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村位于西湖镇腹地,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司徒庙路将我村划分到生态新区、经济开发区,全村共25个村民小组,886户,总人口3538人,设五个党支部,党员98人。辖区内共有各类企业16个,重点企业8个。辖区内共有各类企业16个,重点企业2个,列统企业4个。全村实现三业总产值10.8280亿元,村级集体收入6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26万元。
近年来,村两委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集体资产不断积聚、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构建安定和谐局面”发展目标,结合本村实际,突出集体资产集聚来增加集体收入,重点加强对村集体企业——皮革制品厂的改造与投入,通过改造厂房、更新设备,加强内部管理等措施来提高企业效益,增加集体收入约60万元;同时充分挖掘闲置资产,先后将原高庄村部进行重新建设,对外发包,增加集体收入12万元;将原乐凯宿舍楼进行开发利用,建设打工宿舍楼,增加了集体收入10万元;通过垃圾中转场的配套建设,增加集体资产的同时,发挥资产效益,增加集体收入6万元。此外,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在维扬经济开发区征地20亩,建设标准化厂房5100㎡,结合招商引资,对外出租,净增加集体收入60万元。
关注民生,扎实做好为民办实事工程。大力实施以村庄保洁、河道管护、农村公路养护、绿化植树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长效环境管理,落实人员、划片定岗、完善体制,切实把强化宣传与实际管理进一步结合,把防违控违与环境治理有机结合,着重加强外来人员对环境的破坏性管理,经常性地深入到各个村庄,把防违控违与环境保护两项工作向广大村民及外来人员进行宣传,引导广大村民自觉树立保护环境、不私搭乱建的意识,共建美好家园,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整体形象。
2009年2月16日,西湖镇中心村联合12家企业成立了中心村企业联合会,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加强中小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整合了企业发展资源,促进政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12名负责人以联合会以平台,团结协作,在信息、项目、管理经验等方面互通有无、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为镇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自企业联合会成立以来,各企业间总计互供信息25条,互化难题14件(次),互搭平台6次,为全村及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1011100 | 225000 | -- | 查看 中心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翠岗社区 |
翠岗社区:位于西湖镇南首,与蜀岗西峰公园毗邻。东至新城河、南至翠岗路、西至邗江北路、北至沿山河。面积0.6平方公里,辖区内有紫薇苑、海德公园、玫瑰香榭、柳馨花园四个小区,近3400户,12000万多人。 |
西峰社区 |
西峰社区位于西湖镇中心地带,群众文化活动以民俗文艺表演为特色,集聚了一批业余文艺爱好者,编排了湖船、花担、喜鹊、毛驴、河蚌等民间文艺节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该社区业余扬剧沙龙也很火爆,每周组织1—2次自娱自乐的业余表演,还和南京等地的扬剧票友经常开展联谊活动。社区辟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室约200平方。 |
蜀岗村 |
蜀岗村情况简介 蜀岗村东、南、西、北分别与经圩村、扬州职大、果园村、中心村相邻,全村社会面积5250亩,下辖15个村民小组,共有常住居民859户,常住人口3413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802元,2012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800元。蜀岗村党总支下辖2个党支部,目前共有直管党员108名。我村已经纳入蜀冈生态新区建设规划,生态新区西进既是机遇也 是挑战,我们将本着服务生态新区发展,共同开创双赢局面,为蜀冈生态新区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经济发展方面:2012年1-9月累计完成工业规模产值1亿元,服务业1.6亿元,招商引资完成民资注册 6838万元(其中有限公司3870万元)。村级收入在去年281万元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可达350万元。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村两委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位于西张庄小区的沿山河花卉园艺中心现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已经成为西区较有影响的花卉市场,市场人气逐步提升,目前已经成为我村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后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将沿山河花卉园艺中心进一步打造提升,使之成为我村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亮点。 今年来,投入120万元收购了位于御岗路西孔庄组的厂房 ;投入60万元在西扬路边新建了600㎡标准厂房;投入20余万元对御岗路、俞庄、孔庄御葬坟组安装了路灯;投入40多万元新建了蜀岗村文体健身广场和西张庄小区健身广场;投入54万元对新农村建设环境进行美化打造;投入30多万元新建了蜀岗村卫生服务站……。明年我们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实施惠民工程,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村两委会紧紧围绕“富民强村”这个中心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各项事业均取得明显成效,几年来先后获得了:“省级卫生村、省级绿化村、省二星级档案室、扬州市生态村、扬州市基层党建工作先进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二等奖、区“五五”普法先进单位、西湖镇三个文明建设综合二等奖、拆迁交地先进单位、镇人武工作单项奖、镇财务管理单项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今年正在积极申报创建江苏省民主法治村和扬州市文明村。 今后我村发展打算:1、打算在润扬路边选一边角地筹建蜀岗村便民服务中心,希望上级领导能给予蜀岗村关心和支持。2、积极争取社区用房和公建房。与虹源公司、景宇置业商谈社区用房及与西湖花园四期商谈公建房事宜,以增加集体资产积累。3、在村级集体固定资产投入方面,打算明年在俞庄组新建3000㎡厂房,由于受用地、规划等方面制约,想请上级领导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 |
胡场村 |
西湖镇胡场村位于风景秀丽的蜀岗西侧,与邗江区杨庙镇毗邻,于2000年由原胡场村与魏巷村合并而成。全村下设20个村民小组,人口2994人,754户,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87亩。全村现有工业企业10家,2010年实现三业总产值5.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2578元。近几年来,我村立足村情、组情,按照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业区建设“三步走”的总体思路,以道路硬化、河塘净化、垃圾无害化、环境美化、路灯亮化为重点,争取政策,借助民力,整合资源,启动并实施了林业、胡场等18个村民小组680户老庄台的改造工程。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胡场村知名度,着力打造胡场老鸭汤一条街。2008年创成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获得“2009-2010年度市级文明村”称号,今年争创“省级生态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搞好社会事业发展,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
俞桥村 |
俞桥村位于扬州市西北部,东至西北绕城公路,南靠胡场村,西与杨庙镇相接,北与甘泉交界, 共有22个村民小组,农户836户,总人口3228人,共有党员89名,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目前现有驻村工业企业18家,外来务工人员216人。今年以来,我们想方设法,盘活集体各项资产,投资近百万元,新建集体资产近1700M2。2010年实现总产值 44668万元,村集体纯收入35.7万元,人均纯收入12420元,注重规模企业增殖,关注驻村企业发展是我们的一贯工作作风,今年先后召开驻村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交流会两次,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促进企业做大做 强。2010年完成工业产值32686万元,比上年增长27%。农业产值1663万元,比上年增长9.2%。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上下庄、冯俞庄3000多米的通组道路硬质化完成施工。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按照清洁庄园、清洁家园、美化、绿化环境的要求,去年在南庄、马庄、西庄、赵庄等组改厕150户,今年在上下庄改厕近100户。继续对全村的垃圾实行代收代运,配合全镇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关注农业生产,维修农机水利工程,使全村夏收夏种及时顺利完成。关心帮助-,注重残疾特困家庭服务,做到低保户应保尽保,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做到健康有序的开展。积极做好新农保运行工作,开展城乡医保一体化服务。 |
经圩村 |
西湖镇经圩村位于扬州市西首,东与蜀岗西峰生态公园相接,南与省道扬冶路相连,西靠润扬路,北临宁启铁路,邗江北路与平山堂西路呈“十”字形穿越我村南北东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海德公园、中信泰富景苑、雍华府、柳馨花园、山河苑、西湖花园等高档住宅区布落于全村半壁江山。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全村已有12个村民小组先后被拆迁安置,70%的土地被征用,现剩可耕种土地已不足600亩。 现在的经圩村是二000年因区划调整由原经圩村和原蚕桑村合并而成的。全村现有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23户,总人口3673人。除尚未被拆迁的6个村民小组为自然村落外,拆迁农户集中安置在西湖花园、经圩花园和山水锦城等安置小区。村民除小部分从事农牧业外,主要以务工和从事第三产业为重。 全村现有党员95名,设总支委员会,下设三个支部,总支成员5名,设总支书记1名,副书记2名,委员2名;本届村委会是2010年12月25日通过换届选举产生的第九届村民委员会,设村委会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2名。两委会领导成员10名,其中女干部2名,平均年龄41岁。 近年来,经圩村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创新经济,建设创新型经圩”为目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实效。2003年以来,先后荣获了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村自治示范卫生村;市级文明村、生态村、科普文明村;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全合格村、法制教育先进单位、人民调解先进集体、服务业发展先进村;镇级综合一等奖、党建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等多项光荣称号。 2010年,我们积极应对征地、拆迁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同时,完成招商引资5300万元,超下达计划300万元;三业总产值达8.96亿元,其中农副业总产值600万元,工业总产值5.4亿元,第三产业营成额3.5亿元,都较好地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9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3800元,都比上年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我们从村民的根本利益和经圩村的未来着眼,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出发,社会事业得到发展和加强。2010年以成本价落实西湖花园(二期)门面房400㎡、西湖花园(三期)门面房1200㎡,目前已完成租赁1100㎡,其余正在洽谈中。村投资近百万元收购了花木场,将经圩花园南北区中间的空地投资15.6万元建成围墙,既保障了土地集体使用的性质,又增加了集体经济的后劲;全村100%实现了大病统筹全覆盖,70%以上村民办理了医疗保险,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全额及时办理到位。 服务城市,积极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是近年来我村的特色、主体工作;今年,已完成蜀冈路南延、润扬路西延的道路建设用租地近70亩、以及附作物清收、罗思韦尔地块交地80亩,山水锦城四期用地260亩正在洽谈中,迁移坟墓近600穴,做到了和谐动迁,文明征地,交地迅速,安置妥善,为扬州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
金槐村 |
金槐村村域面积3.47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小组,812户,人口3020人。2012年实现三业总产值10亿元,村级可支配收入530万元。先后被授予“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扬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扬州市文明村”等称号。该村紧紧围绕村级组织“四有一责”建设要求,着力提升村级综合发展水平。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该村二、三产业物业出租面积达2.2万平方米,2012年实现村自主经营性收入305万元。今年还将启用邗江经济开发区科技园22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将采取“镇村共建”启动“金槐物流仓储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并对预留地进一步规划、设计,配套企业职工宿舍,总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增加租赁收入。公共事业服务能力有效提升。2006年建成6000平方米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为小区及周边村民提供购物。家宴、休闲、娱乐、医疗等服务,配套完善农民健身广场3000平方米、篮球场3000平方米、戏场800平方米、老年活动室130平方米等。“金槐村农民集中居住”初具规模,目前已入住576户、2400多人。组织农民合作能力不断拓展。2008年成立金槐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面积400亩,入社农户占总农户100%。开发引进“金泓生态农庄”项目,占地面积500亩,集高档就餐区、高档休闲运动区、茶文化博览区、滨水休闲娱乐、琼花荷花观赏园区等13个功能区于一体,吸引200多个村民就近就业。服务农民致富能力显著提高。2011年已成立“金槐物业公司”,立足做好服务江阳工业园区企业文章,鼓励和引导广大村民务工就业,进一步推动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2012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83万元。民主管理能力有效增强。坚持依法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做好村务公开和村组财务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综合治安水平,完善村级治安联防体系,加强联防队伍建设,同时加强设施建设,有效预防和打击各类-犯罪行为,保障村民人身财产安全,共同构建美好和谐社会。 |
司徒村 |
我村位于扬州市西北郊,东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平山堂,南依蜀冈风景区西山森林公园,山清水秀、景色怡人,西北连接江阳工业园的纬四路,扬天公路贯穿南北,司徒庙路、宁启铁路贯穿东西,交通十分便利,维扬区行政中心与西湖镇政府座落我村之中,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我村是2000年区划调整时由原电力村与宣塘村合并而成,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200亩,全村现有19个村民小组,农户1343户,总人口4375人,其中劳力2388人。全村现有工业企业68家,其中列统企业6家,法人9户;个体工商户近286家。2010年全年完成三业总产值78000万元,完成工业产值40000万元,完成三产营成额38000万元。全村100%的农户出门都是水泥路,近几年来,为城市化建设,有16个组整组拆迁,拆迁农户全部得到安置,小区配套齐全,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已大多完成。村民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村民使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垃圾集中处理到组覆盖率达100%,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新建了司徒村卫生室,并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全面推行大病统筹医疗制度,参保率达100%,全村现有低保户12户,参保率达100%,计划生育多年来一直保持镇、区先进,无一计划外生育。司徒村近年来先后荣获扬州市全面小康建设先行村,扬州市生态村,省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
中心村 |
中心村位于西湖镇腹地,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司徒庙路将我村划分到生态新区、经济开发区,全村共25个村民小组,886户,总人口3538人,设五个党支部,党员98人。辖区内共有各类企业16个,重点企业8个。辖区内共有各类企业16个,重点企业2个,列统企业4个。全村实现三业总产值10.8280亿元,村级集体收入6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26万元。 近年来,村两委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集体资产不断积聚、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构建安定和谐局面”发展目标,结合本村实际,突出集体资产集聚来增加集体收入,重点加强对村集体企业——皮革制品厂的改造与投入,通过改造厂房、更新设备,加强内部管理等措施来提高企业效益,增加集体收入约60万元;同时充分挖掘闲置资产,先后将原高庄村部进行重新建设,对外发包,增加集体收入12万元;将原乐凯宿舍楼进行开发利用,建设打工宿舍楼,增加了集体收入10万元;通过垃圾中转场的配套建设,增加集体资产的同时,发挥资产效益,增加集体收入6万元。此外,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在维扬经济开发区征地20亩,建设标准化厂房5100㎡,结合招商引资,对外出租,净增加集体收入60万元。 关注民生,扎实做好为民办实事工程。大力实施以村庄保洁、河道管护、农村公路养护、绿化植树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长效环境管理,落实人员、划片定岗、完善体制,切实把强化宣传与实际管理进一步结合,把防违控违与环境治理有机结合,着重加强外来人员对环境的破坏性管理,经常性地深入到各个村庄,把防违控违与环境保护两项工作向广大村民及外来人员进行宣传,引导广大村民自觉树立保护环境、不私搭乱建的意识,共建美好家园,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整体形象。 2009年2月16日,西湖镇中心村联合12家企业成立了中心村企业联合会,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加强中小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整合了企业发展资源,促进政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12名负责人以联合会以平台,团结协作,在信息、项目、管理经验等方面互通有无、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为镇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自企业联合会成立以来,各企业间总计互供信息25条,互化难题14件(次),互搭平台6次,为全村及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