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家葑村位于鉴湖镇政府最北面、东面靠近大玉山、有绍(兴)南(池)公路通过,西临鉴湖大道、北与绍兴市区南门,现状解放南路延伸终端相结合,离绍兴市中心区约4公里,水陆交通两便,全村总户数1130户,人口2855人,耕地面积1264亩,山林面积160亩,全村共设14个村民小组。
村党组织建制支部委员会,共有党员114名,村民代表50人,村党支部、村委会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真求实,与时俱进,各项事业取得了成效,全村有个私企业20家,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村级可支配收入160万元,人均收入7650元,公益事业逐步提高改善,新型合作医疗人人参保,通讯设施,有线电视,户户普及、小舜江自来水安装率达100%,今年以来骆家葑村在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全村上下到处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602103 | 312000 | -- | 查看 骆家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谢墅村 |
鉴湖镇谢墅村是一个中等规模的行政村,06年由下谢墅村和官山岙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共有农户467户,人口1378人,地域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9 亩,山林面积 2900亩。全村共有个私企业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3家,2006年实现产值17483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108万元,人均收入8103元。 谢墅村与骆家葑村、上谢墅村、秦望村、芳泉村、栖凫村、南池村、丰乐村、玉屏村、坡塘村、王家葑村相邻。 |
骆家葑村 |
骆家葑村位于鉴湖镇政府最北面、东面靠近大玉山、有绍(兴)南(池)公路通过,西临鉴湖大道、北与绍兴市区南门,现状解放南路延伸终端相结合,离绍兴市中心区约4公里,水陆交通两便,全村总户数1130户,人口2855人,耕地面积1264亩,山林面积160亩,全村共设14个村民小组。 村党组织建制支部委员会,共有党员114名,村民代表50人,村党支部、村委会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真求实,与时俱进,各项事业取得了成效,全村有个私企业20家,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村级可支配收入160万元,人均收入7650元,公益事业逐步提高改善,新型合作医疗人人参保,通讯设施,有线电视,户户普及、小舜江自来水安装率达100%,今年以来骆家葑村在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全村上下到处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 |
上谢墅村 |
上谢墅村地处鉴湖镇行政中心东部,全村现有农589户,人口1547人,党员53名,耕地面积1107亩,山林面积 2441亩。全村共有个私企业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2006年实现产值 4250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125万元,人均收入7535元。曾被评为 镇级明星村、区级卫生村、文明村、市级卫生村。 |
秦望村 |
秦望村位于鉴湖镇南部山区,由原秦望村、马园村、濮坞村、筠溪村、施家桥村合并而成,是目前越城区范围内占地最大的、人口最多的第一大村。区域面积达22、5平方公里,全村现有农户1710户,人口4797人,其中农业人口4578人,非农人口219人,有耕地3446、79亩,其中水田3058、19亩,旱地388、6亩,山林16491亩,其中林地15781亩,毛竹地710亩。 |
芳泉村 |
芳泉村座落于鉴湖镇西南龙虎山下,解南公路横穿村庄,全村383户,人口1018人,3个村民小组,有村民代表35名、党员61名,耕地面积525亩,山林面积1326亩,各类企业21家,2008年村级可支配收入79万元,人均收入9137元。近年来,芳泉村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村”、“省级民主管理示范村”、“省级科普示范村”、“省级远程教育示范村”、“省级星光老年之家”、“省级农村体育俱乐部”、“市级五好基层党支部”、“市级生态村”、“区级卫生村”、“首批区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等荣誉称号,目前芳泉村正在创建“省级种文化示范村”和“市级奔小康示范村”。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栖凫村 |
栖凫村地处鉴湖镇行政中心南部,由栖凫和瓜山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有户籍数581户,人口1612人,总面积3.2公顷。现有大大小小的企业30家,经济收入5500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11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1770元。实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我们栖凫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联村干部的精心指导下,在村两委会及全村广大党员、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以共建和美家园,加强新农村建设为目的,努力实现全村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政治安定、社会和谐。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南池村 |
鉴湖镇南池村位于市区南面,系鉴湖镇行政中心所在地,东连上谢墅村,南接秦望村,西邻栖埠村,北靠骆家葑村,市区公共汽车直达全村,绍诸高速和解放南路、中兴南路在本村通过,与绍诸高速绍兴互通相邻,交通十分便利。全村由南池、东岸、西岸、下埠四个自然村组成,共设19个村民小组,村民总户数1085户,总人口3007人.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南池村与谢墅村、骆家葑村、上谢墅村、秦望村、芳泉村、栖凫村、丰乐村、玉屏村、坡塘村、王家葑村相邻。 |
丰乐村 |
丰乐村位于风景秀丽的会稽山脚下、鉴湖镇政府的西北部,东连解放南路延伸段,北连南坡公路,交通十分便利,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景色优美秀丽。全村现有总户数751户,人口2037人,村民小组6个,村民代表38人;现有党员91名,下设三个党支部。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32.09亩,山地面积335亩,水域面积41亩。全村有个私企业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2009年工业产值9190万元, 2009年村民人均收入10180元。我村先后获得绍兴市科普村、越城区文明村、越城区卫生村、鉴湖镇平安村等荣誉。全村已全面完成自来水改造、生活污水处理等工程,覆盖率高达100%,村内道路实现全硬化,硬化面积达25500平方米,绿化面积不断扩大,村内道路,村内环境卫生实施市场化长效保洁,卫生死角基本消除,人居环境大有改善。今年,我村还以创建新农村示范村为契机,加大力度进行村庄整治、立面改造、道路拓宽、市场建设等工程,力求将我村建设成村庄绿化、亮化、洁化、美化,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玉屏村 |
玉屏村 玉屏村位于鉴湖镇西南部,连接城南街道和平村,背靠玉屏山,面临坡塘江,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全村共有568户农户,常住人口1454人,外来人口近1000人,共分六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8名,党员63名。地域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935.42亩,其中山林面积222亩,河面75亩。玉屏工业小区是我村的特色经济之一,有私营企业3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069万元,上交国家税收585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达12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500元。2008被列为区级文明村、市级生态村、省级重点整治村。 从去年开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我们村按照“以人为本,兴办实事”的原则,2007年投资180多万切实改善村庄环境,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
坡塘村 |
坡塘村位于鉴湖镇行政中心西首,2007年进行行政村规模调整后,下辖应家潭、坡塘、盛塘、云松四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达2662人,总户数981户,党员128人。耕地面积1850亩,山林面积8232亩,水田面积1780亩,旱地426亩,茶山126亩,果树1015亩,公益林7516亩,山塘水库8个。休闲山庄1个,村辖内现有企业(个私)28家,有规模企业2家,。以服装生产、五金加工为主的私营企业迅速发,村级可支配收入年达158万元,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企业土地厂房租金,人均收入8100元。历年来先后被评为“绍兴市五好村党支部” 绍兴市计划生育双示范村,被区、镇评为“红旗单位”、“文明村”、“卫生村”和计划生育先进村、红旗村等等。 历年来先后被评为“绍兴市五好村党支部” 绍兴市计划生育双示范村,被区、镇评为“红旗单位”、“文明村”、“卫生村”和计划生育先进村、红旗村等,作为绍兴市越城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村两套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系统、规范的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为实现文明、繁荣、富强的小康村不懈努力。 |
王家葑村 |
王家葑村 绍兴市“百村小康示范、千村改造整治”示范村 这是一个依山傍水充满生机的希望之村。 先后获得经济功臣、市十佳优秀青年和省优秀0员等称号的村支部书记祁志良同志,正带领着14个村民小组,942户,村民2413人,全速奔赴在建设小康村的阳光大道上。 王家葑村位于绍兴市鉴湖镇西南面,2003年由原王家葑村、后岸村、郑家塔村3个行政村合并为一个村,耕地面积1515亩,山林面积344亩,河塘面积188亩。2007年村级集体可支配资金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近年来,王家葑村村先后获得了区级卫生村、区级文明村、市级卫生村、民主法制村、平安村、市级“五好”党支部、市级科普示范村、市级生态村、区级环境整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实现强村富民目标 党的-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围绕如何将本村建设成为小康示范村,村两委经多次调研,提出“优农强工兴三产,合力建设新家园”的经济发展思路,通过大胆实践,全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突破。 农业稳步发展。一是传统农业不断优化,种粮面积保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年均稳定在1300亩左右。二是效益农业不断发展,规模种养业迅速发展,种养专业大户达15户。三是农业设施明显改善,科技兴农不断加强,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00亩和小流域治理,完成排灌渠道2500米,新建农用泵站8座,新修机耕路3200米,农作物新品种和农业新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农业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控。四是农业和农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等进一步规范,农民负担切实减轻。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一是引资工作不断深化,工业总量迅速扩大。村两委坚持把招商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不断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思路,扩大招商渠道,近年来,引资规模和水平逐年提高。工业总量迅速扩大,全村目前有工业企业14家,其中4家规模企业。二是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实力,充分利用荒坡杂地,平整山地30亩建造标准厂房,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新载体、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当前,王家葑村已走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广大村民不仅对物质文明建设有新的需求,而且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有新的要求。村两委注重以创新载体与务求实效相结合,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等系列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扎实树立农村社会新风尚。 廉政文化不断创新,社会新风尚日益浓厚一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通过抓组织、责任和工作三项机制同步到位来增强廉政文化进农村的主动性。二是创新载体,活化形式,通过开展结对思廉、教育倡廉、典型导廉、活动兴廉和家庭助廉等五措并举来切实增强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深入性。三是丰富内涵,抓好结合,通过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政治建设、为民办实事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等四结合来增强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实效性。 创建载体不断丰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一是深入开展了“优秀党员和优秀村民、文明家庭”评创活动,农村文明意识全面得到提升。二是扎实开展了“双整治”活动,通过活动,打击了歪风邪气,消灭了露天粪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100%,积极开展农村垃圾收集工作,使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三是广泛开展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在全区内第一个建成了一个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在此基础上,今年拆除旧房9间,又投资35万元新建了文化活动中心。组建了3支文体活动队伍,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邀请市墨趣会书法家给村民写春联。四是持续开展了扶贫帮困系列活动,通过扶贫、帮困、慰问等活动,使18户贫困家庭感受到了党和集体的温暖。 综合治理不断加强,社会秩序保持良好。充分发挥村级治保、调解委员会的作用,统一部署,组织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经常性地开展教育防范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规模以上企业综治创建率达100%,扎实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全村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