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坝村位于李家巷镇北部,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辖10个承包组,现有农户297户,总人口961人。村“两委”班子现有成员5人,党员27名。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0500元。近年来,在村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狠抓村风民风建设,通过开展“村风评议”、“典型创评”等活动,带动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组建和谐共建会,创新社会管理;实施党员“闪光言行”考评,促进党员带头服务、争做先锋;建立党群创业互助,带动帮扶农民创业增收,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522102 | 313000 | -- | 查看 西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李家巷社区 |
李家巷村位于李家巷镇的中心地带,是李家巷镇的驻镇村,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辖29个承包组,现有农户1224户,总人口3220人。村“两委”班子现有成员6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党员78名,预备党员2名。 |
刘家渡村 |
刘家渡村位于李家巷镇西北、104国道边,与我镇新世纪工业园区隔道相望。 交通状况:李家巷镇刘家渡村,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毗邻104、318国道及杭宁,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地域优势明显,交通极为便利。 人口与面积:全村人口2474人,农户946户,下辖21个村民组,11个自然村,村域面积3.37平方公里,有土地面积2757亩。 经济发展:全村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农副业以葡萄种植、优质西瓜、水产养殖、特种野猪养殖为主导产业。2014年人均收入达到18300元,集体经济收入13.8万元(村集贸市场)。目前,市县重点工程新农都项目在落建,这将带动的集体经济发展,还将提供信息给村民房屋出租、百姓就业等等。 自然条件:刘家渡村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民风淳朴厚实。 旅游资源:全村农业观光旅游资源丰富。刘家渡村葡萄种植2008年为200余亩,2009年已流转土地近300亩,用于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形成葡萄园观光基地。到目前为止已流转土地800亩,引进工商资本300多万元,用于现代农业,而如今刘家渡村成了李家巷镇流转土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样板。 村庄建设:刘家渡村2008年初迁建了村办公大楼,完善了村级图书馆、村级卫生服务站、集贸市场、老年活动室等公共设施。重点加强了刘家渡村的道路硬化工程及完善了全村的自来水安装工程。目前新村规划工作已经启动,一期规划48户,全部采用2户联建方式,已经有6户通过镇例会的村民已经按照村要求开始按照图纸设计新建,其中两户已经建好。村卫生服务站扩建工程和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改建工程已经开始规划并准备启动。2015年村级办公大楼通过招标进行扩建,目前工程正在完善装修等后期工作。 党务:刘家渡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3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组成。建立了党员关爱基金,党员互助会。 慈善机构:2014年成立了刘家渡村慈善工作站,截止5月20日,募集帮扶资金440385元,主要用于刘家渡自然村道路硬化及老桥改造以及困难户帮扶与救助。 |
许家浜村 |
许家浜村位于李家巷镇北部,长洪公路中段,村域面积1.27平方公里,辖12个承包组,现有农户381户,总人口1318人。村“两委”班子现有成员7人,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55名。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6700元。近年来,在村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狠抓村风民风建设,因地制宜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督促和引导广大党员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实施党员“闪光言行”考评,促进党员带头服务、争做先锋;建立党群创业互助“造血式”孵化基地,带动帮扶农民创业增收,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许家浜村先后获得长兴县“中国魅力乡村”、“市级文明村”、“美丽乡村”、“市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
西坝村 |
西坝村位于李家巷镇北部,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辖10个承包组,现有农户297户,总人口961人。村“两委”班子现有成员5人,党员27名。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0500元。近年来,在村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狠抓村风民风建设,通过开展“村风评议”、“典型创评”等活动,带动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组建和谐共建会,创新社会管理;实施党员“闪光言行”考评,促进党员带头服务、争做先锋;建立党群创业互助,带动帮扶农民创业增收,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 |
沈湾村 |
沈湾村地理位置优越,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交通便利,位于李家巷镇中西部,104国道、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杨浦港穿境而过,交通位置十分优越。沈湾村于2002年由沈湾村和倪家埭村两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共有16个自然村,26个承包组,893户,总人口2680人,耕地面积590亩,其中水田550亩、旱地40亩,山林面积2080亩。全村2010年工农业产值近2.8亿元,人均收入17337元,村集体收入达107.84万元,人均可支配资金428元。 沈湾村力主以工业为主,农业为辅,全面发展的理念,着力推进村工业建设和效益农业协调发展。沈湾村建有黄山工业孵化园区和镇工业集中区,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沈湾村虽然是以工业经济发展为特色的行政村,但是农业经济发展仍保持常抓不懈,以防火带杨梅的种植业发展良好,响应县委、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号召,培育新品种,发展现代农业的势头也在不断提升。 |
章浜村 |
章浜村位于长兴县李家巷镇西北部,属平原阧区,紧临李家巷镇工业集中区。交通条件优越,南临104国道,西靠雉城镇,北依长洪公路,属平原水网地区。全村人口1854人,农户625户,共八个自然村,设十九个村民小组。现有村域面积1.98平方公里。景色十分优美。 200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000元。章浜村农业特色产品种类繁多,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并存。以水稻、油菜种植、水产养殖为主从事生产、经营,蚕桑、淡水虾、河蟹等现代农业迅速发展,将来也会引进最新农业技术和科研产品,加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走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化道路。 |
青草坞村 |
青草坞村 青草坞村位于长兴县东南部、弁山西南麓,全村面积4.8平方公里,距县城12公里。东和东南与湖州市毗邻,西与李家巷镇老虎洞村相接,北与李家巷村相连。全村由地洞寺自然村、长岭山自然村、凤山自然村、青草坞自然村四个自然村组成,共分为十个承包组,目前有农户387户,村民1401人,外来人口1000余人。青草坞村党总支共有党员75人,目前有新发展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共分三个的党支部。 本村由两条国道(104国道、318国道)、三条高速(杭宁高速、杭长高速、申苏浙皖高速)、三条铁路和一条年运量超过2000万吨、有“东方莱茵河”美称的“黄金水道”(长兴—湖州—上海)构成的水陆交通网,使青草坞村与周边大中城市通达便捷、联系紧密,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越的便利条件。本村区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铁、硅灰石、褐色白筋石灰石。硅灰石矿分布在姚湾山、龙井山,矿石平均品位高于60%,矿体稳定,地质储量509万吨,目前由县办企业在开采,并出口国外。村民现在的主要经济来源靠本村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经深加工后可作为医药、食品、化工等原材料。目前,本村拥有矿山两家,石粉、制砂企业100余家。另外本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目前已种植杨梅1100多亩,茶叶基地一个,2011年根据上级要求,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芦笋252亩。 全村2011年村集体收入达48万元,人均收入13800元。我村曾获得2000年(县级)五好村党支部、2002年(县级)党员“双带”示范户、2002年(镇级)民兵预备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县级)长兴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01—2002年度先进集体、2003年(县级)浙江长兴老年电视大学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度实现税利超千万元工业企业、2004年长兴县人民调解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2004年长兴县文明村、2004年长兴县科普示范村、2004年度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青草坞村警民鱼水一家亲、2001—2005年长兴县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2006年长兴县三星级“民主法治村”、2006年度平安创建示范村、2008年湖州市文明村、2008年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市级民主法治村、2009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示范村、2009年(镇级)涉奥维稳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青草坞村力主以工业为主,农业为辅,全面发展的理念,着力推进村工业建设和效益农业协调发展。青草坞村建有黄山工业孵化园区和镇工业集中区,其中建筑材料类生产企业(石粉类)达65家之多,是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性产业。 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村民群众、企业员工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全村党的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经济建设取得了新成就,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村容整洁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村力主四个文明建设的要求,在村内还建有供村民休息、娱乐、锻炼等的配套服务设施。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