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吉林省 >>通化市 >> 集安市 >> 青石镇

青石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青石镇谷歌卫星地图)


青石镇简介

  基本概况
  青石镇位于集安市东北角,东部与白山市三道沟接壤,西北部与集安经济开发区相连,南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相望,国境线长63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6 °31′,北纬40°21 ′,全境幅员面积306.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228亩,森林面积15000公顷。全镇辖8个行政村,39个居民组,共有2302户居民,总人口11000人。200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12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618万元,人均收入3532元,财政实现收入202万元。
  青石镇结合区域特点,突出资源优势,在多年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依托四方面资源优势(特产资源、生态资源、边贸资源、旅游资源),坚持三个经济区域格局(立体农业经济区、生态保护经济区、边贸旅游经济区),大力发展三个主导产业,(特色种植、养殖业、绿色食品业、边贸旅游业),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特产业发展引导投资开发,以订单农业实现了葡萄产业基地规模化、品种优质化、种植立体化、管理科学化、加工精深化、效益最大化。现已建成集原料生产、科研示范、精深加工为一体的省级葡萄科技示范园区。被通化市政府命名为葡萄专业乡镇和酿造葡萄生产先进示范区。
  我镇在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其它经济作物500亩,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了8077亩,占耕地面积的73%,占旱田面积的85%,此外,发展林下参3500亩,板栗4024亩,山楂820亩,封建生态沟22条,建立野生动物养殖场3个,具有青石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青石镇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开发潜力,森林、矿产、动植物及水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森林面积15000公顷,覆盖率达75.3%,经济林种面积占53%。有10余种矿产资源,有开采价值的有花岗岩矿、黄粘土矿、高岭土矿。具有绿色天然食品之称的野生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蕨菜类、菌类、山芹菜、刺嫩芽等山野菜遍布整个原始森林。以细辛、柴胡、胡草、三叉草、五味子、川龙骨为主的野生中小药材在森林中随处可见。水资源更为丰富,青石库区有24公里水域资源待开发利用,可用于水产养殖和旅游业的发展。.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2万人 306.53平方公里 220582100 134000 0435 查看 青石镇谷歌卫星地图

青石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青石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团结街道

  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团结街道   团结街道成立于1989年3月8日。地处集安市城区中心,由驻地团结路而得名。东起黎明街,与黎明街道为邻;西至通沟河,与通胜街道毗邻;南至鸭绿江北岸,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北至迎宾路,与通胜街道相连。幅员面积1.45平方公里,有汉、朝、回、满、蒙、锡伯等6个民族。总户数为10,015户、人口为33,179人,其中非农人口32,820人,农业人口899人。党工委辖3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40名。2002年起由居民委管理体制转为社区管理体制,是一个集老城区、新城区;社区、村于一体的复合型街道。  团结街道地理位置优越,城市基础设施齐全,道路交通便捷,人居环境优美。通沟河入江口段、鸭绿江市区段环绕西南;平湖风貌区、滨江风貌区、高句丽古城墙遗址和高句丽遗址公园镶嵌其间。集安一中、集安七中、集安职教中心、集安实小、集安广播电视大学等学府坐落于此。有省、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30余家,大型综合商场、超市20多家,银行网点6家,医疗救助机构2家。  

黎明街道

   黎明街道(Liming Jiedao)代码:220582002 邮编:134200   黎明街道集安市政府派出机构。城区3个直辖街道之一。地处集安市城区东部。东与太王镇接壤,西以黎明街为界与团结街道毗邻,北至大禹山,南l临鸭绿江。面积4.5平方公里(不含山场)   -   行政沿革   1989年3月,在集安市城区东部成立黎明街道办事处。辖荷花池、康健、道外、锦江、园东、梨园、迎宾、兴盛、康平、东平、东兴、东顺、道里 13个居民委、82个居民组,居民6055户 12325人。至1995年,董延斌任书记;李再德任主任。1995年5月,将东兴居民委划分为粮丰、东兴2个居民委。1997年1月,撤销通沟乡,所辖的胜利村划归黎明街道管辖。2002年9月,将黎明街道14个居委会调整为迎宾、康平、东顺、锦江 4个社区居委会、125个居民组、1个村、 8个村民组。1995年5月至2008年,董延斌、高明、尹万惠、由卫国先后任书记,宫平、尹万惠、曲长清、由卫国、张波先后任主任。   -   社会简况   2005年,黎明街道有居民8270户20750人(非农业人口 19489人),由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锡伯族等民族组成。   -   资源优势   黎明街道属半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7℃,无霜期在16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850~1100毫米,年平均日照2600小时。黎明街道是集安市繁荣区域之一.东部为企业区,北部为教育聚集区,中西部为医疗商贸服务区,南部为居民生活区。全区商业网点密布,有鸭绿江沿江公园、莲花公园、大禹山公园等旅游景点。经济实力2005年,有个体工商业户936户,民营企业9户,商业网点 363个,特种行业和娱乐业68户,从业人员3202人。所属胜利村有耕地26公顷;有水面、村居、道路及其他用地424公顷。农民山场位于山城村辖区。  

通胜街道

   吉林省集安市通胜街道(Tongsheng Jiedao)代码:220582004 邮编:134200 通胜街道集安市政府派出机构。 地处集安市城区西北部。位于东经 126°07"~126°13",北纬41°07"~41°08"(集安城区及山城辖域)。东邻团结街道、黎明街道和太王镇,西与麻线乡接壤,北与清河镇为邻,南临鸭绿江。面 积67.26平方公里。   行政沿革   1997年1月,撤销通沟乡,组建通胜街道办事处;辖通沟、 山城、城后3个村和河西、西兴、通北、 石洞沟、裕民、都城6个居民委,总人口 15 281人.。2002年   9月,将通胜街道 7个居民委调整为河西、都城2个社区 居委会;辖城后、通沟、山城3个村民 委、25个村民组、2个社区居委会、36 个居民组。   1997年1月至2008年,通胜街道由 姜玉芳、郑全家、林久堂、徐占国先后 任书记,刘景春、臧旺红、陈斌、徐占 国、刘延胜先后任主任。   社会简况   2005年,通胜街道有 居民4466户11 501人(非农业人口 5 739 人),由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满 族、锡伯族等民族组成。   资源优势   通胜街道属半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rc,无霜 期在16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850 ~ 1 100毫米,年平均日照2 600小时。通胜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以市郊   为主,兼有部分城区。通沟河流经该区域汇人鸭绿江,水质清澈,是市区居民生活、生产重要水源。土地肥沃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被列人《世界文 化遗产名录》的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的丸都山城,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方便。   经济实力   2005年,通胜街道所属3个村有耕地287公顷,其中水田76 公顷;有林业用地6086公顷,有林地5455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2.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1%(含团结、   黎明 街道);有园地327.5公顷;水面、村居、道路及其他用地25.5公顷。经济林发展到19.7公顷,建生态沟8条,园参420 帘林下参和中小药材64.9公顷。农村经济总   收人8 181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 108万元,林业收入17万元,牧业 收人627万元,哈什蚂养殖、水产等渔业收人94万元,工业收入1 013万先, 建筑业收人1 266万元,   运输业收人571万元,商饮业收人1 044万元,服务行业收人435万元,其他收人1 006万 元;人均纯收人3 039元。  

青石镇

  基本概况   青石镇位于集安市东北角,东部与白山市三道沟接壤,西北部与集安经济开发区相连,南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相望,国境线长63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6 °31′,北纬40°21 ′,全境幅员面积306.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228亩,森林面积15000公顷。全镇辖8个行政村,39个居民组,共有2302户居民,总人口11000人。200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12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618万元,人均收入3532元,财政实现收入202万元。   青石镇结合区域特点,突出资源优势,在多年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依托四方面资源优势(特产资源、生态资源、边贸资源、旅游资源),坚持三个经济区域格局(立体农业经济区、生态保护经济区、边贸旅游经济区),大力发展三个主导产业,(特色种植、养殖业、绿色食品业、边贸旅游业),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特产业发展引导投资开发,以订单农业实现了葡萄产业基地规模化、品种优质化、种植立体化、管理科学化、加工精深化、效益最大化。现已建成集原料生产、科研示范、精深加工为一体的省级葡萄科技示范园区。被通化市政府命名为葡萄专业乡镇和酿造葡萄生产先进示范区。   我镇在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其它经济作物500亩,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了8077亩,占耕地面积的73%,占旱田面积的85%,此外,发展林下参3500亩,板栗4024亩,山楂820亩,封建生态沟22条,建立野生动物养殖场3个,具有青石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青石镇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开发潜力,森林、矿产、动植物及水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森林面积15000公顷,覆盖率达75.3%,经济林种面积占53%。有10余种矿产资源,有开采价值的有花岗岩矿、黄粘土矿、高岭土矿。具有绿色天然食品之称的野生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蕨菜类、菌类、山芹菜、刺嫩芽等山野菜遍布整个原始森林。以细辛、柴胡、胡草、三叉草、五味子、川龙骨为主的野生中小药材在森林中随处可见。水资源更为丰富,青石库区有24公里水域资源待开发利用,可用于水产养殖和旅游业的发展。.  

榆林镇

  榆林镇位于集安市西南29公里处,集丹公路通过镇区,榆花线北接通化市,是绿色种植管理的示范展示区。    清光道年间,此地榆树成林,故名榆林。地处集安市城区西南25公里。位于东经125o51′~126°00′,北纬40o53′~41o07′。东与麻线乡毗邻,西与大路镇、凉水朝鲜族乡接壤,南邻鸭绿江,北连台上镇。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28公里,面积281.44平方公里。    有区域特色的土特产品有芋头、花生、地瓜等,在通化地区享有盛誉,1999年起小包装“榆林芋头”、“榆林地瓜”,已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目前,全镇经济作物面积达10000亩。榆林镇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正在筹建中。    林下参产业是榆林镇特产资源开发的方向。目前,林下参已达2000亩,同时带动了蚕业和蜂业的发展。    以“五七”香花槐为主的经济类苗木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种植面积达2000亩,每年可提供幼苗200万株,远销至北京、辽宁等地。    旅游业也在迅速发展。现有完工的“老虎哨”景点,吸引了大批省内外游客前来欣赏中朝边境的独特风光。“网蔸子”旅游区域正在规划和开发中。    以朱氏西洋参场为代表的农业企业,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行规模经营,人参在山帘数达4000帘,每年可创税5万元。 全镇的中小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900亩,可实现产值90万元。.  

花甸镇

  清道光初年,因此地花草成片,故称花甸子。地处集安市城区西北39公里。位于东经125°38’至125°52’、北纬41°16’至41°23’之间。东与台上镇毗邻,西与财源镇接壤,南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交界,北与头道镇、清河镇相连。东西宽6.5公里、南北长24公里,面积 156.38平方公里。.  

头道镇

  头道镇位于素有“小江南”之称的集安市北部,与医药城通化市相邻。内辖区18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人口2.9万人. 头道镇幅员面积33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31907公顷,是集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乡镇。   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自然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有人参、鹿茸等多种中草药材,优越的投资条件、众多的优惠政策,充足的劳动力,正所谓正通人和。她将会为您提供广阔的投资空间。   几年来,头道镇政府围绕“三增”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思想为指针,以资源转换为核心,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突出工业主体,发展民营和私营经济,围绕通化市医药城发展围城经济,按照优质、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走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工业化管理,规模化发展之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而实现全镇经济的跨跃式发展。为此我们希望能通过农业信息平台,广纳天下有识之士, 欢迎您到我们这里来,投资设厂,洽谈商务,借助这里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我们给您提供的宽松的软环境,大展鸿图,真正实现您的宏基伟业。.  

清河镇

  基本概况   清河镇南距集安市63公里,北距通化市40公里,有303国道贯穿全境,是连接集安与通化的交通枢纽。这里山青水秀,环境优雅,气候宜人,经济发达。是集安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商贸和交通中心。   清河镇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茂密的森林孕育着丰富的人参、林蛙、中小药材,建有闻名东北的集安市人参交易市场,还有硼、铁、云母等十几种蕴藏量较大的矿藏资源,使这里变成了集安第二工业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清河镇依托资源和地域优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特色农业的发展力度;以工业经济为重点,突出发展个体民营企业;以城镇建设为龙头,拉动商贸经济快速发展,成为集安市小城镇建设的排头兵。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683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14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3693元,财政收入实现935万元。1997年被通化市列为经济强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1999年被列为省级乡镇企业小区和省改革与发展试点镇,2000年被授予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2001年进入省级经济“百强镇”行列。   经济规划   集安市清河镇位于东经125度51分,北纬41度19分。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最高气温37摄氏度,无霜期127天。境内四周皆山,水源充足,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极有利于发展山区多种经营。清河镇南离集安市区63公里,北距通化市区40公里。集锡公路303国道贯通全镇,交通便捷,通讯发达,商贸活跃,是集安市岭北五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商贸中心。清河镇幅员面积5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790亩,人均占有耕地2.6亩。全镇划分15个行政村、86个居民组、6个居民委,总人口20501人。.  

台上镇

  地处集安市西南部、老岭山下、新开河畔,位于东经125°47’至126°05’、北纬41°07’至41°29’之间。由政府驻地台上村而得名。东部与麻线乡、清河镇毗邻、西与花甸镇接壤、南与榆林镇交界、北与清河镇相连。全境东西长40.3公里,南北宽12公里,总面积422.32平方公里。    台上镇林、水、矿资源丰富,是新开河的源头,同时也是集安新开河人参原料主要供应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台上、双岔两乡(镇)合并后,实行了资源优势的优化组合,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根基。    目前,台上镇依据资源优势,确定了“资源稳镇、特业富镇、工业强镇”,的发展道路。确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格局。在巩固提高11个重点企业的同时,重点发展园林下趴参和生态沟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和订单农业。目前各业均已形成规模,并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   台上镇,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财源镇

  浑江、新开河孕育了一片肥沃的土地,这就是美丽、富饶之乡——财源镇。改革开放以来财源镇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来,财源镇从资源丰富、地域独特、山林丰茂的实际出发,积极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基本趋于合理,三大产业已初具规模。以石墨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已露头角;以明清年间就已闻名的“霸王贡米”为代表的粮食产业正在跨上新的台阶;以速生丰产树种以代表的苗木业正大踏步前进,绿色产业建设蓬勃发展。地下资源以金、云母、透辉石、铅锌为主的十几种丰富矿藏,正待开发。一个美丽、富饶的新玉米之乡,正展示在人们面前。   财源镇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财源镇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使这里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矿藏有:石墨、铁、理石、云母、铅锌、透辉石等十多个品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前景十分可观。   2、土地资源   全镇耕地1300公顷,土地资源丰富。由于地处浑江与新开河的交汇处,而且边临桓仁水库,所以,土质肥沃、土地平坦、连片,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北方植物的生长需要,有利于发展规模型的特种种植业。   3、林业资源   近几年来财源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荒山、荒坡的治理和改造,逐年压缩园参面积,鼓励发展林下参、趴货林下中小药材。在林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前提下,促进参业的发展。目前,全镇有林地面积为8244公顷。   4、劳动力资源   财源镇总人口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万人。财源人民是勤劳的、朴实的,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人参、药材等特产业的栽培经验,随着科技普及的不断深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他们具备了现代劳动者的条件,为您在财源的事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财源镇有大量的、可开发的资源在等待您的到来,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创业,我们将本着“先行扶持,再求发展”的原则和非常优惠的政策竭诚为您服务。.  

大路镇

  大路原名横路。1936年,这里的乡间山路扩建成大路,故得名大路,沿用至今。位于集安市区西南59公里,地处东经125°35’至125°49’、北纬40°55’至41°05’之间。大路镇由政府驻地大路村而得名。东与凉水朝鲜族乡、榆林镇毗邻,西至挂牌岭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交界。南与凉水朝鲜族乡外岔沟村相连,西南与辽宁省宽甸县下露河乡隔浑江相望,北与台上镇接壤。境内东西宽8.5公里,南北长29.9公里,面积254.73平方公里。.  

太王镇

  集安市太王镇位于集安城区东二公里,地处长白山下老岭山脉。东与青石镇毗邻,西与集安市黎明街道、麻线乡接壤,北与通化县和清河镇相接,南邻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属于边境城镇。   太王镇境内东西长33.7公里,南北宽16.2公里,总面积378.42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81个居民组,9493户,总人口29457人,辖区内有3个火车站,两个乘降所,其中始发站集安火车站在太王镇政府办公楼以北100米处。每天有开往通化的客运列车两次,通化开往集安的客运列车两次,集安开往朝鲜满浦市的国际列车一次。303国道,集青公路都经本镇通过,每天有几十次客运汽车直达或开往通化、长春、吉林、抚松、白山、哈尔滨、沈阳,交通十分便利。   太王镇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热多雨,气候适宜,素有吉林小江南之称,年平均气温6.3最高极端气温37.7℃最低极端气候-26.6℃,无霜期155天—160天左右,年降水量为739—1273mm;最低处海拔仅为100米。   太王镇主要资源有林木、矿产、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山地面积为18089公顷,有林面积为17736公顷。耕地面积为128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7%,珍贵树种有天女木兰、灯台树、刺板松、红松、白松等。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东北三宝之一的野山参、长白山林蛙、野鸡、野兔,还有山芹菜、刺嫩芽、蕨菜、山胡萝卜等多种山野菜;榛蘑、大腿蘑、元蘑、榆黄蘑等6个品种的食用菌类;山葡萄、山核桃、猕猴桃、园枣等十个品种的山野果;有穿龙骨、木通、天南星、细辛、党参、天麻、五味子等上百种的中小药材。   太王镇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铅、锌、铁、硫、安碌石、重晶石、水刷石、石灰石等。   太王镇的水资源较好,水质较高,小荒沟河、大荒沟河、小青沟河、大青沟河四条支流汇集成通沟河,通沟河上可以建小型旅游梯级电站,四条支流发源处都有泉水四季长流,是开发纯净水的最佳水源。.  

麻线乡

  集安市辖乡。1956年设麻线乡,1958年改红旗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区4公里。南濒鸭绿江与朝鲜相望,面积132平方公里,人口0.7万。乡政府驻麻线。集(安)挂(牌岭)公路过境。辖麻线、红星、上活龙、下活龙、建疆、石庙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矿场、采石场、砖瓦厂等。农业主产玉米、豆类。盛产板栗、鱼。有奶牛场、鹿场、人参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洞沟古墓群麻线墓区和帝王陵千秋墓。.  

凉水朝鲜族乡

  凉水朝鲜族乡是集安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原名大薄地。因此地有一处泉眼,四季流水,冬暖夏凉,故名凉水泉子。位于东经125°41’~125°52’,北纬40°52’~41°09’。地处集安市以南40公里处,北接榆林镇,西北与大路镇相邻,西南与辽宁省宽甸县隔浑江毗邻,南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乡域幅员面积153平方公里。 凉水朝鲜族乡位于集安市最南部的鸭绿江与浑江交汇处,南与朝鲜隔江相望,西北与辽宁省宽甸县毗邻,实属“三界闻鸡鸣”的边境少数民族乡份。    凉水朝鲜族乡有得天独厚的鸭绿江水面,土质肥沃的库区水没地,丰富的人工林和自然林资源。集丹公路贯穿境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乡各族人民依托本地资源优势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养植业大户逐年增多,2001年,乡集体经济收入2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384元,乡财政收入121万元。.  


青石镇特产大全




青石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