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堡镇地处铁岭市区北10公里处,南与铁岭市区相邻,北与开原市接壤,素有铁岭县北大门之称。哈大高速公路、京哈公路、京哈铁路穿镇而过。全镇9个行政村,25个自然屯,农户5447户,人口1.9万,幅员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万亩,土质肥沃,山地面积4.9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区、半平原郊区型乡镇。
为了加快全镇的工业化进程,全面实现工业立镇、工业强镇、工业富镇的发展进程,平顶堡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结合实际情况,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条主线,构建了以102国道为中枢的南北两个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拉动全镇的经济增长。园区内现有企业58家,其中招商引资企业40家,规模企业11家。企业类型主要包括建材、化工、机加、铸造、橡胶、采矿、轻纺等几大类。园区2004年底固定资产达到2.8亿元,产值实现5.51亿元,利润总额达2243万元,实缴税金1100万元,从业人数达到3046人。园区在2003年被铁岭市政府评为市级工业园区。
2005年初,我们又重新规划了一个工业小区,即610工业小区。这个工业小区以原610厂为基础,沿610厂出口路两侧摆放企业,一直延续到102线,全线长度3000延长米,总的面积1300亩,我们将利用这部分土地,全力建设辽北铸造工业园。由于我镇原有的工业基础较好,再加上近几年的招商引资上了一批铸造、机械加工企业,机械制造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全镇现有的7家铸造企业,分别为沈阳机床厂、长春一汽等大企业配套。最近,我们又成功洽谈了6家铸造企业,将摆放在该小区,全力打造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工业园区。
镇党委坚持“二个一”方针,即明确一个目标,坚持一个原则,“一个目标”就是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一个原则”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偏离轨道,使得各项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
平顶堡镇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资源丰富、四通八达,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宜工、宜粮、宜林、宜果、宜畜、宜副,真诚欢迎各路客商到我们平顶堡镇投资,我们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热情的服务来迎接你们!
".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9万人 | 83平方公里 | 211221103 | 112000 | 0410 | 查看 平顶堡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台子镇 |
新台子镇位于铁岭市南部,北距铁岭市区28公里,南距沈阳市区44公里,素有“铁岭南大门”之称,总面积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万亩,水田3.0万亩,总人口39500人,城镇人口12000。 新台子历史悠久,据考古证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有人居住于此,一九七四年十二月曾在镇内出土了战国时代的铜钱和汉代黄金等文物。更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九四八年新台子解放后成立了铁岭县第五区人民政府,一九五六年设新台子镇,后历经几次行政设置和行政区划的变革,至一九八四年正式确定了现在的辖镇内五个居民委、十八个行政村的行政镇。 新台子镇有着良好的农业基础,目前已经实现了农业高效产业的开发。年产优质大米7000吨,蔬菜保护地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了辽北蔬菜的生产、批发基地,果园的发展初具规模,畜禽养殖业也蓬勃的发展起来,总体上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产业化的大农业发展格局。 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新台子镇积淀了雄厚的工业基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私营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并拥有中外合资企业三家,形成了以私营新新水泥有限公司和中外合资环球灯具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队伍。到1999年底,实现乡镇企业产值32930万元。为此,连续三年被评为铁岭市“十强乡镇”,被誉为“辽北第一镇”。 新台子镇矿产资源丰富,深度开发前景诱人。闻名遐尔的高级建筑材料“东北红”大理石就出产在这里,这里还拥有储量达500万立方米的石灰石矿,含碳酸钙51-54%,可以建设年产20万吨的高号水泥厂,还有储量100万立方米的氟石矿及具有一定开采价值的铅、锌、陶土、碎石、花岗石等其它矿产资源。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是新台子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102国道、长大铁路穿境而过、李懿公路横贯东西。哈大高速公路在此设有出口。这里还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为有识之士的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便捷的通讯,完美的服务设施,都是这里所拥有的优越条件。经济的繁荣必须有社会的稳定,新台子镇拥有一支屡获殊荣的公安队伍,新台子公安分局曾荣获“全国优秀派出所的光荣称号”,他们为保一方平安而无私奉献。 新台子现已成为辽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里山清水秀,稻菽飘捍,勤劳热情的新台子人民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共创未来,共享丰盛。. |
阿吉镇 |
阿吉镇是铁岭县西部农业重镇。农业人口3万人,耕地面积10万亩,有13个行政村,地处美丽富饶的辽河平原中段。源远流长的辽河水承载着这里悠久文明的历史。肥沃的黑土地养育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阿吉人。沧海桑田,阿吉人励精图治、百折不挠地创造了光荣的历史,铸就了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今天又以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气概勇立潮头、挑战未来,在农村的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建功立业。 我们阿吉镇以农业立镇、工业强镇、科教兴镇,建设富强和谐小康社会为宗旨,利用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多方挖潜,招商引资、艰苦创业、深化农村改革,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我镇农村面貌,开创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阿吉镇土地资源丰富,10万亩平整肥沃的土地适于各种作物生长,素有“大粮仓”美誉,现为铁岭的商品粮基地、农副产品基地、肉、蛋、奶生产基地。这块富饶的土地正以它巨大的能量,培植着阿吉镇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展优质、高产、高级生态安全农业,发展高牧、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农村产业化格局已形成阿吉绿色大米、大豆、水果、蔬菜远近闻名,温室香菇出口创汇,肉、蛋、奶产品创出品牌畅销全国,温室大棚景象可观,牧业小区风景独道。 阿吉镇近年来农村工业化进程日益加速,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全镇产值达5000万元民营企业6家中小型企业20家。在陈平村建立一工业园区,这里交通发达通讯便捷,服务设施完善,为投资者敞开致富发展之门,合作者无不交口称赞。 阿吉镇山青水秀、环境优美,城镇化水平高、文化底韵深、人杰地灵、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我们会以百倍的信心和努力高举旗帜坚定信念、奋力开拓、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创佳绩、再立新功,阿吉镇人民诚挚的欢迎海内外朋友到阿吉镇来投资发财,共谋发展、共创大业。. |
平顶堡镇 |
平顶堡镇地处铁岭市区北10公里处,南与铁岭市区相邻,北与开原市接壤,素有铁岭县北大门之称。哈大高速公路、京哈公路、京哈铁路穿镇而过。全镇9个行政村,25个自然屯,农户5447户,人口1.9万,幅员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万亩,土质肥沃,山地面积4.9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区、半平原郊区型乡镇。 为了加快全镇的工业化进程,全面实现工业立镇、工业强镇、工业富镇的发展进程,平顶堡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结合实际情况,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条主线,构建了以102国道为中枢的南北两个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拉动全镇的经济增长。园区内现有企业58家,其中招商引资企业40家,规模企业11家。企业类型主要包括建材、化工、机加、铸造、橡胶、采矿、轻纺等几大类。园区2004年底固定资产达到2.8亿元,产值实现5.51亿元,利润总额达2243万元,实缴税金1100万元,从业人数达到3046人。园区在2003年被铁岭市政府评为市级工业园区。 2005年初,我们又重新规划了一个工业小区,即610工业小区。这个工业小区以原610厂为基础,沿610厂出口路两侧摆放企业,一直延续到102线,全线长度3000延长米,总的面积1300亩,我们将利用这部分土地,全力建设辽北铸造工业园。由于我镇原有的工业基础较好,再加上近几年的招商引资上了一批铸造、机械加工企业,机械制造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全镇现有的7家铸造企业,分别为沈阳机床厂、长春一汽等大企业配套。最近,我们又成功洽谈了6家铸造企业,将摆放在该小区,全力打造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工业园区。 镇党委坚持“二个一”方针,即明确一个目标,坚持一个原则,“一个目标”就是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一个原则”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偏离轨道,使得各项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 平顶堡镇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资源丰富、四通八达,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宜工、宜粮、宜林、宜果、宜畜、宜副,真诚欢迎各路客商到我们平顶堡镇投资,我们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热情的服务来迎接你们! ". |
大甸子镇 |
大甸子镇位于铁岭市东部,距市区30公里,辐员面积290平方公里,人口2.63万,辖16个行政村。解放前曾是“沈铁抚”联合县所在地,素有“二铁岭”之称。 大甸子镇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优越,南与抚顺接壤,北与开原毗邻,东与清原搭界,西与沈阳相通,沈平公路纵贯南北,铁长公路横穿东西,交通四通八达。 大甸子镇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沛,雨量充足,气候宜人。物阜粮丰,主产玉米、水稻、大豆及多种经济作物。这里矿产存量不断增大,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和优惠政策促进了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大甸子水泥厂、铁岭白羊化工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新型企业迅速崛起。 大甸子镇地处长白山余脉,物华天宝,森林广茂,珍奇野生物产、中草药遍布山间。 丰富的水利旅游资源天然合成,榛子岭水库、柴河水库山青水秀、葱绿叠翠,置身其中如入仙境,是旅游度假、垂钓泛舟的理想去处。 招商引资,共图发展大业,是全镇人民的共同心声。大甸子镇是一片投资热土,大甸子镇党委、镇政府和全镇人民为投资者营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制定了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竭诚地欢迎海内外宾朋前来旅游、开发、投资兴业。 大甸子羊汤名贯辽北,传统工艺、味道鲜美、驱病解暑、绿色美食,是大甸子镇的饮食招牌,连同纯天然山野菜、山沟笨鸡蛋,刺梅酒已经形成特色系列美食。感谢您对大甸子的厚爱,纯朴的大甸子人民欢迎您的到来。 ". |
凡河镇 |
凡河镇位于铁岭市区南郊,幅员180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人口6万,曾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百颗乡镇之星”荣誉称号,是辽北第一个省级文明乡镇。-、-、朱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凡河视察。 凡河镇区位优势极佳,地依“较大城市”铁岭市区,南距“东北最大城市”沈阳50公里,正处在沈阳经济区辐射范围内。长大铁路、沈哈高速公路、国道102线贯穿南北,镇级公路交错云集,交通便捷。 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给凡河镇带来巨变,便捷交通,形成发展经济的独特区位优势,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为发展两高一优行业奠定良好的自然基础。现已建立万亩绿色蔬菜开发基地,成为辽北棚菜第一镇;建立万亩绿色稻米基地,生产的“凡河”牌、“方兴”牌A-精制米畅销省内外;建立绿色肉鸡、奶牛基地,成为辽北畜牧第一镇;建立以102国道为依托占地6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基本形成橡塑制品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新型建材业,机械(电)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大型支柱产业。尤其21家橡胶企业使凡河镇成为远近闻名“橡胶镇”。2001年总产值实现12.34亿元,企业总产值实现6亿元,财政收入1052万元,人均收入4106元。 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全镇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协调发展,镇机关连续十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机关,胜台子村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其它各项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以村屯环境建设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为展示辽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窗口,多次接待省内外领导的参观。并得到中央文明委的充分肯定。 凡河镇这片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充满发展机遇的投资热土,正逢上沈阳铁岭共同打造沈铁工业走廊的天时;正处在沈阳经济辐射范围内的地利;正形成全镇尊商、亲商、养商、护商的人和氛围。我们真诚希望各界朋友来凡河投资,来凡河发展。迎嘉宾,我们满腔热情;结新朋,我们诚诚恳恳;来投资,我们质优服佳;图大业,我们并肩开拓。 凡河镇将是投资者成本洼地,效益高地,发财空地,将成为沈铁经济圈中最具竞争力的城镇。 热情好客凡河人民,正张开双臂期待朋友的到来,让凡河镇这颗明珠,更加熠熠发光。 ". |
腰堡镇 |
铁岭县腰堡镇位于辽宁省铁岭市南端,毗邻沈阳市,京哈铁路、沈四高速公路、102国道纵贯全镇,交通十 分便利。幅员110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人口2.5万。 腰堡镇工业发展迅猛,民营经济呈现勃勃生机,有民营企业66家,中外合资企业8家。近年来腰堡镇紧紧依托区位、资源、人才、科技优势,坚持工业立镇理念,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一主三化”进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园区经济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制造、机械加工、木制品加工、食品加工、塑料制品加工、化工材料及化学肥料制造、装饰材料及工艺美术、餐饮旅游开发等主导产业,园区成为全市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腰堡镇农业基础较好,物产丰富。重点建设了千亩节水灌溉示范基地、万亩绿色稻米生产基地,“食嘉”牌精制大米、超早糖王香瓜畅销省内外。 腰堡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腰堡始于明代,一代文豪曹雪芹的先祖曾任腰堡百户,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双龙山圣水寺远近闻名,泉水清澈秀美,林木繁茂。范家屯水库水碧山青,美景天然,是旅游休假、垂钓泛舟的理想去处,具有强劲的开发潜力。 诚招四海宾朋,广交天下朋友。热情、纯朴、豪爽的腰堡人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前来考察、洽谈、合资、合作、观光旅游,共同发展,携手共创腰堡美好的未来。 ". |
镇西堡镇 |
镇西堡镇为辽宁省铁岭县行政管辖建制镇,该镇位于铁岭市银州区西北郊,东南隔辽河与市区相望。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27万亩,共有16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人。 镇西堡镇具有优良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条件。这里山清水秀,到处充溢着浓郁的辽北风情,沃野千顷,五谷飘香,大台山一峰独秀,景色奇特,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 便利的交通和发达通讯,拉近了镇西堡镇与全国及世界各地的距离,沈环公路和鞍山——调兵山铁路纵贯全镇,东距沈哈高速公路仅12公里,到沈阳桃仙机场仅需80分钟,到大连口岸只需5个小时,程控电话网络遍布全镇,移动通讯信号灵敏。 镇西堡镇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诱人的开发前景,西邻闻名全国的铁法煤田,全国最大的坑口发电厂——铁岭电厂就座落在我镇境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雄厚能量资源,电厂排放的大量粉煤灰可充分满足建材行业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充足,花岗岩、石灰石及辽河细沙储量丰富。 镇西堡镇土质结构由平原和沿河地板块组成,全镇拥有10万亩平坦、肥沃的耕地,主产玉米、黄豆,其中玉米芯和玉米秆都是工业深加工的优质原料,奶牛、肉牛、羊、生猪和家禽饲养在我镇发展迅猛,无公害产品蒜苗、西香瓜远销东北三省及其他地区。 全镇现可以提供大量工业用地,具有招商引资便利的基础条件。镇内现有工业企业52家,其中中英合资企业1家,出口创汇企业3家,规模企业5家,木制品加工、橡胶、机械、轻纺、建材、造纸等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拉动全镇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招商引资2004年引进的铁岭市田氏木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8亿元;今年新引进铁岭市中林木制品厂,总投资1.5亿元,目前这两个企业正在施工建设当中,预计将于今年8月投入生产,现在这两家企业已成为全镇立镇富民的龙头企业,对其他各业具有很大的牵动作用。结合近几年来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和橡胶制品企业,在我镇落户比较集中的持点,镇党委、政府经过科学论证后,决心以招商引资为载体,以工业立镇为主导思想,不断提升工业园区规模和档次,力争实现在我镇发展木业集团和建设辽北橡胶工业镇。 今年我们在原有工业园区规模的基础上,主动与土地部门协商,提出了力争在可能的情况下,扩大沈环公路沿线土地规划面积的设想,从而进一步满足域外客商到我镇投资办厂对土地的需求,并详细制定了我镇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
蔡牛镇 |
蔡牛乡位于铁岭市西部,距铁岭市区29公里,东隔辽河,西北与调兵山市接壤。全乡区域面积144平方公里,社会人口3.5万人,10438户,下辖32个行政村。现有耕地面积15万亩,其中水田2万亩,旱田13万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属平原农业大乡。盛产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粮食总产量始终稳定在5万吨,蔬菜产量6万吨。 我乡围绕“抓住一个重点(工业),夯实两个基础(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激活两个增长点(招商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突出经济建设,推进政府体制创新,坚持依法治乡,创造宽松环境,加快‘三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总体思路。通过几年来全乡人民的努力奋斗,蔡牛呈现出了政治祥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 2004年,全乡社会总产值实现4421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实现19226万元,非农业产值实现24987万元,财政收入实现21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095元。全乡教育、交通、卫生、通讯、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蔡牛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快速畅达的交通通讯、充足的水电资源、雄厚的农业实力、可观的工业存量、丰富的矿藏储量和优良的投资环境,使这里成为商家理想的发展热土。 大鹏振翅搏长空,千年故土展新姿。借改革发展之天时,占区域优势之地利,凭万众一心之人和,蔡牛正扬帆奋进在跨越式发展的征途上。在新的世纪,蔡牛人民将以敢为人先的全新姿态,高扬“传承文明、崇尚实干、敢于创新、奋勇争先”的精神旗帜,全面实施“民营主导、农业升级、基础先行、开放带动、科教兴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积极抢占加快发展的制高点,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奋起直追,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携手共进。蔡牛将以最完善的基础设施、最优惠的投资政策,最优质的政务服务,最真诚的商业信誉,最满意的发展环境,敞开双臂,真诚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兴业,共图发展,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
李千户镇 |
李千户乡位于铁岭东南部,幅员305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人口4万。 李千户乡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明朝威震辽东的一代名将李成梁出生于本乡小屯村。这里有丰富的物质资源。驰名全国的“铁岭红”大理石曾为毛主席纪念堂和北京地铁增光添彩。硅石、大理石、石灰石、煤炭等地下矿产资源储量可观,亟待开发,佳木繁荫,林壑优美。山菜野果匿于林间,稀药珍菇遍布山川。万亩草坪基地、“马侍郎贡榛”驰名于世,成为本乡产业开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李千户乡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明代辽东总兵李成梁墓地居于此地,历史文化的底蕴深厚:观音阁、朝阳洞、涌泉寺、天龙山翘立于山水之间,风光秀丽,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具有强劲的旅游景区的开发潜力。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丰富的物产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为李千户乡招商引资注入了无限生机。铁石调味厂、德士捷化工厂、辽宁世纪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高、精、新型企业先后落户于我乡,发展迅猛。工业强乡,工业立乡已成为四万李千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友情通天下,美酒宴宾朋,相看频携手,合作有真诚。热情好客的李千户人热烈欢迎各界关心支持李千户未来发展的广大朋友,希望用自己的真诚加强与朋友的合作,存友情,谋发展,共同创造良好宽松的投资环境,让李千户成为投资者最理想的合作舞台。 ". |
双井子乡 |
双井子乡位于铁岭县西北部,西邻煤城调兵山市,北与沈阳市法库县接壤,东隔辽河与开原市相望,南与镇西堡镇,蔡牛乡为邻,距铁岭市区三十公里,地貌为平原和沟壑为主,全乡幅员面积136平方公里,2.7万人口,下辖16个行政村,132个居民组,85个自然屯,全乡有党员1004名。几年来双井子乡党委和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努力实践“-”,有力的推动了全乡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双井子乡地处辽河平原,辽河与王河的交接地带。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呈中性,雨水调和,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无霜期154天左右。地下水资源丰富,排灌方便,旱涝保收,水源无污染,地区内无污染工区,空气清新,大气无污染。农民对水稻生产技术熟练,有多年种植水稻的经验,适宜无公害水稻种植和生产。为了培育区域特色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了以王家、狼洞坨、黄洋泡、黑渔汀、永收、泡东、双井子、高家店、高家、马圈子、丈沟子等11个村为主的优质,无公害水稻商品粮生产基地。全乡已有31500亩无公害水稻通过认证,正申请绿色水稻面积2000亩,全乡大型水稻加工企业发展到13家。我乡清水新米的美誉闻名东北,远销全国各地,全年农业生产值可实现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1200元。 ". |
熊官屯乡 |
熊官屯乡位于铁岭市区东部,102国道附近,距铁岭市区仅5.3公里,距沈四高速公路出口3公里,铁长线、铁柴线公路分南北两侧,横贯东西,交通四通八达,村村都通有柏油路,属铁岭县辖区,乡政府所在地已规划为铁岭市柴河新区。区域面积147.6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是农业、工业、旅游之乡。 熊官屯乡区位优越,人杰地灵,矿产、水资源极为丰富,农业比较发达,是铁岭市区重要的能源、农业基地,铁岭县重要繁制玉米种基地。熊官屯乡境内有辽宁省直属大型柴河水库一座,并配有水力发电厂一座,熊官屯小二型水库一座,微小水库八座。矿产资源——石灰石、白云石、硅石、矿泉水十分丰富。铁岭县水泥厂、永发电器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已经成为全乡工业企业的支柱。 熊官屯乡正向旅游度假方向发展。以柴河水库为中心的旅游区已经成为辽北的休闲度假胜地。境内有龙首八景之一的柴河晚渡,有抗日烈士陵园——“八大公墓”,有根据电视剧《刘老根》中景物而建的宏伟庄园——“老根山庄”,有万亩葡萄长廊等度假场所。在这里您可以乘风破浪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可以悠闲垂钓,可以品尝全鱼宴、无公害葡萄,定会让您不虚此行。 熊官屯乡农业化已初具规模,由单一化农业向多元化农业方向发展,增加单产,提高品质,优化品种,深度加工,为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确定了正确方向,发挥了区域优势,抢占了市场。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高粮、大豆、蔬菜;果品主要有葡萄、山楂、苹果、梨、桃、李子等。玉米繁制种及蔬菜、葡萄等已形成基地,全乡农业正向高效、精品、景观方向发展。 招商引资,共谋发展是我乡的长远发展战略,我们将率领全乡人民继续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努力实现熊官屯乡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前进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这里全乡人民张开双臂,敞开胸怀,热诚欢迎国内外的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开发、观光旅游,共谋发展大业,迎候各位朋友的光临,与我们一起分享熊官屯发展的欢乐。 ". |
横道河子满族乡 |
横道河子满族乡,位于铁岭市东南部,横道河史称浑头河,因努尔哈赤在此地争战而得名,后因蒲河水横贯乡境而改名横道河。这里满族人居多,占总人口的48%,1997年设满族乡至今。 横道河子满族乡区位优越,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1.4万横道人民以非凡的创造精神,在121.1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上绘就了辉煌灿烂的画卷,横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横道已成为铁岭县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绢花生产基地和畜牧养殖基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迈向新世纪的历史时刻,我们要把横道经济发展放在国内外的大格局、大趋势中来思考,站在新的高度谋划横道的发展。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实现横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我们相信,勤劳质朴,更具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的横道人民,在新的世纪里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横道已构筑了最佳的投资环境,热情好客、珍重友情的横道人民,真诚欢迎海内外朋友到横道投资、作客、观光、旅游,与我们共享横道发展的欢乐。 ". |
鸡冠山乡 |
鸡冠山乡位于铁岭市东部,距市区71.4公里,南临抚顺,北界开原。全乡9个行政村,54个自然屯,人口1.1万。2004年全乡社会总产值实现9559万元,财政收入完成3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096元。全乡区域面积189.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4670公顷,耕地面积1200公顷,森林覆盖率78%,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格局,是典型的山区乡镇。 鸡冠山乡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得天独厚。低山丘陵地貌,北温带季风型气候,棕壤土质,盛产玉米,大豆及小杂粮,粮食总产量在7000吨左右。几年来,我们围绕农民增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山区特色经济。2004年统计:全乡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了10000头、24700头和7800只,同比增长24.5%、12.3%和14%。黄改奶218头。其中笨鸡饲养量达到38万只,并注册了“溜达鸡”牌商标。肉鸡形成了规模饲养,在温池建肉鸡养殖小区1处,饲养量达到20万只。 鸡冠山乡林业资源丰富。现有林业用地14670公顷,活立木蓄积4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8%,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6400公顷。几年来我们狠抓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进一步落实林业政策鼓励支持个体造林,积极培育以苗木花卉,林蛙、野生榛林、中草药为重点的林业开发,使林业产业逐步成为全乡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鸡冠山乡矿产资源丰富,铁、硼、石墨、铅锌、大理石、钾长石、钠长石、硅石遍布全乡镜内,储量大,开发前景好。到2004年,利用资源吸引域外客商2家,总投资9000万元。一是铁岭利源矿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在上峪村开发钾长石。二是万坪铁矿投资6000万元,2003建成投产,实现日产铁粉120吨,全年加工铁粉1.1万吨,2004年销售收入510万元,提供财政收入20万元,解决近百人就业,成为全乡唯一的规模企业。 鸡冠山乡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家大(II)型水库一座——榛子岭水库,蓄水可达1.5亿立方米,小(I)和小(II)型水库各一座——得胜沟水库和拉马太水库。其中以榛子岭水库风景秀丽,传说众多最有名气。既有古城遗址、象鼻洞、黑雁窝、五间房、王八炕、龙王泡、西洞、古井等众多景点和传说,又有市级革命文物——烈士墓。这些都是很好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待于修缮利用,充分开发。. |
白旗寨满族乡 |
铁岭县白旗寨满族乡地处铁岭市的最东部,距铁岭市内71km,是一个以林为主的深山区。全乡10个行政村,59个居民小组,47个自然屯,总人口11,525人,其中农业人口10,756人、非农业人口769人,总户数3,518户,劳动力总数为3,713人,其中男劳动力2,339人、女劳动力1,374人。全乡总幅员面积24.8万亩,耕地面积23,415亩,林地面积17.6万亩,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地理格局。 虽然地处山区,但我们乡交通环境好,是抚顺、新宾、清原、开原、铁岭五县交界地。省级路铁长线、县级路詹白线、袁白线贯穿于此,包括乡级路以上全部为黑色路面,有铁岭、抚顺、沈阳、新宾、清原、恒仁、宽甸、开原、西丰等37次班车始发终点或途经于此。 我们乡是全市18家、全县2家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情,全乡满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5%。 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务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全乡社会总产值实现11,492万元,其中企业总产值实现5,976万元,农业总产值实现5,516万元,农民粮食总产量达1,130万斤,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097元,乡财政收入完成121万元,全乡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日新月异的喜人景象。 一、企业方面 几年来,通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利用资源优势引进域外资金6,300万元,建成超千万元大项目两个,五百万大项目一个,共引资项目11个,其中:抚顺市客商兰功恂投资3,300万元,建成铁岭万雄矿业;杨绍义投资1,000万元建成顺通铜矿;沈阳客商投资500万元建成铁岭长城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乡镇企业的发展,引资大项目的落成促进了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乡财政收缴企业税金104万元。现有10亿立方米的花岗岩需开发利用。来乡投资我们将提供土地、厂房、电力、林业等优惠政策。 农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已达1,430人。个体私营户达348户,从事运输业的大户8户,客运服务5户,出租汽车行业28个,农业贩运78户。廉价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也是我们的资源优势。 二、林业生产 作为山区,我们始终把林业生产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咬定青山不放,做好特色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