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湖州 >> 南浔区 >> 经济开发区 >> 李家河村

李家河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李家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李家河村简介

  李家河村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北郊,北与江苏省吴江市接壤,南接浔北村,东临古娄港,西与丁家港村为邻,面积2.25平方公里,历来盛产粮、蚕、菜、鱼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紧靠318国道和大运河,水陆交通十分畅达,历史上被誉为:“想当年吴越分疆,观此处车舟并驾”的盛誉。改革开放以来,李家河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励志图强,村工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现有11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1638人,农户416户,已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另有外来居住人口1278人)。现有0正式党员30名,村二委会干部5名,尚有耕地611亩,各类大小企业40余家,从事个体经商135户,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10.53亿元,人均纯收入10751元。村民100%饮用自来水,100%参加合作医疗,100%参加失地农民保险。第一期四个村民小组的新居建设已基本完成,村民都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独户小别墅和套房,第二、三期工程正在逐步推进。经济基础、物质条件、生活水平发生了史无前例,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家河村二委会和全体村民将沿着中国0所指引的方向,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坚定信心、务实求真、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共铸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503100 313000 -- 查看 李家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李家河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李家河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庠上村

  庠上村位于马腰镇的西北端,马腰新桥下来便是。庠上村新村是由原庠上村和草荡漾村在2004年合并而来。全村共有23个村民小组,2083人,村域面积3290亩,水田面积2153亩,桑地面积737亩,村党支部共有63人。      个私经济发展迅速,全村拥有细木工板、家具,木门等企业56家,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9亿元,实现利税总值1500多万元。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力967人,约占全村总劳动力的60%,农民收入迅速增加,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80元,村级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495元。 全村建立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了高标准的村级公路,全村水、电、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96.8%,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为减少“因病致贫”现象,鼓励村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村集体为参加合作医疗的村民出资5元/人。截止目前已经有2019人参加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6.9%,有效地缓解了人们看病贵的难题。     近年来,庠上村的业绩受到了好评, 陆续获得05年度镇级“村务管理先进村”和“明星村”、06年度区级“文明村”和镇级“创新发展先进村”等一大批荣誉称号。如今的庠上村设施齐全,社会和谐,正一崭新的面貌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迈进。  

洋南村

  洋南村位于南浔古镇西侧,南连马腰集镇,北以林家都港为界,西起白米塘,东至婆子漾。全村总面积约2.243平方公里,辖11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403户,总人口1584人;党支部现有党员66人,其中预备党员4人。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其中支部6人,村委3人。辖区内有两个小漾,东面是婆子漾,西面称稻目漾,因多数村庄坐落在两个漾的南面,故漾南村名由此而得,一直沿用至今,后因书写方便,“漾”字便简写成“洋”。    2004年度洋南村被列入浙江省南浔经济开发区辖区。从2009年起全面推进开发,建设临沪工业园和洋南新村,同时启动。目前,除了村里的正常工作外,征地拆迁、平台建设、项目落户和新社区建设工作正有序的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个崭新和谐的精品新洋南已呈现在长三角都市圈中清丽、富裕、乐居的现代化生态型水乡魅力之城。  

富强村

  南浔经济开发区富强村位于湖州市东大门南浔镇318国道以北,东面紧靠江苏吴江八都,西沿古楼港往北延伸。全村现有29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占地3.9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761亩,其中水田2120亩,桑地面积641亩。全村总人口2181人,农户606户。有电梯、农用柜电表箱制作、五金冲压、喷涂、包装印刷,各类木业,皮革金属制作等个私企业40余家,有市、省、国家级绿色产品葡萄生产基地5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00亩,以及花卉苗木基地。有规模猪、鸡养殖大户及水产规模工厂化养殖户,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人均纯收入10480元。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富强村获得了南浔区先进党组织、市级模范集体及市级“文明村”的荣誉称号。  

李家河村

  李家河村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北郊,北与江苏省吴江市接壤,南接浔北村,东临古娄港,西与丁家港村为邻,面积2.25平方公里,历来盛产粮、蚕、菜、鱼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紧靠318国道和大运河,水陆交通十分畅达,历史上被誉为:“想当年吴越分疆,观此处车舟并驾”的盛誉。改革开放以来,李家河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励志图强,村工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现有11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1638人,农户416户,已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另有外来居住人口1278人)。现有0正式党员30名,村二委会干部5名,尚有耕地611亩,各类大小企业40余家,从事个体经商135户,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10.53亿元,人均纯收入10751元。村民100%饮用自来水,100%参加合作医疗,100%参加失地农民保险。第一期四个村民小组的新居建设已基本完成,村民都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独户小别墅和套房,第二、三期工程正在逐步推进。经济基础、物质条件、生活水平发生了史无前例,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家河村二委会和全体村民将沿着中国0所指引的方向,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坚定信心、务实求真、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共铸更加美好的未来。  

丁家港村

  丁家港村地处江南水乡,古镇南浔,东面与开发区浔北村相连。南面紧靠长湖申线,318国道穿越我村。西面与同心村相连,北面紧靠江苏省吴江市七都镇,申苏浙皖高速公路贯穿我村,我村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全村共有十二个自然村,划分为21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456户,总人口1883人,还有耕地300亩,是以工商占主导地位,辅之以农业的二、三型产业相结合的行政村。本区域内企业60家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66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6533元,村党总支分设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7名。   近年来,在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丁家港村获得了“国家级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村”、“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卫生村”“十佳村班子”、“区级五好党组织”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圣驾桥村

  圣驾桥村位于南浔区城郊结合部,现是南浔开发区下属的一个中等规模的行政村,南距318国道约1公里,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南浔地区上下车的互通区及收费站就设在我村,交通十分便捷。本村由18个自然村组成;下设22个村民小组,农户561户,人口2278人。耕地面积1487亩,园地249亩。全村现有0正式党员112名,预备党员2名。村建立党总支,下设3个基层党支部,村党总支、村委会成员7名,实行交叉兼职。目前为止,全村共有个体私营企业30家,2012年全年总产值6.8亿元,农业总收入110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707元,比上年的17193元,增长14.6%。村级集体固定资产500多万元,今年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50多万元。   

祜村村

  一、基本情况   祜村村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西北边缘与吴兴区交界,全村占地面积3.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69亩,共有15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512户,总人口2058人。本村主要产业特点是木地板、养殖业,轻纺加工业等。现有中小型企业20余家,各类专业养殖户19户,家庭工业户100多户。2013年工农业总产值6.0535亿(其中:工业57828万、农业1166万、服务业1541万),完成利税376万元,村集体总收入6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07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9525元;村建立党总支,现有0正式党员104名;村两委会成员6名,其中党组织成员5名,村民委员成员3名,2名党组织成员到村民委员会兼职,有“双带”能力的村干部2名,有“双带”能力的党员数占40%。   近年来,先后被评为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文化示范村、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村、省级科普示范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市级健康教育示范村、市级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级生态村、市级信息化示范村、市级先进村(社区)妇女联组织;区级先进村党组织、区级村庄环境整治先进村、区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区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村级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巾帼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新安村

  新安村地处南浔镇郊西南侧,紧靠南浔镇中心城区,浔练公路擦边而过,浔马公路贯穿东西。是近代教育家徐一冰先生的故乡。全村22个村民小组,578户,1879人(其中农转非264人)。现有耕地面积2223亩,桑园面积682亩,是南浔镇中等规模的行政村。全村现有0党员48名,预备党员2名,正在考察2名。 农业结构优化,农产品质量提高,除农户口粮田外,均由大户承包发展特种水产,水果蔬菜、花卉苗木和优质稻米。个私经济发展迅猛,全村近60%的农户与木业有关,其中较有规模的木业企业达40多家,已初步形成家具、旋切、席梦思为主的多种木业系列。   2007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5951万元,利税2655万元。全村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力达1090人,占总劳动力的59%,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 10014元,村级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413元。 随着经济的快步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我村及时开展村民的思想教育,提高村民整体素质。近年来全村 9.71里程的队级公路完成了砂改油,全面完成了马腰自来水厂到我村的总管加大的改水工程,完成了低压线路整改和变压器增容及增加变压器等工程,外围圩堤年年加固,中格局水闸投入使用,户户用上自来水,家家安装有线电视,人人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统筹。    近年来我村获得了“创建平安南浔先进单位”、“民政工作先进单位”、“文明村”、“五好村党支部”、“个私经济先进村”、“创新发展先进村”、“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今天的新安生机勃勃,明天的新安更加充满希望!   

江蒋漾村

  江蒋漾村位于长湖申航线的南岸,距苏浙皖高速公路和318国道仅一河之隔,地理环境优雅,水陆交通便利。江蒋漾村在2002年行政村区域调整中,由原江蒋、薄花兜、裁衣港三村合并而成,村下辖23个村民小组,23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27682人,农户642户。有家具厂、绢纺公司、木业厂等企业60家。201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9976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1342元。    在2003年1月南浔区人民政府成立后所辖区域被规划为浙江省南浔经济开发区南林分区。村内新规划三横三纵6条主道和24座桥梁,与南浔世纪大道相连,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2004年发展至今,我们村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一幢幢高楼耸立,位于湖州市江蒋漾生态公园边上,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老百姓有了更好的人居环境。   江蒋漾村是投资者的热土,村拥有400亩天然水资源的江蒋漾,是适宜建造旅游度假的休闲胜地。热情好客的江蒋漾村人民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来江蒋漾投资开发。  

戴家桥村

  如今全村二、三产业迅猛发展,主要以木制品业为主共有企业50余家,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21亿元,实现利税965万元。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约1200人,占全村总劳动力的80%。农民收入近年来增加迅速,2007年人均收入达到9761元,村级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2元。   戴家桥村已基本实现了家家有电话,家家有有线电视。全村道路总长有6公里,各自然村有垃圾回收站,全村农户已基本人人参加医疗、养老保险。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在党对农民的关怀及富民政策的引导下,现今戴家桥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环境良好,社会和谐文明,正努力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已崭新的面貌向现代化迈进。  

马腰村

  马腰村位于南浔镇西南端,是原马腰镇所在地。2002年行政村区划调整时由原来马腰村与查家桥水产村,居民会合并为中心村。全村共有30个生产队,26个自然村,一个集镇,全村总户数1423户(其中农业户口644户,非农业户口779户)总人口4286,其中农业户口2225人,非农业户口1960人,劳动力1138人。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19人。村域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05亩。    200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6万元,工农业总产值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个私企业近8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8家,主要以木制业为主。农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效益农业18家,形成了养殖、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经过村民和村委的共同努力,2007年马腰村成功创建了省级小康示范村。   

直港巷村

直港巷村  全村由13个自然村组成,下设26个小组。农户535户,人口2076人,外来人口1400多人。上报耕地面积2973亩,38个项目已征1730亩。原有上报面积水田2263亩,旱地710亩,现已被开发区征用1803.5735亩(其中企业用地1298.5735亩,道路505亩)   全村现有正式党员85人,预备党员2名,村二委会人员7人,村聘人员6人。    2007年农业总收入103.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940.3元,村集体固定资产500万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61万元。   

浔北村

浔北村  浔北村是南浔经济开发区下辖的行政村,2002年由原浔北村和古娄港村合并而成,沿318国道长湖申航道东西延长,东与江苏吴江交界,西与丁家港村相邻,北与李家河村相交。我村土地面积为1.9平方公里,现有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385户农民,1442人,全村有正式0党员77名,村设立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村民代表56名,村级管理人员6名,其中党组织5人,村民委员会3人,实行交叉兼职。   随着南浔城市化的发展,我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其中各类个私企业(包括运输业)103家,各类个体工商户279家。2013年工业总产值达20.7亿元,完成利税20329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7836元,村级经济总收入203万元,人均可支配资金1408元。村级集体、固定资产1134万元。村民商品户购买23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1%。   我村在党的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上有很大提高,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曾获得“市级文明村”、“五好党支部”、“工业生产先进集体”“市级民主法制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同心村

同心村  同心村位于南浔西北部,紧靠318国道和长申湖运河,本村是在1996年由原王家港村和小港村合并为同心村。全村9个自然村,划分为20个生产队,农户数为455户,总人口1845人。现有水田420亩,桑地185亩,旱地28亩,鱼塘171亩,总面积804亩。村经济来源主要靠厂房出租,村主要产业支柱为地板业、电梯行业。08年我村工业产值达1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   同心村与庠上村、洋南村、富强村、李家河村、丁家港村、圣驾桥村、祜村村、新安村、江蒋漾村、戴家桥村、马腰村、直港巷村、浔北村、方丈港村、东迁村、宝山村、马嘶村、英雄村、东上林村相邻。  

方丈港村

方丈港村  方丈港村地处318国道旁,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2个,农户450户,1450余人,全村共有64名0员,3个党小组。   近年来,村经济发展较快,集体经济逐年增长,2008年村级经济收入40万元,民营工业总产值1008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9547元,人均集体可支配资金280元。   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地对全村建设规划进行了全面编制,经过几年的组织实施,农民新村已喜见成效,新村一、二期工程使368户农民迁居新村,二期延伸农民新村已选址、规划,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农民新村呈现在我们面前,为村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村级经济和新村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受到了区委、开发区的认可和肯定。   

东迁村

东迁村  东迁村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的西边,申苏浙皖高速和318国道遥相呼应,一南一北,穿村而过,距南浔城区约7公里,交通十分方面。面积5.6平方公里, 12个自然村,1个农民新村,33个生产队,拥有土地2800亩,桑地2560亩,人口954户,约4000人。 拥有小型企业约50家,经营棉毛家庭400多户,经济产值约7.8亿元左右,村集体支配收入216万元。   东迁村与庠上村、洋南村、富强村、李家河村、丁家港村、圣驾桥村、祜村村、新安村、江蒋漾村、戴家桥村、马腰村、直港巷村、浔北村、同心村、方丈港村、宝山村、马嘶村、英雄村、东上林村相邻。  

宝山村

  南浔经济开发区宝山村座落于开发区西侧,我村东靠东宗线,南连戴家桥村,西至双林镇三田漾村,北靠长湖申杭线。总面积约2000多亩,全村共有农户314户,7个自然村,总人口1138人,共有16个生产队,其中水田1763.7亩,桑地245亩,旱地80亩。   我村已完成土地改造,实现农田园区化,旱涝保丰收的基础上,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决定每人分口粮田0.6亩,其余田块由种田能手转包或产业调整。全村有三个种粮大户承包水田250亩,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的前提下,全村共筑鱼塘面积为500多亩,养牛娃面积为150多亩。全村工业生产逐步发展有一定的规模企业有国电,光航船厂,万里家私,众鑫木业,宝莱木业,宝林木业,超佳木业等十余家企业。其中国电项目备列为南浔区规模企业,年产值在5000万以上。   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完成了村庄整治,实现了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各自然村有垃圾箱,并且有两名卫生专管员每天清理垃圾,负责维护全村的卫生工作,垃圾集中到大型垃圾房,这对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们宝山村原来是南浔镇经济落后村,经过调整领导班子后,最近几年来,从贫穷落后的负债穷村到目前的逐渐扭亏为盈,不负外债,并且还有少量的节余,使我村村民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社会治安几年来未出现过重大的案件,为争创平安南浔创造了条件。计划生育近几年来业没有超生情况发生。全村村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逐渐朝着全面小康水平发展。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使全村的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电话、有线电视和自来水等家家通户。  

马嘶村

  马嘶村: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西部,与北面戴家桥村、南面庠上村交界,南北中心“宝马线”,318国道复线穿境而过,东靠白米塘。全村面积3.45平方公里,有23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户数596户,人口2237人。  马嘶村与庠上村、洋南村、富强村、李家河村、丁家港村、圣驾桥村、祜村村、新安村、江蒋漾村、戴家桥村、马腰村、直港巷村、浔北村、同心村、方丈港村、东迁村、宝山村、英雄村、东上林村相邻。  

英雄村

  英雄村:位于南浔北郊,与江苏吴江七都、八都交界。四周环水,共有10个村民小组,269户,人口952人。村庄河道全长3.1公里,区域面积0.8平方公里。辖瑶田自然村。  英雄村与庠上村、洋南村、富强村、李家河村、丁家港村、圣驾桥村、祜村村、新安村、江蒋漾村、戴家桥村、马腰村、直港巷村、浔北村、同心村、方丈港村、东迁村、宝山村、马嘶村、东上林村相邻。  

东上林村

  东上林村:地处苏、浙两省交界,在南浔西北角,距离南浔镇10公里,东与东迁村及江苏吴江交界,南与祜村村相连,西与吴兴区织里镇上林村相交,北和吴兴区织里镇曙光村相邻。申苏浙皖高速、北排工程横古塘穿越其境,离太湖6公里。上林村分上林东村和上林西村。东西两村以汤楼港为界,上林西村为吴兴区织里镇上林村;上林东村为南浔经济开发区东上林村。  东上林村与庠上村、洋南村、富强村、李家河村、丁家港村、圣驾桥村、祜村村、新安村、江蒋漾村、戴家桥村、马腰村、直港巷村、浔北村、同心村、方丈港村、东迁村、宝山村、马嘶村、英雄村相邻。  


李家河村特产大全




李家河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