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吉林省 >>通化市 >> 辉南县

辉南县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辉南县谷歌卫星地图)


辉南县简介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7万人 2278平方公里 220523 134000 0435 查看 辉南县谷歌卫星地图

辉南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朝阳镇 0 192.8平方公里

----

查看 朝阳镇谷歌卫星地图
辉南镇 约4.3万人 296平方公里

----

查看 辉南镇谷歌卫星地图
样子哨镇 约2.85万人 242.8平方公里

----

查看 样子哨镇谷歌卫星地图
杉松岗镇 约2.7万人 146平方公里

----

查看 杉松岗镇谷歌卫星地图
石道河镇 约1.96万人 333.71平方公里

----

查看 石道河镇谷歌卫星地图
辉发城镇 约2.46万人 ·辉南旅游·辉南特产·辉南十大特产·辉南十景·通化品牌网·通

----

查看 辉发城镇谷歌卫星地图
抚民镇 约2.16万人 350.68平方公里

----

查看 抚民镇谷歌卫星地图
金川镇 0 317.5平方公里

----

查看 金川镇谷歌卫星地图
团林镇 约1.54万人 93.7平方公里

----

查看 团林镇谷歌卫星地图
庆阳镇 约1.57万人 122.2平方公里

----

查看 庆阳镇谷歌卫星地图
楼街乡 约2.61万人 125.3平方公里

----

查看 楼街乡谷歌卫星地图

辉南县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昌区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邮编:134001 代码:220502 区号:0435    东昌区位于吉林省南部,东与二道江区、通化县为邻,南与集安市毗连。总面积383平方千米。总人口313919人。   区人民政府驻靖宇路288号。全区辖7个街道、1个镇、2个乡:东昌街道、民主街道、老站街道、团结街道、新站街道、光明街道、龙泉街道、金厂镇、环通乡、江东乡。      行政区划(街道乡镇简介)      光明街道(Guangming Jiedao)  代码:220502001 邮编:134001   东北与民主街道办交界,北与环通乡光复村接壤,西与环通乡明兴、西昌村为邻,南至浑江沿岸。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39640人。办事处驻光明路。辖8个社区:新开社区、红星社区、朝阳社区、幸福社区、前进社区、西昌社区、西关社区、光复社区。   1963年2月,撤销龙泉人民公社,成立光明街道办事处,隶属市人委。因靠近光明路中段和南段,取光明前途之意,命名为光明街道办事处。      东昌街道(Dognchang Jiedao)  代码:220502003 邮编:134001   东以浑江为界与新站街相望,南以民主路、西以民安路为界与民主街为邻,北以新华大街、翠泉路为界。面积0.9平方千米。人口29125人。办事处驻新华大街。辖4个社区:清真社区、球场社区、富通社区、佟江社区。   此街道远在清朝建城初期,就是商业昌盛区,据《通化县志》记载,老名就叫东昌……1956年,撤销区的建制,成立东昌街道办事处,直属市人委。1960年5月,成立龙泉人民公社,      龙泉街道(Longquan Jiedao)  代码:220502004 邮编:134001   以新华大街为界,东起玉皇山,西与兴复路北段相连,南同东昌街毗邻,北与环通乡石棚村接壤。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33650人。办事处驻玉南胡同78号。辖6个社区:玉皇社区、秀泉社区、翠泉社区、玉阳社区、龙水社区、龙兴社区。   在辖区内的石棚子沟门东的山根下,有一个石洞流着泉水,人们称为龙泉洞,街道办事处由龙泉洞得名。1947年5月,通化解放后,将龙泉区改为龙泉街道办事处,隶属东昌区政府。1956年,撤销区的建制,……      新站街道(Xinzhan Jiedao)  代码:220502005 邮编:134000   东与江东乡横道村相连,西临浑江,南与环通乡江南村接壤,北与团结街为邻。面积3.49平方千米。人口26656人。办事处驻胜利路248号。辖7个社区:新山社区、新桥社区、靖宇社区、新兴社区、东庆社区、保安社区、胜利社区。   由辖区内的新通化火车站得名。1956年,撤销区的建制,成立江东街道办事处 1958年,江东、老站和二道江三个街道办事处合并……      老站街道(Laozhan Jiedao)  代码:220502006 邮编:134000   东与二道江区接壤,西至浑江东大堤,南与团结街为邻,北与与山啸处隔江相望。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47330人。办事处驻和平路。辖11个社区:前峰社区、站前社区、新园社区、育才社区、一建社区、景泰社区、洞泉社区、棉纺社区、佐安社区等。   由辖区内的通化火车站而得名,因此站是最先建设的,而后建了新通化火车站,人们习惯称先建的为老站。1956年,撤销区的建制,成立老站街道办事处 1958年,江东、老站和二道江三个街道办事处合并……      团结街道(Tuanjie Jiedao)  代码:220502007 邮编:134000   东与老站街道为邻,西、南同新站街道为界,北与环通乡毗邻。面积3.17平方千米。人口48338人。办事处驻和平路66号。辖文化社区、建和社区、平岗社区、富祥社区、东岭社区、新风社区、江北社区、三新社区8个社区。   1994年6月,经吉林省民政厅批准,从老站街道办事处析出12个委,从新站街析出14个委,设立团结街道办事处。……      金厂镇(Jinchang Zhen)  代码:220502100 邮编:134008   位于通化市区南部,东与通化县东来乡接壤,南与集安市头道镇为邻,西与通化县大都岭乡交界,北与环通乡毗邻。面积135.29平方千米。人口13710人。镇政府驻金厂街。辖3个村:金厂村、龙头村、夹皮村。   此地域有金矿,最早有人在此淘金,得名金厂。1947年设为金厂村,1956年成立为金厂乡。1984年11月15日,经省政府同意将乡改为镇建制。      江东乡(Jiangdong Xiang)  代码:220502200 邮编:134000   位于通化市区,东与二道江区接壤,南与金厂镇交界,西与环通乡为邻,北与通化县相连。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15146人。乡政府驻和平路259号。辖5个村:胜利村、保安村、左安村、自安村、张家村。   因地处浑江以东得名。1959年,江南公社办公地址迁往浑江以东,重新命名为江东人民公社。1983年3月,改为江东乡。……      环通乡(Huantong Xiang)  代码:220502201 邮编:134001   地处浑江两岸,东南与光明、民主、龙泉街为邻,南与金厂镇接壤,西南与通化县快大镇相连。面积84.2平方千米。人口12535人。乡政府驻新华大街。辖5个村:江南村、长流村、西昌村、明兴村、官道村。   1961年为环城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环城乡,因环绕城区而得名环城。1984年6月,根据吉林省地名委员会文件《关于洮安县城郊乡、通化市环城乡、辉……》更名为环通乡。        地图         历史沿革      1986年9月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通化市东昌区、二道江区。   2000年,东昌区辖7个街道、1个镇、2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12558人,其中:光明街道 43366人、民主街道 28734人、东昌街道 23561人、龙泉街道 35974人、新站街道 35113人、团结街道 44857人、老站街道 48480人、金厂镇 14934人、环通乡 16221人、江东乡 16618人。   2003年,东昌区辖:光明街道、民主街道、东昌街道、龙泉街道、新站街道、团结街道、老站街道、金厂镇、江东乡、环通乡。         

二道江区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邮编:134303 代码:220503 区号:0435    二道江区位于通化市东北部,东邻白山市,南北与通化县相连,西与东昌区相接。总面积378平方千米。总人口138227人。   区人民政府驻东通化大街336号。全区辖2个街道、3个镇、1个乡:桃园街道、东通化街道、鸭园镇、铁厂镇、五道江镇、二道江乡。     行政区划(街道乡镇简介)      东通化街道(Dongtonghua Jiedao)  代码:220503001 邮编:134003   位于东通化大街东侧,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36652人。办事处驻东通化大街851号。辖龙山社区、学苑社区、益民社区、绿园社区、迎宾社区、阳光社区、永安社区、长胜社区8个社区。   1965年经通化市人委批准,将居民委由二道江人民公社内划出,成立了东通化街道办事处。1968年10月,东通化街道办事处与二道江人民公社合并,成立二道……      桃园街道(Taoyuan Jiedao)  代码:220503002 邮编:134003   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32948人。办事处驻东华路729号。辖前台社区、双环社区、振兴社区、电源社区、东江社区、立新社区6个社区。   1995年12月经吉林省民政厅批准,从东通化街析出桃园街道办事处。……      民主街道(Minzhu Jiedao)  代码:220502002 邮编:134001   东与东昌街街交界,南至浑江北岸,西与光明街为邻,北与龙泉街毗连。东西长1.64千米,面积0.8平方千米。人口36609人。办事处驻。辖6个社区:民强社区、船营社区、民主社区、沿江社区、江南社区、北山社区。   1963年2月,撤销龙泉人民公社,成立民主街道办事处,隶属市人委。1974年2月,将民主街道办事处……      鸭园镇(Yayuan Zhen)  代码:220503100 邮编:134005   东接白山市红土崖乡,南连二道江区铁厂镇和通化县东来乡,北靠通化县大安乡,西邻二道江区二道江乡。面积156平方千米。人口19847人。辖8个村:鸭园村、东热村、西热村、团结村、向阳村、四道江村、头道沟村、二道沟村。   民国中期,木把放排发现鸭园火车站洞口有一个水湾,成群野鸭至暮而归,故得名为鸭子圈。解放后为鸭园乡。1984年11月15日,根据吉林省民政厅51号文件改鸭园乡为鸭园镇。      铁厂镇(Tiechang Zhen)  代码:220503101 邮编:134006   东与白山市红土崖乡为邻,西与通化县东来乡相接,南和通化县果松镇相连,北与二道江区鸭园镇接壤。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21743人。辖4个村:铁厂村、一心村、三道沟村、四道沟村。   同治末年开发,因大罗圈沟河纵贯全镇,两岸盛产木制罗圈闻名,故称大罗……解放后成立铁厂镇。      五道江镇(Wudaojiang Zhen)  代码:220503102 邮编:134007   东与白山市道清接壤,南与二道江区鸭园镇相连,西北邻通化县大安乡。东西相距7千米,南北相距8千米,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21816人。辖3个社区、3个村:五道江社区、矿山社区、海源社区、五道江村、茹园村、沿江村。   由驻地五道江得名,因南邻浑江,从通化县到此地为第五个渡口,故得名为五道江。……解放后成立五道江镇。      二道江乡(Erdaojiang Xiang)  代码:220503200 邮编:134003   东为二道江区鸭园镇,南为东昌区江东乡,西北为通化县光华乡,东北为通化县大安乡。南北相距19千米,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7736人。乡政府驻东华路747号。辖6个村:二道江村、三道江村、桃园村、长胜村、桦树村、样子沟村。   相传木把从山里放排,从通化市溯江而上,每过一个渡口称为一道江,正好到这里是第二个渡口,故得名二道江。解放后成立二道江乡。        地图         历史沿革      1986年9月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通化市东昌区、二道江区。   2000年,二道江区辖2个街道、3个镇、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47590人,其中:桃园街道 34396人、东通化街道 37969人、鸭园镇 21032人、铁厂镇 22058人、五道江镇 21816人、二道江乡 10319人。   2003年,二道江区辖:东通化街道、桃园街道、五道江镇、铁厂镇、鸭园镇、二道江乡。         

通化县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邮编:134100 代码:220521 区号:0435    通化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南麓。东经125°17′~26°25′,北纬4l°19′~42°07′。全境环绕通化市区,东与白山市交界,西与辽宁省新宾县和桓仁县毗邻,南与集安市接壤,北与柳河县相连。东西长96千米,南北宽83.3千米,总面积3729平方千米。总人口24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快大茂镇,距通化市区18千米。全县辖10个镇、3个乡、2个民族乡:快大茂镇、二密镇、果松镇、石湖镇、大安镇、光华镇、兴林镇、英额布镇、三棵榆树镇、江甸镇、富江乡、四棚乡、东来乡、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金斗朝鲜族满族乡。      行政区划(乡镇简介) (注1:可能是2001年统计数据;注2:可能是2002年统计数据。)   快大茂镇  位于通化县中部,是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大都岭乡并入快大茂镇。   原:快大茂镇面积215平方千米,辖13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办事处,10个居民委,总人口5.5万人[注1],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   原:大都岭乡位于通化县南部,距县城8千米。面积182.5平方千米,辖11个行政村,42个自然屯,60个居民组,总人口10397人[注2],其中农业人口9854人。      二密镇  由原二密镇、马当镇、干沟乡、葫芦套乡四个乡镇合并为新的二密镇,位于通化县北部,东与通化市接壤,距市中心16千米;南与快大茂镇和金斗乡毗邻,距县城14千米;西与四棚乡和柳河县交界;北与光华镇相连。   原:二密镇位于通化市西部,距市区13千米。面积76.5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占83.2%。辖3个村,6个居民委,总人口11100人[注2],其中农业人口2773人。   原:马当镇位于通化县北部,距县城18千米。面积73.76平方千米,辖3个行政村、7个居民委,总人口8425人[注2],其中农业人口2566人。   原:干沟乡位于通化县北部,南接通化,北邻柳河,距通化市区30千米。面积146.5平方千米,辖7个村,33个居民组,总人口6793人[注1],其中农业人口5905人。   原:葫芦套乡位于通化县北部,距县城24千米。面积33.6平方千米,辖3个村、15个居民组,总人口2300人[注2],其中农业人口为2000人。      果松镇  七道沟镇并入果松镇。   原:果松镇位于通化县东南部,距县城43千米。面积281.9平方千米。辖9个村,61个居民组,46个自然屯,4个居民委,总人口14530人[注1],其中农业人口9670人。   原:七道沟镇位于通化县东部,距县城64千米。面积80.7平方千米。辖2个行政村,8个自然屯,11个居民组,1个街道办事处,5个居民委,总人口6684人[注2],其中农业人口2849人。   石湖镇  位于通化县东南部,距通化市区45千米,距县城64千米。面积282.2平方千米,辖3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20个村民组,总人口4755人[注1],其中农业人口3223人。      大安镇  位于通化县东北部,距县城44千米。面积175.8平方千米,辖6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48个自然屯,54个居民组,总人口8822人[注2],其中农业人口7474人。      光华镇  位于通化县的东北部,面积333.1平方千米,辖8个行政村,62个居民组,48个自然屯,一个街道办事处,2个居民委。总人口为11579人[注1],其中农业人口为8700人。      兴林镇  位于通化县东北部,镇政府驻地大荒沟,距县城52千米。面积255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30个居民组,16个自然屯,总人口8193人[注1],其中农业人口为6237人。国营朝阳林场驻兴林镇。      英额布镇  位于通化县西北部,距县城23千米。面积185.6平方千米,辖12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总人口10412人[注2],其中农业人口8742人。      三棵榆树镇  位于通化县西部,距县城42千米。面积227.4平方千米,辖11个行政村,32个自然屯,57个居民组,总人口12967人[注2],其中农业人口11207人。      江甸镇  位于通化县南部,距县城28千米。面积142.6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98.8平方千米,平原面积35.7平方千米,水域面积8.1平方千米。辖13个行政村,52个自然屯,97个居民组,总人口16800人[注2],其中农业人口15947人。      富江乡  位于通化县西部,距县城50千米。面积142.9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27个自然屯,56个居民组,总人口8448人[注2],其中农业人口7293人。      四棚乡  位于通化县西北部,距县城48千米。面积277.1平方千米,辖9个行政村,23个自然屯,48个居民组,总人口8745人[注2],其中农业人口7235人。      东来乡  位于通化市东南部,距市区28千米。面积173千米,辖7个行政村,37个居民组,总人口6524人[注1],其中农业人口为5146人。      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  大川乡并入大泉源乡。   原:大泉源乡位于通化县西南部,距县城17千米,面积172.6平方千米,辖13个行政村,7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4224人[注2],其中农业人口12007人。   原:大川乡位于通化县西南部,距县城24千米。面积167.5平方千米,辖8个行政村,36个自然屯,71个居民组,总人口9886人[注2],其中农业人口9405人。   金斗朝鲜族满族乡  位于通化县西部,距县城10千米。面积112平方千米。辖5个行政村,36个居民组,总人口7388人[注1],其中农业人口为7104人。      地图         历史沿革      通化县建县于清光绪三年(1877),隶属盛京兴京府(今新宾县)。中华民国时期属东边道。1945年8月后属安东省、辽宁省、辽东省。1954年8月划归吉林省,隶属通化专区。1960年撤销通化县,并入通化市。1962年恢复通化县(驻通化市)。1968年成立通化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11月,通化县党政机关迁至快大茂镇。1980年改为通化县人民政府,隶属通化专区行政公署。1985年通化市升为地级市,通化县隶属通化市。      1945年9月,成立安东省通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并建立通化市、通化县民主联合政府。通化县辖6个区,78个村。   1946年2月7日,成立通化省分委,通化县隶属于通化分省委。   1947年5月22日,通化第二次解放。市、县合署办公,隶属于辽东省。辖9个区、27个街,92个村,165个自然屯。其中通化县辖快大茂、大泉源、英额布、六道沟、二密、热水河子6个区,90个村。   1948年1月,从二密区划出7个村,成立光华区。11月,市、县分署,热水河子区划归通化市,通化县政府迁至快大茂。隶属于安东省通化专区,辖6个区、86个村。各区、村有变动(大泉源、光华区各村未变)。   1949年9月,通化县政府迁至通化市内北山。隶属于辽东省通化行署,辖6个区,106个村。   1950年1月,各区名改用序数排列命名,并将市属热水河子区划归通化县。全县辖7个区,124个村。   1951年10月,将四区的七道沟、七区的铁厂、一心、团结划归通化市。全县辖7个区.120个村。二区的佛爷庙更名为爱国。   1952年6月,撤销通化专员公署,所辖市、县归省直辖。   1953年7月,柳河县五区的大荒沟村划入通化县六区。全县辖121个村。   1954年8月,通化县划归吉林省管辖。成立通化专区,市、县第二次合署办公。市内辖6个区,30个街;县辖7个区,4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22个村(七道沟村于10月又划归四区辖)。   1955年6月,各区取消用序数排列命名,改称地名。8月,市、县第三次分署。市属铁厂区划归县辖,辖六道沟区的七道沟村。二密区的马当村又划归市辖。热水河子区改称四道江区,全县辖快大茂等8个区,121个村,2个街,建立108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2月,各区改乡,下辖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8月,撤销快大茂等4个区,保留六道沟、英额布、光华3个区,建立铁厂镇。全县辖3个区,1个镇、40个乡,110个高级社。   1957年10月,将金厂乡(4社,其中新建3社)、长流乡(4社,其中新建青沟社)划人通化市,将市辖马当、七道沟2个街道又划县辖,并成立马当、七道沟镇。全县辖3个区、3个镇、38个乡、124个高级社,其中新建高级社20个。   1958年6月,撤销英额布、六道沟、光华3个区,由38个乡合并为23个乡,马当、七道沟、五道江为3个乡级镇,铁厂为区级镇。9月,成立7个人民公社分社,乡社合一,辖132个管理区。撤销马当、七道沟、五道江、铁厂镇。改设街道办事处,分属各乡所辖。   1959年3月,市县第三次合并,人民公社分社改称人民公社。7月,区划调整.调整后全市辖5个城市人民公社,8个农村人民公社。   1961年5月6日,将管理区改为生产大队,原县辖区划分20个公社,143个大队。   1962年,市、县第四次分治。将原县辖的四道江(13个大队)、铁厂(4个大队)和五道江、七道沟、马当划入通化市;其余原县属行政区仍归县辖,并将原市属环城的葫芦套、孤砬子与二密的青沟子合并成立葫芦套公社,原四道江的大安等5个大队成立大安公社。全县辖20个公社,129个生产大队。   1963年1月18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市辖的马当,七道沟重新划归县辖,并分别成立马当、七道沟镇。调整后全县辖20个公社、2个镇,131个生产大队。   1964年11月13日,撤销果松人民公社,并人六道沟人民公社。   1966年,全县生产大队增加5个、更名3个。全县辖19个公社、2个镇,136个生产大队。   1968年3月4日,撤销通化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通化县革命委员会。3月19日,经吉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将车岭背人民公社(5个大队)、三棚甸人民公社(4个大队)合并、将二密人民公社正岔大队划入,成立四棚人民公社,辖10个大队。全县辖18个公社、2个镇,136个生产大队。   1969年lO月24日,通化县政府迁至快大茂镇。   1976年1月25日,经吉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将快大茂人民公社的快大茂、东安、立新、向前4个大队和赤柏松大队一、二队划出成立快大茂镇(赤柏松一、二队于1977年经地区批准又划回赤柏松大队)。3月15日,成立快大茂镇革命委员会。全县辖18个公社、3个镇.136个大队。   1977年,快大茂镇的快大茂、立新划出设立新茂大队。全县辖137个生产大队。   1978年,增设9个生产大队。全县辖146个生产大队。   1980年,通化县辖3个镇、18个公社。146个生产大队。911个生产小队。   1982年,全县命名、更名3个公社、18个生产大队、1个街道办事处、15个居民委员会。通化县辖156个生产大队。   1983年4月,人民公社政权体制改革。于三棵榆树开始建乡试点。8月。将全县的公社改称乡、大队改称村,各乡设党委、人民政府和农工商联合公司,村设村民委员会。7月29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原二密公社建制。设立二密镇和干沟乡。将原二密乡的二密、德胜、恒德、庙东四个村划归二密镇管辖,划原二密乡的北甸子、大连川、干沟、西岔、八道沟和四棚乡的正岔、迎门岔等七个村新建干沟乡,驻地干沟;将原二密乡的曙光村划归马当镇管辖。12月27日,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9月26日批复。将原金斗乡建为金斗朝鲜族满族乡。全县辖4个镇、18个乡(其中包括1个民族乡),156个村。   1985年3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通化专区,实行市管县体制;通化市升为地级市,通化、集安两县划为通化市管辖。   1988年9月,通化县辖5个镇、16个乡。161个村。   1989年5月13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通化县大泉源乡。设立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   1992年9月8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通化县兴林、英额布乡,设立兴林,英额布镇。   1993年9月30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通化县光华、三棵榆树乡,设立光华、三棵榆树镇。   1994年11月14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通化县石湖、江甸子、大安3个乡,设立石湖、江甸、大安镇。   1995年12月,先后撤销7个乡,新设7个镇,通化县辖12个镇、9个乡。39个居民委员会、161个村民委员会。      2000年,通化县辖12个镇、7个乡、2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55163人,其中:快大茂镇 58297人、七道沟镇 7042人、马当镇 8053人、二密镇 11468人、果松镇 14929人、石湖镇 4651人、大安镇 9089人、光华镇 11579人、兴林镇 8605人、英额布镇 11332人、三棵榆树镇 13892人、江甸镇 16950人、大川乡 10628人、大都岭乡 10851人、富江乡 8590人、四棚乡 9636人、干沟乡 7671人、东来乡 6872人、葫芦套乡 2344人、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 14946人、金斗朝鲜族满族乡 7738人。   2002年,通化县辖12个镇、7个乡、2个民族乡。总人口2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万人。以汉族为主,有满、朝鲜、回、蒙古、苗、土家、白等8个少数民族。   2003年底,通化县辖21个乡镇(9乡、12镇):快大茂镇、七道沟镇、马当镇、果松镇、二密镇、英额布镇、兴林镇、三棵榆树镇、江甸镇、石湖镇、光华镇、大安镇、大川乡、富江乡、东来乡、葫芦套乡、干沟乡、大都岭乡、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金斗朝鲜族满族乡、四棚乡。总面积3726.5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      2005年,通化县由21个乡镇调整为16个,乡镇平均面积为233.03平方千米,平均人口为15270人。   (撤并乡镇,减少6个乡镇)二密镇、马当镇、干沟乡、葫芦套乡四个乡镇合并为新的二密镇;七道沟镇并入果松镇;大都岭乡并入快大茂镇;大川乡并入大泉源乡。   

辉南县

柳河县

   1、吉林东南部柳河 一、柳河县位于吉林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区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幅员3349平方公里,人口38万。全县辖11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柳河镇,隶属通化市。   柳河历史悠久。在距今4000年前的西周时期为肃慎氏南界,经千年朝代更迭,历史沧桑,至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建县,距今已近百年。   柳河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属长山系的龙岗山脉横亘柳河全境,构成了山地、丘陵和沟谷平原互为交错的自然地貌。多样的土壤类型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全县林地总面积为335万亩,占幅员面积的66.69%,森林覆盖率为55,6%;耕地面积98万亩,其中旱田68万亩,水田30万亩,占幅员面积的13.5%。全县水源较为充足,水域面积9.45万亩,主要河流有一统河、三统河、窝集沟河和哈泥河,总长度250.2公里。全县平均海拔400米,属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平均降水750毫米,平均日照255l小时,无霜期126——138天左右。   柳河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达700多种,其中中药材植物522种。被誉为“东北新三宝”的人参、林蛙、鹿茸驰名中外并有可观的产量,以人参、细辛、天麻、贝母、五味子为代表的中药材数量众多;以山葡萄、山野菜、黑木耳、元蘑为代表的果品山珍质量上乘;以林蛙、山鸡、鹿、狍为代表的山区特有珍稀野生动物十分珍贵。所有这些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柳河土特产品系列,倍受中外客商赞誉。柳河地下矿藏极为丰富,全县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达25种,黄金、铁矿石有较高的品位,煤、石膏、铜、铬、泥炭、白岩、大理岩、钾长岩、石灰石、硅石、矿泉水等有极为丰富的储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柳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显著,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00年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l8,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3亿元,农业总产值6,7亿元。   柳河农业发展迅速。全县以生产水稻、玉米、大豆为主,正常年粮豆总产量35万吨,提供商品粮18万吨,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近年来,围绕建设效益农业,坚持科教兴农战略,以发展鸡、猪、烤烟、葡萄和林业五大产业为重点,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基地产业建设步伐,建立了6个科技示范区,经济作物面积已达到旱田面积的40%,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498元。生态林业建设成果显著。全县林木蓄积量达1313万立方米,每年可产红松、落叶松、柞、榆、杨、楸、椴、桦和黄菠罗等优质木材6万立方米。畜牧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以华龙公司、凯帝公司为龙头的养鸡、养猪业得到较快发展,产品远销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国家。   柳河工业稳步发展,全县工业企业156家,其中,国有企业29家、集体企企45家、股份制企业23家、私营企业55家、合资企业4家。近年来,全县坚持工业富县指导思想,以医药、食品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特别是全县12户医药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预计到2001年末,全县医药企 业可投入“GMP”改造资金1.5亿元,通化紫金药业有限公司、长白山制药有限公司将率先通过“GMP”改造认证。目前,医药、食品两大支柱产业的总资产已达8.67亿元,固定资产3.96亿元,年度工业总产值达到4.9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度提高。华龙公司“高酸浓缩山葡萄汁系列开发”项目被列为国家级星火项目,致明阻燃公司“新型耐火手套及布料产品开发”被列为省级星火项目,化工总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汽车车箱底板”已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外,华龙牌鸡系列产品、葡萄酒系列产品、红石牌石棉制品、明珠牌玻璃钢制品以及孚舒达、维V、复心片等名牌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很高知名度;胆利欣、新咳喘灵、醒脑再造丸、高效节能风机等19个新产品已投入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个体私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以香雪兰葡萄酒有限公司、梦思特葡萄食品有限公司、酏园食品酒业有限公司、古源保健品厂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私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其税收占财政收入的27.8%。   柳河城乡环境建设成果显著。县城柳河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镇内共有道路30条,总长34公里,总面积39万平方米,铺装率达到79%,人均道路5.5平方米。全长5.36公里的柳河大街平坦笔直,横贯全城;镇内绿地面积达2224亩,人均绿地4.72平方米;管道煤气进入千家万户,供气用户达6960户;城乡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城镇人均居住面积6.68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8.l平方米。全县文化体育设施齐备,卫生、广播电视、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以县医院、中医院为主体的三级医疗网络已经形成,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县医院现有固定资产2416万元,其规模、设备和技术水平均达到省内县级医院一流水平,医疗服务半径不断扩大,现拥有全身滑环式螺旋CT机、核磁共振显像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仪和数字减影等先进医疗设备,可成功开展胸、腹、脑外科等高难手术及各种辅助诊断检查。全县有线电视网发展迅速,城乡用户达到3.8万户,乡镇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的目标,可收看40余个频道的有线节目。全县有中小学校263所,学生6万余人,教职工5000余人,校舍面积达29.3万平方米。柳河一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通化地区名列前茅,自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以来,全县共考入大专以上院校5000余人,考入幼师、中专6000余人。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柳河县在校舍建设、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等方面被评为先进县,特别是“普九”教育和学校卫生工作已成为国家合格县和试点县。柳河交通四通八达,快捷方便。梅集铁路纵贯柳河全镇,每天均有直达北京、青岛、天津、大连、沈阳、长春的直(特)快列车;县城至省会长春234公里,驱车可当天往返;县内公路成框成网,梅通一级路建设在即,长白线横穿柳河东部,六朝线、柳样线水泥路已建成通车,两纵两横“井”字型公路主框架已基本形成;全县现有水泥路180公里,已有68%的乡镇通了水泥路或油路。电信事业发展较快,程控电话直拨国内外各大城市,城乡电话占有率达到12.31部/百人;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提供了更为方便的通信服务。全县移动用户达到88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500户,使柳河与外界联系更加紧密。   柳河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距县城35公里的罗通山以其神秘的古迹传说与隽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距县城7.5公里的三仙峡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长白山森林特征和气势恢弘的福兴寺庙宇吸引众多游客,身居罗通山和三仙峡,确有回归大自然之感受。   柳河住宿购物十分方便。镇内以柳河宾馆、华龙宾馆、金源宾馆为代表的众多宾馆以其完善的服务设施、热情周到的服务,使人留连忘返;以洋铖商业中心、工商大厦、星河大厦和农贸大厅为代表的商业贸易区,可以满足各界朋友的购物需求。   柳河 山区河流,是十里河的支流,源于柳河子镇红旗沟村的八盘岭下。流经柳河子的棉花、八家子、老达沟等村,于小堡村流入十里河,河长22.5公里,流域面积180.4平方公里,流经山区,落差大,流水急,属于季节性河流。   2、襄城县紫云镇柳河   柳河是襄城县著名的观光游憩河段,在襄城县西南部紫云镇境内,全长13公里,流域面积47.7平方公里,河道自北向南有六王湖、龙泉湖、仙女湖、仙翁湖、紫云湖,另有书院山上明镜湖、卧龙湖湖水亦注入柳河仙女湖段。七个湖潭就像点缀在柳河上的七颗明珠。   3、黄冈市英山县柳河   黄冈市英山县城东北郊一英山县东河支流,当地人们古时候也称作“柳河”。 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东北郊,坐落在城关东门口南北绵延秀丽的莲花山东麓三角区域;位于城乡结合部,是温泉城关镇区连接英山东河流域经济的咽喉,处在温泉度假区和318国道、武汉合肥高速汇聚的黄金地段,具备明显的地理位置显著区位优势!   自然地理概况:   柳林河,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东河下游一支流小河;自北向南呈竖弯钩状;发源于英山县温泉镇黄柏山中水库遍布的深林区,流经跃5杨树沟村、跃4马家坳村、跃3蛇龙尖村三个生产大队,最终于跃2斗米畈村生产大队下辖的陶家湾第五生产小队(组)边缘处注入英山县东河,形成东河下游流域除城关区外的独特冲击河谷平原三角地貌;畈区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柳林小河养育着跃进管理区的人民。   历史行政沿袭:   土地改革以后柳林河互助组得到广泛发展。   在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中,发展成为柳林河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按经营业务的不同,当时可以分为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时至今日,上述合作社中仅供销社发展为个体承包工商户经营与柳林河信用社迁址到河东G318国道旁存在并一度壮大;   柳林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由柳林河初级社发展而成,规模较初级社大   成立之初为1950年代后期至1984年,设柳林河生产大队;   鼎盛时期:1958年柳林河生产大队进一步发展为柳林河农村人民公社,即今天人们俗称之“柳林河跃进管理区”,另下辖跃2斗米畈、跃3蛇龙尖、跃4马家坳和跃5杨树沟生产大队,同跃1柳林河并称“柳林河农村人民公社”。   社会经济发展:2000年-2004年,进入新世纪时代,随着G318国道的贯通,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着外资的大势日趋浓厚,以柳林河生产大队为主要经济中心,斗米畈、蛇龙尖为次要经济中心,兼之马家坳、杨树沟为第三经济区域的开放格局日益形成!   4、导演 柳河   韩国导演   成名作:暴力三部曲之《卑劣的街头》   经典语录:   「藉由『违背原则』的问题,来实现戏剧的极大值。」   「历史剧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 如果一部历史剧没有添加现实生活的元素,那么就只不过是一部描述过去故事的戏剧而已。《霜花店:朕的男人》这部电影里蕴含了爱情、背叛、执着、惩罚、0、政治欲望等多重元素,历史剧将人与人之间所有的关系原型(archetype)透过现代化的借镜,赋予重新诠释的意义。」—— 柳河   柳河导演多才多艺,拥有诗人、编剧家、演员等多重身份,他以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实现了完成度极高的多部戏剧作品。2001年《结婚是疯狂的》突破性地推翻了过去既定的结婚制度;2004年藉《马粥街残酷史》这部戏,一针见血地批判校园里绝对服从和无止尽的竞争制度;2006年在《卑劣的街头》里,他把被暴力玷污的粗暴世界当作游戏来消费,以锐利的视角来看待残忍的欲望。   柳河导演将因承受社会各种考验障碍而受到压迫、不得不做出极端选择的人们,当成故事的主人翁,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以及具真实性的背景来描写,因而获得影坛和观众的好评。《霜花店:朕的男人》这部电影是柳河导演睽违两年所完成的力作,初次挑战历史剧体裁的他,将他锐利独到的视角和戏剧性的故事衔接在一起,令所有影迷都充满了高度期待。   

梅河口市

  邮编:135000 代码:220581 区号:0435 地理坐标:东经125°15′~126°03′,北纬42°08′~43°02′   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北与辉南县、磐石市毗邻;东南与柳河县为邻;西南与辽宁省清原县交界;西北与东丰县接壤。南北长97千米,东西宽35千米,总面积2174.6平方千米。总人口6154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9714人。   市人民0驻和平大街。全市辖5个街道、12个镇、6个乡、1个民族乡:新华街道、解放街道、和平街道、福民街道、光明街道、山城镇、海龙镇、红梅镇、新合镇、曙光镇、中和镇、进化镇、一座营镇、水道镇、康大营镇、牛心顶镇、黑山头镇、李炉乡、杏岭乡、双兴乡、兴华乡、吉乐乡、小杨满族朝鲜族乡、湾龙乡。共有27个社区、303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街道乡镇简介)      解放街道(Jiefang Jiedao)  代码:220581001 邮编:135000   位于市区中心。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3865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883人。办事处驻站前路。辖站前社区、育才社区、园林社区、电厂社区、季家社区、季家村、新城村。   因街道驻地而得名。伪满时期叫东门外,国民党统治时期叫二堡,1947年解放后改名为解放街。1985年3月海龙县改为梅河口市,划分四个街道办事处,本街由原建国、站前等三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      新华街道(Xinhua Jiedao)  代码:220581002 邮编:135000   位于梅河口市区西部,面积6平方千米。人口5035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613人。办事处驻和平大街。辖金华社区、爱民社区、松江社区、沿河社区、建国社区、建国村、同意村。   因驻地新华街而得名。伪满时期为双龙区,国民党统治时期为双龙村。1947年解放后建街,改名为新华街,至今。   和平街道(Heping Jiedao)  代码:220581005 邮编:135000   位于市0西北1千米处,东与铁东街,西与气象站,南与铁西街,北与铁东街相接。面积14平方千米。人口3933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237人。办事处驻福建路。辖丽园社区、青园社区、四合社区、八十八栋社区、铁东社区、翠园社区、全胜村、万胜村。   因驻地而得名。民国时期,姓徐的在此开炮铺,曾叫徐炮铺。伪满时期日本人在此地修住宅区,因此称日本住宅区……      福民街道(Fumin Jiedao)  代码:220581006 邮编:135000   位于梅河口市区西南2千米,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1759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86人。办事处驻和平大街。辖砂轮社区、桥西社区、福民村、张家村、同心村、和盛村、幸福村、常家村、永丰村。   因驻地福民村而得名。光绪四年,归属于海义社。民国时期开设梅河口乡。伪满时期改乡建街,成立梅河口公所。1947年5月……   光明街道(Guangming Jiedao)  代码:220581007 邮编:135000   位于市区南部,大柳河南岸,面积11平方千米。人口1817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391人。办事处驻南河路。辖前途社区、莲花社区、向阳社区、兴业村、业家村、革新村。   1987年建立街道办事处,因位于大柳河南岸,定名为河南街道。1994年12月31日,经省0批准……      山城镇(Shancheng Zhen)  代码:220581100 邮编:135022 地理坐标:东经125°23′-125°27′,北纬42°21′-42°23′   位于市区西南25千米,面积152.8平方千米,其中城区12.1平方千米。人口7467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1581人。镇0驻团结街。辖32行政村:团结社区、东放社区、利民社区、东胜村、永胜村、金星村、四合村、东山村、郑家村、西山村、五里卜村、西花园村、中花园村、东花园村、河南村、大泉眼村、二泉眼村、三泉眼村、新泉村、华丰村、南沟村、头八石村、东小卜村、城东村、城西村、二龙村(驻二龙山)、龙山村(驻站前堡)、东玉井村、小湾村(驻小湾沟)、西玉井村、保民村、保兴村、大安村、大湾村(驻大湾沟)、桦树村(驻大庙)。   山城镇是一座古城,城镇西北角一座城子山,山上有600年前的古城遗址,因此得名城子山。而本镇又位于城子山脚下,故名山城子。清初此地为禁垦围场,光绪年开发,归海信社管辖,民国时期为山城镇,民国二年在此设海龙右翼翼长衙门。1928年东边道镇守使行署由丹东(安东)移到山城镇。伪满时期为山城镇公所,……2000年11月经吉林省0批准,将原花园朝鲜族乡合并到山城镇。2005年9月9日,经省0批准,撤销大湾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山城镇管辖(享受民族乡待遇);10月,山城镇完成了与大湾镇的合并。合并前,原山城镇面积82.3平方千米。人口64300人。      原大湾镇(Dawan Zhen)  代码:220581104 邮编:135028  位于梅河口市西部,距市里35千米。面积70.5平方千米。人口1037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人。镇0驻二龙山村。辖个行政村:小湾村、东玉井村、西玉井村、保民村、保兴村、大安村、大湾村、桦树村、二龙村、龙山村。  因境内大湾沟屯得名。清咸丰年开发,初设海乐社,治所二龙山。民国时为大桦树乡,伪满时期改为二龙山村。解放后划归吉乐……      红梅镇(Hongmei Zhen)  代码:220581101 邮编:135018   面积91平方千米。人口6202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650人。镇0驻红梅街。辖14个行政村:东升社区、红梅社区、工农社区、新风社区、向阳社区、中兴村、联盟村、永光村、民主村、福利村、曲家村、富强村、刘大村、程家村、白石沟村、隐贤村、保贤村、岭西村、四八石村。   因在梅河口境内,红梅矿又建在镇驻地,取红梅矿的“红”字,梅河口的“梅”字,故得名红梅镇。……      海龙镇(Hailong Zhen)  代码:220581102 邮编:135007   面积140.3平方千米。人口4605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114人。镇0驻海龙。辖17个行政村:九龙社区、龙兴社区、西关社区、城南村、鲜红村、双峰村、双顶村、向前村、先进村、先锋村、兴隆村、裕民村、利民村、东吉村、正义村、新胜村、春光村、春明村、八家岗村、大榆树村。   本镇位于大柳河下游,地势低洼,水草丰盛,生存着一种叫水獭的小动物,“海龙”是满语水獭的汉译。海龙为一古镇,明代女贞哈达部驻本镇。清朝时封禁为围场。自围场开放以后,一直是围场总管衙门、海龙厅、海龙府、海龙县的治所。1956年10月26日海龙县县城正式由海龙迁至梅河口镇。      新合镇(Xinhe Zhen)  代码:220581103 邮编:135006   位于梅河口市东郊,距市区20千米,面积147.5平方千米。人口256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48人。镇0驻新合堡。辖16个行政村:新合村(驻新合堡)、新华村(驻新合堡)、东兴村(驻孙家街)、得胜村(驻孙家粉坊)、保安村(驻纪家街)、黑山村(驻李大院)、新民村(驻谢家街)、新春村(驻永安屯)、新兴村(驻付家粉坊)、河洼村、马家村、胜利村、双胜村、茂林村(驻林家大院)、平安村(驻张家粉坊)、永发村。   镇名源于驻地,新合堡系原河洼乡所在地,早年称霍家烧锅,伪满时期改称新合堡。光绪初年开发,初设治为海达社。民国时期改为太平川乡,伪满时期改称太平川村,并设有警察分驻所,……      水道镇(Shuidao Zhen)  代码:220581105 邮编:135023   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1084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84人。镇0驻水道村。辖10个行政村:新丰村(驻李店)、新立村、水道村、烟桥村、爱林村、龙头村、新开村、中和村(驻幸福)、新立屯村、西北沟村。   由驻地水道屯而得名。光绪初期开发,归属海升社管辖。民国时期归大荒沟乡,伪满时期为大荒沟村,下水道屯。1956年为……   中和镇(Zhonghe Zhen)  代码:220581106 邮编:135021   位于梅河口市区西南20千米,面积65.2平方千米。人口1468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82人。镇0驻白家堡。辖11个行政村:东下村(驻牟家街)、光明村(驻叶家街)、刘堡村、兰堡村、黎明村(驻白家堡)、二八石村(驻白家堡)、平等村、三八石村(驻赵家大院)、张油坊村、金厂沟村、关家沟村。   清初为禁垦围场,光绪初年开发,设治为海仁社。民国时期归头八石乡管辖。伪满时期归属桦树村。1947年建区时,因境内有中和屯而得名。……      黑山头镇(Heishantou Zhen)  代码:220581107 邮编:135029   位于梅河口市区西6千米。面积47.5平方千米。人口1219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3人。镇0驻张家堡。辖7个行政村:黑山头村、自强村(驻李家床子)、宝山村、和平村(驻梁家街)、建设村(马家街)、丰收村、团结村(张家堡)。   由原驻地黑山头村得名。因其境内有一座秃山,表面石头呈黑褐色,故名黑山头。清朝同治末年开发,归属海智社。民国时期改为大黑嘴子乡,伪满时改为宝山村。1947年解放后,……      曙光镇(Shuguang Zhen)  代码:220581108 邮编:135002   面积80.8平方千米。人口148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19人。镇0驻六八石村。辖15个行政村:曙光村(驻六八石)、六八石村、汪家村(驻东山屯)、莲花村(驻付家沟)、同胜村(驻胡家街)、罗家村、艾家村、永富村、安全村、五人班村、红星村(驻杜家街)、五八石村(驻西太平)、西太平村、安乐村、东太平村。   由驻地得名“曙光”。光绪四年开发,初设治为海良社。民国初期改为六八石乡。并设有巡警局。伪满初期为保安镇(后期改为……   进化镇(Jinhua Zhen)  代码:220581109 邮编:135003   位于梅河口市南部,距市区18千米,南界为柳河县。面积90.7平方千米。人口1315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45人。镇0驻进化村。辖10个行政村:进化村、大兴村、永范村、前进村(驻三合屯)、三合村、通河村、乐善村、碱水村、维新村、谢家村。   以驻地进化村而得名。光绪初年开发,属海隆社管辖。民国时期归碱水河子乡和三合堡乡。1937年伪满时期归属谢家营村,……      牛心顶镇(Niuxinding Zhen)  代码:220581110 邮编:135011   2005年2月5日,经省0批准,撤销野猪河镇、双泉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牛心顶镇管辖。位于梅河口市东北部,距市区28千米,面积187.5平方千米。人口2788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1人。镇0驻牛心顶村。辖21个行政村:牛心顶村、兴隆沟村(驻董家屯)、马场村、小河北村、王家村(驻蔡家沟)、河东村、搭连沟村(驻前搭连沟)、八泉眼村、兴隆堡村、双泉村、向阳村、陈家村、朝阳村、凤阳村、野猪河村、自兴村、三里村、新红村(驻刘家街)、六合村(驻郭家屯)、大沙河村、常兴村。   原牛心顶镇(Niuxinding Zhen)  代码:220581110 邮编:135011  位于梅河口市东北部,距市区28千米,面积71.9平方千米。人口12512人。镇0驻牛心顶村。辖牛心顶村、兴隆沟村、马场村、王家村、搭连沟村、河东村、小河北村。  由驻地得名。牛心顶屯名始于海龙建治之初,该屯东有一形似牛心的山,山下之屯称为牛心顶。清初为禁垦围场,光绪初年开发,设海盛社。民国初期为牛心顶乡,伪满时设牛心顶村。1947年解放……   原野猪河镇(Yeizhuhe Zhen)  代码:220581111 邮编:135012  位于梅河口市最东部、距市区30千米,靠近辉南县朝阳镇城郊。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952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人。镇0驻野猪河村。辖野猪河村、自兴村、三里村、常兴村、六合村、新红村、大沙河村。  由驻地野猪河村而得名。此处开发前曾有河有林,常有野猪来河边栖戏,故人们将此河称之为野猪河。光绪初年开发,属海康社,民国时期为野猪河乡,伪满时期为野猪河村,1947年解放后,为野猪河区……   原双泉乡(Shuangquan Xiang)  代码:220581212 邮编:135013  位于梅河口市东北部,距市区35千米,面积61.6平方千米。人口584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人。乡0驻八泉眼村。辖个行政村:陈家村、向阳村、朝阳村、八泉眼村、凤阳村、兴隆村、双泉村。  乡名源于驻地双泉堡。因堡内有两个泉眼,故得名双泉。清光绪年间开发,归属海安社。民国时期为八大泉眼乡。伪满时期设双泉堡村。1947年解放后,归野猪河区……        一座营镇(Yizhuoying Zhen)  代码:220581112 邮编:135014   位于梅河口市北部,距市区34千米。面积77.45平方千米。人口1154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71人。镇0驻中心村。辖13个行政村:南大桥村、高杨树村、韩家店村、靖安村、永新村、一座营村、泉眼村、中心村、明新村(驻后明新)、太平河村、纸坊村(驻黄家街)、穆家店村、新盛村(驻前明新)。   镇名源于光绪年间,为了保护围场,清兵于山南坡扎下一座营盘守护,百姓称此地为一座营,沿称至今。光绪初年开发,归属于海治社管辖。民国年间为黑咀子乡,伪满时改称一座营村。1947年土改后为……      康大营镇(Kangdaying Zhen)  代码:220581113 邮编:135015   位于梅河口市最北部,距市区43千米。面积102.4平方千米。人口1398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86人。镇0驻康大营村。辖17个行政村:康大营村、孟家沟村、大桥村、二道岗村、鲜忠村(驻二道岗)、二道河子村、前赵家街村、北赵家街村、横头山村、北五块石村、南五块石村、慕家粉坊村、三十一户村、三湾子村、民安村、黑嘴子村、宋家街村。   因驻地康大营村而得名。清初,此地设有正兰旗兵营,西有一条36丈宽的观马道,人们习惯……光绪初设治,归海兆社。民国时期为康大营乡,伪满时为二道岗村。1947年解放后,为一座营区康大营      吉乐乡(Jile Xiang)  代码:220581201 邮编:135025   面积96.9平方千米。人口94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22人。乡0驻吉乐屯。辖10个行政村:吉庆村、吉乐村、吉兴村、卧龙村、吉宏村(驻吉祥屯)、挑参沟村、复兴村、小吉乐村、吉安村、吉祥村。   因驻地吉乐而得名。清光绪初期开发,归属于海升社管辖为大荒沟乡。伪满统治时期为大荒沟村,并设有警察署。九三光复后,设吉乐……      小杨满族乡(Xiaoyang Manzu Xiang)  代码:220581202 邮编:135024   2005年9月9日,经省0批准,撤销姜家街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小杨满族朝鲜族乡管辖。面积178.9平方千米。人口1598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39人。乡0驻大杨村。辖17个行政村:大杨村、古城村(驻方家街)、方家街村、庆云村、景兴村、杨树河村、庆福村(驻小荒顶)、陈大桥村、保祥村、宫家街村、双龙村、双阳村(驻双龙)、姜家街村、倒木沟村、大桦树村(驻腰堡)、头道碱场村、六官巷村(驻黑咀子)。      原姜家街乡(Jiangjiajie Xiang)  代码:220581200 邮编:135026  位于梅河口市西南部。面积68.7平方千米。人口524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人。乡0驻姜家街村 。辖六官巷村、头道碱场村、大桦树村、倒木沟村、姜家街村。  由驻地得名。咸丰末年开发,归属海恒社。民国时期为六官巷乡,姜家甲,伪满时期归姜家街村公所,1947年解放后为吉乐……   原小杨满族乡(Xiaoyang Manzu Xiang)  代码:220581202 邮编:135024  位于梅河口市区西南33千米处,面积110.2平方千米。人口10736人。乡0驻大杨村。辖庆去村、景兴村、杨树河村、庆福村、陈大桥村、保祥村、宫家街村、双阳村、双龙村、大杨村、古城村、方家等。   原驻地小杨树河,因小杨树河流经这里而得名,后简称“小杨”而得名。光绪初期设治时归海升社管辖,前中华民国归头八石乡,伪满统治时期为杨树河村,1947年解放后为第八区(……      李炉乡(Lilu Xiang)  代码:220581207 邮编:135001   位于梅河口市中部,距市区4.5千米。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1367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人。乡0驻李炉村沈家街。辖10个行政村:三人班村、李炉村(驻沈家街)、连山村(驻靠山屯)、永强村(驻宫家街)、永平村(驻庞大院)、广丰村(驻赵大房)、广居村(驻鸭绿)、邱凤村(驻邱家街)、凤城村(驻小城子)、东泉村(驻嗡泉)。   乡名因李炉村而得名。相传,光绪年间由山东迁来李姓铁匠在此开炉,取名李炉。民国时期为莲花乡,伪满时期为莲山村。1947年土改后为六八石区的一个村(李炉沟村)。1956年为……      杏岭乡(Xingling Xiang)  代码:220581207 邮编:135004   2005年2月5日,撤销义民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杏岭乡管辖。面积156.9平方千米。人口3197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91人。乡0驻杏岭。辖30个行政村:杏岭村、升平村、小城子村、东升村(驻小城子)、支前村、强胜村、双合村、双茂村(驻双合)、富裕村、帽山村、杏山村(驻帽山)、隆盛村、兴龙村、鸭绿村、鲍家村、永顺村(驻姜家街)、周家村、兴起村(驻赵家街)、团山村、义民村(驻姜家街)、文光村(驻唐家炉)、平原村(驻大平川)、新建村(驻张窝棚)、西兴村(驻孙家街)、永长村(驻曲家堡)、文明村、保林村(驻苗家堡)、文华村(驻潘家街)、永久村(驻杨树河子)、久长村(驻李家街)。      原杏岭乡(Xingling Xiang)  代码:220581207 邮编:135004  面积90平方千米。人口18313人。乡0驻杏岭村。辖团山村、小城子村、杏山村、富裕村、支前村、双合村、强胜村、杏岭村、隆盛村、升平村、永顺村、兴龙村等。  由驻地得名“杏岭”。光绪初设海会社。民国初期为杏岭乡,伪满时期设杏岭村。1945年“九三”胜利后,于1946年初建立了杏……   原义民乡(Yimin Xiang)  代码:220581208 邮编:135005  位于梅河口市东南部,距市区15千米。面积66.9平方千米。人口13661人。乡0驻于家街。辖平原村、永长村、保林村、义民村、文华村、永久村、久长村、新建村、西兴村、文光村、文明村。  由驻地义民大队得名“义民”。光绪初期开发,归属海道社管辖。民国时期划归太平川乡,伪满时期改为安乐村。1947年土改后,属杏岭区……      兴华乡(Xinghua Xiang)  代码:220581213 邮编:135000   位于梅河口市东北部,距市区41千米。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1288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97人。乡0驻张家街。辖12个行政村:兴华村(张家街)、东生村(岳家街)、连双村(驻闫家屯)、双木村(驻修家街)、双凤村(驻周烧锅岭)、凤山村(驻大福禄)、卫国村(驻长安屯)、黑顶子村(驻田家街)、新星村、普安村(驻贾家屯)、金家岗村、礼让村。   因驻地兴华大队而得名。光绪六年开发,初设治海安社。民国时期改称腰住所,驻地张家街甲。伪满时期改称双凤山村。1947年土改后……      双兴乡(Shuangxing Xiang)  代码:220581210 邮编:135009   位于梅河口东北部,距市区18千米。面积104.8平方千米。人口148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1人。乡0驻双兴村双兴龙。辖12个行政村:双兴村、八家子村、积善村、靠山村(驻关家沟)、裕庆村(驻龙王庙)、中山村(驻双庙子)、福兴村(驻金家街)、庆胜村(驻初家街)、宝善村(驻吴大院)、同合村(驻汪家店)、楼山村(驻王粉坊)、德庆村(驻汪家街)。   因驻地双兴村得名,其名称源于民国时期,最早称为双龙村,后改为双龙甲和兴龙甲,取两名之一字为双兴。清光绪四年开发,属海升社。民国时期为湾龙沟乡,伪满时为兴农村。1947年解放后,为兴农区。1951年……      湾龙乡(Wanlong Xiang)  代码:220581211 邮编:135008   位于梅河口市中部,距市区29千米,面积104.8平方千米。人口24577人。乡0驻湾龙沟。辖农安村、共安村、三山村、湾龙村、福安村、龙河村、小榆树村、双山村、兴安村、五奎顶村、双安村、平兴村等。   乡名因境内湾龙河而得名。清初为禁垦围场,光绪初期开发,设治为海化社。民国时期改设湾龙沟乡。伪满时期改为湾龙福安乡。1958年……1983年11月14日,经省0批准,福安乡更名为湾龙乡。      地图         历史沿革      梅河,满语称梅黑河 (蛇的意思),发源于东丰县分水岭之东麓,分西南、西北两源,至东丰县界的小四平街汇归一处,东顺南折至梅河台入境,由西南隅流人大柳河,梅河水入大柳河之口,得名梅河口。   清朝末年   光绪四年(1878年)在海龙设荒务局,丈放鲜围场荒地。光绪五年(1879年)于海龙城设置围声总管衙门,置总管1人,辖佐領人,左翼协领驻朝阳镇,右翼协领驻山城镇。光绪五年(1879年)由盛京将军歧元奏请,添设海龙通判。   光绪六年七月四日(1880年9月19日)旨准划鲜围场山城子围等20围设海龙抚民厅。置抚民通判,通判衙门与围场总管同住海龙城。海龙厅共有村屯220个,分别属于36社:海昇社(0山)、海平社(双顶子)、海盛社(牛心顶)、海治社(高杨树、亮子河)、海亿社(北黑咀子)、海兆社(康大营)、海安社(八大泉眼)、海康社(朝阳镇、野猪河)、海振社(团林子)、海兴社(蛤蟆河)、海保社(蛟河)、海甲社(黄泥河)、海绥社(孤顶子)、海聚社(一统河洼)、海化社(湾龙沟)、海通社(鸭绿河)、海达社(太平川)、海恩社(莲荷泡)、海惠社(杏岭)、海循社(三合堡)、海良社(六八石)、海仁社(四合堡)、海义社(梅河口)、海智社(大黑咀子)、海永社(山城子)、海和社(头八石、杨树河)、海乐社(二龙山)、海永社(白银河)、海强社(孤山子)、海升社(大荒沟)、海隆社(碱水河)、海恒社(六官巷)、海茂社(大桦树)。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盛京将军增礼花要求勘东流水围场,安插金州愿迁之旗民。光绪二十八年六月(1902年8月),添设东平(东丰)、西丰、西安(辽源)3县,海龙升为府,并划年收入柳河县均归海龙府管辖(后于宣统元年添设辉南厅)。隶属盛京将军,府城海龙。海龙升府后围场总管逐渐失去职能,故于宣统元年(1909年1月)再次奏请,于宣统二年九月(1910年10月)旨准(当时山城镇、朝阳镇两佐各领未裁,各领摧甲兵仍驻原地,兵丁随时选充地主巡警),总管裁撤以且,其所征地、房、田、粮税等,一律转归海龙府征收报解。   宣统元年(1909年),按自治规程海龙府本治划为22乡。即城厢、0山;东路一乡双顶子,二乡一统河洼,三乡朝阳镇、野猪河;南路一乡太平川,二乡鸭绿河,三乡杏岭、三合堡;西路一乡湾龙沟,二乡梅河口、莲花泡,三乡六八石(后改为保安镇)、碱水河子,四乡大黑咀子、四八石、五乡山城镇、头八石,六乡大荒沟,七乡杨树河子,八乡六官巷、大桦树、亮子河,三乡北黑咀子,四乡康大营。不久,合并为2镇6乡,2镇有朝阳镇、山城镇。6乡有高杨树、亮子河、北黑咀子、康大营为一乡,梅河口、湾龙沟、莲花泡为一乡,太平川、野猪河为一乡,六八石、碱水河子、杏岭、三合堡为一乡、白银河、孤山子为一乡,城厢(县城)为一乡。同年,辉南设厅,将海龙辖区海振社(团林子)、海兴社(蛤蚂河)、海保社(蛟河)、海甲社(大阳)、海缓社(孤顶子)、海聚社(楼上)、海远社(南平安川)、海方社(北平安川)划归辉南。   民国时期   1913年,改海龙府为海龙县,隶属于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2月,废除道制,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海龙县

集安市

  邮编:134200 代码:220582 区号:0435 地理坐标:东经 125°45′-126°30′、北纬40°52′-41°35′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北部与通化县、通化市、白山市毗邻,西南部与辽宁省宽甸、桓仁两县接壤。东西长80千米.南北宽75千米,总面积3408.18平方千米。总人口226583人。   全市辖4个街道、9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团结街道、黎明街道、通胜街道、城东街道、青石镇、榆林镇、花甸镇、头道镇、清河镇、台上镇、财源镇、大路镇、太王镇、麻线乡、凉水朝鲜族乡。      行政区划(街道乡镇简介)      团结街道(Tuanjie Jiedao)  代码:220582001 邮编:134200   位于集安市区西半部,东与黎明街为界,西至通沟河,南至鸭绿江北岸,北以山城桥为界。面积1.45平方千米。人口30692人。办事处驻团结路577号。辖4个社区、2个村:东盛社区、朝阳社区、沿江社区、育才社区、绿江、镇江。   由驻地街路团结得名。1989年3月始建团结街道办事处。   黎明街道(Liming Jiedao)  代码:220582002 邮编:134200   位于集安市区东半部。东与城东街道相邻,西与团结街道相连,北与通胜街相邻,南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21045人。办事处驻团结路553号。辖4个社区、1个村:迎宾社区、锦江社区、东顺社区、康平社区、胜利。   以驻地街路黎明而得名,寓意是兴旺发达。1989年3月始建街道办事处。   城东街道(Chengdong Jiedao)  代码:220582003 邮编:134200   办事处驻。辖等。   因地处城区东部而得名。1989年3月始建城东街道办事处。   通胜街道(Tongsheng Jiedao)  代码:220582004 邮编:134200   位于集安市西部,东与团结相邻,东南与太王镇、青河镇,西北与麻线乡、台上镇接壤。面积59.62平方千米。人口11541人。办事处驻。辖2个社区、3个村:都城社区、河西社区、城后、通沟、山城。   由驻地街路通胜而得名。1989年3月始建通胜街道办事处。   青石镇(Qingshi Zhen)  代码:220582100 邮编:134202   位于集安市东北22千米,西北与太王镇,东北与通化县,白山市相邻,南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面积306.56平方千米。人口7524人?。镇0驻黄柏。辖1个社区、8个村:大榆树社区、青石、黄柏、蒿子沟、望江、秋皮、石湖、长川、下套。   根据此地出产“花岗岩青石”而得名。于咸丰年间新开发,光绪28年(1902年)由桓仁县划归辑安县祥和保,为上-。民国和伪满时期均……   清河镇(Qinghe Zhen)  代码:220582101 邮编:134213   位于集安市0驻地西北41千米,东与通化县、南与太王镇、西南与台上、花甸,西北与头道镇接壤。面积503.62平方千米。人口20644人。镇0驻清河。辖大川、长岗、东岔、矿山、青沟、二道、三道、前进、清河、热闹、杨木桥、上围子、文字、幸福、天桥15个村。   因苇沙河水清沏透明,命为清河公社,沿用至今。于清同治初年始有住户,公社原驻青沟子,隶属通化县管辖。光绪二十八年划归集安县民聚保,民国时期……   榆林镇(Yulin Zhen)  代码:220582102 邮编:134206   位于集安市西南25千米处,东与麻线乡,西与凉水乡、大路乡,北与台上镇接壤,南邻鸭绿江。面积281.44平方千米。人口13571人。镇0驻榆林。辖榆林、样子沟、地沟、朱仙沟、大甸子、迎水、向阳、治安、复兴9个村。   由驻地榆林而得名。清道光年间开发,光绪28年由桓仁划为辑安县融和保榆林子村。民国六年为三区西二乡融和保,1936年设……   花甸镇(Huadian Zhen)  代码:220582103 邮编:134215   位于集安市西北39千米,东与台上镇,西与财源镇,南与辽宁桓仁县,北与清河镇、头道镇接壤。面积156.38平方千米。人口11051人。镇0驻花甸。辖花甸、新河、横路、东沟、土城、钓鱼、柞树、宝甸8个村。   由驻地花甸而得名。清道光初年开发,光绪28年由通化县划归辑安县西聚保。民国二年为北一镇四区西聚保花甸子甲,伪满时期为……   头道镇(Toudao Zhen)  代码:220582104 邮编:134211   位于集安市西北50千米。东与清河镇、西与财源镇、南与清河镇接壤,北与通化县隔江相望。面积332.42平方千米。人口26445人。镇0驻头道。辖驮道、南沟、金家、沿江、长江、梨树,共6个村。   因位于苇沙河第一道弯的平川地,故称头道崴子(河流拐弯处的平川地当地人称崴子),简称头道。光绪28年,头道由通化县划归辑安县永聚保;民国元年为北一镇永聚保;民国12年为八区头道崴村;1934……   台上镇(Taishang Zhen)  代码:220582105 邮编:134217   位于集安市西北35千米,东与麻线、西与花甸、南与榆林、大路、北与清河接壤。面积422.32平方千米。人口15969人。镇0驻台上。辖台上、东升、东明、大顶子、光明、荒崴子、兴安、刘家、双岔、板岔、老岭、中兴,共12个村。   因屯在6平方千米的土台上而得名台上。于同治初年开发,光绪28年由通化县划为辑安西聚保;民国时期为北一镇西聚保;伪满统治时为五区台上……   财源镇(Caiyuan Zhen)  代码:220582106 邮编:134216   位于集安市北46千米处。东南与花甸镇,东北与头道镇,西南与辽宁省桓仁县接壤,西北隔浑江与通化县相望。面积174.74平方千米。人口15754人。镇0驻财源。辖财源、双兴、报马、哈塘、新建、甲乙、马蹄、霸王、北屯、泉眼,共10个村。   当时有人栽培大片韭菜称韭菜国,1921年由辑安县秘书宋兴桥改为久财源,含义是永久发财的发源地,解放后……清道光年始有住户,光绪28年由通化县划归辑安县同聚保;民国初年为北一镇同聚保;伪满时期为六区久财源村……   大路镇(Dalu Zhen)  代码:220582107 邮编:134208   位于集安市西南35千米处。东与凉水乡、西与辽宁省桓仁县,北与台上镇接壤,南隔浑江与宽甸县相望。面积254.73平方千米。人口8955人。镇0驻大路。辖大路、爬宝、高地、新兴、大阳岔、古马岭、正义,共7个村。   因集桓路由东向西横穿乡间山路曾得名横路,1936年县官指令将乡间小道建成大道,故得名大路。清同治年间始开发,光绪28年由桓仁县划归辑安县冲机保;民国初年为西二乡冲机保;伪满时期为三区大阳岔保……   太王镇(Taiwang Zhen)  代码:220582108 邮编:134201   位于集安市东2千米处。东与青石镇、北与清河镇、西与黎明街接壤,南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面积378.42平方千米。人口25616人。镇0驻太王。辖民主、太王、上解放、下解放、二股流、禹山、果树、阳岔、新红、大荒沟、六叶、大青沟、双安、高台子,共14个村。   由驻地太王而得名。同治末年开发;光绪28年由桓仁县划归辑安县蕴和保东岗村;民国时设东岗保村;伪满时期为河西村;1945年……   麻线乡(Maxian Xiang)  代码:220582202 邮编:134204   位于集安市西4千米处。东与通胜街道、西北与榆林镇、台上镇接壤,南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面积296.15平方千米。人口10756人。乡0驻麻线。辖麻线、红星、上活龙、建疆、石庙、太平、兴安、自兴、江口,共10个村。   因本沟多居住朝鲜族人,用麻线织布而得名麻线。光绪初年开发,1902年由桓江县划归辑安县致和保玛砚村;民国时为西二乡致和三保麻线村;伪满时期为河西……   凉水朝鲜族乡(Liangshui Chaoxianzu xiang)  代码:220582206 邮编:134207   位于集安市西南35千米处。东与榆林镇、西与大路镇接壤,北隔浑江与辽宁省宽甸县相邻。面积174.91平方千米。人口6660人。乡0驻凉水。辖凉水、永家、石青、荒岔、海关、石撅、通天沟、杨木林、外岔沟,共9个村。   距此屯西南2千米处有一家泉眼实体,四季出水,寒冬不结冰,盛夏水甘凉,而得名凉水泉子,简称凉水。光绪28年由桓仁县划归辑安县冲和保凉水泉子上牌;民国时为二区冲和保凉水村;伪满时设外岔沟村;1945年……        地图         历史沿革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清廷划桓仁六保、通化五保在通沟口设置辑安县,属奉天省兴京府。“辑安”是用来表示收拢民心,使地面安宁之意。1946年先后隶属辽宁省、辽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通化行署,成立辑安县人民0。1952年6月,辑安县由通化专区管辖改划为辽东省直辖。1954年8月1日,由辽东省划归吉林省通化专区管辖。1954年划属吉林省,隶属通化专区。1955年,辑安县人民0更名为辑安县人民委员会。1965年辑安县改名为集安县(驻集安镇)。1985年撤销通化专区,通化市升为地级市,隶属通化市。1988年撤县设市。   1988年3月16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88]49号)同意撤销集安县,设立集安市(县级)。以原集安县的行政区域为集安市的行政区域。1988年4月4日,吉林省人民0通知(吉政发[1988]70号)集安市归通化市代管。   1945年9月,划归冀热辽区辽吉办事处第四专区。12月,划归安东省通化专区。辖7个区公所,90个村。不久调为8个区公所,110个村。1946年1月,划归吉辽省通化分省管辖,通化分省驻通化。7月,划归辽宁省通化专区,11月20日,我军撤出通化一带。-军队进入。   1947年4月,辑安获得解放。1948年7月,划归辽东省通化专区。辑安县辖110个村, 不久恢复8个区,仍为110个村。 1949年5月18日,仍归辽东省通化专区;同年增设城关区。1952年,辑安县辖3个区,1个镇、30个乡、1个街。   1956年,设辑安镇。1958年9月15日,辑安县辖7个乡、1个镇、8个公社,96个管理区。   1962年,实行政社合一,由原来的8个公社调整为17个公社,2个镇、1个果树场,125个生产大队,837个生产小队。   1965年1月20日,经国务院(国秘字第22号)文件批准,将辑安县更名为集安县。4月,集安镇0更名为集安镇人民委员会。将原9个区合并为4个区,1个镇、30个乡。又调整为20个乡、1个镇、110个村,90个农业社。   1968年,撤销集安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集安县革命委员会。将集安镇分出一部分成立郊区公社。   1979年2月,撤销通化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通化地区行政公署,集安县隶属于通化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撤销集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集安县人民0。集安县辖17个公社、2个镇,124个生产大队,785个生产小队。   1983年,集安镇革命委员会改为集安镇和郊区乡人民0。12月,经吉林省人民0批准,撤销清河乡,设立清河镇。果树场改乡。计辖3个镇,17个乡,131个村,581个自然屯。   1984年12月,头道、花甸、榆林3个乡改成头道、花甸、榆林3个镇,调整后辖6个镇、14个乡,村屯数未变。   1985年2月,郊区乡并入集安镇。3月8日,撤销通化地区,设立通化市(地级),集安仍归通化市管辖。5月15日,凉水乡改为凉水朝鲜族乡。因修电站被水淹没,撤销老虎哨一村、王屯,即江口村的镜沟、江口屯,老虎哨村的西老虎哨、仿车、剑窖3个屯。   1988年3月16日,国务院[国函字(88)第49号]文件批复,4月4日吉林省人民0[吉政函(88)第70号]文件通知,同意撤销集安县,设立集安市(县级市),以集安县的行政区域为集安市的区域,集安市成立以后,由吉林省直辖,暂由通化市代管。   1989年2月3日,经吉林省人民0批准,撤销集安市的集安镇,设立通沟乡及团结、黎明、城东、通胜四个街道办事处。   1992年9月8日,经吉林省人民0批准,撤销集安市财源、台上乡,设立财源、台上2个镇。   1994年11月14日,经吉林省人民0批准,撤销集安市大路、热闹、阳岔3个乡.设立大路、热闹、阳岔3个镇。   1995年12月,集安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9个乡,53个居民委员会、131个村民委员会。      2000年,集安市辖3个街道、8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239849人,其中:团结街道 31139人、黎明街道 21725人、通胜街道 17370人、青石镇 7251人、榆林镇 12588人、花旬镇 10186人、头道镇 30127人、清河镇 20292人、台上镇 15916人、财源镇 14010人、大路镇 7752人、太王乡 33945人、麻线乡 9714人、凉水朝鲜族乡 7834人。   2002年6月14日,经吉林省人民0批准,撤销太王乡,设立太王镇,将原太王乡所辖的行政区域划归太王镇管辖,镇0驻地不变。2002年12月,集安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总人口2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万人。   2003年底,集安市辖3个街道、11个乡镇:团结街道、黎明街道、城东街道、通胜街道、青石镇、清河镇、头道镇、花甸镇、榆林镇、台上镇、财源镇、大路镇、太王镇、麻线乡、凉水朝鲜族乡,1个省级开发区,126个行政村。面积3217平方千米,总户数72701户,总人口229949人,其中农业人口144955人,占人口总数63%。      


辉南县特产大全




辉南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