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里社区成立于2005年7月,东起递铺港,南邻筏湖水库,西接天荒坪中路,北靠云鸿路。区域面积3.3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20亩。下辖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90户,总人口1157人,劳动力合计550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532.0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360元,村级经济总收入76.07万元,村级固定资产120.64万元。社区党支部有正式党员57人。辖区有学校2所,医院1所,志愿者队伍1支20人。芝里社区文化底蕴深厚,辖区内崧泽文化遗址是国内最大崧泽文化遗址。社区成立专门舞龙协会和“灯龙”舞龙团队,结合竹文化传承和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龙戏珠”。芝里社区2011年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并荣获市级民主法治村、“五好”村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523002 | 313000 | -- | 查看 芝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广场社区 |
广场社区隶属安吉县昌硕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2年,区域面积0.85平方公里,地处安吉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临天荒坪中路,南依胜利西路,西靠灵峰北路,北至灵芝西路。现有常住户4124户,人口11996人;在册人口5377人,2115户。社区党组织建制为党总支,现有在职党员539人,在册党员111人。社区内建成小区有:时代新城、汇丰南苑、芬芳小区、山水华庭、浦源城、维多利亚、都市枫林、丹凤苑等。近年来,广场社区紧紧围绕县、街道两级的中心工作,以创特色、争品牌为目标,以“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解民忧”为服务宗旨,探索创新了“七心桥”服务模式,得到了居民群众的肯定和一致好评。社区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省级绿色社区、湖州市文明社区、湖州市和谐社区、湖州市人口计生示范社区、湖州市婚育新风示范社区、安吉县五星级和谐社区、安吉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吉县敬老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
三友社区 |
三友社区 三友社区位于安吉县城东面,是由原祥溪、十字路、禹山坞及石马村合并而成。山水相间,空气清新,是天然氧吧。辖区内清澈的石马港与后寨路、安吉大道穿境而过,著名的凤凰山和馒头山紧邻杭长高速,生态环境优雅,被誉为城东最佳人居环境。社区地域面积24.8平方公里,辖26个居民小组,居民1558户,居民代表80人,总人口达4664人(不包括2000余名外来暂住人口);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共有13个党小组,217名党员,是县域内地域面积较大、人口较多、发展前景优越的新型社区。近几年来,社区凭借其独特的环境优势,吸引多个大好项目落户。目前辖区内杭长高速已建设开通,城东新区建设项目、凤凰国际建设项目以及天使乐园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社区环境改善,成功创建了“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面貌日新月异,社会稳定有序,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日益壮大,2012年,社区集体收入已达865万元。 2013年,是三友社区全面发展的关键时刻,在上级党委领导下,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以利民富民为根本,以壮大集体经济为中心,做好6%安置留用地开发建设;以项目推进为抓手,配合做好拆迁征地等相关工作;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认真落实作风建设年活动;以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为基础,抓好党组织先锋考评星级管理工作;以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为目标,抓好省级文明县、中心村整治、美丽乡村长效管理扩面、干部廉洁自律和各项中心工作,全力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三友。 |
云鸿社区 |
云鸿社区位于递铺城区南部,东靠递铺港,南至龙山体育公园,西临天荒坪路,北接云鸿东路,区域面积约为0.95平方公里,由芝里一至四区,河滨花园、龙山小区、茗仕雅墅、秋芦南苑、迪阳公寓、以及亿城嘉园、檀香园、龙山庄园等数个新建小区组成,共计20个集中住宅区块,设44个居民小组。辖区内农居混杂,外来人口多,背街小巷多,居民自建房多,属典型的城乡结合型社区。社区有常住居民1957户,5883人,户籍1121户,2759人(截止2015年),在职党员340人,在册党员88人。县下派共建单位4家,分别是县教育局、审计局、科技局、住房公积金;区域共建单位2家,分别是安吉县水利局、县妇幼保健院。目前,社区已构筑了党支部、居委会、居监委、议事会和居民代表大会五位一体的社区组织体系。2010年社区综合服务楼扩建后总建筑面积达550平方米。目前社区有设有会议室、棋牌室、档案室、图书室、舞蹈室、多媒体教室等多个活动室。建立了社区事务中心,开设了户籍、民政残联、计划生育、老年服务、劳动保障等一站式办事窗口,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营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数年来,云鸿社区在全体居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因地制宜,切实有效地开展了各类创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了市级文明社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市级婚育新风示范社区、市级和谐社区、省级体育先进社区、市级文化示范社区、县级“五好”党支部等多个荣誉称号。[社区特色]云鸿社区党员多、领导多、公务员多,拥有广博的人力资源,为整合资源优势,秉承社区一贯坚持的“创新管理服务百姓”的服务宗旨,组建“你我他幸福驿站”,以“你来说、我来办、他来帮”的服务模式,借助“党员‘帮帮团’”、“难事‘诊疗团’”、“共建联谊会”等服务平台,合力解决困扰百姓生活的各类热点难点问题。 |
朗里社区 |
朗里社区,位于安吉县南面3.5公里,属城乡结合部,全区13个居民小组,共有山林面积3920亩,耕地面积630亩,其余都被国家拆迁征用,居民的收入来源于外出创业、经商、企业打工等。 朗里社区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办事效率高,党务、村务、财务按时公开,各项管理制度齐全,办公设施完善。 本社区自1995年,进入政府拆迁征地以来,规划建设、朗里小区共150户,一期己安置88户,二期62户待建,朗里花园共三期,排房为288套,老年公寓360套,共建公益用房总面积为3582平方米,小区建设山清水静,环境优美,配有省级中心广场、文化礼堂、老年活动中心、超市、红、白喜事用房,设施齐全,本社区成立了“龙凤呈祥”和排舞队,三支队伍相结合、文化氛围浓厚,休闲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使群干关系密切,团体意识增强,居民淳朴善良,邻里团结友好,群众思想品德高尚,社会稳定、和谐。本社区道路建设四通八达,村庄面貌日新月园,环境优美、山清水静,东面有凤凰山公园和太山水库,南面是凤凰水库,西面是龙山森林公园及体育馆,正所谓人吉地灵,山好、水好、人更好,是最佳人居之地,有福地福人居之称。 |
新街桥社区 |
新街桥社区位于安吉县城中心,辖区由镇东、镇西、下街、富华、城西、朱家村六大区块构成,总面积0.83平方公里。户籍居民3288户,常住人口8963人,在册党员103人,在职党员109人。 社区始终坚持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稳定社会,促进和谐、保障民生、服务居民”为抓手,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特色工作: 2012年,创立安吉县首家社区级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2013年,开展“再见阳光”就业援助服务; 创建“双+”计生幸福驿站; 2104年,“桥计划”社工加义工服务; 2104年,“桥计划”社工加义工服务; 少年法庭——青少年法制教育。 所获荣誉:市级绿色社区、市级文化先进社区、省级体育先进社区、省级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四星级幸福促进社。 |
玉磬社区 |
玉磬社区地处安吉县城东南面,东至三友社区,南以云鸿东路为界,西临玉磬路,北依胜利东路,社区总面积0.55平方公里,下辖白米塘小区、银景花园、祥云小区、东方景苑、锦绣家园,祥溪中心村,现有住户1877户,人口5632人。社区有凤凰山公园文体娱乐健身点,有剪纸、蕴韵等特色楼道,有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同时,社区不断创新创强,近两年来先后开展家园城堡平安馆暖心、舒心、安心、知心、悦心“平安五心“活动,开展素质提升、扶弱帮困、靓城行动等三大“暖心工程”。 近年来,玉磬社区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老龄工作示范化社区”、“市级绿色社区”、“县婚育示范社区”、“县计划生育规范化社区”、“县敬老文明号“等。 |
天目社区 |
天目社区东起玉磬路,南接云鸿东路,西连天目中路,北至胜利东路,辖区总面积0.73平方公里。总户数3265户,人口11657人;户籍数2961户,共7425人;其中党员135人,报道在职党员443人,所辖范围内有天目新村、祥溪花园、安深花园、银苑小区、后寨小区、丽景湾小区、东方丽苑、金舜苑等10个小区组成。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级党建示范社区、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和谐示范社区、省级绿色社区等50多个荣誉称号。 |
铜山桥社区 |
铜山桥社区地处安吉县县城东北部。东起齐云路、南临灵芝东路、西至递铺港、北接古障东路,区域面积0.9平方公里。由香山花园、华乐小区、水岸人家、天熙蔷薇郡、铜山半岛及散区组成。目前辖区内常住户895户、总人口2690人,外来人口127人。社区现有综合服务楼429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600平方米。社区外来人口多,情况相对复杂,是农居混合居住的城郊结合部。近几年来,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提升社区服务为宗旨,广泛开展各项活动,提供各项服务。通过努力,相继获得“湖州市争创‘无-’先进单位”、“湖州市文明社区”、“湖州市先进文化社区”、“湖州市充分就业社区”、“浙江省老龄化规范社区”、“省级绿色社区”、“省级先进体育社区”等荣誉称号。 |
灵峰社区 |
灵峰社区成立于2002年,2009年划归昌硕街道管辖,社区位于安吉县县城中心,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由君阅国际、尚城公馆、市民中心、天平花园、竹贤山庄、翠竹小区、怡然公寓、翠柳苑、散居等12个小区组成。现有常住人口4365户,8945人,在册党员65人,在职党员538名。现有社区专职工作人员7人,有共建单位4家,区域共建单位5家。几年来,社区的发展、建设和管理始终贯穿着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2010年,社区以安吉县创建省示范文明县城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打造“民生工程”。2011年,社区以安吉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居民自治新途径。2012年,社区将文明社区创建深化为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积极创建“幸福促进社”。2013年,社区以创建浙江省文明县为契机,在文明县的创建中抓重点、显亮点。2014年,社区以浙江省文明社区创建为目标,紧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正在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
递铺社区 |
递铺社区位于县城中心,东临递铺港与递二社区相望;南至胜利路与上郎社区相接;西至山头社区相邻;北至古鄣路与雾山寺相连。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原来耕地面积2626亩,山林地680亩,旱地200亩。全社区有20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330户,3258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615人,党员64名。社区脱产人员9名,其中“两委”班子成员7名;居民小组管委会成员59名,居民代表59名。历年来配合县城改造,完成居民住宅拆迁640余户,新建了“富华小区”、“张家村小区”、“芬芳小区”、“城北小区”、“应家潭小区”等高标准居民住宅区。社区账面固定资产1600余万元,有下属“中大酒店”、“水果市场”、“预制场”等实体。社区村级集体年固定收入约100万元。近年来社区两委班子针对递铺社区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在发展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创新”的社区工作思路。踏实工作,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02年至2005年度市级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3年县级“五好村党支部”,2009年度县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业创新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2010年度荣获“中国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
灵芝社区 |
灵芝社区位于县城北面,南面以灵芝路为界,东至递铺港,西北至古鄣路,区域面积约1.3平方公里,辖有宁馨花园、汇丰北苑、新嘉园、嘉和苑、翰林阁等小区,以及油化厂宿舍、杨家花厅及应家谭等散居户。社区现有户籍户数1786户,人口4128余人,实际居住4241户,人口12723人。社区党组织建制为党支部,社区专职工作者7人,其中党员6人,女性4人,平均年龄38.5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6人、高中1人,现有在册党员77人,在职党员475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307人,70周岁以上老人82人,80周岁以上老人25人,低保户2户,已经办理二代残疾证的25人。近年来,社区先后获得了市级法治小区、市级民主法治社区、市级绿色社区、省级体育俱乐部、湖州市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
凤凰社区 |
凤凰社区位于递铺镇东南面,面积0.9平方公里。区域范围:东至凤凰山脚,南与朗里村交界,西靠递铺港,北临云鸿路,属城乡结合部社区,辖凤凰一区至五区,凤栖苑、秋芦东苑等8个住宅小区,以别墅房为主,共有常住居民1678户、户籍1333户,人口4717人,在职党员345人、在册党员59人。现有专职社区工作人员6人。共建单位有:县电信局、县行政服务中心、县总工会、县农业局4家,区域内有安吉县第二初中一所学校。社区组织结构有: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居监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委员会。在昌硕街道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上级政府、共建单位的关心下,在辖区居民的共同支持下,社区各类组织体系已逐步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几年来凤凰社区先后获得省级文明社区、省级示范居委会、省级绿色社区、省级体育先进社区、浙江省社区体育俱乐部、省级示范档案室、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和谐社区、市级科普示范社区、市级文化示范社区、市级先进社区残疾人协会、市级老年工作规范化社区、市级民主法制社区、市级婚育新风示范社区、市级社区体育俱乐部、湖州市三星级老年活动中心(室)、市级先进社区关工委组织、县级先进妇代会、县级体育文化特色社区、县级安全小区等三十多项荣誉称号。 |
昌硕社区 |
昌硕社区位于安吉县城中心,区域面积0.73平方公里,东临天目路、南依云鸿路、西靠天荒坪路、北至胜利路。由河东、城南、邮电、工农四大区块组成,辖区内现有96个居民小组,2543户,578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053人,占人口总数的18.2%,流动人口1552人,共建单位有县城管局、县司法局、县住建局、团县委4家。 昌硕社区已构建了由社区总支、居委会、议事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四位一体的社区组织体系;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1个在职党员联系站,下设13个在职党员联系小组;建有人防工作室、共青团、妇代会、老年协会、残疾人协会、治保调解委员会等配套组织,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社区党建特色内容:“党员服务标杆小区”和社区党总支特色重组工作。昌硕社区自成立以来,分别获得省级体育先进社区、省文明社区、老龄工作示范社区、示范居委会、党建工作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获得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绿色社区、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科普社区、婚育新风示范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创建先进单位、民主法治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市级学用示范点等荣誉称号,获得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特色文化社区、“十五”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五好”社区党组织、基层安全示范单位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昌硕社区在县委县府、街道党委政府重视和关心下,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工作,在全体居民和共建单位的参与和支持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一个风尚良好、环境优美、文体活跃、居住安宁、服务便捷的新型社区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
余墩社区 |
据史料记载,在明洪武中期,名儒余铨征命为大学士,太祖朱元璋延为上宾,后归葬故里,即今村西大云塘上。原称余家坟墩,简称余墩。余墩社区位于县城东郊,山水相依,环境优美,居住宜人,东与递铺镇禹山坞村相接,南与祥溪社区相邻,西与递二社区接壤,北与南北庄村接轨,属于县城规划的城乡结合部。社区总人口1784人,劳动力1223人,530户,11个自然村,党员78人,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社区以丰富的竹林资源和山水资源为依托,紧紧围绕“生态立村、科技兴村”发展思路,大力开发竹产业(早园竹)和休闲农业,同时鼓励村民办企业和从事各种经营活动,实现了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014年度农村经济总收入514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4183(元),村级经济总收入256(万元),村级固定资产500(万元)。社区先后获得安吉县先锋工程先进党支部、县级文明村、县级生态示范村、奔小康示范村、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绿化村、市级民主法治村、省级充分就业村等荣誉称号。目前,余墩社区以“服务居民”为宗旨,创新服务载体,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管理服务模式,同时大力协助各单位在辖区的开发,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力争在几年内将社区打造成美丽、富裕和幸福的家园。 |
芝里社区 |
芝里社区成立于2005年7月,东起递铺港,南邻筏湖水库,西接天荒坪中路,北靠云鸿路。区域面积3.3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20亩。下辖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90户,总人口1157人,劳动力合计550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532.0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360元,村级经济总收入76.07万元,村级固定资产120.64万元。社区党支部有正式党员57人。辖区有学校2所,医院1所,志愿者队伍1支20人。芝里社区文化底蕴深厚,辖区内崧泽文化遗址是国内最大崧泽文化遗址。社区成立专门舞龙协会和“灯龙”舞龙团队,结合竹文化传承和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龙戏珠”。芝里社区2011年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并荣获市级民主法治村、“五好”村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
山头社区 |
山头社区总人口1181人,7个村民小组,392户常住户,外来人口约4000人,社区外出人口约200人,社区位于县城西侧,04、11省道交叉口西北面,浒溪河沿村西绕北而流,紧邻县行政中心、交通中心安吉车站、三里亭农贸市场、凯旋门大酒店、中医院、浒畔居等,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社区集体经济年总收入为约600万元,集体资产近1亿元,主要来源于6%留用地政策,自建商铺出租,到目前为止本社区已成功开发综合楼一期(葡京大酒店)、二期商铺59间、三期店商铺42间,四期丰虹路商铺37间,维多利亚商铺100间,以上商铺已全部出租,年底收取租金为社区集体资金。在社区居民生活保障方面,本社区自2007年起开始为居民:男性45周岁以上,女性35周岁以上,合计180人,全额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且每年以5%得比例逐年递增,2011年社区对50岁以上居民全额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及对于女35岁以下,男45岁以下每年每人年低发放1000元。社区现将总体围绕强基工程抓党建,发挥社区干部队伍的整体合力,一是打造“平安社区”,二是抓好计生妇联工作,搞好民政、双拥优抚、社会保障工作,三是紧紧围绕“美丽乡村”的基本要求重点抓好辖区得卫生整治工作,最后拓宽思路,借力发展社区经济,合里利用和安排6%留用地,为社区创造更多得集体财富。 |
上郎社区 |
安吉县递铺镇上郎社区座落在县城中心,南临昌硕路,西临天荒坪路,北临胜利路,是安吉县城最繁华的商业区,目前根据县政府及规划部门的要求,该区块定位中心商务圈。社区有5个居民组,人口606人。社区占地约150亩,现有农户90余户,外来居民40余户,村党支部下辖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2名。今年,社区积极响应街道及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积极投入美丽乡村创建,这也被街道列为2012年的重点工作。上郎社区专门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推进办公室,并多次召开项目推进小组会议,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做好建设项目的指导工作,并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关心下,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
穆王城社区 |
穆王城社区位于县城西南部,相传南宋时期著名抗金将领岳飞(岳武穆)曾在此驻军,因而得名。社区东靠天荒坪路,南依穆王西路,西临灵峰大道,北面是浦源大道,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公交车103、104、105、106路通过,交通十分便捷。目前土地已基本征用完毕,先后建设了中医院、外国语学校、市民中心以及君悦国际、尚城公馆等一批重要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居民小区。社区现有6个居民小组,共有居民383户,村民代表36人,总在册人口为1106人,主要从事建筑、运输、房屋出租、商业经营等三产服务业。穆王城社区党支部共有45名党员,2013年11月,穆王城社区新一届村级班子选举产生,两委班子6人。2014年,社区集体总收入达439.35万元,居民人均所得19728元。该社区先后获得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州市绿化示范村、县级文明村、县级创业创新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等荣誉,2011年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 |
范潭社区 |
范潭社区位于安吉县城西南,属城郊结合部,东至灵峰大道,南临优骏车城,西靠浒溪河,北到递孝大道,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10个村民小组,395户,总人口1134人,其中劳动力人口707人。社区2001年开始“城中村”改造,目前95%的居民完成改造,土地已基本全部征用。现社区地域主要划分为三个功能区:一是居民生活小区,二是范潭工业园区,三是房地产开发区。居民小区为范潭小区230户,市民小区38户。社区集体主要收入来源于6%留用地开发所得,2010年村级净收入259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4469元。社区居民收入以园区企业上班为主,另加房屋出租和集体利益分红组成。社区在2006年一次性集体分红每人2万元,近年来,随着6%留用地置换门面房项目的建设开工,集体收益部分将逐年增加。 |
递二社区 |
递二社区位于安吉县递铺镇的东部,属于城郊结合部,东至玉磬路,西至递铺港,南至云鸿东路,北到灵芝东路,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辖区内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有农贸市场、幼儿园、实验初中、高级中学、银行、昌硕公园等多个生活服务场所,属城区内“村改居”社区,由12个村民小组组成,共650户,总人口2013人,党员74人,党小组4个,村民代表43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共7人,其中女性2名,平均年龄45岁,文化程度大专3人,高中2人,初中2人。近年来,社区先后获得湖州市文明村、市级“五好村党支部”、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安吉县创美丽乡村“精品村”、湖州市民主法治村、安吉县“四星级”党风廉政示范村、安吉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现阶段,我社区依托现有集体资产优势,逐步实现集体资产利益最大化,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2011年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10万元,比上年增加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5720元,比上年增长10%,每年年底社区居民每人分红1000元,共计200多万元;社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2630万元,三产收入3760万元,二项合计产值4639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实现利税2180万元,比上年增加280万元。近年来,社区开展“中国美丽乡村”等一系列的创建改造工作,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递二社区全体成员正在以一流的服务态度感染人、以创新的活动载体凝聚人、以多功能的服务平台满足人、以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鼓舞人,社区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正以创新的理念、科学的思维方式、以人为本、勤政为民、情系百姓使社区各项工作不断创出新业绩、迈上新台阶。 |
桃园社区 |
桃园社区座落于县城东北部,天目中路以东,胜利东路以北,灵芝东路以南,总区域面积1.41平方公里,综合服务楼面积550平方米。辖区内共有紫竹山庄、蓝天花园等八个封闭式小区和芜园新村一区、二区等九个开放式小区,以及穿插在递二、余墩社区之间的散居。常住居民3566户,人口7500人;在职党员412名,在册党员129名。近年来,桃园社区在全体居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因地制宜,切实有效地开展了各类创建,并取得显著成效。已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社区、省级文明社区、省级绿色社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五星级和谐社区、五星级幸福促进社等荣誉称号。 |
双一村 |
1、村综合服务中心。村投资300多万元建造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一栋三层的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楼三层店面房全部出租,这样为我村集体收入增加10多万元,壮大了集体收入。 2、老年活动中心。为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使老年人老有所乐,村投资50多万元新建利民新村老年活动中心,该房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修建中心村老年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设有图书馆、棋牌室、聊天室、谈心室、书画室、乒乓球室等。老年活动中心的建成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3、幼儿园一所。幼儿园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90平方米。幼儿园按照标准化幼儿园设计建造、布置。新幼儿园的建成,使本村的孩子也能够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设施。 4、设施得到改善。村投资25万元在全村范围内建造垃圾房20座,垃圾箱近100只,垃圾车2辆,聘请保洁员9名,垃圾箱清运员2名。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5、生活污水得到治理。我村共投资80万元分别在中心村、李村修建湿地污水处理池4只,在戴村、李村修建分散式污水处理池120只,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率为80.1%。作为“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村”,我村认真落实上级的农村改厕计划,现有卫生厕所685只,覆盖全村总农户85%,无害化粪池660只,覆盖全村总农户80%。 6、交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①2011年我村投资110万元上村至方家,长1.9公里,路面宽5米的联网公路一条;②修建完成中心村村庄连接道路2条,共投资100万元。通过努力,双一村全部道路基本完成黑色化。 7、村容村貌得到提升:我们完成美丽乡村创建环境提升设计方案,经会审后严格实施,对一个中心村3个点的立面进行改造,共粉刷房屋26500平方米,围墙45000平方米,村庄布局合理“五线”整治有效,村庄环境整治收益人口达100%。我村今年共完成12000平方米的绿化,成功创建了“省级绿化示范村”,铺装完成3500平方米,同时为了方便村民的夜间出行新安装路灯140盏,并建立路灯亮化长效管理制度。 8、村娱乐文化中心建立。为了让村民有一处娱乐、健身的场所,我们建设完成灯光球场一只,健身路径5条,室内乒乓球室,搭建了戏台,并成立了排舞队,乒乓球队,象棋队,腰鼓队,其中排舞队还参加了递铺镇第一届邮驿文化节。特别是李村的河滨公园,一条景观坝,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溪边的河滨公园有观景平台、凉亭、长廊,还有秀美的花草,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叫人流连忘返。 9、成功启动“十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根据我县实施“十万农民饮用水”改造工程,我村现有农户810户,人口2632人,今年全部接通安全饮用水、农村安全饮用水收益率达100%。 |
高坞岭村 |
高坞岭村位于安吉县东面,距离县城16公里,安吉至德清公路穿村而过。村域面积10.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897人,住户572户,分布在五个自然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党员53名,党支部下辖4个党小组。村两委班子3人,其中党员3人,女性2人,平均年龄50岁,高中文化程度1人。高坞岭村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省级文化示范村、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兴林富民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市级先进党组织、市级四星级民主法治村、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市级平安创建示范村、市级规范化档案室、市级村级体育俱乐部、市级八有工程示范村、县级文明村、县级先进党组织、县级五好党支部组织、县级生态村、县级特色文化村、县级文化示范村、县级信用村、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等称号。党支部在实施“双带双创”党员互助机制过程中,将其转化为“双培双促”创业机制,利用高坞岭村的特色产业,以基层党建网格化为基础,形成了一张覆盖全村、遍及每家每户的村级网络图。近年来,更是把农村优秀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农村党员骨干培养成致富能人,通过就业转创业、创业促就业一步步带动村民致富,真正实现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
双溪口村 |
递铺镇双溪口村位于莫干山东麓,县城南4公里,东邻凤凰公园,南接杭州市余杭区,西靠龙山森林公园,北连县城,全村现有人口1775人,10个村民小组,二个自然村(关上自然村和焦公自然村),450户住户,党员66名。 全村区域面积9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3700亩,其中:省级生态公益林6800亩,毛竹林6900亩。 辖区内有省重点工程“凤凰水库”和国家级文物“独松关”,宋代南京至杭州的国道--“千年古驿道”穿村而过,清代嘉庆年间保护生态的四县林业联防公约--为了禁止乱挖、偷盗冬笋而铭刻的碑文“奉宪禁碑”保存完好,文字清晰。 2009年,双溪口村完成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全村容貌焕然一新,结合移民新村紧靠县城的地理优势,积极培训劳动力,把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近年来,先后获得了“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湖州市森林村庄”、“中国美丽乡村重点村”“平安村”、“信用村”等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双溪口村企业以转移,竹制品加工为主,近年来,各企业发展从粗加工向精加工转移,研发新产品,并多次获省、部级科研证书。自2004年凤凰水库建设以来,双溪口村企业全部搬迁到城南企业安置地。 开展毛竹低产林改造及高效林开发3000余亩,其中:完成县级验收近2000亩。 村民生态意识强,积极保护山林,自2004年凤凰水库建设竣工以来,湿度增加,空气更加清新,促使山林更加茂盛,灌木如雨伞般矗立,全村举目尽绿,群山环抱,树木茂盛,泉水长流,环境优雅,空气清新,风光秀丽,长年鸟语花香,四季野果争熟。 |
石鹰村 |
石鹰村石鹰村 递铺镇石鹰村现有人口1677人,494户人家,9个村民小组,51名党员,分4个党小组,全村总面积14.6平方公里,耕地268亩,山林19500亩,其中毛竹林10500亩,地处安吉、德清、余杭三县交界处,属偏远山区村,过去,村民进城靠的是双脚翻山越岭,或乘车绕道外县。由于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为改变贫困面貌,石鹰村下定决心,自筹资金,投入545万元,开通了宽7米,总长8.6公里的进村公路,交通畅通后,农林业产品价格明显上升,村民还办起了和农家乐,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工农业总产值11829万元,人均收入19538元,随着经济壮大,石鹰村又投入660万元,创建生态村、小康示范村、美丽乡村,完成农网全面改造工作,建立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逐步改变了村庄环境脏、乱、差状况,为创建美丽乡提升奠定了基础。一系列强有力工作措施,为石鹰村带来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省级小康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市级小康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绿化示范村、市级美丽乡村、市级民主法治村、县级文明村、县级生态村、县级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信用村,县级体育先进村、县级五好党支部、美丽乡村精品村、镇级优胜村、计划生育优胜村、民兵连先进集体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