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渣社区:位于草堰镇以东8公里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904101 | 224000 | -- | 查看 三渣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马桥社区 |
马桥社区:位于草堰镇西侧。 |
三渣社区 |
三渣社区:位于草堰镇以东8公里处。 |
草堰社区 |
草堰镇草堰村是一个村居合一的古村落,始建于唐、宋间,其传统格局以盐运文化为核心,辐射古街区暨庙观文化、范公堤五闸文化和吴王张士诚系列文化。现存五街十二巷仍保持历史传统建筑群和明、清建筑风貌。村落中的街区内现存唐、宋、元、明、清古井54口,其中唐代钱家古井、关岳庙宋代井、宋代义井、明代真际庵井和西方庵井等绝大多数还在正常使用;龙溪河、玉带河、小转河、大转河均为唐代古河,辖区内保留完好的宋代原物范公堤有四华里之多。范公堤及其界面的五座古闸、北极殿、义阡禅寺、永宁桥、朱氏民居等23处文物古迹,均分别被省、盐城市和大丰市命名为文物保护单位。以青砖小瓦木结构飞檐翘脊为主要特征的民间传统建筑,如竹溪古街、袁家巷、太平巷、钱家巷、朱家巷等保存完好,小青砖和青石板铺设的古巷道到处可见。横跨在宋代范公堤上的草堰石闸,即小海正闸和小海越闸,又称鸳鸯闸,相距20米,象一对忠贞不渝的鸳鸯,流传下许多动人的爱情佳话。钱氏明代古屋,张氏明代古屋,宗氏六陈行、朱氏民居、袁氏古民居等别具一格,木、石雕刻精湛,云饰、龙凤、麒麟,栩栩如生,特别是钱氏明代古屋,上下两层,在抗日战争中成为开国大将粟裕的作战指挥部,整个村落此呼彼应,呈现出两淮深厚大气的盐文化与江南典雅灵动的吴文化互为烘托的结晶与不可再生的特色。 |
竹园村 |
竹园村:位于草堰镇西北3公里处。 |
成文村 |
成文村:位于三渣社区东南4公里处。 |
西渣村 |
西渣村:位于三渣社区西南3公里处。 |
三元村 |
三元村:位于三渣社区西南2公里处。 |
合新村 |
合新村:位于草堰镇东北5公里处。 |
双垛村 |
双垛村:位于草堰镇东北4公里处。 |
双河村 |
双河村:位于草堰镇东北1公里处。 |
界中村 |
界中村:位于草堰镇东南2公里处。 |
丁溪村 |
丁溪村:位于草堰镇西南2公里处。 |
三新村 |
三新村:位于三渣社区东北1公里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