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辽宁省 >>朝阳 >> 建平县 >> 义成功乡

义成功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义成功乡谷歌卫星地图)


义成功乡简介

  义成功乡地处建平县中北部,交通十分便利,矿产资源相对匮乏,盛产有机杂粮和反季西瓜,畜牧生产发展较为突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属于建平县贫困乡镇之一。全乡土地总面积14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万亩,有林面积1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全乡有5个行政村,29个自然屯,45个村民组,总人口7226人。
  2、发展思路:实施生态立乡,坚持建设生态型畜牧业强乡不动摇,做大做强肉羊产业,有机杂粮产业,设施农业产业,高速公路、铁路两侧经济带产业等四大产业富民;实施民营经济兴乡,坚持建设风电项目、低品位铁矿石项目,有机杂粮深加工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四大项目强乡。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强势招商引资,树立发展大农业的意识,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突出发展畜牧业。针对义成功乡人少地多,饲草资源丰富,广大农户对发展畜牧业有广泛基础的特点,多年来,乡党委、政府将发展畜牧业做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2007年在域内规划新建了三个大型育肥羊养殖场,采取舍饲圈养、快速育肥、广大农户参与行业协会的方式发展育肥羊产业,年出栏育肥羊超过10万只。2008年又在四合永村成立四合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和育肥羊产业,2009年以来,又新建标准化畜牧小区31个单位。通过搭建基地平台,发展行业协会,全年可出栏育肥羊10万只以上,强力推动了全乡畜牧业的发展进程。
  ——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义成功乡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农民除种耕地外,还可承包林场和乡林业轮伐的林地种植,人均耕种土地面积可达10亩,因此,义成功乡始终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做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措施是通过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吸引国内外经销商到义成功建设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每年都向国外出口谷穗30万箱以上。全乡每年种植有机谷穗2万亩,反季西瓜1万亩,高优和饲料玉米2.5万亩以上,优质马玲薯2000亩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有序开发矿产资源。2007年下半年,经勘测,义成功乡境内发现了可开发的低品位铁矿石资源,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有序地对现有资源进行开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有实力的域外客商投资1.5亿元到义成功乡开发低品位铁矿石资源,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既合理开发资源,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实现“边开发边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利用赤朝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契机,对域内的花岗岩资源进行开发。
  3.发展重点:
  一是强力推进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建设一个生态型的畜牧业强乡,要把畜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要依托建平县羊业发展的地域优势,建设肉羊繁育基地,并把建设肉羊生产加工基地为核心内容。
  二是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引进外部资金,发展现代农业,把土地资源向有实力、有能力、懂经营、会经营的人手中集中,以突出规模,突出品牌为原则,构建新的农业产业格局。
  三是把民营经济做为强乡战略,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风电,低品位铁矿石开发,有机杂粮精加工等民营企业,到201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要达到全乡国内生产总值的 %。
  四是牢固树立科技为第一生产力意识,既招商又引智,使科技人才引得来,留的住,参与经济建设主战场。
  五是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乡新建寄宿制学校宿舍楼一处,改善教学条件。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学校,使全乡有学习能力的农民,都能够接受农业科技的培训。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148.2平方公里 211322220 122000 -- 查看 义成功乡谷歌卫星地图

义成功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义成功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叶柏寿街道

  叶柏寿街道位于辽宁朝阳建平县。下辖:   211322001001 121 镜湖社区   211322001002 121 育才社区   211322001003 121 双虹社区   211322001004 121 长春社区   211322001005 121 益安社区   211322001006 121 永和社区   211322001007 121 热源社区   211322001008 121 新工社区   

红山街道

  红山街道位于辽宁朝阳建平县。下辖:   211322002001 121 爱华社区   211322002002 121 黎明社区   211322002003 121 永康社区   211322002004 121 新世纪社区   211322002005 121 水源社区   211322002006 121 红山社区   211322002007 121 北山社区   211322002008 121 利民社区   211322002200 122 蒙西营子村   211322002201 122 勿素台沟村   211322002202 122 西街村   

铁南街道

  铁南街道位于辽宁朝阳建平县。下辖:   211322003001 121 铁-区   211322003002 121 铁北社区   211322003003 121 国储社区   211322003004 121 铁西社区   211322003005 121 铁南社区   211322003006 121 南山社区   211322003200 121 南汤土沟村   211322003201 122 顺治沟村   

万寿街道

  万寿镇位于建平县东南部,眦邻县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全镇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共12个行政村,现有民营企业近800家,是朝阳市经济实力二十强乡镇,这里交通便利,101国道横贯全境,铁路有锦赤、锦承线。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本着“工业强镇、农业富民”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蛋鸡特色产业,目前,全镇蛋鸡存栏100万只,鸡蛋远销到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   ".  

富山街道

  这里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红山文化遗址,    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矿石、硅石、白云岩,    开放的富山欢迎您!    富山街道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建平县城区西侧。辖区总面积1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有林面积9.6万亩,森林覆盖率53%。辖7个村、2个社区、61个村民组,总人口1.55万人。    富山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红山文化遗址就座落在这块土地上。我党早期革命家、原内蒙古特委-陈镜湖也是从这里走上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市级文物保护基地“药王禅寺”为广大宗教群众提供了活动场所。   富山矿产资源丰富。现探明的有铁、白云岩、硅灰石和透硅灰石等十余种,其中铁矿石勘探可采储量在1000万吨以上,硅灰石和透硅灰石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建平县陶瓷产业的主要原料基地。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富山已建成铁选企业和球团加工企业50余家,年产铁精粉100万吨以上,成为全街财税收入的主要渠道。    富山优势农业发展迅速。已基本形成了以畜牧业和林果业为主的主导产业畜牧业规模养殖户已达到200余户。林果业随着“八月红、红安果、早酥、玫瑰牛奶、无核白鸡心”等果业新品种的引进,栽植面积达到3000亩,年产鲜果5000吨。    富山小城镇建设形成规模。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的101沿线开发以每年2万平方米的速度递增,随着自来水、供热、街灯、建材批发市场等配套设施的建成,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勤劳智慧的富山人民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民营经济强街、畜牧业富街、小城镇兴街”总体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全街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到2008年末,全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330元,富山街道一举进入朝阳市“十强乡镇”行列。  

朱碌科镇

  朱碌科镇地处燕山山系努鲁尔山脉中段南侧,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是建平县主要耕作区之一,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平均值为450毫米,平均气温7——8摄氏度,无霜期为120——140天,昼夜温差较大,雨热基本同季,水质清洁无污染。依托这一独特得气候、土壤和水质等自然条件,该镇自古盛产以小米为主的各类杂粮,享有“杂粮之乡”的美誉。其特产“八里香”小米,在清乾隆年间曾供奉京师。1953年召开的全国首届群英大会,曾指明调运300吨“朱碌科小米”进京犒劳英模,广受赞誉。改革开放以来,聪明睿智的朱碌科人在县委、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下,利用本地所产的优质杂粮开拓市场,开始了杂粮营销业务,并逐步形成了产业规模。截至目前,全镇从事小杂粮加工,购销的业户已达215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购销小杂粮总量达14万吨,产值达2.2亿元,形成了该镇第一大支柱产业。以“绿珠杂粮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现已开发生产出六个系列,三十多个杂粮品种,并通过了EU2092/9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远销国内各主要大中城市,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该镇已被辽宁省确定为“优质杂粮繁育基地”其中1万亩杂粮基地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做强做大小杂粮这一产业,镇政府确立了“集散全国粮,行销全世界,建东北最大的小杂粮集散地”的宏伟目标。目前,占地2.5万平方米的杂粮中心交易市场正在建设中,“杂粮交易十里长街”已具雏型。       小杂粮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镇小城镇建设和商饮服修等业的繁荣。目前,全镇商饮服修业户已达120余家,从业人员达1500余人。累计完成小城镇开发建设面积3.4万平方米。一个快速发展的变化的新型小城镇正在崛起中。".  

建平镇

  建平镇地处辽宁西部边陲,是建平县中部最大的乡镇,总面积43.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7万亩,有9万亩耕地适宜马铃薯生长。每年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都在3万亩以上,其中种植有机马铃薯1.5万亩左右。平均单产在1500公斤以上,与周边乡镇构成辽西最大的马铃薯主产区。全镇有马铃薯鲜贮窖5000多个,鲜贮能力12万吨,境内有辽西最大的马铃薯深加工企业—建平绿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来,建平镇的马铃薯的知名度不断攀升,2000年,建平镇被中国地区发展促进会命名为“中国·建平马铃薯生产基地”。2003年被县政府命名为“马铃薯生产专业镇”。2004年10月16日在辽宁省首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 ,我镇的“王冠”牌马铃薯获得了“辽宁省优质农产品”奖,并被评为朝阳市著名商标。2005年11月19日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表彰大会上被命名为“中国优质马铃薯基地镇”,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院长、著名国际书画艺术家孙泳新教授为建平镇欣然题字:       2004年,镇党委、镇政府立足优势、抢抓机遇,确立了以薯立镇,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战略,聘请辽宁省轻工设计院规划设计了占地1100亩的建平镇马铃薯加工销售园区,辽宁金昌矿业集团所属大型马铃薯深加工企业——建平绿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建平,入驻园区,马铃薯销售中心已运转。    2005年以来,建平镇镇党委、镇政府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进一步扩大了新品种马铃薯种植面积,全镇新品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通过招商引资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加快了马铃薯加工销售园区建设步伐,使马铃薯加工销售园区成为立镇的产业聚集群和财政支撑点。使之成为建平县中部乡镇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带动区、项目建设的聚集区、科技进步的先导区、小城镇建设的扩容区。建平镇准备用两三年的时间把该镇建成辽宁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马铃薯全粉、淀粉生产基地,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2006年,我镇继续坚持“以薯立镇”的发展战略不动摇,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项目支撑,以马铃薯批发市场、龙程马铃薯精白淀粉、马铃薯协会相继入住马铃薯加工销售园区为契机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  

黑水镇

  建平县辖镇。1958年设公社,1984年改乡,同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77.4公里,面积167平方公里,人口2.2万。辖后山、东台、西南关、东升、兴隆沟、拉碾子沟、七贤营子、风水沟、安家楼、一棵树、黄杖子、老爷庙、四分地、东大营子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制糖、机械、采金、酿酒等行业。农业主产甜菜、小麦、玉米、蔬菜。县第二糖厂、国营黑水机械化林场、县空气压缩机厂、县水暖器材厂设境内。是辽宁、内蒙古交界地区牲畜交易集散地。.  

喀喇沁镇

  建平县辖镇。1958年设公社,1984年改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51.7公里,面积197平方公里,人口2.1万。通公路。辖喀喇沁东、喀喇沁西、朱家窝铺、家林、大东梁、高杖子、长青、洼子店、大马场、华家杖子、刘家房申、永丰、阚杖子、唐家杖子、曹家烧锅、大营子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产品有铁精粉、铸钢件、建材、优质矿泉水等。农业主产谷子、高粱、玉米、大葱,盛产苹果、梨。.  

北二十家子镇

  建平县辖镇。1958年属马场公社,1961年建二十家子公社,1981年更名北二十家子公社,1984年改乡,1986年建北二十家子回族镇。位于县境北部,东北部与内蒙古敖汉旗毗邻,距县府84公里,面积169平方公里,人口1.6万。通公路。辖二十家子、十家子、陈家店、化匠地、下城子、扎兰营子、郭杖子、朝阳山、烧锅地、小地、朝阳沟、大地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油漆、白云石、矿山机械等厂(矿)。农业主产玉米、高粱、谷子。北二十家子煤矿设境内。古迹有战国燕长城遗址。.  

沙海镇

  辽宁省建平县沙海镇是经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的“中国膨润土之乡”。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推动工业化进程,实现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几届党委、政府多年努力并取得现有成效的基础上,经研究规划,自2006--2010年建设沙海工业园区。   一、基本情况   1、自然概况   沙海镇位于两省(辽、蒙)、三县(建平、凌源、宁城)交汇处,距建平县城18公里。辖区面积267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境内交通便利,锦赤铁路经过沙海,沙海车站年货物吞吐量80万吨以上;叶天线、大万线、沙热线主干公路四通八达,与101国道相连接,距锦州港240公里,京四高速将临沙海通过,并于2008年通车;境内电力充沛,由辽、蒙两省供电;水资源丰盈;社会基础服务设施相对完备,投资置业环境比较优势。   2、资源概况   镇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膨润土总储量逾亿吨以上,其中钙基土、钠基土、活性白土原料土储量居全国首位。除膨润土外,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高岭土、陶土、沸石、滑石、黑耀岩、铁、金、煤等矿藏20余种。   3、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了以膨润土开采、加工、销售为主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目前,全镇已建成各类企业38家,其中膨润土企业24家,总投资超过3亿元。膨润土产品的销售辐射国内17个省、市、自治区的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并远销美、日、韩、德、泰、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球团、铸造、石油钻井、化工、医药、食品、造纸、建筑、国防、科研等领域。在现有的一些规模企业中,美国唯科东明公司、香港亚细亚公司、庆建公司、润通公司、慧 营公司、镇膨润土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国内外市场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其中:唯科东明公司年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产值1亿元,创税超1000万元,出口创汇150万美元;辽宁赛特防水科技有限公司的膨润土防水卷材产品一期500万平方米生产能力已经投入生产,年内达到100万平方米,可实现产值2000万元,创税160万元。2005年,全镇工业产值预期实现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0%,创税达到2000万元。其中膨润土产业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产值1.7亿元,占总产值的52%。截止9月末,膨润土产量已经达到28.5 万吨,实现产值 1.69亿 元,税金 1505 万元。.  

哈拉道口镇

  哈拉道口镇位于辽宁省建平县的最北部,处于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土地面积为308平方公里.该镇有着多种矿石资源,其中被称为""中国建平黑""的玄武岩大理石和黄金资源储量丰富,因此成为塞北地区最大的理石之乡和黄金产地.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的精神,有必要从宏观的角度来认真分析和认识辽西地区资源型重镇--哈拉道口镇经济跳跃性增长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力求减少未来城镇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弊端,以获取本镇结构的整体优化.   ".  

榆树林子镇

  榆树林子镇位于辽宁朝阳建平县。下辖:   211322109200 121 西街村   211322109201 220 前营子村   211322109202 220 中官营子村   211322109203 122 树底下村   211322109204 220 南沟村   211322109205 122 东街村   211322109206 220 栾家营子村   211322109207 220 大西营子村   211322109208 220 炮手营子村   211322109209 220 南台子村   211322109210 220 小房身村   211322109211 220 房身村   211322109212 220 老窝铺村   211322109213 220 孤山子村   211322109214 220 下窑沟村   211322109215 220 大拉罕沟村   211322109216 220 侯家营子村   

老官地镇

  建平县辖乡。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99公里,面积156平方公里,人口1.1万。叶(柏寿)哈(拉道口)公路横穿全境。辖老官地、小黄杖子、小五家、马架子、达甲、嘎吉哈达、上地、草沟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矿场和大理石加工、酿酒等厂,大理石产品驰名中外。农业主产玉米、谷子、小麦,林业、畜牧业也较发达。.  

深井镇

  建平县辖乡。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17.5公里,面积162平方公里,人口1.7万。叶(柏寿)敖(汉)公路过境。辖深井、章吉营子、金沟、乌兰勿苏、三元井、孟胡台沟、小马厂、宽昌沟、康家窝铺、田家窝铺、石门地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铁精粉、珍珠岩、矿泉水等厂(矿)。农业主产玉米、高粱、谷子。县属磷铁矿、珍珠岩矿设境内。古迹有三国末期的美公灵塔。.  

奎德素镇

  建平县辖乡。1958年建东升公社,1961年更名奎德素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46.2公里,面积212平方公里,人口2.1万。多条公路过境。辖大房身、河北、大三家、仓子、四盆营子、奎德素、西街、红山、西山、那立奈、土木营子、北山、大窝铺、河南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金、大理石加工、炉具等厂(矿)。农业主产玉米、高粱、甜菜、烤烟。有商代和战国时期文化遗址。.  

小塘镇

  "建平县辖乡。1958年建五星公社,1961年更名小康公社,1984年置小塘乡。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府26.4公里,面积174平方公里,人口1.9万,多条公路过境。辖东塘、新城、小塘、松岭、大塘、七家、茶台沟、道虎沟、后沟、黑山咀、前城子、苏子沟、赵家湾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选矿厂、耐磨合金钢厂、炼铁厂、珍珠岩矿、锰矿厂。农业主产谷子、玉米、高粱、甜菜,盛产水果。    ".  

马场镇

  建平县辖乡。1958年置卫星公社,1961年更名马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75.6公里,面积211.7平方公里,人口1.5万。叶(柏寿)敖(汉)公路穿越全境。辖马场、河南、插花营子、兴隆地、三家、宋家窝铺、前道、龙头营子、梁家窝铺、岗岗、乃林皋、万家营子、新立屯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谷子、甜菜、葵花籽、烤烟。有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  

昌隆镇

   昌隆镇位于建平县的中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多年来,在向有限的土地资源要效益的同时,该镇的林业资源得到了有力开发。其中章京营子村速生林基地建设已经成长为该村集体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点,为广大农民群众建设了属于自己的“绿色银行”。   -   行政区划   昌隆镇下辖:   章京营子村 三道沟村 三节地村 双山子村 宝德泉村 昌隆永村 中官村 昌隆村 东景村 牌店村 前进村 昌隆乡   -   经济建设   辽宁省建平县昌隆镇整村推进项目荫泽百姓。昌隆镇宝德泉村于今年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项目从4月中旬开始实施,总投资100万元,其中扶持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163个农户参与,每户购黄牛3头以上,每户补助资金1000元,合计补助资金50万元。预计到2007年底,每户可饲养3头牛,纯收入可达1800元,全村实现纯收入30万元,人均增收550元。全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由现在的18%下降到15%。为了保障项目实施,镇、村两级成立了扶贫开发规划领导小组,对项目进行协调、监督,并且成立了由村干部、养殖户、经纪人参加的项目实施协会,负责项目的购、销等具体事项。    建平县昌隆镇是一个以蔬菜生产和肉牛养殖为主的农业乡镇,多年来该镇大力发展蔬菜和肉牛两大主导产业,年种蔬菜面积1.8万亩以上,肉牛存栏1.5万头以上。在这两大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农村经纪人,他们产生于农村、活跃在农村,不一定直接参与产业经济建设,但以更高的姿态关注产业经济发展前景;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影响到群众种、养、投资的选择;他们不是干部,却有着足以与干部相媲美的影响力,这些农村经纪人以他们的方式影响着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昌隆镇现有农村经纪人120余人,联系的外地客商500余人,他们活动范围囊括了全镇主要农副产品,包括蔬菜、土豆、西香瓜、肉牛、粮食等。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虽然市场不是十分景气,但该镇经农村经纪人销售出去各类蔬菜、薯类50多万吨,粮食10000多万吨,肉牛买卖12000余头,由农村经纪人直接促成的交易金额达1.3亿元。农村经纪人的发展得到了该镇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辽宁省建平县昌隆镇整村推进项目荫泽百姓。昌隆镇宝德泉村于今年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项目从4月中旬开始实施,总投资100万元,其中扶持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163个农户参与,每户购黄牛3头以上,每户补助资金1000元,合计补助资金50万元。预计到2007年底,每户可饲养3头牛,纯收入可达1800元,全村实现纯收入30万元,人均增收550元。全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由现在的18%下降到15%。   为了保障项目实施,镇、村两级成立了扶贫开发规划领导小组,对项目进行协调、监督,并且成立了由村干部、养殖户、经纪人参加的项目实施协会,负责项目的购、销等具体事项。  

张家营子镇

  建平县辖乡。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44.2公里,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1.6万。多条公路过境。辖张家营子、化石里沟、迎风、青山、勿心吐鲁、下七家、海棠、宏伟、老窑、姚家窝铺、王家沟、七官营子、于家窝铺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具厂、大理石厂、球石厂。农业主产玉米、谷子、葵花籽、甜菜、小麦。建有二龙山水库,淡水养鱼产量可观。.  

青峰山镇

  青峰山镇位于辽宁朝阳建平县。下辖:   211322118200 121 宋家湾村   211322118201 220 山咀村   211322118202 220 西大杖子村   211322118203 220 建昌沟村   211322118204 220 兴隆地村   211322118205 220 孤家村   211322118206 220 赵家店村   211322118207 220 向阳山村   

青松岭乡

  这里是东北硅石之乡   这里有青松牌野生菇   这里有千亩落叶乔木   这里是朝阳市十大生态休闲景点之一   青松岭乡地处建平县东部,位于蒙古高原东南部边缘,总面积150.2平方公里。全乡辖6个行政村,48个自然屯,71个村民组,总人口1.2万人。全乡有耕地面积3.7万亩,有林面积11.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9%。境内通讯设施先进,移动、网通、电信实现全覆盖,交通便利,油路通车里程达25.1公里,2009年7月,全乡实现了村村通油路。   青松岭乡素有“东北硅石之乡”的美称,1986年经辽宁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历时39天实地勘测表明,全乡硅石资源丰富,总储量近5亿吨。2005年,组建了硅石工业园区,占地5平方公里,目前已入驻企业25家,固定资产投资8000万元,生产总值近1亿元。   青松牌野生菇源于自然,天然绿色、纯正、无污染,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钙铁等矿物质和大量的粗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经常食用对增加人体的抵抗力、软化血管等都可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其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青松岭乡千亩中华文冠果林属无患子科落叶乔木,其果实可食用、药用、保健,也可做油料。文冠果树形挺阔,开花姣美,芳香宜人,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是全国四大文冠果生产基地之一。2004年,被省旅游部门列为重点旅游景点,2009年被朝阳市列为十大生态休闲景点之一。   几年来,青松岭乡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基础教育和社会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勤劳、质朴的青松岭人民正昂首阔步地走在改革发展的快车道上,努力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杨树岭乡

  杨树岭乡位于建平县中部,系蹦河发源地,平均海拔780米,全乡总面积11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8.6%,蕴藏着丰富的高品位的硅石资源,耕地面积4.5万亩,下辖5个行政村,48个村民组,2700户,10085口人。   近年来,该乡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项目立乡,经济强乡,产业富民”为总体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富民强乡步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升级,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全乡水浇地2万亩以上,以冷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势头强劲。马铃薯种薯繁育效益明显,建成了产业化、专业化的绿色无公害种植基地,成为辽西种薯繁育第一乡。以肉羊、蛋鸡为主的养殖业迅速崛起,专业小区、养殖大户发展快,效益高。畜牧业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   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迅猛发展。香港建耀有限公司投资的以硅石加工为主的利嘉矿业等一批企业纷纷落户该乡,相继投产。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小城镇综合开发迈上新台阶,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全乡公路网四通八达。农村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完善,医疗卫生条件良好,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95%以上。   雄观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勤劳朴实的杨树岭乡人民真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到杨树岭乡投资兴业,大展宏图,共建文明、整洁、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罗福沟乡

  罗福沟乡位于辽宁省建平县东北部,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乡镇,全乡土地面积28万亩,其中耕地5.6万亩,林地17万亩,下辖7个行政村,总人口12300人。境内交通便利,“大三线”、“小新线”公路贯穿全境,距朝阳市区、县城叶柏寿80公里。   罗福沟乡乡本着“以开放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思路。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步。2008年,全乡社会总产值达到了8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850万元,投资800万元的方永刚学校主体工程已经竣工。2009年完成了1.2万亩的土地综合治理项目,一个饲养规模达到4000只的肉羊小区饲养小区正在建设当中。   -   自然资源   罗福沟乡自然资源丰富,地处亚洲最大的人造沙棘林之腹,林特产品品种多,野生食用菌已通过辽宁方圆有机食品认证。这里有辽西独家、全省最大的半开放式狩猎场,猎区内有山鸡、山雀、蒙古兔等猎物十余种。   -   未来展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罗福沟乡的经济发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现任党政领导班子充分利用辽西独家猎场,亚洲最大人造沙棘林这两张特有名片,以培育林业、畜牧业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搞好农副产品深加工为着力点,全面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饲养肉羊、蛋鸡、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以地膜玉米、优质马铃薯、小杂粮为主的在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业构成了全乡经济发展的三大板块。  

烧锅营子乡

  烧锅营子乡位于辽宁朝阳建平县。下辖:   211322211200 210 烧锅营子村   211322211201 220 化匠沟村   211322211202 220 木头营子村   211322211203 220 乌克朝村   211322211204 220 车杖子村   211322211205 220 毕杖子村   

太平庄乡

  建平县辖乡。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51公里,面积155平方公里,人口2万。叶(柏寿)哈(拉道口)公路过境。辖太平庄、郝家窝铺、郎家营子、五间房、姜家营子、石台沟、和乐、要道吐、干沟子、大张家窝铺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采矿加工、制酒、地毯等厂。农业主产玉米、大豆、小麦。名胜古迹有要道吐鸡冠山旧石器遗址、乐村熬包山原始社会遗址、大张家窝铺春秋战国城遗址和郎家营子契丹墓碑等。.  

白山乡

  建平县辖乡。1966年设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43.9公里,面积140.5平方公里,人口1.4万。通公路。辖长汉池、大城、高板城、洼子沟、四汉城、旦州城、嘎海吐、扎兰城、下水泉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铁精粉厂。农业主产玉米、高粱、甜菜、烤烟、蔬菜。.  

三家蒙古族乡

  三家蒙古族乡位于建平县西北部,占地160平方公里。全乡总土地面积24万亩,其中耕地8.5万亩。全乡总人口28075人,其中蒙古族族人口1899人。    三家蒙古族乡是典型的农业乡,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近几年来,三家蒙古族乡人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种植业主要以种植玉米、高粮、谷子为主,蔬菜以大葱为主:养殖业以养羊、养猪、养牛为主。2003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300万元,财政收入8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397元(2004年8月入户调查数,2003年上报数为1745元),其中少数民族民族人均纯收入为1352元。".  

义成功乡

  义成功乡地处建平县中北部,交通十分便利,矿产资源相对匮乏,盛产有机杂粮和反季西瓜,畜牧生产发展较为突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属于建平县贫困乡镇之一。全乡土地总面积14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万亩,有林面积1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全乡有5个行政村,29个自然屯,45个村民组,总人口7226人。   2、发展思路:实施生态立乡,坚持建设生态型畜牧业强乡不动摇,做大做强肉羊产业,有机杂粮产业,设施农业产业,高速公路、铁路两侧经济带产业等四大产业富民;实施民营经济兴乡,坚持建设风电项目、低品位铁矿石项目,有机杂粮深加工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四大项目强乡。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强势招商引资,树立发展大农业的意识,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突出发展畜牧业。针对义成功乡人少地多,饲草资源丰富,广大农户对发展畜牧业有广泛基础的特点,多年来,乡党委、政府将发展畜牧业做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2007年在域内规划新建了三个大型育肥羊养殖场,采取舍饲圈养、快速育肥、广大农户参与行业协会的方式发展育肥羊产业,年出栏育肥羊超过10万只。2008年又在四合永村成立四合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和育肥羊产业,2009年以来,又新建标准化畜牧小区31个单位。通过搭建基地平台,发展行业协会,全年可出栏育肥羊10万只以上,强力推动了全乡畜牧业的发展进程。   ——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义成功乡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农民除种耕地外,还可承包林场和乡林业轮伐的林地种植,人均耕种土地面积可达10亩,因此,义成功乡始终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做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措施是通过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吸引国内外经销商到义成功建设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每年都向国外出口谷穗30万箱以上。全乡每年种植有机谷穗2万亩,反季西瓜1万亩,高优和饲料玉米2.5万亩以上,优质马玲薯2000亩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有序开发矿产资源。2007年下半年,经勘测,义成功乡境内发现了可开发的低品位铁矿石资源,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有序地对现有资源进行开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有实力的域外客商投资1.5亿元到义成功乡开发低品位铁矿石资源,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既合理开发资源,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实现“边开发边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利用赤朝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契机,对域内的花岗岩资源进行开发。   3.发展重点:   一是强力推进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建设一个生态型的畜牧业强乡,要把畜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要依托建平县羊业发展的地域优势,建设肉羊繁育基地,并把建设肉羊生产加工基地为核心内容。   二是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引进外部资金,发展现代农业,把土地资源向有实力、有能力、懂经营、会经营的人手中集中,以突出规模,突出品牌为原则,构建新的农业产业格局。   三是把民营经济做为强乡战略,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风电,低品位铁矿石开发,有机杂粮精加工等民营企业,到201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要达到全乡国内生产总值的 %。   四是牢固树立科技为第一生产力意识,既招商又引智,使科技人才引得来,留的住,参与经济建设主战场。   五是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乡新建寄宿制学校宿舍楼一处,改善教学条件。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学校,使全乡有学习能力的农民,都能够接受农业科技的培训。  


义成功乡特产大全




义成功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