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 头 村 简 介
庙头村位于方巷镇东北角,地处邵伯湖畔,由原龙湾村、竹塘村、庙头村合并而成,辖区总面积4200亩,庙头村共有26个村民小组,710户农户,全村常住人口2408人,耕地面积2708亩,村党总支下辖两个支部,分南片支部与北片支部,党员91人。2012年度我村实现三业总产值76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81元
近年来庙头村委会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新建高标准鱼池500多亩,硬质化路面覆盖全村26个生产组,“四位一体”日常综合管护普及全村,农村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今年我们村结合省级星级村庄改造,先后投入100多万,对全村26个生产组进行环境整治,主要整治家前屋后乱堆乱放、路边乱搭乱建、房屋出新、河塘清淤、路面扩宽、村庄道路绿化、硬质化水渠新建,经过整治全村环境有了更高的提升,我们将继续巩固这一成果,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1003101 | 225000 | -- | 查看 庙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黄珏社区 |
黄珏社区:位于方巷镇东北部,毗邻邵伯湖,是一代通儒大师焦循的故里。社区面积1.3平方公里,居民1236户,人数2875人。 |
方巷社区 |
方巷社区:地处扬州市北郊,距扬启高速入口约7公里。社区面积1.8平方公里,居民1100户,人口3800人。社区呈三纵三横格局,东西横向有朝阳路、方兴路和大成路组成;南北纵向分别是松柏路、四通路和光明路。海阁公园、龙凤家园、星都名城、盈嘉花园、汇景豪庭、阳光小区以及农民集中区等建筑相间其中。 |
钱冲村 |
钱 冲 村 简 介 方巷镇钱冲村位于集镇东侧,扬菱路穿村而过。全村社会面积4365亩,17个村民小组,643户,2220人,拥有19家民营企业,以钣金制作为主, 2012年实现三业总产值390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2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村集体经营收入38万元,共有党员65名,现有办公活动用房1080多平方米,党内活动一应俱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有序。 2008年我村创建成全面小康达标村,并取得了省级环境整治示范先进村的称号,2009年创成市级示范村,2011年以来连续两年获得邗江区“先进村”荣誉称号。 我村在全镇率先建立了“四位一体”综合管护机制,进一步推广了环境整治工作,全村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11年为推进四有一责建设,我村投入300多万元,在政府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2000多平方米,为我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2年我村积极进取,村两委坚持继续以更高的要求,以达标提升成三星级康居示范村为目标和契机继续推动钱冲村环境整治力度,新建便民服务中心、篮球场、健身广场、绿化广场、停车场、公厕、污水管道;新增路灯、栅栏等基础设施,总投资约450万元,目前己顺利通过市区验收。 今后我村将群策群力,克难求进,以更高层次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推动钱冲村经济社会加速协调发展。 |
裔家村 |
裔家村简介 裔家村位于方巷镇西北部,由原裔家、先锋、牌坊三村合并而成,全村辖2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367亩,耕地面积3267亩,共有人口3105人,农户832户,属方巷镇面积大、人口多的大村。裔家村党总支下设工业和农业两个支部,共有106名党员,两委会共有6名村干部,全村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属典型的丘陵地区,交通十分便利,新老扬菱线、裔杨线穿村而过,与通组道路共同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 近两年,我村在党总支书记孙付海的领导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每年都新办一至两家工业企业,现在共有八家工业企业。裔家牛肉、木材和花卉苗木是我村的传统产业。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抓紧新农村建设步伐, 28个生产组,通组道路硬质化率100%,村森林覆盖率35%,河道清淤合格率92%,实施农村环境管护,对村组进行“四位一体”管理。今年,我村加大环境整治投资,对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和乱堆乱放现象。将农村打造成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公共服务更加配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珠玉村 |
珠玉村简介 方巷镇珠玉村位于方巷镇北部,与公道镇埝桥村接壤,全村地域面积3120亩,耕地面积2140亩,2001年珠玉村由原黄珏镇三联村和方庄村两村合并而成,目前共有22个村民小组,560户,1600余人。珠玉村党支部共有72名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8名。在镇工业集中区拥有标准化厂房2425平方米,2012年实现村级收入32万元,人均收入11256元,农民文化活动广场300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便民服务中心800平方米。建成二星级康居示范村。形成以果脯园为导向的特色产业,打造了“偿水果、游田园”的乡村旅游项目。加强“四位一体”管护机制,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指数。 |
兴湾村 |
兴湾村位于方巷镇东北部,背靠邵伯湖,由原庙湾村、阜兴村、土良村合并而成,村内地势平坦,滩涂水面资源丰富。区域面积7500亩,现有29个村民小组,2501亩耕地,农户805户,人口2635人,党员102人,现有村干部7人,2012年兴湾村实现三业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10元。成立了扬州佳珏鹅业专业合作社、兴湾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徐氏高效农业专业合作社、扬州市邗江区瑞农农业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兴湾村着力加强产业富民步伐。目前全村种草养鹅面积达1500亩,年养鹅量达15万只,培植万只养鹅大户6户,千只养鹅户50余户,散养户300多户。最大的养殖户年饲养鹅2.5万只,年收入近30万元。仅养鹅一项,使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200元。从鹅业产业园设立以来,累计投入400余万元,对产业园内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配套完善,建成标准化鹅舍10000平方米,落实养鹅大户10户。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我村与华南大学合作,引进了“反季节鹅”项目,落实科学养鹅企业一个,仅此一项就可使我村的人均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鹅业产业园已经初步形成集聚效应,有力提升了鹅产业的运作质态,壮大了鹅业经济的规模。 兴湾村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投入1200万元,把250多亩荒滩变成了良田,有效地改良了土地,改善了环境。同时对村内近4000亩水面滩涂资源进行整合包装,引进农业生态观光项目一个,有力地促进了三产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地方经济。 兴湾村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累计投入260万元先后新建村组水泥路21公里,实现了组通工程。兴办公墓1座,新建农桥2座,建成排涝站1座,新建垃圾池50个,栽植高档树木8600棵,绿化实现了全覆盖。村内主干道进行亮化,安装路灯158盏,共投入各项基础设施费用达500余万元,不断改善兴湾村的村容村貌,提高全村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
庙头村 |
庙 头 村 简 介 庙头村位于方巷镇东北角,地处邵伯湖畔,由原龙湾村、竹塘村、庙头村合并而成,辖区总面积4200亩,庙头村共有26个村民小组,710户农户,全村常住人口2408人,耕地面积2708亩,村党总支下辖两个支部,分南片支部与北片支部,党员91人。2012年度我村实现三业总产值76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81元 近年来庙头村委会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新建高标准鱼池500多亩,硬质化路面覆盖全村26个生产组,“四位一体”日常综合管护普及全村,农村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今年我们村结合省级星级村庄改造,先后投入100多万,对全村26个生产组进行环境整治,主要整治家前屋后乱堆乱放、路边乱搭乱建、房屋出新、河塘清淤、路面扩宽、村庄道路绿化、硬质化水渠新建,经过整治全村环境有了更高的提升,我们将继续巩固这一成果,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
联合村 |
联合村基本情况简介 联合村位于方巷镇向北8公里,与公道镇相邻,新杨菱路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由原黄珏、官塘、陈家三村合并而成。全村社会总面积5.5平方公里,共3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88户,总人口3616人,耕地面积2762亩,人均耕地0.74亩。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农业、工业、老年支部),共有党员118名,村干部9名。全村大小企业8家,主要生产工艺鞋、五金等产品。2012年新建标准化厂房一间,实现三业总产值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599元。先后创成了省级计划生育示范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和区级生态村、小康村。2010年在全市率先搭建了劳动就业服务平台以及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妇女儿童”之家。 近年来,村两委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把我村建设成一个“天蓝、水碧、村美、人和”的新农村。 |
合玉村 |
合玉村位于方巷镇黄珏社区最东侧,濒临邵伯湖畔,是一个生态优美、村容整洁、庭院美丽、人文和谐的自然村。 近年来,本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围绕促进农业增收为主题,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花木种植,特水养殖,生态旅游为主线的高效农业发展基地。同时本村也是江苏油田开采重地,全村共有油田90 多口。 1 、人口:1850 人 2 、劳动力:1170人 3 、人均收入:14902 元 4 、村民小组:22 个 5 、全村干部数:9 人 6 、党员人数:88 人。党支部委员会:1 个,下设3 个支部委员会。 |
工农村 |
工农村位于扬州市北郊邵北湖畔,与黄珏集镇相毗邻,全村社会面积2500亩,耕地面积1700亩,共有546户,总人口2073人,村党总支部下设工业、农业两个支部,共有党员74名,现有办公用房680平方米,拥有便民服务大厅、党建室、图书室、多功能活动室、居家养老室、残疾人康复室、司法惠民服务站和休闲娱乐健身一体的农民活动广场。全村共有15家民营企业,主要产品为锻压机械;农副业以花卉苗木为主。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全村通组道路、自来水、数字电视及宽带网络全面覆盖。村先后创成“市司法惠民服务示范站”创成“区级生态村”等 |
沿湖村 |
沿湖村简介 沿湖村地处美丽的邵伯湖西岸,是专业的渔业行政村,距镇区16.4公里,全村人口1600人,党员52人。多少年来,邵伯湖的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渔村人,我村拥有湖区特色养殖面积近2万亩,天然捕捞面积近10万亩,近形成了渔村特有的以“水文化”“饮食文化”为主的丰富文化内涵,利用邵伯湖的天然资源优势,坚持以发展渔业主导产业为主要抓手,创新渔业发展思路,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带动之下,渔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渔民上岸定居成为我村的必行之路,目前我村上岸定居的渔民已经达到了180户左右。与此同时我村还为村民定居配套了公厕、下水、道路、亮化和绿化以及污水处理系统等配套设施,使渔民也像城市居民一样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了渔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另外,结合我村的地理和产业优势,引导群众发展三大合作,共发展渔业专业合作组织两家,并且创成省级“五好合作社”一家,入社村民达到了180户,养殖面积达15000亩,2011年底我村养殖基地通过了南京国环有机认证中心认证,成为有机养殖基地。到2012年底实现全村集体收入达65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3000元。 在此基础上,沿湖村对特色文化也在不断进行挖掘发展,2012年我村注册了“腾浪渔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同时我村还注册“印象邵伯湖”商标,2013年我村在党委政府的带动下还成立了“鱼文化博物馆”并逐步形成了以渔民特色“饮食文化”,水上劳作项目传承文化和湖区生态文化的三大文化体系,通过特色文化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重新领略清代诗人孔尚任在邵伯湖访友品尝湖区美食所留下 “充充一饱分心乱” 的内心感慨和明代诗人李东阳《夜过邵伯湖》笔下的“轻帆不用楫,惊涛长在耳”的飘渺意境。 我村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们将以打造渔民集中区建设,解决渔民上岸定居等问题为重点,加大资源招商力度,重点发展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渔业项目,把渔村打造成环境怡人,经济发展,村民生活宽裕、安居乐业的新型渔村。 |
利民村 |
利民村地处方巷镇西北部,黄杨线贯穿全村东西,村内南高北低,属典型丘陵地带。全村现有18个村民小组、516户村民,户籍人口1789人,总面积5159亩。近年来,在村“两委”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所有自然村庄实现水泥路全覆盖,绿化率达37%;配备4名保洁员负责全村道路、绿化、垃圾的转运,拥有三格式厕所户数496户,改厕率为89.5%。除此之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新建社区合作医疗服务站、村民休闲娱乐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有力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全村现有民营企业4家,主要生产毛绒玩具、汽车配件和铸铁件;农业企业3家,其中惠民生态园和煜熙农业园具备一定规模,已成为村级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有效地解决了富裕劳动力,促进人均增收1200多元。2012年,全村共投入514.6万元用于发展村级经济,新建村级创业园标准化厂房3000平方米,实现村集体收入40.1万元(主要包括:标准厂房租金30万元;苏洋铸造厂0.8万元;鑫源车辆配件厂1.1万元;乐涵机械0.7万元;水面发包2万元;煜熙农业园1.8万元;惠民生态园3.7万元),人均纯收入14675元。 下一步,利民村将围绕强村富民,加快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突出抓好正在实施的煜熙农业园项目(总投资520万元),将其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娱乐、高效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进一步促进广大村民增收致富。 |
正大村 |
正大村简介 正大村位于方巷西北部,西临甘泉镇,北与扬寿镇接壤,全村共有24个村民小组,耕地2703亩,人口2163人,党员54人,4家工厂企业单位,绿化面积超过了35%,村内绿树成荫,生态环境优美。 正大村以农业为主,工业以五金机械制造为主,近年来,正大村坚持产业富民不动摇,大力发展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响应上级领导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投入资金用于通组道路硬质化建设,用于河塘水库的清淤和清洁,用于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使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坚持为民办事不动摇,全村通组道路实现了100%硬质化,河塘清淤累计20余万方,新建农桥2座,设立垃圾池40多个,栽植高档树木5000多株。 2007年以来相继建起了篮球场、活动广场、图书室,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新建了医务室,方便了群众就医。 目前,村正继续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巩固,实行长效管理,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抓好机遇,进一步规划好全面建设,为把正大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而奋斗。 |
陈花村 |
陈花村:位于扬菱路西侧。 |
开杨村 |
开杨村位于方巷镇东部,东临邵泊湖,村党组织是总支建制,全村共有25个村民小组,人口2488人 ,总面积3907亩,耕地面积2157境内共有私营企业8家,其中千万元以上3家。2012年底村级可支配收入48万元。农业方面开杨村主要以特水养殖为主,境内水域面积520亩全部发展了特水养殖,主要品种以螃蟹、鳜鱼、泥鳅等。2011年又紧抓区委区政府标准化厂房建设契机在镇创业园新建标准化厂房三千多平米。这些年我们以“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方巷好人”等评比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一些树文明新风活动,大力宣传计生生育政策、法律法规、涉农政策等知识,切实增强了村民的法制意识和观念,多年无治安、刑事、群体性案件,全村呈现出了一片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热情好客的开杨人民欢迎您来因地制宜的兴业,我们将全面周到的为您做好服务! |
三里桥村 |
三里桥村基本情况简介 三里桥村位于方巷镇东北部,全村现有社会面积5563亩,农户552户,人口1842人,劳动力1003人。我村的农业以传统种植业(水稻、小麦)为主,经济效益不高。村内水面资源约有2000亩,均已发包给农户从事水产养殖。全村现有工业企业4家,主要从事线纺、制鞋、建筑材料等。 2011年,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为4.3万元,主要为土地租金和水面发包,属市级财政扶持的经济薄弱村,加上财政转移支付不足15万元,难以保证村里的日常运转和为村民兴办公益事业。今年,为了增加村集体的造血功能,我村投入了300万元新建了一座标准化厂房245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并完成招租,此项目为我村每年带来18.8万元的收入。2012年我村共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32万元。 |
先进村 |
先进村位于卲伯湖西侧,有天然氧吧之称,全村面积5500多亩,人口2213人,我村2012年经济总产值突破24463万元,人均收入14193元,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进行,我村将抓住机遇,不断壮大我村经济,以更好为人民服务。 先进村与钱冲村、裔家村、珠玉村、兴湾村、庙头村、联合村、合玉村、工农村、沿湖村、利民村、正大村、陈花村、开杨村、三里桥村、花城村、方巷村、方巷社区、黄珏社区、由5条村、曹庄村相邻。 |
花城村 |
花城村简介 花城村位于方巷镇中部,扬菱路贯穿全境,村域面积3.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27亩,辖19个村民小组、656户,总人口2488人。2012年实现三业总产值5.45亿元,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10万元。近年来,该村坚持开拓进取,创新发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扬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称号。一是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2011年,该村投入425万元在方巷镇创业园一期建设38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由镇统一招商引进扬州睿智钣金机械有限公司,年租金收入31万元。同时,依托地域优势,通过建设三产商业用房、盘活闲置资金等,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扩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二是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2008年,投入160万元建设900平方米便民服务中心,其中“七室”面积400平方米,“两超市”面积380平方米。农民休闲广场面积1380平方米,2012年,又投入320万元打造1500平方米花城文体活动中心,配套完善停车场等设施,为村民提供家宴、演出、-等服务。三是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三级便民服务网、计生网、社会保障网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互联网入户率达72%。四是有群众拥护的“三强”带头人。村党委8个班子成员中,有3人有自己的经济实体,属“三不型”义务村官;村、企、组干部队伍中“双带型”干部占40%,支部班子成员35%有自身的经济实体。五是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村党委始终坚持以党建统领发展,把发展经济、富民强村作为重要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 |
方巷村 |
方巷村地处集镇周围,东至扬菱公路,南与槐泗镇接轨,西至天竺庵与维扬区相邻,北到河大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我村共有21个村民小组,拥有人口2868人,社会面积5966.1亩(其中:计税面积:1952.61亩、水面面积568亩、绿化面积1604.9亩)人均纯收入10080元左右。 为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改厕工作以全面进入正常轨道,环境面貌有很大的改善,群众的环卫意识不断增强,2010年之前根据政府的惠民政策以及上级部门精心的指导和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村完成改厕110座,2010年我村作为改厕项目村完成改厕200座,以创建省级卫生村为契机,把农村的改厕工作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和实事来抓,农村的改厕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2011年度完成政府下达的350座任务,截止2011年11月底累计完成改厕660户,改厕普及率达83.02%,完成下达任务的100%。 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创建,我们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绿化工作初见成效,全村已形成通村组道路绿色化,家园环境优美化,田园水源清洁化,创建了一个和谐的社会。 方巷村正以“生态村”建设为契机,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力争将我村建成文明、富裕、景色秀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由5条村 |
由5条路、2条街和1个园田组组成,分别是宏城东路、宏城中路、宏城西路和新城南路、新城北路以及雕菰南街、雕菰北街,主要有新民巷、东园巷、南园巷、西园巷、南圈门巷、文昌巷、文化巷、白茆巷、徐家巷等9个居民点。 |
曹庄村 |
曹庄村位于方巷集镇南部,东与陈花村接壤,南与槐泗镇龙尾、沈营二村交界,西与甘泉镇五湖村隔河相望,区域面积5096亩,其中耕地面积2315亩,下辖21个村民小组,农户668户总计2665人,其中党员70名。现有村干部7人,境内有服装钣金等七家民营企业。2012年曹庄村经济产值1506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700元,村集体经营收入33万元。 曹庄村2008、2010年被评为征兵先进村,2008年被评为小康村创建合格村,2010年被评为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和产业化先进村,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秸秆焚烧及综合利用先进村。2012年被评为农村环境“四位一体”管护及综合整治先进村。 近年来我村在村支部书记梁永清的正确领导下,新建了占地面积3.5亩的村部办公大楼,组建了“四位一体”保洁队伍,对全村环境进行了整治维护,新建垃圾池48个,清扫道路10余公里,目前村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清淤河塘13万方,新建村庄道路12公里,2012年我村新农保参保率达到了98﹪以上,对辖区范围内符合退休年龄的村民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领取。 曹庄村将以“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优质服务,发展镇域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为服务目标,以“便民、利民、惠民、为民”为宗旨,积极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作用,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让群众得到最方便、最快捷的服务。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