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篱居位于常青镇南首,与石庄镇接壤,总耕地3711亩,有30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282户,人口4097人。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上级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我居各项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组织协调和谐,经济建设长足进步,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文化氛围浓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热诚欢迎各级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欢迎有志之士来居投资发展,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铁篱社区以党的-精神为指引,根据常青镇政府、文体计划的要求,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从本社区实际出发,依托社区地理、人文等资源优势,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地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探索社区文体工作的新举措,坚持以加强居民文明素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重点,营造良好的文体活动氛围,推动社区文体工作再上新台阶。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居民群众和全体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社区文体工作创造了新的业绩。
一、社区文体组织网络健全,队伍建设开放而有活力
加强社区文体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开展社区文体工作的重要保证。在上级领导和党支部重视下,铁篱社区将文体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不断完善社区文体的组织机构,挖掘和发挥社区资源。社区目前已成立体育队、合唱队、文宣队等多支文体队伍,她们来自社区,活动在社区,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潜移默化陶冶居民的情操,提高市民素质。
二、社区文体活动开展正常有序、成效显著
春节期间,社区派出了老年文体队慰问敬老院,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给老人们带去了欢乐和笑声;在全镇举办的农-动会上,铁篱社区精心准备,积极响应,组织参加了运动会的乒乓、健身球、投篮、等多个项目的比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了镇老年体协的赞赏;参加了“党群共谱和谐之音”先进性教育广场活动,表演了社区文体队自创的舞蹈节目
三、明年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
社区文体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一是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在人力、物力上力所能及地给予支持和帮助,并且在活动经费上争取充足的资金保障。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文体节目内容,不断提高文体工作效率。三是做到活动经常化。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地向兄弟社区取长补短,把我社区的文体工作搞的更加新颖、灵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682110 | 226000 | -- | 查看 铁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铁篱社区 |
铁篱居位于常青镇南首,与石庄镇接壤,总耕地3711亩,有30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282户,人口4097人。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上级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我居各项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组织协调和谐,经济建设长足进步,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文化氛围浓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热诚欢迎各级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欢迎有志之士来居投资发展,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铁篱社区以党的-精神为指引,根据常青镇政府、文体计划的要求,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从本社区实际出发,依托社区地理、人文等资源优势,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地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探索社区文体工作的新举措,坚持以加强居民文明素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重点,营造良好的文体活动氛围,推动社区文体工作再上新台阶。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居民群众和全体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社区文体工作创造了新的业绩。 一、社区文体组织网络健全,队伍建设开放而有活力 加强社区文体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开展社区文体工作的重要保证。在上级领导和党支部重视下,铁篱社区将文体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不断完善社区文体的组织机构,挖掘和发挥社区资源。社区目前已成立体育队、合唱队、文宣队等多支文体队伍,她们来自社区,活动在社区,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潜移默化陶冶居民的情操,提高市民素质。 二、社区文体活动开展正常有序、成效显著 春节期间,社区派出了老年文体队慰问敬老院,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给老人们带去了欢乐和笑声;在全镇举办的农-动会上,铁篱社区精心准备,积极响应,组织参加了运动会的乒乓、健身球、投篮、等多个项目的比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了镇老年体协的赞赏;参加了“党群共谱和谐之音”先进性教育广场活动,表演了社区文体队自创的舞蹈节目 三、明年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 社区文体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一是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在人力、物力上力所能及地给予支持和帮助,并且在活动经费上争取充足的资金保障。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文体节目内容,不断提高文体工作效率。三是做到活动经常化。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地向兄弟社区取长补短,把我社区的文体工作搞的更加新颖、灵活。 |
石北社区 |
石庄镇石北社区位于镇区北侧,由原石北、三八、蛇田合并而成。石北社区南与凤鸣社区紧依,西与张杨园相接,北接何正村,东与吴窑镇毗邻。东侧有如皋港流经,石北港贯穿社区,环西路、蛇北路和中心路为社区主要交通要道。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工业经济初具规模,服务业正在崛起。全社区辖35个居民小组,1311户,人口4621人,劳动力3078人,从事建筑业劳力1151人,现在耕地3240亩。近年来,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抓手,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三个文明取得长足发展。08年社区经济总收入7609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7767元。 |
草张庄社区 |
草张庄社区位于常青镇南部地区,东侧与铁篱居毗邻,南与石庄镇相连,西与邹蔡村接壤,北与蔡炎村相邻。214县道、中心河【三级河】、立新河【二级河】穿越全居,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全村总地域面积3.65平方公里,耕地3700亩,2001年由原高井乡草张庄、金凤、蒋堡村合并而成,辖27个村民小组,1124户村民,3878,总劳力1256人。 全村传统养殖蚕纸676张,肉鸭规模养殖年45万羽,现有工业企业6个,楼房率达86%,户户通自来水,686户通有线电视,1057户通电话。2009年村民人均收入10520元,工农业总产值5.2亿元。 社区文化: 落成不久的草张庄社区文体中心自正式对外开放之日起,每天都有群众早早来这里参与活动,为密切干群关系提供了交流平台。社区的文化活动室都设有棋牌室、乒乓球室以及农家书屋,室外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和健身器材,农家书屋坚持每天开放,藏书可达1200余册,各类光碟50多盘,为广大村民就近娱乐休闲健身提供了便利。 |
闸口社区 |
闸口社区地处江平线、宁通公路两侧,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辖区内为政府所在地。社区内有永大铸造有限公司、张黄港纺织有限公司、苏龙织造有限公司、个体工商户80多个。 我社区总面积2599亩,其中耕地面积2106亩,全居绿化总面积1029.4亩。社区共有21个居民小组,964户,总人口3240人,其中中-员94名。2008年全社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08万元,人均收入9286元,各项指标考核综合排名位于全镇前茅,先后被评为石庄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砖桥社区 |
砖桥社区位于石庄镇的中西部,是2001年3月区划调整由原高桥村、砖桥村、鹅玩村合并为砖桥村,并在2007年撤村改居,王石公路从社区贯穿而过。自然村有高二桥、八字桥、孩儿桥、吉家桥、东砖桥、西砖桥、鹅玩村、万家岱。全社区现有25个村民组,总户数1169户,人口4251人,其中党员108人,总面积3720亩,其中耕地面积2562亩,现有村干部8人,其中定职干部3人,大学生村官1名。近年来砖桥社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寻新的道路,社区各项工作有了明显起色,全镇排名不断前移。2009年,社区借助市妇联帮扶的良好机遇,广泛发动社区的群众、能人志士积极奉献,在全居各片均打通了一条水泥主干道,为社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
永兴社区 |
永兴社区是江苏省南通如皋市石庄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2068211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682。邮政编码为22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13 ,车牌号码为苏F。与石庄社区、杨庄村、石北社区、闸口社区、石南村、洪港村、张杨园社区、张黄港社区、凤龙村、新生港社区、思江村、蔡炎村、楼房村、何正村、砖桥社区、草张庄社区、邹蔡村、铁篱社区、唐埠村、海圩村相邻。 |
张杨园社区 |
张杨园社区于2005年10月经如皋市民政局批准撤村建居,我社区是由原杨园村、复兴村、元岱村三个自然村2001年区划调整合并建立,现辖27个居民组1010户,总耕地面积2648亩,总人数3667人,现任村干部7人,其中定补干部3人,大学生村官1人。我社区位于原石北乡驻地,东有石北社区、西接楼房村,南与砖桥社区相界,北与思江村为邻。交通方便,南北王石线穿居而过,石北中心路贯通东西,另有蒲黄线待建于居北部,距高速公路口约8公里,经苏通大桥融入上海1.5小时经济圈,人杰地灵,经济繁荣,现有公司制企业3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2家,个体工商户208家,主要产业有化工、化机、建筑、服装、纺织、新型墙体材料、手工业等,居内共产毗邻相接,市场商铺林立,08年居域工业产值1.6亿元,农业经济也得到突破性进展,建有南通市级农业园区1个,中心区300亩,辐射周边村组总面积1500多亩,仅种植冬季小菠菜1200多亩,产品销往无锡、苏州市场,创产值200多万元,全年工农业产值总投资1.78亿元。另外,我社区二三产业业迅猛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占劳动力的88%,在居经济总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全居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治安稳定、农民安居乐业,08年达小康,自来水入户率达96%,数字化电视普及率达90%,改厕率超过90%,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张黄港社区 |
张黄港社区位于石庄镇的西南部,与张家港一字之差,隔江相望,西与靖江接壤。社区经济发展迅速,水陆交通十分发达,有焦港贯通南北,省道336横穿东西。社区内现建有大型船舶园区,有有大小企业70多家,社区经济得到稳步、快速发展。 社区共设有15村民小组,本居占地面积2700亩,有822户居民,共有总人口4962人。其中有党员91人。现有村干部7名,其中定职干部5人,包括大学生村官一人。 |
新生港社区 |
新生港社区于2005年10月由原石庄镇沙家村和新生港村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社区共设有2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为2670亩,总户数1021户,总人口3798人,现有村干部7名,其中定职干部3人,包括大学生村官一人。我社区地处石庄镇东大门,东邻郭园镇、南邻长江镇、北邻吴窑镇、西邻如皋港。地处如港公路、江平公路、宁通公路出口,交通便利,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区内建有工业园区,现有大小企业48家,其中规模企业6家,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180家,社区经济得到稳步、快速发展。 |
石庄社区 |
石庄社区情况简介 我社区系原凤鸣社区、石庄镇居民委员会于2009年2月合并而成。社区界东临如皋港;南衔石南、闸口两社区;西接砖桥、张扬园两社区;北与石北接壤。全社区共33个居民小组,2130户,10860人(常驻人口12500多人),集体可耕地面积1170亩,其中绿化面积396亩,780亩以种植蔬菜为主。辖区内:江平线、搬石公路、环镇西路、龙游河水陆通道穿境而过,石庄中学、石庄小学、石庄中心卫生院屹立居中。工业亮点有小樱时装、申宝利服饰、华强织造、龙阳服饰、金鹏针织、竹岭制衣等十多家。苏中市场、石庄新街、沿河北路是我居第三产业的重要基地。 社区党支部、居委会所下设的各工作委员会及部门,组织健全、运转正常。公共服务中心基本达标。 近年来,90%以上的劳动力已转移到养殖、贩运、餐饮、建筑、加工修理和私营企业打工,社区三产兴旺。2008年底人均经济总量超过4.4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1900元。 全社区居宅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自来水饮用率100%,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包括农保、土地保养工)达到95%,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
杨庄村 |
杨庄村概况 杨庄村地处江平线、如港路两侧,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十分便利。如港路东侧有通北实业有限公司,有如皋市中华废旧钢材销售有限公司。江平线有如皋市丽德塑业有限公司和如皋市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等。 杨庄村面积4618亩,其中耕地面积2262亩,全村绿化总面积1385.6亩。杨庄村共有22个村民小组,961户,总人口为3235人,其中中-员88人。2008年杨庄村人均纯收入8252元。各项指标考核综合排名位于全镇前茅,先后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
石南村 |
一、优越的区位条件 石南位于如皋市南部,南与如皋港区毗邻,宁通高速公路贯穿而过,离高速出口仅10分钟路程,人口5260人,耕地面积2700亩。 二、丰富的资源 石南土地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盛产小麦、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红薯和中药材,名优土特产品种类众多,品质优良,脱水蔬菜、皮张、柳编、贡椿、薄荷等享誉海外。境内有多家垂钓中心,将成为休闲、观光一体的农业观光休闲园区。 三、可喜的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石南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在石庄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了政治上由乱到治,再到人了最为艰心思定、人心思发展的转变,经济上实现了由连续下滑到止跌回升、再到两位数增长的转变,走过难的时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前期。 四、广阔的发展前景 石南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美好。未来5到10年,石南人将按照“优化一产,强化二产、繁荣三产”的发展思路,把石南建设得更加美好! |
洪港村 |
石庄镇洪港村位于如皋市的西南部,南邻长江镇(如皋港区),宁通公路贯穿东西,江平线在村内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全村共有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471人,劳动力1620人,耕地面积3397亩,全居现有个体工商户62家,私营企业13家,集体企业1家。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村委会始终坚持以村庄规划为起点,以经济发展为抓手,以兴办实事为宗旨,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工程,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共铺筑水泥道路14.2公里,疏浚河道12条共计6000余米,配置垃圾池(箱)64个,实施卫生改厕275户,并投入300多万元建设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全套设施一座;新增人工绿化面积18.8亩,使全社区绿化率达到32.8%,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小康社区以全新的面貌得到展示。村两委会以稳定发展的同时致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欢迎广大朋友来洪港投资。 |
凤龙村 |
石庄镇凤龙村位于石庄西侧,东接闸口社区,西邻江安镇。现有村是由原凤龙、季桥、东头圩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总人口4563人,耕地面积3800亩,全村成片绿化造林106亩。 焦港从凤龙村穿过,成就了一条繁忙的天然黄金运输水道,为凤龙村的运输提供了便利。焦港乃是凤龙村的特色产业,拥有货船吨位1020吨。 村内的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由于土壤肥沃、水质优良,所生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倍受上海等大中城市市民喜爱。 近年来村项目农业发展较快,养殖品种多,效益好,以鸡、鸽、鹅、鸭、龟为主。养殖大户达50余户。全村每年出产鸡8万羽、鸽6万羽、鹅3万羽、鸭5万羽、龟1.5万只,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前景广阔。 凤龙村土地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是投资的宝地、生财的沃土! |
思江村 |
地处立新河南的思江村,西边临近唐埠港,东接王石线,南临杨园港,有蒲黄线贯穿东西,新王石线即将完工。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全村约有30个村民小组,村民2347人左右,耕地总面积2396亩,全年人均收入约12760元,主要以稻谷、小麦为主要农作物。 村里现有如皋市祥兴山羊养殖场、华君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滨蓝碾米厂、申联机械铸造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农业生产以桑树种植、禽类养殖为主,河蟹养殖、蔬菜栽培为全村的新产业,村里成立了桑蚕合作社,桑树种植面积约360亩,带领村民栽桑养蚕,发展副业生产。 思江村党总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富民强村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展现了思江人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精神面貌。 |
蔡炎村 |
蔡炎村位于如皋市常青镇的南片,南连江安,紧靠焦港三级河道,与如港公路仅距10分钟路程,交通便利。 蔡炎村因原如皋第一任财政局长蔡炎同志牺牲在蔡炎村而命名。2001年8月蔡炎村委会成立,由蔡炎村原来的杨岱1-7组,八国1-8组,何庄1-10组合并而成。 村干部名单:书记:李四国 副书记:陆书俊 团支部书记:高建华 经管员:张元芳 妇女主任:周小兰 主任助理:谢华 竭诚欢迎有识之士来蔡炎投资,共建新农村! 25个村民组,1120户,3406人,耕地面积3278亩。近几年来,社会事业,经济发展迅猛,村组道路多实现砂石路。现正在建造的村村通公路基本快完成,实现了村与村的快速连接,与如皋长江镇及如皋港的距离进一步缩短。 |
楼房村 |
石庄镇楼房村是一个位于石庄镇西北部的环境优美、人文和谐的古老村庄,它是由原来的楼房村、小堤村、焦庄村以及映岱村合并而来,规模较大,人口众多,大多以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要增收方式。楼房村充分考虑实际情况,致力于发展适合楼房村村情的经济模式,即在市环保局的帮扶下,把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湖桑种植成倍增加。楼房村把发展蚕桑生产作为高效农业的首要环节来抓,全村新扩桑达160亩,其中新增连片湖桑园110亩,从而使全村湖桑一下子发展到400多亩。 二是养龟产业异军突起。在市环保局的帮助下,楼房村引进张家港客商丁国民,建立了如皋万年观赏龟种苗培育基地,注册资本108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300万元,养龟达5000多只,预计今年可创效益300多万元。 三是养野猪、养绿壳蛋鸡从无到有。楼房村引进南通港闸区的客商蔡明冲,兴办了南通绿爱康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8万元,目前已投入600万元,年内发展养野猪2000多头,养绿壳蛋鸡10000羽以上。 四是肉鸭养殖初具规模。楼房村肉鸭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17组的石国平、3组的万能俊、6组的石明银等3户养殖大户,存栏数均在10000只以上。 五是规模养鸡发展迅速。楼房村规模养鸡发展快、户数多,全村养鸡达10万羽以上,其中饲养万羽以上的养鸡大户达14家。 在这五大力的共同作用下,楼房村的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一定提高,今后楼房村还将继续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欢迎各大企业来楼房村进行考察。 |
何正村 |
何正村,位于如皋市石庄镇北部,东临如皋港,交通便利,整村现有27个村民组,3640常住人口,目前以发展农业经济为主。 广袤的土地、纯洁的空气、淳朴的民风、优良的传统造就了现在的何正。自然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规模农业,现已有一家规模生猪养殖场--南通江中农产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每年形成2000多万的经济效益。 何正村正以崭新的姿态飞速向现在化农村发展,欢迎各界朋友到何正作客,实地考察,共同寻找何正美好的明天! |
海圩村 |
海圩村位于常青镇东南部,距如港一级公路3公里、离宁通高速公路20公里,如皋港河纵贯南北,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全村现有农业人口4558人,耕地面积4115亩。到目前为止,海圩村已经发展高效农业园区2个。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198家,规模企业1家,并形成了獭兔、肉鸡养殖、建材、纺织、肠衣等产业集群。海圩村在全镇的各项工作一直名列前茅。 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卫生村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带领下,海圩村坚持以“环境先行、项目突破”的理念总揽全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突出招商引资和环境建设两个重点,大力开展创建省卫生村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
邹蔡村 |
邹蔡村地处常青镇西南,南临石庄,西接江安,位于如皋西部高沙土地区,是如皋的革命老区。焦港河贯穿境内,绵延近3公里,能容纳5至1000吨的船只通过,是如皋西部的一块风水宝地。中部有跃进路贯穿,西有江曲线,东有土石线,交通便利。 全村1019户人家,共3260人;耕地2985亩,主要种植水稻。同时种植湖桑,桑蚕发展较好;养殖业以鸡、猪、羊为主,现正在兴建一家大型养猪场。 现在邹蔡村以建立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加入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
唐埠村 |
唐埠村位于石庄镇的西北角,邻近江安镇和常青镇。唐埠村共32个组,土地三千多亩,村民4534人,社区拥有一个党总支,党员174名。水路交通发达便利是我们唐埠村的一大特色,因为在我们村内有一条焦港河道,是重大运输船只必经之路。村内二三产业初具规模,拥有规模企业一家--如皋砖窑厂,其他相关产业也有数十家。唐埠村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学校、超市、卫生服务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是生活养生的福地。其中村内的公共卫生服务中更是给村民看病带来了很多方便。 唐埠人民热忱地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唐埠做客,考察投资,共同开发这片热土。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