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庄村地处泰兴市南郊,水陆交通发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现有21个村民小组,915户,总人品2706人,全村耕地总面积2758亩。2013年全村三业总产值10000多万元,是张桥的工业园集聚地。人均收入12000元。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的领导和全村的通力配合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有效地促进了我村加速建设泰州市生态村的步伐!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1283109 | 225300 | -- | 查看 匡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焦堡社区 |
焦堡居民区是我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位于张桥镇东首,原焦荡集镇西侧,张焦公路穿境而过,东西跃进中沟,南北西焦中沟,水陆交通便捷。该社区由原东焦村、西焦村合并而成。现将该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焦堡社区辖两个自然村,四个自然庄台,1026户,3548人,耕地面积2172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13080元。该社区近年来大力发展三产规模化、农业产业化,集体经济步入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打下了有的经济基础。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做法 为了深入贯彻泰政发(2013)131号文件精神,全面进行我镇焦堡居民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彻底改善农民生活居住环境,显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有效地加快居民区各方面的发展进程,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的工作: 1、宣传动员,提高认识。为了使社区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通过周密安排干部群众学习领会有关方针政策,同时利用社区广播、 、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向社区干群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一步提高社区干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从而把广大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增强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 2、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在我镇领导和村建科的指导下,我们对社区新农村建设重新进行了规划,规划的制定本着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土地的原则,坚持整治改造与选址新建相结合,最终实现全村人居环境得以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的目的。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全部落实到位,正在指引我居民区社区建设的前进方向。 3、设施配套,管理到位。公共配套设施是社区发展、发挥社区最大功能的基础条件,是方便群众生活、提高社区品味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建设宜居社区,最基本的是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为此,我们焦堡居民区通过三个一点,即集体拿一点,能人捐一点,向上争一点,筹集了部分资金,进行了社区道路的拓宽改造,上下水管网,绿化亮化工程建设,新建了1800米长3.5米宽16厘米厚的中兴大道,投资8万元铺设了西焦小学向南硬质水泥路道400米,新增绿化面积20余亩,社区安装路灯150余盏,路灯亮化率达到了100%。绿化节点方面投资近5万元铺设了下水管道,投资4万余元填土2400方,占地2500平方米。为了加强社区街道的长效管理,制定了社区管护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成立了专门的“四位一体”管护队伍,有效地杜绝了社区“八乱”现象。作为我镇镇容镇貌的重要构成部分,户外宣传栏设置得规范、整齐、美观与否直接反映出社区的管理水平。设置得好,将成为社区宣传方面的独特风景,反之,则势必演变成社区公共空间的另类脏乱差,将会严重影响社区的美观和品味。镇政府、镇人大今年先后多次下发《关于加强张桥集镇建设与管理》等文件,按照文件的要求,先后投资近10万元,对辖区内的商户外观以及广告灯头等进行了翻新,改变了以往社区内广告设置混乱等现象。社区内有农贸市场一处,市场内设有管理办公室,管理人员8名,市场管理井然有序,卫生整洁。 4、社区文明,服务周到。社区便民中心作为农村党组织、居委会服务农民的重要阵地,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平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重要载体。为此,我们居委会今年投资90余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806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同时,进一步严格落实全程为民服务代理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改进和创新服务理念和项目。为民服务上做到全程代理,极大地方面了广大人民群众。社区服务大厅实行首问负责制,按照“常件快办、特件特办、急件急办”的要求,实施为民服务“一次办结制”,能及时办理的必须及时完成,非即时办理的承诺办结时限,缩短办事时间,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便民服务中心逐步增加中心代办事项数量,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计划生育、民政优抚、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农业综合补贴、农民建房等服务事项统一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健全相关制度,进一步提高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水平。 三、今后的打算 各位领导,由于我们地区的经济力量并不十分雄厚,有些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还未能及时跟上,距上级政府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但是我们本着远期规划,逐步实施的细则,首先我们正在着手进行社区建设规划的重新修编工作,规划的修编工作坚持实现人口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做到安排科学,布局合理。其次是逐步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将此项工作纳入财政预算范围,为规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力争早日实现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焦荡社区 |
张桥镇焦荡居民委员会位于张桥西南,一条主干道贯穿其中,水、陆交通便利,总面积4.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38亩,常住人口4058人,全村由一个集镇、4个自然村共29个居民小组组成,村民以种植、养殖业多种经营为主,并有机械电子、模具制造、服装加工等企业。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和乡镇一带先进集体。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匡庄村 |
匡庄村地处泰兴市南郊,水陆交通发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现有21个村民小组,915户,总人品2706人,全村耕地总面积2758亩。2013年全村三业总产值10000多万元,是张桥的工业园集聚地。人均收入12000元。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的领导和全村的通力配合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有效地促进了我村加速建设泰州市生态村的步伐!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吴榨村 |
吴榨村是由原吴榨、圩阳二个自然村合并起来的,现在总人口1900多人,13个生产小组,地处张桥镇的南边,西边靠虹桥工业园区。近年来,为了提高村民们的收入,引进能人创办企业,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入。村民们不仅生活更上一层楼,生活环境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如今村庄内绿树环绕、交通便捷、整洁宁静。吴榨村党总支副书记鞠桂灿表示,2014年度,村两委会将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高效规模农业的工作,切实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同时实现全村道路硬质化,政治好村庄环境,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镇西村 |
镇西村位于张桥镇中心偏西位置,东面是江平路、316省道与张桥村相邻,南边为张蒋公路,与吴榨交界,向西与陈庄共河,北面是张桥工业园区。 我村系2001年由赵垈、辛垈、前刘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总人口3200多人,20个生产小组。我村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2429亩,2013年人均收入约14576元。村内已有五家民办企业。 镇西村校外教育辅导站是我们村的一大亮点,镇西村校外教育辅导站自成立以来,开设了电子琴、二胡、象棋、图画、毛笔字等等一系列课程,通过周末、节假日免费帮助农民工子女辅导,解决了在外打工的农民工的后顾之忧......现在我们第一期《校外教育》已经刊发,广受大家好评。 镇西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交通、人文资源,是一块理想的投资沃土,热忱欢迎各地客商、企业家来洽谈项目,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未来!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陈庄村 |
陈庄村位于张桥镇的最西首,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张桥镇与虹桥镇交界处。陈庄村由四个自然村合并,拥有23个小组,973户,总人口达到三千多人,承包面积2376亩。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褚陈村 |
褚陈村是由原褚长、陈家二个小村合并起来的,地处张桥镇的南大门,南邻曲霞镇,西接虹桥工业园区。现辖20个村民小组,839户,乡村常住人口2868人,耕地面积2610亩。2011年三业总产值6728万元,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 2012年人均收入接近13000元。村集体收入2013突破35万元。农民收入14600元。 近几年来先后通过了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泰州市“生态村”、泰兴市“小康达标村”、“文明村”“卫生村”等的验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西桥村 |
西桥村位于美丽的泰兴城南郊6公里处,江平路和羌溪河东侧,紧邻张桥集镇,是长江三角洲内一个水陆交通都很便捷的美丽而比较富裕的村。全村有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共有20个村民小组,815户,2837人,耕地2610亩。曾连续三年被评为“泰州市十强村”;连续三十年在泰兴具有西桥发展特色的典型村;是泰兴市第一个被江苏命名为“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获得了“绿色江苏建设模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制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模范村委会”、“江苏省生态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等荣誉。 西桥在新农村建设上,已走出了一条具有西桥发展特色的道路。三十二年前,西桥就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走栽桑养蚕致富农民的路子,发展桑园450亩,创建了扬州市最大的蚕桑专业村,带动了泰兴陆续发展蚕桑5万多亩。1995年我们又在蚕桑田里套栽了450亩银杏树,实行了高矮间作,2003年又发展银柿套栽1000多亩。不仅使西桥的绿化率达到了70%以上,创造了一个美丽而生态的环境,而且为农民增收达2500万元以上。同时,我们还注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走工业富民之路,形成了工、农业互补互促的良好发展态势。95年投入1000万元,创建了“泰兴市西桥轧辊厂”,增加本村就业人员达150人。2012年又投入近800万元,创办“江苏西桥东惠电气有限公司”,又新增就业人员50多名。从此,村集体工厂平均每年为就业人员增加年工资、奖金收入近600万元,不仅如此,还为新农村建设增加了经济实力。自2006年以来,用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三农的投入超过了2500万元,另外,还增加了村集体资产积累达20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超过了18000元,实现了以集体富带动群众富的战略目标。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汤庄村 |
汤庄村位于张桥镇西北方向,靠近江平路,临近南三环与匡庄村相邻。我村系2001年由汤庄、新华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总人口3140多人,19个生产小组。我村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1400亩,2013年人均收入约13179元。村内已有七家民办企业。 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的领导和全村的通力配合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交通、人文资源,我村已成为理想的投资沃土,热忱欢迎各地客商、企业家来洽谈项目,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未来!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圩港村 |
圩港村位于西桥的东边,焦荡西边,分为18个村,耕地达2843亩,总人口达3074人,人均年收入达12500元。其中有个蔬菜种植基地——斌港蔬菜基地。常年给当地居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薛庄村 |
薛庄村:位于张桥镇以东9公里处。 |
东联村 |
东联村是张桥镇的一个小乡村,坐落在江平路的东边。在建设小康村的道路上,东联村村两委会一班人与村民同心齐力,用心描绘着现代生活与乡村面貌交融的新农村。 东联村委会,建立了村民俱乐部,并启动老年活动中心,为群众提供健身、休闲、娱乐场所,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让村民们也能像城里人那样,过上“工资月月数,出行水泥路、休闲有去处”的幸福生活。走进村民家中,你会发现:精心修剪的花卉盆景、缀满果实的各种果树,咯咯欢叫的小鸡,加上坐在院子里看报闲聊的老人们,就是一幅小康新生活的“和谐画卷”。 近年来,为了提高村民们的收入,东联村还利用了地理优势,引进能人创办企业,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入。仅一家玻璃仪器厂就招收了村里80多个闲置劳动力,每人每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看着自己日渐鼓起来的钱袋子,在厂里打工的村民们脸上挂满了笑容。不需要外出打工,在家一年也可以赚到两三万块钱,顾家又舒坦。 村民们不仅生活更上一层楼,生活环境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如今村庄内小桥流水、绿树环绕、交通便捷、整洁宁静。东联村党总支书记封连华表示,2014年度,村两委会将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高效规模农业的工作,切实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同时实现全村道路硬质化,政治好村庄环境,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杨庄村 |
杨庄村共有20个村民小组,3682人,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70亩(即258公顷),东临河失镇印庄村,西临本镇焦荡村,南至曲霞镇肖榨村,北至本镇薛庄村。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刘井村 |
刘井村地处张桥镇东中部,是由是由刘井、古塘、蔡家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南临圩港,东靠焦堡,西接张桥,北依姚王镇桑木村。农田林网化,交通硬质化,道路两侧绿树成荫,河道水面清洁如镜。 全村总人口3029人,总耕地面积2283亩,所辖29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党员94人,设立总支党委会,支部委员5人。全村大多数农户用上太阳能热水器,96%的农户用上自来水,96%的农户装上数字电视,电话入户率达93%以上。 今年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理论、“-”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真抓实干,深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推动了全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克仁村 |
克仁村,地处张桥镇东北边,北邻姚王镇的十里甸,二号中沟、三号中沟贯穿我村南北,天星港横贯我村东西,焦十路、焦克路、西北公路纵横我村南北东西,水路交通方便,南邻焦荡集镇,焦荡工业区就在我村辖区境内。 我村共有3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现有1173户,3982人,耕地总面积2926亩,去年全村三产总产值19706亿元人均收入9814元。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郭桥村 |
郭桥村,原属于焦荡镇,鉴于合并之后,属于现在的张桥镇管辖。郭桥村在张桥镇的东北角上,属于四乡交界处,宁通高速横穿郭桥村。本村拥有农田两千多亩,现有大面积的蟹池和鱼塘。水产养殖非常发达。希望有识之士来我村共同发展。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常巷村 |
常巷村:位于张桥镇西北2公里处。 |
张桥村 |
张桥村地处张桥镇集镇中心,由原宋庄、张华、朱陈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共22个组,先有总人口4277,总户数1273户。 *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