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南通 >> 如皋市 >> 丁堰镇 >> 三河社区

三河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三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三河社区简介

  三河社区居委会地处如皋市丁堰镇区,为丁堰镇政府驻地,北临镇区丁新路,南至如泰运河,东靠新丁堰大桥,西依丁纺新村。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居民843户,人口1975人。
  辖区内主要单位有丁堰镇人民政府、如皋市天济医院、丁堰镇农贸市场、中国银行如皋支行丁堰分理处等。去年,在如皋市人民政府推行的“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作,社区辖内单位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区工作按照“六位”一体的原则即:立足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六大载体,多方位为社区居民服务,为老年人及-服务。
  社区组织机构健全。一是建立了社区党支部。二是依法选举产生社区自治组织,即社区议事代表大会、社区监事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
  社区服务设施比较完备。有20平方米的活动用房,内设退休人员活动室、农家书屋、警务室、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终端站点。办公室配置了电脑、电话、电视、移动信息机等办公用品。
  社区居民委员会现有工作人员3名,其中社区书记1名,妇女主任1名,支部委员2名(兼),议事代表24名,社区5个居民小组各有1名组长负责日常事务。党总支现有党员49名,以社区自治班子及党支部为战斗堡垒,积极开展社区各项活动。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设几支队伍:
  1.社区综治工作站。具体负责:检查辖区综合治理,护街护巷治安防范,为保社区一方平安功不可没。
  2.社区残疾人协会。社区残疾人协会密切联系本社区残疾人,并联系有关方面为本社区残疾人的生活、维权、康复、教育、就业等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为提高辖区内残疾人业余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3.社区工商行政管理服务站。具体负责:社区内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党建工作,积极参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检查工作。
  4.社区科普活动站。具体负责: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经常性的科技、科普宣传工作,与科技管理部门联系、协调、合作、努力完成工作。
  5.社区劳动和保障服务部,具体负责:社区内企业退休人员接收登记、资格认证工作,以及困难老党员、下岗失业等-的帮困救济工作。
  6.社区老年协会,努力发展三河社区老年事业.弘扬优良传统,创新工作思路。
  去年,三河社区通过协助镇政府创建省级卫生镇和环保镇工作,营造整洁优美、安居乐业的社区环境,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好的服务于居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682104 226000 -- 查看 三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三河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三河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凤山社区

  凤山社区位于古镇丁堰的东北部,东北西三面分别临镇区主干道大众路、光明路、团结路,占地5.37公顷。社区北临丁堰小学、南临丁堰中学,地处文化中心,西南紧邻农贸市场,西北侧是镇区著名佛教胜地观音山,环境优越、出行便利。  

新堰社区

  新堰居委会位于丁堰镇的东部,东与如东县毗邻,南临334省道,依傍如泰河,我居现有22个居民小组,903户,常住人口3266人,耕地面积4008亩,全村地域面积4.85平方公里。辖区内拥有个体工业户109户,其中私营企业5户,工业总产值达97000万元,利税560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560万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人们的精神物质生活需求不断增强,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民主法制创建工作势在必行。我居在取得“如皋市文明居”、“居民自治模范居”等称号的基础上,力争把我居建设成为省级民主法制居,为全居的社会发展、三个文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居认真贯彻镇创建工作会议精神,把创建省级民主法制居作为创中作重点,在落实领导负责制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注重实效、建管并举”的要求,抓重点、攻难点、出实招、施硬招、重品位、求特色,全居整体形象得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为全居的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堰南社区

  堰南社区地处丁堰镇镇区,现有37个居民小组,社区常住人口5059人,总户数1106户,外来人口300人,工厂企业40余家,规模企业4家,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5亿元,人均收入8400元。2007年六月,由堰南村改为堰南居委会。社会面积5000亩,耕地4095亩。   社区党总支下辖农业一支部、二支支部、个体私营支部、百平建材支部、振宇支部、亿佳特支部、扎花厂支部七个支部,党总支共有党员183人。   新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位于社区十五组,农民集中居住区旁,占地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8平方米。按照一楼四室八有的功能,设有议事代表室、党员活动室、健身房、阅览室、篮球场、排球场、爱心超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等,生活用品超市、农资超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在建设中,公共服务中心的八项功能正在逐步完善。   党员远程教育站点配备了投影仪、DVD、电脑、adsl宽带、有线电视等现代化设备,能满足党员干部学习的需要。   我社区现有纺织、化工、宠物玩具、服装、电脑绣花、绗缝工艺品、建材、轧花等企业四十余家,规模企业四家,其中超亿元企业一家,各类就业人数2000人。   近几年来我们注重农业及种养植业规模大户的培养,残疾人陈平兴办的汉金养殖研究所,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10000头,年产值1000万元。同时陈平还无偿传授饲养技术给周边的居民,使不少人一起走上了致富路。   

皋南社区

  一、名称、行政署划、面积、人口、组织情况   皋南社区地处古镇丁堰西首,是丁堰镇西北的大门,由原丁西乡的皋南、陈草、纪港、蜻蜓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辖区内共42个居民小组,社区党委下设23个党支部,全社区总人口近6000人,总耕地面积5700多亩,07年经济总量18亿多元;社区内大中小企业130多家,其中定报企业17家。   皋南社区地理位置优越,沿海高速公路南北贯穿而过,334省道东西横穿我社区,与新规划的白雪线呈“十”字位于村中心,东邻通扬运河,镇工业园区位于西南部。2002年经上级批准,皋南社区规划为镇工业集中区,区内已基本形成三横三纵交通网络,为全镇经济发展提供平台,为社区的长远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特色介绍   我社区主要是以工业为主,在工业经济方面,在扩大传统皮革制品产业规模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增物流、纺织、机电、生物科技等大型项目,同时兴起全民创业热潮,鼓励能人兴业办厂,现在村企业近150家,个体工商户270多户;在工业基础设施方面,借助沿海高速与334省道在皋南社区的交通优势,争取到镇工业园落户皋南社区沿海高速两侧,同时配合镇党委政府,建成了工业园在基础设施的道路、绿化、电力、路灯等配套工作,特别是2006年以来,成功引进了爱吉科纺织、华硕生物科技、杨天机电等大项目,奠定了工业强村的基础。目前已经与上海科委共同达成整片开发成立上海科技创业园的合作意向,并于10月底奠基。   农业经济注重传统农业向科技型、致富型、高效型方面发展,全村粮食生产年年丰收,村里多次组织新品种推广、农技辅导等活动,在种养殖大户方面扶持了梨园、垂钓中心、养禽场。全村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鞠庄社区

  如皋市丁堰镇鞠庄社区位于美丽的通扬河畔,交通发达、民风淳朴。社区党总支下设6个基层支部,有党员199名。居民委员会下辖61个居民小组,目前社区农业总人口7680人,2007户,总面积12000亩,是如皋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社区之一。2012年社区村营收入5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507元。   社区居民牢固树立“民营经济就是富民经济”的理念,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大掀全民创业热潮,各项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镇下达的任务。2012年民营经济总值15亿元,公司制企业6家、非公司制企业11家,恒康企业正积极准备上市,泰富、舜通、鹏程等3家企业升格为定报企业,全社区各类企业达到105家,形成了以恒康家纺城为龙头、以服装、皮革手套加工为主体,以纺织、化工为辅的多产业格局。   近年来,鞠庄社区两委会依托区域优势,按照“三产富民,安业并举,创建新村”的工作思路,把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高效设施农业,2012年年底,社区两委会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江苏水绘园金鱼养殖有限公司,该项目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预计亩产值6-8万元,项目建成投产将年产高档金鱼数亿尾,出口至美国及东南亚国家,将带动周边100多户居民共同致富,人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   二是积极动员在外能人返乡发展,2012年动员社区在外能人吴亚东返乡开发十字路口,一期规划面积20多亩,集居住、商贸、便民服务于一体,投资近亿元,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三是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投入,三年来新建水泥道路6条,总长度达到7.2公里,新建防渗渠32公里,整治四级河道32公里,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善。社区高度重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功创建如皋市秸秆综合利用示范村,被评为如皋市环境长效管理示范村、如皋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红旗村。   四是积极提升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作用,2012年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全面推行“一站式”集中服务模式,建成了100米核心服务区和1公里公共服务圈,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放大“一中心三理工作法”的服务内容,实行居民办事“值班制”和“首问责任制”,并建立了相关监督机制和考评体系。   

三桥社区

  三桥社区位于丁堰镇镇区西南,所谓"三桥",指三元桥,兴隆桥,西洋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社区居委会设有公共卫生、计划生育、民政福利、治安保卫、民事调解等工作委会。辖区内有居民1191户,总人数3142人,下设5个居民小组。   社区建有一个党支部,孙林同志任党支部书记,郑勤同志任党支部副书记.居委会组织机构健全,制度规范,档案规范健全。社区经常组织社区居民进行“五好文明庭”、文明楼院、文明市民创建评选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各项咨询服务、家政服务、健康服务、职业介绍服务等。社区居委会按照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动员和组织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发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逐步形成了以服务工作为中心。   

三河社区

  三河社区居委会地处如皋市丁堰镇区,为丁堰镇政府驻地,北临镇区丁新路,南至如泰运河,东靠新丁堰大桥,西依丁纺新村。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居民843户,人口1975人。   辖区内主要单位有丁堰镇人民政府、如皋市天济医院、丁堰镇农贸市场、中国银行如皋支行丁堰分理处等。去年,在如皋市人民政府推行的“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作,社区辖内单位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区工作按照“六位”一体的原则即:立足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六大载体,多方位为社区居民服务,为老年人及-服务。   社区组织机构健全。一是建立了社区党支部。二是依法选举产生社区自治组织,即社区议事代表大会、社区监事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   社区服务设施比较完备。有20平方米的活动用房,内设退休人员活动室、农家书屋、警务室、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终端站点。办公室配置了电脑、电话、电视、移动信息机等办公用品。   社区居民委员会现有工作人员3名,其中社区书记1名,妇女主任1名,支部委员2名(兼),议事代表24名,社区5个居民小组各有1名组长负责日常事务。党总支现有党员49名,以社区自治班子及党支部为战斗堡垒,积极开展社区各项活动。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设几支队伍:   1.社区综治工作站。具体负责:检查辖区综合治理,护街护巷治安防范,为保社区一方平安功不可没。   2.社区残疾人协会。社区残疾人协会密切联系本社区残疾人,并联系有关方面为本社区残疾人的生活、维权、康复、教育、就业等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为提高辖区内残疾人业余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3.社区工商行政管理服务站。具体负责:社区内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党建工作,积极参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检查工作。   4.社区科普活动站。具体负责: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经常性的科技、科普宣传工作,与科技管理部门联系、协调、合作、努力完成工作。   5.社区劳动和保障服务部,具体负责:社区内企业退休人员接收登记、资格认证工作,以及困难老党员、下岗失业等-的帮困救济工作。   6.社区老年协会,努力发展三河社区老年事业.弘扬优良传统,创新工作思路。   去年,三河社区通过协助镇政府创建省级卫生镇和环保镇工作,营造整洁优美、安居乐业的社区环境,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好的服务于居民。   

茄儿园社区

  如皋市丁堰镇茄儿园社区地处丁堰镇中心,全居辖5个居民小组,人口4112人,党员90人。茄儿园从合作化后即为丁堰蔬菜大队,所有耕地全部种植蔬菜,供应市镇居民。1983年改为丁堰镇茄儿园村。2001年更扩为丁堰镇茄儿园社区居民居委会。   茄儿园社区工业发达,现有亿元企业两家,定报企业八家,集纺织、化工、生物、塑料、机械制造等门类。丁香牌坯布、棉纱为国家出口免检产品,数控异步振动海绵切割机获国家专利。另有饮用水、食品、服装等小型企业。   茄儿园交通发达,334省道缘居而过,地处丁堰镇繁华地段,商业繁荣,团结路丁新中路商铺林立,是商家必争之地。农行、信用社、邮政局、电信局、广电站等驻镇单位均在本辖区。苏果、文峰、德得惠购物中心、博信购物广场及三洋农机、摩托等大型超市及商场均落户其中。   茄儿园与丁堰镇佛教旅游胜地观音山寺紧紧相邻。居委会居民服务活动及文体活动健全正常,居民安居乐业。全居现有凌河新村、观音山小区、团结北路居民区、皋南小区、供销社小区、危家簖小区、丁沪小区等居民小区。我们将朝着居民道德风尚良好、社会秩序优良、综合效益显著、居民满意放心的新型社区而努力。  

赵明村

  赵明村位于丁堰镇西南,与林梓镇、桃园镇接壤。东临通运河,白雪线、宁启铁路穿村而过,村25条主次道路全部硬质化,计10公里,区位条件优越。2001年由原丁窑、观柳、邵庄、许埭四个小村合并。现有49个村民小组,1550户,5960人。四级河46条。现有机电、化工等企业10家。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亿元,人均纯收入14200元。   近年来,村党总支、村委会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理论、“-”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力地推进了赵明村的和谐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先后获得如皋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南通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村、南通市民主法治村、江苏省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村等光荣称号。   现在的赵明村更是在高效农业上下功夫,通过招商引资、能人返乡,建成千亩高效农业丰茂果蔬园区,千亩高效大棚苗木基地以及正在落实的宇鑫菌菇种植园和恒冠园林园区。两委会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格局,力争土地三年倍增计划,打造赵明村高效规模化农业体系。   

刘海村

  刘海村位于丁堰镇东南,距镇10多华里,北邻如林河,南与虹桥村接壤,东与如东双甸交界,西与堰南、朝阳村相邻,红马路、丁林东路南北穿村而过,334省道东延工程即将从刘海村穿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刘海村由原刘海村,郁庄村,双码村三个小村合并,现有29个村民小组,1140个农户,3839个村民。社会面积5450亩,耕地面积4476亩。村现有高效农业种植园区(森果农业园区)一个,民营企业8家,主要产业有:花卉、葡萄种植、手套橡胶制品加工、织布等。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刘海村在丁林东路东侧规划了集中居住小区。村两委会以诚挚的热情,一流的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到刘海村投资创业,共谋社会,经济大发展。  

夏圩村

  夏圩村位于丁堰镇东北,北至老凌河南与凤山村新堰村接壤,东临丁石河,西与东陈镇交界,12路公交线穿村而过,水陆交通方便,地理位置较为优越。   夏圩村由原北沙、夏圩两个村合并,现有个村民小组1001个农户,近3500个村民,社会面积为5500亩,耕地面积4670亩。村里现有民营企业22家,主要产业有纺织、服装、行缝、化工、装璜等,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夏圩村在冯石路南侧规划了农民集中居住区,在镇北路北首西侧,规划村级民营经济发展园区,村两委会和全体村民以诚挚的热情,一流的服务,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到夏圩村投资、创业,共谋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  

红桥村

  红桥村地处丁堰镇东南角,距镇20多华里,红马路穿村而过,北侧有省道334线,南边有林红线,交通四通八达,有很好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前景。   红桥村共有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75人,总户数1492户,农业人口5015人,红桥村有大小企业12家,以畜禽养殖和零布收购加工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在“-”的思想指导下,在各级党镇领导关心下,我们全体村干部以“学赶张家港,建设新如皋”为目标不懈努力,艰苦创业,使得村的经济得到很大的提高。2008年底红桥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8984.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   经研究决定,现就村干部09年工作分工如下:   陈林书记主持全面工作、招商引资   陈邦建副书记分管工业、公用工管理、财源建设、计划生育、征兵、农民负担征收、责任制考核,德武车口管理   朱余海副书记、村主任分管农业农村工作、村委会全面工作,票据审核,分工负责丁红片,兼16、18组长。丁红车口管理   沈际周副书记分管社会事业、环保和环境综合整治、政法、双帮、两个小区建设以及道路建设。负责桑庄片兼任31、32组长,桑庄车口管理   陈亚会计分管财务、保险、资产管理、统计、干部考勤及责任制考核,负责香庄片,兼任28、29组长,香庄车口管理   沈亚萍妇女主任,任23、25、30、33、36、40、41组组长   朱建平辅助会计,任1-5、24、26、27组组长   孙增荣民兵营长,任6-14组组长   倪修泉治保民调主任,任34、35、37-39组组长   朱余忠殡葬改革,任15、17、19、20、21、22组组长   张广杰团支部书记、档案管理、党员远程教育、办公室日常事务、办公室环境卫生   

朝阳村

  朝阳村位于丁堰镇东南角,北与堰南社区相邻,东与红桥村接壤,南与林梓镇交界,西临通扬运河;沿海高速穿村而过,丁林西路、丁林中路贯穿全村,水陆交通方便,地理位置较为优越。   朝阳村由原来的陈庄、花果和刘铺等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31个村民小组,1038户农户,村民近3500人,社会面积457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3500亩。村现有民营企业14家,主要产业有:化工、包装材料、铝合金制作、服装、纺织、食品及建材等。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朝阳村在丁林中路规划了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在丁林西路西侧筹划了民营经济发展小区。村两委会和全体村民以诚挚的热情,一流的服务,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朝阳村投资创业,共谋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   2007年12月初,朝阳村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了村新的一届领导班子,具体的职责分工如下:   村委会主任:崔胜利负责主持党支部、村委会的全面工作;   村委会副主任:沈建成负责村农业生产、土地管理、民营经济发展及农民建房工作,并兼第9村民小组组长;   村会计:宗序明负责村财务、档案、经济管理、村务公开等工作,并兼第7、8村民小组组长;   民兵营长:王道建负责村民兵、征兵工作,并兼第1、2、3、4、6、11、12村民小组组长;   民调主任:洪桂春负责村社会治安、民事纠纷调解等工作,并兼第13、14、15、17、18、19、20村民小组组长;   妇女主任:陈美兰负责妇女、计划生育等工作,并兼第16、25、26、27、28、29村民小组组长;   团书记:陈美负责村青年、妇女工作,并兼第10、21、22、23、24、30、31村民小组组长;   主任助理:薛亚负责村远程教育、各类台帐、会议记录并协助村委会工作,兼任第5村民小组组长。   村两委会将把09年的工作重点放在如下方面:   一,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大力开展全民创业。要发挥朝阳村的资源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进行招商;多举并措,大力引导在外能人返乡创业,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植华瑞包装,飞天化工等民营龙头企业,给他们提供最优惠的政策,以点带面,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形成全民创业的大好局面。   二,以“三资”投入农业为抓手,推进高效农业产业化。要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高效农业,精心设计,找出一个符合朝阳村情的项目进行包装,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吸引境外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发农业。   三,以环保为标准,切实加快环境整治进程。打造优美环境,是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为群众谋福利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群众的现实愿望。朝阳村要以通达工程为抓手,继续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完善农村道路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道路两侧无杂物,无乱种植,无乱堆乱放,加大绿化造林力度;确保全面完成河道疏浚整治任务,彻底改善朝阳村水环境,作到“底清、面洁、线畅、坡绿、岸净”,完善垃圾收运机制,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将朝阳村建设成为更高标准的小康先行村  


三河社区特产大全




三河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