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南通 >> 如东市 >> 河口镇 >> 澪河村

澪河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澪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澪河村简介

  澪河村地处河口镇东南方向,东与本镇荷园村,南与小零村,西与双港村,北与龙坝村接壤。全村现有承包面积5210亩,农业人口3215人,全村下设7个村民小组,本村共有党员106名,共设党小组7个。近年来,该村认真研究制订了村级经济发展思路和发展计划,到目前为止,在经济建设发展上己初步形成了五大板块。1、蚕桑生产:己成为该村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全村胡桑面积2000多亩。2、小纺织业:目前全村有小纺织户20多家,目前初具规模,己建责任公司(100万元以上)己有李华、彭德宏、刘建军、徐希华等。3、陶瓷产业:中能陶瓷产业自建立以来,发展较快,目前己是河口镇定报企业。4、特色养殖:全村目前共有30多家大棚养鸡户,年产5万羽以上的养鸡大户近20家。5、劳动力转移:全村目前有近1500人在外和在本地从事打工或第二、第三产业,年创收入千万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623113 226000 -- 查看 澪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澪河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澪河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立新桥社区

  河口镇立新桥居委会,位于河口镇中南部的景安工业集中区西侧,东临江海河畔,南连太阳庙村,西依红星和袁庄接壤,北与双港、烈士陵毗邻。立新桥居委会由原中兴村,景西村,立新桥于2006年合并建制。现有耕地面积7104亩,总人口5560人,外来人口110人,分为32个村民小组。居委会党支部由7名支委组成,共有0正式党员242名,分为10个党小组。立新桥居委会的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体。近年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养殖业逐年发展壮大,并初具区域特色。全居委会有养猪大户25户,年出栏育肥猪6000多头,出栏苗猪14000多头,有养鸡大户37户,存栏蛋鸡48000羽,出栏草黄鸡30万羽。众益兔业是立新桥居委会特种养殖的一枝新秀。该项目占地4000m2,投资近40万元。饲养种兔6000多只。集繁殖饲养,成兔收购,屠宰加工和产品销售为一体,正逐步向规模效益发展。立新桥居委会党支部、居委会一班人精诚团结,朝气蓬勃。两委会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和谐,健康发展,能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发挥居民代表、两委会的作用。做到居委会的政务一季一公开,居委会干部工作实绩一月一公布,重大事项的决策一事一讨论,同时做到各费的收缴让群众明白,财务支出让群众放心,实事的兴办让群众满意,重大决策的制定让群众称赞。   

花园头社区

  河口镇花园头居委会位于本镇西部偏北,面积约为5km2,其中耕地面积4700亩,居委会总人口6千多人,农业人口4千多人,非农人口2千多人,此外还有外来务工人员3-4千多人,居委会党支部共有党员147人。   本居委会是在1997年由镇政府周围的几个组合并建成,于2007年又与相邻的吴埝村整体村域合并。村域内有镇政府、镇中心小学、镇卫生院、邮政、电信局、万隆公司、利奥公司、中天公司、中天工业园区等。我们利用我们的区位优势,遵循科学发展观,对外加大劳动力输出力度,对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搞全民创业。我们的服务业有河口大酒店、金三角酒楼、小上海酒楼等,有好德超市、百润德超市,文峰超市等。   

烈士陵村

  河口镇烈士陵村东与本镇双港村交界,南与本镇立新桥居委会接壤,总面积9.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146亩,总人口4213人,外来人口37人。全村共有30个村民小组,定编村干8名;共有党员122名,下设12个党小组,村支部委员会由7人组成,党支部书记戴晓斌同志负责支部全面工作,副书记三名,委员三名。本支部122名党员中党员干部致富能手23名。   

关口村

  河口镇关口村位于河口镇东部,辖原于港乡政府,东与洋口镇毗邻,西以江海河为界,南以原于港中心河划界,北与栟茶镇接壤,村内有中天大道4公里,双栟公路2公里,还有即将动工兴建的省一级公路S225线2公里从我村东部南北贯通,北达洋口港,南至苏通大桥,交通十分便利。全村面积13平方公里,共有17个村民小组,2350户,总人口6500人,总耕地面积8000亩,现为河口镇第一大村。全村共有村组干部13名,分管各村民小组;党员200名,分为3个党小组。   本村历年来被评为南通市文明村、如东县生态示范村、县双文明先进村、县“五好党支部”,是县委县政府首期命名的“小康村”、县优质蚕茧生产基地村。   

太阳庙村

  太阳庙村位于河口镇南部,东至江海河,西至红星河,南至双甸镇镇北村,北至中兴村,占地9平方公里。全村现有人口4012人,面积5566亩,现有0党员146人,分为8个党小组。 本村为三元苗猪繁殖基地,存栏母猪1875头,年销售苗猪将近10万头,其中养猪大户21户;养鸡大户42家,蛋鸡存栏2万多羽,三黄鸡出栏30万羽。另外本村现有纺织企业7个,其中投资200万元以上2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   

小澪村

  小澪村地处全镇的东南部,南有江岔河与岔河镇新桥村隔河相望,东有岔拼河与荷园村相连,西有江海河与立新桥居委会相邻,北有幸福河与澪河村相接,西南还与锦成村相交。   全村共有总耕地5125.55亩,总户数1136户,总人口3522人,是原来的小澪,澪中,高墩三村合并而成为现在的小澪村。全村共有党员总数116名,党支部委员共有7名成员,共划分为7个党小组,7名定编村干部分工管理着全村17个村民小组的各项工作。全村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粮食生产为基础,蚕桑产业为龙头,个体私营企业为支柱,种养加工齐头并进,并辅助特种养殖的格局,从而逐渐向规模效应发展。全村共有桑田1860亩,蟹池及池塘养殖300多亩,年产百头以上生猪农户近1000户,50头以上生猪出栏的近300户。现有大棚养殖户39户,另外特种养殖的900家,个体户129家,私营企业26家,公司企业6家,领跑着全村经济的发展。全村干群,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认真学习,积极稳妥的推进全村的各项工作,为全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而努力奋斗、埋头苦干。   

双港村

  双港村位于河口镇中部腹地,总面积5635亩(可耕地4539亩),分为29个村民小组,1284户人家,总人口3526人。   村内有三条纵横总长6000米以上的水泥路,加上20000米以上的砂石晴雨路,陆路交通便捷。   全村经济由四大块组成,一是从传统的商品粮生产转向结构性调整迈步的农业;二是以轻工制造、食品加工、建材经营等企业为骨干,加上纺织、服装等小企业作支撑的工业(全村现有21家企业);三是日益扩展的畜禽养殖业(目前全村有万羽养鸡场的14户、1000-5000羽左右的58户;年出栏500头左右的养猪户有12家、年出栏100-300头左右的养猪户27家);四是常年在外的千人以上的打工队伍。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208元。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推进,村农民集居点已初具雏形,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在双洋路北端建成并启用,警务室、图书室也随之设立和体育中心也随之设立。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党建和精神文明工作建设的开展,全村118名0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均发挥了一定的带头作用,深得群众的好评。该村村规民约健全、治安状况良好,群众满意率高,风清气正,发展和谐,日益呈现出一派意气风发、欣欣向荣的景向。   

中天村

  河口镇中天村地域10平方公里,东至江海河与关口村、龙坝村相邻,西至薛港河与吴埝、黄裕桥相邻,北到北运河,南至南澪河。该村现有人口6400人,其中农业人口5790人。耕地面积8000亩,承包面积7243亩。党员208名,村民小组49个,村定编干部12人。   河口镇中天村以传统农业为主:胡桑面积达800多亩;各种养殖大户49家,其中家禽25户,年销售量达25万只,生猪养殖户24家,年出栏量2100头。全村农业总产值3742万元。中天村交通便利,中天大道从东向西贯穿全村。中天科技公司也坐落在该村。全村工业现有纺织企业12家,拥有纺织机械290台,实现年生产销售2000多万元,其他工业15家,个体工商户40多家。本村交通运输业发展较为迅速,中南运输公司年经营收入4000多万元,上交地方财政收入162万,全村运输车20多辆。同时全村有10名小规模建设企业老板带领村300多名工人从事建筑业,每人年纯收入3万元。各企业吸收本村劳动力700多名。全村共实现土地流转600多亩,投入工业运转、新建居民点18幢。36户全部出售,集聚点建设已具规模。该村每年村投入14万元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中天村村风民风淳朴,无-和纠纷升级以及民事转刑事事件,村民和谐相处。   

锦成村

  河口镇锦成村位于河口镇东南方,东临岔河镇,南濒双甸镇,现辖51个村民组,有村民2380户,村民6937人,外来人员1130人,全村有党员235名,全村幅员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10亩,是河口镇最大的自然村。   锦成村主导产业以种植为主,同时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批新型农业产业迅速发展,全村增加森林面积351亩,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村养殖业在近几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增加了很多养殖大户,初步形成了草三黄鸡养殖基地,苗猪生猪培育基地等,在发展新型农业同时,不断提高村级民营企业发展水平,形成了工农互补的良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锦成村现任书记薛帆,主任吴彬,经管员丛杰   

十里桥村

  河口镇十里桥行政村,位于如东县最西北部,西接如皋,北临海安,川流不息的栟茶运河给乡村带来几许人文气息,即将建成通车的海洋铁路更为她增添更多活力与商机。村落面积10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9000多亩,现全村人口达6229人,共计20个村民小组,现有0党员224人,定编村干14人。十里桥村田园丰富,土地肥沃,农民科技意识强,自从上世纪来建成千亩湖桑基地以来,农民结合本地的土地资源和季节气候特点,蚕桑业已成为本地的主打产业和农民的经济源泉,现在已形成产、销一体系的现代农业模式,并带动全镇整体的农业结构愈加优化。由于农业的结构调整得力,使得本村的农民收入大大提高,全村的经济展现欣荣的景象,在做优农业的基础上,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一班同志的创业意识与日俱增,积极带领有能力的农民投身到全民创业滚滚浪潮中去,南通磊鑫农贸服务公司、南通种洋鸽养殖场、河口十里桥建材厂、南通盛瑞渔网厂以及针织厂、小纺织厂、绣品厂、服装加工等40多家民营企业,在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同时,更大大地提高了全村老百姓的经济收入。   

龙坝村

  河口镇龙坝村位于江海河畔,靖双公路,岔拼公路分别从村东西两侧穿境而过。全村现有1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278亩,总人口3520人,其中外来人口49人。    龙坝村原位于港乡的老工业基地,现有个体私营企业12家,个体工商户28家,全民创业的热潮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让现在的龙坝村食原来的畈心村,竹窝村,龙坝村三村合并而成的。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上,形成一定的区域特色。原畈心村以养鸡为特色养殖项目,现有存栏三黄鸡三十万羽,全年出栏三黄鸡千万羽以上。原竹窝村以淡水养殖为特色养殖项目,现有精养鱼池230亩,蟹池100亩,为河口镇的特种养殖生产基地。原龙坝村以种桑养蚕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澪河村

  澪河村地处河口镇东南方向,东与本镇荷园村,南与小零村,西与双港村,北与龙坝村接壤。全村现有承包面积5210亩,农业人口3215人,全村下设7个村民小组,本村共有党员106名,共设党小组7个。近年来,该村认真研究制订了村级经济发展思路和发展计划,到目前为止,在经济建设发展上己初步形成了五大板块。1、蚕桑生产:己成为该村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全村胡桑面积2000多亩。2、小纺织业:目前全村有小纺织户20多家,目前初具规模,己建责任公司(100万元以上)己有李华、彭德宏、刘建军、徐希华等。3、陶瓷产业:中能陶瓷产业自建立以来,发展较快,目前己是河口镇定报企业。4、特色养殖:全村目前共有30多家大棚养鸡户,年产5万羽以上的养鸡大户近20家。5、劳动力转移:全村目前有近1500人在外和在本地从事打工或第二、第三产业,年创收入千万元。   

荷园村

  荷园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方针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一是抓好全民创业,发展新产业,村党支部一班人投资300多万元创办的农业龙头企业南通万家惠企业有限公司,从事生猪品种的改良和推广,并获得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支部一班人的带头示范和正确引导下,该村全民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到目前为止,该村现有私营企业30多家,个体工商户200多户,形成了以岔拼公路轴心线为辐射,集精细陶瓷、生猪养殖、劳护用品、健身器材、服装加工、棉布织造、蔬菜大棚等几大产业项目,有力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多措并举,着力兴办实事,近年来新建水泥路4.2公里,维修沙石路47公里,修建危桥2座,切实解决了老百姓路难走的问题,为全民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建成了集党员活动、农家书屋、便民超市、健身广场、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村级服务中心;三是抓好培训教育、培育新农民,采取举办培训班,开展电化教育,请进来,走出去等各种形式,努力培育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四是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塑就新风貌,深入开展争创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儿媳”、“好公婆”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五是抓好队伍建设,塑就过硬形象,把“五讲五比”活动列入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村干部中进行一月一交流,一季一评比,着力开展干部队伍建设的各项教育。支部书记王建海主持全面工作,组织委员周军、宣传委员薛国华、纪检委员李东、村委会主任薛国华、委员刘纪东、周军、李东、徐红。   


澪河村特产大全




澪河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