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分界镇为泰兴最东部,分界村位于分界镇镇政府所在村。分界村现有村民5867人,总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60余亩。分界村由原分界村、分西村、袁港村和孙庄村合并。村人均收入达11076元人民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分界村投资建设。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1283101 | 225300 | -- | 查看 分界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长生社区 |
长生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11年8月由原长生村、北周村、湖东村、跃进居委会组成,辖22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268人,党员总数176人,设立3个党小组。系原长生乡政府所在地,水、陆交通发达,增产港竖穿境内,长高公路、横长路、分长路交叉穿越整个长生社区。近年来,长生社区结合本社区实际,开拓创新,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恒力拉丝厂、富有米厂、越越服饰,聚缘服饰、辰雨服装有限公司等如雨后春笋落户我社区,大大解决了本社区的剩余劳动力。万头猪场、树宏奶牛养殖场的成立,加大了我社区的规模养殖业发展的步伐。2011年工农业总产值4825万元,集体可支配金额1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0865元,历年被泰州市、泰兴市等上级主管部门评为财务规范示范村、“双创争先”先进党支部、综合治安无-村等集体荣誉称号。 这几年,通过新农村建设,长生社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观,目前,村与组、组与组,户与户之间80%通上了水泥路,并建立了专门的环卫队伍。过去,道路泥泞、污水自流,垃圾乱放,而如今,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连着农家小院,一幢幢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排排路灯温暖着每一个村民的心田。 眼下,长生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培昌正在筹划居民集中居住小区建设,在镇统一规划范围内流转土地150亩,本着“一年打基础,二年上规划,三年大变样”的原则,高质量、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居民住宅小区的建设。 长生社区的道路宽敞了、平坦了,岸绿了、水净了,庭院美化了,生活环境靓起来了,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舒适的生活环境也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发展,一幅和谐乡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长生社区的人们在社区两委会的领导下,正蓄势待发,以时不我待的朝气,永不服输的霸气,挑战自我,锐意进取,拼搏明天,向往着,追求着越来越高的幸福指数。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滕兴村 |
滕兴村位于分界镇的西北部,增产港以东、与古溪镇的刁网村、野芹两村接壤,辖区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42亩,全村总户数1043户,总人口3502人。为了改善村级服务环境,完善村民活动场所,提升各项服务功能及水平,在滕兴村十二组新建五间两层综合服务中心及会议室,建筑面积932平方米,投资97.86万元,中心功能布局严格按照“七室两超市一广场”的要求配套到位,目前工程已竣工,2013年三年总产值938.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1820元。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滕兴村投资建设。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官庄村 |
分界镇官庄村地处分界镇西大门,与黄桥镇合心村相邻。334省道、如泰运河穿村而过。由原官庄、河岸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有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78人,耕地面积2473亩,有党员93名。现有工业企业4家。201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10910元。在双文明百分赛考核中,连续7年获得镇综合一、二、三等奖。2007年被泰兴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开绿村 |
开绿村简介 泰兴市分界镇开绿村位于镇北偏东位置,向北与古溪接壤,向西与滕兴村交界,向东与沿界村共河,开绿村由原西沿、港岔、王桥、吉桥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村在编现职干部8人,辖32个村民小组,1607户,5367人,耕地面积4327亩,2013年生产总值8210万元,村民人纯均收入10210元,村经营性收入不足10万元,蛋禽养殖居全镇之首,服装加工业为本村特色产业。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沿界村 |
沿界村位于分界镇东北部,分雅公路沿线,334省道穿村而过,交通方便。全村由原沈巷、界沟、坚持、沿河、肖桥、新民合并建立。占地面积5990亩,耕地面积4607亩。辖36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人口5704人,合计1647户,耕地面积5010亩。且有村干部14人,225名党员。2013年三业总产值6258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0920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18.9万元。村目前响应上级规划要求,积极进行土地流转与交通建设。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沿界村投资建设。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分界村 |
泰兴市分界镇为泰兴最东部,分界村位于分界镇镇政府所在村。分界村现有村民5867人,总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60余亩。分界村由原分界村、分西村、袁港村和孙庄村合并。村人均收入达11076元人民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分界村投资建设。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王厂村 |
王厂村地处分界镇中心位置,由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辖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10人,耕地面积3517亩。全村现有党员113名,在编现职干部8名。现有养鸡大户12户,养猪大户6户,服装加工厂3家,家禽副产品加工作坊3家,布厂1家,红木家俱厂4家,从事二三产业人数1200多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904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5万元。截止2012年年底,村级债务50万元,村集体资产47万元。 王厂村原来的三个自然村未能很好地融合,在职干部年龄老化,思想略显僵化,是一个经济基础薄弱、集体债务较重、各类矛盾多发、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较差的行政村,2011年村(居)目标管理考核得分在全镇14个村(居)中位列第10位。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耿厂村 |
耿厂村位于泰兴市分界镇西南面,与王厂、湖头、长生、官庄、野庙相邻,全村共有二十个村民小组,779户,3016口人,耕地2870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02人,村组干部6人。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为总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强产业、建班子、优环境、树新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2013年度,农民人均收入11170元,2013年度集体经营性收入15000元。 耿厂村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品牌产品是甜豌豆,全村有500多亩甜豌豆种植田。每年为全村带来巨大的收入。今后的主要发展思路是组织农民建立香荷芋生产合作社,将分散的生产资料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管理,形成规模,增加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增收,全村发展创造条件,走知识化、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村组道路网络布局不完善,没有完整的环村路; 2.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科技素质不高。全村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仅占全村村民的40%,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的范围不广; 3.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村上企业少,没有集体经济积累,村内公用事业发展基本依靠上级部门的支持,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村级民主管理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4.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村内没有文化娱乐设施,没有公共休憩活动场所,没有专门的科技培训阵地;5.村容村貌不够整洁。农户庭院环境卫生较差,部分房屋属七八十年代修建的砖土木结构。清洁节能能源使用率低。 解决方案:1.首先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从而才能增加机体收入。2.招商引资,发现商机,为村民解决就业岗位,带动全村经济的发展。3.环境整治,是全村环境良好,为村民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也为招商引资提供软实力的支持。4.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强,铺设道路。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也要增加。5.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的教育,素质高才能有较高的竞争力。6.完善好各项制度,规范行为。 2014年亟需实施的项目: 一、耿园港边水泥路铺设,总长1300m,总造价35万左右,资金来源政府补助,社会筹资,尚缺15万元; 二、老庄硬质渠道及电站维修需支款项3万元左右,资金来源“一事一议”。 2014年拟建项目,耿蔡路亮化工程,资金投入约2万元,资金来源:社会筹助。看筹资情况再行实施。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湖头村 |
湖头村位于分界镇西端,与黄桥镇毗邻。全村总人口5216人,现职村干11人,32个村民小组,党员144人,耕地面积5239余亩。现已建成三横四纵的道路交通网,新334省道贯穿全村。村内有泰兴市蔡群农业生态园一家、集养殖、休闲、垂钓、花卉苗木、餐饮为一体。占地面积155亩,有服装加工业4家,纺织业1家,木器家业1家,全村人均收入12380元,先后获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林业绿化示范村、省卫生村、省生态村获泰州市卫生村、康居示范村获泰兴市先进党组织,连续四年无访村等称号。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野庙村 |
泰兴市分界镇为泰兴东大门,野庙村位于镇腹部位置,向东与赵庄接壤,向南与七贤、长生村交界,向西与耿厂村共港,向北与王厂村相邻。我村共29个村民小组,1265户,4300余人,0党员106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贫困户124户,其中低保102户,五保22户,耕地面积4981亩,村域面积近九平方公里,野庙村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村集体经济、人均收入均低于全镇平均水平。目前尚在改道新建的334省道将穿庄而过,这将为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转机,欢迎各界人士来我村投资发展。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赵庄村 |
赵庄村隶属于泰兴市分界镇,南邻珊瑚,西接黄桥,繁荣路直通334省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大物博。占地面积6.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达到3986亩,人口4368人,人均纯收入11086元,目前本村拥有甜豌豆种植基地、高效苗木基地等多个特色产业,村集体性收入22.3万元,在镇各村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二。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张竹村 |
张竹村地处分界镇东南部,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辖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14人,耕地面积3654亩。全村现有党员112名,在编现职村干部7名,借用一名。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83元,村集体经营收入18万元,村级债务183万元。 我村以香肠肉制品加工,绿花菜、甜豌豆种植为主,拉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经济价值。今年我村创“三星级”康居示范村,村庄环境优美,欢迎常来常往。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南周村 |
南周村位于分界镇最南边,俗称“南大门”。村南邻珊瑚镇、西邻黄桥镇。古墩线、增产港穿境而过,交通优势十分便利,村总面积约5.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2800亩,全村总人口3650人。拥有20个村民小组,设立6个党小组,党员总数为97人。辖区内企业有:泰通建材厂、水泥制品厂、均霞手工艺制品厂、大琪液压机械厂,村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发展特色产业:长生香沙芋500亩。南周村风民风纯朴、人民热情好客,社会治安稳定,先后荣获“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泰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泰州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泰州市生态村”、“泰兴市无访村”、2010年和2011年获镇“双文明百分赛三等奖”、2012年获镇“双文明百分赛一等奖”等称号。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七贤村 |
七贤村由原时岱村、刘朝村、七贤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 全村人口 4100人,其中党员125人,劳动力2400人。行政区域面积7.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有2852亩,旱地816.7 亩。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736,村级实现可支配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10000元。 七贤村是一个种植业比较发达的村庄,多年来村民们一直保持了种植农业作物的传统,村民勤劳朴实,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近年来,农产品以甜豌豆,花菜为主。今年全村的甜豌豆种植面积约有850余亩,每亩每年可盈利近3000多元。七贤村有相当部分的人外出务工,外出务工人数大约2400人。本村还有一些服装厂,这些也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大大缓解了附近企业用工短缺的现状,并且本村在外务工人员技术好、素质高,是企业发展中较为重要的力量之一。外出务工人员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每人每年可带回工资30000多元,是家庭较为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