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镇江 >> 句容市 >> 茅山镇 >> 东霞村

东霞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东霞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霞村简介

  句容市茅山镇东霞村位于句容市与丹徒区交界处,东接宝堰镇。东霞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人口2973人。是由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东霞村有水田4000亩,旱地1500亩。村民以传统农业种植业为主,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的劳务性收入为主,属于镇江市贫困村,2011年东霞村开展“四争”活动,在上级镇领的关心带领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已经具备规模的经济苗木种植,绿世界土地合作社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1183105 212000 -- 查看 东霞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霞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东霞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春城社区

  春城社区:位于茅山镇政府所在地。  

蔡门村

  蔡门村位于茅山镇西南部,地处茅山镇、茅山管委会、后白镇三镇交界处,南靠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茅山,西临碧色秀美的二圣湖,总面积6.8平方公里,下辖8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农户483户,总人口1510人,党员42人,耕地面积2287亩。   蔡门村经济基础薄弱,村内基础设施落后,2008年3月与天乐村分开时,还是一个没有办公场所、没有资金来源、没有帮扶单位的“三无”村,农业生产一直以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为主,外出务工成为有劳力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现有贫困户42户,接近全村农户的1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45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仅为1.2万元。2009年4月在句容市“脱贫攻坚”会议上,蔡门村被市委、市政府列入经济薄弱村,在联系点领导市委书记童国祥和市委政法委书记章壮钧的关心指导下,下蜀镇党委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的帮扶下,分别投资20万元、10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450M2的综合办公楼,为蔡门村提供优质的办公场所。   句容市宁武化工还积极扶持蔡门村发展高效农业经济,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发展金银花项目,用3—5年时间发展金银花1500亩;目前已投资100万元帮助蔡门村发展金银花、草坪基地项目,一期500亩金银花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完成;同时还积极吸纳蔡门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市领导的关心帮助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扶持下,村“两委会”一班人进一步坚定了发展信心,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三大合作”组织,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城盖村

  城盖村位于茅山镇集镇中心所在地,由城盖村、西村、纪盖村三个行政村合并组成,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5920亩,人口3295人,共1110户,行政村下辖11个自然村,共38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村社干部18名,其中村干部9名,党员总数136人。   几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以-理论和-同志的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三中全会精神,严格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强抓四个文明建设,突出经济建设中心地位,带领群众实践、摸索,逐步走向致富。特别在农民增收减负方面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大胆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几年来建立西村苗圃场、绿园苗圃场、徐甲苗木基地、石榴园、桑果园、葡萄园、有机茶园等项目,共调出面积2000余亩。另外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初具规模,企业不断落户,通过招商引资工作给全村群众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上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1000元,超全镇平均水平,交通便利,人力、土地资源丰富成为城盖村发展的最大优势。   

丁家边村

  丁家边村位于茅山镇西部,东邻丁庄村,南邻华阳镇,西邻华阳镇,北邻白兔镇。总面积8.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670亩,全村6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村民575户、人口1995人。丁家边村支部共有党员46名。以桑椹种植为特色产业,种植桑椹1500亩,葡萄500亩,村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   

袁相村

  句容市茅山镇袁相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春城集镇东北方向,距集镇6.5公里,由原吴甲、袁相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居民810余户,农业人口2454人,计税面积4716亩,全村8.33平方公里,共辖10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100名中-员,一个党总支部,两个党支部(农业支部和三产支部)。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4444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71万元。   今年是镇江-部将袁相村打造成“同心”工程实验区的第四年,在助推发展、改善民生、智力支持、生态建设、示范带动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主动作为,主动对接,打消等、靠、要思想。从组织发动看政治态度,从项目落实看工作作风,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工作理念,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引进优良品种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模式,逐步形成符合袁相村地理环境新的龙头支柱产业,实现“两个提升、一个确保”:提升袁相村经济持续发展水平,提升低收入人口持续增收水平,确保到2015年底全面实现新“八有”目标,基本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要求。   

永兴村

  句容市茅山镇永兴村位于茅山北麓11公里处,全村占地6.36平方公里,9个自然村。过去,这里是一片光秃秃的岗坡地,改革开放以来,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加快了村庄绿化,自1989年种植绿化苗木开始,至2000年由水杉发展到池杉、雪松、银杏、香樟、桂花等30多个品种,村两委会组织、宣传、指导下,在栽植乡土种苗的同时,又引进高档苗木品种,2008年,由村委会牵头,成立了句容市永兴村苗木专业合作社,全村350多户发展苗木达4500余亩,形成榉树、栾树、水杉、池杉、落羽杉、桂花、香樟、红果冬青、宝华玉兰等对规格近百种苗木,是全省最大的榉树基地。种出的苗木除销往省内外大中城市,注重永兴村住户家前屋后的绿化,全村苗木达到了200多万株。如今,永兴村到处都生长着茂盛的苗木。村里、村外是树,路边、渠边、沟边及田边地头是树,岗坡地上全是树,环境优美,空气新鲜。2005年被句容市政府评为苗木发展示范村,同时被句容市绿化委员会、市林业局列为苗木基地。   

东霞村

  句容市茅山镇东霞村位于句容市与丹徒区交界处,东接宝堰镇。东霞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人口2973人。是由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东霞村有水田4000亩,旱地1500亩。村民以传统农业种植业为主,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的劳务性收入为主,属于镇江市贫困村,2011年东霞村开展“四争”活动,在上级镇领的关心带领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已经具备规模的经济苗木种植,绿世界土地合作社等。  

前陵村

  茅山镇前陵村位于茅山风景区以北,茅山镇政府以南的丘陵地区,面积有6.8平方公里,前陵村共有10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共有779户,共2335人。前陵村共有水田2990亩,旱地1525亩。前陵村共有中-员76名,其中正式党员73名,预备党员3名。前陵村主要以金银花、苗木、葡萄为高效农业,加大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前陵村有金银花1000余亩,主要由江苏小康生态农业公司采用科技育种,大量产销金银花,制作金银花茶,在全市颇有声誉;有苗木1000亩左右,依仗着永兴村的“榉树之乡”之名,前陵村也大力发展了榉树,广玉兰,香樟等基本品种,也发展了日本红枫等名贵树种,并建立了前陵村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以及销售市场,改善农民生活;有葡萄300余亩,跟丁庄葡萄合作社有着长久的合作关系。   

长城村

  长城村位于集镇以南,春天路、句茅路以东,南靠茅山管委会,东与本镇永兴村相邻;全村辖15个自然村,34个社;总人口3537人,承包面积5922亩(其中水稻面积4040亩),山林面积约2000亩,村庄占地面积1278亩;全村村干部8人,社干部13人,党员124人;全村工业企业4家,其它农业项目及村发包项目约12家。全村以农业为主,以多种经营(苗木、葡萄等)为辅全面发展格局。    长城村与春城社区、蔡门村、城盖村、丁家边村、袁相村、永兴村、东霞村、前陵村、何庄村、丁庄村相邻。  

何庄村

  茅山镇何庄村地处二圣湖上游,句茅旅游大道穿境而过,占地面积14.9平方公里,共有1000多户,总人口3517人,其中本地人口约3200人,外地人口约300人。何庄村共有党员102人,村民小组40个。   何庄村村两委班子共有10人,在村书记王道钟同志的带领下,积极工作,2007年至2011年度获得多项荣誉,在以后的日子里,将会更加团结一致,努力工作,争创佳绩!   

丁庄村

  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位于革命老区、国家5A级风景区、道教圣地—句容市茅山镇。村地域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约16770.4亩,全村辖24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居民住户1135户,在册人口3455人,其中党员128人;残疾人40,低保41户,90人,五保25户,80岁以上老人99人;村办集体企业2个,农业专业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3家,民营企业9个,农家乐12家,2014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6800元。丁庄以葡萄种植为特色产业,是全省闻名的葡萄专业村,全村葡萄种植面积已拓展至1万多亩,葡萄种植户近千户,已成为茅山镇发展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支柱型产业。   经过多年来的扶持和发展,丁庄现已有老方葡萄专业合作社、丁庄葡萄专业合作社、二丫葡萄专业合作社、阳生苗木专业合作社等诸多优秀农业合作社,已具备了为社员开展多方面服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在经营模式上采取“合作社(协会)+示范园+农户”的运作模式,从生产管理到市场销售实行“统一品种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药供肥、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五个统一。通过创新工作思路,科学引导,推动了农业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丁庄村在农业发展的同时,重视葡萄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打造葡萄特色文化、举办葡萄旅游节等,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旅游、采摘农业,以农促游,以游带农,坚持高效农业与乡村旅游两手抓、两推进,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壮大,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东霞村特产大全




东霞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