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墩村:位于德清县中南部,处于杭湖交界处。村域面积6.11平方公里,现有农户926户,人口3975人,分26个村民小组。 杨墩村与中兴社区、东新村、新利村、和平村、水产村、光辉村、解放村、塘北村、下高桥村、雷甸村、洋北村、双溪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521110 | 313000 | -- | 查看 杨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杨墩村 |
杨墩村:位于德清县中南部,处于杭湖交界处。村域面积6.11平方公里,现有农户926户,人口3975人,分26个村民小组。 杨墩村与中兴社区、东新村、新利村、和平村、水产村、光辉村、解放村、塘北村、下高桥村、雷甸村、洋北村、双溪村相邻。 |
中兴社区 |
雷甸镇中兴社区位于德清县雷甸集镇西郊,东临304省道,京杭运河穿梭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比较优越。这里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是五千多年前良渚文化遗址的一部分,是当时著名的玉器加工场所。雷甸镇中兴社区于2015年7月16日成立社区党委,2015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社区由五个村和一个居委会组成。总户数1703户,人口5177人,党员157名。其中包括洋北村15个组,567户,2228人,党员84名;光辉村6个组,195户,738人,党员9名;下高桥村2个组,87户,360人,党员11名;雷甸村2个组,71户,287人,党员3名;杨墩村1个组,30户,133人,党员2名;居委会10个组,753户,1431人,党员48名。社区党委划分6个功能性党支部,具体包括商会党支部、特色农业党支部、文娱宣传党支部、公共服务党支部、老党员党支部和流动党员党支部。 |
东新村 |
东新村地处雷甸镇西南部,东邻杨墩村,南接余杭仁和,西靠仁和八字桥,北交下高桥,村委驻地与镇政府所在地相距7公里。村地域面积4.5平方公里,拥有水田2822亩、桑地650亩、鱼塘850亩。下设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85人,其中劳动力1804多名。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7名,其中女党员7名,预备党员0名。全村现有个私企业7家,村级组织办公场所300平方米。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决定,实行阳光村务“七步”法,每季度印发《阳光村务简报》1份。采取农村党员发展“公推选优”方式,每年发展党员约 2名。先后荣获镇级先进党组织,先进村,文明村。主要特色:粮油种植,西瓜、枇杷种植,白鱼、生猪养殖。 |
新利村 |
新利村地处德清县雷甸镇南,东与和平村相邻,南与塘北村交界,西靠杭湖锡线航道,北面为解放村,09省道穿境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比较优越,是德清县引进杭资的桥头堡,雷甸工业集中区所在地。全村区域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下设23个村民小组,农户741户,农业人口3012人,外来人口1576余人,拥有耕地2288亩,园地1076。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截止2011年5月,共有党员82名,其中女党员7 名,预备党员2名。全村现有个私企业29家,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5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2938元,村级组织办公场所396平方米。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决定,实行阳光村务“七步”法,每季度印发《阳光村务简报》1份。采取农村党员发展“公推选优”方式,每年发展党员约3名。先后荣获民主法治村、平安创建示范村、卫生村、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县级文明村、县级文化示范村、平安创建示范村、依法治理活动示范村、治保工作先进集体、人民调解先进集体、“五好”妇代会等称号。 |
和平村 |
和平村地处雷甸镇东北部,东邻京杭大运河,南接余杭区塘栖镇,西靠新利村,北交新安镇舍南村,村委驻地与镇政府所在地相距12公里。村地域面积4.2平方公里,拥有水田1901亩、桑地650亩、果园705亩、鱼塘 559亩、林地0亩。下设1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50户,总人口2583人,其中劳动力1400多名。村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截止2013年1月,共有党员78名,其中女党员11名。全村现有个私企业19家,201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150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17608万元、农业总产值362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61.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7515元,村级组织办公场所360平方米。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重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决定,实行阳光村务“七步”法,每季度印法《阳光村务简报》651份。采取农村党员发展“公推选优”方式,每年发展党员约2名。先后荣县级五好村党组织荣誉。主要特色全村枇杷种植650多亩。 |
水产村 |
水产村地处雷甸集镇,全村下设4个村民小组,拥有鱼塘5290亩,总人口554人(外来人口120人),其中劳动力353名。2010年底,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5名,其中女性党员10名。全村现有个私企业11家,2010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不含欧诗漫集团,下同)1147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000万元;农业总产值2470万元,税利34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4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816元;村级组织阵地办公场所400平方米。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决定,实行阳光村务“七步”法,每季度印发《阳光村务简报》1份。采取农村党员发展“公推选优”方式,每年发展党员约2名。先后荣获二00八年度县级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二0一0年度县级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四星级示范村。主要特色:水产养殖。 |
光辉村 |
光辉村地域面积3平方公里,拥有水田2895亩,桑地550亩,外荡110亩。下设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68人,其中劳动力1075名,总户数为453户。2013年底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7名,其中女性党员6名。全村现有个私企业11家。201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279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012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3.7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6718元。2009年我村开始实施新农村建设,时至今日我村6个村民小组已顺利拆迁201户,其中41户已搬迁进东港欣苑公寓新房,征地1800亩。我村主要工业有:机械加工、纺织业,主要农副产品有黑鱼、甲鱼、青虾、枇杷等。村班子成员编制5名,村官1名,村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44岁。 |
解放村 |
解放村于德清县雷甸集镇东郊,西临09省道,杭湖锡运河穿梭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比较优越。这里四季分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五千多年前良渚文化遗址的一部分,是当时著名的玉器加工场所。全村区域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68亩,桑地791亩,内塘面积304亩,外荡面积240亩。全村有19个村民小组,农户588户,农业人口2316人。 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8名,村民代表59名,村三委会由6人组成。这几年,解放村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计划生育符合率达到100%;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大病医疗统筹参保率达到100%;饮用水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8%。 个私企业12家,以新型墙体材料、服装加工等行业为主。2011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4988万元,村集体总资产1196.5万元,经济总收入119万元,人均集体可支配资金513.8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6801元。 近几年来,解放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荣获市级文明村,县级卫生村、民主法治村、平安创建示范村、卫生村、四五普法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县级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先锋工程”建设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创建示范村、依法治理活动示范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治保工作先进集体、人民调解先进集体、文体示范村、先进基层团组织、“五好”妇代会等称号,连续6年被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村。 |
塘北村 |
塘北村地处德清县雷甸镇最南端,雷甸工业集中区所在地。全村区域面积5.8平方公里,有28个村民小组,835户农户,本地人口约3005人,外来人员7000余人。共有党员(包括预备党员)112名。2011年塘北村工农业收入22373万元,人均收入13198元,村集体总收入81万元塘北村地处德清县雷甸镇最南端,雷甸工业集中区所在地。全村区域面积5.8平方公里,有28个村民小组,835户农户,本地人口约3005人,外来人员7000余人。共有党员(包括预备党员)112名。2011年塘北村工农业收入22373万元,人均收入13198元,村集体总收入81万元 |
下高桥村 |
下高桥村地处雷甸镇西部,东与京杭运河相邻,南与余杭交界,西靠三合乡,北交乾元镇,村委驻地与镇政府所在地相距 4 公里。村地域面积6.45平方公里,拥有水田3131.6亩、桑地1272亩、鱼塘328亩、下设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26人,其中劳动力1768多名。村党总支下设 二个党支部,截止2011年5月,共有党员 60 名,其中女党员 8 名,预备党员 3 名。全村现有个私企业27 家,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151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313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 150.1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3277元,村级组织办公场所560平方米。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决定,实行阳光村务“七步”法,每季度印发《阳光村务简报》1份。采取农村党员发展“公推选优”方式,每年发展党员约2-3名。 |
雷甸村 |
雷甸村地处雷甸镇北部,东与京杭大运河(双溪村)相邻,南与雷甸集镇交界,西靠西运河(下高桥),北面为乾元镇,村委驻地与镇政府所在地相距1公里。村地域面积 5平方公里,拥有水田1840亩、桑地791亩、鱼塘65亩。下设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90人,其中劳动力1893名。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截止2011年5月,共有党员77名,其中女党员9名,预备党员2名。全村现有个私企业11家,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169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759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62.82万元,其中经常性收入4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3277元,村级组织办公场所700平方米。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决定,实行阳光村务“七步”法,每季度印发《阳光村务简报》1份。采取农村党员发展“公推选优”方式,每年发展党员约2名。先后荣获“县级文明村”、“县民主法治村”、“文化村”、“县级生态村”、“先进基层团组织、”县党建带团百村竞赛“优胜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10年中国和美家园精品村”、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主要特色:全村有甲鱼养殖户14户,青虾养殖户25家,规模养猪户18家。有青虾500亩,龟鳖320亩,珍珠120亩。 |
洋北村 |
洋北村地处雷甸镇中心,东与雷甸集镇及09省道相邻,南与杨墩村交界,西北下高桥村,村委驻地与镇政府所在地相距 公1.5里。村地域面积2.6平方公里,拥有水田1661.5亩、桑地 455亩、鱼塘270亩。下设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28人,其中劳动力1338多名。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截止2011年5月,共有党员74名,其中女党员10名,预备党员2名。全村现有个私企业32家,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33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970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80万元,其中经常性收入15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5000元。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决定,实行阳光村务“七步”法,每季度印发《阳光村务简报》1份。采取农村党员发展“公推选优”方式,每年发展党员约2名。先后荣获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省级民主法治村、省文化示范村、省科普村、省体育村、省为生村、省绿化村,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新农村建设实验示范村、市文明村、市生态村、市平安创建示范村、市巾帼示范村、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先锋工程建设”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人民调解先进集体、党建带团建优胜示范村、县“五好”妇代会等荣誉称号。2002—2010年,连续9年被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村。主要特色:组建了“水乡源”龟鳖专业合作社,“水乡源”生态鳖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形成一村一品特色;成立村业余文艺队,创作了许多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节目。文艺队多次参加县、镇文艺汇演。获得了省农民种文化“双十佳”村称号。 |
双溪村 |
双溪村地处雷甸镇东侧,(2001年村级区划调整过程中由原双溪村与曙光村合并而成)东北面与新安相邻,南与解放村交界,西靠杭湖锡线,与镇政府所在地相距3公里。全村区域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86亩,桑地865亩,内塘面积435亩,外荡面积250亩。全村有19个村民小组,农户695户,农业人口2718人,其中劳动力1600多名。 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截止2012年2月,共有党员 89名,预备党员2名。全村现有个私企业20余家,201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05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040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78.9万元,其中经常性收入6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6207元,村级组织办公场所760平方米。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