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村是由原南沙、吴庄、陆孙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地处黄桥镇的西南部,动邻新洋村,南至南岱村、秦庄村,西邻新广线,北邻印院村、王庄村,全村共有24个村民小组,1260户,总人口4485人,耕地面积3610亩,村域范围6平方公里。村内宁靖盐高速穿境而过,刘广线、分蒋线在我村中心交叉穿过,交通十分便捷。路、桥工程基本改造到位,大大方便村民衣食住行。目前,农田方整化,绿化林网化,道路硬质化,种植、收割机械化。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1283100 | 225300 | -- | 查看 南沙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白庄社区 |
白庄社区居委会由原山河,河东,桥一,桥二四个行政村合并,共有 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96人,总农户1265户,共有党员101人,其中党员干部9人。全居总面积3071亩,其中粮田面积2383亩,占77.7%;园林木面积260亩,占8.5%;居民住宅用村副业养殖用地343亩,占11%;交通用地85亩,占2.8%;水域面积85亩,点2.8%;绿化覆盖率20%。 白庄居委会地处刘陈镇中心地段。通过几年努力,基本实现了耕地平整化,农田林网化、渠道硬质化、交通公路化。全居已有94%的农户用上自来水,80%农户装上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85%以上。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华溪社区 |
华溪社区是江苏省泰州泰兴市黄桥开发区(黄桥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212831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1283。邮政编码为2253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23 ,车牌号码为苏M。与刘陈村、野向村、秦庄村、唐港村、吴韩村、印院村、胜利村、钱葛村、封家庄村、南殷村、朱徐村、南沙村、黄坍村、前进村、双桥村、陈桥村、东场村、太平村、横巷村、西洋庄村、站东村、祁巷村、韩庄村、华庄村、合心村、革新村、勤丰村、浩堡村、野屋村、东闾村、三里村、樊家集村、朱何村、口巷社区、翁庄村、扬春村、海顾村、双联村、大张村、东顾村、布巷社区、鞠垛村、北街社区、东街社区、西街社区、震东社区、新南社区、余家庄村、直来桥村、印家院村、新洋村、吴家庄村、江堡村、诸马村、中盐村、路庄村、永丰社区、南垈村、西寺桥村、严徐村、王庄村、果园村、米巷社区、南街社区、白庄社区、金堡村相邻。 |
南街社区 |
黄桥镇南街社区是黄桥老区基层社区,南止通站路,北止分黄河,东止老姜八线,西止季黄河,共设立14个网络,驻社区单位11个。现有社区在编工作人员5名,社区总人口16750人,共6020户。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北街社区 |
黄桥镇北街社区地处黄桥镇银杏路以北,东起黄桥初级中学,西至季黄河,南起直来桥,北至清源木业养殖场,与直来桥相交叉,辖区面积0.7平方公里,有6个居民小组和2个商住小区,871户4037人。社区党组织以支部建制,现有党员30名。近年来,社区党组织坚持以民主、法治、文明、和谐为工作主题,紧紧围绕强基础、重民生、优服务,将“勤廉创建、共创和谐”贯穿于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之中,设立寓社保、民政、计生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探索建立“365服务”工作机制,建立民情日记制度,以“服务全覆盖、管理无缝隙”的工作理念,紧扣群众需求,设立中心户长制、党员责任包干区,积极营造社区良好的人居环境,积极打造“10分钟便民服务圈”,以创建网格化服务、信息化管理、便民化办理事务“三化”服务与管理品牌为目标,进一步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2010年-2012年北街社区三个文明建设先后获得黄桥镇综合考核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泰兴市“无访村(居)社区”,泰州市“勤廉示范社区”,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黄桥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布巷社区 |
布巷社区东至十桥中路,西至东华新村,南至东进西路,北至小巷,面积0.3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居民1074户,计3278人,其中户籍人口2155人,流动人口1123人。本社区共分14个居民小组,中心户长14人,居委会班子成员6人,社区义工30人。我社区环境优雅,各种设施完善,内有多个历史文化景点,可以说是居家游玩的好地方。去年经过我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我们得到了镇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在去年年终考核中荣获社区综合排名第三名。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永丰社区 |
永丰社区位于黄桥镇镇中心西北区,主要由10个居民小组组成,有居民1209户,总人口3258人,社区支部直管党员63人,支部委员3人,兼职纪检委员1名。一年来,社区以民主、法治、文明、和谐为主题,通过健全服务体系、创新工作载体等措施,努力构建和谐社区,有效推进了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口巷社区 |
口巷社区:位于黄桥老镇区东部,有2080户,人口6000多人,行政小组18个,住宅小区8个。 |
西街社区 |
西街社区:位于黄桥小学南侧。 |
东街社区 |
东街社区:位于黄桥公园南侧。 |
米巷社区 |
米巷社区地处黄桥老镇区中心。东临口巷,西至十桥中路,南起珠巷,北到东岳路,辖区面积近1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居民2111户,共计5895人,其中户籍人口3639人,流动人口2256人。社区设有19个行政小组,中心户长19人,党员中心户长19人,居委会班子成员7人,社区义工40人。共有住户近3200户,居民超6000人。我社区红色旅游景点集聚,有新四军纪念馆、丁文江故居、韩秋岩故居、何氏宗祠、福慧禅寺等历史文化古迹。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震东社区 |
震东社区:位于横巷。 |
新南社区 |
新南社区:位于分蒋线。 |
印院村 |
印院村位于黄桥镇西南部,南与南沙村相连,北与陈桥村接壤,东与王庄村毗连,西与河失镇刘桥村隔河相望。系原印陈、西印、野田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现有24个生产小组,3579人,耕地面积2789亩,2013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3279元. 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吴韩村 |
黄桥镇吴韩村位于镇政府西南角,总辖面积2174亩,其中耕地面积1932亩。全村802户,3098人。现有正式党员党员71人。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唐港村 |
我村位于黄桥镇西南角,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新广线、七珊线穿贯而过,东靠宁靖盐高速,南靠广陵立交桥,西与河失镇夏庄村相邻,北与秦庄村相邻,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我村由唐庄、港湾两个自然村组成,常住人口3010人,户籍人口2983人,总面积2474亩,耕地面积2334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7.0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3072元。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投资洽谈。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秦庄村 |
秦庄村简介 我村位于处河失、广陵、黄桥三镇交界处,是黄桥镇最西南处。,新广线、七珊线、宁靖盐高速穿贯而过,由以前的秦楼村、秦小村、解庄村三个自然村组成,共24个生产小组,常住人口3230人,占地面积3233亩,耕地面积2733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6072元。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投资洽谈。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浩堡村 |
黄桥镇浩堡村地处黄桥镇东郊,紧邻收费站,由原芦沟村和浩堡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西邻朱何村、东邻合兴村、北邻野屋村、南邻胜利村与火车站隔田相望,整个村庄占地2.3平方公里。合并后我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886户,总人口3205人,现有在编村干部6人,大学生村官1名,我村2012年人均年收入12900元。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陈桥村 |
陈桥村位于黄桥镇西侧,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未来新334省道将贯穿全村,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本村由西陈、前陈、后陈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来,人口3214人,耕地面积2045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2101元。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钱葛村 |
钱葛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镇西南部,盐靖高速、新334省道穿境而过,现有13个村民小组,共568户,2302人,全村总面积2050平方米,耕地面积1415亩。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太平村 |
太平村村地处黄桥镇南首,与珊瑚镇接壤,交通十分便利。本村由原东太平、西太平、吴西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20个村民小组,826户,2986人,耕地面积1738亩。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野向村 |
野向村位于黄桥镇的新城,现有10个村民组,常驻人口2400多人,省道横贯、宁靖盐高速纵穿我村,黄桥汽车站、黄桥乐器产业园区选址我村,现有大型乐器企业十几家,从事乐器产业人员上千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欢迎各界人士来村投资、参观。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野向村与刘陈村、秦庄村、唐港村、吴韩村、印院村、胜利村、钱葛村、封家庄村、南殷村、朱徐村、南沙村、黄坍村、前进村、双桥村、陈桥村、东场村、太平村、横巷村、西洋庄村、站东村、祁巷村、韩庄村、华庄村、合心村、革新村、勤丰村、浩堡村、野屋村、东闾村、三里村、樊家集村、朱何村、口巷社区、翁庄村、扬春村、海顾村、双联村、大张村、东顾村、布巷社区、鞠垛村、北街社区、东街社区、西街社区、震东社区、新南社区、余家庄村、直来桥村、印家院村、新洋村、吴家庄村、江堡村、华溪社区、诸马村、中盐村、路庄村、永丰社区、南垈村、西寺桥村、严徐村、王庄村、果园村、米巷社区、南街社区、白庄社区、金堡村相邻。 |
华庄村 |
华庄村有3个自然村:西华村、东华村、河兴村合并而成。全村有2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00户,总人口3821人,耕地面积1461.85亩。全村党员数112人,中心户长21人。在职村干部7人,其中大学生村官1人。现有个体企业236家。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83亿元,村集体收入50万元,集体资产1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19元。 多年来,我村先后获得“泰兴市文明村”、“泰兴市无访村”、“关心下一代先进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优秀平台”、“妇女工作先进单位”、“黄桥镇优秀党支部”等多项荣誉称号。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革新村 |
革新村处黄桥镇西北郊,东临三里村,南邻东闾村,西与宁靖盐路相隔,北依刘陈镇,地理位置优越。土地面积2384亩,699户,2395人集体经济富裕,群众安居乐业。目前农田基本实现了方整花、林网花,道路两侧绿树成荫,硬质渠道到各个田头。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刘陈村 |
刘陈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镇西北首。南邻黄坍村,北濒双联村,西始新曲河,东至花渔港中沟,(小)白(东)黄线沿村南北中线穿过,三(和)三(军)路沿村东西线穿村而过,全村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2001年由原刘庄村、周野村、陈明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现辖3个自然村庄,27个村民小组,1275户,4238人。其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22%,13岁以下儿童占总人口数的14%。2010年以来,经过两委班子的不懈努力,村集体经济实力有所加强,各项工作取得1定进展。近年来,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封家庄村 |
封家庄村位于黄桥镇区东北,是由原封庄、挖尺、卜碾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村总面积达2.03平方公里,共有17个村民们小组,907户,总人口3089人。其中劳动力1610人,从事第一产业的有100人,从事第二产业的有1300人,从事第三产业的有210人。村有耕地面积3048亩,其中水田1950亩,旱田1098亩,河塘面积87亩。村主要产业为粮食两季,小麦和水稻为主产:另外,村有屠宰场一个,每年发包收入6万多元,特色产品为猪肉产品。村里的主干道为水泥路及柏油路,村组交通方便。我村本着“四位一体”的宗旨,原封庄有四个组进行了亮化及绿化工程,为保证村庄环境整洁,配备了8名保洁员。有关“四位一体”的管护图片以及资料齐全。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三里村 |
三里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3300人。地处黄桥镇区北郊1.5公里,省道姜八线、市道横过线贯穿全村,东姜黄河、西姜黄河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8亩,全村共流转土地1300多亩搞万亩苗木基地。村现有生猪养殖场、肉牛养殖场以及轮窑厂。2012年建成二星级康居示范村,已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无访村”。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野屋村 |
野屋村,地处黄桥镇东北部,南邻浩堡村,北濒东姜黄河,西始芦沟中沟,东至刘堡中沟,斜港与横垛镇接壤。浩(堡)渡(船)路穿村而过,村民沿路聚居。2001年由原野屋村、渡船村合并而成,辖野屋基、小野屋基、小周庄、渡船口、兴旺庄五个自然庄。全村20个居民小组,906户、3240人、耕地3670亩。在村党总支书记钱卫东同志的带领下,发扬与时俱进、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全村实现三业产值9828万元,同比增长17.6%,村人均纯收入8005元,比上年净增1201元;申报创建省级卫生村已通过验收,新农村建设工作受到省市检查验收组的好评,申报创建小康村的工作也受到省市检查组的好评,全年为市提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两次,并荣获泰州市“文明村”“科普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勤丰村 |
勤丰村位于黄桥镇东,新长铁路东侧,距镇区约三公里,334省道穿村而过。现有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14人、户数575户,党员43人、村干部5人(其中一名为大学生村官)、劳动力1107人、耕地总面积1657亩、人均耕地0.82亩。勤丰村办公室在勤祁线东侧,建筑面积695平方米(含辅助用房43平方米),包括综合服务室、调解室(警务室)、群众议事室、文化室、活动室、计生服务室、财务室、会议室(学教基地)、广播室等,我村前段时间又配备了村民健身器材。我村以种植业为主,并办了勤丰村畜牧专业合作社,经过村干部的努力,我村多次被评为平安村、无访村。 我村党员议事积极性很高,每季度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对村中各项重大决策征询党员意见。财务公开是一项硬性任务,我村每季度的财务报表都及时张贴在公示栏,接受村民监督,对亮化工程实行公开招标、投标。对勤丰畜牧专业合作社征用的土地按时分发租金。我村通过宣传栏、宣传单宣传优生优育知识,保证孕前检查率达到100%。我村计生员徐雪女非常热心地给新婚夫妇讲解优生政策,并提倡他们按时孕检,目前国家放宽二胎政策,我村积极配合镇计生办做好相关调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这些惠民政策早已深入人心,我村参保率接近100%。2013年新换届选举的民主理财小组由陆鹤友担任民主理财小组的组长,他们严格把关各项财务支出,保证各项资金合法、合理使用。我村各项审计工作实行“阳光审计”,保证审前公告、结果公布、整改公示。我村由大学生村官担任纠风信息采集员,主动参与纠正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同时我村将各项党纪条例制度上墙,按制度流程为民办事,按时整理各项台账资料,沈书记到村后,把打造服务型、实干型、廉洁型村班子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我村实行集中办公制度,在一楼大厅设立各项便民窗口,通过对村干部的规范管理,健全考核制度,使村班子全体成员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同时督促大家按照分工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各项工作常抓不懈。 我村打算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上做一次全面的提升,从礼貌用语到各类服务事项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强化培训,以软实力的提高促进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南殷村 |
黄桥镇南殷村,地处黄桥镇西首,与河失镇接壤,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现有1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20户,总人口3092人,耕地面积2001亩,水田750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582元。全村三产总值24624万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124.28万元。 走在通向村里的南殷大道,宛如蓝色的缎带缠绕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村里内河交错,河道纵横达14公里,拥有着优美如歌的乡村景色。近年来,为了给群众营造一个美丽的绿色家园,在南殷的路旁、村旁、屋旁、河旁全面实施绿化工作,在村主干道安装了路灯。村内建成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健身休闲场所、体育场,成立了群众文艺宣传队,各种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身心健康不断增强,全村基本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把南殷村逐步变成花园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横巷村 |
横巷村位于黄桥镇南首,地理位置优越,新老姜八线公路及菊花港贯穿全村,交通十分便利。本村由横巷、大桥两个自然村组成,人口3154人,耕地面积3325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9814元。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樊家集村 |
樊家集村位于黄桥镇东北角,东与横垛镇相连,西与双桥村相望,南与前进村接壤,北与元竹镇为邻。 我村行政辖区面积为400公顷,其中村建设用地面积为1公顷,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为17公顷,耕地面积为133公顷,基本农田为133公顷。村域有10各行政组,共有10个村民小组,村域总人口为1880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880人,非农业人口为0人。2012年,社会总产值为3922万元,财政收入为50万元。农业以种粮为主,粮食总产量为1886吨,总产值达1007.5万元,农业增加值为675万元。工业以服务业为主;第三产业,实现三产增加值为1303万元。 近几年来,我们村一班人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克服种种困难,任劳任怨、扎实工作,村风、民风进一步好转,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东场村 |
黄桥镇东场村位于黄桥镇区东部,全村有农户 1276 户,总人口4041人,耕地面积328亩,2013年村级收入84.69万元,人均收入16606元。多次被评为泰州市级文明村、小康村。到目前为止,道路硬化率100%,村庄绿化率达到35%,自来水入户率、路灯 亮化率达到100%,新建水冲式公厕13只,垃圾箱86只,使整个村庄整洁美观、 绿树成荫。 东场村20013年--2016年三年任期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加快发展,保持经济平 稳较快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进统筹发展,加快全面小康新农村建 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积极打造“平安东场”,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 现东场村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合心村 |
合心村是于2001年5月由原合兴村、王岱村、刘堡村三个村合并而成的。全村现有3455人,22个村民小组,耕地3038亩,总面积为2.5平方公里。村部设在334省道116KM-20M北侧,占地1500平方米。 2012年我们村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镇党委政府的号召,统一村两委会一班人的思想,对照政策,克服困难,珍惜机遇,踊跃申报创建一星级康居村,为此我们先后着重在本村三个保留庄台循环线上突击整治八乱,共清理垃圾200多处计160多车,拆除断墙残壁400多平方米,在合兴自然庄台上开先河,对村办公室东侧中心大道全长0.9公里实施精品打造,砍伐沿线杂树170多棵;实施备土450农用车;分别进行了路面拓宽1m,铺设硬质路合计900㎡;路牙铺设长度1800m;路边绿化1200㎡;路侧护坡栽插麦冬1000㎡;路灯亮化安装豪华型路灯26盏。 2013年年初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经两委会及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我村在原地新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后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为九间二层楼房,建筑面积650㎡,达到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规定的“七室、两超市、一广场”的总体要求。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新建工程在2013年11月底完工。 近几年来,按照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做好各项工作,狠抓两个文明建设,以发展地区经济为重中之重,我村现有特色农产品甜豌豆数百亩;今年建成数余亩大学生高效农业试验田。这些农产品项目促进了我村经济的发展,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有效地促进了我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村自2010年来,先后被评为“泰兴市无访村”、“文明村”、“江苏省一星级康居村”。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朱何村 |
朱何村地处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区,东邻浩堡村,南临胜利村,西与东场村相邻,北依封庄村,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786户人家,人口总数2937人,耕地面积1824亩。集体经济富裕,群众安居乐业,为全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劳动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有在编村干部6人,我村2013年人均年收入14600元。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韩庄村 |
韩庄村地处黄桥镇镇政府南,是园区经济发展的黄金地段,全村现有15个生产小组、1118户、3453人,耕地面积1340亩,由原王韩与何韩两个自然村合并成。全村干线(通站路到村办公室,村办公室至胜利路交界处)2800米,通组通户路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全部铺设结束。征地拆迁工作相对来说工作量大,拆迁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我村在编干部7人。近年来,我村两委会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镇机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全村人民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的成绩。2012年综合考核列镇前10名,2013年我村创建成小康示范村。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祁巷村 |
祁巷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镇南首,东接分界,南临珊瑚。2001年,由东小湖、丁庄、周堡、祁巷四个自然村合并组建而成。辖25个村民小组,1498户,5516人。现有党员108名,中心户长25名。耕地面积6341亩,养殖水面600亩。201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89元,在全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荣获综合一等奖。先后获得“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村”、“江苏省林业绿化模范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科普示范基地”、“江苏省和谐社区”、“江苏省最美乡村”、“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江苏省水利风景区”、“江苏省菜篮子基地”、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中国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站东村 |
站东村位于黄桥镇东南部,全村共有485户,常住人口1605人,共有土地面积2041亩,2013年三业总产值8860万元,人均纯收入14252元。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西洋庄村 |
西洋庄村地处黄桥镇南首中姜八路南与横巷村交界,-庄村交界季黄河东侧334省道南侧,原两个自然村小西洋村、大西洋村组成。全村现有13个村民小组,641户,2034人,现有耕地面积1457亩,村民人均收入14152元。在编村干部5人,村部2013年按照规定要求,改造到位,功能齐全。 近年来,我村两委会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镇机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全村人民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基本上跟上全镇的步伐。2014年创建一星级康居村,三年之内创造二星级康居村。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东闾村 |
东闾村地处黄桥镇西北部,东邻姜黄河,南临西寺桥村,西与宁靖盐路相隔,北依革新村,地理位置优越。现有11个村民小组,计733户,总人口 2511人。全村耕地面积2110亩。我村境内地势平坦,土地方整。我村境内河网交错,道路相通,交通便捷。通过前几年的努力,加大基本农田生态修复工程的投入,对中低产田进行了改造。目前农田基本实现了方整化、林网化,道路两侧绿树成荫,硬质渠道到各个田头。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南垈村 |
南垈村于2001年由原南王村、邵垈村合并而成,南垈村地处南沙社区南部全村共有土地面积2595亩,是典型的农业大村。全村现有3034人,20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80名,村干部6名。 南垈村综合服务中心于2011年底建成,搬迁23个坟头、流转并租赁,筹集资金 113万元,新建了集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于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功能涵村两委办公,社区卫生服务、便民商店、便民服务等功能,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今年,本村对村规民约、党务公开、综合治理等制度上墙工作进行了统一规划,使综合服务中心焕然一新。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直来桥村 |
直来桥村:地处黄桥镇区,东邻东场村,南与南沙镇相望,西靠溪桥镇,北依三里村。共有992户,人口3180人,耕地面积938亩。 |
余家庄村 |
余家庄村:位于黄桥镇东南3公里处。 |
鞠垛村 |
鞠垛村位于黄桥镇西北部,西于根思乡交接,北跟新街镇接壤。交通便捷,市主干道新广公路穿村而过。我村现有15个村民小组,人口2010人,耕地面积2300亩。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印家院村 |
印家院村 印家院村于2001年6月由原印院村和前东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本村座落在黄桥镇西北部,东接双联村,西靠姚王镇,南临河失镇,北接鞠垛村。新广路和蔡港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地理环境优越。全村区域2.7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75亩,18个村民小组,共2290人。是个地地道道民风醇朴的小村。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东顾村 |
东顾村位于黄桥镇北郊,老龙河北、蔡港河南,由原先的东顾、前顾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总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99亩,水面250亩,辖10个村民小组,586户,2028人,其中党员88名。2013年三业总值2.5亿,村集体收入58万,人均纯收入15600元。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大张村 |
大张村基本情况 一、 基本情况 1. 我村现有户籍人口2112人,总户数641户,共有13个村民小组,社会耕地面积2300亩,村干部4名,现有党员52名,2012年人均收入12148元,村集体纯收入48000元. 2. 全村分布状况,东西长2500左右,南北宽2000多米,道路分四横四竖,刘广线穿村而过。近年来,我村利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能人的捐资、村民自筹一点的办法新建了两座桥,铺设水泥近8000米,整治河道8条,新开挖接长河道一条,填空废沟塘新增土地约7亩,新增绿化上万棵,新增绿化带50亩。虽然村穷经济薄弱,但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工作中团结协调,有战斗力,村风民风有所好转。总之,几年来我村基本上不折不扣的完成了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2010年全镇排名40名,2011年全镇排名31名,2012年全镇排名28名。 二、 所办实事情况 铺设硬质水泥路1400米左右,村庄绿化休闲广场约3500平方米,河塘整治2500米,安装路灯60盏,墙体刷白13000平方米,新建村办公楼近600平方米,渠道路道备土,土地流转810亩左右。 三、 主要目标 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收、增效为主题的活动,全村13个小组。其中10个组土地流转出租,在全村剩余劳动力多的情况下:鼓励动员人员外出打工,务工,并且帮助联系个组织人员为土地承包者或绿化承包者打工。目前,我村每天都有几十人在打工。 2. 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为抓手,围绕下达20万元的目标任务,首先利用有限资源个再生资源,对各类合同进行兑现,到期合同进入公开交易招投标,对合同不合理的进行完善。其次,广泛组织村企挂钩,村企互助,服务企业,努力使企业回报村等办法。 四、 主要措施 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体,紧紧围绕“建设小城市,打造副中心”的奋斗目标 ,抓住契机,加强领导,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确保以上规划落实到位。 2. 在为农民办实事上多下功夫,不能等、靠、要,充分利用能人捐一点、村民自筹一点、领导扶持一点的办法,逐年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各类基础设施等问题。 以上是我村近年来实实在在的工作情况,对照党委的要求,虽然做了一点事,但人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村两委会一班人将更加努力工作,扎扎实实为民服务。特别是以常委到我村检查、督促工作为契机,努力工作。团结进取,是我村年年有项目,年年有变化,逐步是我村进入新农村建设先行存的行列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双联村 |
双联村位于黄桥镇西北,东邻白庄居委会,南邻刘陈村,西邻印家院,北邻鞠垛村,全村十四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164人,耕地面积2627亩。2013年生产总值8489万元,比上年增加14.5%,人均纯收入13870元,比上年增值1.64%,多年来一直受镇党委镇府关心,2010年至今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3年创“三星”康居村。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海顾村 |
海顾村由2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南邻大张村,北濒杨春村,西始白庄居委会,东与东顾村接壤,蔡港线穿村而过。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20户,总人口2334人,耕地面积1661.85亩。全村党员数64人,中心户长15个。在职村干部7人,其中大学生村官1名。现有个体企业16家。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20万元,村集体收入33.3万元,集体资产11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00元。2012年年度考核中排名21名。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扬春村 |
扬春村位于黄桥镇北区片,东至严徐村相邻,西至白庄居委会接壤,全村耕地面积2996亩,社会面积3962亩,我村于2001年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总户数878户,总人口3067人,常住人口2908人,共有18个村民小组,党员103人,预备党员2名。现职村委会班子成员7人,目前有三名同志在拆迁工作组,其中大学生村官1名,今年七月底已考上公务员,目前已到淮安国税局上班。2010年、2011年、2012年被连续三年被评为“无访村”,征兵工作连续二年被为一等奖,荣获“争先进位奖”等称号,2012年在黄桥镇精神与物质文明考核中名列第16名,12年荣获“招商引税单项奖”、“环境整治三等奖”、“征兵工作三等奖”、“秋播工作三等奖”等。2012年投入六十多万元,创建二星级康居村,并通过省级验收。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果园村 |
果园村位于黄桥镇北郊,由原小刘村、东官村和西官村三村合并而成。全村共14个村民小组803户,常住人口2551人。全村耕地面积2062亩。农业生产以林果苗木为主,全村林地面积1417亩,森林覆盖率达70%,葡萄田面积400亩,其中2013年葡萄总产量451吨。在农牧业方面,规模养牛场2个,其中以良种和改良种乳牛为主。规模养猪场2个,2012年生猪全年饲养量8475头。在渔业生产方面,2012年全村水产品总产量为92吨,淡水养殖面积87市亩。我村有企业9家,主要以机械制造为主,企业用工和苗木田用工解决了我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增加了村民的工资性收入。2012年我村人均收入12210元。近年来,我村依托葡萄种植,不断吸引能人创业兴业,形成了以葡萄、花卉苗木种植为主,家禽养殖及深加工为辅的特色经济发展之路,逐步向生态村发展。2012年我村荣获黄桥镇特色农业单项奖和市无访村奖。 2013年村两委会换届选举后我村现有在职干部5人,大学生村官1名,因村组工作需要,村借用一名同志参加工作。我村现有党员80人,党总支书记白新建,村主任周康生,村会计兼妇女主任叶丽华农副业主任朱福先,民兵营长、综治主任陈桃。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王庄村 |
王庄村位于黄桥镇西南部,由原前王、大王两个村合并而成,现有总人口4008人,总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0亩,27个村民小组,全村以种植稻麦为主。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翁庄村 |
翁庄村地处334省道(城黄公路)北侧,如泰运河南岸,现有20个村民小组,858户,总人口3034人,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378亩。现职村干部6名,党员103名。 近年来,翁庄村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管理民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卫生村”,泰州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卫生村”、“党务公开示范点”、“无访村”,泰兴市“‘创争’活动先进党组织”、“党务公开示范点”,并于今年上半年通过了江苏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验收,连续五年荣获泰兴市新农村建设综合奖。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新洋村 |
新洋村位于黄桥镇西南部,南与广陵镇接壤。我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828户,3124人,耕地面积2574亩。在职村干部6名,大学生村官1名,党员61名。 2013年我村在年度考核中排名全镇第七,先后被评为“省和谐社区”、“泰州市卫生村”、“无访村”、“生态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去年,我村被泰兴市确定为“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三星级康居示范村”。我村仅仅围绕这一目标,精心打造村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疏浚整治河道,栽插庭院绿化等,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目前,我村已达到“路宽、水清、灯亮、绿美、风净”的效果。 资金的来源主要靠我村上争和项目的补助,我村既无企业,又无能人。因此,借助你单位扶持我村的契机,想请贵单位帮助我村在黄桥工业园区建500平米的标准厂房,以此对外出租,我村可获租金8万元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建标房的费用为75万左右,请贵单位帮我村多解决部分。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朱徐村 |
朱徐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镇西南部,盐靖高速、新334省道穿境而过。现有13个村民小组,526户,2067人,耕地面积1300亩。先后荣获“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泰州市卫生村”、“泰州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泰兴市无访村”(连续五年)、“泰兴市新农村建设先行村”、“泰兴市科普文明村”、“泰兴市残协服务示范村”、“泰兴市党务公开示范村”、“泰兴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朱徐村共有高效规模农业500亩,常年种植四季韭菜、日本大葱、草坪、油桃,效益较高。大小乐器厂及配件加工厂20余家,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有闲置的厂房、河塘。热忱欢迎广大有志之士前来创业投资。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金堡村 |
金堡村地处黄桥镇镇郊结合部,东有季黄河(南北走向),南有天星港(东西走向),北接334省道(东西走向)。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682户,常住人口2108人,其中:党员44人,劳动力人数1117人。 土地资源:有耕地面积1825亩,其中农作物(水稻、小麦)种植面积1160亩。无上规模的高效农业,334省道土地流转面积124亩,无其它可开发利用资源; 产业情况:金堡村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无村办集体企业,有小规模私营个体企业4个,主要涉及小提琴制作和皮具配件生产等,从业人数约60人; 村级集体经济:无经营性集体资产,村级集体固定资产总额422228.96元。村级无负债;村级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于乡镇各项工作考核奖金,近两年累计投入300万元,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农民经济收入:农民经济收入以外出打工收入和种植收入为主,2012年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460元。 -:有五保户6户,低保户35户44人;孤儿2人;重残12人。 医疗保险: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56人,参保率98%。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路庄村 |
路庄,位于黄桥镇南八里,与横巷村一河之隔。“三里的横巷九节桥(解放初,横巷桥是用九节长木连接而成,连接着横巷、路庄二座村庄),七里的路庄慢慢摇(跑)。”这一首民歌生动地反映了路庄东西南北之长,面积之广。 路庄是由生家垛、李家垛、钱家垛、杨家垛、刘家垛、叶空田(由东而西为序)组合而成的。据生氏宗谱记载: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十六世孙生彜鼎率家由泰兴失迷庄迁居东路庄(这里为耕读堂,泰兴城南太平庄为渡海堂)。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生氏先祖通过办学堂,教书育人;开荒种地,设盐场做生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有一百余户,四百多人时,这才形成了一个生家垛。后又随着李、钱、杨、刘、叶等他姓陆续来到这里,从而形成了一座“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村庄,故而被人们喊出了路庄这一地名。 路庄是一座人才辈出的古村,据生氏宗谱记载,在科举时代,曾有四人蒙皇恩赐粟帛,出过五个国学生,两个太学生,十个邑庠生,两个武庠生(即文武秀才)。一天,太师生公元次携家童从永丰(黄桥)至溪桥之途中得移金百余两,从早晨守到日落,归还失主。失主欲分金以谢,太师拂袖而去,失主寻问姓名,太师不答。民国期间,国民陆军学校的毕肄业生,南通师范学生等多人来路庄完小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曾涌现出10多位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 路庄是一座有着佛教传统的古村,四百多年前,就在村东首生家垛河南建有“长生庵”的庙宇:前后两进,正殿塑有高约二米的观音、眼光大神,东西两侧,还建有长厢。院中正殿后栽的一棵银杏树,高约90多米,高耸入云,胸围得三个大人携手一抱,时被村人称为“云层树”。每年的六月十九庙会时,前来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成了乡间物资交流和娱乐的地方。 路庄的木偶戏,也是这座古村落的一大特色。百年之前,刘洪山带领一班人创建了木偶戏班子,以出色的演技,优美的唱腔活跃在乡间,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解放后,刘洪山的木偶戏内容不断创新,演技不断改进,布景不断进化,队伍不断扩大,由一个几个人的戏班子发展成为几十人的木偶戏剧团,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多次受到县文化馆的表扬和奖励。 路庄更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古村落。抗日战争时期,路庄小学就有了儿童团这样的组织,团长生同章带领大家耍马灯,舞龙灯,宣传革命真理,站岗放哨。解放战争期间,16岁就参加新四军的唐伟,曾转战大江南北,参加过淮海战役,两次负伤。这位传奇性人物在大军渡江时,和战友们运用诸葛亮“草船借箭”的作战方法,人隐藏在木排下,上扎草人,以吸引敌人的火力,从而保证了大军胜利渡江。事后荣立二等功。十五、六岁时就参加了新四军是生永兴,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任炮兵师政委,胜利回国后,享受中将待遇。 路庄,明清时隶属黄桥巡司,民国23年(1934)隶属大道乡。解放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联社社长生知信为省劳动模范。政体改制后,曾隶属南沙镇,溪桥镇,2010年4月,隶属黄桥镇。 改革开放后,现有1028户,常住人口3513人。经过开发建设,这里已是高楼群立,纵横交错的水泥路遍往各个村民小组。在这四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了路庄葡萄园休闲园区、畜禽养殖场,近百亩的无公害的蔬菜生产基地,万亩农场。 现在,村党总支部正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为创建星级康居示范村而努力奋斗。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中盐村 |
中盐村位于黄桥镇南侧,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本村由中信和盐泥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来,人口3540人,其中农业人口3510人;总户数1045户,其中实际住户1015户;劳力1840人,其中男性 968人,女性873人。实际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中盐村与刘陈村、野向村、秦庄村、唐港村、吴韩村、印院村、胜利村、钱葛村、封家庄村、南殷村、朱徐村、南沙村、黄坍村、前进村、双桥村、陈桥村、东场村、太平村、横巷村、西洋庄村、站东村、祁巷村、韩庄村、华庄村、合心村、革新村、勤丰村、浩堡村、野屋村、东闾村、三里村、樊家集村、朱何村、口巷社区、翁庄村、扬春村、海顾村、双联村、大张村、东顾村、布巷社区、鞠垛村、北街社区、东街社区、西街社区、震东社区、新南社区、余家庄村、直来桥村、印家院村、新洋村、吴家庄村、江堡村、华溪社区、诸马村、路庄村、永丰社区、南垈村、西寺桥村、严徐村、王庄村、果园村、米巷社区、南街社区、白庄社区、金堡村相邻。 |
诸马村 |
诸马村简介 诸马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镇西南部,盐靖高速、新334省道穿境而过。现有20个村民小组,986户,3178人,耕地面积2445亩。先后荣获“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泰州市科普示范村”、“泰州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泰兴市无访村”(连续四年)、“泰兴市科普文明村”、“泰兴市残协服务示范村”、“泰兴市党务公开示范村”、“泰兴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诸马村共有高效规模农业400亩,常年种植葡萄、油桃园、花卉苗木、药草,效益较高。大小乐器厂及配件加工厂20余家,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有闲置的厂房、河塘。热忱欢迎广大有志之士前来创业投资。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江堡村 |
黄桥镇江堡村位于黄桥镇以西南3公里处,盐靖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全村现有耕地 1852亩,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48户,总人口2643人,现有党员67名。本村特色农业项目有:花卉苗木基地400亩;生猪养殖大户1个,年上市量达2000头;农田林网覆盖率达25%;全村道路硬质化达80%;农田设施能排能灌;现有一规模性乐器企业,年产值达800万元。 江堡村综合服务中心位于江堡村九组,占地面积5亩,主要包括综合大楼、健身广场、篮球场和绿化带。综合大楼总面积约700平方米,共七间两层,框架结构。内设村大会议室、小会议室、劳动服务保障平台、远程教育活动室、综合服务室、综合活动室、文化娱乐室、档案室等。篮球场和健身广场的设立,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综合服务中心的投入和使用,一方面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为群众提供高效、快捷、便民的服务窗口和舒适的办公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全村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吴家庄村 |
吴家庄村:位于黄桥镇西北6公里处。 |
西寺桥村 |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西寺桥村地处黄桥镇区,东邻直来桥村,南与城黄路直隔,西靠溪桥镇,北依如泰河,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652户人家,人口总数1947人,耕地面积1106亩。按照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做好各项工作,按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的要求,提升和转变村委会工作职能,以学习落实“-”、抓第一要务为工作重点,狠抓两个文明建设,以发展地区经济为重中之重,全村有私营工业企业32家,生产牛仔布加工。从事商品销售、运输、商品批发等第三产业的有96家农户,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推动了全村两个文明建设。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胜利村 |
胜利村地处黄桥镇郊南首,是黄桥镇政府和工业园区的所在村,全村共有人口6046人,25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768亩,党员141人.二0一三年村级集体收入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89元。村集体曾先后荣获“省财务管理规范化合格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泰州市“小康村”,泰州市“文明村”,江苏省“二星级”康居村等荣誉,二0一三年获镇三个文明建设考核一等奖,以及城建、征地拆迁、三产、项目服务、村级收入等单项一等奖。近年来村两委会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建设小城市、打造副中心”的总体要求,围绕“扎实工作,勇创一流”的目标,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
双桥村 |
双桥村位于泰兴市黄桥镇北郊,交通便利,区域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民风、民情纯朴,村辖18个村民小组,1044户,3467人,总面积4236亩,耕地面积3674亩,2013年三业总产值预计达2721.76万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5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96元。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前进村 |
前进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镇东北部,现有19个村民小组,941户,3224人,‘耕地面积.3528亩。先后荣获“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泰州市卫生村”、“泰州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泰兴市无访村”(连续五年)、“泰兴市新农村建设先行村”、“泰兴市科普文明村”、“泰兴市党务公开示范村”、“泰兴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无公害蔬菜基地”、“平安创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黄坍村 |
黄坍村位于泰兴市黄桥镇西部,与河失镇西黄村接壤,本村共有2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904人,耕地面积2867亩,全村以种植稻麦为主。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南沙村 |
南沙村是由原南沙、吴庄、陆孙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地处黄桥镇的西南部,动邻新洋村,南至南岱村、秦庄村,西邻新广线,北邻印院村、王庄村,全村共有24个村民小组,1260户,总人口4485人,耕地面积3610亩,村域范围6平方公里。村内宁靖盐高速穿境而过,刘广线、分蒋线在我村中心交叉穿过,交通十分便捷。路、桥工程基本改造到位,大大方便村民衣食住行。目前,农田方整化,绿化林网化,道路硬质化,种植、收割机械化。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严徐村 |
严徐村地处黄桥镇西北部,系新四军黄桥战役苏北指挥部旧址所在地,全村现有9个生产小组、625户、1827人,耕地面积2074亩,原行政村未合并。全村主干线(吴庄村至村办公室,村办公室至扬春村分界处)2800米,通组通户路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全部铺设结束。宁靖盐高速公路严徐段长1400米。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