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位于辽宁省北部,是辽北古城,隶属铁岭市,位于铁岭市的东北部,辽河中游东测。东与西丰县、清原满族自治县相毗连,南与铁岭县交界,西与法库、昌图县接壤,北邻吉林省梨树县。东经123°43′-124°48′,北纬42°6′-42°53′。东西长89.4千米,南北宽86千米,总面积2824.78平方千米。总人口58万人(2004年)。辖区面积2828平方公里,设21个乡镇街,总人口58万。开原东部属长白山余脉,林木茂密;西部为松辽平原腹地,沃野千里。地质特征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市人民政府驻新城街道新华路28号,邮编:112300。行政区划代码:211282。区号:0410。拼音:Kaiyuan Shi。
开原市自然条件较好,是国家重点产粮区和商品粮基地。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高梁等。油料作物以大豆著名,经济作物以烟草为主。开原盛产山楂,主要特产有大蒜、大白菜。全市森林面积136万亩。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人参、蕨菜、榛子、木耳、蘑菇和人工培育的中草药等。食用菌、人参、亚麻、芦笋、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较快。养猪、养鱼、牛、开发的“三养一开发”成了地方特色。
开原市地下矿产资源有金、镍、铝、铜、锌、煤、大理石、石灰石、建筑石料等20余种。基中大理石储量9.1亿立方米。“黑白花”闪长岩是不可多得的饰面石材。沙金为本市主要矿产之一,储量较大。本市工业基础较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现有工业企业15个门类,主要有采矿、机械、农机、化肥、水泥、纺织、酿酒、榨油、印刷、食品、造纸骨胶等。工业主要产品中,明胶、罐头、亚麻布、服装、工艺美术等21种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畅销美国、德国、日本、香港等七个国家和地区。
开原市交通便利,长大铁路干线从贯市境西部,开丰支线铁路向东通往西丰,并有29条铁路专用线。公路以京哈、辽开、沈平线为骨干,另有县乡两级公路成网。
开原市内老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清代以前一直是设府的边防城镇。城内有古塔、清真寺、中原寺、药王庙、关帝庙、钟鼓楼、金线河等20余处。此外,还有位于老城西南的崇寿寺塔,始建于辽金时期,塔高47米,成锥形八角13层密檐式。它与城中心13米高的钟鼓楼相响应,形成了“钟楼远眺,古塔朝霞”的美丽景观。
自然地理
地形山脉
开原地势东高西低,南北多丘陵地带,东南多山,属长白山支脉。西部地势低平,为清河、辽河冲积平原一部分,土质肥沃,适于机耕和灌溉,为全县产粮区之一。中部属于半丘陵半平原地带。境内有辽河、清河、寇河、柴河、沙河等大小河流166条,水利资源丰富。全境为六山半水三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开原东西宽为102公里,南北长为65公里,总面积为3164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长白山支脉,属山地丘陵,海拔在200-600米之间。主要山峰有城子山、砬子山等,海拔在800米以上。西部为冲积平原,海拔在50-100米之间。
水文状况
开原境内大小河流160多打,主要河流有辽河及其支流清河、寇河、柴河、沙河等五大河流。清河水库、南城子水库、关门山水库等大小水库9座,总蓄水量10亿立方米;地下水有三大水系,水质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
气候特点
开原市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期长达4个月,最冷月份在1月,平均气温在-14.5℃左右,极度低温为-35℃;夏季炎热,一般可持续3个月,最热月份在7月,平均气温在23℃-24℃左右,极度高温为36.5℃。全年日照时数约为2585小时,以五六月较长,十一、十二月较短。初霜期在9月下旬,4月末为终霜期,无霜期为145—16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678毫米。春夏多西南风,秋冬多西北风,平均风速每秒45米。
自然资源
开原资源丰富。境内有辽河、清河等大小河流11条,清河水库、南城子水库等大中型水库9座,总蓄水量10亿立方米,地下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铝、煤、大理石、石灰石、花岗岩等20余种,品位高、储量大,极具开发价值。野生动植物资源充足,榛子、山野菜、食用菌、中草药、林蛙等开发前景广阔。名胜古迹众多,咸州古城原貌古香古色,大清河山水相依,七鼎龙潭寺气势恢宏,象牙山、砬子山群峰竞秀。
地名由来
元太宗七年 (一二三年)曾在黑龙江境内设置开元万户府,后来治所移到黄龙府 (今吉林省农安县)。元成宗元贞二年 (一二八六年)改开元万户府为开元路。明洪武二十一年 (一三八八年),开元路治所又移到咸平府 (今辽宁开原老城),并改元为原,“开原”名称由此而来。开原老城是明代兴建最早的古城之一,素有“辽北古城”之称。
历史沿革
秦、西汉至晋属扶余地。
北魏属勿吉地。
隋为黑水靺鞨所属。
唐初属燕州黑水府。
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八三七年)属渤海国地,隶属上京龙泉府。
辽为黄龙府地。
金为会宁府地。
元属开元路。
明在此地设三万卫、辽海卫、安乐州。
清康熙三年 (一六0年)撒销三万卫,置开原县,属奉天省。
民国初属奉天省辽沈道。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隶属奉天省。
解放初期属辽西省。
1954年划归辽宁省。为铁岭地区辖县。现为铁岭市辖县。
1988年撤销开原县,设立开原市(县级)。
2000年,开原市辖11个镇、8个乡、4个民族乡:开原镇、老城镇、威远堡镇、庆云堡镇、中固镇、八棵树镇、金沟子镇、八宝屯满族锡伯族朝鲜族镇、莲花镇、靠山镇、业民镇;上肥地满族乡、下肥地满族乡、黄族寨满族乡、林丰满族乡、李家台乡、马家寨乡、三家子乡、城郊乡、城东乡、古城堡乡、柴河堡乡、松山堡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52973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开原镇 129124 老城镇 25031 中固镇 27754 庆云堡镇 25463 八棵树镇 27545 威远堡镇 22312 金沟子镇 26644 八宝屯满族锡伯族朝鲜族镇 20699 靠山镇 12217 莲花镇 14159 业民镇 21483 城郊乡 29129 城东乡 17176 古城堡乡 10609 三家子乡 16186 马家寨乡 12022 柴河堡乡 7084 黄旗寨满族乡 14547 上肥地满族乡 9979 下肥地满族乡 13862 松山堡乡 19146 李家台乡 18709 林丰满族乡 8856
2002年2月6日辽政[2002]38号文件批复:撤销开原镇,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撤销城郊乡,设立兴开街道办事处;撤销老城镇,设立老城街道办事处;撤销古城堡乡、八宝满族锡伯族朝鲜族镇,合并设立八宝镇;撤销柴河堡乡、靠山镇,合并设立靠山镇;撤销三家子乡、庆云堡镇,合并设立庆云堡镇。
开原被称为“三国故都”“五朝重镇”
“三国故都”即大金、东夏、东辽的开国都城。
辽代末年,女真完颜部分布在以咸州为中心的周边广大地区,隶属于咸州兵马司。辽天庆四年(1114年)九月,阿骨打起兵伐辽,首战告捷。当年十月攻克宁江城,至十二月初拿下咸州。随后,阿骨打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1115年)正月壬申日在咸州建国称帝,年号为收国元年,《全辽志》及《辽东志》均有记载。
金末,成吉思汗兴兵,金对境内辽代遗民契丹人心存疑虑、戒备,恐其与蒙古人呼应,故下令境内各地,凡有契丹人居住者,须以二户女真夹一户契丹。耶律留哥不能忍受金人这种歧视而逃走,1212年在韩州(今梨树县偏脸城)、隆安(吉林农安)一带扯旗聚集契丹人与金对抗,1213年耶律留哥乘势攻下咸平,进而称辽王,“遂都咸平(今开原),号为中京”(《元史》卷149,《耶律留哥传》)。
建东夏国的蒲鲜万奴是金末大将,耶律留哥攻破咸平后,1214年他受命率数十万大军攻打耶律留哥,但轻敌战败。不久留哥内讧,万奴趁机收复咸平。就在同一年,朝廷迫于元军攻势迁都,北方诸路鞭长莫及,1215年,万奴见金已无希望,一狠心叛金裂地自立,在咸平登基,称天王,国号大夏﹐年号天泰。几年后,迫于压力迁都至今吉林延吉。
五朝重镇
辽为咸州城,金为咸平府城,元为开元路城,明为辽东地区的北路屯兵城,清为辽北驻防城。在这五朝,开原城一直是辽北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58万人 | 2824平方公里 | 211282 | 112000 | 0410 | 查看 开原市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新城街道 | 0 | 0 |
---- |
查看 新城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老城街道 | 约2.7万人 | 47.48平方公里 |
---- |
查看 老城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兴开街道 | 约3.1万人 | 83.55平方公里 |
---- |
查看 兴开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威远堡镇 | 0 | 173平方公里 |
---- |
查看 威远堡镇谷歌卫星地图 |
庆云堡镇 | 约28.187万人 | 205平方公里 |
---- |
查看 庆云堡镇谷歌卫星地图 |
中固镇 | 约2.8万人 | 126.3平方公里 |
---- |
查看 中固镇谷歌卫星地图 |
八棵树镇 | 0 | 242.5平方公里 |
---- |
查看 八棵树镇谷歌卫星地图 |
金沟子镇 | 约2.9万人 | 113平方公里 |
---- |
查看 金沟子镇谷歌卫星地图 |
八宝镇 | 约2.3万人 | 96平方公里 |
---- |
查看 八宝镇谷歌卫星地图 |
业民镇 | 约2.3万人 | 98.8平方公里 |
---- |
查看 业民镇谷歌卫星地图 |
莲花镇 | 0 | 0 |
---- |
查看 莲花镇谷歌卫星地图 |
靠山镇 | 0 | 0 |
---- |
查看 靠山镇谷歌卫星地图 |
城东乡 | 0 | 0 |
---- |
查看 城东乡谷歌卫星地图 |
马家寨乡 | 约1.3万人 | 109平方公里 |
---- |
查看 马家寨乡谷歌卫星地图 |
上肥地满族乡 | 约1.1万人 | 138平方公里 |
---- |
查看 上肥地满族乡谷歌卫星地图 |
下肥地满族乡 | 约1.6万人 | 143平方公里 |
---- |
查看 下肥地满族乡谷歌卫星地图 |
黄旗寨满族乡 | 约1.6万人 | 212平方公里 |
---- |
查看 黄旗寨满族乡谷歌卫星地图 |
松山堡乡 | 约2.3万人 | 234.8平方公里 |
---- |
查看 松山堡乡谷歌卫星地图 |
李家台乡 | 约2.5万人 | 200平方公里 |
---- |
查看 李家台乡谷歌卫星地图 |
林丰满族乡 | 约1.06万人 | ·开原旅游·开原特产·开原十大特产·开原十景·开原名人·铁岭 |
---- |
查看 林丰满族乡谷歌卫星地图 |
三家子乡 | 0 | 0 |
---- |
查看 三家子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银州区 |
银州区总面积203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南马路50号,邮编:112000。代码:211202。区号:0410。拼音:Yinzhou Qu。 行政区划 银州区辖6个街道、1个乡:红旗街道、工人街道、铁西街道、铜钟街道、柴河街道、岭东街道、龙山乡。境内有1个开发区:铁岭经济开发区。 历史沿革 2000年,银州区辖7个街道、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4117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红旗街道 54118 工人街道 77495 铁西街道 46084 铜钟街道 52798 柴河街道 33531 岭东街道 24790 城南街道 8602 龙山乡 25811 种畜场虚拟乡 17950 地图 2001年行政区划示意图(现城南街道已撤销) 某年银州区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区辖6个街道、1个乡,96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委会,面积202.7平方千米,人口33.8万: 红旗街道 办事处驻柴河街,人口5.4万人,面积3.5平方千米,辖18个社区居委会:青年、环保、银岗东、银岗西、首山、永红、龙园、为民、电业、沈后、文化路、驻跸园北、驻跸园西、铁路、八三、城南、辽电。 工人街道 办事处驻工人街,人口7.7万人,面积5平方千米,辖25个社区居委会:广裕、正义、电信、市委、供电、铁报、新华园、交通、世纪园、何阳园、苗圃、工厦、南立交桥、东电、南环新村、南光、长青园、光华路、玉深、友好、天兴、天宝、站前、银达新村、电大。 铜钟街道 办事处驻繁荣路,人口5.3万人,面积2.9平方千米,辖16个社区居委会:育才、光荣、繁荣、育华、富强、昌盛、园艺、北市、铁阀、利民、明珠园、科研、转盘、曙光、白塔、有色。 柴河街道 办事处驻柴河街,人口3.4万人,面积3.3平方千米,辖13个社区居委会:龙首、银北、塔东、惠源、龙翔、翠峰岭、泉源、小桥子、光明、银河源、竞芳园、卧龙、鸳鸯湖。 岭东街道 办事处驻岭东街,人口2.5万人,面积10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居委会:工农、文化、文荟、左家、元宝山、北山、彩桥东、六一〇、猴石、蓝盾。 铁西街道 办事处驻汇工街,人口2.5万人,面积10平方千米,辖13个社区居委会:惠保、惠安、汇工园、兴工、精工、焦化、橡胶、化机、汇兴、一铁、二铁、选矿、北饶。 龙山乡 乡政府驻柴河街,人口2.6万人,面积72平方千米,辖村委会:园艺、英城子、牛岗子、西辽海屯、东辽海屯、前八里、后八里、七里屯、地运所、柴河沿东、柴河沿西。 经济开发区 驻柴河街,人口2.3万人,面积96平方千米,辖21个分场:柳条沟、温庄子、何家屯、申家沟、左家沟、桑园岭、秦家岗子、顾官屯、山咀子、殷家屯、周安屯、红旗、帽山、老官台、官粮窖、茨芽屯、茨榆台、房身、山东、八家子。 |
清河区 |
清河区总面积423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清河路63号,邮编:112003。代码:211204。区号:0410。拼音:Qinghe Qu。 行政区划 清河区辖2个街道、1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红旗街道、向阳街道、张相镇、杨木林子乡、聂家满族乡。 历史沿革 2000年,清河区辖2个街道、1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9262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红旗街道 23244 向阳街道 19478 张相镇 20060 杨木林子乡 20155 聂家满族乡 9683 地图 旧图: 某年清河区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区辖2个街道、1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8个社区居委会、52个村委会,面积422.7平方千米,人口9.72万: 向阳街道 办事处驻向阳街,人口2.02万人,面积5.92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振兴、益民、崇源、明珠;1个村委会:货郎屯。 红旗街道 办事处驻昌盛路,人口2.20万人,面积25.45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金澜、育才、清波、东兴;2个村委会:汪哆罗束、后马家沟。 张相镇 镇政府驻张相屯,人口2.06万人,面积115.97平方千米,辖16个村委会:大孟屯、五里堡子、谢家屯、东二台子、东华、东三台子、张相屯、十八道岗子、南台、前马家沟、尹家堡子、石家堡子、孔台沟、阎家堡子、斛米沟、张家堡子。 杨木林子乡 乡政府驻前杨木林子,人口2.31万人,面积147.97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前杨木林子、后杨木林子、泉眼沟、杨家甸、老虎沟、九社、关家屯、佟家屯、打车沟、养马大屯、富饶、肖台子、八社、郎家屯、新兴、石人沟、团结、清输、北大沟。 聂家满族乡 乡政府驻聂家沟,人口1.13万人,面积127.40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聂家沟、下老虎峪、弯子屯、小金家沟、红花甸、喜鹊沟、大金家沟、碱场沟、曾家屯、西老谷峪、广东山、腰堡、东老虎峪、罗家堡。 |
铁岭县 |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概况 铁岭县位于辽宁省北部,铁岭市南部。南依沈阳,东邻抚顺,西接调兵山市,中环铁岭市区。总面积2230.57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铁岭市银州区南马路15号,邮编:112000。代码:211221。区号:0410。拼音:Tieling Xian。 行政区划 铁岭县辖7个镇、5个乡、2个民族乡:新台子镇、阿吉镇、平顶堡镇、大甸子镇、凡河镇、腰堡镇、镇西堡镇、蔡牛乡、双井子乡、熊官屯乡、李千户乡、横道河子满族乡、鸡冠山乡、白旗寨满族乡。 历史沿革 铁岭县名源于铁岭卫,史称富州、银州。明洪武二十六年 (一三九三年)置铁岭卫于银州 (今铁岭市)。清康熙三年(一六0年)废铁岭卫置铁岭县。 铁岭县春秋战国时为东胡族活动区。秦、汉时属辽东郡。东汉时属玄菟郡。三国魏时因之。东晋元兴三年(公元四0四年)被高句丽割据,直至隋末唐初。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六六八年)属安东都护府延津州地。五代十国时为契丹所据。辽为银州地,属东京道。金属咸平府。元复称银州,仍属咸平府。明治铁岭卫,隶属辽东都司。清康熙三年(一六0年)废铁岭卫,置铁岭县,属奉天府。民国初沿称铁岭县,属奉天省辽沈道。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增设铁岭市。1945年“九·三”胜利后,建立铁岭县民主联合政府。1946年三月国民党进驻,设铁岭县政府。我县人民政府迁至今法库县蛇山沟。1948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军解放铁岭县,县人民政府迁回银州镇,属辽西省,1954年划归辽宁省。一九五六年属辽宁省铁岭专区。一九五九年属沈阳市。1964年属沈阳专区。一九六八年划归铁岭地区行政公暑领导。现为铁岭市辖县。(以上摘自“辽宁地名信息网”) 2000年,铁岭县辖7个镇、7个乡、2个民族乡:阿吉镇、镇西堡镇、新台子镇、腰堡镇、凡河镇、平顶堡镇、大甸子镇、蔡牛乡、大青乡、双井子乡、熊官屯乡、李千户乡、横道河子满族乡、催阵堡乡、鸡冠山乡、白旗寨满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5119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新台子镇 35147 阿吉镇 25511 平顶堡镇 17713 大甸子镇 22525 凡河镇 51297 腰堡镇 23339 镇西堡镇 29902 蔡牛乡 16141 大青乡 15506 双井子乡 23536 熊官屯乡 17683 李千户乡 18901 横道河子满族乡 13049 催阵堡乡 17442 鸡冠山乡 10109 白旗寨满族乡 10494 种畜场虚拟乡 2899 2002年2月6日辽政[2002]38号文件批复:撤销蔡牛乡、大青乡,合并设立蔡牛乡;撤销催阵堡乡、李千户乡,合并设立李千户乡。 地图 上图为2001年之前的乡镇示意图。其中“大青镇”应为“大青乡” 某年铁岭县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县辖 7个镇、5个乡、2个民族乡,268个村委会,面积2230.57平方千米,人口37.68万: 新台子镇 镇政府驻新台子,人口3.58万人,面积115.2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新台子、北地、三台子、八里庄、徐家湖、西孤家了、花豹冲、索龙岗子、朱尔山、西小河口、西三家子、鲍家岗子、诸民屯、安心台、新台堡、懿路、东孤家子、杨士屯。 腰堡镇 镇政府驻腰堡,人口2.59万人,面积82.16平方千米,辖16个村委会:腰堡、范家屯、茨林子、汤牛堡子、小康屯、友谊、沙坨子、荣家屯、东小河、大康屯、石山子、下甸子、三家子、陈千户、徐千户、石家沟。 凡河镇 镇政府驻阮家洼子,人口5.67万人,面积172.85平方千米,辖32个村委会:阮家洼子、二台子、新兴堡、大莲花、小莲花、胜台子、江河泡、五角湖、康熙楼、沙山子、得胜台、边家窝棚、南高强、北高强、贺家屯、长沟沿、药王庙、老河湾、小凡河、黄河子、宋家泡、杨威楼、英守屯、苏家屯、屈牛屯、南古城子、大凡河、城南堡、新屯、凡河站、红光、星光。 阿吉镇 镇政府驻阿吉堡子,人口2.35万人,面积115.7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阿吉堡子、朱家窝棚、古城子、红山咀、山河、杨屯、乌巴海、胜利、平安、隋荒地、林家窝棚、陈平堡、白沙坨子、石砬子、魏家窝棚。 镇西堡镇 镇政府驻镇西堡,人口3.08万人,面积149.05平方千米,辖21个村委会:镇西堡、后歪石砬子、前下塔子、东腰堡、东营盘、杜蒋窝棚、心田堡、东果子园、西果子园、泉眼沟、西营盘、晓兴屯、黄古洞、永安堡、房身、芦家窝棚、木厂、腰河夹子、三台子、养马堡、李家屯。 平顶堡镇 镇政府驻平顶堡,人口1.95万人,面积82.16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平顶堡、高箭沟、苑家沟、团山沟、山头堡、建设、下屯、椴木岭子、小红石、罗家沟。 大甸子镇 镇政府驻大甸子,人口2.59万人,面积300.7平方千米,辖20个村委会:大甸子、当铺屯、房身央、黑林子、平安堡、上三道沟、冰洼、马耳山、线麻地、抚安堡、后湾岭子、大宝山、南康庄、大椴木冲、二道沟、英树沟、上三家子、老边台、太平寨、新坟。 蔡牛乡 乡政府蔡牛堡子,人口3.45万人,面积155.29平方千米,辖32个村委会:蔡牛堡子、北长沟沿、大北地、王千总堡子、靠山屯、三桥子、石家岗子、焦家岗子、西二台子、东二台子、榆树堡、夏家窝棚、华家窝棚、南长沟沿、大青东、大青西、大孤家子、宗荒地、三棵树、蔡家坝、大冯家窝棚、西贝河、增盛堡、东贝河、十五间房、沙宝台、红崖咀、山咀子、代三家子、二公台、刘家窝棚、大台。 双井子乡 乡政府双井子,人口2.53万人,面积134.5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双井子、宏伟、刘家店、丈沟子、高家店、桑墩子、陈家窝棚、李家窝棚、马圈子、高家窝棚、永收屯、双树子、范家窝棚、泡东、古洞坨、黄羊泡、狼洞坨、王家窝棚、黑鱼汀。 熊官屯乡 乡政府熊官屯,人口2.19万人,面积165.12平方千米,辖17个村委会:熊官屯、文家沟、下峪、上峪、花山、李家班沟、下房子、土楼子、云盘沟、小白梨沟、大白梨沟、黄石、土台子、徐家沟、黄金沟、八宝岭沟、砟窑沟。 李千户乡 乡政府李千户,人口3.46万人,面积244.77平方千米,辖33个村委会:李千户、辅民屯、车夫屯、利民屯、小靠山屯、望宝山、大靠山屯、兴家岭、大会试屯、小会试屯、岭西台、朴起屯、柴家堡子、上台、马侍郎桥、崔山屯、西崔、东崔、西康庄、小屯、张楼子、营盘、花豹冲、松山背、西三道沟、菊花甸子、黄庄子、姚家沟、白梨屯、腰未台冲、上未台冲、青山、金家沟。 横道河子满族乡 乡政府横道河子,人口1.43万人,面积124.01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横道河子、东三岔子、西三岔子、四冲、后营盘、孤山砬子、武家沟、八家沟、红带子沟、上石碑山、下石碑山、百贯屯。 白旗寨满族乡 乡政府白旗寨,人口1.17万人,面积165.89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白旗寨、腰寨子、阿达伙洛、夹河厂、孤家子、通州伙洛、昂邦河、哈达边、大河西、山城沟。 鸡冠山乡 乡政府岱海寨,人口1.26万人,面积173.61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岱海寨、下韭菜峪、上韭菜峪、下费家堡子、腰鹿沟、岔沟、河北、温地伙洛、罗家荒地、龙王顶、业尔兴、得胜沟、鸡冠山。 行政区划网站··本页编辑:lanweixing·最近更新时间 |
西丰县 |
西丰县总面积2699.15平方千米。总人口35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西丰镇红旗路27号,邮编:112400。代码:211223。区号:0410。拼音:Xifeng Xian。 行政区划 西丰县辖8个镇、4个乡、6个民族乡:西丰镇、平岗镇、郜家店镇、凉泉镇、振兴镇、安民镇、天德镇、房木镇、陶然乡、柏榆乡、德兴满族乡、钓鱼乡、明德满族乡、成平满族乡、和隆满族乡、营厂满族乡、金星满族乡、更刻乡。 历史沿革 西丰县位于辽宁省东北部。“西丰”其名,是因方位和物产而得名。西丰与吉林省东丰县交界处有一分水岭,东流水为东丰县,西流水为西丰县。“丰”即物产丰盛之意。如《西丰县志》中诗曰:"岁出豆粮千万石,县名不愧曰“西丰”。 西丰县燕国时属辽东郡地。秦汉、魏晋时属扶余地。北魏、北齐、隋时期被高句丽割据。唐属河北道。辽属咸州。金属咸平府。清初划为皇族游猎的围场。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设县,属奉天省海龙府,后划归四平省的西安她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46年划归辽宁省。1946年至1947年国民党占领期间属辽北省。1947年至1948年划归辽宁省第二行署。1947年至一九五一年划归辽东省通化专署领导。一九五二年至1954年划归辽东省。1955年至1958年划归辽宁省铁岭专署领导。1959年至1963年划归沈阳市领导。1964年至1966年归沈阳地区专员公署领导。1976年归铁岭行政公署领导至今。(以上摘自“辽宁地名信息网”) 2000年,西丰县辖8个镇、5个乡、7个民族乡:西丰镇、平岗镇、安民镇、部家店镇、振兴镇、凉泉镇、房木镇、天德镇;乐善乡、陶然乡、柏榆乡、钓鱼乡、更刻乡、成平满族乡、德兴满族乡、松树满族乡、营厂满族乡、和隆满族乡、明德满族乡、金星满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0941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西丰镇 51642 平岗镇 15810 郜家店镇 18898 安民镇 18719 振兴镇 16251 凉泉镇 13651 房木镇 22260 天德镇 19510 更刻乡 13203 乐善乡 11261 陶然乡 11212 柏榆乡 14052 钓鱼乡 9250 成平满族乡 11496 松树满族乡 7372 明德满族乡 8996 德兴满族乡 8455 金星满族乡 12891 和隆满族乡 15360 营厂满族乡 9127 2002年2月6日辽政[2002]38号文件批复:撤销松树满族乡、郜家店镇,合并设立郜家店镇;撤销乐善乡、西丰镇,合并设立西丰镇。 地图 2001年行政区划示意图: 某年西丰县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县辖8个镇、4个乡、6个民族乡,4个社区居委会、229个村委会,面积2699.15平方千米,人口30.94万: 西丰镇 镇政府驻小西路7号,人口6.29万人,面积118.15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民主、远景、胜利、向阳;17个村委会:西站、公合、幸福、晨光、朝阳、乐善、和厚、执中、尚德、东昌、林昌、茂林、长乐、顺德、德林、永丰、石湖。 平岗镇 镇政府驻平岗,人口1.58万人,面积89.84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平岗、玉贤、福榆树、碱厂、金山、英华、三河、吉祥、杨木、杏岭、宝来、文华。 郜家店镇 镇政府驻郜家店,人口2.63万人,面积232.65平方千米,辖21个村委会:郜家店、玉屏、德沛、祥和、胪甲、宣化、平原、荣安、庆丰、富春、洪来、自由、胜利、和乐、松树、会文、路家、河崴、松泉、永兴、神树。 凉泉镇 镇政府驻凉泉,人口1.37万人,面积131.96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凉泉、泉北、天兴、中兴、屋佳、禹甸、涌泉、德胜、德贤、德明、保安、勤廉、长宁。 振兴镇 镇政府驻振兴,人口1.63万人,面积246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阜平、兴学、柳树、安福、晓山、忠义、善文、仁义、枫树、沙河、振兴、诚信、白石、德业。 安民镇 镇政府驻安民,人口1.87万人,面积176.45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安民、富源、泉河、顺兴、忠岭、面山、育才、永淳、志成、增福、怡和、田兴。 天德镇 镇政府驻天德,人口1.95万人,面积153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天德、天来、鹤鸣、雅言、东升、桦木、金谷、如意、长虹、三槐、玉振、复兴、德丰、玉山。 房木镇 镇政府驻房木,人口2.22万人,面积229.65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房木、河边、永绵、醒时、自学、富民、谭清、德隆、双城、王家、普宁、鲜族、福宁、百祥、大湾、幽雅、万福、宏昌。 柏榆乡 乡政府柏榆,人口1.41万人,面积148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柏榆、鹿鸣、录房、双庙、福善、福合、世昌、永昌、俊业、吉仁、文安、解放。 德兴满族乡 乡政府德兴,人口0.85万人,面积106.98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德兴、普济、连云、施德、房身、隆化、双榆、树景。 钓鱼乡 乡政府钓鱼,人口0.93万人,面积119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钓鱼、宏丰、景华、瓮山、新昌、文兴、铁河、茂盛、兴仁。 明德满族乡 乡政府明德,人口0.9万人,面积117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明德、巨英、横街、巨贤、东屏、作新、济民、尚文、绥河、田家。 陶然乡 乡政府陶然,人口1.12万人,面积92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榆树、居仁、陶然、五云、乾德、平岭、登云、太平、康宁。 成平满族乡 乡政府成平,人口1.15万人,面积143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成平、兴德、中和、新甸、石祥、清景、会英、石城、铜台、景贤、双泉、东城、凤楼。 营厂满族乡 乡政府营厂,人口1.08万人,面积142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营厂、述德、增庆、石妙、礼泉、景新、桦皮、三益、碧玉、松岭。 和隆满族乡 乡政府和隆,人口1.54万人,面积237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阜丰、云岭、忠厚、达成、九如、榆树堡、福巨、成福、和隆、肇兴、成和、岭前、双岭、河兴。 金星满族乡 乡政府金星,人口1.29万人,面积112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金星、青山、同兴、艺林、森林、信乡、宝兴、永安、敬贤、连城、联合、榆泉。 更刻乡 乡政府忠信,人口1.48万人,面积91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忠信、谭家炉、大营、万育、杨家店、小城子、六安、太平沟、德榆、五塘。 |
昌图县 |
昌图县位于辽宁省最北部,区域面积 4324方公里,耕地面积40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著名的畜禽生产加工基地。昌图县位于东经123°32′-124°26′北纬42°23′-43°29′之间,东与开原市接壤,南界法库县,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左翼后旗相连,北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双辽县相毗邻。属于温带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丰富,年降水量655毫米,是典型的北方平原旱作农业地区。昌图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清代有进士赵映长,民国时期有东北保安副司令吴俊升;建国后有著名桥梁专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副主席刘树勋,航天科学家、“神舟五号”总设计师王永志;文学艺术界有海内外知名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剧作家舒凡。昌图是一个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年玉米产量150万吨,商品量100万吨;高油大豆、花生、马铃薯、胡萝卜年产量分另达至5万吨、10万吨、50万吨、6万吨。猪、牛、禽年商品量分别达到100万头、25万头和2000万只。工业企业年加工生产饲料20万吨,玉米淀粉40万吨,-5000吨,肉鸡3万吨,肉猪4万吨,白酒6万吨,为进一步精深加工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有工业闲置企业60余户,场地100万平方米、厂房 40万平方米,是良好的投资合作载体。有矿产资源20余种,其中石灰石储量7000万吨。有矿泉三处,偏硅酸、锶含量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优质标准。全县有工业劳动力10万多人,农业劳动力将近90万人。昌图县境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宜农宜林,矿产丰富。耕地面积400万亩,年粮食总产量可达17.5亿公斤,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县,被评为全国交售商品粮第一县。农业基础雄厚,以蔬菜、花生、马铃薯为主的经济作物达172万亩;以猪、牛、禽为主的畜产品全省第一;林业已成为重点产业之一,发展迅猛;建材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已具规模,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昌图县属辽北低丘平原。境内有10余条山脉,大体可分为四部分。东部低山丘陵,地势较高,主要山峰有光顶子山、大台子山、天桥山等,海拔平均在500米左右。中部为残丘平原。西部是辽河冲积平原,西北为风沙区,河流除辽河外,主要支流有招苏台河、二道河、亮子河等,均属辽河水系。 昌图县属辽北低丘平原。境内有10余条山脉,大体可分为四部分。东部低山丘陵,地势较高,主要山峰有光顶子山、大台子山、天桥山等,海拔平均在500米左右。中部为残丘平原。 气候特点 昌图县属中温带亚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2775.5小时,作物生长期有效日照时数1749.2小时。年平均降雨607.5毫米,年平均气温7.0℃,无霜期147.8天。 水文状况 昌图县西部是辽河冲积平原,西北为风沙区,河流除辽河外,主要支流有招苏台河、二道河、亮子河等,均属辽河水系。境内有辽河、东辽河、招苏台河、二道河、亮子河、马仲河等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大中河流15条,已建成中小水库64座,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达6.1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昌图县矿产丰富,水源充足。全县境内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0余种,其中石灰石品位较高,储量达7000万吨以上,花岗岩、河沙极为丰富,储量分别达到5亿吨。现已探明毛家店、亮中桥、昌图站三处矿泉水,日涌水量达300吨,偏硅酸、锶含量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优质标准。境内有辽河、东辽河、招苏台河、二道河、亮子河、马仲河等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大中河流15条,已建成中小水库64座,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达6.1亿立方米。 矿藏主要有铁、铜、锌、铅、煤、石灰石、萤石、黄土、大理石、河沙、石油、天然气。 中草药有五味子、桔梗、柴胡、威灵仙、杏仁、车前子、茵陈、地丁、防风、知母、苍术、玉竹、苦参、天南星等。 野生动物有蛇、蜥蜴、蟾蜍、山鸡、野鸭、鹌鹑等。 地名由来 昌图县位于辽宁省北部,辽河东岸。昌图之名源于蒙语“常突额尔克”前二字之音。常突额尔克原系蒙古族之游牧区域。清嘉庆十一年 (一八零六年)取“常突额尔克”前二字命名为“昌图”。“常突”,汉语意为“绿色的草原”。昌图县地在秦、汉、晋时期均属辽东郡北境。曾被扶余和鲜卑族所控制。五世纪初,被高句丽割据。公元六九八年至九二五年属渤海国扶余府(今古林省四千市)。公元九零七年至一一三五年辽国在昌图老城、四面城和八面城分别设凤州、安州和韩州。金废州存县,属咸平路咸平府。元属开元路。明时期分别属扶余卫、三万卫、辽海卫,并在境内增设永宁、镇夷、清阳三边堡。清属蒙古科尔沁王旗游牧区域。嘉庆十一年 (一八零六年)汉族移居较多,始设昌图厅 (今昌老城镇)。光绪三年 (-八七七年)升厅为府,辖一州三县。民国二年 (一九一三年)属奉天省洮昌道所辖。一九四五年 “九·三”胜利后,昌图划为昌图和昌北两县,均属辽北省。一九四六年曾一度被国民党占领。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和一九四八年三月,昌图、昌北两县先后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同属辽北省。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两县合并为昌图县,属辽宁省。现为铁岭地区辖县。 历史沿革 昌图县地在秦、汉、晋时期均属辽东郡北境。曾被扶余和鲜卑族所控制。 五世纪初,被高句丽割据。 公元698年至925年属渤海国扶余府(今古林省四千市)。 907年至1135年辽国在昌图老城、四面城和八面城分别设凤州、安州和韩州。 金废州存县,属咸平路咸平府。 元属开元路。 明时期分别属扶余卫、三万卫、辽海卫,并在境内增设永宁、镇夷、清阳三边堡。 清属蒙古科尔沁王旗游牧区域。嘉庆十一年(1806年)汉族移居较多,始设昌图厅 (今昌老城镇)。 光绪三年 (1877年)升厅为府,辖一州三县。 1913年改为县。 1946年4月析置昌北县。 1954年昌北县并入。 |
调兵山市 |
调兵山市位于辽宁省北部,东经123°27′3〞-123°41′52〞,北纬42°20′31〞-42°33′19〞。东西宽20.6千米,南北长23.7千米,总面积262.9平方千米。总人口24万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驻调兵山街道育才路,邮编:112700。代码:211281。区号:0410。拼音:Diaobingshan Shi。 行政区划 调兵山市辖2个街道、3个镇:兀术街街道、调兵山街道、晓明镇、大明镇、晓南镇。 历史沿革 调兵山市从1958年开始开发建设。1981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划铁岭县、法库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设立铁法市。1984年10月铁法市改为铁岭市铁法区。1986年9月又恢复了市建制。2002年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铁法市更名为调兵山市。 2000年,铁法市辖7个镇:调兵山镇、铁法镇、晓明镇、孤山子镇、晓南镇、小青镇、大明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23963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调兵山镇 51369 铁法镇 86792 晓明镇 19102 大明镇 32099 孤山子镇 13366 晓南镇 20445 小青镇 16463 2002年2月6日辽政[2002]38号文件批复:撤销调兵山镇,将其所辖3个村划入大明镇;将原调兵山镇余下的3个村、7个社区居委会设立调兵山街道办事处;撤销铁法镇,将其所辖5个村划入晓南镇;将原铁法镇余下的3个村委会、12个社区居委会设立兀术街道办事处;撤销孤山子镇、晓南镇,合并设立晓南镇;撤销晓明镇、小青镇,合并设立晓明镇。 地图 2001年行政区划示意图: 某年调兵山市行政区划一览 (根据“辽宁地名信息网”资料整理) 全市辖2个街道、3个镇,29个社区居委会、46个村委会,面积262.9平方千米,人口24万: 调兵山街道 办事处驻铁秀路,人口4.95万人,面积22.95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曙光、电厂、大隆、晨光、红光、红房、溯源;3个村委会:调兵山、东调、尚三家子。 兀术街街道 办事处驻兀术街,人口7.20万人,面积12.90平方千米,辖12个社区居委会:站前、苗圃、中心、西山、调兵山、两千平、丰源、宏大、振兴、大兴、康泰、小康;3个村委会:兀术街、南岭、施荒地。 晓南镇 镇政府驻张庄,人口3.7万人,面积105.92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春晓、东升、孤山子;17个村委会:张庄、刘荒地、景荒地、宋荒地、四家子、汪荒地、前孤山子、后孤山子、前峪、后峪、项荒地、泉眼沟、胡家窝棚、望山屯、锁龙沟、高力沟、城子。 晓明镇 镇政府驻腰堡,人口3.5万人,面积61.1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青南、青北、建设;13个村委会:腰堡、夏家楼、邓家窝棚、姜家窝棚、任毕、晓明、娘娘庙、万家房、辽河屯、大孤榆树、兴隆屯、前屯后屯。 大明镇 镇政府驻大明,人口4.1万人,面积58.01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胜利、前进、明东、明西;10个村委会:大明、顾家房、创业、小青堆子、小刘荒地、太平山、大江、小江、团结、沙后所 |
开原市 |
开原市位于辽宁省北部,是辽北古城,隶属铁岭市,位于铁岭市的东北部,辽河中游东测。东与西丰县、清原满族自治县相毗连,南与铁岭县交界,西与法库、昌图县接壤,北邻吉林省梨树县。东经123°43′-124°48′,北纬42°6′-42°53′。东西长89.4千米,南北宽86千米,总面积2824.78平方千米。总人口58万人(2004年)。辖区面积2828平方公里,设21个乡镇街,总人口58万。开原东部属长白山余脉,林木茂密;西部为松辽平原腹地,沃野千里。地质特征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市人民政府驻新城街道新华路28号,邮编:112300。行政区划代码:211282。区号:0410。拼音:Kaiyuan Shi。 开原市自然条件较好,是国家重点产粮区和商品粮基地。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高梁等。油料作物以大豆著名,经济作物以烟草为主。开原盛产山楂,主要特产有大蒜、大白菜。全市森林面积136万亩。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人参、蕨菜、榛子、木耳、蘑菇和人工培育的中草药等。食用菌、人参、亚麻、芦笋、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较快。养猪、养鱼、牛、开发的“三养一开发”成了地方特色。 开原市地下矿产资源有金、镍、铝、铜、锌、煤、大理石、石灰石、建筑石料等20余种。基中大理石储量9.1亿立方米。“黑白花”闪长岩是不可多得的饰面石材。沙金为本市主要矿产之一,储量较大。本市工业基础较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现有工业企业15个门类,主要有采矿、机械、农机、化肥、水泥、纺织、酿酒、榨油、印刷、食品、造纸骨胶等。工业主要产品中,明胶、罐头、亚麻布、服装、工艺美术等21种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畅销美国、德国、日本、香港等七个国家和地区。 开原市交通便利,长大铁路干线从贯市境西部,开丰支线铁路向东通往西丰,并有29条铁路专用线。公路以京哈、辽开、沈平线为骨干,另有县乡两级公路成网。 开原市内老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清代以前一直是设府的边防城镇。城内有古塔、清真寺、中原寺、药王庙、关帝庙、钟鼓楼、金线河等20余处。此外,还有位于老城西南的崇寿寺塔,始建于辽金时期,塔高47米,成锥形八角13层密檐式。它与城中心13米高的钟鼓楼相响应,形成了“钟楼远眺,古塔朝霞”的美丽景观。 自然地理 地形山脉 开原地势东高西低,南北多丘陵地带,东南多山,属长白山支脉。西部地势低平,为清河、辽河冲积平原一部分,土质肥沃,适于机耕和灌溉,为全县产粮区之一。中部属于半丘陵半平原地带。境内有辽河、清河、寇河、柴河、沙河等大小河流166条,水利资源丰富。全境为六山半水三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开原东西宽为102公里,南北长为65公里,总面积为3164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长白山支脉,属山地丘陵,海拔在200-600米之间。主要山峰有城子山、砬子山等,海拔在800米以上。西部为冲积平原,海拔在50-100米之间。 水文状况 开原境内大小河流160多打,主要河流有辽河及其支流清河、寇河、柴河、沙河等五大河流。清河水库、南城子水库、关门山水库等大小水库9座,总蓄水量10亿立方米;地下水有三大水系,水质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 气候特点 开原市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期长达4个月,最冷月份在1月,平均气温在-14.5℃左右,极度低温为-35℃;夏季炎热,一般可持续3个月,最热月份在7月,平均气温在23℃-24℃左右,极度高温为36.5℃。全年日照时数约为2585小时,以五六月较长,十一、十二月较短。初霜期在9月下旬,4月末为终霜期,无霜期为145—16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678毫米。春夏多西南风,秋冬多西北风,平均风速每秒45米。 自然资源 开原资源丰富。境内有辽河、清河等大小河流11条,清河水库、南城子水库等大中型水库9座,总蓄水量10亿立方米,地下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铝、煤、大理石、石灰石、花岗岩等20余种,品位高、储量大,极具开发价值。野生动植物资源充足,榛子、山野菜、食用菌、中草药、林蛙等开发前景广阔。名胜古迹众多,咸州古城原貌古香古色,大清河山水相依,七鼎龙潭寺气势恢宏,象牙山、砬子山群峰竞秀。 地名由来 元太宗七年 (一二三年)曾在黑龙江境内设置开元万户府,后来治所移到黄龙府 (今吉林省农安县)。元成宗元贞二年 (一二八六年)改开元万户府为开元路。明洪武二十一年 (一三八八年),开元路治所又移到咸平府 (今辽宁开原老城),并改元为原,“开原”名称由此而来。开原老城是明代兴建最早的古城之一,素有“辽北古城”之称。 历史沿革 秦、西汉至晋属扶余地。 北魏属勿吉地。 隋为黑水靺鞨所属。 唐初属燕州黑水府。 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八三七年)属渤海国地,隶属上京龙泉府。 辽为黄龙府地。 金为会宁府地。 元属开元路。 明在此地设三万卫、辽海卫、安乐州。 清康熙三年 (一六0年)撒销三万卫,置开原县,属奉天省。 民国初属奉天省辽沈道。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隶属奉天省。 解放初期属辽西省。 1954年划归辽宁省。为铁岭地区辖县。现为铁岭市辖县。 1988年撤销开原县,设立开原市(县级)。 2000年,开原市辖11个镇、8个乡、4个民族乡:开原镇、老城镇、威远堡镇、庆云堡镇、中固镇、八棵树镇、金沟子镇、八宝屯满族锡伯族朝鲜族镇、莲花镇、靠山镇、业民镇;上肥地满族乡、下肥地满族乡、黄族寨满族乡、林丰满族乡、李家台乡、马家寨乡、三家子乡、城郊乡、城东乡、古城堡乡、柴河堡乡、松山堡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52973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开原镇 129124 老城镇 25031 中固镇 27754 庆云堡镇 25463 八棵树镇 27545 威远堡镇 22312 金沟子镇 26644 八宝屯满族锡伯族朝鲜族镇 20699 靠山镇 12217 莲花镇 14159 业民镇 21483 城郊乡 29129 城东乡 17176 古城堡乡 10609 三家子乡 16186 马家寨乡 12022 柴河堡乡 7084 黄旗寨满族乡 14547 上肥地满族乡 9979 下肥地满族乡 13862 松山堡乡 19146 李家台乡 18709 林丰满族乡 8856 2002年2月6日辽政[2002]38号文件批复:撤销开原镇,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撤销城郊乡,设立兴开街道办事处;撤销老城镇,设立老城街道办事处;撤销古城堡乡、八宝满族锡伯族朝鲜族镇,合并设立八宝镇;撤销柴河堡乡、靠山镇,合并设立靠山镇;撤销三家子乡、庆云堡镇,合并设立庆云堡镇。 开原被称为“三国故都”“五朝重镇” “三国故都”即大金、东夏、东辽的开国都城。 辽代末年,女真完颜部分布在以咸州为中心的周边广大地区,隶属于咸州兵马司。辽天庆四年(1114年)九月,阿骨打起兵伐辽,首战告捷。当年十月攻克宁江城,至十二月初拿下咸州。随后,阿骨打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1115年)正月壬申日在咸州建国称帝,年号为收国元年,《全辽志》及《辽东志》均有记载。 金末,成吉思汗兴兵,金对境内辽代遗民契丹人心存疑虑、戒备,恐其与蒙古人呼应,故下令境内各地,凡有契丹人居住者,须以二户女真夹一户契丹。耶律留哥不能忍受金人这种歧视而逃走,1212年在韩州(今梨树县偏脸城)、隆安(吉林农安)一带扯旗聚集契丹人与金对抗,1213年耶律留哥乘势攻下咸平,进而称辽王,“遂都咸平(今开原),号为中京”(《元史》卷149,《耶律留哥传》)。 建东夏国的蒲鲜万奴是金末大将,耶律留哥攻破咸平后,1214年他受命率数十万大军攻打耶律留哥,但轻敌战败。不久留哥内讧,万奴趁机收复咸平。就在同一年,朝廷迫于元军攻势迁都,北方诸路鞭长莫及,1215年,万奴见金已无希望,一狠心叛金裂地自立,在咸平登基,称天王,国号大夏﹐年号天泰。几年后,迫于压力迁都至今吉林延吉。 五朝重镇 辽为咸州城,金为咸平府城,元为开元路城,明为辽东地区的北路屯兵城,清为辽北驻防城。在这五朝,开原城一直是辽北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