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南通 >> 如皋市 >> 经济开发区(城北街道) >> 朱厦村

朱厦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朱厦村谷歌卫星地图)


朱厦村简介

  朱厦村位于我市城北街道西北角,与海安县的孙庄镇相连。朱复路是村中心路,贯穿南北。全村共21个村民小组,共830户,2760人(其中非农人口120人)。村里共有面积3304亩,其中宅基地240亩,自留地28亩。村党总支下辖两个党支部,2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9名。
  朱厦村畜禽养殖一直位于我区前茅,去年实现生猪养殖40万头,家禽养殖4400羽,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023元。现村正计划建设种植生态养殖园。
  朱厦村实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对村民实行民主制管理,定期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会议。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682101 226000 -- 查看 朱厦村谷歌卫星地图

朱厦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朱厦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八角井村

  八角井村是袁桥镇镇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优越,紧靠204国道距离如皋市中心仅十分钟的路程,是全镇的政治、文化中心。全村2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40户,总人口:3678人,总劳力:1320个,总面积:4339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200元。全社区已全部实现电话程控化,自来水普及化,数字电视广播全覆盖。现有黑色路面10.8公里,沙石路9.4公里,2006年建成公共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公益性公墓,现有农民集中居住点两个,其中一个是与房地产开发商联合开发,如今两橦96套五层居民楼已全面竣工。   2004年-2008年,连续五年被镇党委、政府表彰为服务经济先进集体,土地流转工作先进单位,06年7月1日被镇党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09年3月被评为2008年度服务保障先进集体。   八角井村环境优美,村风淳朴,村委会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另外八角井村资源丰富,设施齐全,公共服务中心,医务室,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购物超市,酒店,等服务行业应有尽有,是理想的投资热土!   

双龙社区

  柴湾镇双龙社区,位于原戴庄老政府所在地。全社区现有24个居民小组,1187户,4188人,社区总面积4132亩。社区南与如城镇毗邻,北与平园池村隔河相望,东临镇南康居小区,西与天河桥村接壤。本社区主要特色产业以毛皮加工、宠物玩具、竹器、苗圃为主,年工业产值达2.23亿。桑园1020亩,花木园区300亩,形成了一个以私营企业及特色农业为主的产业板块。社区形成了以张贤如书记为领导的两委班子队伍。历年来,社区两委班子齐心协力,一心为民,为本社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本社区荣获如皋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如皋市生态村、如皋市文明社区、如皋市民主法治示范村、2008年小康竞赛先进社区、南通市村干部勤廉建设示范点、南通市文明村、南通市生态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等称号。  

杨宗社区

  杨宗社区位于中国长寿之乡、如皋经济开发区(柴湾镇)主镇区地段。全社区现有23个自然居民组,总户数989户,总人口3366人,耕地面积近3000亩。现有工业企业近30家,其中定报企业4家。2008年工业产值两亿六千万,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   杨宗社区与八角井村、双龙社区、陆桥村、阚庄村、邵庄村、民实村、狮垛村、镇南社区、复兴庄村、太平社区、花园桥社区、野林村、何庄社区、袁桥社区、浦东社区、纪港村、十里墩社区、朱厦村、志勇村、顾巷村、陆姚社区、万新村、普济社区、桥港村、天河桥村、平园池村、东风社区、柴湾社区、庆余社区、双楼庄村、里庄村、新王庄社区、新生社区、城北社区、鹿门社区、邓园社区、复兴村、戴庄村相邻。  

陆桥村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北街道)陆桥村现辖村民小组23个,总面积3536亩,总户数1120户,总人口4218人,曾获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南通市文明村、南通市和谐社区、如皋市文明村、如皋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如皋市村民自治模范村、如皋市“双建设”示范村、如皋市法治创建先进集体、如皋市“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如皋市社会稳定先进集体、如皋市平安社区等殊荣。   ——区位优势独特明显。东近花城大道,西靠如海运河,南枕如泰运河,北依红旗河,仁寿西路、惠民西路横贯东西,陆桥中心路纵穿南北。   ——工业经济迅猛腾飞。村内现有各类企业60多家,是开发区(城北街道)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现已形成以江苏英田集团为龙头,以汽车制造为主导产业,机械制造、电力金具、纺织、服装、化工等产业齐头并进的工业经济板块,是全市民营工业经济第一方阵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如皋市民营经济第一村”。   ——社会事业欣欣向荣。文化、卫生、体育等场所和设施一应俱全,村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功能齐全,为村民提供方便、快捷、一流的服务。   ——社会治安和谐安定。村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多年来未发生一起恶性刑事案件,未发生一起严重安全事故。   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全体陆桥人将在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多措并举、创先争优”的陆桥精神,为全村早日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率先迈进基本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阚庄村

  一、阚庄概况   阚庄村位于如城镇西北部,东邻陆桥村,西靠邵庄村,北侧袁桥镇。南起邓元公路,北至柴湾镇,城西灌溉总渠南北纵贯,是个地域广阔、风景秀丽、发展前景较好的村庄。   全村总耕地面积4808亩,辖29个村民小组,1192户村民,总人口3944人,总劳力2012人。   全村现已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电视已经全面普及,宽带网络也进村入户,各项公共硬件设施齐全。   二、特色介绍   阚庄村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机配件、砖瓦、饮料生产为支柱的地方特色工业,其中以光大铸造材料厂、阚庄砖瓦厂、南通雨蒙饮料有限公司等颇有规模。全村农业也初步建成了以生猪养殖、扶桑种植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村务公开内容   1、两委会成员分工及职责   刘松志:书记、主任,主持全面工作,负责整体工作的统一、协调及干部工作。   薛如礼:副书记、支部纪检委员,负责支部日常工作,党务、财务审计、民主理财及后勤工作,21——29组片长,分工23、25、26、27四个组。   谢应光:副书记,负责工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民营经济、路渠沟的养护、六清六建,11——20组片长,分工11——15五个组。   王健:副书记,负责新农村建设、建管、土管,1——10组片长,分工6——10五个组。   张如友:副主任、支部统筹委员,负责社会事业、民调、政治、民政、双帮工作,分工1——5五个组。   夏树圣:民兵营长、支部组织委员,负责人武、民兵、老干部工作,协调民营经济,分工16——20五个组。   任银凤:妇女主任、支部宣传委员,负责妇女、计生、农民保健、合作医疗,分工21、22、24、28、29五个组。   韩文娟:经管员、共青团支部书记,负责财务、农经、农保、统计、办公室日常工作。   各项工作都结合岗位责任制进行民主评议和严格考核。  

邵庄村

  如城镇邵庄村地处如城西北部,是如海河、如泰河十字交叉处,北处又是与袁桥的两镇交界处,水路交通十分发达。全村共有居民4392人,下辖30个村民小组,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到邵庄村参观指导。  

民实村

  民实村位于袁桥镇最北片,与海安接壤。现有27个居民小组,1469户,3423人。村内的三级河道两横一纵。区间道路真该完成通达工程建设。村内经济主要以外出务工和家庭养殖为主。先有在北京有组织务工的人员300多名,中型以上规模养殖近十个。民实村的传统副业是栽桑养蚕。   村公共服务中心也与前年建成,服务中心内,爱心超市、农家书屋、会议室、远程教育室、妇查室等一应俱全。   

狮垛村

  袁桥镇狮垛村,总人口2960人,总户数853户,劳力1050个,面积3283亩,党员122名。狮垛村与海安县接壤,是袁桥镇的西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到如城镇仅十分钟的路程,市级公路,新长铁路贯穿全境。村委会领导班子辈常团结,极具战斗力,在2008年全镇综合考核中荣获第一名;村民思想质朴,民风随和,资源丰富,设施齐全,公共服务中心,医务室,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购物超市,等服务行业应有尽有,是理想的投资热土!  

镇南社区

  镇南社区地处如皋北大门,益寿路、花市路贯穿南北,雪袁线横穿东西,区位优势独特,交通十分便捷。近年来,社区在街道办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居民生活富裕安康,先后荣获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省四星级示范农家书屋,南通市文明村、南通市民主法治社区、南通市安全社区、如皋市生态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复兴庄村

  复兴庄村位于袁桥镇西部,西南部与搬经镇交界。2001年由东夏堡村、瓦屋头村和焦刘村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2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53户,总人口:3477人(其中:非农人口115人)。总劳力:1263个,总面积:4650亩,其中承包面积:4050亩。全村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其中长复外向果蔬合作社拥有较大规模在本区域享有较高声誉、占地40亩的顶新奶牛场也将于今年投入生产。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7980元。   全村党员:144名   党组织机构:村党总支下辖3个党支部,20个党小组   种植业支部:支部书记:谢荣勤   养殖业支部:支部书记:俞伯军   工商业支部:支部书记:范钦建   

太平社区

  太平社区地处如城镇西北城郊结合部,2001年由蔡庄村、庆丰村、太平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社区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东临通扬河,西至东风河,南接庆余路,北到惠民路。社区现有28个居民小组,2100多户,常住农村人口近7000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年来节节攀升,已达到8000元以上。目前社区党总支在册党员共有223人,其中男性194人,女性29人。1997年3月根据行政区划由江苏如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托管,2008年由如皋经济开发区党工委批准,太平社区党支部升格为太平社区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即农业支部、工业支部和居民支部。   太平社区党总支通过加大对社区服务中心的硬件投入,来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和社区服务功能。本社区设置了接待室、警务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房和社区卫生室。随着这几年社区集体经济的壮大,两委会购置了大量的现代化办公设备,包括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相机等,这些硬件的投入使我们更好地为社区服务。   社区党总支充分深挖社区的自然优势,通过一抓党员带头作用,二抓大力整治村内投资环境,使社区经济得到大力发展,社区现已有规模以上企业38家,涉及肠衣、服装、机械、电力、商贸等多种领域。富有地方特色的中国肠衣城的大门开在我社区,南通泰慕士服装有限公司、如皋市中正机械有限公司、江苏苏源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亿丰(如皋)高级商贸城等大型企业相继在我社区落户、开花。   

花园桥社区

  花园桥村位于袁桥镇北大门,2001年由原磨桥村和鸭港村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共有26个村民小组,农户1091户,人口3840人,耕地面积4120亩,新204国道改扩建工程南北穿过花园桥村中心3.72公里,省道南雅线东西穿过花园桥村中心1.2公里,东离如海运河1公里,村北有北焦港,南有红旗河,二条三级河东西穿过花园桥村,直通西焦港,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加之花园桥村属革命老区,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村民法制意识较强,干群关系密切,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南通市、如皋市文明村。   近年来花园桥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利用交通优势,积极开展全民创业、招商引资,吸引了花园桥村能人回乡创业,新增公司制企业5个,民营小区初见规模。有羽绒制品、衍缝加工、微分电器、纺织配件、建筑材料、五金加工等企业,其中羽绒制品出国销售。   花园桥村积极引导农民大搞土地流转,新办农业园区,果蔬种植园一个、药材种植园一个、养殖园区一个、大型古树种植园一个;注重民生工作,抓新农村建设,集中居住创省级示范小区,配套设施全部到位。大力种植银杏、胡桑、果树、花木、药材、上市蔬菜等,养猪、养禽规模养殖户达20多户。为了美化环境,花园桥村对区域内的河道、公路、垃圾进行处理,组织专门人员,建立长效管护制度,美化了生活环境,花园桥村从交通环境、生活环境、投资创业等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风水宝地。   村定期实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社会服务内容公开。   

野林村

  野林村位于袁桥镇中偏北位置,北与民实村,南与八角井村,东与花园桥村,西与朱厦村交界,地理位置独特,辖管23个村民小组,978户农户,总人口2879,社会面积6536亩,耕地面积3534亩。   项目农业是野林村特色,农业园区原有20亩,现又开发100亩,国家投资近七十万,其中花卉亩效益达到每年8000元,而大棚养殖肉鸭已有四个开始生产,预计每个大棚年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何庄社区

  何庄社区位于袁桥镇南大门,334省道横穿境内,新204国道纵贯南北,通城大道、仙鹤路纵横交错。地理位置独特,辖管27个村民小组,1230户农户,总人口4137人,社会面积6794亩,其中耕地面积3062亩,社辖区共有企业46家,其中规模企业20家。2013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125万元,农民人均出纯收入17986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于2006年建成使用,总投资120多万元,设有农家书屋、远教站点、健身舞蹈房、法治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社区先后获得“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南通市文明村”、“南通市建工作示范点”等荣誉。区党总支下辖3个党支部,党员113名。   

袁桥社区

  如皋市袁桥镇袁桥社区,2001年由原袁桥村、高荡村、许龙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为原袁桥镇镇区所在地,共有31个居民小组,农户1227户,人口3951人,总耕地面积4028亩,如海运河横穿南北,南雅公路贯穿东西,西临新204国道,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我社区以工业发展为主体,近年来,已形成特有的齿轮板块、机械板块、服装板块,多次被市、镇评为招商引资先进村,民营经济发展先进(明星)村,全民创业先进村,多年来综合考核一直排名全镇前列。   我社区现有一条商业街,个体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我社区种养殖业也很发达,以养鸡、养蚕为主,社区内有很多种养殖大户,带动了全社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我社区居民民主法制意识较强,干群关系良好,多次被评为村民自治模范村、民主法制建设先进村,投资环境良好。   我社区着力于打造舒适优雅的居住环境,多次被评为环境打造先进村,现建有居民集中居住小区三处。   

浦东社区

  浦东社区位于老袁桥乡政府所在地,北与海安县原仁桥镇接壤,东西南侧分别与开发区的天河桥村、花园桥社区、袁桥社区相邻。社区下辖33个居民小组,1205户,总人口4226人(其中农业人口3680,劳动力1375)。社区社会面积7200亩,耕地面积4047亩。目前在我社区落户的有恒昌印染、威世药业、顶德管业、大桥砖瓦厂等工业企业;社区畜禽养殖比较发达,常年生猪存栏4万头、鸡30万羽。   社区共有党员136名,党支组织机构村党总支下辖三个党支部,三个党小组,全村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养殖业为特色产业的经济结构。   社区领导班子是一个凝聚力、战斗力比较强的班子,曾多次荣获“畜禽养殖先进村”、“计划生育先进村”、“土地复垦先进单位”等称号,近年来在浦东社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张本荣书记的带领下,一班人正着力打造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纪港村

  纪港村位于城北街道西部,北与花园桥和袁桥村交界,西南边与八角井、十里墩交界,东临如海河,新204国道贯穿南北,全长2千米,地理位置独特,辖管17个村民小组,740户农户,总人口2558人(其中:非农人口124人,总劳力:870人),区域面积5536亩,其中耕地面积3413亩(承包面积2895亩)。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938元。全村党员人数为102名。   

十里墩社区

  如皋市城北街道十里墩社区由原十里墩村与野马村合并而成,距如皋市政府所在地如城街道向西10华里,历史上因此地堆一计里数的大土墩,顾名思义取名为十里墩,后因兴修水利,南北走向的如海运河与东西走向的如泰运河在此十字相交,将大土墩挖掉;人民公社化时期此地为何庄公社8大队、6大队,改革开放后,8大队改为十里墩村,6大队改为野马村;2000年何庄乡并入袁桥镇,镇政府所在地设在原何庄乡政府,2001年十里墩村与野马村合并成新的十里墩村,合并后,全村总面积达4平方公里,人口近3000人,2007年改建后的二○四国道从社区南北贯穿而过,由此社区东临如海河,南靠如泰河,西接二○四国道,形成水陆交通便捷的独特区位优势。   2009年11月26日经如皋市人民政府(皋政复[2009]89号)批准撤消十里墩村,建立十里墩社区。   2012年3月20日由袁桥镇撤并至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北街道)。   社区党组织为总支建制,下设2个支部(塔元、野马支部),共有党员96名。   居委会下设5个工作委员会,辖17个居民小组,50名居民代表。   社区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捷,是您理想的投资场所,社区两委全体人员真诚欢迎各界客商投资创业。  

朱厦村

  朱厦村位于我市城北街道西北角,与海安县的孙庄镇相连。朱复路是村中心路,贯穿南北。全村共21个村民小组,共830户,2760人(其中非农人口120人)。村里共有面积3304亩,其中宅基地240亩,自留地28亩。村党总支下辖两个党支部,2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9名。   朱厦村畜禽养殖一直位于我区前茅,去年实现生猪养殖40万头,家禽养殖4400羽,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023元。现村正计划建设种植生态养殖园。   朱厦村实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对村民实行民主制管理,定期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会议。   

志勇村

  志勇村   一、基本情况:   志勇村位于如皋北部,是如皋的北大门,北与海安县相邻。在志勇村境内有一条高速、三条铁路、一条大运河,水陆交通方便,距高速入口只有三百多米,铁路货运站11公里,是投资商的最佳发展基地。   全村共有36个村民组,9个干部中党员7人,有大专文凭的5人,总耕地面积5690亩,人口4838人,其中非农人口、外来人口220人。建有志勇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48人,分设三个支部,工业支部、农业支部和社会事业支部。   二、特色介绍:   1、志勇村是一个农业大村、副业大村,1980年左右开始产业调整,扩桑养蚕,1990年后进入热潮,到2007年底全村共有胡桑面积1780亩,每年农户养蚕共发种8600张,养鸡100万羽,有效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为志勇村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在稳定农业的同时,柴湾纸品厂、恒风机械厂、绿色鑫伟饮料厂、伟平塑料纸品有限公司、如皋胡港丝纺有限公司、志勇野猪养殖场为志勇村全民创业、招商引资带了一个好头,成为志勇村的一个对外经济亮点。   3、宁启铁路、海洋铁路、江海高速贯穿全村,盐海高速擦肩而过,204国道出口邻近志勇村,水陆交通方便,是投资商发展的天地。   4、省投项目于2008年在志勇村开始实施,总投资536万元,为志勇村农业发展、人居环境提供有力的保证。   5、志勇村共有鱼塘面积360亩,其中有一个鱼塘水面面积98亩,欢迎投资。   三、班子建设情况:   于传益同志担任村党总支书记,许金龙、陈祚平同志担任副书记,顾秀凤同志担任组织委员,熊忠和同志担任村主任兼纪检委员,许映凤同志担任村副主任兼宣传委员。具体分工:于传益同志负责全面工作,熊忠和同志负责土地管理、农副业生产,同时分工负责33、34、35、36组日常工作,许金龙同志负责计划生育、治保民调、老健会,协助土地管理,同时分工4、7、8、9、10组日常工作。陈祚平同志负责财务工作、内勤,同时负责21、22、23、24组日常工作,吕中兵同志负责民兵征兵、治保民调工作,同时分工15、16、18、19、20组日常工作,许映凤同志负责妇代会、计划生育工作,同时分工1、2、3、5、6组日常工作,吴光红同志负责农技和残联工作,同时分工29、30、31、32组日常工作。顾秀凤同志负责共青团、工业报表统计,同时分工25、26、27、28组日常工作,王建同志负责村行政服务中心内勤,同时分工11、12、13、14、17组日常工作。   四、工作目标:   建村务公开栏10平方米,按时在每季度末次月初进行村务公开,公开的内容包括本季度财务收支情况、用工情况、村年度工作目标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分别按时间要求进行公布,同时对村重大事情召开村民代表会进行决策并公布。志勇村紧紧围绕镇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力争各项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确保志勇村今年达到小康村的目标。   

顾巷村

  顾巷村是江苏省南通如皋市经济开发区(城北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821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82。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八角井村、双龙社区、杨宗社区、陆桥村、阚庄村、邵庄村、民实村、狮垛村、镇南社区、复兴庄村、太平社区、花园桥社区、野林村、何庄社区、袁桥社区、浦东社区、纪港村、十里墩社区、朱厦村、志勇村、陆姚社区、万新村、普济社区、桥港村、天河桥村、平园池村、东风社区、柴湾社区、庆余社区、双楼庄村、里庄村、新王庄社区、新生社区、城北社区、鹿门社区、邓园社区、复兴村、戴庄村相邻。  

陆姚社区

  陆姚社区是江苏省南通如皋市经济开发区(城北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206821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82。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八角井村、双龙社区、杨宗社区、陆桥村、阚庄村、邵庄村、民实村、狮垛村、镇南社区、复兴庄村、太平社区、花园桥社区、野林村、何庄社区、袁桥社区、浦东社区、纪港村、十里墩社区、朱厦村、志勇村、顾巷村、万新村、普济社区、桥港村、天河桥村、平园池村、东风社区、柴湾社区、庆余社区、双楼庄村、里庄村、新王庄社区、新生社区、城北社区、鹿门社区、邓园社区、复兴村、戴庄村相邻。  

万新村

  万新村位于城北街道总部经济区腹地位置,北与柴湾社区毗邻,西隔通扬河与镇南社区相望,东与里庄村相连,南与新王庄社区接壤。海阳北路穿村而过,新长铁路、柴湾南路、如海路从村中穿过,西连如海河,东接丁堡河的南凌河,水流不断。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全村总用地面积4300亩,耕地4098亩。2001年由原万新村、西塌港村、郝庄村合并而成,辖区26个村民小组,1149户村民,人口3971人,总劳力1574人。近年来被如皋市委市政府评为“小康达标先行村”和“农村集中居住先进村”。   全村有私营企业17家,个体工商户104户,楼房80﹪,自来水入户率99﹪,有线电视99﹪,电话入户率90﹪。2014年集体经济收入112万元,人均纯收入15000元,主要特色产业有:养蚕4000张、种植花木500多亩、在外打工人数1600人,建筑业:万新村的许钱在北京挂靠的南通大辰建筑公司的产值5000多万、王建明在徐州挂靠的南通六建建筑公司的产值4000多万。全村总产值1.72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800万元。   2011年海阳北延及2013年万新地块搬迁,共搬迁513户,搬迁人口2241人,全部实行土地换社保。至今为止,2011年搬迁户已全部安置进柴湾小区,2013年搬迁户预计今年10月全部安置结束。   

普济社区

  普济社区位于如皋城北街道东南方向,南至如泰运河风光带,北至仁寿路,东到海阳路,西到通扬运河。社区办公室位于新建小区普庆苑边,社区辖区内以居民小区为主,小区有海北新村、上海新城、普庆苑、长寿公寓、肉联厂宿舍区。社区总面积约为0.75平方公里,辖区居民户约有2760户,6580多人。其中,党员120人,退休人员一千多人。   自2005年以来,根据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社区辖区范围内进行了大面积的拆迁,目前已建成了普庆苑商品房小区。依据市政府的指示,普济社区将被划归为城北新城建设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城北新城将会成为如皋市一颗璀璨的新星。   作为开发区内唯一的城镇社区,普济社区是如皋市原9个老城镇社区之一,2004年根据行政区划由如皋经济开发区托管。   2014年,普济社区将会根据自身情况,围绕一个城镇社区的发展目标,依据量力而行的原则,努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全心全意为居民谋利益、图福祉。  

桥港村

  桥港村北临海安县,西临袁桥镇,桥港村辖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00人,1100多户,总耕地面积3000多亩。桥港村党总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富民强村为出发点和归宿,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展示了新生人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桥港人以人为本,诚信招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学赶超活动,加快以工兴村步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天河桥村

  1、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北街道)天河桥村系万顷良田实施工程所在村,辖2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14户,总人口3712人,其中党员152人,耕地面积4235亩。   2、152名党员中5人创办了企业或公司,12人成了个体工商户。   3、近几年,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现代化建设先进村”、“工业经济亿元村”、“民营经济发展明星村”、“慈善事业先进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民主法治村”,2009-2013年度连续五年被评为“如皋市文明村”,2013年荣获“如皋市高效设施农业先进集体”等称号。   4、全村共有个体私营户281户,定报企业2家,其中个体工商户231户。私营企业38家,公司制企业12家。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0元,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5.天河桥村的经济特色   以皮毛、宠物玩具、绗缝、竹制工艺品等为主导产业,产品远销欧美、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20亩冰琪葡萄园落户天河桥村,带动周边群众成立了冰琪葡萄专业合作社;通过“万顷良田”拆迁整理土地,引进了优质稻米种植项目,成立了“福诚水稻农地股份合作社”,吸收大量村民加入其中,从而提高了土地效益,增加了村民收入;引进能人,成立江苏泰来果业种植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玫瑰花种植有限公司等多个经济合作组织,为村民创收。   

平园池村

  平园池村东临杨宗社区,南边与双龙社区相邻,北边与戴庄村交界,西边与天河桥村相邻。全村共有2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584亩,996户,人口3349人,其中非农人口、外来人口100多人。   我们村很早就开始以蛋鸡养殖为主,现在以党员刘炜建创建的如皋市平原禽业有限公司为依托,组建了如皋市平原禽业协会,入会社员达到了120多户,其中平园池村社员达到了一半以上,到目前为止,栏存蛋鸡已有22万羽;这在促进村养殖业发展的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平园池村的经济发展及小康进程。村民陈世根、黄帮银十多年前承包了一组66.6亩的土地,创办了以日本丰水梨为主的梨园,在他们的带领下,一组的村民在屋前屋后都栽上了梨树,形成了平园池村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梨园已成了平园池村有名的特色农业,在带领村民致富的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去年平园池村的人均年收入已达到了近万元。   

东风社区

  如城镇东风居委会位于如皋市汽车站北首,经济开发区南大门,共有十二个居民小组,五个居民小区,共有住户2073户,人口6496人,其中农业人口1013人,城镇人口5483人;1-12组住户845户,单位住户1228户。耕地200亩,党员148人。   东风村横跨如泰运河两侧,多数居民以三产为业,境内公司40多家,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  

柴湾社区

  柴湾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于2002年3月,由柴湾村、帮瑾村、新农村合并组成,辖32个居民小组,1412户,近六千人,占地面积3878亩,是柴湾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区设党委(辖2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78人,管理人员10人,区内有定报企业3家,各类个体私营业168家。2007年全居经济总收入2.68亿元,人均纯收入9001元。近年来,多次荣获镇以上政府、党组织的表彰和嘉奖,是全市小康建设示范社区。   柴湾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于2007年2月建成,总投资51.8万元,占地面积2580㎡,内有千人大操场、篮球场、体育健身场,有行政办公楼、社区卫生服务楼、为民服务超市楼,三座楼建筑面积808㎡,服务中心内设有爱心超市、党员代表议事厅、行政办公室、会议室、财务室、档案室、计生服务室、党员服务中心、青年中心、民兵之家、妇女之家、科普活动室、教育培训室、远程教育接收点、体育活动室、老少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警务室、综治室、流动法庭等。  

庆余社区

  庆余社区系2001年经市政府批准村改居组建而成,东至普庆路,南至新生路,西至益寿路,北至仁寿路,(通扬河以东,普庆路以西在2011年12月经协调暂由普济社区管理)。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按2010年11月人口普查统计,常住户3669户,人口10091人。   庆余党总支分设皋北、庆新、庆余三个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86人,预备党员3人。   庆余社区现有5个自然村生产小组和新老住宅小区,现有楼房215幢(不包括在建的天瑞小区)。老小区有皋北1-3组团、皋北4-5组团、皋北6组团、皋北8组团,庆余新村,市社小区、开发新村、庆余别墅区和部分厂区宿舍区。新小区有光华水韵、华辉丽景园、上海嘉苑、蓝湾景天。   近几年在上级政府领导下,经过社区多方筹集和共建单位如皋市粮食局、电信局、党史办、招投标办、交通局的支持下,先后投入140万元用于“六城同创”(省级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对小区设施改造、修建道路、补植绿化、路灯增加和修理。环境整治:拆除小区乱搭乱建、清除了乱堆乱放、乱拉乱接、乱种乱植,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得到辖区群众的称赞。先后被评为南通市文明社区、南通民主法治社区、南通市先进村监委、如皋市文明社区、如皋市平安社区、“六城同创”先进单位、社区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  

双楼庄村

  双楼庄村坐落在柴湾镇的东北部,南邻复兴村,北邻海安县,辖区面积约4100多亩。总人口3700多人,共1071户,由原来的施庄片,洪楼片,双池片组成。  

里庄村

  如皋经济开发区(柴湾镇)里庄村地处柴湾东南角与江苏如皋经济开发区、如城镇、雪岸镇交界,辖区内27个自然组、1090户,人口3520,耕地面积3422亩,党组织设置为里庄村党总支部,2008人均收入8610元。   本地地处如城北部,农民年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务输出、务工经商,在传统副业上仍以栽桑养蚕、生猪养殖,水产上也有一定的特色(主要是鲋子鲶的养殖),在农业生产上以稻麦为主、花木、花卉生产有典型,以百亩规模的红叶石楠花木为主体。   2013年村两委同步进行了及时换届,新一届的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成员分工如下:   高兴勇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主持全面工作   陈峰党总支副书记分管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   陈大明两委会委员、经管员分管经营管理   -支部委员会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分管民政、民调、治保工作   洪叶村委员会委员分管妇联、计划生育及共青团员工作   蒋存和二线人员分管民兵、青年及征兵工作   陶宏兵两委会委员分管农副业、-及环境整治工作   洪远林二线人员分管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   邢海婷两委会委员大学生村官分管信息平台、办公室事务   康小琴分管信息平台、环境整治工作   根据新一届两委会集体研究,2013年工作目标三业总产值1543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较去年有所提升,劳动力转移确保100%,达1460人,小康户的占比达95%以上,709户,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确保100%,村公共服务中心作用进一步发挥,农技培训达300人次,农村清洁工程保持辖区内3条河道计4千米,河面清洁卫生建好两处垃圾房,建立专业保洁队伍、生态绿化率力争达100%,落实好管护责任制。   

新王庄社区

  新王庄社区位于如城的北大门,南邻环北路,西邻通杨运河。全社区由原来的新王庄村、宗港村、花庄村合并而成,组成25个小组。总户数1648户,总人口5193人,总面积3542亩,流动人口162人。   新王庄社区居委会成员7人,105名居民代表,11名议事组长,社区党总支于1992年成立。   今年来,新王庄社区不断加大旧村改造力度,拆迁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如打造八车道的海洋北路,六车道的惠民路,四车道的起凤路,使得新王庄村由过去的进村一条乍道变为如今的几横、几纵的多条宽敞的道路。随着拆迁、建设的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新王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逐步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新王庄社区各项工作在开发区名列前茅,社区党总支及农业、计生、综治、环境整治等工作都得到开发区领导的好评,并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南通市文明村、优秀基础党组织、先进社区等荣誉称号。   

新生社区

  如城镇新生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如皋经济开发区东部,2001年由新生村以及三里塔村合并而成。17个居民小组组成,社区现有耕地总面积1807亩,居民总户1091户,总人口3528人,暂住人口500多人。   新生社区是一个交通方便,英才集结的用武之地,南接如皋主城区,西邻城北居委会,东至姜桥港,北邻新王庄居委会,中有庆余路、仁寿路横贯东西,万寿路、翻身路纵贯南北,有多家企业在本社区落户,市镇企业及公司仓库31家,一个建材市场流转用地120亩。从业人员1130人,2007年全村工业总产值2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年。  

城北社区

  如皋市城北社区是一个村改居的社区,南临如泰河、西临海阳路、东临万寿路,仁寿路丰登路和庆余东路从本居通过。2000年村居合并之前有农业人口是2500多人,党员60人左右,可耕地900多亩,产值500多万,人均收入在3000元左右,村级集体净资产有500多万元,名列大如城之首。合并之后增加了老居民楼44栋,别墅120多栋.到目前为此全居有人口壹万人左右,在册党员131名,实现产值3.5亿元,人均收入10000元左右,社区集体净资产1500多万元.2004年2月根据行政区划由江苏省如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托管,2005年我们城北社区党总支升格为城北社区党委下设了三个支部,农业支部、市场支部和居民支部。   城北社区党委通过加大对社区服务中心的硬件投入,来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和社区服务功能。本社区设置了接待室、警务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房和社区卫生室,兴建了篮球场,并在今年投入40多万元建成了350多平方米一流的多谋体电教会议中心,这样确保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全国开通了首家村居互联网电子政务平台城北社区网站,开启了电子政务在基层运用的先例,它的建成不仅是先进文化在基层得到应用的体现,更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促进社会进步密切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社区服务窗口和数据库。它的建成不仅是流动党员和党委之间交流学习和促进的工具,也是提高城北党委成员素质和服务质量的有效载体,使广大社区党员群众了解世界,同时也能让世界了解城北社区。   近几年城北社区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购置了大量的现代化办公设备包括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摄像机等,2008年重新购置无线广播,这些硬件的投入使我们更好地为社区服务。   几年来我们对农村和城效结合部实行了“三清”工程的投入改造水泥道路5000多米,硬质路6000多米下水道7000米,户改厕679户,全面实现了三格排放,投资30多万元建成三条主干道的亮化和绿化工程.区内城北市场是苏北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城市下岗再就业,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条件。   社区服务是一项综合内容,我们对前来就诊的人员免收挂号费和注射费,室内外各种健身活动也都是免费的,城北社区网站的开通把社区各方面的信息和基本情况公布在网站上,及时更新内容,让网站能体现自身应有的价值,更好地为广大社区居民服务。   

鹿门社区

  如皋市城北街道鹿门社区地处如皋北翼,新老204国道贯穿社区,社区面积近8.6平方公里,有27个居民小组,居民达1300多户,总人口5000多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年来节节攀升,已达到14000元以上,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示范社区。近年来,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坚持以-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努力创建和谐平安社区,各项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绩。   社区地处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中心,注重招商引资,目前国内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双钱集团(江苏)轮胎有限公司、上海思源电器、江苏金元亚麻、美中仪表如皋有限公司、江苏景升印刷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相继在社区落户;富有地方特色的中国肠衣城位居社区东南侧,社区同时拥有苏中最大、苏北唯一的金属表面处理中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百姓正逐步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朝着现代化小康生活迈进。   

邓园社区

  邓园社区位于如皋经济开发区西部,东至东风河,西接如城镇陆桥社区,南至如海运河,北至于鹿门社区,紧邻如皋中心区,204国道和仁寿路、起凤路、惠民路等市内重要干线横贯社区,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社区2001年由原三庄村,王桥村,邓园村三个村合并而成,全社区共32个小组,1490户,5900人,耕地面积3041亩。2007年成立社区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45人。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区内涌现了如新纺织、东旭科技、华辰汽配、爱尔臣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骨干龙头企业,涵盖纺织、电子、机械等工业门类。同时,社区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逐步加大了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社区民风淳朴,居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社区秩序井然有序,面貌整洁,热情好客的邓园人民欢迎广大朋友前来投资旅游。  

复兴村

  复兴村是江苏省南通如皋市经济开发区(城北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区划代码为3206821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82。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八角井村、双龙社区、杨宗社区、陆桥村、阚庄村、邵庄村、民实村、狮垛村、镇南社区、复兴庄村、太平社区、花园桥社区、野林村、何庄社区、袁桥社区、浦东社区、纪港村、十里墩社区、朱厦村、志勇村、顾巷村、陆姚社区、万新村、普济社区、桥港村、天河桥村、平园池村、东风社区、柴湾社区、庆余社区、双楼庄村、里庄村、新王庄社区、新生社区、城北社区、鹿门社区、邓园社区、戴庄村相邻。  

戴庄村

  戴庄村位于原柴湾镇北部,辖区共有26个村民小组,居民988户,总人口3574人。   仲春的蛙声和鸟鸣从路旁郁郁葱葱的绿化林里透出来,一座座公寓小楼点缀其中,村头屋旁的古榕树下,三三两两的老少妇孺聚在一起,聊今年的收成、明年的希望……,年全村完成工业产销0.36亿元,人均收入达8300元,戴庄人大步走在小康道上,如今的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   可是谁能想到,上世纪80年代,戴庄村由于客观原因经济还比较薄弱,连一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所有要进村的人都必须绕道。“交通闭塞,不仅村民出行不便,发展村级经济也成了一个遥远的梦”,痛定思痛,戴庄人在村支部、村委的带领下迅速行动起来,很快一条长946米、宽20米的柏油大道就呈现在村民眼前。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群众得实惠”,陪同记者采访的村主任张国平如此说。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就对农民种田实施奖励政策,亩产量500公斤以上每亩奖励150元,这在当时,可是笔不小的支出。戴庄村还是全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排头兵,1986年,戴庄村就在村里构筑起地下渠道灌溉网络,实施路林沟渠配套,实现灌溉节水化、农田林网化。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有地下渠道463米,基本完善了全村的防渗灌溉体系。   近几年,村里在农业结构调整上注重适当的粮、经调整比例,做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并举。每年,戴庄村都会定期请农业专家下乡指导,对农民种田0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村里还严格落实上级为农民增收实施的惠农政策,及时如数发放水稻直补金。   为了改善村容村貌,在2004年的“三清”工程中,戴庄村先后筹资35万元,建造垃圾房35座,购保洁车17辆,清理河道35条,清洁村庄16个,改厕636户,清洁主干道7公里,发放三包牌711块,新建冲水式公厕一座,2004年,戴庄村还全面改造自来水管网、户表等基础工程。   戴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吉祥坚持抱着这样一个信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让群众的物质生活丰富起来,更要让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丰富起来”。在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戴庄村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先后荣获如皋市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全村连续十几年无刑事案件、-和打架斗殴事件发生,无违反计划生育现象。扶贫帮困在戴庄村也是蔚然成风。近年来,村里共为困难家庭发起3次募捐,金额达2.7万元。   很多到过戴庄村的人都不由得感叹:“这里绿树成荫,花果飘香,房子错落有致,环境整洁,交通方便,农户家家有彩电、洗衣机、摩托车,有漂亮的厨房,还用上了洁净的卫生间,这里不比城里差!”   


朱厦村特产大全




朱厦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