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铁岭 >> 西丰县 >> 安民镇

安民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安民镇谷歌卫星地图)


安民镇简介

  安民镇地处辽宁省东北部,距离县城(西丰县)15公里,全镇区域面积26.2万亩,是一个“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乡镇。全镇辖12个村,36个自然屯,2.1万口人,耕地4.8万亩,森林面积16.8万亩。交通方便,资源丰富,现已形成牛、鹿、果、粮四大主导产业,盛产柞蚕、石灰石、铁矿、草碳土、山野菜、蘑菇等自然资源。多年来,在镇党委的和政府的带领下,全镇人民艰苦创业,取得可惜的成绩。2000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2.2亿元,其中镇村企业总产值实现1.1亿元,农业产值实现0.3亿元, 多种经营产值实现0.8亿元;镇级财政收入实现136.1万元,乡镇企业入库税金118万元,村级集体纯收入达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500元。镇党委被评为县级先进党委,荣获市级文明乡镇、铁岭市“十佳绿化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黄牛饲养量达2.4万头,存栏1.4万头,是辽北山区黄牛生产第一镇,农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来于此;鹿业生产五年内计划达到1万头,今年饲养量2500头,存栏2100头,可增加镇税收20万元;柞蚕业又有新发展,全镇5.5万亩蚕场,年收获优质大蚕50万公斤,增加收入500万元,税收达到10万元;5000亩果园经过技术改造进入盛果期,年增加税收5万元,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增强,财政增长”的目标。
   二是大力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全镇发展经济作物1.8万亩,农经比例达到6:4。农民人均可增收150元,仅鲜食毛豆就达到5000亩,增加群众收入250万元。
   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安民镇资源丰富,石灰石储量约3亿吨,铁矿石80万吨,草碳土50万吨等。全镇共有加工企业和农事企业近60家,解决劳动力就业2000余名,直接社会效益达千万元,税收达百余万元。镇有企业8家,全部实现转制,其中:缫丝厂、水泥厂、鹿产品加工厂等已形成支柱型产业。目前,全镇还有草炭土、鲜食豆深加工、高白黏土、矿泉水等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四是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小城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投资360万元,开发面积达6000平方米,镇容、镇貌发生可喜的变化。.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211223105 112000 0410 查看 安民镇谷歌卫星地图

安民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安民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西丰镇

  地理位置:    东临吉林省辽源市,北邻吉林省四平市,西临辽宁省开原市,南与辽宁省清源县接壤。       自然状况:    年平均积温为2893.3℃,全年日照时数2600小时,年平均气温5℃,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24℃,降水量700毫米,平均降水日为105天。霜期:9月21日-5月11日,无霜期130天。    西丰镇:    耕地面积5,794亩,人口51,636人。.  

平岗镇

  西丰县平岗镇是辽宁省建制较早的乡镇,地处西丰县东北部,与吉林省东辽县接壤。全镇区域面积79平方公里,12个行政村、33个自然屯、1个街道办事处、3个居民委员会。共有耕地面积4.83万亩,人口1.85万人。303国道、沈平公路、四梅线铁路在这里交叉通过。这里交通方便,位置优越。森林、土地资源十分丰富,贮藏优质花岗岩石和建筑用砂。除盛产粮食外,年产各类鲜蔬菜二千万公斤,主要有黄瓜、西红柿、芹菜等。全镇有日光温室2200栋,保护地面积5000亩,裸地蔬菜7000亩。所生产的蔬菜数量多、品质好。销往到蒙、吉、黑等二十多个县、市、区。辽北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座落在镇北,每年黄牛饲养量在3.6万头,日均上市量近千头,年成效额九千万元。黄牛品种都是西门塔尔、夏洛来0的优质肉牛,肉质鲜嫩、质量达标,已销往到北京、天津、广州及东三省。果树生产正在崛起,全镇果树面积五千亩,有各类果树,二百万株。蔬菜生产、黄牛饲养、果树生产是这个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也是这个镇多种经营的“三驾马车”,实行了规模经营。其科技含量高,质量上等。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已达九千万元,实现人均收入2300元,一大批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正在兴起,这里投资环境好,是投资、办厂、经商的最佳选择。   ".  

郜家店镇

  西丰县郜家店镇位于西丰县城西45华里,自清光绪年间始有人烟,乾隆皇帝东去围里打猎投宿在此,故有头营之称。据《西丰县志》记载“头营一名郜家店,以立县之初,只有郜姓,家在此开店而得名”。东北解放后,曾先后改名为“东风人民公社、郜家店人民公社、郜家店乡、1985年撤乡建镇。现辖14个行政村,46个自然屯,人口2.2万。郜家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西去开原之要道,东往西丰之门户。自然环境为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自然资源丰富,有耕地6.2万亩,其中近一半是肥沃的黑壤平地。寇河和其它32条中小河流给这个镇提供了充沛的灌溉水源,为发展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林面积14.7万亩,木材蓄积量为7.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0.6% 。有标准果园1万亩,盛产李子、山楂、梨、葡萄等优质水果,还有近1万亩的荒山、荒坡、荒沟、荒水、荒滩尚待开发,为发展林果业等多种经营业提供了条件。出产的棒子、蘑菇、蕨菜、山里红、野山梨等多种野生山货为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食品加工业提供了原料。此外,地龙骨、山豆根、白湿皮、桔梗、灵仙、五味子、山芍药等山草药资源也较丰富。境内蕴藏着石灰石、粘土、硅石藏量最多,为发展建村工业提供了原料。同时还有铝锌矿、草灰土、矿泉水等矿产资源有待开发。这里县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交通十分便捷,开丰铁路,开辽公路穿越全镇,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基本形成了网络。   ".  

凉泉镇

  西丰县辖镇。1945年属西丰县,1949年归房木六区,1957年析置冰泉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37公里,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1.6万。西丰至清原公路横穿境内。辖凉泉、泉北、天兴、中兴、屋佳、长宁、涌泉、禹甸、勤廉、德胜、德贤、德明、保安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被服、制砖等业。农业主产玉米、豆类、水稻,特产鹿茸、人参、蚕茧、烟草。古迹有高句丽扶余城遗址。.  

振兴镇

  振兴镇地处辽宁省东北部门户,位于东经43.5度,北纬125.5度。东与吉林省接壤,西临西丰县城25公里,居沈阳市,吉林省的四平、辽源、梅河口市中心地带。镇内有著名的海拔870公尺的省级风景区、全省最大的人工林场---冰砬山林场,与吉林分水岭处又是寇河的源头。山上林涛阵阵,山下溪水潇潇,景色别致,秀丽无比。    由于该地区地理位置系长白山余脉,张广财岭末端,大自然的恩赐,造就了该地区山大沟多、土质肥沃、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的自然环境。该地属大陆性季风型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光热充足,水量充沛。冬日银装素裹,夏天烈日炎炎,二、八月多干燥,四至九月份降水量为680-770mm,适应各种作物的生长。由于气候适宜,山下沃土良田,林內曲径通画,山货野菜极为丰富,野生动物和珍惜植物资源丰富。    一百多年来,这里的人民用聪明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耕耘着这片土地。我镇开发于清光绪年间,原为皇家围场。1935年更名为振兴。1985年建制振兴镇。全镇区域面积 24.3万亩,农业耕地3.7万亩,是个“七山一水一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以林为主的山乡。全镇辖14个行政村、29个自然屯,18.600口人。    本地交通便利,通讯快捷。西丰至东丰国有公路贯穿本镇全程25公里,镇内5条乡路基本建成了绿色通道,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全镇程控电话达1600部,平均三户拥有一台电话,无线电话发展较快,可直接与世界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话。由于小城镇的形象变化,吸引了大批的有识之士经商创业,形成了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经贸集散地。由于增加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基础设施完善,综合功能齐全,现在市场活跃,经贸繁荣,爲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活力。    经多年来的建设,打破了以往以农为本的小农经济局面,开辟了一批中长短期致富项目,建成了三个支柱产业,十个骨干项目。    重林兴牧抓矿业。我镇现有林业用地 13.7万亩,其中人工林 8.4万亩,主要树种有天然原始古树柞、榆、杨、柳、椴、腊、槐等20余种阔叶林;人工林有落叶松、黄松、樟松、红松等树种,森林覆盖率达65%,林木蓄积量达30万立方米。每年可为市场提供建设、装修用木材2000立方米。.  

安民镇

  安民镇地处辽宁省东北部,距离县城(西丰县)15公里,全镇区域面积26.2万亩,是一个“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乡镇。全镇辖12个村,36个自然屯,2.1万口人,耕地4.8万亩,森林面积16.8万亩。交通方便,资源丰富,现已形成牛、鹿、果、粮四大主导产业,盛产柞蚕、石灰石、铁矿、草碳土、山野菜、蘑菇等自然资源。多年来,在镇党委的和政府的带领下,全镇人民艰苦创业,取得可惜的成绩。2000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2.2亿元,其中镇村企业总产值实现1.1亿元,农业产值实现0.3亿元, 多种经营产值实现0.8亿元;镇级财政收入实现136.1万元,乡镇企业入库税金118万元,村级集体纯收入达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500元。镇党委被评为县级先进党委,荣获市级文明乡镇、铁岭市“十佳绿化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黄牛饲养量达2.4万头,存栏1.4万头,是辽北山区黄牛生产第一镇,农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来于此;鹿业生产五年内计划达到1万头,今年饲养量2500头,存栏2100头,可增加镇税收20万元;柞蚕业又有新发展,全镇5.5万亩蚕场,年收获优质大蚕50万公斤,增加收入500万元,税收达到10万元;5000亩果园经过技术改造进入盛果期,年增加税收5万元,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增强,财政增长”的目标。    二是大力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全镇发展经济作物1.8万亩,农经比例达到6:4。农民人均可增收150元,仅鲜食毛豆就达到5000亩,增加群众收入250万元。    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安民镇资源丰富,石灰石储量约3亿吨,铁矿石80万吨,草碳土50万吨等。全镇共有加工企业和农事企业近60家,解决劳动力就业2000余名,直接社会效益达千万元,税收达百余万元。镇有企业8家,全部实现转制,其中:缫丝厂、水泥厂、鹿产品加工厂等已形成支柱型产业。目前,全镇还有草炭土、鲜食豆深加工、高白黏土、矿泉水等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四是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小城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投资360万元,开发面积达6000平方米,镇容、镇貌发生可喜的变化。.  

天德镇

  天德镇位于西丰县北部,地处辽吉两省交界处,是辽吉两省四县七个乡镇的中心点。四梅铁路与303国道在镇内交叉穿过,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全镇总面积153平方公里,2.2万口人,4,500个农户。全镇下辖14个行政村,49个自然屯,耕地面积6.1万亩,是西丰县人口资源、土地资源最为丰富的乡镇之一。全镇有二个大型集贸市场,村村吃上了自来水,屯屯安上了程控电话,户户安装了闭路电视。这些基础设施的建立,为发展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了一支团结务实、真抓实干的党政领导班子, 动员和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按照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强镇,抓好效益农业富民的发展战略。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培育财源骨干企业,大力发展蔬菜保护地、冷棚瓜和果树三大主导产业,全镇的综合经济实力逐年增强,一九九九年社会总产值实现1.6亿元,财政收入实现21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2600元。    天德镇针对本镇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搞好优质服务,积极发展具有天德区域的特色经济。一是大力发展蔬菜保护地生产,大力开发冷棚瓜生产,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现已形成了天德、德丰至雅然沿公路两旁十里长的白色长廊,全镇蔬菜面积已达到8000亩,其中保护地蔬菜5000亩,年产鲜菜2000万公斤,年产值1000万元;冷棚瓜已形成3个专业开发小区,截止目前已开发冷棚瓜1700个,年产鲜瓜6200万斤,运销哈尔滨、大庆等地,创产值1700万元,两项人均增加收入1280元。二是抓好规模养殖,大力发展黄牛、肉食鸡、林蛙为主的养殖业,目前全镇养殖大户已达110户,黄牛饲养量1.8万头,梅花鹿1000头,肉食鸡20万只,三是搞好招商引资,培育强镇富民骨干企业。三年来共引进项目101个,其中生产性项目11个,到位引资额2700万元。四是以小城镇建设为切入点,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三年来新开发商品住宅楼21栋,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同时,又投资50万元建筑了友谊桥等三座桥梁。目前,实现了村村通客车,由于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镇的服装、食品、饭店等餐饮服务网点已达114家,形成了从德丰桥到德泉桥2公里长的商业一条街。.  

房木镇

  西丰县辖乡。1948年属四区,1956年改属和隆区,1958年改属和隆公社,1961年析设房木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19公里,面积229平方公里,人口2.4万。西(丰)清(原)草市、西(丰)开(原)南道公路过境。辖房木、万福、幽雅、洪昌、大湾、百祥、福宁、王家、双城、朝鲜族村、德隆、潭清、醒时、富民、普安、志学、永绵、承泽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棉胶、砖瓦、缫丝、饲料、商贸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豆类,特产蚕茧、烟草。.

柏榆镇

  西丰县辖乡。1947年为柏榆村,1951年属一区,1956年归平岗区,1958年并入平岗公社,1961年析设柏榆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35公里,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1.5万。西(丰)平(岗)公路过境。辖柏榆、福合、鹿鸣、解放、永昌、骏业、世昌、吉仁、文安、双庙、福善、禄房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修造、化工、制砖、酿造等业。农业主产玉米、豆类、水稻,特产蚕茧、人参、烟草、山楂。辽宁御林酒厂在境内。.  

陶然镇

  西丰县辖乡。1947年属太平村,1956年为陶然乡,1958年并入红旗公社,1962年析改陶然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8公里,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1.3万。西(丰)平(岗)公路过境。辖陶然、平岭、太平、康宁、乾德、榆树、居仁、五云、登云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煤矿、橡胶制品、阀门、红砖、饮料等业。农业主产玉米、豆类、水稻,特产蚕茧、烟草。有太平、丰东两个煤矿。.  

钓鱼镇

  西丰县辖乡。1945年为吉川村,1947年更名钓鱼村,1951年归属四区,1957年析置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25公里,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1.1万。西(丰)平(岗)公路过境。辖钓鱼、文兴、铁河、兴仁、茂德、瓮山、景华、宏丰、新昌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橡胶、食品、水刷石、砖瓦等业。农业主产玉米、豆类、水稻,特产蚕茧、烟草、鹿茸、人参。国营谦益参茸场在境内。.  

更刻镇

  西丰县辖乡。1947年属更刻村,1951年属十区,1956年设更刻乡,1958年并入红旗公社,1962年析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公里,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1.3万。乡政府驻忠信。西(丰)振(兴)、西(丰)东(丰)公路过境。辖忠信、六安、太平沟、五塘、德榆、万育、大营、谭家炉、杨家店、小城子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陶瓷制品、制砖、农机修配、砂石、大理石制品等业。农业主产玉米、豆类、水稻,特产蚕茧、烟草、蔬菜、人参、鹿茸。.  

德兴满族乡

  西丰县辖乡。1947年属二区,1951年属一区,1956年析设德兴乡,196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1年置德兴满族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市府30公里,面积106平方公里,人口1万。西(丰)平(岗)公路过境。辖德兴、房身、淑景、施德、双榆、隆化、连云、普济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木器制造、农机具修配、制瓦、制粉等业。农业主产玉米、豆类、水稻,特产蚕茧、烟草、山楂、中草药。房身水库位于境内。.  

明德满族乡

  西丰县辖乡。县黄牛饲养基地。1947年为中阳村,1958年并入钓鱼公社,1962年析设福临公社,1981年改明德公社,1984年置乡,1991年改明德满族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22.5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1.1万。西(丰)孤(榆)公路过境。辖明德、居贤、东屏、横街、巨英、绥河、作新、济民、田家、尚文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缫丝、农机修配、砖瓦等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豆类,特产烟草、蚕茧、山楂、人参。.  

成平满族乡

  西丰县成平满族乡位于西丰县西南部,地处西丰、开原、清河三县市区的交界处,东接西丰县郜家店镇;西连开原市威远堡镇、清河区杨木乡;南与西丰县房木乡为邻;北与西丰县郜家店镇接壤。全乡区域总面积22万亩(1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5万亩,林地16万亩(含国有林场4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全乡下辖10个建制村,32个自然屯,62个村民小组。全乡现有人口13,219人,其中农业人口12,705人,非农人口514人,有农村劳动力5497人。包括满、汉、回、蒙、朝鲜族、锡伯族6个民族,其中满族占95%以上。   成平满族乡境内按山岭走向自然形成三个大沟,即头道沟、金寨沟、铜台沟,随沟走向自然形成三条主要河流,即石祥河、金寨河、苔碧河。乡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地貌以低矮丘陵为主。土壤多为黑土、粘土和黄砂土。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旱、夏涝、秋霜早”为乡境内固有的小气候,无霜期为13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7℃左右,年降水量约为750毫米,多集中在6—8月份。比较适合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李子、杏、葡萄、山楂等。野生资源有油松、落叶松、山野果、山野菜、中草药等;野生动物资源有野兔、山鸡、山雀、河鱼等;矿产资源有石材、草炭土等,储量非常丰富,开发潜力极大。   成平满族乡是1984年全省首批批准设立的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原是铜台人民公社。1963年因政府所在地由铜台村迁至成平村成平屯而更名为成平人民公社,后更名为成平乡人民政府,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成平满族乡。   成平满族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抗日战争时期,枪杀驻东北日军最高长官楠木实隆的爱国志士常隆基就出生在成平这块沃土。   成平人民具有强烈的改革开放意识,并具有足够的胆识和勇气。七十年代曾是全国黄牛改良第一乡;八十年代初期,曾因在全省第一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闻名全省;全国著名的“西丰红”山楂原产地就在成平满族乡;九十年代,成平人民又在全省率先进行了山林经营权改革和企业改制;进入新世纪,成平人民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山上资源,建成了辽北最大的千亩五味子药材生产基地,榛子园垦复面积超过2万亩,“平香王”榛果已走向全国,柞蚕茧产量连年递增。成平的历史是辉煌的,成平的今天是令人骄傲的,成平的明天会更美好!.  

和隆满族乡

  "西丰县辖乡。1946年属和隆区,1955年设和隆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再置乡,1991年置和隆满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5公里,面积237平方公里,人口1.7万。西(丰)清(源)公路过境。辖和隆、肇兴、九如、阜丰、云岭、忠厚、成福、福巨、榆树堡、达成、万和、岭前、和兴、双岭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木器、缫丝、砖瓦、食品、商贸等业。农业主产玉米、豆类,特产人参、鹿茸、中草药、山货野果、猕猴桃等。    ".  

营厂满族乡

  西丰县辖乡。1947年属实妙村,1951年属五区,1958年归和隆公社,1961年析设营厂公社,1984年置乡,1991年改置营厂满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60公里,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1万。西(丰)清(源)公路过境。辖营厂、增庆、桦皮、树德、桦树、礼泉、碧玉、三益、实妙、景新、松岭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木器、综合修配、商贸等业。农业主产玉米、豆类、水稻,特产烟草、蚕茧、人参、木耳、猕猴桃等。.  

金星满族乡

  一、自然情况    金星满族乡位于西丰县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东部、北部与振兴镇相接,南部与和隆乡、凉泉镇交界,西部与更刻乡、房木镇为邻。幅员面积19.8万亩,其中:山林沟谷面积14万亩,约占70%;耕地面积3.4万亩,约占17%;河道、库容面积1.2万亩,约占6%;村庄道路1.4万亩,约占7%。自然形成“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布局。    二、基本情况    全乡有12个行政村,24个自然屯,现有3,8000户,14,522口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231人。占人口总数51%,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镇。乡内现有乡级公路3条,通车里程32公里。其中黑色路面12公里。村级路15公里,初步形成了幅射全乡的公路交通网络。通讯设施齐全,现有光缆干线15公里,程控电话310台。电视地面接收设备3个,转播12套电视节目,9个村实现闭路联网。半封闭综合市场1处。摊位300个。    三、资源情况    金星满族乡地处长白山余脉,寇河上游,境内土地肥沃,林草茂盛,矿藏丰富,物种繁多。物产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地下矿藏有煤、石灰石、金、石英、磷等十余种。林业用地116,000亩,其中落叶松面积22,243.5亩,蓄积49,734立方米;油松面积91.095亩,蓄积27,300立方米;天然林 面积13,020亩,蓄积36,287立方米;防护林4,761亩;其它林业用地15,560亩。柞蚕场50,750把亩;果树面积1,556亩。耕地面积34,00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680亩,主要河流小寇河流程20公里,支流7条,合计长度41公里。人工渠道5公里,灌溉3,000亩。县级最大的宝兴水库风景秀丽,设施齐全,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四、经济状况    99年全乡社会总产值实现12,182万元。比九八年增长15%。其中,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000吨,产值1,200万元;多种经营产值7,115万元,比98年增长15%;乡镇企业总产值2.970万元,比98年增长15%;乡级财政收入44.8;农民人均收入2,164元,比98年增长17%。    五、主要产业    主产以玉米、水稻、大豆、薯类、林木、水果、黄牛等为全乡主要产业。粮豆1,0001,000吨,可提供商品粮13,000吨(其中.  


安民镇特产大全




安民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