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兴村:位于张甸镇东北部,有自然村落5个,村民小组12个,户数525户,人口1761人。东与梁徐镇隔河相望,南与三盟村接壤,西与三盟村相邻,北与大李村交界,村域面积183.5公顷,距张甸镇区约6km。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1284105 | 225300 | -- | 查看 三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蔡官社区 |
蔡官社区:位于姜堰至泰州新G328中间。 |
梅垛社区 |
梅垛社区:位于梅垛小学北侧。 |
兴甸社区 |
兴甸社区:位于张甸中学西侧。 |
华杨村 |
华杨村位于江苏姜堰市张甸镇东南部,东邻尹庄村,南至泰兴市新街镇,西与杨俞村接壤,北与杨俞村相连,村域面积190.7公顷,高杨路穿境而过,本村距镇区约8km。 华杨村由原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现状自然村落2个,村民小组9个,总户数390户,人口1294人,目前人均宅基地面积90m2。村庄集中居住点为两个,集聚户数210户,760人。 村域地形平坦,河道纵横。地形绝对标高在4.6-5.0米,地基承载力在8-12T/m2左右,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华杨村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5oC左右,年均降水量在991.7mm上下。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境内主要河流有葛东河,主要道路为高杨路。河道常年水位1.3-1.5m,枯水位0.8m,历史洪水位3.40m。 |
土桥村 |
土桥村,是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下辖村,村域面积175.6公顷,东与杨俞村,南至高庄村,西与三彭村,北与张前、甸头交界。土桥村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5度左右,现有自然村落10个,村民小组10个,总户数431户,人口1446人,目前人均宅基地面积80m2。村庄集中居住点为1、2、3组,集聚户数164户,人口565人。 |
高庄村 |
高庄村 位于张甸镇南侧,北连土桥,难连单庄,西连三彭,一条张高路穿庄而过,也是高庄村主干道,高庄村由原来的高庄,朱桥,高西三个村合并而成,由住户768户,人口2480人,是一个农业村,村民主要靠农业,养殖业为主,几年来我村主要关注民生工程以及村庄亮化。目前村庄基础设施到位,道路基本实现硬化、亮化,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
严唐村 |
严唐村是由过去的严家、亚东、麦港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总人口3045人,19个村民小组,2013年村级经济纯收入30万元。在泰州市级机关下派干部唐国强的带领下,围绕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的目标,坚持因地制宜抓整治,突出完善基础设施,全村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为经济薄弱村整治提供了样板。 一、基础设施完善配套 1、投入160万元拓宽唯一贯穿3个自然村, 2.5公里长的严唐路,路宽由原3.5米拓宽至7米,并集交通、绿化、亮化、文明于一体,被村民称为“连心路、致富路、形象路、子孙路”。 2、投入60多万元建设完成集村部、村民服务大厅、卫生服务站、警务室为一体的900平方米便民服务中心。 3、投入40多万元,建成一个集停车、健身、公厕、文体活动于一体的村民活动中心,其中硬质停车场建设1300多㎡,水冲式公厕配套齐全。 二、环境整治长效管理 1、投入40多万元疏浚河道5.2公里,整治排水沟4公里、河塘8亩,新建硬质涵洞排水沟2公里。 2、通过上争项目带资金完成以下工程:① 投入470多万元完成电灌站改造8座、硬质渠道改造10公里、危桥改造6座②投入700多万元完成高压线改造3公里,实现高、低压线、广电光缆线、路灯线“四线”合一杆整治工程③投入50多万元建成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完成600户改厕工程。 3、投入60多万元完成路道及路牙、河道、沟塘路道绿化工程。 4、投入近200万元建成一个循环经济生态园,即秸秆喂牛、牛粪进沼气池、沼气用于餐饮和发电、沼液垩苗木的循环经济模式。 5、投入近10万元,配备垃圾桶50只,清运车5辆,及各类用工支出,实施长效管理。 |
魏家村 |
魏家村位于江苏姜堰区张甸镇北部,东与杨港村,南至集镇区,西与张桥村接址,北与西网、河垛村相连,村域面积229公顷,张蔡公路南北穿境而过,本村距镇区约1km。 魏家村由原魏家、农科站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现状自然村落10个,村民小组13个,总户数554户,人口1752人,其中有5个村民小组,236户,752人,居住在集镇区内,其余有5个居民点,较集中居住全户数160户,480人,目前人均宅基地面积90m2。 村域地形平坦,河道纵横。地形绝对标高在4.6-5.0米,地基承载力在8-12T/m2左右,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魏家村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5oC左右,年均降水量在991.7mm上下。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境内主要河流有张甸支河、张北河。河道常年水位1.3-1.5m,枯水位0.8m,历史洪水位3.40m。 |
杨港村 |
杨港村位于江苏姜堰市张甸镇北部,东邻沙梓村,南至张甸村,西与魏家村接址,北与梅网村相连,姜高公路东西穿境而过,本村距镇区约1km,地处通南高沙土地带,由原杨家、袁垛、横港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698户,2478人。现有社会面积1975亩,耕地面积1844亩,人均耕地0.92亩,共有企业(含个体私营企业)154家,村集体生产总值11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村庄建设规划成“T”型,全年有800人左右在全国各大、中型城市自主创业,种植业拥有一定科技含量,在周边享有盛誉,农民住家前后都栽植了银杏树和各类果树,扬泰未分设前曾被扬州市政府命名为“万株银杏村”。 杨港村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投资兴业! |
张甸村 |
张甸村简介 张甸村是张甸镇政府所在地,是张甸镇的集镇中心,也是全镇的经济文化中心。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张甸村由原张甸、张后、冯陈三村合并而成,现有耕地2252亩,1559户,总人口4706人,其中党员人数148名。张甸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美丽神奇的传说。 相传东汉时期,有个叫张勃的地方官吏,曾在此致力于水利农耕,造福百姓,深得人心。他死后,当地百姓自发为他建造张祠几年,地名遂因张名。又说1355年,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曾在这片草甸之上安营扎寨,放养战马,杀地主,打赃官,分田分地,疏浚河道,发展商业和手工业,百姓为感念张士诚的功德,将此地称为张甸。无论何说,张甸都是一个古村落。此外,张甸村的“胜因寺”、“清和桥”的历史传说也给这古老的村落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踏着改革开放的铿锵节奏,张甸村致力于改变传统的农村经济生产生活模式,积极向高效农业、工业、服务业转变。今天的张甸村是一个集政治、经济、人文、生态共同发展的新型现代化的乡村。造船是该村的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该村在外地从事造船的大小老板10多个,手中资产超亿元的老板2人,超1000万元的老板5人,绝大多数人家100多万元。现在全村60%的农户家,至少有一名人员在外地从事造船业。身居商业宝地,利用自然优势,从事经商和加工制造业的农户达到80%以上。有加工鞋帽服装的,有经营建材、门窗的,有开餐饮旅馆的,有经营电脑微软的,有搞设计装潢的,有搞运输的,还有自主承包种植反季蔬果的。。。总之,改革开放为村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财致富门路,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党委、政府提出的加快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张甸村利用身处集镇所在地的优势,积极在智慧公园和-的圆形广场两处设立村民休闲娱乐中心,白天会有三两成群的村民在公园内散步,在石凳上下棋,在小河边垂钓,每到晚上爱好歌舞的村民就自发地组织到广场上跳舞锻炼,这也成了张甸村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在村庄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张甸村积极成立了专门的保洁管护队伍,每天分工不同的片区做好保洁工作,干净整洁的路道,通畅无阻的河道是他们出色工作的收获,也是张甸村的一张明信片。 这就是张甸村,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村落,一个焕发着生机、朝气蓬勃的村落,一个热情好客、友爱四方的村落 |
三周村 |
三周村位于张甸最东南,南与太兴市北新镇接壤,东邻顾高镇野庄村,北至本镇尹庄村,西至本镇大窖村。村总人口: 1159人, 总劳力: 650人,总农户: 421户,社会面积:1638亩,耕地面积:1608亩。主要农产品: 麦、稻、杂粮、生猪、鸡,特色经济: 养殖业 、 林业绿化、 加工业 、劳动力转移。 |
朱顾村 |
朱顾村位于江苏姜堰市张甸镇西部,东邻张甸集镇区,南与甸头村接址,西接大泗镇,北与严唐村隔河相望,村域面积202公顷,本村距镇区约1km。 朱顾村现状自然村落7个,村民小组11个,总户数528户,人口1862人,目前人均宅基地面积90m2,集中居住点为3、5、6、7、8组,集聚户数260户,人口850人。 村域地形平坦,河道纵横。地形绝对标高在4.6-5.0米,地基承载力在8-12T/m2左右,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朱顾村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5oC左右,年均降水量在991.7mm上下。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境内主要河流有朱庄河、黄桥河,主要道路为国税路。河道常年水位1.3-1.5m,枯水位0.8m,历史洪水位3.40m。 |
尹庄村 |
尹庄村位于江苏张甸镇,东邻顾高镇,南至大窑村,西与华杨村接壤,北与蒋佴村相连,村域面积311公顷,梅兴公路穿境而过,本村距镇区约8km。 尹庄村由原东尹、西尹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现状自然村落3个,村民小组14个,总户数727户,人口2128人,目前人均宅基地面积86m2。村庄集中居住点为10个村组,集聚户数520户,1600人。 村域地形平坦,河道纵横。地形绝对标高在4.6-5.0米,地基承载力在8-12T/M2左右,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尹庄村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50C左右,年降水量在991.7mm上下。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境内主要河流有杨尹河、胜利河,主要道路为梅兴公路。河道常年水位1.3mm-1.5mm,枯水位0.8mm,历史洪水位3.40m。 |
花彭村 |
花彭村位于张甸镇西南部,交通便利,与高港区接壤,毗邻泰兴市,区位优势明显。由原花彭、后彭、庙彭三村合并而成。有20个村民小组,852户人家,总人口2937人,耕地面积2303亩,现有6名村干部和68名党员。近年来花彭村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支部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主题,不断夯实党在农村中的执政基础。 |
高家村 |
高家村有位于张甸镇镇区东部,村域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长约2.17公里,行政辖区面积约3.48平方公里,紧靠328国道。 北姜村为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3个,人口1739人:其中农业人口1520人,非农人口219人,村内现有暂住人口为1427人。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村两委会利用广播、宣传栏,宣传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倡导文明建设先锋户、守法户、双文明户,加强法律、法纪教育和党员干部廉正建设,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关注民生,做百姓想做的事,要把集体的事放在首位,要树立好自身形象,使每个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满意。 |
大丁村 |
大丁村位于江苏姜堰市张甸镇东南部,东邻尹庄村,南至泰兴市新街镇,西与杨俞村接壤,北与杨俞村相连,村域面积190.7公顷,高杨路穿境而过,本村距镇区约8km。 大丁村由原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现状自然村落2个,村民小组9个,总户数390户,人口1294人,目前人均宅基地面积90m2。村庄集中居住点为两个,集聚户数210户,760人。 村域地形平坦,河道纵横。地形绝对标高在4.6-5.0米,地基承载力在8-12T/m2左右,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华杨村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5oC左右,年均降水量在991.7mm上下。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境内主要河流有葛东河,主要道路为高杨路。河道常年水位1.3-1.5m,枯水位0.8m,历史洪水位3.40m。 |
杨俞村 |
杨俞村位于张甸镇的南部地区,东临华杨村,北临大丁村,西临土桥村,南临泰兴市,南北跨越四公里多,东西跨越两公里左右。全村共有十八个村民生产小组,700多户村民。粮食作物多为小麦、水稻和红薯,经济作物有油菜和花生等。 |
蒋佴村 |
蒋佴村位于梅垛集镇以南,梅兴路与联合河交汇处, 南与尹庄村接壤,东邻顾高镇野庄村,北至梅垛村,西至本镇大丁村。村总人口746人,总农户226户,村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主要农产品:麦、稻、水产品等;特色经济:水产养殖;主要公司:四海水带厂等。 |
梅垛村 |
梅垛村位于原梅垛集镇所在地,南与蒋佴村接壤,东邻顾高镇野庄村,北至张甸镇三野村,西至本镇大丁村。村总人口2690人,总农户718户,村占地面积约2.9平方公里。主要农产品:麦、稻、生猪、玉米等;特色经济:茶树菇、园林绿化、加工业;主要公司:女神扑克牌厂、金盛无纺布厂等。 |
大窑村 |
大窑村概况 大窑村位于张甸镇的东南部,南临泰兴市新街镇,东接姜堰区的顾高镇,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人口总计约1100人。 本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村民积极从事蔬菜种植、肉鸽养殖等。尤其是近几年,村庄的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庄住房统一规划,通村路和村内主要路道统一整修,村庄面貌整齐整洁,农民生活安居乐业。 |
西网村 |
张甸镇西网村由原葛南、西网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地处张甸镇蔡官工业集中区,苏张路、周山河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全村现有村15个民小组,2061人,598户,村域面积4383亩,其中耕地面积1845亩,支部共有党员61人,各类企业24家,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96亿元,村级纯收入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26元。近年来曾荣获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村庄整治示范村、泰州市生态村、泰州市文明村、泰州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泰州市康居示范村、泰州市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多次荣获姜堰市文明村、先进基层党支部、张甸镇先进基层党支部、张甸镇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
沙梓村 |
沙梓村:位于张甸中学东北3公里处。 |
甸头村 |
甸头村:位于张甸镇南部,东邻张前村,南至土桥村、花彭村,西与花彭村接壤,北与张甸村相连,村域面积233.6公顷,张宣公路穿境而过,距镇区约2km。辖8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76户,人口1553人。 |
张前村 |
张前村:位于张甸镇东南1公里处。 |
张桥村 |
张桥村:位于张甸镇西部,东邻魏家村,南至严唐村,西与大泗镇接壤,北与河垛村相连,村域面积224公顷,姜高公路穿境而过,距镇区约3km。人口1874人。 |
大李村 |
大李村位于江苏姜堰市张甸镇北部,东邻梁徐镇,南至三盟村,西与宫王村接壤,北与苏陈镇相连,村域面积241公 顷,外环公路穿境而过,本村距镇区约8km。 大李村 - 人口现状 大李村现状自然村落5个,村民小组14个,总户数619户,人口2485人,目前人均宅基地面积86m2。村庄集中居住点为10个组,集聚户数520户,1600人。 大李村 - 地域状况 大李村 村域地形平坦,河道纵横。地形绝对标高在4.6-5.0米,地基承载力在8-12T/m2左右,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大李村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5oC左右,年均降水量在991.7mm上下。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境内主要河流有李庄河,主要道路为外环公路。河道常年水位1.3-1.5m,枯水位0.8m,历史洪水位3.40m。 |
宫王村 |
宫王村简介 张甸镇宫王村位于张甸镇北首,新328国道穿村而过,全村现有村干部10名,17个村民小组,867户,人口3107人,总耕地面积2786亩。现在的宫王村由原来的宫王村、-村、通南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农民主要从事农业、工业、养殖业等行业。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104元,村庄基础设施到位,道路基本实现硬化、亮化,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
单庄村 |
单庄村位于江苏姜堰市张甸镇最南部,东与高庄村,南与泰兴市胡庄镇隔河相望,西与胡庄镇,北与三彭、高庄村交界,村域面积47.3公顷,本村距镇区约7km。 单庄村现有自然村落2个,村民小组7个,总户数276户,人口846人,目前人均宅基地面积80m2。集中居住点为1、2、3、4、7组,集聚户数210户,人口650人。 村域地形平坦,河道纵横。地形绝对标高在4.8-5.2米,地基承载力在8-12T/m2左右,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单庄村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5oC左右,年均降水量在991.7mm上下。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境内主要河流有高庄河、单庄河,主要道路为镇域外环路。河道常年水位1.3-1.5m,枯水位0.8m,历史洪水位3.40m。 |
蔡官村 |
1、人口和地理概况。 蔡官村位于张甸镇的东北部,是由原来的蔡官村、九龙村合并而成,现有村民小组15个,总户数647户,人口2311人,距离镇中心约5公里。耕地面积2261多亩,全村有低保39户,61人,低收入农户10户,五保户1户。 2、“两委”班子建制情况。 村支部现有0正式党员61人,党支委5人,村委会5人,其中交替兼职2人,大学生村官1人,大专及以上学历5人,初中学历3人,35岁以下的1人。 3、村级资源资产及资金情况。 资源:村集体土地有两处老村部,面积约7亩。资产:村集体所有老厂房和老村部房屋共45间。资金:土地及房屋出租收入2.558万,投入政府标准厂房建设30万元,年收益分配收入9万元。 |
三野村 |
三野村位于张甸镇东边,东边有宁靖盐高速,北边有姜高线,南边有梅垛集镇,西边靠近张甸集镇。现有1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88户,总人口2516人,总劳动力1604人。村域面积2438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9亩。现有党员79人,村“两委”成员10人。现有养猪、养鸭、养鹅等养殖业。个体工商户58户。全村实现了道路硬质化,村庄基础设施到位,村庄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 三野村与大窑村、朱顾村、土桥村、高庄村、严唐村、魏家村、杨港村、三彭村、三周村、花彭村、尹庄村、华杨村、高家村、大丁村、杨俞村、蒋佴村、梅垛村、张甸村、三盟村、沙梓村、甸头村、张前村、张桥村、蔡官社区、梅垛社区、兴甸社区、单庄村、宫王村、三兴村、蔡官村、西网村、河垛村、梅网村、三陈村、葛庄村、周徐村、大李村相邻。 |
河垛村 |
河垛村 河垛村位于江苏姜堰市张甸镇西北部,东至西网村,南与张桥村接壤,西接白马镇,北与三陈村交界,村域面积240公顷,本村距张甸镇区约4km。 河垛村现状自然村落5个,村民小组12个,总户数502户,人口1605人,目前人均宅基地面积87m2。村庄集中居住点为2个,集聚户数358户,人口1140人。 村域地形平坦,河道纵横。地形绝对标高在4.6-5.0米,地基承载力在8-12T/m2左右,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河垛村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5oC左右,年均降水量在991.7mm上下。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境内主要河流有周山河、张白河,主要道路为环镇路。河道常年水位1.3-1.5m,枯水位0.8m,历史洪水位3.40m。 |
梅网村 |
梅网村地处张甸镇东北方,距宁靖盐高速公路5公里,全村总户数586户,总人口1869人,耕地面积1674亩,在职干部6人,大学生村官1人,支部党员55人。我村新农保参保率、长江水入户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100%。通过开展“半月谈”议事活动,促进了基层维稳工作,被泰州日报、姜堰日报等媒体进行报道,为创建和谐梅网,打造了社会创新管理的新模式。本村先后荣获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泰州市文明村,泰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我村连续五年获经济工作二等奖、党建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建设一等奖,因连续四年无计划外超生事件发生被评为姜堰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连续五年无越级-事件发生本村被评为张甸镇信访工作先进村。 |
三陈村 |
三陈村是张甸镇的一个行政村,紧挨西网村,三幸村,人勤物丰,英才辈出,气候宜人,陈庄、陈南、老陈合并而成,故称三陈。主要农产品:茅菜,美国香瓜,奇异果,黄绿苹果,芜菁。村内资源:沸石金红石,珍珠岩,橄榄石,锰,方锰石。村里单位:三陈村信用社,三陈村粮站。总面积1约3.8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约4744亩,其中烟叶种植面积约1513亩;林地约1080亩。辖设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4268人。我村特色资源丰富。在自然资源中,集体统管千亩山场,山中树木四季常青,杉树、毛竹、香樟树茂盛喜人;现有耕地4374亩,以烟叶、水稻、油菜籽、棉花为主,重点打造烟叶、水稻两大种植基地建设,努力培植大户,并以大户带动,走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旅游资源上,我村山灵水秀,生态环境优美,村民热情朴素。村东有千年古寺—振法寺,吸引八方信众,香火旺盛;村中有百年古井,井水清澈、甘甜,如今依然为村民饮用之水;村南有百年枫香树,树木高大、树枝旺盛,被市林业部门命名挂牌;村西有百年鸳鸯树,依然形影不离屹立在升金湖畔,顾游客观光。该村建有宣传栏和黑板报,宣传各种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有一个24平方米的迎宾村街道120平方米的图书室和一个180平方米的电教室,有电脑宽带连接,有文化广场500平方米,组建了秧歌队和腰豉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建有标准灯光篮球场580平方米,还有一个48平方米的乒乓球室,有两支体育运动队。该村注重村庄绿化,村内宽3米以上道路及房前屋后都进行绿化,村内有休闲绿化广场5个。村内空闲地做到宜绿尽绿,花木品种丰富,配置合理美观,并有专人负责管护。周边山体无荒山,农户参与庭院绿化活动积极性高,成效显著,村庄绿化覆盖率达85%以上。 |
葛庄村 |
葛庄村系原蔡官集镇所在地,地处张甸镇西北部,东连周徐村,西连三陈村,南接西网村,北接双虹村,本村距张甸镇区约5公里,全村总人口2165人,住户621户,1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 1800亩,本村以电炉生产和配件加工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兼种植、养殖业。 |
周徐村 |
周徐村位于姜堰区张甸镇北部。地理位置优越,西邻泰州主城区,东近姜堰开发区;交通发达,新“328”国道东西方向横穿我村,南北方向毗邻苏张路;环境优美,我村经过环境整治,达到了省级一星康居示范村的标准;经济条件尚可,我村有企业15户,目前有两个亿元企业将落户我村,个体工商户达120户;人文信息,我村有近500户居民,人口总数超过1500人。 |
三兴村 |
三兴村:位于张甸镇东北部,有自然村落5个,村民小组12个,户数525户,人口1761人。东与梁徐镇隔河相望,南与三盟村接壤,西与三盟村相邻,北与大李村交界,村域面积183.5公顷,距张甸镇区约6km。 |
三彭村 |
三彭村地处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张甸镇黄桥老区,属通南高沙土地带,2000年行政村撤并时,由原大彭、小彭、前彭三个村合并而成,总人口3500多人,耕地面积3000余亩 |
三盟村 |
三盟村位于姜堰区张甸镇东部,东与三兴村,南与梅网村隔河相望,西与蔡官村相邻,北与大李村,村域面积227公顷,本村距张甸镇区约5km。 三盟村现有自然村落6个,村民小组11个,总户数551户,人口1775人,目前人均宅基地面积85平方米。村庄集中居住点为5、6、7、8、9、10个组,集聚户数316户,人口1237人。 村域地形平坦,河道纵横。地形绝对标高在4.4-4.8米,地基承载力在8-12T/m2左右,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三盟村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5oC左右,年均降水量在991.7mm上下。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境内主要河流有周山河,主要道路为环镇路。河道常年水位1.3-1.5m,枯水位0.8m,历史洪水位3.40m。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