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字乡位于乾安县城南10公里处,东经123°54′11″,北纬44°50′――45°00′,东与大遐畜牧场接壤,南与安字镇交界,西与严字乡、才字乡相邻,北与乾安县城相接。南北宽17.5公里,东西长21.5公里,幅员面积337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人口21800人,农业人口20820人,总户数为5880户,赞字乡交通便利,乾长公路贯穿全乡,距乾安站25公里,距松原市75公里,距长岭县75公里,通过乾长公路与省会长春相通,是乾安县经济较发达的乡。
赞字乡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全乡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66小时,年均温度4℃,≥10℃积温2850℃,平均无霜期145天,土壤冻结期214天。赞字乡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严寒少雪。年平均降水量400mm左右,蒸发量为1870mm,夏季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份,占年降水量的72%,地下总储水量为2500万吨/年,可开采量为1700万吨/年,且水质好,深层地下水为重碳酸钙型淡水,矿化度小于0.5克/升,灌溉系数大于6,酸度小于8,适合人类饮用及农田灌溉。全乡幅员面积3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940公顷,林地2000公顷,草原1500公顷,重碱地和泡沼水面2000公顷,自然植被以羊草、碱蓬为主,人工植被以杨树为主农田防护林。耕地以淡黑钙土为主,适宜玉米、高梁、绿豆、辣椒、谷子、蓖麻、小麦、瓜菜等作物生长。赞字乡是井旁经济发源地,对全县种植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赞字乡在发展传统种植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井旁经济、小尾寒羊、肉牛、奶牛、肉鹅等养殖业及多种经营。全乡现已建成5个畜牧小区,其中赞字乡、三竞村两个小区以奶牛、绵羊为主,墨字、父字村以绵羊为主。全乡年粮食产量6﹒5万吨,产值7000万元,现有小尾寒羊4000只,绵羊5万只,肉牛5000头,奶牛400头,肉鹅15万只,畜牧业产值340万元,全乡每年发展井旁经济等多种经营3万亩,产值2300万元,现有机电井265眼,喷灌设备50套,农机具320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00台,农民人均收入2290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18万人 | 337平方公里 | 220723203 | 138000 | 0438 | 查看 赞字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乾安镇 |
一、乾安镇自然概况 乾安镇地处松原市西部,是乾安县政府所在地,全镇总面积57平方公里,辖七个行政村,六个街道办事处,镇内总人口75435人,农业人口8456人,耕地面积2491公顷。镇办企业2个,村办企业12个,个体私营工商业户3001户。全镇工业、农业总产值24761万元。乾安镇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邮电通讯手段先进,镇村企业基础设施很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基础设施齐全,是全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二、乾安镇的自然资源 1、乾安镇蔬菜资源 乾安镇地处乾安县城,不仅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县蔬菜生产和销售中心,全镇有人口75435人,蔬菜日消量在5万斤左右。蔬菜生产潜力较大。不仅如此,该镇还具有肥沃的土地资源,为开发蔬菜生产,尤其是棚菜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再加上长白中路纵横南北、开方公路横贯东西,便利的交通条件,为蔬菜生产销售提供可靠的保障。 全镇目前蔬菜生产面积为180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72%,蔬菜总产量为6100万公斤,商品量为5300万公斤,商品率为87%。拥有各类型蔬菜生产大户382户,棚室3350栋。其中具有较先进生产水平的“43型”温室123栋。大棚面积60万平方米,温室面积40万平方米,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蔬菜生产基础条件,但按目前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要求,还有一些工作,需继续做好,与此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宜菜宜棚地有待开发,望各界有识之士前来开发。 2、草原资源 乾安镇有1000多公顷草原,位于“二千五百垧”,可种草、可放牧、发展畜牧业大有潜力。 3、招商资源 位于县城所在地的乾安镇,坚持用足用活招商引资政策,不断拓展招商思路和形式,变被动招商为主动招商,以商招商、利用现有厂房设备招项目,利用以土地招项目,以政策招项目,以资源招项目。据石油地质部门勘测,乾安镇石油储量相当丰富。 4、乡镇企业 吉林省扶余华侨农场乾安化工厂前身,为始建于1966年的乾安县-厂,是吉林省建厂最早的-厂,地处松嫩平原,原料资源丰富,年生产能力为2000吨,厂区占地4.8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20名,技术人员15名,拥有固定资产600余万元。. |
水字镇 |
水字镇位于乾安县城北15公里处,全镇幅员面积265.5平方公里,镇内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7300公顷,草原8400公顷,林地3700公顷,辖13个行政村,20个自然屯,5个居民委员会,1个街道办。人口20897人,其中农业人口16624人,城镇人口4273人。有镇办企业1个,村办企业4个,乾安采油队1个,油井205余眼,年产油近15万吨。长白公路中线、通让铁路通过我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水字镇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降雨集中, 秋季凉爽, 温差大, 冬季干燥少雪, 是大型商品粮食基地、杂粮基地。年粮食产量5.5万吨。除盛产玉米、大豆外,绿豆、芝麻、高梁、甜菜、葵花、蓖麻、谷子、花生、辣椒、小麦等经济作物产量较高。 水字镇地处科尔沁草原,目前牛、羊、猪、鸡、鹅等养殖和加工业已形成规模,并逐渐向扩大化、经营化方向发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地下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硅砂、耐火土、硝、烧碱等,正大量开采。镇内国家粮食储备库一个、乾安第二粮库、第八粮库、第十粮库、农行分理处、物资库、生产资料转运站、煤炭转运站、油库、铁路三产、亚麻厂、制桶厂、造纸厂、挂面厂、大连红粮公司、边贸分公司、草碱公司、装卸公司、邮政支局、有线卫星接收站、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有电塔一座,企事业单位共有50多家,有个体私营230家。多种经营收入3000万元,工商、建、运、服3000万元。 水字镇农民人均收入2550元,零售物价指数97.2%,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为97.2%。 全镇现有小学11所,在校学生2417名,房屋7890m2,其中镇内小学二所,占地面积26600m2,建设面积2670m2。有教职员工69人,学生700人,有图书室、卫生室,有完备电教室、微机室。有中学一所,占地面积22500m2,建设面积3550m2,教职员工71人,有学生570人,微机室有电脑22台,语音室48座及理化试验室。镇卫生院占地面积8000m2,建设面积940m2,有医生17人,护士30人,有床位40张,医疗设施比较完善。. |
大布苏镇 |
大布苏镇位于乾安县城西部35公里处,东、南、西分别于本县才字乡、所字镇、兰字乡相邻,北与大安市接壤。科铁公路和通让铁路贯穿全境,并在镇区交叉通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流物流相对集中,是乾安县西部中心城镇。全镇幅员面积1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00公顷。草原面积4000公顷,林地面积2000公顷。辖1个街道办事处,4个居民委员会,8个行政村,22个自然屯。全镇人口15201人,其中农业人口10231人,城镇人口4970人。劳动力3299人。 镇内最大湖泊大布苏湖水域面积36平方公里,湖中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含量丰富。湖东岸沼泽地下蕴藏着大量草碳资源,是造纸、建材、塑料制品的天然原料。湖畔分布众多自流泉,水质中锶、钙、铁、锌等矿物含量丰富。具备矿泉水开发条件。 大布苏狼牙坝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1公里,坝内沟壑纵横,泥林耸立,状似狼牙,从坝底到坝上最深处达40米,被称为乾安泥林,可与云南石林媲美,是别具特色的旅游风景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全镇常年粮食总产量3万吨。目前存栏牛1000头、羊15000只,养鹅总量10万只。. |
让字镇 |
让字镇位于乾安县城东19.5公里处,位置在东经124°09'—124°23',北纬44°53'—45°10',东西宽18.75公里,南北长30公里,总面积385.7平方公里,东邻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重新乡,西靠乾安县鳞字乡,南与赞字乡接壤,北与余字乡为界,1993年让字乡改为让字镇。 让字镇有16个行政村,24个自然屯,人口2.1万,耕地10066公顷,草原3000 公顷,森林2000公顷,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9亿万元,人均收入4280元,人均年增收19%。 让字镇的物产特别丰富有玉米、高粱、西瓜、香瓜、小麦、绿豆、芝麻、辣椒、黄黄豆、水稻,其中:西瓜、香瓜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辣椒出口到韩国、日本,同时让字镇是乾安县玉米、高粱主产区。 让字镇的镇域经济在高质量上保持快速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生产经营模式日益创新。全镇建设在高规格上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在高标准上协调发展,政府自然建设在高效能上全面加强。 让字镇一直把建设“养牛大镇、经济强镇”作为奋斗目标,把以养牛为主的畜牧业作为全镇的主体经济,形成了以养牛为主、养羊为辅、猪禽为补的畜牧产业格局。目前,全镇优质牛存栏总量已达7800头,已有一半左右的行政村养牛总量超过300头,位字村已实现户均2头牛。在养牛业的拉动下,让字镇的其他养殖业也快速发展。全镇养羊3万多只、鹅20万只、猪1.3万头以上。 总之,让字镇经济发展优势就是以水利化建设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中心,坚持市场第一,效益为本,科技当家的原则,坚持立足土地求生存,跳出土地求发展,靠常规农业保障温饱,靠大农业实现小富,靠农工商并举实现大富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围绕井旁、庭院经济放量发展优、特种植业,围绕草原、秸杆和粮食转化放量发展精优畜牧业,坚持以产业化经营为统领,走小规模大群体、种养加一条龙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全镇经济的较快发展,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群众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 |
所字镇 |
所字镇位于乾安县西南约35公里处,安广与四平公路穿境而过。南面与仙字乡接壤;东面、北面、西北分别与严字乡、才字乡、大布苏镇相毗邻;西面是大布苏湖。著名的乾安泥林位于所字镇境内。 所字镇辖10个行政村,13个自然屯。总人口10481人,农业人口10108人。总面积1586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409公顷,林地面积710公顷,草原面积2100公顷。 所字镇是个典型的农业镇,种植业以种植玉米、高梁及杂粮、杂豆为主。绿色有机食品“泥林”小米是所字镇的特产,现已远近闻名。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羊业已经成为所字镇畜牧主导产业。尤其是小尾寒羊发展迅猛,现已存栏5400只,即将成为乾安县乃至吉林省小尾寒羊繁育基地。. |
安字镇 |
安字镇位于乾安县南部,镇政府所在地安字井距县城40华里,全镇15个行政村,23个自然屯,89个合作社,全镇居民总户数4021户,其中农户3906户;总人口20891人,其中农业人口19621人;全镇劳动力数为3241人,镇所辖面积为34.3平方公里,有耕地11600公顷,林地5251公顷,水域占地183公顷,居民建筑用地1226公顷,未利用土地2739公顷,人均占有耕地10亩。全镇中学一所,教育教学用房105间,建筑面积为2750平方米,有教师91人,在校学生1020人,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为100%,具有本科学历占教师总数的75%以上,现在教师中基本全部胜任中学教学。在一部分教师基本精通英语和微机。全镇小学有教学班77个,学前班18个,教师155人,其中民办教师52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189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98%以上,全镇校舍占地面积为470公顷,镇有敬老院一所,有老人13人,是省级三位一体敬老院。 全镇畜牧业收入占全镇总收入的34%以上。现有牛存栏数为5500头,其中优质品种牛2750头,改良母牛1950头,实行人工繁育冷配,参配率达100%,受胎率90%以上,现有羊存栏3.2万只,其中小尾寒羊、绒山羊和山羊1.2万只;全镇已基本普及绵羊人工改良;猪发展到6900头,户均1.5头以上,养鹅27.5万只,养千只以上大户12户,500只以上大户33户,基本实现家家有养殖,户户搞养鹅、养鹿户1户,鹿存栏38只,养兔9户,兔存栏1200只。 2003年全镇计划总产值1亿元,其中牧业产值3400万元,人均收入预计可达3000元,全镇财政收入预计达350万元。. |
余字乡 |
余字乡位于乾安县城的东北部,查干湖西岸,北与大安、东与前郭接壤。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5公里,乾安—新生环线公路途经全乡4个村,5个自然屯。全乡有12个行政村21个自然屯,农业户3166户,人口11752人。 一、自然资源 余字乡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乡幅员面积2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980公顷,林地面积3560公里,草原面积8000公顷。万亩以上天然碱泡1个,即洪字泡,泡水中含有丰富的盐、碱、销。据石油地质部门在地字、辰字、附余、为字等村的勘测结果,证明余字乡境内石油储量丰富,现正在不断开采。另外,还有3个村4个自然屯紧靠查干湖沿岸,有可开发水田面积2000公顷,可开发水产养鱼面积200公顷以上。 二、经济发展 余字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乡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余字乡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不断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效益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普通玉米种植面积明显减少,经济作物面积明显增加,粮经比例达到5:5。利用农田井多的优势,大力发展井旁经济。目前,全乡共有机电井310眼,其中大井140眼,小井170眼,绝大部分农田可以实行全程灌溉。井旁经济每年都在1500公顷左右,重点是辣椒、玉米“大双覆”、特色瓜菜等。2003年全乡井旁经济面积1400公顷,其中红辣椒200公顷,玉米“大双覆”400公顷,小麦300公顷,瓜菜300公顷,其他200公顷。由于狠抓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的持续、健康、高效发展。2002年全乡粮食产量达到2.5万吨,农业总产值实现4400万元,其中多种经营产值1500万元,人均收入2100元。 林果业发展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乡现有果园50个,果树30万株,年产值120万元,其中列字村现已建成果园24个,面积达90公顷,果树总量达到17万株,种类以葡萄为主,品种主要有巨峰、京亚、无核白鸡心等。作为“龙头”,该村已逐步走上了正规化、一体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为集生产、销售、贮藏、苗木繁育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带动了全县林果业的发展。全村水果年产量达到100多万斤,收入90多万元,仅此一项即可实现人均收入600多元。. |
道字乡 |
道字乡位于乾安县城西北部25公里处,东经124°11′,北纬45°,北邻大安市,西邻大布苏镇,南与才字乡接壤,东临水字镇,通让线在境内穿过,交通发达。 自然概况:全乡共有八个行政村,十五个自然屯。人口8915人,劳动力2110人,总耕地4000公顷,林地800公顷,草原4000公顷,水域近3000公顷。全年无霜期为145天,有效积温2800-3200℃,年降雨量为350-450毫米。自然资源丰富,土质肥沃,草原和水域面积大,且质量较好适合农业生产和发展牧业与渔业生产。土特产品有:优质肉羊,肉鹅,鲜鱼类,优质玉米,高梁,杂粮杂豆,打瓜,芝麻等特色品种。乡镇企业有亚麻加工厂,矿泉水资源丰富,水质以通过省级鉴定,其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天然矿泉水标准。乡内公路、铁路交织,交通便利。 乡内农业发达,年均产粮食26000吨,盛产杂粮杂豆,年产鲜鱼20万斤,畜牧业发展较好,牛1000头,年出栏鹅10万只,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中小学教育名次全县靠前,村村通了广播电视、电话,乡内建设步伐较快。自然环境优越,生态环境保持良好,乡内无污染源。人们文化素质较高,勤劳朴实,热情好客,文化历史悠久。. |
严字乡 |
严字乡政府所在地严字乡严字村,位于乾安县城区西南25公里处,所辖10个行政村、16个自然屯。人口15256人,所有耕地面积达9445公顷。石油资源较为丰富。经过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的大好机会,严字乡君字村建立了农副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刮,产品有小米、绿豆、玉米、酸菜等等,产品远销广州、深圳、上海等地。2006年全乡粮豆总产量达到7.6万吨,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4000多元。. |
赞字乡 |
赞字乡位于乾安县城南10公里处,东经123°54′11″,北纬44°50′――45°00′,东与大遐畜牧场接壤,南与安字镇交界,西与严字乡、才字乡相邻,北与乾安县城相接。南北宽17.5公里,东西长21.5公里,幅员面积337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人口21800人,农业人口20820人,总户数为5880户,赞字乡交通便利,乾长公路贯穿全乡,距乾安站25公里,距松原市75公里,距长岭县75公里,通过乾长公路与省会长春相通,是乾安县经济较发达的乡。 赞字乡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全乡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66小时,年均温度4℃,≥10℃积温2850℃,平均无霜期145天,土壤冻结期214天。赞字乡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严寒少雪。年平均降水量400mm左右,蒸发量为1870mm,夏季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份,占年降水量的72%,地下总储水量为2500万吨/年,可开采量为1700万吨/年,且水质好,深层地下水为重碳酸钙型淡水,矿化度小于0.5克/升,灌溉系数大于6,酸度小于8,适合人类饮用及农田灌溉。全乡幅员面积3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940公顷,林地2000公顷,草原1500公顷,重碱地和泡沼水面2000公顷,自然植被以羊草、碱蓬为主,人工植被以杨树为主农田防护林。耕地以淡黑钙土为主,适宜玉米、高梁、绿豆、辣椒、谷子、蓖麻、小麦、瓜菜等作物生长。赞字乡是井旁经济发源地,对全县种植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赞字乡在发展传统种植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井旁经济、小尾寒羊、肉牛、奶牛、肉鹅等养殖业及多种经营。全乡现已建成5个畜牧小区,其中赞字乡、三竞村两个小区以奶牛、绵羊为主,墨字、父字村以绵羊为主。全乡年粮食产量6﹒5万吨,产值7000万元,现有小尾寒羊4000只,绵羊5万只,肉牛5000头,奶牛400头,肉鹅15万只,畜牧业产值340万元,全乡每年发展井旁经济等多种经营3万亩,产值2300万元,现有机电井265眼,喷灌设备50套,农机具320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00台,农民人均收入229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