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野中心村位于俞垛镇西部,距镇区5公里,东与叶甸村相连,南与淤溪镇搭界,西与仓场、田管村隔河相望,北与柳管村接壤。水上交通十分发达,水面资源比较丰富。全村现有24个村民小组,共2868人,985户,现有总面积8867亩,其中:耕地6476.95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棉花等。现有党员115名,村干部9人,低保户17户。村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粮油经营及从事建筑业务工为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1284115 | 225300 | -- | 查看 南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俞垛社区 |
俞垛社区:位于俞垛镇政府所在地。 |
叶甸社区 |
叶甸社区:位于俞垛镇以西5公里处。 |
横庄村 |
俞垛镇横庄村地处镇西侧,总面积6000亩,全村有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80人,村民住家741户,其中常住人口2480人,暂住人口2人,辖区内个体工商户13个,企事业单位2家。 |
何野村 |
何野村地处泰东河畔,位于俞垛镇东南首,村域总面积4.2平方公里,有3个自然村路,23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3200亩。全村总户数1036户,总人数4170人。 |
俞耿村 |
俞耿村地处集镇所在地,由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总户数1349户,人口3892人,31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4948亩。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工、农、副,多种经营,齐头并举,产值利税逐年上升,村民的思想建设文明程度成效明显。“十星户、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率达92%,计划生育达标,邻里团结,家庭和睦,敬老爱幼,社会风气移风易俗,封建迷信殡葬改革,平坟还田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村庄道路平整,绿化达标,无违章用地和乱占乱建现象,农村初级保健达上级要求,村容村貌整洁达“三化:亮化、美化、绿化”,社会治安秩序稳定,村通过法制宣传教,村民遵纪守法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科技文化稳步发展。在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同时,该入学的全部在校,村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学用科技,村积极组织农民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数字电视、长江水饮水工程、电脑互联网入户达镇要求。 村党总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政治素质健康,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核心作用,践行科学发展观,走党的群众路线,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全面建设新农村工作而努力奋斗。 |
宫伦村 |
宫伦村位于俞垛镇北部,北与兴化市周庄镇边城交界,东与兴泰镇三里泽村相邻,西面为俞垛镇春草村,南与俞垛镇房庄村毗邻,土地肥沃,省级河道唐港河穿村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环境优美,搭建的贡船享有中国溱潼会船节贡船之首美誉。地域面积5200亩,耕地面积3600亩,人均耕地1.09亩,内外河水面1400亩,绿化覆盖率达43.2%,土地、水面、劳力等资源有着潜在优势。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668户,农村人口2152人,劳动力1036人。全村已有私营企业20家,2012年经济产值实现2.6亿元,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351元。宫伦村先后被评为“姜堰市小康建设十强村”、“姜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泰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泰州市党建工作示范点”、“泰州市卫生村”、“泰州市计划生育示范村”、“泰州市科普文明村”、“泰州市文明村”、“泰州市小康建设十强村”、“泰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特色村”、“泰州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江苏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社区(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百佳生态村”、“江苏小康居示范村”、“江苏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等称号。 |
房庄村 |
房庄村位于俞垛镇北部,北与宫伦村交界,东与角墩村相邻,西面为俞垛镇春草村,南与俞垛镇忘私村毗邻,土地肥沃,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环境优美,搭建的贡船享有中国溱潼会船节贡船之首美誉。地域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5公顷,人均耕地1.06亩,内外河水面1 300亩,绿化覆盖率达4 5.2%,土地、水面、劳力等资源有着潜在优势。全村共有1 6个村民小组、732户,总人口2 236人。全村已有私营企业16家,预计2014年经济总产值可实现2.4亿元。集体纯收入260万元,人均纯收入10600元。我村先后被评为“姜堰市小康建设十强村”、“泰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泰州市党建工作示范点”、“泰州市卫生村”、“泰州市计划生育示范村”、“泰州市科普文明村”、“泰州市文明村”、“江苏省百佳生态村”,2008年创建“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 |
忘私村 |
江苏省姜堰市俞垛镇忘私村地处姜堰市里下河水乡俞垛镇北侧,省级河道唐港河穿村而过,南邻县道沈马公路,东与宁盐高速相邻,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816户农户,总人口2989人,区域总面积5330亩,其中:耕地面积3308亩,人均耕地1.1亩,内外河养殖水面846亩。我村通电率100%,电话通讯率99%,有线电视入户率99%,饮用自来水100%,新农合参保率100%。全村农户中使用石油液化气能源和使用电饭煲、电磁炉等清洁能源的用户达807户,占总户数的99.5%,太阳能热水器普遍使用,空调使用率达60%,宽带用户达到42%。全村已建楼房264幢,占总农户的46%。村内主要扬子化工、钨钼、法兰、阀门、铸造、琉璃瓦、米厂、建材、棉业等12家企业。2013年全村实现年产值2.6亿元,村级集体收入6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800元。 |
角墩村 |
角墩村村情简介 角墩村地处姜堰市俞垛镇东部,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村域土地面积7097.4亩,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共辖2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036户,计3006人。农业劳动力1706人,其中从事二、三产业1450人。集体耕地面积3448亩,养殖水面1143亩,林地1021.4亩,其它及厂矿用地390亩。村内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俞溱公路傍村而过,通组公路纵横交错,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渠道、水塘硬化面不断扩大。我村先后被评为“泰州市全面小康建设先行村”、“泰州市农村集体财务规范管理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泰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双创”活动先进村”等等。 近年来,角墩村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远程教育为平台,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三农”的水平,带动全村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壮大,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农业当家,工业发家,拆船业、粮食加工业旺家”为目标,“三业互动”推动统筹发展。我村以传统的水稻、小麦种植为主。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远程教育服务平台以及定期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等一系列措施相结合,不断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大棚蔬菜等高效农业,规模面积达70亩以上,盛产番茄、水瓜、茄子、白菜……深受各地商贩青睐好评。目前,村养殖业种类丰富多样:水产养殖近百亩,泥鳅、螃蟹、鱼虾等为主要水产品;鸡、鸭、鹅等类家禽养殖场已具相当规模,有的养殖场最大可容纳5000只,远销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苏南地区,获得了较为可观的利润收入。 我村积极招商引资,加快工业企业发展,经过不懈努力,全村已有14家企业在村内安家落户。其中,造船、拆船、粮食加工是我村的特色产业。3家船厂每年打造铁船吨位有36000吨左右,实现年营业收入高达几千万元。粮食加工厂收购附近村民粮食超过6000吨,帮助吸收周围大量剩余劳动力,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村级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生产加工的苏邮皮蛋、咸蛋口感纯正、味道鲜美,已成为我村的一大品牌产业,供应至全国各大超市、商店,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真正成为了我村的特色产品和村民们过时过节送给亲朋好友的首选礼品之一。 在今后的发展中,角墩村村两委班子将团结一心,群策群力,进一步发挥本村特色产业优势,打造我村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村级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领全村村民打造出一幅“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美好画卷。 |
姜茅村 |
姜茅村地处俞垛镇东北部,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该村村域土地面积5200亩,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工辖19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720户,计 2051人,农业劳动力1406人,其中从事二、三产业1120人。养殖水面760亩,林地560亩,其他及厂矿用地300亩。 该村原由姜家村、茅家村等村合并而成,于2001年4月建立党总支部,下辖3个支部,其中工作支部1个。农业支部2个,全村共有0党员86名。 该村2008年三业总值1.9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6亿元,农业产值898万元,三产经济收入2800万元。人均纯收入8006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30万元,人均150元;全村拥有22家企业,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已达200亩。 |
祝庄村 |
泰州市姜堰区俞垛镇祝庄村地处俞垛、溱潼、淤溪三镇接壤部,全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486户、全村人口1597人。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工业企业4家,三业产值1.1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2万元。祝庄村为农业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联系村、姜堰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是泰州市文明村。 |
柳官村 |
姜堰区俞垛镇柳官村,地处姜堰市西北部,位于俞垛镇原叶甸乡东北边。全村总面积达2950亩,共有1651人,570户。2012年人均收入达12800元,2013年人均收入超过13880元。2014年,柳官村在新的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实现“美丽乡村、幸福柳官”。 |
许庄村 |
许庄村地处泰州市俞垛镇西片中部,叶边公路呈半包围穿境而过,总面积5058亩,其中:耕地面积3050亩,水面1000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棉花等。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68人,户数652户,现有党员50名,村干部7人,低保户20户,五保户17户,重残无业人员4人。村民主要以种植业、运输业、粮油经营及从事建筑业务工为主。 |
叶甸村 |
叶甸村地处俞垛镇中西部,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该村村域土地面积6047亩,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共辖2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086户,计3021人,农业劳动力1586人,其中从事二、三产业1109人。集体耕地3517亩,养殖水面1200亩,林地1300亩,其他及厂矿用地30亩。该村由叶甸、叶北、 安乐三村合并而成,于2011年11月建立党(总)支,下辖3个支部,其中工业支部1个,农业支部1个,全村共有0党员108名。 该村2013年三产总产值1071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100万元,农业产值1100万元,三产经济收入3510万元,人均纯收入16900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36万元,人均116元;全村拥有7家企业,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已达2000亩。 |
南野村 |
南野中心村位于俞垛镇西部,距镇区5公里,东与叶甸村相连,南与淤溪镇搭界,西与仓场、田管村隔河相望,北与柳管村接壤。水上交通十分发达,水面资源比较丰富。全村现有24个村民小组,共2868人,985户,现有总面积8867亩,其中:耕地6476.95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棉花等。现有党员115名,村干部9人,低保户17户。村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粮油经营及从事建筑业务工为主。 |
仓场村 |
汉初叶甸海陵仓, 刘濞于斯广积粮, 元末士诚砻谷处, 下河自古米鱼乡。” 当代地方学者周志陶先生《海陵仓》诗是对俞垛仓场悠久历史的概括和赞扬。 姜堰市俞垛镇仓场村(原叶甸仓场)———位于里下河地区农田水网中的一个普通村庄。这里河港纵横,田连阡陌,自古以来就是“稻粱千里熟、鱼蟹多无算”的鱼米之乡,历来享有米粮仓的盛名。令人惊奇的是这个看似平常的乡村僻壤,却有着沉甸甸的历史堆积。 仓场,原指古代官家收纳粮食的场所。海陵仓,为西汉初年吴王刘濞所建。《汉书》载:“吴有海陵之仓,仓为吴王濞所建。”刘濞起兵前,郎中枚乘谏吴王书中有“转粟西向,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的记载。关于“海陵之仓”的具体位置,不少专家都认为就是俞垛仓场。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其地名顾家墩。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濞封吴王。传说为保证供应军队和城镇居民粮食,刘濞派部下刘忠向百姓征集稻谷、建立粮仓。里下河多为低洼平原,唯有顾家墩地势较高,周围河道交叉相连,便于大中船只航行停泊,水路可通往里下河各地及吴国大小城市。于是刘濞在顾家墩设立了粮食仓库和晒谷场。数年后,便形成了150户左右的村庄。其时,刘濞下令将顾家墩改名为海陵仓。 值得注意的是,“海陵仓”的名字,时在尚未设立海陵县以前。如果说海陵仓就是俞垛仓场的说法可信,那么海陵县中“海陵”二字,最先该是从这里流传。今天的泰州又是从海陵县升格而来的,追溯泰州地区最早的海陵之名,当以海陵仓为始祖。 |
花庄村 |
花庄村是坐落于江苏省姜堰市俞垛镇的一个美丽的村庄,西邻扬州市江都区吴堡,北接兴化市周庄镇江孙村,卤汀河从庄西穿过,231省道从村庄东头贯穿,水陆交通便利,全村共有856户,20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358人,非农业人口102人,耕地面积4000多亩,河沟3000亩以上,2013年村集体纯收入34万元,三产总值1.285亿元,人均年收入14157元。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共投入资金30多万元,全面进行通村公路绿化,村庄河道的清理改造,深入实施“硬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目前全村改厕600户;新建5座公厕(2处在建);垃圾箱35个;垃圾桶20个;安装路灯105盏;填平废沟塘2处用作建停车场;清除生活垃、建筑垃圾300吨;清除草堆103个;清理河道2条;新建11座桥;新建公路闸桥2座;新建砂石路面13公里;水泥路面硬质化1275米。全村村庄实现四横三纵环村,带动了地方经济。 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立足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村级经济,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花庄村建设成为一个生态、富裕、文明的新农村。 |
薛陈村 |
俞垛镇薛陈村位于姜堰区的西北角落,西邻江都市,北接兴化周庄镇,土地面积3373余亩。由原有的3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64人,96名党员,其中女性党员19名,农民人居纯收入达到9000元。薛陈村的水面资源丰富,以益民水产养殖合作社为核心,交通也比较便利,但是由于缺少工业支持,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很微薄,在俞垛镇来讲属于比较后进的村。 |
田管村 |
田管村位于俞垛镇的西北方向,南临仓场村,东接南野村,北与薛陈村交界,是由仓北村和管王村两个村合并起来的。整个村东西约1.8公里,南北约2公里,全社会面积共约145.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876亩,养殖面积(包括鱼塘和河域)500多亩。我们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村民约1400人。田管村可以说是傍水而立,水资源充足,农田灌溉方便,但是雨水多的时节也很容易发生水灾。村里村风淳朴,邻里关系和睦,村民勤劳努力。村里主要配套设施如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依傍于叶甸村,仓场村及镇里;自来水,电力,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电信都已进户。村的主要创业项目是养殖业,村级集体经济来源主要为水面发包和鱼塘管理费。 |
春草村 |
春草村位于姜堰市俞垛镇的腹部,东临本镇的忘私村,南邻镇的横庄村,西壤本镇的许庄村,北接兴化市周庄镇。俞叶公路迎村而过,迎东西,茅山河穿村而过,沟通南北。现有人口2100多人,720多户,社会面积3540亩种植面积2530亩,可利用水面1000多亩。 春草村与横庄村、何野村、俞耿村、宫伦村、房庄村、忘私村、角墩村、姜茅村、祝庄村、柳官村、叶甸社区、许庄村、叶甸村、南野村、仓场村、花庄村、薛陈村、田管村、俞垛社区相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