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元村:位于元竹镇以东2公里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1283104 | 225300 | -- | 查看 潘元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双赵社区 |
双赵居委会 双赵居委会共有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18人,耕地1624亩。2013年工业总产值5800万元,村集体收入20万元,人均纯收入1.4万元。近年来,我居委会坚持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紧紧围绕“泰州市魅力乡村”标准,群策群力,上下同心,强力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打造美丽宜居的新双赵。 一、广泛深入宣传发动,增强全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居委会利用广播、黑板报和各种会议向全体居住户发送“告全体居民书”的形式,广泛深入的宣传“泰州市美丽乡村”的标准,创建的方法和要求,通过宣传使全体村民知晓和参与创建率分别达到100%,形成了人人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浓厚创建氛围。 二、全面整治村庄环境,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切实改善村庄风貌,我们坚持在全域整治脏乱差的同时,抓好村庄绿化和房屋及院墙外立面的出新,取得较好效果,累计投入125万元,投入劳动力3326人次,清理生活垃圾65吨,改造露天粪坑296个,清理乱堆乱放362个,设置草堆集中堆放小区11.5亩,设置垃圾箱50个,清理乱搭、乱建等违章搭建366平方米,整治河坡3条共2500米,打捞水面漂浮物23吨新建公共绿地3690m2,新建村庄“四旁”绿化5100。通过全面整治,村庄环境整洁靓丽,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8%,改户厕无害化达标率9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7%,规模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率93%。 三、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按照“路通、水通、电通、人流通”的要求,加大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累计投入360多万元先后建设硬质道路7.8公里,水冲式公厕一座,污水提升泵站一座,铺设污水管网3公里,维修渠道1860米,共安装路灯101盏,草坪灯15盏,广场灯4盏,建成村办公楼526m2,健身运动场225 m2 ,体育场450 m2。目前全居委会配套设施齐全,通村、通组硬质路100%村内主要道路全部实现了硬质化,路灯亮化和绿化。自来水入户率100%。 四、扎实推进新庄台建设,布局规模科学美观,不断提高村庄环境星级水平 我居委会严格对照省级三星村庄要求,狠抓关键措施,扎实推进三星庄台赵家庄的建设。一是抓拆破。围绕主要河道、主要干道、主要庄台,组织专业队伍,清理拆除破旧房屋、断墙残壁4处220平方米,。二是抓美化,按照“有院就有绿、有路就有绿、有河就有绿”的要求,加大村庄绿化和庭院美化建设力度,累计投入75万元,实施景观绿化大道850米,农户庭院绿化920平方米,河道景观绿化690平方米,使整个双赵居委会如置花红柳绿,水清天蓝的魅力图画之中。三是抓净化,在抓好改厕的同时,抓好入户污水管网的建设,使赵家庄80%的户生活污水通过居委会的污水提升泵站,排送到泰兴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五、建立“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不断巩固创建成果 过去,我们在环境整治上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往往是一抓就见效,一松就回潮。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在建立村庄保洁、河道、道路、绿化亮化管护“五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为切实巩固提高创建泰州美丽乡村的成果,完善修订了村规民约,将居民管护村庄环境的主体责任和违规的处罚方法纳入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了“五位一体”的长效管护机制,按照“人员、报酬、责任、考核、奖惩”五落实要求,全居委会共落实管护人员6名,投入管护资金4.2万元,使全居委会环境管理步入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以上是我居委会创建泰州美丽乡村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对照创建标准可能还有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巩固提高创建成果,为早日实现美丽宜居的新双赵而努力奋斗。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大元社区 |
大元居委会位于元竹镇集镇所在地,所辖27个村民小组,1644户,农业人口5326人,耕地面积3910亩。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潘元村 |
潘元村:位于元竹镇以东2公里处。 |
成庄村 |
成庄村地处元竹镇东北角,东与古溪镇相邻,北与姜堰市蒋垛镇接壤。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722亩,常住人口4066人,辖25个村民小组。村党总支现有党员107人,现职村干部10人。近年来,在村两委的艰苦努力下,采取多头多路,用足用活政策,积极力争资金,实现了全村硬质化道路90%的辐射,新建改造泵站19座,农桥8座,接长硬质化节水渠道逾10000米,村办与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农家书屋、卫生室、居家养老中心齐全,2012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11616元。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镇北村 |
镇北村有原来的祁利、丁太、及乡属果园场合并而成,位于元竹镇政府北侧,与新街、顾高相邻,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元竹工业集聚区落户我村境内。全村共22个村民小组,968户,总人口3136人。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镇北村与申庄村、潘元村、成庄村、兴杨村、芮徐村、蒋堡村、野叶村、沿泰村、双赵社区、大元社区、丁庄村相邻。 |
兴杨村 |
元竹镇兴杨村地处镇南首与黄桥镇接壤,由原潘兴村和杨江村合并而成。全村24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庄,总人数3538人,耕地面积3465亩。 2014年兴杨村村民委员会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会议精神为工作指南。在镇党委和村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我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芮徐村 |
泰兴市元竹镇芮徐村位于元竹镇西北侧,毗邻新街镇,下辖 村现有19个村民小组,721户,2524人,2452亩亩耕地。2013年全村三业总产值9600万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36.2万元,人均纯收入11553元。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让农民得实惠的宗旨,以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为目标。统一布置,积极有序地开展创建。使村庄环境发生了新变化,村容庄貌焕然一新,小康建设成效明显。程控电话、移动、联通、宽带网络、无线市话等通讯设施俱全。全村耕地面积2452亩,盛产白果、蚕茧、等农产品,生猪年饲量逾 1.4万头,家禽 10万羽以上。全村人力资源丰富,有大量从事纺织服装、电子机械、建筑装璜的技术工。全村现有各类工业企业 20 多家,先后有浙江、上海、南京、无锡等地客商来我村投资兴业渐成为各方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热土。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蒋堡村 |
蒋堡村全村共16个村民小组,耕地2135亩,村民2686人,其中党员102人。2011年三业总产值114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5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21.6万元。村内现有私营企业9家,主要产品为陶瓷制品、净水剂、电子产品、服装、铸铁、兔毛加工等。我村现流转土地1100亩,主要产业为设施大棚、淡水养殖和高效林业等,成功的转移了大批农业劳动力,我村80%的劳动力均就地转移和外出就业,为全村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村坚持以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统揽,紧密结合村情实际,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开展工作。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野叶村 |
野叶村位于元竹东北部,总人口数3040人,838户,其中农业人口2879人。土地面积3010亩,耕地面积2539亩,主要以农作物稻麦为主。 野叶村辖2个自然村,由原野王与叶西合并而成,21个村民小组。 野叶村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东侧是元蒋公路,西处泰兴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元竹镇工业集聚区,南临古田线,北与姜堰区顾高镇接壤。向南10公里处有新长铁路黄桥货运站,向西22公里处有国家级开放型码头泰州港。距宁靖盐高速公路新街、元竹出口处5公里,距上海、南京国际机场的车程时空距离为2小时,距常州、南通、扬胎机场的车程时空距离约1小时。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沿泰村 |
沿泰村位于泰兴市元竹镇最北端,北与姜堰市顾高镇接壤,东与姜堰市蒋垛镇毗邻,东西4公里,南北1.5公里。全村共26个村民小组,1080户共3430人,近4000亩耕地。全村居住在东西近4公里的主干线两侧,通组硬质道路全部铺设到位,安装路灯65盏,相应的绿化、硬质排水系统全部配套到位。 我村已通过江苏省一星级康居村验收,连续三年被泰州市、泰兴市评为无访村。2013年我村人均收入达11854元,以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现有特色农产品香椿和芦笋,建成了高效农业示范区600亩。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丁庄村 |
丁庄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丁庄村位于泰兴市东北角,元竹镇西南面,距元竹镇镇区2公里,南接新街镇新陆野村西邻新街镇车马村,北接元竹镇蒋堡村、双赵、大元居委会,东于兴杨村相连,交通便捷,东西有古马干河横穿而过,南北有姜黄河穿过,姜八线和元马线穿境而过。丁庄村目前总人口3569人,总户数1084户,全村划分为三个片(丁前片,丁后片、丁西片),下辖25个村民小组,村民多以王氏为主,评估比例为99%,还有孙、赵、蒋、等少数姓氏。全村耕地面积3101亩,2012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55元,农业总产值为6328000元,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二、主要特色 丁家庄其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经商办厂、生猪养殖、农田耕作和外出劳务等,全年85%的青年壮劳力一般都在外承包建筑工程打工等,而70%女性则在家务农、上班等。全村现有织毯厂两家,服装厂1家、汽车配件厂一家、塑化加工1家、鱼塘5家、还有手工艺制品作坊若干。全村大力扶植小农场建设,目前拥有一家小型农场——鑫润养殖场,投资近百万元,占地30余亩,年出栏羊700多头,丁家庄村全村共有商店多家,超市多家,菜场两处,所以全村生物物资购买极其方便。 丁家庄对于下一代的教育也是十分地重视,全村100%的学龄儿童被送入泰兴、黄桥等地小学、幼儿园、初中.高中就读,目前全村已经培养出多名研究生、本科生至少三十多名。 三、村庄发展思路 一方面重视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2012年共培训农民技术人员68人,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增收节支,加强资产管理。一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挖掘用活土地资源,一方面可解决农村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能增强村级可用财力;二是努力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招纳能人来村投资办厂;三是用好用足“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四是积极上争筹措扶持资金;五是勤俭持家,紧缩开支。 作者:沈卫星 |
申庄村 |
申庄村简介 申庄村位于元竹镇东南部,全村23个村民小组,322 1人。 201 2年以来,我村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总体要求,咬定三星级康居示范村创建目标,加强领导,多元投入,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截止2013年8月份,已累计投入550万元,完成了元竹路东延工程1 900米,架设路灯283盏,完成绿化节点3处。完成河坡整治、河道清淤4800米,河坡栽植金丝垂柳2700株,对其中一个河塘,建成垂钓中心。大力进行农村道路建设,实施“四清四改”,强制拆除私搭乱建、硬化美化公共场所,绿化农庄、路渠、庭院,科学发展生态经济。全村建成主次干道水泥路总长26000米,实现硬质道路100%通组通户,镇公交直达村组。大力推进改水改厕工作,先后建成家庭户用“沼气池”50座,完成改水改厕的卫生厕所1 80户。在村庄间隙和道路两侧,进行见缝插绿,完成绿化面积1 8000平米。加大垃圾的清理力度,新建了固定垃圾池48个,并建立了垃圾清运长效机制。积极建设村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添置各类体育器材,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体育事业,农民健身广场已建设完成。不断关注困难群体,大力推进农村草危房改造,累计改造8户危房户,从根本上解决了困难群体的居住之忧。实行秸秆集中堆放,全村设置堆放点1 9个。严格按照创建“平安村居”的目标要求,密切配合职能部门开展平安创建,全村多年来,没有发生过重、特大事故及群体性-事件,社会安定团结。有效的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使农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农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先后被表彰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民政厅和谐社区示范村、泰州市全面小康建设达标村,连续三年被评为泰兴市信访无访村。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