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镇位于大安市市区西北60公里,东临新荒泡,北靠洮儿河,西面和南面分别与烧锅镇乡和安广镇接壤。总面积133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20个自然屯,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531人,全镇有党支部14个,党员296名,其中农村党员227名。
境内交通便利,距长白公路16公里,距离安广火车站18公里,安广至东方红农场的柏油路穿境而过,丰收至安广镇及大安市区的公交车每天3次。镇区内建有3座通讯微波塔,全镇共有固定电话900多部。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审视镇情,因地制宜,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突出一个中心,实现两个增长,打牢三个基础,寻求四个突破。“一个中心”即: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心;“两个增长”即农民人均收入和镇级财政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三个基础”即:水源工程建设基础,生态环境建设基础,社会稳定与发展基础;“四个突破”即: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畜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农业综合开发实现新突破,小城镇建设实现新突破。
丰收镇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境内有耕地54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通过干部包村,技术培训,信息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目前,黄烟而积发展到6000亩,芝麻1500亩,大挠子3500亩,大豆5000亩,西瓜1900亩,香瓜6000亩,葵花3500亩,“132”千斤谷1200亩。形成了以富胜、富有、新乐、新富、新立堡为主的烤烟开发带,形成了以新富、富有、丰收、洮儿河、富胜为主的西瓜开发带,以丰收、洮儿河、新立堡为主的“132”千斤谷开发带。在畜牧业生产上,全镇白鹅发展到5.2万只,养鹅专业户发展到400户。其它禽类发展到10万只,生猪发展到1万头,羊发展到1.5万只,牛发展到2500头。狐貉发展到6000只,养殖专业户发展到42户。形成了四个专业村三个专业屯,即:丰收养羊专业村。富胜养猪专业村,新富养貉专业村,新立堡养牛专业村,富胜村八里僧屯、洮儿河村坨坨寺和丰收村郭家围子屯的养鹅专业屯。在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同时,不断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实施了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全镇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意识正在形成。
近年来,丰收镇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退耕还林面积8246亩,实施了“三环一路一网”工程,完成“三环一路一网”造林1500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05万人 | 133平方公里 | 220882102 | 137000 | 0436 | 查看 丰收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慧阳街道 |
慧阳街道位于吉林白城市大安市。下辖: 220882001001 111 新明社区 220882001002 111 南湖社区 220882001003 111 城南社区 |
临江街道 |
临江街道位于吉林白城市大安市。下辖: 220882002001 111 永兴社区 220882002002 111 人和社区 |
长虹街道 |
长虹街道位于吉林白城市大安市。下辖: 220882003001 111 长虹社区 220882003002 111 铁西社区 220882003003 111 民主社区 |
锦华街道 |
锦华街道位于吉林白城市大安市。下辖: 220882004001 111 祥安社区 220882004003 111 康宁社区 |
安北街道 |
安北街道位于吉林白城市大安市。下辖: 220882005002 111 老坎子社区 220882005003 111 安铁社区 |
月亮泡镇 |
月亮泡镇位于大安市区西北部,距大安市区37公里,背靠月亮湖,南与太山镇、红岗子乡毗邻,北于镇赉县接壤,东临嫩江。全镇幅员面积17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1986亩,草原面积27000亩,林地面积14560亩。下辖10个行政村,32个自然屯,总人口16000人,其中农业人口14600人。全镇有党支部14个,党员325名,其中农村党员245名。 月亮泡镇交通十分便利,南于图乌公路相接,镇内铺设了环镇柏油路,有8个行政村在油路的沿线,未通油路的两个村,也已启动了“村村通”工程。 月亮泡镇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并根据市场形式提出了“巩固农业,发展牧业,以商活镇,多元开发”的发展战略。镇政府多方筹集资金,打抗旱井,修建排灌站,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改善了农业的基础设施。目前,月亮泡镇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为30000亩。月亮泡镇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减少了玉米面积,稳定了烤烟和杂粮面积,增加了水稻、瓜果、大尧子的面积,引进了芝麻、辣椒等经济作物。月亮泡镇已建立了烤烟生产基地、西甜瓜生产某地和水稻示范区,并创建了“月亮湖牌”大米。近几年,牧业在月亮泡镇得到了长足发展,引进了西门达尔牛、小尾寒羊、三元杂交猪等优良品种,扩大了獭兔、狐、貉等经济动物的饲养,扩大鹅、蛋鸭的饲养规模。现在,月亮泡镇的牛、羊、猪、貂、蛋鸭等养殖业已颇具规模,更创建了“月亮湖牌笨鸭蛋”等名牌产业。月亮泡镇的牧业产值已由2002年的1850万元增加为2004年的3000万元,牧业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800增长为2004年的1000元。通过全镇农民和全体干部的努力,月亮泡镇农业将向绿色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快速发展。 月亮泡镇境内渔业资源丰富。月亮湖是省内闻名的淡水鱼养殖基地,其特产胖头、鲫鱼、鲤鱼、青鱼、草鱼等,因其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这些鱼远销到大庆、长春等地。 月亮泡镇旅游资源丰富,月亮湖是省内大型淡水湖,位于吉、黑两省交界,嫩江右岸,水库幅员辽阔,东西长25公里,南北长10公里,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月亮湖是大安市乃至省内著名的旅游胜地,不仅是月亮湖,就连月亮湖延伸形成的浅滩——榔头泡,都富有盛名。榔头泡地势平坦,沙质的底儿,水清可见鱼,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
安广镇 |
自然情况: 安广镇地处大安市中部,幅员面积158.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9.8平方公里。全镇辖9个村、4个街道办事处、20个居民委,总人口5.2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96万人,农业人口1.27万人。 自然资源: 1、耕地资源。全镇耕地面积3135公顷,其中水浇地面积2000公顷 ,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农作物有蔬菜、玉米、西瓜、香瓜、烤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商业资源。镇内有国营、集体工商企事业单位168家,私营企业27户,个体工商业户2834家,其中旅店、饭店、小吃部475户;酒厂87户;食杂批发、小卖部389户;肉类、木家具、造纸、木材等各类加工业153户;服装小百、化妆品商店165户;游戏、娱乐、洗浴场所57户;建筑、建材、运输182户;医药、花圈、理发店77家;豆腐坊、食品加工66户;个体运输、大货车168辆;小四轮、三轮、畜力车570台;个体摊位920个,在这些个体业户中资产超百万的达100户以上,超五十万的达300户以上。有颇具规模的六大专业市场:肉类市场、鲜鱼市场、粮豆市场、服装小百市场、运输建筑市场、蔬菜水果市场。 3、林业、畜牧、水利资源。全镇林地面积1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14 %。有草场13200亩。镇内饮水条件良好,地下水资源丰富。 4、政策资源:安广镇于1997年被省0确定为“十强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1年被省0、省计委、省民政厅确定为“省中心镇改革试点镇”;2003年被国家体政办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4年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国家重点镇”;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国家首批百强镇。 5、其它资源。全镇共有医院2家,私营诊所十余 家,为镇内居民及周边农村人口就医提供了便利条件;有中小学8 所,师资力量雄厚。 地理位置 安广镇是发展经济的好地方,交通条件好,图乌国家一级公路、长白铁路越境而过。东距大安市区45公里,西距白城市区75公里,辐射16个乡镇8个国营场站,周边有嫩江、洮儿河、霍林河、新荒泡、月亮湖水库、东沟狩猎场、五间房水库等旅游景点,交通便利,人员流动量大,是大安市的商贸集散中心。. |
丰收镇 |
丰收镇位于大安市市区西北60公里,东临新荒泡,北靠洮儿河,西面和南面分别与烧锅镇乡和安广镇接壤。总面积133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20个自然屯,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531人,全镇有党支部14个,党员296名,其中农村党员227名。 境内交通便利,距长白公路16公里,距离安广火车站18公里,安广至东方红农场的柏油路穿境而过,丰收至安广镇及大安市区的公交车每天3次。镇区内建有3座通讯微波塔,全镇共有固定电话900多部。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审视镇情,因地制宜,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突出一个中心,实现两个增长,打牢三个基础,寻求四个突破。“一个中心”即: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心;“两个增长”即农民人均收入和镇级财政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三个基础”即:水源工程建设基础,生态环境建设基础,社会稳定与发展基础;“四个突破”即: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畜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农业综合开发实现新突破,小城镇建设实现新突破。 丰收镇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境内有耕地54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通过干部包村,技术培训,信息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目前,黄烟而积发展到6000亩,芝麻1500亩,大挠子3500亩,大豆5000亩,西瓜1900亩,香瓜6000亩,葵花3500亩,“132”千斤谷1200亩。形成了以富胜、富有、新乐、新富、新立堡为主的烤烟开发带,形成了以新富、富有、丰收、洮儿河、富胜为主的西瓜开发带,以丰收、洮儿河、新立堡为主的“132”千斤谷开发带。在畜牧业生产上,全镇白鹅发展到5.2万只,养鹅专业户发展到400户。其它禽类发展到10万只,生猪发展到1万头,羊发展到1.5万只,牛发展到2500头。狐貉发展到6000只,养殖专业户发展到42户。形成了四个专业村三个专业屯,即:丰收养羊专业村。富胜养猪专业村,新富养貉专业村,新立堡养牛专业村,富胜村八里僧屯、洮儿河村坨坨寺和丰收村郭家围子屯的养鹅专业屯。在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同时,不断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实施了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全镇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意识正在形成。 近年来,丰收镇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退耕还林面积8246亩,实施了“三环一路一网”工程,完成“三环一路一网”造林1500亩。. |
新平安镇 |
新平安镇位于大安市西部,东经123°40′,北纬45°20′,海拔标高一般在132.3—133.5米之间,距大安市区75公里,北距全省经济“十强镇”安广镇30公里,南距省级狩猎场——东沟15公里,东与同建乡毗邻,西接国家大草原——姜家甸。全镇总幅员面积402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公顷;草原面积2万公顷;苇源面积6000公顷;水面1000公顷;林地面积300公顷。下辖11个行政村,32个自然屯,总人口12343人,其中农业人口8473人。镇区人口2951人,其中农业人口1751人。2001年被大安市委市政府、白城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小城镇综合改造与发展试点重镇之一。 新平安镇历史悠久。镇驻地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伪满康德四年(1937年)间一直是黑龙江省安广县县公署驻地。几十年来,古老的经济文化中心虽然历尽苍桑,但现存的纵向三条、横向六条宽阔笔直的巷路仍然清晰鲜明地显现着昔日县城的特色与痕迹。 新平安镇交通、通讯较为便捷,安乾公路贯通全镇,长白铁路距该镇仅有30公里。即将落成的长白中线又使新平安成为了西南的交通枢纽。截止到2005年,全镇现有6个村通水泥路,村村通村屯占全镇总村屯的55%。1997年开通的两千门程控电话光缆通讯系统,使新平安镇可以与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城市沟通。1999年和2001年完成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通讯台站,使得全镇的各村屯都有大哥大的信号。2000年47个移动电话亭在全镇的32个自然屯安家落户,解决了边远村落出屯打电话的问题。2004年省网通公司又把村村通电话的工程落户新平安,从而使新平安的信息通讯实现了多门类、多领域,达到现代化、全球化。 新平安镇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主要盛产龟顶红辣椒、公谷65号“绿色”小米、绿豆等,年产龟顶红辣椒500万斤;公谷65号“绿色”小米350吨;绿豆400吨。尤其龟顶红辣椒销往韩国、延边、洮南等。具有规模大、产量多、种类全、品质优等特点,是一个稳定的农产品产区。. |
两家子镇 |
大安市两家子镇位于大安市中部,距市区30公里;东面与太山镇接壤,南连联合乡、大榆树乡;西接新平安镇、古城乡;北邻红岗子乡、乐胜乡。全镇总幅员面积447.6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65个自然屯,全镇总户数为7094户,总人口25272人。镇区面积8平方公里,有常住居民1924户,人口5407人。全镇有党支部28个,党员548 名,其中农村党支部20个,农民党员412名。 两家子镇交通便利,长白铁路贯穿镇区,珲乌公路傍镇而行。镇区有两家火车站,火车站有油专、货专两条专用线,可办理全国各地的货物承运业务。由镇内客运站有通往松原市、大安市区和安广镇的往返客车。镇区到市区经公路30公里,经铁路28公里。境内有乡级公路4条60公里。全镇有12个村已通公路或水泥路,总里程达到85公里。 两家子镇2000年被吉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列为省综合改革试点镇。2001年又被省体改委列为省级“十强镇”。几年来,两家子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用足用活赋予小城镇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使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镇整体功能明显增强。目前,镇区工农街两侧商业楼、办公楼、居民住宅楼拔地而起,商业街两侧店铺毗邻、招牌林立。到了晚上,工农街两侧路灯齐明、彩灯闪烁。商业街霓虹灯、彩灯交相辉映,整个镇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
舍力镇 |
舍力镇位于大安市西部,东距大安市79公里,西距白城市45公里,西、北与镇赉县接壤,东与大安市新艾里乡、来福乡接壤,南与洮南市、大安市叉干乡、古城乡接壤。全镇幅员面积413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54个自然屯,94个生产联社,全镇7105户,总人口30483人,其中农业人口20289人,非农业人口10194人。 舍力镇交通发达。长白铁路、珲乌公路贯穿全境并通过镇区,为长春至白城必经之路。舍力镇与洮南市、镇赉县以及相邻的大安市的四个乡镇均有公路相通。 舍力镇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为原则,以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为目标,坚持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道路,不断扩大优势种植、养殖项目;不断培养、引导、发展、扩大现有市场,促使全镇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舍力镇粮经饲比例已调整到了4:4:2,并按照产业化发展模式精心培育出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主导产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舍力镇的“仙果牌”苹果洋葱被白城市农业科技那达慕定为“吉鹤名牌”。2003年十月又被吉林省吉菜美食节组委会定为“吉菜畅销原料基地”(苹果洋葱基地)。全镇已发展苹果洋葱10000亩,仅洋葱一项就使全镇农民人均增收600元;烟叶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烤烟面积达3500亩,烟叶产量85万斤,平均上等烟率25%,创产值280万元,烟农户均收入1.5万元;花生、芝麻和杂粮杂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农民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舍力镇坚持以万元田(棚)工程为载体,以科技示范园为典型引路,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镇共发展万元田(棚)户2065户,占农业总户数的42%,投入资金70万元,完成了舍力镇庆华百栋蔬菜大棚建设工程。现已全部投入使用。另外投资10万元在敬老院建了一个占地3公顷的科技示范园。同时通过发展舍饲牧业,对畜禽品种进行改良。今年,全镇共引进小尾寒羊2600只,马鹿18头,西门塔尔牛200头,黑白花奶牛22头,种貉300只,黄金褐蛋鸡1.1万只。 舍力镇农副产品收购业发达,其产品辐射到黑龙江、内蒙古等外省、县,目前镇区已建设农副产品营销部58家,从事农副产品收购的农用车1500多辆。农副产品年收购量5—7万吨,交易额可达1.3亿元。. |
大岗子镇 |
大岗子镇位于大安市西南边缘,距大安市100公里,西靠洮南市,南连通榆县,总面积392.93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20个自然屯,总人口9236人,全镇有党支部15个,党员319名,其中农村党员218名。 境内交通便利,安乾公路横穿全镇,村村通公路,形成了覆盖全镇的公路网,为全镇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岗子镇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境内有耕地面积24469万平方米,其中有效浇灌面积905万平方米,境内丘陵地适宜种植棉花。近年来,镇党委、政论提出了“强农固本,调整结构,兴镇富民”的发展战略,通过干部包村,技术培训,信息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加大畜牧业的开发力度,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目前,全镇畜牧业已初具规模,双岗子村小尾寒羊存栏数就达到3000只,大岗子村绵羊存栏数达到3500只,杏树川村张家屯依据当地自然泡沼多的实际情况,发展白鹅产业,白鹅现已存栏700只,欧力村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发展棉花产业,目前棉花种植已发展到1500亩。五圣堂村向日葵、芝麻、绿豆面积逐年增加。 近年来,通过种草改良退化草场4.5万亩,栽树25510亩,大岗子镇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昔日的碱地沙化地已呈现出草成方,树成网的现象,风起黄沙满天飞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 几年来,全镇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两年进入全市一档行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全镇现在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7所。初中教师44人,在校学生389人。小学教师96人在校学生53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欢迎社会各界有祸之士来大岗子镇开发投资,共谋发展。. |
叉干镇 |
叉干镇位于大安市西北部,东接古城乡,北邻舍力镇,境内有一条县级公路贯穿南北,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市区95公里,总幅员面积340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行政村,28个自然屯,4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510人。全镇有党支部17个,党员534名,其中农民党员470名。 叉干镇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境内有耕地面积4740.71公顷,由于盐碱地与沙岗地较多,非常适宜种植优质杂粮杂豆和优质水稻.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更新观念争上游,负重前进加压力,改革创新找差距,跨越发展升位次,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经济发展,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采取干部包村,技术培训、信息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积极向盐碱地、沙岗地要效益,大力开发旱涝保收的水田及经济效益好、抗旱能力强的优质杂粮杂豆,到2004年,水稻和杂粮杂豆种植面积已分别达到15,000亩。克服了传统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不优的问题,着力提高了产品档次,增加科技含量,突出特色,扩大了市场份额。 2004年,叉干镇又提出了“打造牧业强镇”的口号,立足本地实际,不断增加畜牧业比重,立足于舍饲养畜,着重抓好精品牧业和培育牧业强村、专业村工作,在规划设计、政策扶持、技术指导、跟踪服务等方面强化措施,提高了饲养质量和水平。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河北东信商贸有限公司在境内建造综合养殖场一处,投资近900万元,一期投资工程已完成,头年产值达40余万元。到2004年末,全镇羊饲养量已达到26,000只,虽然少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磅礴气势,却又出现“青贮舍饲育肥羊”的欣欣向荣景象。在养鹅上,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抓好长城、建国、庆安三个养鹅示范村和碱锅屯、巩膜屯、白家围子屯、庆发屯、东六合堂屯和刘家围子屯六个养鹅专业示范屯。年销售商品鹅40.000只,实现创收120万元。 叉干镇林草资源十分丰富,全镇林地面积达5万亩,草原面积达25万亩,自2004年来,响应国家号召,退耕还林工作成果显著,累计退耕3万余亩,被评为“省级退耕还林先进单位”的称号,境内有著名的姜家甸草场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是资源加工业以及畜牧养殖开发商理想的投资胜地。. |
龙沼镇 |
一、自然情况 龙沼镇位于大安市西南部。南面和西面分别与乾安县、通榆县接壤,地处“三县、四乡、五镇”交界处(即乾安县、通榆县、大安市;乾安县道字乡、通榆县十花道乡、八面乡、大安市海坨乡;乾安县水字镇、大布苏镇、大安市大岗子镇、新平安镇、龙沼镇)。全镇总幅员3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4320亩,林地9660亩,草原29940亩,水域46410亩。全镇共有12个行政村,42个自然屯,51个村民小组,4262户(其中农业户4080户),总人口17025人(其中农业人口16162人)。现有劳动力7187人,其中男4224人,女2963人。镇区面积78亩,880户3125人口,其中个体工商户120户,安置就业200余人。 二、经济状况 到2004年底,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20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72万元,牧业收入1516万元,劳务输出收入840万元,二、三产业收入2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1元。 1、农业方面:全镇粮食作物面积2394公顷,其中玉米1658公顷,高粱523公顷,小麦15公顷,谷子64公顷,杂粮134公顷;经济作物面积2117公顷,其中芝麻907公顷,绿豆672公顷,棉花12公顷,蓖麻277公顷,葵花136公顷,大挠子63公顷,其它50公顷。13个科技示范园区,种植20类作物70个新品种,引进并推广了玉米大垄双行、化肥深施、一条龙坐水种、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苗带重镇压等5项新技术。万元田(棚)工程户达到1896户,占农业户总数的62%,纯收入2086万元。 2、畜牧业:全镇大牲畜存栏1544头匹,其中牛407头、马737匹、驴400头;羊饲养量38900只,存栏28900只;猪饲养量8757头,存栏2757头;禽饲养量27万只,存栏8万只。牧业收入1516万元。规模养猪已达80户;饲养肉食鸡110户15万只,创产值250万元,纯收入32万元,投资55万元建成了肉食鸡生产小区,共11栋132间标准化鸡舍,一次性出栏肉食鸡3.3万只,创产值50多万元,纯利10万元左右;养鹅460户114060只,预留种鹅390户14813只,实现产值400万元。以饲养猪、白鹅、肉食鸡为主的畜牧养殖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选项目,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
太山镇 |
太山镇距市区19公里,是大安市近郊镇,辖区人口2.3万,耕地7200公顷,辖16个村,图乌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近年来辖区内修村村通40公里,交通便利,地下有丰富的油汽资源,油井200多眼。 近年来太山镇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搞经济建设,镇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种植业着力发展特色经济,巨宝的黄菇娘年种植200公顷,收入400万元,产品口感好,市场前景好,产品远销到北京、广州、哈尔滨等地。04年巨宝黄菇娘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05年被长春农博会评为绿色食品,巨宝村投入20万元建黄菇娘批发市场一处。沿图乌公路两侧太山发展了瓜果蔬菜带,年种植面积500公顷,收入近750万元,高家村在图乌公路旁建立了瓜果蔬菜批发市场,产品远销到乌兰浩特、哈尔滨等地,是太山经济新的增长点。黄烟在太山镇种植历史悠久,年种植面积300公顷,收入近600万元,烟农积极性高,技术成熟,面积稳定。太山在抓好特色种植的同时积极发展常规农业,全镇玉米种植面积3500公顷,收入在1750万元,镇委、镇政府做好玉米转化增值文章,大力发展养殖业,牧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1/2,全镇养牛4000多头,羊23000只,猪10万头,狐貉3万只,长毛兔6000只,鸡25万只,牧业总收入达5000万元。太山镇劳务经济得到了发展,全镇年劳务输出人数5000人次,创收2000万元,辖区内有三个农贸市场,镇政府门前的逢八集市、原静山乡政府门前的逢一集市,万山村江鱼市场,年交易额150万元,促进了流通,方便了群众。. |
烧锅镇 |
烧锅镇乡位于大安市西北部,距市区60公里,东与我市丰收镇、南与乐胜乡、西与新艾里蒙古族自治乡、北与东方红农场接壤。总面积253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46个自然屯,总人口18,489人,全乡有党支部26个,党员595人,其中农民党员413名。境内交通便利,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或砼路,总长57.15公里,南与长白一级路相接、西与新艾里蒙古族自治乡相连。有通往白城、大安、安广班车各两班次,为旅客出行提供了方便。烧锅镇乡以农业为经济支柱,境内有耕地5,900公顷、河滩开发地近1,00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100公顷。南部11个村多为黄土地或沙岗地,北部6个村为洮儿河冲击扇平原,为肥沃的黑土地,适宜多种形式的种植。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提出了“突出产业、项目拉动、多元推进、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党委成员包村、技术培训、信息指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加大畜牧业、林果业、特色农业的开发力度,农业内部结构得到了不断地调整。目前,全乡优质肉基础母牛已发展到972头,羊存栏7,940只,猪的商品量达到6,000头,白鹅商品量5万只,大牲畜存栏1,172头匹,禽44,460只,人均牧业收入1,350.00元左右。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以白城绿野食品公司为中介与日本富士食品工业株式会社签订了绿豆生产合同,品牌注册工作正在进行;与山东客商签订了金丝挠生产合同,从而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同时发展了芝麻、苏子、食用椒、地膜玉米、瓜果等特色农业。全乡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意识正在形成。 近年来,烧锅镇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共栽植树木24,665亩,绿化了乡村公路60公里,呈现出“田成方、林成网、树围屯、绿树成荫”的景象。通过植树造林和禁牧,一改沙化、碱化的残酷生态局面。现在的烧锅镇可谓是山青水绿,生态环境有了新的改变。 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烧锅镇乡被白城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并实现了“五通”,即: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程控电话;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有线电视;微机通宽带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被评为先进单位,社会治安良好,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全乡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4所,初中教师70名,学生490人;小学教师196人,在校学生1,060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
乐胜镇 |
自然状况: (一)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 乐胜乡位于大安市中部,幅员348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61个自然屯,人口24000人,北临国家改革综合试点镇——安广镇,境内有长白铁路、安乾公路、三合公路、古城—叉干公路纵横交织,14个行政村之间实现四级水泥砼路衔接,东西向沿长白铁路、长白公路可直达长春、白城,向南沿安乾公路可直抵松原,东南方向沿三合公路可一直到达大安境内最大油田——红岗油田,有着十分突出的经济发展区位优势和便利畅达的交通运输条件。 (二)资源与特产 乐胜乡物产丰饶,土地、林木、草场资源丰富,其中耕地面积7572公顷,林地面积3632公顷,草原1035公顷,是大安市产粮大乡,牧业大乡和林业大乡,盛产优质玉米、糯玉米、杂粮杂豆、大挠子、烤烟、西甜瓜、木材及生猪、精品羊肉、白鹅、肉食鸡十几种优质农畜产品,其中灰苏子、白芝麻、古城枸杞被吉林长春农博会评为名牌产品。随着资源加工业的日益发展,乐胜乡红砖,精制扫帚,乐胜白酒,塑料制品等产品品牌不断打响,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其中畜产品产销两旺、供不应求,远销至北京、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等周边省份。 (三)通迅及信息条件 全乡有线电视村9个,电视安装率90%;18个行政村全部安装了程控电话,安装户4200户,占全乡总户数的70%;建有移动通迅基站4个,联通接收基站2个,其中,有白城地区唯一的一家村建移动通迅接收基站,良好的通迅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便捷的信息网络条件。 (四)文教卫生情况 全乡现有中学2所,教师80名,学生582人;中心小学2所,小学教师200名,在校学生1263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乡级卫生院2个,为农民提供了方便的就医条件,全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71.5%。 经济发展情况: 几年来,乐胜乡秉承“谋划新发展,寻求新突破,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的发展思路和创业理念,立足区域和资源优势,坚持种植业,畜牧业,资源加工业,劳务输出业,交通运输业五个支柱产业兼重并举;立足打好农业综合开发攻艰战,做足加速发展文章,变快走为快跑,2000年以来,经济发展以年10%的速度攀升,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3000元。. |
四棵树乡 |
四棵树乡位于大安市区南3公里处,南与松原市、前郭县毗邻,东与黑龙江省肇源县隔江相望,长白铁路、图乌公路横贯全乡,交通十分便捷。全乡总幅员面积56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19个自然屯,总耕地面积3072公顷,总人口10408人,有农户2697户。全乡有党支部15个,党员323名,其中农民党员210名。 四棵树乡在产业结构上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在养殖业上,乡党委提出了“抓大带小,培育品牌,更新模式,提质增量”的口号。在工作中采取“干部带头,技术引路,信息引导,资金扶持”的措施,使全乡畜牧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成立了“养猪”、“养羊”、“养牛”三个协会组织,发展经纪人25名,基本形成了“两白一花一黄”为主的饲养格局,(即两白指的是小尾寒羊、三元猪,一花是奶牛,一黄是黄牛)。全乡还有养鸡、养貉、养飞鸭及珍禽等多种养殖项目,可以说各种各样的养殖项目在四棵树乡遍地开花、结果。到目前为止,牛存栏2000头,猪存栏4.5万头,羊存栏20000只,不仅如此,我们乡还从公主岭华正集团引进三元种猪311头,引进山东鲁西高腿小尾寒羊2200只。全乡有养殖专业户1527户,占农户的59%,可以说家家都有养殖项目,畜牧业已成为促进乡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达到了畜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半壁江山的目的。 多年来,四棵树乡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良好的水利条件和群众基础,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乡生产的“月亮湖”牌优质小麦在2004年8月,被第五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暨第二届中国东北地区(长春)国际农业博览会授予名牌产品。2004年7月,我乡生产的白菜、西瓜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授予“无公害农产品”。“保平春”牌大白菜被确定为吉菜原料畅销基地。到2005年,我乡发展无公害蔬菜规模要达到1000户,300公顷,蔬菜产量达到20万吨,并以本乡为中心,建成大安市秋季蔬菜集散市场。香瓜产业也是四棵树乡的一个特色产业,全乡种香瓜300余垧,年产香瓜6000余吨,且香瓜质优价廉,口味香甜,宜贮藏,耐运输。. |
联合乡 |
自然状况: 联合乡政府所在地苗围子屯,距大安市区10公里,辖12个行政村,30个自然屯,耕地面积5086公顷,总人口169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02人,草原面积53000亩,林地1350亩,全乡共有机电井148眼,全程灌溉4100公顷,辖区内有中学一所,中心校一所,村小9所,在校生1170名,辖区内有红岗子采油厂、MI能源公司、玉桥公司三个油田在境内开发,共有油井99眼。 经济状况: (一) 大棚经济健康发展。 联合乡借助于地域优势,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了棚膜经济,建立了农业园区,使粗放农业向经济农业转变。目前,联合乡现有大型大棚66栋,有大棚蔬菜、大棚葡萄、大棚西瓜及大棚香瓜等,年销售收入进百万元。2006年,在乡政府的号召和帮助下,又有20栋大棚正在筹建之中。 (二) 畜牧业快速发展。 联合乡借助于农民思想意识先进的优势,在抓好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在舍饲牧业上下工夫,在品种改良上下力气,现已成立了牧业小区,集中养鹿、养羊、养牛等的各大养殖户在小区内发展牧业,由此带动全乡的牧业向前发展。由于联合乡是近郊乡,农民的思想意识转化较快,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一些养殖大户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是联合乡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又一项举措。目前,联合乡二龙山村被誉为养牛羊专业村,联合村被称为养狐貉专业村,这两个村是联合乡发展牧业的一个新亮点。 (三)劳务输出业已成规摸。 按照多技能培训,多渠道多岗位接收,多组织协调推动的发展思路,联合乡的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导产业。除发展畜牧业就地转移消化一批劳动力外,全乡平均每年输出务工人员2500人(次),农民们充分利用油田在辖区内作业的优势,利用空闲时间都到油田去打工赚钱,每个家庭都多了一份收入;另外,通过劳务输出所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技术工人,使从业范围从传统单纯的体力劳动向技能型转变,联合乡农民也正以高素质、高技能、高熟练程度而得到用工单位的广泛认同。安北村现已被定为劳务输出村。 当前,联合乡正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的建设过程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社会各项事业都在有条不紊的发展,各项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强化,不久的将来,联合乡的环境会美化起来,经济会壮大起来,农民也一定会富裕起来。. |
大赉乡 |
大赉乡位于市区,1988年11月撤镇设乡,辐员面积68平方公里,有耕地2.67万亩,农业人口10,525人,8个行政村(即:长白村、兴华村、嫩江村、永昌村、铁北村、林业村、渔业村、城南村)。13个自然屯,大赉乡南连四棵树乡,北接联合乡,西邻西大洼乡,东靠嫩江与黑龙江省肇源相接,境内有水面4.4万亩,草源0.26万亩,全乡有党支部18个,党员414名,其中农民党员209名。 大赉乡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以蔬菜为主,蔬菜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主要以大棚和保护地栽培为主,有三处科技示范园区,年推广、引进新品种十多项,全乡日光温式大棚达1680栋,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提出“以科技为先导,调整结构,加大投入,转化科技成果,推进产业化进程。多轮驱动,兴乡富民”的发展战略。通过典型带动,信息的引导,技术服务的加强等措施,现以发展的牧业和养殖业园区,无公害蔬菜园区已初具规模,牧业园区以嫩江奶站为龙头,发展奶牛600头,养殖业以后地局子屯为中心,发展蛋鸡16万只,以安大牧业为依托发展肉蛋鸡50万只,无公害蔬菜园区通过省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的认证,有8个蔬菜品种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无公害蔬菜,无公害蔬菜面积已达到3900亩,全乡2004年工农业产值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 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相继实现“三为主”、“三结合”,人口出生率3‰,计划生育率达到9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治安良好,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全乡有完全小学4所,教师184人,在校学生96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
红岗子乡 |
红岗子乡位于吉林省大安市中部,距离大安市区33公里,距离安广镇9公里,是安广、两家子、月亮泡三镇交汇处。图乌一级公路贯穿全境。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94公顷,现辖8个行政村,24个自然屯,34个合作社,共有农户2242户,人口8700人。通讯设施齐全,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宽带网络覆盖全乡;交通便捷,屯屯通等级公路。市场繁荣,现有2个市场(瓜果批发市场、牲畜交易市场);畜牧业基础较好,建有榨奶站2座(其中在建1座),牧业小区一处,牛羊胚胎移殖中心、畜禽良种繁育中心一处。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沿路建有瓜菜大棚150栋;农田井灌覆盖率达80%以上;烟叶堆积式烤房600座,烟叶科技示范基地一处,烟叶生产服务站一个,烟叶生产园区三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的碱地生态试验站座落在本乡。此外,有村小学6所,中学(初级)1所,中小学入学率为99%;有敬老院一所,共托养老人20人,乡级卫生院一所,医疗设备、水平较先进;农业经济项目有烤烟、林果、西甜瓜、猪、牛、羊、鸡、鹅等,2004年全乡农业总产值44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50元。. |
海坨乡 |
海坨乡位于大安市区西南部,距市区直线距离45公里,是我市最边远乡镇。南与松原市乾安县接壤,西与龙沼镇毗邻,北靠新平安镇和两家子镇,东隔查干湖末端与四棵树乡相连。全乡共辖13个行政村,36个自然屯,54个村民小组,共有4344户,总人口16795人。全乡共有党支部20个,党员525名,其中农民党员362名。总幅员面积4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748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660公顷),草原25722公顷,林地1037公顷,水域4879公顷。全乡共有农田机电井295眼(现在能利用的有281眼),自来水井23眼;11个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或村村通等级路。到现在为止,乡域内建有移动通讯基站2个,联通接收基站2个;红砖加工厂一座,年产红砖1500万块;已修筑完村村通水泥路26.6公里;全乡13个村全部安装上了程控电话;有4个村(9个自然屯)安装了有线电视,22个自然屯吃上了自来水。我乡境内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现有石油井68口,天然气井1口。安乾(安广——乾安)公路、通大(通榆——大安)公路和通让(通辽——让湖路)铁路在我乡境内通过,交通便利,境内有海坨子火车站,可同时办理货运业务。霍林河和洮儿河分支流经我乡,水域比较辽阔。. |
新艾里蒙古族乡 |
一、乡情概况 1、地理位置:新艾里蒙古族乡位于大安市西北部,距大安市90公司,东与烧锅镇乡相邻,南与来福乡相连,西与舍力镇接壤,北隔洮儿河与镇赉县黑鱼泡想望。 2、幅员面积:全乡总幅员面积12.5万亩;其中耕地2.5万亩,占总幅员面积20%;林地4.82万亩占总幅员面积38.6%;草原2.2万亩占17.6%;盐碱地1.25万亩,占10%。 3、行政区划:“新艾里”蒙语意为“新屯”。该乡隶属大安市管辖,1957年成立新艾里蒙古族乡,59年会并大红旗乡人民公社(现烧锅镇乡),1985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恢复新艾里蒙古族乡;乡管辖5个村、9个自然屯,乡镇府建立在富兴村村支部所在地前岗子屯。 4、民族和人口:据2004年末统计全乡人口5349人,其中少数民族1123人,占总人口21%,全乡劳动力由1985年的1518人增加到目前的2140人。全乡党支部9个,党员217名,农村党员140名。 5、自然资源:境内多为山地、滩地、盐碱地;二分之一的耕地为河滩地,山地以林地为主,林地资源丰富,多为落叶乔木。自1989年以来,已在盐碱地上实施了小井种稻,开发水田240公顷。 二、经济发展概述 1、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结构调整的核心。以勾践科学的粮经饲三元经济结构为基础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搞好农业结构适应性调整和战略调整,重点开发了烤烟、芝麻、苹果元葱、长纤维大荛子、桑园开发,稳定水稻面积,推广绿豆、葵花和花生新产品。 2、牧业:我乡有着发展牧业的悠久历史;目前羊存栏为10500只;牛、驴、马大牲畜1000头,白鹅出栏2.5万只,猪年出栏10000头;肉食鸡40户,平均每户年出栏1200只,乡牧业收入已占农业收入的半壁江山。 3、林业:三年完成了退耕还林面积8000亩,植桑1000亩。“三还一路一网”50条1500亩 4、农业机械:全乡现有大中型拖拉机6台,小型拖拉机640台。水利设施有机电井178眼,水田及组合井500眼。 三、文教卫生 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初级小学5所,在校教师98人,在校学生59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卫生服务业发展良好,现卫生院一所,在院职工2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