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庄社区位于处于新、-曲线交汇之处,交通便利,全村人口总数4468人,总面积4930余亩,共计31个村民小组,党员人数达150人,定编干部8人。该社区前身由朝西、章严、孙严、河塔、塘岸五个小村合并形成的。近年来在村两委一班人本着“以工兴镇,以工富村”的理念狠抓农村道路建设、河道整治、招商引资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村内水泥道路四通八达;条条河塘绿水清波,鱼虾嬉戏,鸭鹅成群;村内已建成多家服装厂,鹏程铸锻厂,一家橡胶厂正在建设中。
章庄社区种植方面以水稻、小麦为主,同时种植甜豌豆、地刀豆等经济作物来提高村民收入。蚕桑养殖是章庄社区的特色产业,每年春秋两季都能产出大量的优质蚕茧。养殖方面以养鱼、养鸡为主,村中多条河塘已承包到户,全村有共有十几户万羽养鸡大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682113 | 226000 | -- | 查看 章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周庄社区 |
周庄社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诞生地,由原周严、埝里、贲巷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社区现有2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57户,总人口4314人。社区总面积6904亩,耕地面积3686亩,其中优质桑园面积2480亩,苗木540亩。2012年村营收入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64元。社区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如皋市争创“十面红旗”先行村、江苏省示范“妇女儿童之家”、如皋市新农村红旗单位、江苏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南通市争先创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并被列入江苏省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村。 |
朗庙村 |
朗庙位于新建船闸的西岸,共占地197.6亩,集中小区173.2亩,农贸市场18.15亩,公共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6.2亩。 小区新建标准房213幢,共投资4500多万元,小区水,电路,通讯,有线电视,绿化,排水等配套设施已经到位。 焦港船闸工程是我省最大的船闸工程,总投资5.32亿元。焦港河北连通扬运河、如泰运河和通榆运河,南接长江,是交通部规划的长三角地区“二纵六横”高等级航道网,以及我省规划的“二纵四横”干线航道网连云港至上海的“纵二”线,规划等级为三级。即将建设的焦港船闸位于焦港河入长江口门3.4公里处,设计年通过量2000万吨,最大通航船舶1000吨级,比现在提高3倍以上,工程计划2009年底建成。 焦港船闸建成后,对于加快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和我省干线航道的建设进程,增强南通港、张家港的货物集散和辐射功能,满足日趋增长的水运量和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章庄社区 |
章庄社区位于处于新、-曲线交汇之处,交通便利,全村人口总数4468人,总面积4930余亩,共计31个村民小组,党员人数达150人,定编干部8人。该社区前身由朝西、章严、孙严、河塔、塘岸五个小村合并形成的。近年来在村两委一班人本着“以工兴镇,以工富村”的理念狠抓农村道路建设、河道整治、招商引资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村内水泥道路四通八达;条条河塘绿水清波,鱼虾嬉戏,鸭鹅成群;村内已建成多家服装厂,鹏程铸锻厂,一家橡胶厂正在建设中。 章庄社区种植方面以水稻、小麦为主,同时种植甜豌豆、地刀豆等经济作物来提高村民收入。蚕桑养殖是章庄社区的特色产业,每年春秋两季都能产出大量的优质蚕茧。养殖方面以养鱼、养鸡为主,村中多条河塘已承包到户,全村有共有十几户万羽养鸡大户。 |
胜利社区 |
胜利社区位于江曲线,丁西线交汇界,至宁通高速八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我居部人口6124人,面积4315亩,总户数1726户,劳动力2658人,全居共有党员168人,2008年人均纯收入6800元,现有规模企业两家(蓝星集团及骏亚利电动车),华丰电子现已投入运作,年产值400多万,目前,我居现有个体工商户238户,个体私营企业45家,公司制企业32家,民营工业小区已通过市规划设计院的设计,已基本形成匡架,福满楼小区的基础配套工程已经基本完善,二期工程正在规划当中,准备以联排小高层为主。 |
陈庄村 |
陈庄村由九龙口、陈元、陈庄三个自然村组成,共21个村民小组,现有社会总面积为6414.6亩,935户,总人口3450人。近年来,村两委会一班人,群策群力,大力发展村级经济。目前辖区内已有如皋胜利五金弹簧厂、来鹏钢管厂、信龙制衣、三宝集团等企业。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新建村庄园林地,计划栽植各类树木3.1万株,折合林地188.4亩,通过栽植后,村庄园林地面积达322.8亩,村庄绿化覆盖率由现在的16%增加到26%。通过绿化合格村的建设,当地群众的生活、居住、农业生产环境,美化家园得到改善了。通过项目的实施,对推动陈庄村及我市新农村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有显著的作用。 |
黄庄村 |
高明镇黄庄村位于如皋市西部高沙土地区,西与泰兴市相邻,交通及不发达,信息较为闭塞,经济发展滞后。黄庄村2001年由大黄、小黄、唐楼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下辖29个村民小组,三个党支部,党员108人。现有1229户,人口3952人,其中劳力1736个,耕地面积4332亩,其中桑园面积1700亩,低保户72户,共计88人,五保户22户。 |
西庄村 |
如皋市高明镇西庄村是由原胜利乡的西燕、石桥和石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位于高明镇西南,南靠江安镇、东与胜利社区接壤、西毗泰兴、北临黄庄村。现有村民小组34个,村民3425人,耕地面积2456亩。西庄村党支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达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富民强村为出发点和归宿,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展示了西庄人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精神面貌。西庄人以人为本,诚信招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学赶超活动,加快以工兴村步伐。现在西庄村形成以石桥头市场为依托的肉类、蔬菜生产加工企业3家,以安瑞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企业,以云锦丝毯为首的丝毯加工业,传统的服装制造业在西庄更是遍地开花。西庄人一如既往的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到西庄来投资兴业.开放、热情的西庄人正昂首阔步向全面小康迈进。 |
镇中社区 |
江安镇镇中社区居民委员会是镇政府所在地,镇区五横四纵的新框架已经形成并覆盖全社区,本社区居委会共24个居民小组,1312户,总人口4345人,集体耕地面积2379.565亩,党员数151名,现有定报企业3家,公司制企业8家,私营企业12家,个体工商户128户,2008年全社区经济总收入1.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660万元,第二产业6500万元,第三产业3700万元.其它收入140万元。 全社区已全部实现电话程控化,自来水普及化,有线电视调频广播全覆盖,现正在实现数字转换。现有黑色路面11.8公里,沙石路9.4公里,2006年建成公共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公益性公墓,现有农民集中居住点5个,其中两个都是与房地产开发商联合开发,一处40幢连体别墅已全面完工,一处5万平方米的高低层商住楼相结合的居民小区已破土动工。 2004年至2008年,连续5年被镇党委、政府,表彰为服务经济先进集体,土地流转工作先进单位,06年7月1日被镇党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09年3月被评为2008年度服务保障先进单位。 |
宁通社区 |
宁通社区位于江安镇南部,北为葛市村,东为百新村,西面为徐柴村,南与靖江市西来镇接壤,土地肥沃,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地域面积28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41亩,占总面积的40%,人均耕地0.237亩,内外河水回180亩,绿化面积220亩,土地、水面、劳务等资源有着潜在优势,全村共有23个村民小组,1008户,4808人,全村现有驻村企业79家,个体工商户206户,定报企业16家。 |
徐葛社区 |
徐葛社区由原来的徐南,葛庄两个村合并而成。南抵葛市,北联镇中居。环镇南路,徐庄中心路,徐葛路(通达工程)及新-曲线构成三横两纵格局,游龙河穿境而过,环境优美,区域,交通优势凸显,是投资兴业的好地方。 徐葛社区下辖18个居民小组,共有661户居民,人口达3585人,其中农业人口2148人,外出务工人员650人。特困户72户,低保户36户。国土面积2500多亩,耕地面积1955亩,其中水田1098亩。土壤类型大多为高沙质土壤。今年全年生产总值24万多,人均纯收入约6980元。社区内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有黑色马路,水泥路各一条。村民集资修建户户通水泥路2500多米,有线电视、自来水户户通,电话安装已全面完成,拥有手机800多部。小区改造建设目前已改造民居20户,计划2年内完成改造任务。 (一)、农业发展情况 徐葛社区拥有可耕地面积1955亩,其中只有1098亩可以灌溉。居民主要种水稻,小麦为主。农作物产量不高。农业高附加值的最主要的种植花木,花木种植大概有150亩。蔬菜大棚有5亩,种一些时令蔬菜。全居所有耕地仍然靠天吃饭,农业发展落后。另外,我居专业养殖户10家,养殖户规模不大,仍然采用传统的养殖办法。 (二)、工业发展情况 受到历史条件和居民习惯的限制,居里没有大型生产企业,主要是作坊式的生产加工。并且都是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的,主要从事服装,冲床,针织,肠衣加工等。 (三)、生态环境、生活保障情况 我们对社区的所有河道全面进行疏浚,基本达到“河清、波绿”,大小有13条,总长4905米。此后,还将对两岸进行绿化和美化。全居垃圾处理列入正常化,建立垃圾房一座,垃圾箱五十多个个,配有保洁员2名。村里大力开展“一建三改”,修建沼气池100口左右。村卫生室已达标。全村有2835人参加了市卫生局的大病统筹。全村有50人享受最低收入保障,居服务中心已正常运行。健身器材安装到位,爱心服务超市已经竣工。 (四)、基层组织情况 居两委共有班子成员8人,支部由84名党员组成,居两委基本可以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在居两委的组织协调下,成立了由居民代表和积极分子参加的居民代表会、居民议事会、居民理财组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群众性组织。居两委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能及时公开政务、党务,接受群众的监督。 |
周群社区 |
江安镇周群与江安镇中相邻。要介绍葛市的地理环境离不开江安镇这一个大环境的介绍,江安镇地处“长三角”和黄金地带,滨江临海,位于如靖泰三市交界处,处于如皋市的西南,东临南通市,南傍长江,西接江阴长江大桥。而我们周群东邻江安镇中心,西接黄市,其间以蒲黄线向连接。交通相当便利。周群社区由原来的周庄、老庄、小群三个村合并而来,面积3500亩,分为25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4801人。 交通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的介绍: 江安镇已纳入新一轮现代化道路交通网络。宁通公路穿境而过并设有葛市进出道口,江曲公路、省336线、蒲黄线穿境而过,形成两横一纵的立体网络,距江阴长江大桥仅20分钟里程,距南京220公里,距南通机场60公里,距上海虹桥机场、浦东国际机场180公里和220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240公里,距苏州、无锡仅90公钟路程。 现如今周群的环村柏油路和“通达工程”所造的水泥路,已经为格式村民发展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微危桥改建工程成果显著,已经改建了3座可以承载10吨位的水泥桥。农村通信工程也同样有着可喜的成就,户户通电话自不必说,现如今农民懂电脑会电脑的越来越多,宽带上网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
徐黄社区 |
徐黄社区小康发展情况汇报 自全市实施开展小康推进以来,我们徐黄社区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决策,坚持以十大工程为主线,对照十四项小康指标的具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动员推进小康建设进程。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社区在村委班子内部建设,村居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建设、村域经济发展等各项小康事业中全以以赴,稳扎稳打,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就我社区小康推进以来的简要情况向组织作一个汇报。 一、疏通干群关系,整顿村委班子的整体合力。 要律人,先律已,小康建设需要一支团结、实干的村委班子队伍。首先,我们把小康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完善考核奖惩制度,真正发挥村委会的作用,让班子成员做到“人人能干事、干实事”的局面。其次,在小康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定期以村干部民主生活会、群众见面会等形式召开会议,紧扣小康建设的主题,要求班子成员进行自我总结和评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制定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增强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理顺了干群关系。再次,不断调整村委班子成员的结构,把上进、实干、有思想的年轻人吸收到村干部队伍中来,建立村干部内部的帮扶、互助制度,实行“带一把、扶一把、放一把、压一把”的措施,真正让年轻干部能够进得来、学得到、做到好,提升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最后,村干部之间不定期进行换位轮岗,让每位村干部能够知已知彼、通力协作、相互学习,真正发挥村委会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村委会的整体合力。 二、以徐柴村作为标杆,倾力打造村居环境建设。 环境建设是社区的对外形象,在徐柴村成功实施“六清六建”的创建以后,我们对照标杆找差距,向优秀村居学习,总结出了自己的村居环境建设方案,不断加大人才和财力投入到社区环境建设中来。在强势推进小康建设的进程中,社区大势宣传,营造了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浓厚氛围,对照小康环境建设的要求实施集中整治,拆除乱搭乱建、实施河道疏浚、垃圾集中处理、农田林绿化网等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截止2008年底,我们共清淤河道22条,共计8.2万方土;建立垃圾收集总站,设立垃圾箱11个,购垃圾筒42个;购买绿化树苗共计25000多株,有效地实施了农田林网全覆盖,并通过了南通验收。 三、多方求援,发动社会力量,公共设施建设一年一个台阶。 首先,在阵地建设上,2007年我们通过上级支持和自筹资金,建立了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随着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落成,社区服务中心的八项功能已经全部到位,并已相继开放。公共服务中心由以往单纯的办公场所转变为服务村民的便-地、社区党员干部的教育活动阵地、农村政策方针的宣传阵地、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的文化阵地。今年上半年通过了南通市计生生态园的验收。 其次,联合社区内企业老板、个体致富户共同决策社区内道路建设。截止目前,我们共计15个组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共计9.6公里,其余四个组正在筹措之中。 四、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力打造村域经济发展的新平台。 徐黄社区是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大村,人口多、底子薄,村内企业相对数量较少。我们立足村情抓发展,从多个方面寻找经济发展的出路。首先,对社区原有企业,引导企业大胆创新,做大做强。其次,最大限度地动员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发动社区居民进行全民创业。2007年以来,共吸引在外能人78位,新增个体工商户85个,新增个体企业12个,为村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再次,走高效农业发展之路,让农产品商业化,让农民商人化,发动群众实施高效、规模种养植,高效农业发展初见成效。 再次,全力发动、全民动员,大力发展招商引资。07年以来,我们不断搜集在外能人信息,通过年拜会、村内人脉关系等与之取得联系,建立村内在外能人信息档案。荣星服饰有限公司,于07年入驻社区,当年投入,当年生产,并于当年年底列入全市规模企业行列。目前,正在洽谈企业有两个,其中特种养殖一家。 09年是我市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一年,与众多先进小康村相比,我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迎接09年全面小康到来之季,我们徐黄社区全体村委班子成员将一如继往、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于的任务,全力以赴,为打造更高水平的优秀小康居而努力。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当中,我们将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学习,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进一步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战斗力; 2、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为百姓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做好在外能人返乡工作,争取在招商引资中有所突破; 3、继续推进卫生村建设,全力推进改厕工程,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村居环境; 4、完成未完成的四个组的水泥路工程,完善社区各项居住公共设施建设;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戈堡社区 |
江安镇戈堡社区是由原来的东戈堡,西戈堡和朝阳村合并而成,占地面积2000亩,其中胡桑面积近700亩,总人口为2600,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养蚕)为主。 戈堡社区地处革命老区,村民思想淳朴,热情好客。戈堡,将以独具魅力的投资环境、全面开放的发展空间、热忱优质的服务水平、笑迎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 戈堡社区与周庄社区、朗庙村、章庄社区、胜利社区、陈庄村、黄庄村、西庄村、镇中社区、宁通社区、徐葛社区、周群社区、徐黄社区、环池社区、联络新村社区、六团村、合作村、陈严村、曹杜村、黄建村、徐柴村、黄市新村社区、申九村、中心社区、北元村、葛市村、佘圩村、百新村、新建村、马堡村、鄂埭村相邻。 |
环池社区 |
环池社区是由原先的环庄村(葛市、江安)和池岸村合并而成。现社区有二十三个村民小组户数990多户人口3600多人拥有可耕地面积4000多亩。 本社区地理位置优越,其位于如皋市江安镇东侧,毗邻镇中工业园,紧依江曲线,南靠宁通高速,从社区居委会出发到宁通高速葛市出口,仅两分钟车程。环池社区居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成熟,辖区内现已有丰驰工贸、北辰机械、易事达服装等企业。环池社区居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前来投资洽谈。 环池社区居还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作物有水稻、小麦、花生、大豆、芋头、油菜等,并盛产白果、柿子。社区居民勤劳朴实,有浓厚的创业氛围。 |
联络新村社区 |
联络新社区地处泰州、如皋两地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距如皋市区35公里,风景秀丽,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文化深厚,物产丰富,交通便捷。社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70人,党员141人。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团结和动员广大村民,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 |
六团村 |
如皋市江安镇六团村由原六甲、团结、祝庄、杨圆四个自然村合并,共有人口4995人,耕地5015亩,30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174人。 六团村东临一级河焦港,立新河由村中横穿而过,西边、北边由龙游河环绕;江曲公路由村中南北穿过,蒲黄公路正在规划由村中横穿,六团村距宁通高速公路6公里。 六团村属于高沙土区,高沙土适应性较强。高沙土地区多数作物都能生长,特别宜于粮桑生产,多年实践证明,高沙土区的玉米产量一般高于其他地区。高沙土地区的农民具有勤劳吃苦的优良传统,多年来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投入了巨大的辛勤劳动。村民以种植水稻、小麦、黄豆、玉米、花生、芋头、山芋为主。 |
合作村 |
江安镇合作村由原来的瞿埭村、仲埭村、合作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共19个组,原合作1-6组为新合作1-6组,原仲埭并为7-13组,原瞿埭并为14-19组,共计902户2980多人。拥有耕地面积2370亩。 村两委会密切联系群众,按照镇政府的要求,大力发展经济,持续维护社会稳定,在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有了相应的发展。今年以来,村两委会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共清理河道9条,总长3580米,花费95800元;干部带头群众自发集资20多万元建设防渗漏渠2000多米;新建垃圾房一座和垃圾箱20多个。一池三改全年完成98户其他各项社会事业若干。 |
陈严村 |
陈严村位于江安镇西首,面积13平方公里,人口3296人,下辖19个村民小组。 陈严村位于如黄线与蒲黄线的交接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村内现有一工业门类齐全的工业园区,这些资源优势都有效的促进了陈严村经济的发展。 另外陈严村特产天然养身食品——紫红薯,它在富有普通红薯的营养之外,还富有硒元素和花青素,营养价值较高! 欢迎广大客商前来投资选购! |
曹杜村 |
曹杜村 江安镇曹杜村地处如皋、泰兴、靖江交界,由六个自然村组成,共有20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2776亩,人口3328人,共有中-员96名,村干部7人。养殖业方面,现有养鸡专业户一个,饲养量7000只,收入7万元;奶牛养殖户一个,饲养奶牛15头,收入13万元;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个,饲养量6000只,收入16万元;100头生猪养殖户3个,经济效益可观。村里没有集体企业。 |
黄建村 |
黄建村 这里是一个勤劳的黄建,黄建人民以勤劳致富。在党员干部群众的带领下全村基本实现“一村一品”“一家多业”、基本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多层次经济发展新格局。全村民风淳正、团结安定、共建和谐、共创文明已蔚然成风。 这里是一个改革的黄建,近年来,黄建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富村强民为目标,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级创办的集体企业成为全村经济的主导,群众性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农业生产集约化已初见成效。 这里是一个发展的黄建,全村继续坚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展村域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增加人民收入,坚决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黄建欢迎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到这里来参观、投资,黄建人民以热情好客、亲切大方的态度欢迎广大投资者并为投资者提供广阔便捷的发展空间。 |
徐柴村 |
江安镇徐柴村位于如皋、泰兴、靖江三县(市)交界处。全村耕地3100亩,21个村民小组,1008户,4125人。2008年全村人均GDP总量45600元,人均纯收入12000元。经过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现在的徐柴村是如皋市六清六建示范村,新农村十大工程建设“红旗单位”,南通市“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小康新业绩”示范村党组织,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生态示范村”“卫生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 近三年来,徐柴村根据党中央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按照江苏省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如皋市小康指标提升的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农民的幸福感、满意度。在“六清六建”的基础上,高起点规划,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力度推进“五化一突破”即净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和高效农业突破种植300亩,将徐柴村打造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由乡村化向城市化迈进! |
黄市新村社区 |
黄市新社区由原来的黄市村,三联村,严黄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占地道385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3500亩,村的总户数为1350户,总人口4240人,辖区内有黄市建材厂,拉玛河闸管理所,白龙宾馆,废油净化厂,炼油厂,铸钢厂,更是锡钢片生产基地,有大型超市,菜市厂,老年活动中心,健身房,医疗卫生室,设施齐全,辅助条件优越!交通极为便利,水路有如靖界河,直通长江,黄市新村社区建有上,下码头,可以停泊千吨级货轮,公路有宁通高速,如黄公路,贯穿全境,出行极为便利!黄市新村社区地处如、靖、泰三县交界处,是如皋的西南大门。村委会实力雄厚,民风质朴,是你最理想的投资热土,全村在顾良如书记的领导下,欢迎海内外各方人士来黄市新村社区投资创业,黄市新村社区将为你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联系电话 0513-87960421! |
申九村 |
申九村由九甲村和申岱村合并而成,全村共20个村民小组。 人口3134人,其中农业人口3003人,党员95人。 土地面积:3207亩(承包面积2621亩,内原450亩,水面136亩)。 劳动力:1040人。 |
中心社区 |
中心社区 我社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捷,蒲黄路、石黄路、葛黄路穿境而过,为原黄市镇政府所在地,由原黄埭、红旗、张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23个村民组,面积3.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4605人,党员108人,现职村干部9人,村域范围内幼儿园、小学、初中、医院等公共设施齐全。 2007年全村有个体工商户210家,私营企业56家,公司制企业16家,集纺织、织造、服装加工一体化,农业以养猪、养鸡、养鹅,已初具规模的达30家,2007年出栏9.5万头、羽,存栏8万头、羽,2007年工、农产值1.5个亿,人均纯收入6035元,2007年9月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 最近获得荣誉:2008年度村组公路先进单位、2007年年度农民集中居住先进单位、2008年度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民主法制村等等。 |
北元村 |
北元村位于焦港河西侧,江曲路东侧,北邻环池村,南邻拉马河,是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现有人口近4000人,占有耕地2600多亩.村两委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理论,以-同志“-”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全村以高标准创建文明村为目标,成立创建文明村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创文明村工作,有力推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
葛市村 |
江安镇葛市村位于江安镇的西南部。要介绍葛市的地理环境离不开江安镇这一个大环境的介绍,江安镇地处“长三角”和黄金地带,滨江临海,位于如靖泰三市交界处,处于如皋市的西南,东临南通市,南傍长江,西接江阴长江大桥。而我们葛市村正好处于于泰州与南通的交界处,并在三叉型的高速公路口设置了一个收费站,名字就叫“葛市”。葛市村行政区面积1184亩,分辖16个组,户数大概有790户。 交通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的介绍: 江安镇已纳入新一轮现代化道路交通网络。宁通公路穿境而过并设有葛市进出道口,江曲公路、省336线、蒲黄线穿境而过,形成两横一纵的立体网络,距江阴长江大桥仅20分钟里程,距南京220公里,距南通机场60公里,距上海虹桥机场、浦东国际机场180公里和220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240公里,距苏州、无锡仅90公钟路程。 现如今葛市村内的环村柏油路和“通达工程”所造的水泥路,已经为格式村民发展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微危桥改建工程成果显著,已经改建了3座可以承载10吨位的水泥桥。农村通信工程也同样有着可喜的成就,户户通电话自不必说,现如今农民懂电脑会电脑的越来越多,宽带上网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经济发展情况: 葛市村的经济凭借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越条件,葛市村的祖祖辈辈,能人辈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大显身手,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如“如皋市葛市建筑构件有限公司”等优秀的企业。 但这些远远不能够满足葛市村人“要发展、要致富”的要求。 期待: 葛市村民期待着有识之士能够慧眼识珠,能够选中这一片热土,葛市的民风淳朴,人民热情好客。欢迎你们前来参观考察、指导!欢迎你们前来投资办厂,带领葛市村人民发展致富! |
佘圩村 |
佘圩村位于江安镇南部,东与朗庙村、新建村、石庄镇石北村3方交界,西与江安镇葛市工业园区相接,北与北园村接地,南与百新村和宁通社区相邻;江曲公路、省336线、蒲黄线分别依村而过,交通便捷;毗邻宁通高速葛市进出道口,距江阴长江大桥仅20分钟里程,距南京220公里,距南通机场60公里,距上海虹桥机场、浦东国际机场180公里和220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240公里,距苏州、无锡仅90公钟路程,区位优势明显。 现佘圩村是由原杨三圩村和原佘圩村合并而成,区域总面积为3624亩,其中耕地面积为2424亩。全村辖21个村民小组,806户,总人口3356人,其中农业人口3016人,劳动力1204人,共有3个党支部,党员101名。 一、村级集体收入 佘圩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典型的农业大村,2011年村级经营性收入27.86万元,财政补贴收入7.2万元。近年来,村委会通过自筹和部门扶持等各种形式,筹集资金,修建和完善村公共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健身活动场所,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修建“通达工程”3.2公里,“组组通”工程4.5公里,植树绿化宁通公路两侧2.7公里,全面实施改厕工程、危桥改造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特色产业 近年来,佘圩村结合实际,调整结构,发挥优势,加快特色产业打造,提高农民收入。一是发展水产养殖业。佘圩村河道面积9亩左右,村委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目前,佘圩村已发展起水产养殖大户12户,极大促进农户增收致富。二是发展现代农业。佘圩村干部杨建兰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作用,宣传带动周边农户流转土地,创建圣品葡萄园,农户以专业合作社形式参股分红,并由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把农民从传统农业模式中解放出来,增加农民土地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目前,村人均经济总收入达3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 |
百新村 |
百新村的组成系原百新村和四号村合并而成,共有1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485亩,总户数812户,总人口3034人,外来人口17人。 百新村经济发展特色分为三大板块。一是七号片能人以在苏州、无锡等地做生意为主的从商搞活经济;二是五号片生产达百余亩的蔬菜规模化种植,繁荣了当地市场,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三是以万象牧业养殖基地为依托,带动了百新村畜牧业的发展。三大产业链的发展和相互支撑,加快了百新村奔小康的步伐。 |
新建村 |
如皋市江安镇新建村位于江安镇东南,靠宁通高速,地处“长三角”和黄金地带,滨江临海,位于如靖泰三市交界处,东临南通市,南傍长江,西接江阴长江大桥。新建村共由14个自然圩庄组成,共27个村组,现人口3596人,耕地面积2995亩。全村南北长3500公尺,东西1300公尺。 新建村与周庄社区、朗庙村、章庄社区、胜利社区、陈庄村、黄庄村、西庄村、镇中社区、宁通社区、徐葛社区、周群社区、徐黄社区、戈堡社区、环池社区、联络新村社区、六团村、合作村、陈严村、曹杜村、黄建村、徐柴村、黄市新村社区、申九村、中心社区、北元村、葛市村、佘圩村、百新村、马堡村、鄂埭村相邻。 |
马堡村 |
江安镇马堡村位于如皋市江安镇西北角,316省道自门前穿过,南连宁通高速,东接208县道,西靠泰兴、靖江,地址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居民户数887户,人口2900多人,劳力1200人,党员81人,耕地面积2287亩,村集中小区正式启动,共有125户正式入住。 作为革命老区,近年来马堡人在党委政府和支部的领导下,继续发扬老区的光荣传统,团结一致,求实奋进,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神,努力把马堡村打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共同繁荣、齐头并进的文明示范村。先后获得了土地流转,债务清算、河道整治先进工作站的荣誉称号。 |
鄂埭村 |
鄂埭村的组成系由原大贲村和原鄂埭村合并而成。 鄂埭村的地理优势很明显,她东邻高明镇,北邻常青镇,横跨焦港河沿线而居。而本身所在的江安镇发展飞速,交通便利,由良好的招商引资基础。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鄂埭全村共有十七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有1582亩。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及江安镇镇政府和鄂埭村居委会的引导,形成了编织加工羊毛衫的经济发展特色。 并且鄂埭是0如皋第一个支部诞生的地点,建有由张爱萍将军题写碑文的纪念碑遗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革命老区。民众思想觉悟比较高,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和支持本地区的发展。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