户养殖紫菜滩涂面积超20O0亩。五是劳务输了争收入,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67O人。六是发展优质粮棉生产,全村优质棉1000亩,优质米35O0亩。全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环农村

  丰利镇环农村位于海防公路北侧,东邻县棉花原种场,西与光荣村相邻,北与环渔村接壤。全村面积8.4平方公里,承包面积7600亩,人口3250人,村两委班子一共6人,全村党员138名。   环农村种植业以优质高品棉为主导产业,全村种植7000亩左右;特色养殖以河蟹苗、南美白对虾和紫菜养殖(产值600万),其中菜苗面积1500亩,全村共有外出劳务人员1200多人。   

花园桥村

  丰利镇花园桥村地处丰利镇西北郊,东南西北分别与古丰村、华严村、家庙桥村、洋口镇毗邻。村部办公地点座落丰利镇五义公路边南侧,美丽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给花园桥村的发展奠定了独特的区位优势,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是投资商的最佳选择。   全村区域面积为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10亩,共有2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80户,农业人口3106人,定编干部6人,党员135人。   本村以种植业为主,初步形成了以养蟹、养虾、养甲鱼、养猪、养鸡、养蚕等为主线的特色产业。特别是规模养殖、纺织、针织、机械、化工等行业已初具规模,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人均收入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玉窑村

  丰利镇玉窑村地处古丰河与马丰河交界处,东为交通要道马丰公路,西与岔河镇三联村接壤,南接双沟门村,北与华严村隔河相望。2001年由玉窑村、陈池村、斜庄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耕地面积5034亩,共有24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3263人,其中外来人口56人,共有党员101人。   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电设施齐全,以发展农业为主,森林覆盖率达20%。近年来,玉窑村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全民大创业。在原有基础上,今年将实现新增个体工商户4个、公司4个,注册资金1700万(市外资金1100万)的工作目标,使全村的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   

南宁村

  丰利镇南宁村起源于40年代初期的南宁小学。1976年经区划调整,由原石屏公社2大队与新光公社10大队、11大队部分小队合并成石屏公社大队,大队部设在南宁小学旧址。1978年又以汪来河为界,将石屏公社2大队划分为石屏乡新庄村、龚庄村。2001年3月,两村再次合并为环港镇南宁村,2006年3月区划调整,将包场部分(原石屏乡船板桥村)合并成现在的丰利镇南宁村。   南宁村位于丰利镇东部,东以苏春河为界,与镇相邻,南通苴沿公路,北通屏丰路,两条农村公路横纵村内。2007年底已建成村公共服务中心。本村共设19个村民小组,定编村干8人,耕地面积5529.10亩,总人口3529人,其中本地人口3327人,外来人口202人。   1997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业除传统农业外,种植大棚西瓜、蔬菜250亩,近两年来发展100头以上养猪大户35户,年万羽以上养鸡大户25户,棉花面积稳定在1000亩左右。   

龙口村

  龙口村位于丰利镇东南部,东至苏春河,西至丰马河,南至四明河,北至丰东河,全村面积10350亩,44个村民小组,1695户,总人口5048人,其中本村户籍人口4806人,外来人口242人,共有党员178人,现有定编村干7名。   

陈葛庄村

  丰利镇陈葛庄村辖32个村民小组,全社会面积6250亩,总人口:3943人,其中:本地人口3652人,外来人口291人,共有党员157名,建立了以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工会、团支部等组织。   陈葛庄村农业生产方面是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优质苗猪生产基地,草三黄鸡生产基地,工业生产方面,全村大小企业有28家,主要生产水泥制品、无结渔网、棉布、羊毛衫、劳保手套、工艺品、米粉等产品,。   陈葛庄村西有连结苏通大桥的洋兴公路,两小时可直达上海,北有连结苏二二三线的新建西路,半小时可以直达洋口港,南有即将开工的杨启高速公路,村内有8公里的水泥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境,丰利镇的5.5平方公里枫发工业集中区就规划在本村的新建西路两侧,枫发工业集中区有着优越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热忱欢迎中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兴南村

  丰利镇兴南村位于丰利镇东部,东临南宁村,南临丰东河,西临周桥村,北临迎九河,总面积5720亩,总人口3963人,其中农业人口3837只,全村共10个村民小组,村定编干部七人,党支部班子成员七人,村委会七人,下设组织职能机构。兴南村以发展为主题,全村确立全民大创业的发展理念,以农业企业化为抓手,以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基地建设为载体,培优做强市级水稻生产基地,设施栽培基地,禽类养殖基地,生猪生产基地四大主导产业,形成了区域特色,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注册农业企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全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家庙桥村

  如东县丰利镇家庙桥村位于丰利镇政府西首,由原来的家庙桥、椿树庙、哑巴池、包家尖四个村合并,有掘苴路、丰利镇新建西路两条大路横穿东西,现有36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6323亩,总人口4120人。   家庙桥村位于丰利镇新建西路两侧,是丰利镇工业集中区,投资环境优美,是有志之士投资的理想地点。现已进入工业集中区的企业5家。家庙桥村现有河蟹育苗基地近百亩,水产养殖二三百亩田,集河蟹、南养白对虾、甲鱼于一体的养殖规模,家禽养殖规模逐年加大,2007年出栏几十万羽,农民经纪人越来越多,农业收入逐年提高。   

环堤村

  环堤村位于丰利古镇东首,南至苴沿公路,北临海防公路(223线),东以十总河与张家园村相望,西以立新河与周桥村为界,村域范围由2006年3月前的九龙口村、环堤村合并而成,规模8.72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小组1510户,可耕种面积6300亩,农业在册人口4580人,实际居住人口约5000人。   环堤村的主导产业为农业、副业两大块。农业主要以粮、棉、油种植为主。近年来,种植业结构特别是品种结构得到相应调整,经济作物面积明显增多,高品棉示范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以来,高品棉示范基地面积保持在1500亩以上,2008年可望达到2000亩,植棉农户积极性高涨。副业生产以磨粉养猪及肉鸡饲养为主,年出栏肥猪100头以上的农户占总户数的30%,全村有规模养鸡户38户,年出售肉鸡达10万羽以上。全村从事海洋养殖、近海捕捞、紫菜育苗、加工等产业人员占劳力的40%左右,建筑业、服务业人员的劳务输出率达75%。   

周桥村

  丰利镇周桥村地处古老的丰利镇东郊,宽阔的马丰河,美丽的丰东河,蜿蜒的立新河,古老的海岸线,成西南东北之势环绕着她,保护着她。该村辖村民小组29个,方圆近1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达6000多亩,拥有绿化带近10公里,总农业人口为4888人,流入人口达1000多人,村党支部有193名党员,占人口比例的3.64%。美丽的自然环境给周桥村的发展奠定了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给周桥村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近年来,周桥村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在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配合下,工业经济蓬勃发展,拥有汽修、五金、服装、家纺、劳防、饲料加工等小型加工企业24家,个体工商户159户,注册公司3家。由于农业开发项目的全面落实实施,该村基础农业设施配套齐全,特种养殖、规模种植蔚然成风,目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养殖大户已近140户。   

月河村

  丰利镇月河村位于古镇丰利南郊,东以天堂河与九和村相邻,西与玉窑村以马丰河为界,南与马塘镇沙庄村毗邻,北与龙口村接壤。全村耕地面积1.1万亩,共辖4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1336户,总人口4560人,总劳力1800人,已转移劳动力1660人,定编干部8人,其中专业会计3人。   全村经济结构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体。全村拥有纺织、针织、服装加工、船舶修造、健身器材、建筑涂料、仪器机械零部件、精工机械等公司制企业6家,一般企业20多家,年实现总产值15100万元。农副业生产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经济作物以湖桑为主,林果为辅,全年实现农业产值4797万元。全村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711元。   全村主干道三横三纵,已实施水泥路8.6公里;村内所有庄线道路全面实行砂石路面;农灌渠道基本实行硬质化;农网线路条理化;农田基本方格化;林网标准化;村内沟渠排灌畅通。农村绿化覆盖率40%;农村卫生饮水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为90%;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8%;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0%。   连续多年来,月河村受国家、省、市、县等多次表彰,授予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民主法制示范村、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省基层团组织建设先进村、绿色江苏模范村、江苏省文明村、市人民调解先进集体、市“双建设”示范村党组织、县小康村、安全文明村等称号,系全县15个小康示范村、先行村之一。   

双沟门村

  丰利镇双沟门村辖23个村民小组,全社会面积5500亩,总人口:2638人,共有党员100名,建立了以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工会、团支部等组织。   双沟门村农业生产方面是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优质苗猪生产基地,草三黄鸡生产基地,工业生产方面,全村大小企业有12家,主要生产水泥制品、棉布、羊毛衫、劳保手套、服装加工等产品。   双沟门村东有马丰公路,南与马塘镇相连,西与岔河镇接壤,十分钟到达镇中心,有3.2公里的水泥路穿村而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境,我村有着优越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热忱欢迎中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环渔村特产大全




环渔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