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村位于东兴镇集镇周围,东至头圩港,西至美人港,南至上六村,万圣村北界,至惠圣村,合兴村南界及三角洲北尖端,方圆约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0亩,常住人口3030人,分别在17个村民小组。本村紧靠江阴园区靖江开发区,滨江公路边,资源丰富,二三产业分布广泛,分别有个体、工商户285户,货车客车85辆,运输大船14艘,超万吨货轮2艘,私营企业45家,有3个千头猪场,1个万只蛋鸡养殖场,65亩的渔蟹混养,30亩的青虾养殖,及12亩渔塘菲苑垂钓文化娱乐中心。全村总产值近6亿元,人均收入达15750元,在全镇名列前矛。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1282102 | 225300 | -- | 查看 东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克成村 |
克成村地处东兴镇东大门,公新公路穿村而过。共有2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72亩;人口3431人。 近年来,我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立足农业,开展技术培训,努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2012年度社会生产总产值3463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29元;村集体收入10.96万元;2013年度社会生产总产值3655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455元;村集体收入15万元;新型农保参保率达90%以上。 克成村现有村干部8人,其中一名大学生“村官”,配备村劳动保障专干1名。目前本村有党员98人,建国前老党员有2人,退职村干部11人;贫困户共有15户,特困家庭1户;低保户16户,五保户10户。 近两年来,本村农业项目如葡萄种植、水产养殖已经成了村里的特色产业,香橼、草莓、西瓜的种植正迅猛扩展。本村共流转土地700多亩,其中特色产业为葡萄种植150亩;鱼塘养殖达400亩水面;其他种、养殖150亩。 2004年以来,沿江开发建设如火如荼,村里80%的青壮年进入长强钢铁、新扬子造船等大型企业上班。 |
何德村 |
何德村位于东兴镇西南首,地处沿江开发最前沿,沿江高等级公路横贯东西,美人港公路穿越南北,市二级河道美人港、上四圩港直通长江,交通便利,排灌两便。2013年底全村总面积2.64平方公里,19个村民小组,696户,2664人,党员77名,耕地面积1685亩,其中流转土地169亩。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467亿元,其中工业总收入18.8511亿元,农业总收入1002万元,其他收入5157万元,人均纯收入16400元,村集体收入144.2万元。 何德村经济发达,产业兴旺,农业生产连续几年获得丰收,工业产值连年跃上新的台阶,公益事业设施不断增添。村内有世界最大的锚链生产基地,有产值超2亿元的“江北重工”企业,另有9家个私企业及3家专业合作社,建有中心卫生室、农家书屋老年活动室、村广播室、远程教育中心、警务室、便民服务室、多功能健身广场,全村100%的村组为水泥硬质道路。亮化工程全村达9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100%,改厕率达95%。 何德村村两委十分重视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正常开展支部活动,能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及本村实际开展形势多样的宣传教育,认真完成普法任务,农民受教育率达95%以上。群众集体主义,大局观念普遍增强,农业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社会治安稳定,村连续多年无刑事案件发生,民事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8%,无矛盾激化现象。 何德村村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孤有所托。2013年全村参加新型农保率达100%,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困难户全部纳入低保,孤儿及困难学龄儿童学习与生活费用全由村级财政负担,孤寡老人敬老院颐养天年。 村两委领导班子坚强有力,严格按照廉洁高效的模式运作。全村领导班子成员8人,平时实行动态管理,并建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由于村两委强有力的领导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连年来何德村生产发展、经济倍增、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绿化覆盖率35%以上。村民生活富裕,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科教卫生同步发展,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在全镇名利前茅。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县、镇先进集体:1999年——2000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2006年4月被评为江苏省民主法制示范村;1999年9月、2001年3月、2003年2月、2005年5月被评为泰州市文明村;2005年4月被评为泰州市生态村;2000年6月,2001年6月,2003年6月,2007年6月被评为靖江市先进党组织;2007年3月被评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集体、靖江市勤廉示范村,2008年被评为靖江市先进党组织,2009年被评为泰州市文明村,2011年被评为泰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靖江市第九届村民小组换届选举工作先进村,201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康居村,靖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被评为靖江市先进党组织等,历年来均被评为镇先进集体。 村两委将巩固现有成果,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探索,不断进取,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确保全村政治经济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
成德村 |
成德村由过去的成星村和成德村合并为新的成德村。位于东兴镇公新公路以北,东至六圩港,西至美人港,北至横港,与生祠镇相毗邻,,方圆约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44亩,常住人口3705人,分别在30个村民小组。本村沿靠公新公路边,资源丰富,二三产业分布广泛,村内各类企业48户,流转土地1500余亩。其中,近800余亩从事鱼蟹混养,近300亩为翠冠梨种植基地。全村总产值近21300万元,人均收入达16500元,在全镇处于上游地位。 成德村近两三年来集体经济稳中有升,村发包收入逐年上升,截止去年底村级企业租金7万元,村集体各项总收入逾35万元。为民办实事工程作为村主要开支,最近几年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改观。 随着改革开放,积极招商引资,村内各类企业逐步增多,为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了有利资源,但受限于土地瓶颈制约,不少企业不能落户,严重制约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希望现有的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进而提高村集体收入。 |
旺稼村 |
旺稼村地处东兴镇西首,东临美人港、西临火叉港并与新桥镇接壤,南邻何德村,北邻海镇村,公新公路贯穿村两侧。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08亩,目前流转土地889亩,常住人口2748人,党员52名。现有企业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特色产业包括:食用菌种植、花卉种植等。全村自来水用户覆盖率100%,道路硬质化率98%,道路亮化率80%,我村正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已建成了新型农民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社会管理服务站中涵盖-表工作室、综治办公室、警务室、居家养老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室、农家书屋、健身室和1000平方米的室外健身广场。2013年全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0%以上。近年来,我村紧紧依靠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团结带领广大村民,以“和谐旺稼、服务百姓”为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全村实现工业开票销售6816.89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 146.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万元。连续三年我村农村综合工作在全镇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靖江市文明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等荣誉称号。 |
海镇村 |
东兴镇海镇村位于东兴镇的西北首,全村地域面积8平方公里,辖31个村民小组,1130户常住人口4380人,先后获得“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泰州市生态村”、“靖江市文明村”、“靖江市科普文明村”、“靖江市管理民主模范村”、“靖江市村民自治模范村”、“泰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靖江市管理民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全村现有工业企业10家,建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6个,高效农业面积1180亩,其中特种水产养殖450亩。 村委会设在新五九圩西首,现正在建占地720平方米的三层综合大楼,内设文化活动室120平方米,便民服务中心120平方米,老年活动室及居家养老室120平方米,村民议事室、治安民事调解室、党员活动中心及会议室420平方米。村两委办公室400平方米,警务室80平方米,卫生室、计生服务室280平方米。村口南2组西首筹建2000平方米的公共活动场所及小游乐园,村中路西面南9组西首原和平村办公楼改建为幼儿园,南15组东首筹建农资超市。 我村有18条自然圩道路均已建成3—4米宽的水泥道路,村主要干道两条南北路已建成3.5—4米的水泥路,村将对此两条主干道拓宽至7米。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已对所有村内三级河道进行了全面疏浚,河道通畅。全村绿化率达30%以上。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等线路实施到位,安全有保障,对主干道将安装路灯,以利于村民晚上通行、散步。另我村将设3所三类水冲式公厕,南2组西首、村部以及南15组各一座。现我村已建垃圾房2座,由9名保洁人员组成保洁队伍对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及时收集至垃圾房,由镇垃圾运输车运至镇转运站。村内无乱搭乱建现象,河道内水体清洁无漂浮物,环境优美。 村建以水产养殖为主要特色,绿化苗木、香沙芋种植,家禽、生猪养殖为辅的综合性生态农业村。我村已在区域内形成了有福祥、众旺水产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余亩的河蟹养殖基地,年产优质河蟹40吨;东盛家禽养殖流转土地100余亩种植绿化苗木、香沙芋等,养殖万只草鸡、千头生猪;天禾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余亩种植优质水稻、小麦;威原生猪养殖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00余亩养殖生猪,年产生猪近万头;云燕有机肥专业合作社利用生猪的粪便以及全村回收的农作物秸秆加工成有机肥料;天地禾公司流转土地100余亩种植桂花等名贵树木。 我村将继续引进土地流转项目,通过流转土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化解了农村家庭中无劳动力而引起的田亩抛荒现象。 |
万盛村 |
东兴镇万盛村地处东兴镇南首,沿江高等级公路、东兴大道、通江公路和上五圩汽渡通渡口道路贯穿全村,其中沿江公路、东兴大道、通江公路已建成通车。上五圩汽渡工程正在施工之中,预计2014年年底前可以建成通车。万盛村辖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左右,耕地面积1680亩,截止到2013年底常住户469户,人口1802人。党总支下设老年、工业、农业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1人,在职村干9人。 近年来村委会每年都从集体资金中抽出部分资金用于村级的公益事业,目前全村的通组道路水泥硬质化建设已经达到了90%以上,村两委与村民代表协商,拟在2014年10月份之前完成路面硬质化建设。同时,村两委拟在3--4年内完成全村道路的亮化工程,现在已经有45%的小组实行了亮化。我村上级的各项考核中先后获得了“镇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泰州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靖江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
惠龙村 |
东兴镇惠龙村位于东兴镇东北部,北靠生祠镇,东接城南园区。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村民小组16个,总人口2402人,常住人口1988人,总户数735户,常住户数704户。村委会在职村干部9人,村民小组长8人,村民代表32人。2012年10月村成立了党总支部,下设惠龙社区党支部,现支部共有正式党员79名,预备党员3名,发展对象2名。 截止到2013年底,全村共有工业企业9家,个体工商户46家,种植大户1家,禽畜养殖大户3家。全村耕地面积2450亩,粮食种植面积2023亩,蔬菜种植面积89.7亩。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村流转土地853亩,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特色产业包括:水蜜桃、葡萄、中药材,水产养殖以及大学生创业园,带动农民合作社户数480户,解决闲余劳动力150余名,带动农民平均增收2000元左右。 2013年底,村完成300M2规范化卫生服务站建设,400 M2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1500 M2农民健身广场建设, 2000米村组级道路建设,1000米道路亮化。全村自来水用户覆盖率100%,道路硬质化90%以上,道路亮化30%以上,灌溉用水塘和水库20个。 我村正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成了综治办公室、警务室、居家养老、会议室、计生办公室、农民书屋、阅览室、健身室等。目前我村正在进行旧村部改造,即将建成村民服务大厅,实现“一站式”服务。全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95%以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5%以上。 |
惠丰村 |
惠丰村由原惠涉村和老惠丰村合并而成。全村现辖19个村民小组,15条自然圩。农户727户,人口2650人。辖区地处二圩港与上六圩港之间,南至公新公路,北至横港与生祠镇交界。2011年村集体收入31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77元;2012年村集体收入36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01元;2013年村集体收入45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 98年老惠丰村时辖10自然圩,14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为2038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756亩,自留地108亩,竹园103亩。人口2129人,家庭户540户,劳动力1084人。农村经济收入方面:粮食收入55.19万元,棉花收入7.95万元,油料收入0.03万元,林业收入6.37万元,牧业收入59.8万元,副业收入17.3万元,渔业收入3.2万元。水产养殖方面:精养鱼塘95亩,常规鱼塘40亩。道路状况:全村所有道路均为土路。无明显的通村大道。此时农村照明还处于半火油半电灯的状态。家电、通讯信息方面仅为为数不多的农户有黑白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大多是收音机。饮用水还是自然河水。 到1999年全村耕地面积为1689亩,自留地108亩,饲料地71亩,人口2019人,家庭户510户,劳力1013人,人均纯收入3032元。粮棉种植及产量:播种面积为3237亩,总产1413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014.8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9.04万元,林业收入17.27万元,牧业收入248.13万元,渔业收入21万元,非农业收入361.14万元。村级道路已全部铺成沙石路。南北三条主干道得以贯通。 99年原惠涉村辖4条自然圩,5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为601亩,其中耕地面积531亩,人口630人,家庭户171户。农业总产值255.1万元,工业总产值110.2万元,多种经营11.72万元,人均收入2999元。特色经济作物黄花菜种植面积50亩。通讯方面,电话入户率达50%。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此时,村部办公还是流动办工,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老惠丰村在先是在原村长家办公,老惠涉在村办厂里办公。 2000年,惠涉村和惠丰村两行政村合并成现在的惠丰村。两村合并后,租在原苗兴小学里办公,办公条件及设施极为简陋。 2005年10月惠丰村对33条三级河道进行疏浚,总长度为17554米,土方总量90372方,拆坝建桥210座,新建涵洞5座。 2006年年初成立了村双清保洁队伍,对全村范围内的村庄、道路、河道、绿化树木进行管护。一改过去脏乱差的局面。06年6月惠丰村自筹资金建成新办公大楼。并不断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村警务室、村卫生室、村便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 近几年年,惠丰村农村、农业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扎实推进,粮食和多种经营生产稳步增长,特色农业初显成效,农村耕种模式和组织方式有了新的改革尝试,发展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的现代农业走出了新路子。农业方面:到2013年惠丰村机插秧面积600余亩,育秧基地12亩,村集体有两台轮式插秧机,用于水稻机械化栽种推广。全村良种推广种植率达100%。村庄绿化150亩,绿化树木万余棵,村绿化覆盖率达95% 。全村土地流转1400余亩,形成了以观光园、垂钓休闲、特种养殖等为主体的高效农业模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道路硬质化率达98%,亮化率达50%;新建桥梁5座,新建标准化泵房15座,硬质化水渠1万余米,改造涵洞25座,新建闸门一座。有线电视进户率达100%,电话入户率达100%。农村方面:每户手机均拥有量2台,电脑拥有量达50%,私家车100余辆。邮电、农用电路、水网进行了新一轮线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达98.5%;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率达90%。村部建设方面:村两委进一步整合资源,新建了村文化广场、多功能大楼,便民服务室、警务室、综治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阅览室等基础设施。 随着村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正日益加强。为此,村两委利用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平台,积极组织开展送文艺、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开展“妇女关爱之家”、“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利用远程教育、村人口学校平台开展法制宣传、政策宣传、文化教育、技能培训活动等。不断提升广大村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科学技能水平、法制意识和政策水平;不断满足村民群众精神需求,极大地陶冶了情操。村民情风尚整体上得到了跃升。 惠丰村人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新农村的各项建设中。村两委立足发展实际,提炼出新的惠丰精神:求创新、谋发展;大跨越、奔小康。并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奋斗,发展打造新惠丰村。 |
上六村 |
上六村位于东兴镇的南首,东至新扬子船厂,西至万盛村,南至长江边,北至合兴村,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中总耕地面积2010亩,有22个村民小组,农户706户,常住人口3248人,现有党员83名,村干10名,有鹌鹑养殖、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 1、1949年红军过长江经过我村 2、上六烈士塔位于我村范家埭,在通江路边上,已建成四十几年,1991年10月由东兴镇人民政府维护新建,烈士塔名册上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90人。 3、特色产业:农家乐、花卉苗木、鹌鹑养殖。 |
惠圣村 |
惠圣村位于靖江市东兴镇东面,村域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36亩,全村1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70户,总人口2379人,现有党员78名。 2013年村集体的经济收入为34万;2012年村集体的经济收入为26万;2011年村集体的经济收入为18万。 |
东兴村 |
东兴村位于东兴镇集镇周围,东至头圩港,西至美人港,南至上六村,万圣村北界,至惠圣村,合兴村南界及三角洲北尖端,方圆约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0亩,常住人口3030人,分别在17个村民小组。本村紧靠江阴园区靖江开发区,滨江公路边,资源丰富,二三产业分布广泛,分别有个体、工商户285户,货车客车85辆,运输大船14艘,超万吨货轮2艘,私营企业45家,有3个千头猪场,1个万只蛋鸡养殖场,65亩的渔蟹混养,30亩的青虾养殖,及12亩渔塘菲苑垂钓文化娱乐中心。全村总产值近6亿元,人均收入达15750元,在全镇名列前矛。 |
合兴村 |
合兴村地处东兴镇集镇周边,东至上六圩港、西至美人港、南至镇集中居住区、北至公新公路、总面积2394亩,全村共有22个村民小组,933户农户,总人口3162人,耕地面积1120亩。本村是东兴镇集镇村,资源丰富,二三产业分布广泛,其中私营企业95家,个体工商户488家,50亩的渔塘,及15亩的渔塘垂钓文化娱乐中心,全村总产值近6.5亿,人均收入达16423元,在全镇名列前茅。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