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路口镇地处德惠市东南部、德朝公路45公里处。
全镇辖19个村和一个街道办事处,共有181个社,人口57326,11718户,幅员面积2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00公顷,其中水稻面积为10790公顷,水稻生产是我镇的支柱产业,年生产水稻生产1.2亿公斤左右,是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大镇。
交通便捷,直通周边三市九个乡镇、全镇共修水泥路近9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部分屯屯通。
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截止到2005年底,肉鸡生产年出栏500万只,黄牛年出栏1.2万头,肉鹅生产年出栏8万只以上,梅花鹿圈养达到500头。
劳务经济发展喜人,到目前已输出境内外劳务人员10200人次。
招商引资形势看好,到目前,已有稻米深加工、水泥制品、轻工产品生产等十几家企业落户我镇,融资1500万元以上。
小城镇开发建设功能日趋完善,镇区上下水、公路拓宽,绿化美化,今年来共建楼房8万多平方米,到“十一五”年末,使全镇的万顷水田都变成无公害绿色食品水稻基地,使我镇真正成为德惠市东部的经济发展重镇,使之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中心,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264平方公里 | 220183105 | 130000 | 0431 | 查看 岔路口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胜利街道 |
胜利街道办事处是95年德惠撤县设市成立的,2001年机构改革把原和平街道办事处并到胜利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座落在和平路以东和尚未开发的七道街临街面上,幅员面积45.05平方公里,其中所辖3个村耕地面积624.5公顷,总户数3449户,人口12290人;辖局民组28个,户数19046户,人口62039人。辖区内主要街路17条,总长24公里,主要驻街单位有市委、市政府和部分职能局及大型企业水泥厂、大连金信公司等。 街道办事处现有人员79人,其中行政编44人,事业编35人,其中预退4人,退休22人,离休1人,在职52人。办事处机关内设,武装部、党办、计生办、财政所、民政办、经贸办、城管办、劳动保障所、文书统计办等科室。街道办事处系政府派出机构,下辖6个社区、社区内设党办、残联、低保、社保、党务等科室。 |
建设街道 |
建设街道办事处成立与1994年9月,所辖区域位于铁路线以北,中央街以西,总面积13.3平方公里,总人数54950人,总户数24814户,驻有省属、市属等单位161个,下辖4个社区(包括19个居民委)和1个自然村——迎新村。 建设街道办事处成立十二年来,努力探索,务实拼搏,执著奋进,先后多次荣获长春市及德惠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建设街道成立以来,经过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将不负“依托优势、创新发展”的使命,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实现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居民为重点,以民主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艺文活动为载体,以党的领导为关键,以“把握机遇、只争朝夕、团结拼搏、发展经济”为街道的工作原则。招商引资上项目成效显著,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总体要求,上半年引进项目4个,实际到位资金1800万元。领导班子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变压力为动力,不等不靠,想方设法,创造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做到招商引资领导、时间、精力、物力四集中。立足街道实际、开拓创新、迎接新的挑战,发扬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勇于实践,谱写街道文明进步的新乐章,开创街道新的未来。 办事处工作原则:把握机遇、只争朝夕、团结拼搏、发展经济。 |
惠发街道 |
德惠惠发街道办事处(德惠经济开发区)设在德惠城区南部,属城乡结合部,是德惠市城区规划的一部分。其四至为东以102国道以东500米为界,西至长余高速公路风铃街、银莲街,南以银柳路以南600米为界,北至德大路香杨路、东风路、十道街至高速公路段以德大路以南130米为界。总控制面积为2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为5平方公里。辖一个街道办事处,9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 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9.06亿元,完成了德大路、德久路、繁荣路、德大辅路、龙凤路、长青街、长德街等道路硬化及排水配套工程,实现路面硬化55万平方米,主排水管线23公里,排水配套30公里,并高标准完成了街路亮化、美化工程;建公铁立交桥一座,铁路专用线3.9公里;变电所3座,供电能力9万K-;建日供水3万吨自来水厂一座;液化气站3处。 到目前,惠发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重点扶持发展了以合资企业吉林德大有限公司、吉林皓德肉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省直企业吉林省大华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长春机械厂为代表的一批工业企业,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的长春市佳龙实业有限公司、都邦药业、斯美特食品、德惠市正通酒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区内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生产油脂、豆粕为主的饲料加工业;以屠宰肉鸡、肉牛、生猪为主的畜禽加工业;以生产精制大米、方便面、熟食、香肠、肉串、白酒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生产医用输液、工业-为主的医药化工业;以彩印、包装为主的轻工包装业等支柱产业框架。构建了德大巨龙腾飞,猪、牛、羊、米、酒、面等群龙共舞的产业格局。 |
夏家店街道 |
德惠市夏家店街道办事处位于德惠市近郊,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嵌在饮马河东岸。夏家店街道办事处交通便利,人杰地灵,东与大房身镇比邻,北与达家沟接壤,南和大青咀镇相接,西靠德惠市经济开发区,边岗乡隔河相望,102国道和07025公路贯穿全境。街道办事处下辖12个行政村,118个社,28000多口人,幅员面积11000公顷,耕地7035公顷。 我街道办事处盛产玉米、水稻、大豆等优质绿色产品。脱毒马铃薯、烤烟、芝麻、苏子、干菜等绿色经济作物,让你目不暇接。肉鸡、鸡蛋、肉牛、生猪等畜牧业蓬勃发展。工业、农业总产值3.7亿元,05年农民人均收入4500元,各行业日新月异,正以崭新的面貌迈向小康社会。 我们街道办事处在德惠市委、市0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加大服务、创优环境、发展基础产业对外实施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两年,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4个,亿元以上项目1个,并且已形成鸿大牧业公司、阔原牧业公司、父母代种鸡场、松川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为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已有企业的规模,并着手盘活生物菌肥厂、陶粒页岩原材料深加工等资源优势,形成夏家店工业、农牧业、产业龙头项目多位一体的企业发展格局。 |
大青嘴镇 |
大青咀镇位于德惠市东南部,东部、南部与九台接壤,北与大房身镇、夏家店镇相邻,西与升阳隔河相望,德九公路横贯其中,饮马河、沐石河从镇域流过。全镇总幅员面积16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0299公顷,旱田面积9599公顷,水田面积700公顷。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4.4℃,年均降雨量550mm左右。辖15个行政村,15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462户,人口38633人,劳动力为16527人。辖15所小学,3所中学。 大青咀镇素有“笤帚之乡”之称,曾在2000年长春市农博会上获金奖。2004年被评为长春市“特色之乡”。产品畅销北京、辽宁、山东等地,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深受消费者青睐。笤帚糜子是一种特色产业,既可加工成笤帚、刷帚,同时笤帚糜籽又可当饲料喂养牲畜,又可进行深加工,制成酒精。秸杆既可当柴烧,又可用来加工工艺品。可谓“浑身是宝”。 随着笤帚糜子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笤帚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统一种植品种,形成规模生产增加效益,成为大青咀镇干部和农民共同关心的问题,大青咀镇党员笤帚生产合作社应运而生。 大青咀镇盛产珠葱,珠葱俗名毛葱,耐贮藏,营养丰富,经常食用能稀释血液,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养颜益寿的功效。种植面积15公顷,亩产3000——6000斤左右,年创产值45——90万元左右。 土豆深加工深受人们的关注。大青咀镇土豆粉既是大青咀的特色产业,也是传统产业,因其口感好,小有名气,镇政府在未来的规划中要对土豆粉条进行精加工、深加工、小包装、精包装,争取打入各大超市。 大青咀镇的梅花鹿。素有“东北三宝”美誉的梅花鹿,不但皮可以制衣,茸可以入药,而且鹿心能够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鹿筋、鹿骨能够治疗腰腿疼,鹿肾、鹿尾具有滋阴壮阳的作用。现有梅花鹿500多只。养鹿业前景非常广阔。 长春国安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大青咀镇种猪繁育,生猪代养基地,地处德惠市九台交界处,与德九公路相连,地理位置优越。该基地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有猪舍4栋,占地2240平方米。现代化办公室一处,占地90多平方米。新建饲料加工厂一座,占地近170平方米。基地代养仔猪4000多头。可创纯利60多万元。. |
郭家镇 |
郭家镇位于德惠市西北部,德农公路横穿全镇,距高速公路德惠出入口处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全镇幅员面积3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139公顷。辖19个行政村,154个社,总户数10251户,人口41521人。 几年来,全镇经济发展迅速,以葡萄发展为主的七大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素有“果品之乡、建筑之乡”之美誉。目前全镇葡萄面积1800公顷,产量36000吨,人均收入1000元。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精心指导下,葡萄发展已由露地向温室大棚方向发展,产品也不断更新换代,正在积极寻求深加工合作伙伴,现已建成葡萄保鲜库1栋,可储鲜葡萄1000吨。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改造完成农贸综合市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硬化村屯主干路70多公里,楼房建筑面积已达15000平方米,为招商引资营造了宽松环境。在短短的几年内,全镇各项事业发展已跻于全市前列。200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已实现1.5亿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已达8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可达3500元。 成绩属于过去,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新一届党委在以宁海春同志为首的正确领导下,信心十足,豪情满怀,集思广益,精心谋划,确定总体发展思路,即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德惠市委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牢牢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绝好机遇,用足用好党中央一号给予“三农”的优惠政策,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农民增收为主线,以“富民强镇”为目标,狠抓“七大工程”,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郭家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新兴大镇,为德惠早日建成绿色食品生态城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诚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前来郭家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共创郭家美好未来!. |
松花江镇 |
德惠市松花江镇位于德惠市东北部,与扶余县、榆树市隔江相望,北靠德惠市菜园子镇,南与岔路口镇、杨树镇比邻,西与达家沟镇接壤。全镇幅员面积1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80公顷,其中水田4,500公顷。 松花江镇境内有一江、一河、一库,即第二松花江流域,沐石河、高城子水库水资源较为丰富。地处丘陵平原地带,土质肥沃,盛产玉米、水稻。交通十分便利,102国道横穿我镇,国债路至南向北贯穿全镇,村通公路已全面建成。 全镇共有关15个行政村,144个生产合作社,8,964户,人口41,768,98个自然屯。镇区设有3个居民委,镇区人口2,786人,镇区户数118户。 松花江镇是德惠市区域内比较古老的乡镇。1985年由乡改为镇,1994年由老松花江迁至兴隆泉村的上龙,建制新松花江镇。. |
达家沟镇 |
达家沟镇位于松辽平原,饮马河东岸,镇政府所在地距德惠市28公里,南与夏家店相接,北与菜园子镇相连,东与松花江相邻,西与边岗乡隔河相望。全镇幅员面积2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96公顷,属半丘陵,半平川地带。 全镇交通便利,村村通水泥路,中长铁路,102国道,长余高速公路从境内平行穿过,全镇辖十四个行政村和一个街道办事处,一百三十七个村,全镇总人口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有劳动力1.9万人。 全镇主导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全镇玉米4500公顷,水稻2600公顷,大豆1500公顷,经济作物1000公顷,养殖业以养鹿、养牛、养猪、养鸡为主,其它为辅。全镇有4个养殖小区,分别是袖岩村、李家村养鹿小区;天合村养牛小区;达家沟村养猪小区;杏山村养鸡小区。 我镇在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同时还重点抓了特色农业,一是郝家村1500亩烤烟园区,二是三、五、六家子、獾子洞村2000亩优质水稻园区;三是合义村500亩优质速生扬园区;四是十二马架子村、天合村10000亩苏子园区。 我镇还蕴藏着丰富的矿泉水资源,现已开发矿泉水厂2处,日产矿泉水150吨,现已销往我省各地。. |
大房身镇 |
德惠市辖镇。 1949年设大房身区,1956年置大房身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18公里,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3.3万。有汉、满、回、朝鲜等民族。镇政府驻大房身。德(惠)岔(路口)、德(惠)半(拉山)公路过境。辖东王家炉、姜家店、常新、大房身、仇家粉场、西北天、吉旦沟、东盛堂、高台子、富宁、梨树园子、长春岭、西王家炉13个村委会和东盛、中心、镇西3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制砖等厂。农业主产玉米、高粱、稻谷、豆类。. |
岔路口镇 |
岔路口镇地处德惠市东南部、德朝公路45公里处。 全镇辖19个村和一个街道办事处,共有181个社,人口57326,11718户,幅员面积2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00公顷,其中水稻面积为10790公顷,水稻生产是我镇的支柱产业,年生产水稻生产1.2亿公斤左右,是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大镇。 交通便捷,直通周边三市九个乡镇、全镇共修水泥路近9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部分屯屯通。 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截止到2005年底,肉鸡生产年出栏500万只,黄牛年出栏1.2万头,肉鹅生产年出栏8万只以上,梅花鹿圈养达到500头。 劳务经济发展喜人,到目前已输出境内外劳务人员10200人次。 招商引资形势看好,到目前,已有稻米深加工、水泥制品、轻工产品生产等十几家企业落户我镇,融资1500万元以上。 小城镇开发建设功能日趋完善,镇区上下水、公路拓宽,绿化美化,今年来共建楼房8万多平方米,到“十一五”年末,使全镇的万顷水田都变成无公害绿色食品水稻基地,使我镇真正成为德惠市东部的经济发展重镇,使之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中心,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 |
朱城子镇 |
德惠市辖镇。 1949年设朱城子区,1956年置朱城子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府32公里,面积152平方公里,人口3万,有汉、回、满、朝鲜等民族。镇政府驻朱城子。哈(尔滨)大(连)铁路、(北)京哈(尔滨)公路过境。辖朱城子、东头道、福来、驿马、兴隆堡、杨柳、哈拉哈、西头道、东兴、干沟子、丁家、西兴、大房、瓦盆、沿河、良种场16个村委会和东街、西街、中街、哈街4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油坊、酒厂。农业主产玉米、高粱。. |
布海镇 |
德惠市布海镇位于德惠市区南部,102国道与九德公路在境内交织穿过,村村通水泥路、屯屯通砂石路,交通十分便利。全镇幅员面24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2130公顷,17个村,119个自然屯,52000口人。 几年来,我镇在德惠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服务为保障,加大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2005年,全镇社会总产值为4.65亿元,财政收入1300万元,人均纯收入实现5000元。是远近闻名的小康之乡,吉林省著名的瓜菜之乡。 一、产业特色突出 布海镇是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镇拥有百栋无公害大棚瓜菜示范园区一处、百栋有机大棚蔬菜示范园区一处、百公顷无公害露地蔬菜园区六处、瓜菜综合批发市场一处(鬼市)。在园区辐射、市场拉动下,全镇瓜菜种植面积达到500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40%。其中,温室大棚5000栋,占地500公顷,露地瓜菜4500公顷。主要品种有甜瓜、西瓜、茄子、青椒、黄瓜、柿子、豆角等,年产瓜菜20万吨,产品主要销往吉林、黑龙江、内蒙两省一区,部分产品出口俄罗斯、韩国等地。实现产值1亿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2000元。近几年,我镇重点推广无污染、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瓜菜六大品系30 多个品种,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青椒、菜豆、茄子三个品种取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2003年4月我镇被吉林绿色食品办公室确定为“吉林省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2005年我镇长山有机大棚蔬菜示范园区实现有机蔬菜生产土壤转换认证。我们布海镇将通过建园区、打品牌、上加工形成瓜菜产业链条,使之真正成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 |
天台镇 |
天台镇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西北部,全镇幅员面积187.53平方公顷,南北14公里,东西14公里,属于平原地区。天台镇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为5℃,平均降水量687.5毫米,年均日照2525小时。天台镇土壤类型以黑土、黄土为主。其中耕地面积10705公顷,占总面积85%,林地面积为1005公顷,占总面积9.5%;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生动物90种,野生植物210种,伊通河于农安相接流入我镇,长12公里。 全镇下辖14个村,1个街道办事处,135个社,全镇总人口4.2万人。天台镇建成区位于德惠市西北16公里,是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交通中心,幅员面积3公顷,所辖人口4680人,其中农业人口2300人,非农业人口2380人。镇中学一所,小学一所,中心幼儿园一所,镇医院有医生17人。中学教育普及率为96%,小学教育普及率为100%。镇区道路长度约8公里,硬化率为70%;人均公路面积为14.5平方米;燃气普及率85%;各户电话、电线电视普及率达60%。 天台镇重点发展园区建设,园区发展情况如下: 天台镇酒葆实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96年11月,总投资570万元,占地59000平方米,现有职工148人,其中国际级酒评委4人,高级工程师4人,被长春市首批命名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公司的主导产业有酒葆、金麦子、老窖池、黄马褂四大系列,近20个品种,在全国6省9市设有直销公司,产品销售网点遍及全国。 天台镇酒葆实业有限公司,于今年再上一条生产线,准备投资1500万元,扩建场房,扩大生产规模,吸纳就业人员300人。天成牧业有限公司位于天台镇境内,分两个场区,南场区位于天台镇烟花厂南侧,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北场区位于天台村于家屯前,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法人代表王福先,该公司现有固定资产5000万元,辐射农户1000户。安排剩余劳动力200人。 饲料加工厂,总投资350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年产量达3.5万吨,总产值6300万元,辐射1000户,为600万只鸡提供饲料。帮助农户建鸡舍53户。. |
菜园子镇 |
菜园子镇是德惠市的北方重镇,是鱼米之乡,未来的江滨新城。 工业以大成公司为主,是工业强镇。农业以水稻、大棚西红柿为主,是东北最大的棚膜柿子生产基地。该镇东接扶余隔松花江相望;南靠松花江镇;西连达家沟镇;北邻农安以饮马河为界;距省会长春120公里,距市府德惠市37公里,距哈尔滨120公里。同三高速公路、京哈电气化铁路从境内平行穿过,高速公路有出口,铁路有专线,与德惠市通过102线连通,东侧有松花江主航道,是贯通南北的交通走廊,镇内实现村村通路面硬化,交通十分便捷。全镇幅员面积2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0公顷,辖15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办事处,105个自然屯,145个生产小组,总人口5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0%,内设18个站办所,2所中学,15所小学,医院、敬老院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工业总产值30亿元;农业总产值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 4836元。. |
同太乡 |
德惠市辖乡。 1984年置同太乡。位于市境西南,距市府25公里,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2.3万。乡政府驻刁家油坊。通公路。辖刁家、苇子、五福常、苇塘、新立、新山、宫家屯、邓家、八家子、吉祥、西二道、东二道、侯家、海川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高粱、豆类。. |
边岗乡 |
边岗乡是一个农业大乡,位于德惠市北部,享有近郊乡的区位优势。德靠公路纵穿南北,07025公路横贯东西,饮马河、伊通河环抱全乡,于乡北侧相汇入松花江,形成独特的饮伊小三角洲。全乡幅员面积202.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981公顷,总人口47512人,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边岗乡党委和政府以“-”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使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并连续多年被上级部门评为综合工作先进乡镇。 ——种养两业蓬勃发展 乡党委政府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大幅度调整全乡农业经济结构,以效益农业为本,引导农民改变原有的单一农业经营模式,向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养殖方向发展。实施“园区辐射、基地发展、沿路开发、整体推进”战略,通过对园区基地的扶持,壮大了特色产业,突出了效益农业。现在远近闻名的太兴村大棚瓜菜园区大棚达400多栋,总占地面积100多公顷。娄家村的百公顷陆地菜、卧虎村的千米葡萄长廊以及丹城村的韭菜、地瓜也在全市小有名气, 在形成一方产业同时,促进了一方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发展上,已构建形成了肉牛、肉鸡、生猪、梅花鹿四大养殖业竞相繁荣的格局,全乡年出栏生猪 10万头,存栏肉牛 1万头,出栏肉鸡 200 万只,存栏梅花鹿2000只。广大农民通过养殖业发了家致了富。由于措施得利,2005年,全乡经济作物面积达到2500多公顷,蔬菜大棚发展到1000栋,畜牧业产值实现1.64亿元,拉动了地方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
五台乡 |
五台乡位于德惠市东南部,南接九台,东临榆树,地形呈狭长形,东西长约24.5公里,南北长约8.75公里,人口35518人,其中劳动力为14629人,住户8346户,其中农业核120户,下辖14个村,98个自然屯,128个村民小组。 五台乡土地肥沃,以盛产大豆、玉米、水稻为主和其他特色杂粮。五台乡幅员面积152公里,耕地面积8900公顷,其中旱田面积6900公顷,水田2000公顷。 僧林覆盖面积为296公顷,覆盖率为4.9%,其中,林蓄积量为12.4万立方米,可供开采量为8.2万立方米,海拔高度最高为治坡215米,最低为长太161米。 畜牧业发展迅猛,2005年肉鸡出栏3000万只;牛存栏1.2万头;生猪出栏2万头;肉鹅1.1万只;鸭5000只。 07025公路贯穿东西,乡屯公路全部砂石化,晴雨通车,交通便利,其中五台——狼洞——双龙——治田——郭家乡路11.8公里(水泥路);五台——治坡——卢家乡路8.22公里(水泥路);新立屯——恒兴——青山10.4公里(水泥路)。 境内有沐石河、五台河、双龙河、吴家岗子河、长太河五条季节性河流,水量丰富。 2005年劳务输出成果显著。输出总数为8125人,其中国外101人,外省1518人,输出年人均收入7650元,总收入为6215万元。 2005年社会总产值为3.7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1.44亿元,二、三产业产值为2.26亿元,工商税收49万元,国税10万元。 五台现有可利用土地为工业园区10公顷,狼洞小学2000平方米,太平中学1500平方米。. |
朝阳乡 |
朝阳乡地处德惠市东部,第二松花江西岸,幅员面积148.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67公顷,其中90%是水田。全乡有12个行政村,8759户,39277口人。我乡交通方便,97年投资千万元修了15.7公里的水泥路,村屯路均为砂石路,保证车辆畅通。乡内水资源极其丰富,第二松花江环抱大半个朝阳,可充分利用水上资源优势,开发旅游船、水上餐厅等娱乐场所。江边可开发旅游项目,设立码头,建渡假村等。此外还有水面4500多亩,大小池塘1600多个,养鱼户1200多户,研究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水面养鸭鹅,水中养鱼虾,水底种莲花的立体养殖格局,初步形成了孵化,成鱼越冬,成鱼窖储等系列化养殖,并以品种繁多,规格齐全,价格低廉,服务周到而受到客户赞誉。 我乡是全国水田第二大乡镇,拥有水田面积7000多公顷,其中70%以上是自流灌溉。水源引自第二松花江,水质清澈,无污染,并含有供水稻生长的各种微量元素。 近年来,在不断改进耕作技术基础上,我们以如何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为目的,又开发一系列优质、无公害绿色大米。其特点是:食味香,透明、无残毒,过夜不回生等特点。我乡每年可生产优质大米40000万吨,无公害绿色食品大米10000吨。 朝阳乡稻草资源极其丰富,每年可产稻草8万吨,草编业成为我乡第二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产品可广泛用于砖瓦厂,粮库、公路养护、建筑工程,水利防汛、大棚防寒、草坪防晒、果品运输等各种行业,产品远销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等地。另外,我乡还有年生产粗质稻草3万吨,细质稻草2万吨的加工厂三处,产品远销日本等地。 朝阳乡以基砂石储量最多、质量最好、品种最全而著称。其砂石可用于修筑高速公路、水泥制品厂等行业。 朝阳乡有三多:水多、草多、江过地多。发展禽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自然资源。为此,党委、政府年初就把养鹅定为群众致富的重点项目,并主动为养鹅户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项服务。 朝阳乡地域辽阔,土质肥沃,资源丰富,来朝阳乡投资办企业是你们理想的选择,朝阳乡人民将以一流的服务,热情的态度、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社会秩序迎接您的到来。 朝阳乡的一个典型的渔米之乡,是人们生活的乐园。朝阳乡党委政府有决心,带领朝阳人民把朝阳建设得更好,走向光明,走向富裕,走向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