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荒坪镇五鹤村位于安吉县南部,距04省道3.5公里,南于临安交界,西于天荒坪相接,距安吉县城20公里。五鹤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南高北低,有两条主干道,茫茫竹海环绕五鹤村东、南、西三面,著名的中国大竹海旅游景区就在五鹤村境内。全村七个自然村、十五个村民小组, 532户人家, 1930人。村域面积9.46平方公里,拥有山林面积10759亩(其中毛竹林面积9627亩),耕地面积648亩,竹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共有党员63名。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其中党员6名、女性3名;平均年龄45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人,高中3人,初中3人。
五鹤村以林业、竹凉席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产业为主导,特别是休闲旅游产业农家乐发展较快,目前全村拥有农家乐46家,文明的接待、周到的服务、合理的收费,游客络绎不绝。全村农家乐一次性能够接待住宿游客1549余人,一次性接待用餐人数4360余人,2010年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精品村。
中国大竹海旅游景区,建有“五女泉”,“卧虎藏龙”、“像雾像雨又像风”影视基地。竹长廊沿溪而上,挺拔的观竹楼屹立在竹海山顶,空中索道横跨五女泉,林间滑车竹林穿梭,山货市场琳琅满目,景区一派生机勃勃。年接待游客量都超过23万人次。
五鹤村连续几年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建设, 2010年又积极开展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卫生环境明显改观,农民人均收入2011年已达17752元,人均集体可支配资金354元;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农民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五鹤村拥有个私企业18家,主要以竹制品加工行业为主,为本村解决劳动力300余人,年工业产值超过7010万元。五鹤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并先后获得了“县级生态村”、“湖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08年获中国美丽乡村重点村”、“09年获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市级卫生村” “先锋工程党支部”、“平安建设示范单位”、“文明村”、“市级生态村”、“民主法制村”和“发展现代家庭工业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为打造大竹海品牌,发展休闲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523108 | 313000 | -- | 查看 五鹤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白水湾社区 |
天荒坪镇白水湾村位于天荒坪镇北端,是天荒坪镇对外的主要门户,是原区委所在地,与县城10公里,与安吉县经济开发区相连,地处13省道沿线,交通条件发展良好。白水湾村域面积10.5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0727亩,耕地1005亩,15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民区,672户人家,人口2601人,现有正式党员8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共6人,均为党员,女性2名,平均年龄38岁,文化程度大学2人,大专1人,高中2人,初中1人。天荒坪镇工业生态功能区坐落在白水湾村域内,全村共有个私经营户82家、个私工业企业4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2014年末全村工业收入5.2亿元,全村社会经济总产值6.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1000元。曾先后荣获县、市级生态村、四星级民主法制村、湖州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湖州市先进社区(村)残疾人协会、市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湖州市全面小康示范村、市级美丽乡村、市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等称号。白水湾村党支部、村委会确立了“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以调优产业结果为主线,以中心村培育为载体,以拓展农村功能为重点,以完善管理机制为保障,全面打造风情小镇第一门户”的总体思路,团结和带领全村村民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线,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港口社区 |
港口村位于安吉县东南部,东与余杭百丈交界,递铺至山川公路自南而北直贯境内,交通便利。光绪版《孝丰县志》载:“移风乡震图港口庄距城三十里。”因村在桐坞港与五云港汇合处,故名。 历史上属移风乡;解放前后属南屿乡;1949年秋撤乡建区属青山区,称港口大队、联新大队;1950年春属港口乡;1956年建港口高级社;1958年10月属青山公社港口管理区,称港口大队、联新大队;1961年9月属港口公社;1981年8月联新村改为东坞里村;1983年5月称港口、东坞里行政村。2007年11月原东坞里村并入港口村。全村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4853亩,耕地面积1454亩。现有28个村民小组,2012年全村农户813户,总人口2864人。村党支部下辖1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6名。 港口村全村竹林面积13861亩,林业资源丰富,主导特色产业为竹制品加工业。现有企业51家,其中竹制品企业35家,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1家。特色产业竹制品行业总值占工业产值的86%以上。 近年来,港口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通过全村人民的努力,近年来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先后荣获了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村民自治示范村、省级信息化示范村、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市级生态村、省级无公害食品基地、市级民主法制村、市级小康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农村文化“八有”保障工程达标村、市级文化示范村、市级美丽乡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
山河社区 |
山河村地处天荒坪镇中部,位于镇政府所在地,风景秀丽,交通便捷,东与马吉村、银坑村接壤,南与横路村接壤,西与余村村接壤,北与井村村接壤,13省道穿村而过,区域位置优越。 行政村总面积4.12平方公里,辖山河、石门、汪村、土坞里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毛竹等山林6778亩,水田447亩,旱地96亩,农户444户,总人口1598人,其中党员87名。有个私企业65家,个体工商户277家、个体运输58家,全村1066个从业劳动力共有998人从事二三产业,是一个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强村,2012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190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308元左右。2012年村级经济总收入22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1593万元,其中房屋等固定资产1060万元。 通过山河村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村先后近年来先后获得县级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创建先进村党组织、县级“文明村”、市级“生态村”、市级“文化示范村”、市级“信用村”、市级“民主法治村”、敬老模范村、市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1996年投资143余万元建设村委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2900平米,内设有便民服务大厅、民事调解室、多功能教育室等功能齐全的服务场所,并且办公设施齐备、相关制度上墙,社区服务中心为百姓带来更大的便捷。 |
西鹤村 |
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西鹤位于天荒坪镇东部,东接港口村,南连五鹤村,西靠马吉村,北邻递铺镇。整个村落四面环山,中间为狭长平地,整体地势为南高北低,村域地形以丘陵为主。其土壤适合竹林生长,全村植被以毛竹和草灌为主。村委会驻地为西鹤阳春桥,辖区面积6.8平方公里,共有17个村民小组,有427户,1590人,外来人口约130人。全村山林面积7519亩,其中毛竹6250亩。村内有小型水库2座,蓄水量10万余方;村中心有蓝球场、门球场、文艺大舞台、健身场所;内设养老日间照料中心、村卫生服务站、文化礼堂、便民服务大厅。个私企业有建中竹炭科技有限公司等竹制品加工企业40余家。村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 |
井村村 |
井村村位于天目山北麓,安吉县南部,东距上海200公里,南离杭州70公里,属安吉县天荒坪镇。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山地山林资源丰富,13省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4.6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农户402户,总人口1053人。2014年村集体收入135万元,人均收入25336元。 |
马吉村 |
马吉村位于安吉县旅游强镇—天荒坪镇中部,地处山区,东接井村村,南与西鹤村相邻,西接银坑村,北临浒溪河及13省道,港山线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马吉村生态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粟裕指挥部的旧址位于,给增添了红色气息。村面积大约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亩左右,可利用土地面积约200亩。山林面积约10802亩,其中毛竹山面积7697亩,公益林面积6210亩。毛竹总支数10449.10百株,乔木树种2572立方。拥有1个中心村,11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29户,人口1951人。2013年的集体收入达到3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571元。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农业经济环保共建生态村”、县“无毒村”、县“平安创建先进奖”。四星级“民主法治村”、“绿化示范村”、“家庭工业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
银坑村 |
银坑村隶属安吉县天荒坪镇,位于天荒坪镇中部,地理位置狭长,行政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共有7个自然村,是天荒坪镇最小的行政村。银坑村有村民小组6个,农户247户,总人口809人,正式党员43人。银坑村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山林植被大多为毛竹,部分为松林及落叶乔木林、常绿乔木林,有少量茶山、黄花梨果林,山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一个天然氧吧。村内山势有的矮且缓,如绿毯斜铺,有的高且陡,如剑指长空。有一条溪蜿蜒地贯穿整个村庄,山水相依,景色别致。村内建筑以20世纪90年代后建筑为主,整体建筑风貌相对统一,具有整体美感。村内有生态文化影视基地“天下银坑”景区和“天下银坑”影视文化馆,并与“江南天池”景区、“藏龙百瀑”景区及“中国大竹海”景区隔岭相望,同时距县内各主要景区均在30分钟车程内。银坑村是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并在2009年创建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 |
余村村 |
余村村,位于竹乡安吉天荒坪镇西侧,是省级天荒坪风景名胜区竹海景区所在地。村域面积4.86平方公里,辖有8个村民小组,280户,人口1043人,村党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党员48人.村域呈东西走向,北高南低,西起东伏,群山环抱,秀竹连绵,植被覆盖率高达96%,具有极佳的山地小气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余村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神奇的自然景观。村内有始建于五代后梁时期的千年古刹隆庆禅院,有被誉为“江南银杏王”的千年古树,有“活化石”之称的百岁娃娃鱼,更有亟待揭迷的古代工矿遗址和溶洞景观。青山绿水滋润下的余村民风淳朴而厚实,百姓安居而乐业,是竹乡安吉率先奔小康的富裕村之一。全村现有民营企业43家,农家乐14家,观光、休闲、娱乐型旅游景区4个。2014年全村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88亿元,村级持有集体资产2000余万元,村人均收入27677元. |
大溪村 |
大溪村位于天荒坪镇最南端,与临安接壤,全村区域面积23.4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人口2100人,拥有山林面积30099亩,森林覆盖率达92%,生态环境优美,山川秀丽,民风淳朴。境内有闻名世界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江南最大的瀑布群“藏龙百瀑”;中国“白茶祖”所在地“九龙峡-白茶谷”景区,是全县最大的旅游集散地,现有150余家农户开办农家乐。 |
沿山村 |
沿山村位于鄞江镇北面,距镇区7公里,是鄞江镇最北边的村,与横街、古林等镇接壤。沿山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户数326户,总人口797人,耕地面积1301亩,山林总面积3162亩。有党员25名,分10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代表33人。 2007年全村农业收入554万元,人均收入9511元,村民收入以农业收入和外出打工为主。 毗邻古林镇,毗邻蔺草之乡,沿山村也传承了这一特色,全村农户大量种植蔺草,最多时,全村种植蔺草达到600余亩,随着蔺草价格的下降,2006年,全村种植面积在200亩左右,蔺草价格的高低也成为左右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大棚西瓜带来的可观效益,去年全村种植西瓜达到200多亩,为农户增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五鹤村 |
天荒坪镇五鹤村位于安吉县南部,距04省道3.5公里,南于临安交界,西于天荒坪相接,距安吉县城20公里。五鹤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南高北低,有两条主干道,茫茫竹海环绕五鹤村东、南、西三面,著名的中国大竹海旅游景区就在五鹤村境内。全村七个自然村、十五个村民小组, 532户人家, 1930人。村域面积9.46平方公里,拥有山林面积10759亩(其中毛竹林面积9627亩),耕地面积648亩,竹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共有党员63名。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其中党员6名、女性3名;平均年龄45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人,高中3人,初中3人。 五鹤村以林业、竹凉席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产业为主导,特别是休闲旅游产业农家乐发展较快,目前全村拥有农家乐46家,文明的接待、周到的服务、合理的收费,游客络绎不绝。全村农家乐一次性能够接待住宿游客1549余人,一次性接待用餐人数4360余人,2010年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精品村。 中国大竹海旅游景区,建有“五女泉”,“卧虎藏龙”、“像雾像雨又像风”影视基地。竹长廊沿溪而上,挺拔的观竹楼屹立在竹海山顶,空中索道横跨五女泉,林间滑车竹林穿梭,山货市场琳琅满目,景区一派生机勃勃。年接待游客量都超过23万人次。 五鹤村连续几年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建设, 2010年又积极开展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卫生环境明显改观,农民人均收入2011年已达17752元,人均集体可支配资金354元;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农民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五鹤村拥有个私企业18家,主要以竹制品加工行业为主,为本村解决劳动力300余人,年工业产值超过7010万元。五鹤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并先后获得了“县级生态村”、“湖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08年获中国美丽乡村重点村”、“09年获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市级卫生村” “先锋工程党支部”、“平安建设示范单位”、“文明村”、“市级生态村”、“民主法制村”和“发展现代家庭工业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为打造大竹海品牌,发展休闲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
横路村 |
横路,位于竹乡安吉天荒坪镇西南端,是著名风景旅游景点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和藏龙百瀑的必经之路。村域面积19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24300亩,水田面积750亩,旱地15亩。辖21个村民小组,912户,总人口3260人,党员115人,是天荒坪镇最大的行政村。2009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2.8亿元,村拥有集体可支配收入175万元,人均可支配资金536.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18元。2002年以来,先后获得“安吉县双百千带动致富工程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创建先进村党组织”、“县级文明村”、“信用村”、“县级无毒村”“A档工业强村”等荣誉称号。 2009年,横路村按照“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的要求,因地制宜,围绕“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创建目标,以人为本,注重特色,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进行“中国美丽乡村”创建,不断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横路村将在上级各部门的领导下,有效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将横路村建设成为一个山美、水美人更美的中国美丽乡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