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社区:位于人民南路90-3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1284100 | 225300 | -- | 查看 荷叶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古田社区 |
古田社区:位于古田新村。 |
桃园社区 |
桃园社区:位于府东路168号。 |
中天社区 |
中天社区:位于罗塘街道东南角,地处城村结合处,成立于2011年7月。主辖区中天新村,占地420亩,建筑面积35.36万平米,有住宅楼120幢,居民2912户,人口10896人。 |
太平社区 |
太平社区:位于古田路北侧,西至南通扬河东侧,北至健康路以南,东与桃园社区府东小区毗邻,户数1950户,人口4756人,辖六个小区,即府西小区、健康家园、富贵花园、府南新村、府西新村、府东路东安里。 |
南苑社区 |
南苑社区:位于南苑新村21号。 |
荷叶社区 |
荷叶社区:位于人民南路90-3号。 |
河南社区 |
河南社区:位于中天清华园小区。 |
新城社区 |
新城社区:位于姜堰城区南大门,南临328国道、汽车站,北临主城区,中间穿越229省道及殷唐路。辖区面积16万平米,现有6个小区,住宅楼81栋,住户3740户,人口7345人。 |
振兴社区 |
振兴社区:位于长沟东二村1号。 |
光明社区 |
光明社区:位于光明东村320号。 |
叶舍社区 |
叶舍社区:位于大庆路90号。 |
高陈社区 |
高陈社区:位于328国道南侧。 |
罗塘社区 |
罗塘社区:位于西大街。 |
彭垛社区 |
彭垛社区:位于长江东路北侧,西自人民南路,东与西桥村接壤,北与河南社区毗邻,面积275000平米,住户428户,人口1881人。由4个居民小组组成,即西野行、东场南村、花元组、东场北村。 |
北街社区 |
北街社区:位于寿园38号。 |
南街社区 |
南街社区:位于南园东巷22号。 |
西街社区 |
西街社区:位于石头街42号。 |
东街社区 |
东街社区:位于振兴中路。 |
河西社区 |
河西社区:位于北苑新村12号楼1号。 |
康华社区 |
康华社区:地处姜堰东北部的城郊接合部。 |
河东社区 |
河东社区:位于姜溱河以东。 |
老庄社区 |
老庄社区:位于老庄新村。 |
银穆村 |
银穆村位于江苏省姜堰市姜堰镇,现有10个村民小组,650户,总人口2180人,其中农业人口1980人,社会总面积3160亩。该村位于姜堰镇东南面,东与白米镇新华村交界,北至老通扬河,南边与院子村相邻,村西有328国道穿境而过,城区长江东路直通本村。村内有银穆大道、银穆路东西连向主干道约4公里、有南北连向,银穆东路、中路和西路3条。形成交通环绕全村水泥路面近6公里。村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人们安居乐业。 2008年实现三业总产值22210万元,其中工业10660万元,农业1400万元,三产业4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00元。全村现有招商引资各类企业20多家,田园养殖场、万鑫冷库、宏鑫物流、隆源建材在全市农业项目排列第一位。近年来,先后荣获市政府精神文明单位、招商引资先进村、先进基层党组织。镇政府党建、计生、综合治理、财经等先进单位。 |
沿河村 |
村里的大事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村干部以身作则,村风民风良好, 870余户村民就像生活在一个和谐大家庭里,这就是令人羡慕的沿河村。 沿河村南邻328国道,北至老通扬河。中干河、长江西路三水大道贯穿全村,是姜堰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现有15个村民小组,870户、3100多人、1268亩耕地。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该村确立了“扶持农业、稳定工业、大力发展三产”的工作思路。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524万元,其中一产554万,二产3090万,三产880万,人均纯收入10500元。 从 年开始,沿河村以建立村民议事制度为突破口,积极构建村级治理机制框架,变“代民做主”为“由民做主”,重大事项必须集中村民代表商议,在村民议事会上讨论通过后方可执行,力求用集体的智慧处理集体的事情,逐渐探索出一条民主决策的新路子。 在这样的民主氛围中,该村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村建立了卫生室,人人参加了合作医疗投保,村组道路都是水泥浇筑相连,做到雨止路干、畅通清洁、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农村面貌焕然一新。2009年获得城市建设和管理贡献奖、计划生育先进奖。 |
三园村 |
三园村地处姜堰南郊,西姜黄河穿村而过,辖区总面积3平方多公里,共有12个村民小组,769户,总人口2421人,耕地面积1220亩。近年来,该村将全村范围内所有的沟塘、旧厕和村庄道路进行了整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改善人居环境。全村整治围绕“三清”工程,即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共整治河道8条,绿化护坡6条,计整治河坡总长3000多米。河塘出土方20000多方,土地复垦面积10亩,用于村民健身场所并安装好器材。清理村庄垃圾1000多吨,转移草堆500多个,劳动用工21500多个工日,拆除乱搭乱建50多处,刷新墙面20000平米。铺设村庄水泥到户路道39条50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达10000平方米,清除路边粪坑350多个。在旧厕改造过程中,村一班人统一思想,组织专门施工队伍6个,新建冲水式公厕3座,格式化粪池500多户、垃圾房70多个,并配备专职保洁员12人及垃圾车。 目前三园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对村庄整治进行全面推进,一整到底,同时对已整的村庄实行长效化管理,巩固整治成果。将三园村整治成为村风文明、管理有序、村容整洁,生活健康的新型农村。 |
公园村 |
姜堰镇公园村地处姜堰城区,辖区从淮海路向北至鸡鸣路,姜堰二中向西至姜溱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一所精神病医院。辖区常住人口400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542人。村组集体总资产为1092万元,其中流动资产630万元,固定资产462万元,精神病医院总资产近千万,固定资产523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300元。全村男60周岁以上,女55周岁以上村民均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农业人口均由集体出资办理了新型农村大病合作医疗保险,解决了他们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后顾之忧。区域内道路全部水泥硬质化,实行全天保洁,垃圾集中处理,排水系统畅通,13处公共厕所全部为水冲式。村民住宅区基础设施齐全,建有4处文化宣传栏、4处健身场。村级各类组织健全,社会秩序良好,设有警务室、技防监控室,是名副其实的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生态优美的城中村。该村先后荣获泰州市小康建设先行村、姜堰市文明村、姜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姜堰市计划生育模范村。 |
唐园村 |
姜堰镇唐园村地处姜堰镇南郊,是姜堰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姜八公路贯穿其中,328国道擦肩而过,境内黄金水通周山河紧连村南端。姜堰市儿童福利院、姜堰镇敬老院、姜堰市客运中心、姜堰市家居广场、姜堰市民营产业中心等近百家大、中型企业服务机构落户我村境内。全村现有12个村民小组,党员85人,农业户832户,农业人口2686人,暂住人口5000多人,社会面积3210亩,耕地421亩。 唐园村坚持以“富民强村”为宗旨,坚持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全村域内现有工业企业90家,三产服务企业30家,个体商户近568户。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098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106万元,实现三业总产值3亿元。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村“两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更加注重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唐园村以村庄环境整治为抓手,根据“村庄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并举。新农村建设与小康示范村建设同步”的思路,瞄准“村庄环境生态化、村庄管理社区化,基础设施城市化”的目标,立足“三清”,突出“八化”即:村庄绿化、房屋美化、道路亮化、河塘净化、路面硬化、卫生洁化,服务集中化、管理长效化。重点打造“四大文化”即:做优“水”文化;做实“绿”文化;做强“路”文化;做特“休闲”文化。村里还专门成立了12人的保洁专一队伍,对村庄环境实施全天候保洁,巩固了村庄整治成果。全村新型农村大病合作医疗覆盖率100%,有线电视、自来水、电话普及率100%,电脑拥有率55%,林木覆盖率28%。在上级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全村各项事业快速发展,2012年被江苏省表彰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连续几年被评为泰州市、姜堰区“文明村”、“小康建设示范村”、“社会治安文明合格村”、关心下一代“双创”工作先进村及姜堰镇“三个文明”建设综合奖等荣誉称号。我村连续三年被姜堰镇党委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综合先进前三名等荣誉称号。 如今的唐园村水变清了、路变宽了、环境也变美了,到处鸟语花香,小桥流水的景象将会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新唐园,正在迈向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征途上。 |
太宇村 |
姜堰镇太宇村地处城区南郊,市汽车总站所在地,人民南路、励才路、殷唐路、宁靖盐一级公路,西姜黄河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东与院子村,南与三元村,北与西桥村、东桥村,西与殷家村相邻,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890户现有2433人。耕地面积1422亩,设施农业面积达1000亩,其中天禾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为336亩,草莓基地为257亩,西瓜生产基地270亩,被认定为省无公害生产基地;全村20%以上的农户从事农业种植,达550户。蔬菜生产,果品贩运,运输业初具规模,高效农业产业链收入 万元。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过亿元,集体经济收入1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98元。 全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能够加强政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和规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连续多年被授予“泰州市文明村”的光荣称号,2008年被评为“姜堰市小康建设十强村”,2009年被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加强村级班子自身建设,加强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切实为民办实事,努力实践“-”三个文明以及新农村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
幸福村 |
一幢幢整齐漂亮的农民公寓在幸福村拔地而起,幸福村村民的幸福生活在农民公寓中绽放。 幸福村位于姜堰市中心,现有8个村民小组,676户,总人口2718人。该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确立了“扶持农业、稳定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促进了全村各业经济的稳步协调发展。 近年来,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突出抓好民生工程,在村民生活居住环境上狠下功夫,新建了五家庄新村、西环新村、光明西村、幸福小区四处农民公寓,共计359户,已入住336户。其中,幸福小区成为全市农村示范小区。该小区占地32亩,每户居住实用面积达400平米,小区内配套设施齐全,道路宽阔明亮,环境整洁卫生,充满了活现代化的气息。另有两处新农民公寓共计225户正在规划建设中。2009年,该村还为村民列支医药费20万多元,杜绝了村民因病致贫现象;为在厂职工全部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6 0岁以上没有工作的老年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费,使老人老有所养。 该村先后荣获泰州市文明村、姜堰市文明村、姜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姜堰市计划生育模范村。 |
西桥村 |
西桥村位于姜堰城区,现有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50人,其中农业人口588人。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坚持走“工业兴村、三产富民”之路, 以飞燕针织公司为首的10多家企业,已初步建立了“企业+科研院所+基地”的运作模式,积极向高新技术领域延伸,不断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中介服务、医疗卫生服务、餐饮服务等新型服务业,第三产业方兴未艾。2009年全村三业总产值5200万元,其中三产企业产值300万元,同比增长110.5%。村集体经济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入-------元。 村“两委”坚持为民办实事,所有村民都参加了大病合作医疗,所有失地农民都办了土地换社保,高龄老人享受养老补贴。80%的农民入住新建的住宅小区,区内道路宽阔明亮,环境整洁卫生,基础设施齐备,村民们的生活让城里人也羡慕不已。近年来,村里开展的“十星文明户”评比活动,更使全村形成了“人人明礼守法、家家平安幸福、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 该村先后荣获泰州市文明村、姜堰市文明村、姜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姜堰市计划生育模范村等称号。 |
殷家村 |
328国道、229省道穿村而过,姜堰汽车总站、建材市场、家居广场坐落其中,去年全村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00万元、集体可支配收入34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万元,这就是在富民强村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的殷家村。 殷家村位于姜堰镇南部,现有9个村民小组,502户,总人口1680人,全村耕地面积720亩。近年来,该村依托区位优势,积极策应大市场,全力发展服务业,初步形成了“五个一”的发展格局: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服务业发展规划、有一批规模较大的服务业项目、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服务业管理队伍、有一批业务熟练的服务业从业人员、有一批中等收入的家庭。该村重点围绕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汽摩配件、五金批零等行业,对群众实行免费培训,使一批小老板、小经理在服务业领域脱颖而出。同时该村大力开展服务业招商,以新项目的引进,丰富提升服务业发展内涵。 该村先后荣获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生态合格村、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泰州市文明村、泰州市全面小康十强村等荣誉称号。 |
城东村 |
姜堰镇城东村地处姜堰城区东郊,西距城区一公里,东与白米镇交界。328国道穿村而过,229省道贯穿南北,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现有7个村民小组,农户458户,共1500人。2008年实现社会总产值9000万元,集体收入4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050元。全村80%以上村民住上楼房。有线电视、电话、自来水入户率100%。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级服务管理组织健全,运转正常。治安、民调、妇女、计划生育、医疗保障等基层组织肩负着为民服务和协调的职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实际,我们村首创了“城东村农民诉求接待站”,为农民敞开了诉求的大门,得到了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 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韩祥军、杜冬林、黄凯敏、朱亮亮等四名村干部自筹资金55万余元,承包60亩土地,建起了“干部股份棚”,养殖黑鱼、牛蛙、泥鳅、龙虾和其它果蔬品种,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目前,全村已有100多户尝试大棚种植,更多的农民期待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土里刨“金”。 |
城北村 |
堰镇城北村现有23个村民小组,人口1283户,4518人,其中农业人口3778人,该村交通发达人民北路、经一路、三水大道、上海路纵贯南北,淮海西路、鸡鸣路贯穿东南。农民人均纯收入破万元,全面达小康。 近年来,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确定落实了服务“三农”的工作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为根本目标,卓有成效地推进全村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抓好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领导班子 城北村党总支注重班子自身建设,坚持做到“赛马场上选骏马”,把政治素质过硬,文化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优秀党员干部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将在群众中拥有较高威信,文化素质较高的优秀党员干部选拔到村领导班子中来,有效地维护和实现好了群众的民主权利,为有效地推进该村的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理清发展思路,加快小康建设步伐 坚持创卫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该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带动了全体群众掀起生态建设的热潮,实现了全村道路硬质化,全村建设三格式化粪池1200座,使得全村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该村在上级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下,全村群众自觉参与到“五星村”建设中来,共同推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为民办实事 共为群众办较有影响力的实事好事20多件。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实现了全村道路硬质化,全长约40公里;在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上狠下功夫,经“两委会”研究和有关部门批准,规划了四处农民公寓小区,做到新建住宅区整齐美观,道路宽阔,环境整洁卫生,充满了城乡一体化,生活现代化的气息。 特别是去年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以来,该村通过开展“勤奋为民党员做先锋、构建城北和谐新农村”的主题实践活动,村党总支部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市镇联系领导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为群众办了一批实事好事,打造水清流畅河坡整洁岸绿景美的水环境。 目前,城北村正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对村庄建设实施了整村规划,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和群众意愿的实施方案,城北村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
朱云村 |
朱云村地处姜堰镇的东大门,东与白米镇隔河相望,西与姜堰镇通扬村毗邻而居, 南和姜堰镇城东村结壤,北至通扬运河。全村共有865户,2738人(常住人口),其中 农业人口2378人,总劳动力1123人,其中从事二、三产业人员956人,计17个村民组, 总耕地面积2226亩,全村共有工业企业14家,其中定报企业4家。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026万元,农林牧渔业收入1292万元,第三产业收入2280万元,村组集体经济纯收入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62元。今年来,为民办实事新建水泥桥9座,水泥路面18000米,20余条,亮化工程2500余米;全村兴办超市、商店、农药、化肥销售点、饭店、各种服务加工、第三产业50多家。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达30多万元。 |
前堡村 |
姜堰镇前堡村地处城区北环路北,新通扬运河的两边。盐宁一级公路、宁启铁路穿村而过。东邻娄庄镇李庄村,北邻和西邻沈高镇后堡村。南邻本镇的通扬村。是三镇交界点。全村总面积1.31平方公里,总用地面积133公顷,耕地面积960亩,村庄建设用地145亩,水域及其他用地面积889亩。 全村设10个村民小组,376户1315人,其中农业人口1127人。农村总劳动力721人,转移和输出劳动力601人。 村内有泰州为海建材公司,砖瓦二厂,三水公司前堡村预制场,金元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佳远高科建材、江苏荣海新型墙体材料、泰州双达利磷复肥厂等企业7家。 村民多以个体运输和从事建筑行业为主要特色,以务工经商、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基础的多元化的产业经济收入结构。 通村公路有5米以上的主要交通水泥路一条,全长2000米。西至姜官路,东至盐宁一级公路。本村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村内路道路灯全覆盖、闭路监控系统,扩音嗽叭覆盖全村,建立了专业的环卫保洁队伍。 2013年村组合同收入 40多万元,全村收支基本平衡。2013年人均纯收入17900元,2014年预算人均纯收入19900元。本村于2008年底被验收为新农村建设小康村合格村,2012年底验收为村庄环境整治“一星村”。 |
通扬村 |
通扬村位于城郊结合部、辖区内13个村民小组,787户,2686口人。其中农业人口2076人,现有耕地面积943亩,近年来,村两委会以“-理论,-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着力稳定一产,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拥有工业企业32家,三产企业25家。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5223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50万元。村建起了卫生室、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大舞台、健身场所等。建设了一处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工业集中区,全村实现了道路硬质化、农业机械化,普及了有线电视、自来水、宽带上网率达95%以上。先后被评为泰州市小康示范村,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 |
曹家村 |
姜堰市姜堰镇曹家村位于姜堰城区西南部,328国道南侧,水陆交通便利,地理区位优越。全村9个村民小组,434户,1426人,现有耕地973.6亩。全村现有农业企业8家,工业企业12家,三产服务企业18家。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691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63万元。先后获得“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 “江苏省生态示范村”、“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卫生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曹家村以环境整治为抓手,全力扮靓村容村貌。根据“村庄整治与生态保护并举,新农村建设与小康示范村建设同步”的思路,瞄准“村庄环境生态化、村庄管理社区化、基础设施城市化”的目标,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标准,突击“四清”,清理路沟渠塘、清除露天粪坑、清除乱堆乱放、清除乱搭乱建;注重“四改”,改水、改路、改厕、改灶;推进“八化”,即村庄绿化、沟塘净化、立面美化、路灯亮化、道路硬质化、保洁制度化、服务集约化、管理长效化。 曹家村重点打造了新农村“四大文化”,即做优“水”文化,清淤庄内河、沟、塘、渠,因地制宜,建成五星池、曹黄池、太平渠、曲桥、水车石磨坊等亲水亭池;做实“绿”文化,成片造林与插绿、补绿、挂绿相结合,百亩生态苗木园、千米水杉观光道更是姜堰地区难得的绿色氧吧;做强“路”文化,主干道宽敞平整、次干道曲径通幽,家家绿树掩映、户户道路通达;做特“乐”文化,河边、路边、门户旁,量身定做,长寿巷、竹凉亭、养生长廊、农家游园、健身广场、曹家大舞台一个个颇具乡土气息,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
院子村 |
院子村位于姜堰镇东部,东与白米镇和平村接壤,西至328国道,南与姜堰镇太宇村、三园村和白米镇大安村毗邻,北与银穆村相接。全村13个村名小组,3600人,2512亩耕地。由院子村、唐营村、张营村合并而成。328国道贯穿南北,地处姜堰近郊,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
东桥村 |
东桥村地处城乡交汇处,东海路、长江路、古田路、振兴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是姜堰四中、东桥小学、苏中药业所在地。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605户,农业人口1080人,在册管理人员3300多人。全村社会总面积312万平方米。现有耕地面积218亩。2013年村集体收入359万元,年末村集体资产总额5070万元,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808元。 东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要求,村支部、村委会带领组织全村干群共同努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生产发展健康有序。全村工业企业销售达到了18600万元,高效农业种植面积得到了扩大,集体经济纯收入333.9150万元,全村剩余劳动力基本通过培训,同时做到基本就业。 二、群众生活宽裕。全村现有人口1080人,14个村民小组 605户,人均耕地0.3亩,村民人均纯收入22128元,全村800多人参加了土地换社保,部分村民参加了新型农保;村补贴80000多元使人人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村医疗室也实行小病合作,村民小病可以不出村得到治;全村户户都吃上了卫生自来水。 三、村风文明。在全村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开展十星文明户的评比活动,积极创建平安村、法制村、文明村、和谐村,全村无一起群访事件,无赴泰和赴省、赴京-,村无一例刑事案件,计划生育率达100%,全村殡葬改革达100%。 四、村容整洁。2013年全村安排7户入住农民公寓。全村8名保洁员全天候保洁,全村共有垃圾房21个、垃圾池2个,做到垃圾集中收运到中转站,在村民集中住宅区内安装了健身器材,所有小区都进行了绿化,全村绿化面积 达25%,路边河旁做到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庄内道路硬质化98%,为村民提供了环境优美的安居生活场所。 五、村级事务管理民主。我村积极推行民主决策,严格执行“三务三公”、“六议三公开”,积极推进“村民直评村干部”活动,加强驻村勤廉督导工作,努力创建泰州市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加强两委会班子成员的法规学习,班子成员无违纪违法行为,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能够积极工作,帮助群众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群众对村级班子满意度达95%以上。 东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村容整洁村风淳朴,村民生活宽裕,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再创辉煌! |
城南村 |
姜堰镇城南村由原后时村和孔元村合并而成,位于姜堰城区南郊、姜八公路西侧、南临周山河、北到革命河、西与曹家村交界、中有时庄河贯穿南北,城南的时庄历史悠久,远近闻名,解放前称“铁时庄”,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我黄桥老区的最北前线——时庄革0据地是新四军对敌斗争的前沿阵地,时庄乡的大批热血儿女踊跃参加革命,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了年轻的生命,由于城南村地处黄桥老区,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烈军属偏多,目前村级经济在全镇还属经济薄弱村,城南村现有22个村民小组,农户1070户,农业人口3518多人,近几年来,城南村利用城区南郊的区域优势“稳定农业、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三产”的工作思路、促进了全村各业经济稳步协调发展,全村现有工业企业10家,周山河码头一座村民兴办商店、加工服务等三产企业28家,城南村村八组几十亩的葡萄基地,在姜堰地区颇有知名度,城南村建立了卫生室,基本实行了合作医疗,解决了村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全村主要路道基本建成整齐美观的水泥路面,安装了路灯、宽阔明、整洁卫生,并健全了排水设施,做到了雨止路干,城南村在改变村容村貌和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上下功夫,将为城乡一体化生活现代化的新农村而奋斗。城南村还拥有2000多亩的地域优势,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 |
工联村 |
工联村地处城郊,全村现有三产服务业两家,村民兴办工业企业、商店、餐饮、洗浴和加工服务业75家。全村现有蒋埭、石桥、新桥三个村民小组,339户,总人口813人。2009年全村三业总产值1500.00万元,年集体经济纯收入5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00多元。 自2003年以来,全村连续8年保持大病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村累计总投入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近10万元,8年来,无一村民因病致贫,真正做到应保尽保,有效地缓解了本村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村民享受新农合带来的好处累计达近40万元,保障了村民病有所医,维护了村区域内的稳定和谐。 2009年,工联村先后荣获姜堰镇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计划生育先进村,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
城中村 |
姜堰镇城中村位于姜堰市城郊,现有11个村民小组,612户,总人口2896人,其中农业人口1537人。近年来,我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确立了“扶持农业、稳定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促进了全村各业经济的稳步协调发展。全村现有工业企业65家,2013全村工业总产值38272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6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54元。我村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合作医疗,2014年村民大病合作参投率达100%,杜绝了村民因病致贫现象。综治方面,我村成立了综合治理办公室、警务室、调解室、监控室,包括监控探头16个,为全村治安安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3年因天目路东延为5组失地农民又办了土地换社保,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为高龄老人办理高龄老人补贴,使他们老有所养;对达到80周岁的老人均办理了尊老金并全部发放到位。该村各组路道全部建成水泥路面,排水设施健全,做到雨止路干。我村在改变村容村貌和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上狠下功夫,经村“两委”研究和有关部门批准,规划了四处村民住宅小区,现在新建的住宅区整齐美观,道路宽敞明亮,环境整洁卫生,充满了城乡一体化、生活现代化的气息。我村先后荣获泰州市文明村标兵、泰州市文明村、姜堰市文明村、姜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民主法制示范村、姜堰市计划生育模范村等。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