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吉林省 >>白山市 >> 江源区 >> 松树镇

松树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松树镇谷歌卫星地图)


松树镇简介

  松树镇位于江源县东部,东与抚松为邻;西与湾沟接壤;南与临江市桦树镇、闹枝乡衔接;北与靖宇县、抚松县毗邻。辐域面积241平方公里,全镇辖12个行政村4个街道,总人口37000人。有汉、满、回、壮、朝、蒙6个民族。松树镇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主产:山野菜、松籽、野山药材。地下原煤储量为1.6亿吨。可采量达8000万吨。
  松树镇始终坚持依托资源,发挥优势,紧紧围绕建设“三大一强”这一奋斗目标,合理调整煤炭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工业立镇和工业强镇这一工作思路,使全镇经济不断发展。
  一、延长产业链条,工业强镇富民。
  一是大力发展重点项目上,实现招商引资额8000万元。做大做强煤炭产业,立足煤炭资源,重点抓好煤炭产业精深加工的项目开发,提高产品的效益和高附加值。要在原有项目基础上,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各地投资商到松树进行“二次创业”,松树镇现有民营企业15户。其中:年产6万吨以上的骨干矿井10个;年产水泥15万吨的北华水泥厂一处;年洗精煤10万吨的洗煤厂2处;年炼焦15万吨的焦化厂2处。
  二、布局合理,林下资源开发潜力大。
  松树镇地域广阔,有较为丰富的林地资源,为我镇实施长白山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搞好林下综合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松树镇共建起山野菜、中药材、经济果树、食用菌和养蛙五大基地。其中:以富兴村为龙头的林下综合开发基地已形成规模,以五味子、贝母、细辛为主要品种的中药林面积已达到250余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7万人 241平方公里 220605103 134300 0439 查看 松树镇谷歌卫星地图

松树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松树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孙家堡子街道

   孙家堡子街道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西部,区政府所在地,距白山市区16千米。辖4个社区、2个行政村。白湾铁路、201国道公路过境。   -   沿革   1949年属第十区,1961年改孙家堡子公社,1964年建镇。1996年,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镇政府驻孙家堡子,辖荣华、大华、利民、爱民、协力5个行政村和以序数命名的孙家堡子街道4个居委会、苇塘街道10个居委会。   2007年,代码220625100,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23173人,辖江北、江南、苇塘、苇东4个社区,爱民、利民、协力、大华、荣华5个村。2007年,撤销孙家堡子镇,设立江源街道、孙家堡子街道。  

江源街道

  江源街道地处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政府所在地,全街道辖2个社区,3个行政村,20个自然屯。总人口12826人,其中农村人口4217人,城镇人口8609人。2个社区、3个村的居民基本分布在镇区周围,居住比较集中。   一、自然情况   江源街道位于江源区西北部,北纬40°59′至40°06′东经126°28′至126°40′。地理特征是“九山一田”,街道办事处的所在地海拔五百五十米,在浑江的上游。东西长11.12公里,面积35.5平方公里。   江源街道地处龙岗山脉东坡,地势东高西低。主要山脉有:大荒顶子山,海拨1,042.5米;西大顶子山,海拨948米;东大顶子山海拔924.8米;宫家窝子山,海拨845米;大架子山,海拨825.2米;镇江山,海拨761.8米。主要河流有:浑江、无名河、大青沟河、小青沟河等,最大峰流量2,420米3/秒,最小流量0.63米3/秒,汛期多在秋季。   江源街道属于中纬度内陆山区、温带大陆性东亚季风气侯。特点是:春季干旱风大,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朗天气,冬季漫长寒冷。四季温差较大,年最高温度零上34℃,年最低温度零下-34℃,年平均温度在零上4℃左右。每年十一月上旬结冻,次年四月融水,冰冻期为6个月左右。冻结深度为0.8-1.2米,无霜期为12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850毫米,最大降水量1.043毫米,最大积雪深度为240毫米,街道所辖大华、荣华两个村位于标高+900米以上的山区,与街道中心气侯相差十日左右。   -   二、自然资源   江源街道主要自然资源有:土地,按土质分类有冲积土、草甸土、台地白浆土、山地白浆土、沼泽地。全街道耕地面积4487亩。林地土质主要是暗棕壤,集体林地面积1.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5.7%。有丰富的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地下矿藏资源。森林主要树种有:落叶松、杨树、柞树、桦树等。珍贵树种有:红松、曲柳、黄柏、核桃楸等。野生植物有:山参、党参、贝母、细辛、天麻、水通、木耳、山葡萄、蘑菇、山芝麻、五味子、元枣子、橡子、蕨菜、微菜、元胡、穿龙骨、车前子、天南星等几百种,中草药材遍布山野。野生动物有:狍、野猪、獾、獐、狐狸、山免、野鸡及各类小鸟、山雀等。地下矿藏有:煤炭、石炭岩、页岩土、粘土、低品位铝钒土、金等。河流水泡有:-、河鱼等。燕子是区域内主要侯鸟,一般农历三月三来、九月九走。果树开花大多在农历四月下旬,上旬即可开犁翻地,中旬是翻地热潮,下旬是播种热潮期。霜降是动物入蜇期、来年惊蛰复苏。   

正岔街道

  正岔街道位于江源区西北部,距城区5千米。辖3个社区、4个行政村。204省道公路过境。   【沿革】1956年建三岔子镇,1958年改三岔子公社,1983年改三岔子镇,1985年城墙乡并入。1996年,面积283平方千米,人口6.2万人,辖新开、城华、立新、七岔、五岔、新华、森工、育林、爱林9个行政村和以序数命名的育林街道4个居委会、城墙街道7个居委会、东开街道6个居委会、森工街道11个居委会、正岔街道6个居委会。三岔子林业局驻境内。   ?年,面积283平方千米,人口52899人,代码220625101,邮编134702,镇政府驻三岔子,辖育林、城墙、森工、正岔、东升5个街道办事处,育林、新华、森工、城华、爱林、新开、立新、五岔、七岔9个村。2007年,撤销三岔子镇,设立城墙街道、正岔街道。  

城墙街道

  城墙街道位于江源区西北部。辖4个社区、5个行政村。204省道公路过境。   【沿革】1956年建三岔子镇,1958年改三岔子公社,1983年改三岔子镇,1985年城墙乡并入。1996年,面积283平方千米,人口6.2万人,辖新开、城华、立新、七岔、五岔、新华、森工、育林、爱林9个行政村和以序数命名的育林街道4个居委会、城墙街道7个居委会、东开街道6个居委会、森工街道11个居委会、正岔街道6个居委会。三岔子林业局驻境内。   ?年,面积283平方千米,人口52899人,代码220625101,邮编134702,镇政府驻三岔子,辖育林、城墙、森工、正岔、东升5个街道办事处,育林、新华、森工、城华、爱林、新开、立新、五岔、七岔9个村。2007年,撤销三岔子镇,设立城墙街道、正岔街道。  

湾沟镇

  湾沟镇地处江源县东部,与靖宇县、临江市交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通往抚松县、长白县、临江市和长白山旅游热线的交通枢纽。全镇辖6个街道、8个行政村,面积296平方公里,人口61,700人。长白山火山口溶洞距镇区20公里。所辖四平村是“干饭盆”的另一入口,途径“大酱缸”、“乱石窖”进入干饭盆。所辖枫叶岭的秋季红叶,被誉为美景一绝。   湾沟镇素以“立体资源宝库”著称,地上有森林,林下有药用植物、菌类植物和各种山野菜等,野生药材年采集量达300万吨以上,山野菜年采集量850万吨以上,是江源县最大的山野菜出口集散地。地下有煤、金等矿物资源。尤以煤炭、木材著称。其中煤田储量为5,462万吨,可采量为4,769万吨。   湾沟镇是以资源开发为主的林矿地区,以项目开发和建设为经济增长点,以矿业开发、绿色食品、生态旅游为主导产业。到2003年末,全镇全口径财政收入1467.8万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3,340万元。其中引进工业项目投资4,664万元,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2,930万元。以封沟养蛙、中草药材种植、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主的农业项目综合开发初具规模,“三大基地”、“四大园区”的特色生态效益型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现有种植、养殖、山野菜及经纪人专业协会4个。供销社本年度投资100万元扩建山野菜加工厂,可实现年加工山野菜205吨。   湾沟镇被授予“吉林省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十强镇”、“全省小城镇建设优秀乡镇”、“全市林地经济综合开发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年改革开放积累的丰硕成果,为湾沟今后的发展孕育了美好前景。今后湾沟镇将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牢牢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历史性机遇,以率先建设资源型城镇发展接续产业示范基地为目标,凝聚全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发奋图强,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创造美好的未来。.  

松树镇

  松树镇位于江源县东部,东与抚松为邻;西与湾沟接壤;南与临江市桦树镇、闹枝乡衔接;北与靖宇县、抚松县毗邻。辐域面积241平方公里,全镇辖12个行政村4个街道,总人口37000人。有汉、满、回、壮、朝、蒙6个民族。松树镇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主产:山野菜、松籽、野山药材。地下原煤储量为1.6亿吨。可采量达8000万吨。   松树镇始终坚持依托资源,发挥优势,紧紧围绕建设“三大一强”这一奋斗目标,合理调整煤炭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工业立镇和工业强镇这一工作思路,使全镇经济不断发展。   一、延长产业链条,工业强镇富民。   一是大力发展重点项目上,实现招商引资额8000万元。做大做强煤炭产业,立足煤炭资源,重点抓好煤炭产业精深加工的项目开发,提高产品的效益和高附加值。要在原有项目基础上,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各地投资商到松树进行“二次创业”,松树镇现有民营企业15户。其中:年产6万吨以上的骨干矿井10个;年产水泥15万吨的北华水泥厂一处;年洗精煤10万吨的洗煤厂2处;年炼焦15万吨的焦化厂2处。   二、布局合理,林下资源开发潜力大。   松树镇地域广阔,有较为丰富的林地资源,为我镇实施长白山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搞好林下综合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松树镇共建起山野菜、中药材、经济果树、食用菌和养蛙五大基地。其中:以富兴村为龙头的林下综合开发基地已形成规模,以五味子、贝母、细辛为主要品种的中药林面积已达到250余亩。.  

砟子镇

   砟子镇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西南部,距城区7千米。辖3个社区、3个行政村。201国道公路过境。   -   沿革   1954年属第十区,1958年属石人镇,1964年析建砟子镇。1996年,面积17平方千米,人口3.4万人,镇政府驻砟子,辖八宝、砟子2个行政村和以序数命名的砟子街道4个居委会、江北街道4个居委会、月牙泡街道4个居委会、八宝街道6个居委会、竖井街道4个居委会。2007年,面积17平方千米,人口37400人,镇政府驻砟子,辖砟子、江北、立井、八宝、月牙泡5个街道办事处,砟子、八宝、育林新村3个村。  

石人镇

    工矿商贸镇。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部长白山脚下。幅员20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人口41166人,其中城镇人口28168人,农村人口12998人,辖11个行政村,74个自然屯,2个街道。   -   地理位置   石人镇地处清碑雾锁的老岭山下,东南两麓与临江市接壤,西与白山市区相接,北与江源县城相连。   -   历史沿革   据临江县志记载,石人镇的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临江设县时石人镇为德胜半保。曾隶属于东边道尹、奉天省、安东省、临江县五区。1956年建镇,其名因境内有一巨石,形如人,故名石人。石人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城镇,有汉、满、蒙、回、朝、苗六个民族。   -   生态环境   地域内母树林参天,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长白山水系的矿泉水资源地仍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山上森林密布,地表大部被植被所覆盖,水质甘甜,无污染,分布广,流量大,常年涌出而不冻,是优质山泉水和有长白山地域特点的绿色饮料和酿酒的极佳水源。   -   交通枢纽   石人镇是白山通往临江市、抚松县、靖宇县的交通枢纽,鹤大线白抚段2号国道经石人2公里,新修建的国道沈长(沈阳至长白)公路途径石人12公里;鸭大铁路贯穿全境,石人、遥林两个火车站分设镇区两端。   -   自然资源   石人镇地处古老林区边缘和长白山老岭山区地带,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达70%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达千万立方米。煤炭是石人镇最先开采的矿产资源,此外,还有石灰石、硅石、麦饭石、透闪石。位于遥林的麦饭石山泉水资源,号称神水,富有神话色彩,日涌出量2万吨,内含179种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微量元素。铁矿、黄金、石墨、铅、花岗岩、透闪石、膨润土、石墨都具有相当储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大阳岔镇

  大阳岔镇位于江源县东部,东经126°38’至126°51’北纬41°58’至42°47’。东与湾沟镇为邻,西与三岔子镇、孙家堡子镇相交,南与石人镇及临江市花山镇交界,北与靖宇毗连。东西长18公里,南北宽16公里,面积181平方公里。   大阳岔镇辖7个行政村,1个街道,有:大阳岔村、棒槌砬子村、前葫芦村,后葫芦村、小东岔村、小洋桥村、路庄子村和大阳岔街道,共27个自然屯。总人口6009人,其中城市人口3146人,农村人口2863人,有汉、满、朝3个民族。   全镇耕地面积6875亩,林地面积226005亩,森林覆盖率为88.4%。主要自然资源:有石膏、金、铁、石灰石、水和森林。土特产有:人参、天麻、木耳等。境内的主要企业有:大阳岔林场、石膏矿、白灰厂、木工厂。中心学校一所,村小7所。卫生院一个。   镇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干饭盆、棒槌峰、无底洞、枫叶岭、后葫芦洞等,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世界著名的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地质层型界线位于大阳岔镇东部。.  

大石人镇

   大石人镇地处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县的西南部,辖区总面积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215亩,林地面积1300公顷。管辖5个行政村,32个社,1个街道办事处,4个居委会。2850户,11030人。   大石人镇(Dashiren Zhen)代码:220625107 邮编:134707。   现有基层党支部11个,203名党员,区域内有集体企业2户,民营企业10户。   -   经济发展   2004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35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2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791元,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较为迅速。  


松树镇特产大全




松树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