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村简介
光明村位于新集镇东北角上,北临沿山河,南至胜利河,东至友谊河,与邗江交界,2004年和原勤丰合并而成。如今的光明村绿树环绕、景色怡人。新张公路、江陆高速穿境而过,距宁通高速公路3.5公里、沪陕高速公路1公里、紧邻宁启铁路。北面有距今2150年的历史庙山汉墓、东接扬州、南邻古渡瓜州。全村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26.2亩,现有31个村民小组,农户899户。江苏省首批三星级康居村——高巷,就属于本村。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村的各项工作获得了各级政府的肯定,先后荣获了“仪征市双文明单位”、“新集镇双文明单位”、“招商引资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村民自治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目前我村仍然是以农业种植为基础,村里也正在积极地发展高效农业。通过招商引资,我村现有上规模的高效农业项目三个:远乐葡萄园、民峰玫瑰园、邻居蔬菜大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村将继续做好招商引资的工作,吸引农业项目落户的同时也积极引进工业项目。下一步我村将抓紧推进村庄建设,努力提升本村村民的生活居住水平。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1081103 | 225000 | -- | 查看 光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集社区 |
新集社区:位于新集中学东侧。 |
凌东村 |
凌东村简介 凌东村地处新集镇西北角,与新城镇凌桥村、官胜村两村毗邻,距沿伸后的文昌西路穿村而过。我村由原新集镇塘圩村与凌桥村合并而成,现有25个村民小组,621户,2150人,其中劳力 1146人,村域总面积6136.9亩,其中耕地面积2450亩。 近年来,我村积极呼应扬州城市“西进”战略,充分发挥自身良好的区域优势,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2011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86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其中农业2350万元,工业、建筑业3550万元,服务业1420万元,劳务收入1300万元,村经济纯收入30万元,全村现有扬州好园生态农业项目、凌云山庄、杨洋电器、新扬机械及扬州新春玩具厂等。 |
国庆村 |
国 庆 村 简 介 一、基本情况 国庆村坐落在新集镇的北部,新张公路穿过境内,交通便利。全村共有23个村民小组, 626户,2068人口,2700亩耕地。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务农和外出打工,外出打工人数约占人口总数的40%。 二、村级经济状况 去年村级可支配收入33.5万,其中财政转移资金12万,“四有一责”标房租金20万元,富鸣机械厂房租金1.5万。村级支出主要有五保户抚养费5万,困难户照顾3.5万,老干部退休工资4.5万,村在编干部及聘用人员工资15万,其他支出8万元。 三、目前工作情况 (一)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2011年8月,我村集资28.5万元,对龙王、赵庄、胡庄三组的通组路共计865米进行了改造,铺设水泥路。2011年9月我村花去2.4万元对我村新建仓房组一座小型农桥,计划在两年之内将剩余4处小型农桥全部修建好。 (二)以人为本,倍加关注- 我村五保户16户,重残15户、低保31户,村2011年4月对我村青年组史启林户进行危房改造,2011年9月对金联组李有金户进行危房改造。 (三)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进行环境整治 环境整治是村目前重点工作,村两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目前村所有河塘、河道进行了清淤,整治庄台20个,村 7名保洁人员、两台手扶拖拉机将我村“四位一体”环境整治做到常态化,每日对我村的庄台、河塘、绿化、道路、垃圾池进行清理整治。 四、我村工作计划 (一)招商引资,加大农民的收入 现在农民分散种植方式已经落后,青年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儿童,针对这种情况,我村两委将积极招引项目投资落户,将村抛荒土地租赁出去,并规定让我村村民有优先进企业上班的权利。 (二)发展经济,成立村经济合作社 为了尽快带领村民致富,我村准备走高效农业之路,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我村李云、北庄等组207亩的土地用于花卉苗木种植,村干部带头入股,每人投资20万元,积极鼓励村民加入专业合作社。 (三)环境整治,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今年6月底前将对村剩余的庄台整治全部整治到位,全面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四)三年之内,村通组路全部硬质化、亮化 我村共有6条主要通组道路,去年已完成1条道路的硬质化改造,村两委计划在三年之内将剩余5道通组路合计约2450米全部铺设成水泥道路,方便群众出行,同时今年将完成已建好水泥路的亮化。 (五)建成一处村民健身广场 今年年初,村两委已拟定好健身广场的建造规划,目前处于征地协商中。 |
江宁村 |
江宁村简介 江宁村位于新集镇东北部,东临友谊河,西至张集街道,北连庙山村,南至沿山河。南有宁启铁路贯穿全村,北有文昌西路穿村而过。村域总面积6.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63.6亩。全村辖有35个村民小组,2012年全村有1069户,3428人,其中劳力2268人。 近年来江宁村农业经济迅猛发展。全村已有多家家高效农业生态园,其中规模较大的是2009年经政府招商引进富华高效农业园,该农业园用地近千亩。投资8000万元,一期工程580亩高效农业正在实施,2012年投资发展的玉安高效农业观光园,该农业观光园集花卉、苗木、垂钓、养殖、农业观光为一体高效农业模式,充分起到凤还巢效应,为村级经济发展增加了活力。 |
庙山村 |
庙山村简介 我村地处新集镇西北角,与我市刘集镇、邗江区杨庙镇相毗邻,新张公路从我村穿境而过。我村由原新集镇茶场村、林场村、庙山村合并而成,村域社会面积5500亩,现有36个村民小组,853户农户,总人口2944人。村域内有著名的西汉汉墓一座,现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3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76元;村内现有各类经济林木2800亩,其中茶叶1250亩,花卉苗木880亩,果树450亩,农产品物流12亩,自产制茶厂2个,年产浩茗干茶叶25吨左右,直接经济收入726.6万元,花卉苗木中,有江苏省青春园林公司,仪征源森园林公司基地;农产品物流企业扬州海东公司年产值1.5亿元;扬州祥强公司生产各类净菜,采用连锁经营模式,年产值8000万元;生产经营中有润德菲尔庄园公司、扬州人防基地等一批高标准的园区。目前全村现有承包农业项目17个,总用地2900亩,主要从事茶叶种植、加工、花卉苗木种植、生态观光旅游、农产品物流等。 我村自2009年起,先后获得镇“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社会综治先进单位”、“兵役双拥工作先进单位”、“村镇建设、土地管理先进单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扬州市生态村”,同时还被省有关部门评为“绿化先进村”,我村绿化面率达35%以上,同时茶叶作为我村的主导产业之一,江苏省农业厅评定我村为“无公害茶叶产地”。 |
长春村 |
长春村简介 长春村位于新集镇西北部,毗邻文昌西路,新张公路、张三公路纵横穿境而过,村域面积8000余亩,耕地面积3007亩,共计34个村民小组, 827户农户,2919人,去年实现人均纯收入13965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25万元。长春村党支部现有党员74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下设5个党小组。全村2011年三业总产值9800万元,其中一产2100万元、二产4800万元,三产2900万元。 |
方桥村 |
方桥村简介 我村由原方桥和蔡巷二村合并而成,地处镇东部,与邗江区隔河相望,距328国道2公里。现有31个村民小组,836户,2727人,其中劳动力1302人,党员42名,村域总面积6874.6亩,耕地面积3815.1亩。镇属公路蔡勤路穿村而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村道路畅通、环境优美、治安稳定,呈现出一派新农村景象。 近年来,我村积极呼应扬州城市“西进”战略,充分发挥自身良好的区域优势,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2009年,我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24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34元;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达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8%。农民对村务公开、村组建设和社会治安都有较高的满意度。 农民收入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农忙机械化带来的生产力的解放,大部分农民都有自己的打工收入,我村靠近扬州,农民工收入相对于仪征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我村高效农业主要是志伟养鸡场,现在成立了养鸡专业合作社,主要是禽蛋收入,目前已形成存栏2万只鸡,日产蛋15000枚的规模。 |
天安村 |
天安村简介 天安村位于新集南,距离镇区1.5公里,全村总住户数995户,总人口3285人。全村共有27个村民小组,区域总面积为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45.6亩。全村以工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为主,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14800元。天安村党支部共有72名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5名。通过换届选举,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村民生活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紧紧团结党员、村民代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一是清理发展思路,制定了年度发展计划。二是加大投入,根据本村实际,引进优良品种,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经济作物,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强现有集体资产的管理。严格规定非生产性开支,同时加强现有集体资产的管理。严格规定非生产性开支,同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通过多方途径,包装项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通过努力,先后完成了27个庄台的整治、26条河塘清淤清杂、村内道路整治,修筑了12公里标准水泥路,全村道路实现了硬化。 2010年在村内开展了美化亮化工程,安装路灯30余盏,清理各类垃圾1.5万余方,有效的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并且在2010年获得了“江苏省省级生态村”,2011年度“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等称号,使全村的生态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 |
李营村 |
李营村简介 李营村地处新集镇西南部,三面环河(东靠中心河,西接龙河,北依沿山河),南面是宁通高速途径我村。全村总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64亩,辖35个村民小组,农户946户,3448人。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村两委适时提出“立足村情、科学规划、抓招商引资、发展高效农业”的思路,加快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民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李营村每年都投入10万元左右用于道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新建水泥道路约2.8公里,2011年完善配套多处排涝站。 李营村民风淳朴,思想进步。自全市开展“两清”工作以来,全村百姓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于2012年年初0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受到了市镇领导的一致好评;在环境综合整治及四位一体长效管护工作中,全村上下继续团结一致,对河道、庄台进行了彻底的大清理,并积极推进绿化工程,不但受到上级部门的嘉奖,还在考核评比中位于前列,0地完成了既定目标。 村庄河塘处于农村水系末梢,是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我村始终将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工作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2010年,对于多年干旱、脏乱的大寨河,全村结合环境整治重点推进,清淤清障,在各组户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拆除河岸两边的猪圈、厕所32个,目前河畅、坡齐、岸直,绿化美化焕然一新;2011年以来,我村共疏浚河沟18条,河道长度 16.8多公里,共实施了35个组的河塘疏浚整治,占计划的100 %。通过村庄河塘整治,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农村水环境和村容村貌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为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村也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农村建设,把造林绿化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和经济发展等有机结合,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不断发展林业产业,努力实现“绿色李营”的目标。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村容整洁、绿化美化、符合生态文明的新农村,村两委班子积极行动、上下联动,通过广播做好宣传发动,精心安排部署,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完成栽树护绿工作。今年已完成春季造林绿化面积 256亩,其中成片林204亩。全村上下植树造林热潮涌动,积极推进绿化生态建设,努力把李营村装扮得更靓丽! 近年来,我村通过强化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努力促进社会事务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在村两委班子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李营村获得了一项项荣誉,先后被评为扬州市民主法治村、仪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集镇国土村建示范村、仪征市计划生育示范村等,全村已经走上了稳定和谐的发展轨道! |
联盟村 |
联盟村简介 联盟村地处仪征市新集镇西,距扬州古城10km,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全村共有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60人,人均年收入12000元。村内现有工业企业2家,农业企业4家,耕地面积3100多亩,水域面积220亩。村内基础设施较完善,先后完成道路硬化15.56千米,在村主干道设有路灯。村内有会议室、接待室、农民图书室、农民远程教育室等标准办公室,以及专门活动室和体育健身器材,新建成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进一步提升了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联盟村曾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仪征市小康村”、“仪征市婚育新风红旗村”、“基层群众村民自治示范村”、江苏省“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示范村,并多次荣获村级先进单位称号。联盟村团结一致并且富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努力带领群众建设美好新联盟,联盟村正朝着“农民生活富裕、干群氛围和谐、投资环境优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方向前进。 |
光明村 |
光明村简介 光明村位于新集镇东北角上,北临沿山河,南至胜利河,东至友谊河,与邗江交界,2004年和原勤丰合并而成。如今的光明村绿树环绕、景色怡人。新张公路、江陆高速穿境而过,距宁通高速公路3.5公里、沪陕高速公路1公里、紧邻宁启铁路。北面有距今2150年的历史庙山汉墓、东接扬州、南邻古渡瓜州。全村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26.2亩,现有31个村民小组,农户899户。江苏省首批三星级康居村——高巷,就属于本村。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村的各项工作获得了各级政府的肯定,先后荣获了“仪征市双文明单位”、“新集镇双文明单位”、“招商引资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村民自治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目前我村仍然是以农业种植为基础,村里也正在积极地发展高效农业。通过招商引资,我村现有上规模的高效农业项目三个:远乐葡萄园、民峰玫瑰园、邻居蔬菜大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村将继续做好招商引资的工作,吸引农业项目落户的同时也积极引进工业项目。下一步我村将抓紧推进村庄建设,努力提升本村村民的生活居住水平。 |
花园村 |
花园村简介 花园村位于扬州西郊,新集镇北,全村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18个自然村民小组,境内总人口1806人。2001年荣获0仪征市委“五好”村党支部,2006年被仪征市人民政府授予“村民自治模范村”。 我村在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规划和治理。村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绩。2007年,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规划下,被列为“小康村”建设创建村。村内自然风景独特,有特种生态养殖,有千亩农业无公害水稻种植示范基地。 我村在村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着力抓招商引资,积极发展村级经济,先后引进扬州德泰冶金机械有限公司,金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投入落户我村。工业污染达标排放,在原自然绿化的基础上,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200亩。环境优美硬质化道路环绕全村,河道清晰,投入30万元改造卫生无公害厕所414个,建立垃圾池40个。 |
新集村 |
新集村简介 新集村地处新集镇中部,是镇区中心村,东邻扬州12公里,西距仪征13公里,南靠宁通高速公路,北依文昌西路。全村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辖24个村民小组,5个居民小区,全村现有农户1327户,常住人口4610人,耕地面积556亩,下设工业、农业、农民集中区3个支部,共有党员92名。2011年,全村的经济保持了稳步增长,实现三业总产值65亿元,村可支配收入16211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129元。 几年来,新集村一方面坚持兴工强村思路,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居环境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全村现有各类企业6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家,年销售500万元以上企业25家,已基本形成了以船舶制造、汽车配件、纺织机械、钢结构件、玩具服装、五金塑料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做好综治社会管理工作。依托社会管理服务站平台建设,以社会管理和民意收集为载体,结合综治、信访、流动人口管理以及合作医疗、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村建、拆迁安置以及财政等为主要服务内容,,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规范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及时化解矛盾,有效遏制违法犯罪行为。在支部的坚强领导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扬州市百强村、扬州市基层党建工作先进村等。 |
八桥村 |
仪征市新集镇八桥村位于扬州西郊,是仪征市的东大门。全村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85亩,辖35个村组,农户946户,总人口3554人。今年以来,八桥村围绕“四有一责”目标,建强组织,加快发展,构建和谐,全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预计今年,全村实现三业总产值1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亿元,实现经营性收入1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635元。2010年11月,经仪征市委同意,八桥村由村总支升格为村党委。 坚持加快发展,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镇村联动,建成占地1200亩工业集中区,现入户企业48家,预计到今年底可实现应税销售12亿元,可得税收分成50万元。在工业集中区建成1600平米的村级标准厂房,可得年收益10万元。积极支持新老企业发展,在项目建设、卫生保洁、矛盾协调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老企业上缴35万元,年可得服务性收入25万元。此外,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建成5个高效农业园,村集体可得收益2.5万元。预计到年底,全村可实现经营性收入120万元。 坚持规范建设,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按照“五室两超市一广场”的要求,投入380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的活动阵地。在活动阵地建设上,做到服务最大化、办公最小化,率先在仪征建成村级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设置综合活动室、医疗卫生室、文化活动室、调解室、文化活动广场等。同时,坚持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村综合服务中心长效管理机制,村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得到群众的肯定。 坚持便民惠民,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村级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便民服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四网齐全”。今年4月,投入10多万元,率先在仪征建成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全天候发布劳动就业等相关信息。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党员创业基地、党员中心户延伸,新增站点10个。加快数字电视、宽带网入户,有线电视普及率98%,互联网普及率40%以上。 坚持加强领导,有“三强型”带头人。按照经济发展能力强、民主法治素质强、促进和谐本领强的要求,在年轻干部、党性强的致富能手中推选村“两委”成员,特别是选优配强村“两委”一把手。镇党委组织委员兼任村-,村委会主任在市区创办3D辉煌影院。 全面落实村级组织建设责任。村“两委”围绕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民生事业、社会和谐等重点任务,制定了靠实目标,细化了工作措施,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村集体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扬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扬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